第一篇:《聊斋志异》之《聂小倩》赏析
《聊斋志异》之《聂小倩》赏析
《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巨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明珠。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巧妙采取谈狐说鬼的艺术形式,演绎了一个个经典动人的人鬼相恋、人狐相爱的精彩故事,《聂小倩》即是女鬼和书生相爱相依的爱情绝唱。笔者主要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语言,主题五个方面对本文进行赏析。
一. 人物
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聂小倩: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善良正直,有追求,渴望幸福生活,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控制,由鬼成“仙”。
宁采臣:慷慨正直,不为色利所诱,能急人之困。
人物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把人物塑造的更生动形象。
(1)正面描写
A.肖像
如“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正面写出了小倩的美丽。
B.行动
如“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出。”宁母初因惧小倩是鬼,不敢答应小倩与宁采臣的婚事时,这时小倩的表现并没有伤心哭泣,也没有心生怨恨,而是乖巧地用行动取得宁家母子信任与好感,表明了小倩的聪明智慧。
C.语言
如“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非义之物,污吾囊橐!”这些语言描写都鲜明的表现出了宁采臣的慷慨正直,不为色利所诱。
D.心理描写
如“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聂小倩最初的“笑曰”,说明她内心满怀着成功的希望,揣测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于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并说出挑逗性的话“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当宁采臣“正容”、“咄之”之后,聂小倩便收敛了起先的“笑”,一下子变得“逡巡”起来,在对方一再的叱责之后,小倩终于因怕而“乃退”,这样的描写,说明了当宁采臣的义正词严唤起她内心良知的关键时刻,她的心里、她的思维中显然出现暂时的矛盾——回去怕无法向老媪交待,不回去又一时达不到诱惑宁采臣的目的,于是女主人公尴尬、难堪、进退两难的心里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活化出一个女性因为要求遭到拒绝而变得面红耳赤的丰富而多变的特定心态。亲昵之计不成,“至户外”的小倩决意采用惯用的金钱引诱手段,因而“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来试探,遭遇更严厉的斥责后,她惭愧不已,满腹委屈无奈地埋怨宁采臣的铁石心肠。这样成功的心理刻画,不仅表现了聂小倩内心深处既喜且惧又委屈加羞惭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宁采臣不为美色金钱所迷惑的洁身自爱的正人君子形象,极大地丰富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而且更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2)侧面描写
文中有很多地方借他人之口对主要人物进行描写 如“妇曰:„小倩何久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在两妇的谈论中我们得知聂小倩的性格并非好驱使。
“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从宁采臣的角度写小倩的美丽。
二. 情节(1)结构
文章开端兰若寺小倩勾引宁彩臣不成功后良心发现,救下宁采臣,发展是小倩让宁采臣把自己的骨灰带走,帮助自己逃离魔爪,并跟随宁采臣回到家中,且逐渐凭自己的聪明智慧取得宁母的认可,高潮是在燕赤霞剑鞘的帮助下打败金华和夜叉,结局是聂小倩和宁采臣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作者构思周到缜密,行文自然流畅,细针密线,不着痕迹,天然圆润,无懈可击。同时大量伏笔的运用,使文章结构,内容更加完美。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到:“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而且他还经常对别人夸耀自己“生平无二色”。当聂小倩为了引诱他而有意“以黄金一铤置褥上”的时候,宁采臣却不但将黄金“掇掷庭墀”,而且还毫不犹豫地说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巧妙照应了宁采臣“性慷爽,廉隅自重”的伏笔。当聂小倩主动提出要与他“修燕好”且嘱咐、安慰他“夜无知者”尽管放心的时候,宁采臣决然没有被女色所动,相反,他对聂小倩的唐突要求斩钉截铁地进行了“咄之”、“叱”之,其耿直自重足以可见。夜深人静之时,两人“默然”而坐,宁生“促之”,并说:“斋中别无床寝”,明示聂小倩如果妻子还没有死去就不能同她相爱,所有这些见美色而不惑的情节内容,都是对开篇交待的宁采臣“生平无二色”的巧妙回应。
2)线索
本文利用时间的跨度,飞跃时空,以聂小倩的觉醒与奋斗为贯穿线索来连缀情节、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年轻女鬼的思想个性。小说中以聂小倩为中心展开了复杂的矛盾冲突。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点来透视这个人物,如聂小倩与老妖的矛盾、与宁采臣的矛盾、与宁母的矛盾,都展开得比较充分。小说在聂小倩与老妖的矛盾中表现的是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对卑贱营生的厌恶;在她与宁采臣的矛盾中着重展示的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敢于救人于危难的正义感;在她与宁母的矛盾中,主要刻画的是她的勤劳和善良贤惠。
(3)细节
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传神,更有吸引力。
如“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飙然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此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燕赤霞收复夜叉的过程和宁采臣的一系列反应,描写非常传神。
三.环境(1)自然环境
故事开头写时间很清楚,夏天,野藕已花。这个意境铺陈非常到位,层层深入。初写“蓬蒿没人”,一人来高的荒草。旋即“野藕”、“幽杳”,漫不经心突出了某种诡异阴森的气氛。刚写到这里,笔锋一转,来了个陕西彪悍人士。陕西人的第一句话就很彪悍,“此间无房主”,故而后面见的人物,都不是这里的主人。秦人,终南山在那里,很神奇……“归寝”,接着在此发生故事。
(2)社会环境
时代背景黑暗的封建社会,用妖魔鬼怪比喻封建社会的黑暗恶势力,而当时妇女是处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展开故事。
四.语言
(1)本文具有明白流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特点。
(2)整句和散句相结合,例如:“殿塔壮丽”“ 似绝行踪” “双扉虚掩”、“扃键如新”、“修竹拱把”、“野藕已花”等语句,和“至北郭”、“阶下有巨池”、“意甚乐其幽杳”、“遂散步以待僧归”、“阶下有巨池”等句子,整散结合,灵活生动,错落有致。(3)语言又高度凝练简洁,如“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不过二十个字,就写出了小倩勤快贤惠的优良品质。
五.主题
主题很有深度,内容特别丰富
(1)本文作者,通过宁采臣,歌颂不为色利所诱,救人于危难的美好品德。(2)通过聂小倩对金华和夜叉的反抗与斗争反应古代社会被压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斗争。通过聂小倩向宁采臣寻求帮助和在宁家一系列反应古代社会被压迫摧残的妇女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3)宁采臣的成功和小倩的幸福告诉我们,我们也需要外力的扶助,我们需要结交燕赤霞这样的朋友,以便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他的帮助,顺利度过难关,达到光明的彼岸。
第二篇:《聊斋志异之聂小倩》读后感
《斋志异之聂小倩》读后感
拿到大学语文这本书,我便翻开目录看。书本介绍的诗歌和散文都非常熟悉,大部分在初中或高中时便接触到了。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学过,所以书本没有怎的翻过,整本书显得很新。唯独,有一篇文章让我读了又读,这篇文章就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简单来说,这个故事就是讲聂小倩认识宁采臣并与他相恋、相结合的爱情绝唱。
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里,爱从来不曾占据显赫的位置。在文化传承中,只有不知道妻子是谁的圣人,却找不到婚姻的典范。聂小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许仙与白素贞、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等最美的爱情。这些都是人与妖或人与仙之间人鬼殊途、天人隔绝的爱情故事。聂小倩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婚姻的失败,但是在现代,又有多少婚姻是成功的呢?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多少人为的不是金钱、财富、荣誉和地位呢?正恰是这些因素,造就了许多婚姻的失败。我的父母正是这种失败婚姻的案例,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那种,在他们结婚之前,都有自己的恋人。他们的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凑成的,这其中含有一定的利益交往,我的奶奶,既我父亲的母亲,她得到了婆婆送的玩具生产厂,成为了老板。这种婚姻的结果便是父母亲的离婚,组成各自的家庭,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两个家庭都对我非常好,父母亲的伴侣对我很是照顾。跟现实恰恰相反,聂小倩的婚姻很成功,或许这是蒲松龄的妙笔生辉吧,聂小倩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而且能和宁采臣过上一辈子幸福快乐的日子。用这种手法去抨击封建婚姻的失败,很得人心,这也是我读了又读的原因之一。
小说中,聂小倩第一次去引诱宁采臣,结果被宁采臣拒绝了。在被宁采臣拒绝后,聂小倩可以采取更多的方法,把宁采臣弄到手,但是聂小倩没有这样做。这正正体现了聂小倩的善良之心,虽为鬼魂,却不忘人间道义。在后来,聂小倩跟在宁采臣的身边,愿意为宁采臣包揽所有的事物。聂小倩没有嫌弃宁采臣家境的清贫,反而帮助宁采臣改变生活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多少像聂小倩这样的人呢?现在有很多女孩都很现实,不会为了爱情而扔掉面包,在她们心目中,总有一个定义——爱情是建立在面包之上的。更有女孩在电视上大胆放话,说自己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单车上笑。现在的女孩思想新颖,没有什么是不敢想的,大胆前卫,做事独具风格,敢作敢当。聂小倩跟她们比,可说是一个地道的封建女孩,但是聂小倩身上存在的一些优点是现在女孩所没有的。例如:聂小倩能吃苦耐劳,有耐性,不辞劳苦地为宁采臣干事;不畏惧强大的恶势力,并且最终战胜恶势力的坚韧之心等等。在现在的世界,财富、金钱和地位迷惑了世人的眼睛,人们把自己的财富欲望或权利欲望放大,把精神欲望需求放小。这就跟聂小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我们需要时间去改变,因为世界需要像聂小倩这样的人;又或许我们不需要时间去改变,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昨天的聂小倩已经跟不上今天的时代潮流了;只是变或不变,这都要人们自己去定夺。
小说除塑造了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悔过自新的聂小倩外,还塑造了慷慨正直、不被色利所诱,能急人之困的宁采臣这一形象。宁采臣的形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理想的。之所以有这种说法,都是因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每个人都要伪装自己而不被算计掉,没有人在自己火烧上眉时加把火已经是最好了,又怎么奢望别人可以能急人之困呢?正直的人是有的,但是不是百分百的慷慨正直呢?更别说不被色利诱或了,现在每个人生活都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社会会有宁采臣这样的人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把精神需求放大,把物质需求缩小,这是聊斋志异每个故事都有的思想,郭沫若先生
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确实写出了聊斋志异的独特之处。也许我们需要有像蒲松龄这样爱幻想的人,也许我们需要有像聂小倩这样勇敢的人,也许我们需要有像宁采臣这样正直的人,更也许我们需要有像倩女幽魂这样成功的婚姻……
第三篇:读《聊斋之聂小倩》有感
圆 满 结 局
——读《聊斋之聂小倩》有感
胡开成
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
也有人说:分别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
那么,人鬼殊途的距离又应该在多少次的擦肩而过中,才能重新相聚。生与死的轮回,经过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漫长等待,终于熬到了尽头,盼来了幸福的终点站。
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像品王实甫的《西厢记》缠缠绵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也不像阅曹雪芹的《红楼梦》凄凄惨惨戚戚,加入整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悲由心生。而《聊斋志异》里的那些魑魅魍魉又多了份人性化的色彩。才可以使我们暂时忘记人与鬼的差距,融入这个现实之中。
人,往往就这么奇怪,明明内心深处渴望圆满,但却偏偏只有那些凄美甚至悲壮的事情才更能让人伤情和共鸣,尤其是爱情。而我也知道,蒲松龄笔下的聂小倩和宁采臣的人鬼情几乎是不见波澜的,对宁母刁难的描写笔墨甚至不比宁母对她爱惜的深情多;而那个令聂小倩“三日来,心怔忡无停息”“恨妾远遁”的金华妖物也仅只言片语,仅一个破革囊就轻易降服,难怪他并不比梁祝深入人心,甚至不比电影《倩女幽魂》更广为人知。但那圆满的结局更令我感动,幸好《聂小倩》的爱情是圆满的,令我在那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了爱情是不分国界,种族及人鬼的!
除了爱情,《聂小倩》体现更多的是宽容——人们对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宽容。刚正不阿的宁采臣不计前嫌拯救了聂小倩的鬼魂并接受她以至爱上她,宁母从“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到“心德之,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直至“有纳女意”,甚至乎那些在宴席中才认识聂小倩的亲朋好友亦“反不疑其鬼,疑为仙”并且以得到小倩的画作为荣耀,这些转变不都体现了人们,至少是作者的慈悲为怀,追求真、赞美善、向往美心愿,而诸如梁祝、许仙和白娘子才体现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抨击。
当然,《聂小倩》还是《聊斋志异》中的一朵奇葩。它对正义的宣扬和对贪欲的鞭笞仍不容忽略。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其中,宁采臣拒绝了美色、钱财诱惑的同时却拯救了自己的生命,而现实能有几人能坐怀不乱、不为财砰然心动?兰溪书生和仆人却成了风流裙下阴魂或真正的财鬼了。
佛家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说的就是这样吧!这不正告诉我们聂小倩会爱上宁采臣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宁采臣也是一位贪财爱色之徒,就不会有后续的宁救倩,与倩伺宁的故事了。——人啊,就应该时时做正直的人!佛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再说聂小倩——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结尾聂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们却怀疑她是仙。从鬼到仙,从恶到善,也是一念之差。也许,这就是《聂小倩》这个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这是否就是蒲松龄的用意所在呢?——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生老病死、名落孙山、人妖不得相恋„„而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一切都是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是相信因果报应的,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不报就太不合人情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迷信,而是人的愿望。为了满足人民的愿望,又不违反现实的生活,蒲松龄创造出了这种超越现实的力量。令人可以不受生老病死的控制,努力就可以中进士,人妖可以相恋„„于是出现了“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的圆满结局!纵使这是虚幻的,也多少让读者感到快慰,产生“穷困”依旧生活的勇气!
这也许真是蒲松龄的用意所在吧!
现实中,蒲松龄,几乎一生都在遭受着一种怀才不遇的精神折磨和穷困寂寞的厄运。生于乱世,长于忧患。他年轻时曾入幕,中年后做塾师,数十年来一直在生活旅途中蹉跎,对官场的腐败、科考的黑暗、人生的险恶等社会情状皆有痛苦而辛酸的感受。他既疲惫于与官员、富豪周旋,更愤慨于世风沉沦,而毅然高扬人性叛旗,迈入了一片文学新天地,在所谓的“狐鬼世界”里找到了精神慰藉与人学寄托。
写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到《聂小倩》,我们就不难理解“倩还阳与宁结为夫妇”、“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的圆满结局!
——多少爱多少恨!多少次前世的回眸!多少次今生的擦肩!多少次生与死的轮回„„其实都是蒲松龄心理上的阴影。作为一个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真 2
正的文学家,当他在完全幻想的境界中描写狐鬼形象时,却又写出了人的“真善美”本性和本属于人类的许多美好的向往。这种描写本身,就是一种圆满结局!
猛然间,我想到了几句诗:
“世上何人解怜才”,“痛哭遥追阮嗣宗”,“独向陇头悲燕雀,凭谁为解子云嘲?”
面对这些诗句,我突然安静了许久„„我不再去想:分别是否为了下一次的再见。也不再去想:爱情是否完美——
总之,在这里,我只看见了“一个壮志难酬且不为世人理解”的才子,和他“蔑视世俗庸人”的清高情怀。
就在这时,爱哭的广州又下雨了,很大很大„„我回头望了望《聊斋志异之聂小倩》的插图。也就在这一瞬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电影《倩女幽魂》的那场大雨,飘飘的、静静的„„一个书生冒雨而来,他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文学就是人学。于是,我相信了。
(2010年4月25日)
第四篇:《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蒲家庄人,出身于书香家庭。父亲蒲磐科举不遂,后经商致富。但到蒲松龄尚年时家境渐趋衰落,生活一比较困苦。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四年后,蒲松龄去世。《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从二十多岁时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四十岁左右初集成帙,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这部书花费了蒲松龄的毕生心血,包含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全部认识和体会。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科书,代表了蒲松龄的最高文学成就。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婴宁》讲述的是一个人狐爱情故事。一个叫王子服的年轻人在元宵节游玩时见到一个美貌爱笑的女子,自此不思寝食。表哥的一句戏言让王生遍处寻访,误打误撞竟寻到了这位名叫婴宁的女孩子,于是带她回家。王母对婴宁的身份十分怀疑,但几次试探未见异处,因而同意了她与儿子的婚事。婴宁爱笑爱花,过门后为王家增添许多生气,家人邻人都很喜欢她。几年后,婴宁告诉了王生自己为狐母所生,鬼母所养的实情,王生并不害怕,甚至还帮助实现狐母遗愿与婴父合葬,按日祭拜。婴宁很是感激,二人生儿育女,携手白头。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婴宁是自然之子,她不染世尘、纯真灵秀,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举世皆浊中散发出高沽与雅致,饱含着生命的力与美,展现着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封建礼俗的烙印,也绝无人为的矫情。她从空翠爽肌的山林走来,带着花靥,带着肆意的笑,带着人性的真与美。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婴宁的笑是她最突出的典型性所在,也可以说是她最闪光的地方。她的笑是贯穿整部作品,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在她与王子服初遇时“荣华绝代,笑容可掬”,当王生找上门,两人再遇时“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两人在园中相遇,婴宁在树上“见生来,狂笑欲堕”,最终随王生到了他家,“但闻室中皆婴宁笑声”,“女犹浓笑不顾”虽然笑的不合礼教,但却“笑处嫣然,狂而不抚其媚”,文中为了表达她的狡黠之处,刻意描写了婴宁因笑声吸引西人子最终将其惩治的故事,这些都让婴宁的笑深入人心。
而后婴宁由笑转为不笑,可以说是作者的精心之处,一个不谙世事“似全无心肝者”的狐女在进入世间后,却被迫放弃了笑声。这在王子服与婴宁的园中相遇中已埋下伏笔。婴宁的“直言不讳”,让“生恨其痴,无术可悟之”。可见,两人说代表的精神世界观念就有所不同,其鬼女就曾半开玩笑的说过婴宁“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当她进入到王生家,王母就说过她“此女亦憨”,而这些只言片语,汇集懂啊一起,均婴宁因笑为王家引来官府麻烦之时全部爆发出来:王母说“憨狂尔尔,过喜而伏忧也„„我儿何颜见戚里?”正是这段话让婴宁“失不复笑”,而女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
婴宁由笑到不笑的过程,被作者加以强化,让她的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而通过此而表达的内在本质又是发人深省。蒲松龄在最后用其笑的意义的一个层面上的揭示。文中又用相关的言语等动作,把握它们的细节特征,场景特征,事件特征,是婴宁的性格愈加鲜明,正是有了这种性格,才让婴宁“活了起来”,具有了艺术的生命力,最终成为了不朽的文学典型。
我认为婴宁是个很憨、很可爱的狐女,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笑声。看似是没有心肺的人,可是墙角一戏却可以看出她机灵得很,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婴宁的至孝精神,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就是《婴宁》所要表达的主旨。
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幽谷,实是农民的儿女,她的报恩孝道不是封建士大夫所提倡的“忠孝不能两全”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农民的“养儿防老”理想的孝道。农民身处穷僻尤其重视劳动,非只为继承香烟重视男子;婴宁想以弱女代男的理想正是当时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理想的体现,也正是对当时农村中迫于生计溺弃女婴的批判。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对于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在《婴宁》中也不例外,文中写婴宁所在幽僻山村,幽雅的环境与她的音容相貌,品行性趣遥相呼应,带有象征意义。
文中对于环境的描写突出环境之深幽雅丽的大致有三处,其中王子服初次拜访婴宁家时,由媪引入时所见“门内白石彻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曲折而西„„入舍,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这些描写可以说是与王生心目中那位女子的形象相符的,可以说是景衬了人,也不能否认人因景而更美。其后则是两人的园中相遇“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这样的情境让两人的相遇更增加了美感,令人赏心悦目,“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两处的描写是环境对于两人美好情感的渲染,对于婴宁的住所,文中最初的一段描写也令人心驰神往“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约有小里落„„”类似世外桃源式的环境更好的塑造了婴宁性格中的无邪与美好,从而把她的形象衬托得遗世独立带有神秘色彩。
在蒲松龄的笔下,婴宁被赋予了生命,她的形象集中了人世及狐鬼世界中众多的美好之处,所以又被称为蒲松龄笔下最美的女子。她的美好令人向往,但最终由异境走入了人世,由笑变成了不笑。或许,真如她的名字一般“其为物,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婴宁。婴宁者也,婴而后宁者也。”蒲松龄借对婴宁形象的描述,表现出对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而婴宁形象由此所具有的典型性也愈发具有生命力。
第五篇:《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蒲家庄人,出身与“书香”家庭。父亲蒲磐科举不遂,后经商致富。但到蒲松龄尚年时家境渐趋衰落,生活一比较困苦。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四年后,蒲松龄去世。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从二十多岁时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四十岁左右初集成帙,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这部书花费了蒲松龄的毕生心血,包含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全部认识和体会。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科书,代表了蒲松龄的最高文学成就。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我认为婴宁是个很憨、很可爱的狐女,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笑声。看似是没有心肺的人,可是墙角一戏却可以看出她机灵得很,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婴宁的至孝精神,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就是《婴宁》所要表达的主旨。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小说开头只用“容华绝代”来概括,并没有具体描写婴宁的美貌,而是通过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寻找等细节,从侧面来描写,衬托出婴宁的沉鱼落雁、钩人心魄的美貌,使人感到呼之欲出。王子服初遇婴宁,在婴宁美貌之前,如醉如痴,忘记男女之别“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婴宁离开后,他“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恹恹而行”,达到失魂落魄的地步;回到家里,因思念婴宁,茶饭不思“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被其表兄哄骗得知婴宁消息后,“喜溢眉宇”、“饮食渐加”;久不得婴宁消息,他又把玩婴宁遗弃的梅花,睹物思人,陷入无限思念中,难以忘怀。这些虽带有夸张的色彩,但也通过王子服的动作、心理、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中,真实地从侧面写出他对婴宁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为了找到他的一见钟情的“梦中情人”,王子服不顾千山万水,只身前往山中寻找心上人。当他在园亭中发现婴宁时“心骤喜,但念无以阶进。欲呼姨氏,顾从无还往,惧有讹误。门内无人可问,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这样充分写出了王子服对婴宁的一片痴情。这样通过以虚写实,虚实相衬,既间接地写出婴宁的美貌,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出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婴宁”。
其次,王子服和婴宁“痴憨”相衬,以痴衬憨,颇具喜剧色彩。王子服在婴宁家呆了一个晚上,因无法向婴宁倾诉爱慕之情,急的象热窝上的蚂蚁,此时天赐良机,婴宁从树上落下来。王子服先是“扶之,阴捘其腕”,婴宁毫无反应; 乃出袖中花示之,婴宁接之,不以为然说:“枯矣!何留之?”;王子服只好含蓄的说:“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想“以示相爱不忘”,然而,婴宁却要“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王子服无奈之中,只好开门见山的表白:“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但婴宁仍不会意,“葭莩之情,爱何待言”。最后,王子服不顾什么礼节明白告诉他此乃“夫妻之爱”、“夜共枕席耳”,婴宁仍无所悟: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后竟告诉母亲“大哥欲我共寝。”生大窘,急目瞪之。王曰:“此背人语”、“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在如此憨呆的婴宁面前痴情的王子服无计可施。
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大多都在塑造婴宁的性格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如作品通过“老媪”的对婴宁的介绍“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这就通过老媪之口,从侧面精妙地点出婴宁的性格特征。
最后,作品多次描写优美的环境,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来衬托婴宁活泼灵秀、纯真烂漫、孩子般无邪的内心世界。王子服因不得吴生消息,怀梅袖中,负气自往,但望南山行去,但见山中之美景:“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用“丝柳、桃杏、修竹、野鸟”修雅茅屋,描写出一个与世隔绝、幽深寂静、纯洁优美的世界,衬托出婴宁纯真烂漫、不拘礼节的性格;作者又借王子服之眼,来描写婴宁家的鸟语花香的温馨的环境:“见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几榻,罔不洁泽”。这就用婴宁爱花、爱草的性格特征,暗示婴宁纯真烂漫的性格;最后还再次描写了舍后有小园的环境“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
这样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地不断渲染整个优美的环境,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能更好的衬托出婴宁的性格。
二、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这种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的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着象征着她的心灵美。
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婴宁对丈夫的哽咽陈词实际上是哈姆雷特式震撼人心的内心独白。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斋》可以概括为“惩恶扬善”四个字,然而《聊斋》中惩恶更是为了扬善。一部《聊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贯串于《聊斋》始终的,是至高无上的。婴宁身为狐仙之女,却生受父母的遗弃,长承山村雨露,完全是底层农民的凄苦无靠生涯。鬼母收留,正是相濡以沫的农民同情心的表现。她正是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才破愁为笑,才在姨兄王子服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引来了王子服后又故作痴呆,不解共寝,甚至似知非知,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何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情,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幽谷,实是农民的儿女,她的报恩孝道不是封建士大夫所提倡的“忠孝不能两全”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农民的“养儿防老”理想的孝道。农民身处穷僻尤其重视劳动,非只为继承香烟重视男子;婴宁想以弱女代男的理想正是当时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理想的体现,也正是对当时农村中迫于生计溺弃女婴的批判。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