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5 01:0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

仪器分析课“看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研究

摘 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我们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岗位技能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学生到工作岗位或仿真实训室观看各种分析仪器,通过仪器使用技术人员或教师讲解仪器使用方法,最后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每个学生根据实际仪器操作情况进行评比,指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该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仅起到辅助功能。实践证明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分析仪器的使用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促进了相关专业的学习。

关键词:岗位平台;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仪器分析

*

仪器分析是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结合以岗位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应用为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1-3]

根据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我们课程组构建了基于工作岗位技能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打破先介绍理论原理再介绍实验操作方法最后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而是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介绍理论原理的“看学做评”形式来进行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建设中,确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突出实用性和技术性为目标,使学生不仅具备从事仪器分析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适应了职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

一、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工作岗位技能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通过学生到实训基地工作岗位(或模拟岗位、仿真实训室)看企业工作人员(或实训指导教师)的实际演示操作,通过他们的讲解,按照教材(或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实际操作或模仿,最后同学们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互相评比,指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在操作过程中及时恰当的通过原理介绍把知识点引进,使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做”模式的延伸,在教学前我们增加了“看”的环节,有助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使学生了解学的知识在岗位中的具体应用;与此同时,因为在学生接触这门课之前对各种大型分析仪器有陌生感,而增加“看”的环节更有助于对分析仪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建立学习思考的情境。在最后阶段增加“评”的环节,则保证了学生实际训练效果,促进了以实际操作水平和项目实践能力来决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评机制的形成。该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能力,力求体现岗位的实际需求,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工学结合”理念。

[4] *本文为2009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岗位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应用为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崔宝秋,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与管理。联系方式:E-mail: cuibaoqiu@sohu.com

二、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重在使学生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规范操作与维护技能,如果学生不认识仪器不了解基本结构而直接进入使用原理介绍,教师的教学就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进入状态。而“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从感性认识出发,体现岗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突出了岗位技能。

1.增强感性认识,看是前提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胜任岗位能力为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为设计前提,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培训项目,培训项目又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在执行任务中不再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借助于看到的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渗透原理,做到用什么讲什么。在让学生接受理论之前,对所学的内容先有一个直接的感官印象,这就是“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前提——“看”。“看”主要是指到实验室(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不仅看仪器设备结构,而且更要看仪器的具体操作流程。尤其通过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的工作岗位,借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到他们学习的仪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完成哪些测试项目。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仿真实训室,通过教师对项目任务的操作,也可以达到让学生“看”的目的。例如,在气相色谱模块中,教师可以通过苯系列混合物分离的培训项目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气相色谱的作用可以应用到混合物的分离。“看”的环节为以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奠定了基础。

2.提高理性认识,学是基础

通过“看”,学生已经对所学内容有了直观印象,也领悟到了培训项目的技能目标。技能目标的实现是以学为基础的,不仅仅是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操作,做到仪器规范使用。在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以“看”的内容为依据,将培训项目中每个流程涉及到的组成部件逐一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渗透仪器的操作原理、特点及条件,从而完成每个培训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结合理论知识全面领悟。例如在气相色谱模块中,不仅让学生学会气相色谱基本技能,如进样操作,载气流速测定等,而且在操作练习中引入原理,如载气流速对分离效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气相色谱能分离混合物等。这样在学的过程中及时准确介绍重要原理概念,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激情,而且加深了学生在仪器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改善了以往学到最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学的状况,真正做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该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3.巧设岗位情境,做是关键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单纯的模仿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学生多次技能训练才可以实现。训练中力争做到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操作,各个达标。在训练中做到做中思考,思考中练习。为此我们巧设岗位情境,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设计训练项目。对于复杂的项目,在项目练习中分解操作流程,一环扣一环,最后整体提高。例如,在学习紫外光谱模块中,我们设计了测定维生素B的训练项目,让

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波长、灵敏度等使用条件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穿插提问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析解决,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岗位情境的设立,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4.互相观摩促进,评是保证

单独的技能训练对学生来讲没有新鲜感。而评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来决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评机制。这种考评更加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单元操作后,学生们都要自己独立实验操作,其他同学从实验技能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性等方面进行评比。教师则结合大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教师的点评不仅起到巩固知识技能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拓展大家的思维,提高专业创新水平。对于在实验室中没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在仿真实训室中进行。仿真实训室不仅设置了培训项目,同时还设置了考核项目。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设置流程的操作考核,还增设了故障考核内容。在学生练习使用培训项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智能测评系统随时观测自己的训练效果,及时进行修正,达到自我评价的目的。通过考核项目的测评,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的点评双重评价,使我们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得以完善。

“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四个步骤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也不是完全割裂开的,针对每一个具体工作任务有时会有所侧重。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保证 1.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紧密结合

在仪器分析课程建设中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法,整体优化了课程内容,增强了学生岗位的适应性,突出了“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强调理论知识与工作情境的联系。比如,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特点,在预知市环境监测站到小凌河进行水质监测取样的时候,我们就组织学生从到现场观察监测人员采样、保存样品,一直到实验操作台进行样品预处理、实验分析与监测、写出实验报告、给出评价等一系列过程。教学内容与岗位的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实战水平。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要精心选择项目,以提炼的项目为载体贯穿于“看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准备上,必须要体现实际岗位的操作技能。适合的实训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看学做评”岗位一体化模式的形成。而一些原来教材中的案例或项目仅作为学生课后的作业或参考。岗位平台的模拟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有力的推动了岗位培养模式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校企合作与“双师”型教师相得益彰

几年来我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层次,扩大实训基地数量与规模。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一直与锦州市环境监测站、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辽宁中科环保集团、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奥鸿药业集团等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不仅助于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了授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校企合作中,通过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去学习锻炼,企业

[5]

中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来进行报告与科技讲座等,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强化校企合作就是推动师资交流,“双师”型教师比例的提高反而又会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因为教师要研究提炼精选实验实训项目就必须到企业去到生产一线去。所以,“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的深入取决于校企合作与“双师”型教师的相得益彰.四、结语

基于工作岗位技能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在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上迅速提升,尤其在国家组织的化学分析工、化学检验工的职业资格考试中,我校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的学生100%通过。与此同时,在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能很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较快掌握岗位技能。

参考文献

[1] 崔宝秋.以岗位为平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0(6):56-60.[2] 秦俭、崔宝秋.以岗位为平台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以锦州师专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8-49.[3] 马健、刘俊仁、崔宝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模块化实践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12-114.[4] 秦俭、崔宝秋.实践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模式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7-48.[5] 赵久妹.小凌河锦州段水体质量评价[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0-53.联系方式:崔宝秋,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邮编:121000,电话:*** E-mail: cuibaoqiu@sohu.com

第二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本研究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并对个人及课题组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做出总结,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做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企业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任务化,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及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作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 研究背景

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它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国家、部委职教文件精神多次提到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我们要切实行动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实践操作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深化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做中教,做中学。秉承实践为主、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以职业技能标准为要求进行训练考核,基于工作任务建立若干教学内容模块。“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实践技能训练的主体地位。围绕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做相结合。强调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做为中心,教学做一体,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效减少了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对接工作过程,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激发。教、学、做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强化我们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以岗位能力要求和行业、职业标准为准绳,强化职业导向,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一是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三是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研究建设中,我们围绕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做一体化管理规范,创建了一体化教学环境、设施设备,培养了一体化教学队伍,编写了一体化教材,完成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手段。推进了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专业建设得到内涵式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得到了提高。下面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实践说明。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了解岗位能力、职业标准所需关于汽车底盘方面必须掌握的基本构造、原理等知识,同时讲解国内外汽车市场现代底盘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发展状况及趋势,如讲解多种类型自动变速器和制动防抱死系统等。课程着重分析汽车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关系,维修工具、量具、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故障维修及常见故障诊断检测等内容。使学生认识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调、测的技能与方法。课程服务于专业,专业服务于就业岗位,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的岗位能力开设,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和适用性。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设计是基于工作任务开展教学任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项目引领,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过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取如六步教学法等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个体或以班组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完成从任务的布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计划步骤的制定到学习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任务的反馈、评价等环节,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该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根据我专业特点,我们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将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工作任务融合了底盘部分的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等内容。二是教学环境一体化,我们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配备实物、工具、量具等设备仪器,黑板、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讨论区、听讲区等教学区域设计,实现了教学环境的一体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如下:

①设计、确认工作任务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在双师型教师或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实际工作任务开展学习任务。

②计划

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组,在双师型教师或一体化教学模式配套教师队伍的指导下,根据任务工单,搜集资料,制定出教学任务所需的设备、人员分工,实施步骤等内容。并对汽车底盘进行结构分析,熟悉各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特性,并进行汽车底盘、检测设备的认识,安全规则的学习,制定出检修工作方案。

③实施

班组的学生根据计划,选择好仪器和设备。按照既定步骤,跟着教师操作分组实施,并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教师现场进行点评指导,布置学生写出检修报告。

④考评与结果记录

将实际工作情况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做出考评。做好成绩记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将工作过程作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纽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知识学习,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思想,“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2)课程教学内容制定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企业调研,进行岗位分析,得出该课程10个教学项目,138个工作任务,102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得到可在校内实现的92个工作任务和需在校外实现的10个工作任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好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六步教学法,做好课程教学计划,建立课程标准,由整个教学团队成员严格执行,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内容如下:

我们基于实际岗位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制定出教学项目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如项目1离合器的检测与维修模块制定出6个工作任务如下:

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原则,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教学效果。总结

我们要进一步响应党和国家职业教育的精神和号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技术要求,从思想行动上真正转变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上来,教师的角色逐步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指导为主;学生的角色从以听为主,转变为以做为主。通过在做中教与学,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我们还应对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实训环境建设、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3]董汝萍.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013(02).[4]李国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教学做一体”课程评价模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06).[5]张燕.“教学做”一体化与传统高职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3).[6]李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2(02).作者简介:李磊,(1978-),男,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长安大学硕士毕业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JKGHD-0417)和2013年郑州地方高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ZJG-C6011)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将《审计学》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路径、教学方法单一的传统模式转型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实现路径及其应用等内容。

关键词:教学做教学模式实现路径审计学

一、研究背景分析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型人才,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初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衔接意义的学历阶段,能够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既有本科教育的综合素质要求,同时也具备面向社会的就业导向的鲜明特征,从而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国家针对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报考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MPACC,应用型硕士,区别于学术型硕士),以区别于普通硕士,说明在现有本科院校内,部分全日制学生已经分流到硕士阶段的职业化教育轨道。同时积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审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已有许多专家进行了探索。吴秋生(2013)在分析了传统《审计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审计学教学体系应该从教学路径、教学案例类型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新要求。余玉苗(2011)认为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创造力、就业力与创新力的塑造为导向,从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和实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何芹(2009)认为鉴于审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的弥补传统审计教学模式的缺陷,将审计课程教学模式从学生被动学习模式向学生主动学习模式转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内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在围绕学生就业需求的前提下,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的知识,应加以适当的拓展,由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引入部分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其思维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更多方面的选择。鉴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审计学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应该撰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材,其中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实务操作应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同时应该完成一套配套资料,包括讲义、课件、案例集(理论案例和实务案例)、习题集、综合实训资料等,争取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相关问题图表化、程序问题案例化。

第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考虑将案例教学法(理论案例和实务案例)、实践教学法(课内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实践)和研究性教学法(启发式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与微课、慕课等新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第三,考核模式改革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可考核方式分为三部分包括平时考核、实训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平时作业、论文设计等;实训考核主要通过借助校内审计综合模拟仿真实验进行,根据学生实训的态度、结果和体会来衡量;最后,通过期末考核来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期末笔试考试进行,但在试题中应以情境选择题、分析题和案例题为主,减少识记的内容,体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当然考核方式只是一种评价手段,在确定考核标准时,应重实效不重形式,强调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考评,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则教学考核就失去了意义。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路径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立足审计行业,探究如何培养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的技能型审计人才,通过企业、行业调研以及针对开设审计课程的会计系毕业生调查问卷,分析审计行业的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教、学、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应用:一是教学内容方面,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结合理论型案例、融入实践思想,通过“理论+实践”的融合讲解,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可理解性,达到素质培养目的;二是课内实践方面,在教学内容“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审计实务案例,深化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方面,通过全面、真实的审计实训资料,让学生完整操作审计业务的各个流程,掌握实际业务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审计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从事审计助理岗位所需的基本要求;四是考核方面,通过“考核模式”的应用,达到理论、课内实践、案例分析全面训练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审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秋生.《审计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0(16)

[2]余玉苗.《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

[3]李晓慧.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12)

[4] 王海荣、杨晓明.独立学院审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

[5]张沁.高职会计专业《审计学》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2011(3)

[6]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7)

[7]吴丹.关于创新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08(23)

[8]张雪梅.审计学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7(29)

第四篇:《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学科,由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信息管理学、应用数学以及统计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所形成,它极大地推动了诸如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生物信息学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发现与识别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阐明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和分子机制,提出相应的复杂疾病的预防措施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教学方法相对单

一、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等问题。该文提出《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期望通过该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融合教学与科研,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改进教学 内容与方法 科研与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a)-0151-02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疾病相关的人类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数据呈指数增长。面对新一代测序技术所产生的庞大的生物学分子序列数据,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这必然会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带来变革。当前,国内外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激增。在我国,不少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产业界正缺乏这类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尤其是传统的生物研究机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地培养新的复合型研究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国内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都相继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并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然而,目前教学中,还存在内容相对落后、方法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等问题。当前研究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生物信息学科的发展。随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可应用的生物学数据,并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情,产生了大量生物信息学新技术、新方法。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过于迟缓,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内容只有陈旧机器学习方法和简单相关软件的应用。可想而知,其中涵盖的知识点是十分少的,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大大不利于其对生物信息知识的运用,从而制约了《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丝毫不重视对学生科研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于该学科的复杂性来说,学生对具体分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严重不足。虽然现有课程也有少量科研实践内容,但课时太少,内容简单,无系统化和完整性可言。

1.3 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发现与识别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阐明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仍然是《生物信息学》教学所面临的一项挑战。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科研应用内容严重脱节,缺乏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有效整合,导致学生不能讲所学理论知识快速应用于科研实践。

因此,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全面实施科学研究性教学,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了解前沿动态,掌握新方法,保持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至关重要。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方法与实践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因此,《生物信息学》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内容:如何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实现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的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和科研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2.1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教师在开展生物信息学教学时,首先,不仅要紧跟学科发展方向,随时对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还要通过了解国际前沿动态,掌握新方法、新工具,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案,简化数据分析,缩短研究时间,加强分析深度,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成功率的目的。还可以避免学生少走弯路,重复前人研究。其次,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觉地关注生物信息学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最后,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穿插于主线内容介绍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使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

在课程教学中,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算法等内容外,还需要增加阅读最新文献、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复现最新科研案例等内容。同时,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实践问题贯穿于主要教学内容中,并围绕科研实践布置作业和安排考核。通过不断的科研案例分析与实践,将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在授课对象的课程研究实践报告中加以集中体现。学生更容易对应用性强的内容产生兴趣,这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单位之一。自我院成立来,在校领导和院领导带领下,我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SCI检索的多个杂志发表高水平文章,如《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es》《plos one》《BMC bioinformatics》《BMC system biology》《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Genomics》《Gene》、《FEBS letter》等,取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些科研成果为生物信息学科研转化教学提供了大量科研案例。本课程主要由我院骨干教师承担,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教师将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按照提出问题、选题、数据、方法、结果解释给学生讲解,指导学生自己实践,加强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互联网、计算机和应用软件对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与实践:如让学生牢掌握借助搜索工具查找核算数据库的方法,利用序列比对软件对基因序列相似性进行比较,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信息,识别复杂疾病相关基因及通路等相关问题。

因此,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随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的前沿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实现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通过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润生.生物信息学[J].生物物理学报,1999,15(1):5-13.[2] 冉景盛,姚启伦.生物信息学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生物学通报,2009(1):46-48.[3] 田心,郑旭媛,刘婷,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7(5):899,931.[4] 李红梅.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实践与心得[J].农业与技术,2007(1):165-167.[5] 高亚梅,韩毅强.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初探[J].生物信息学,2007(1):46-48.[6] 王兰萍.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初步探讨[J].生物信息学,2007(3):143-144.

第五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高建强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5期

一体化教学能够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实践时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在理论上找到解决答案,突出了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就笔者所在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突出以技能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专业性和实用性,加大实训力度。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例,实施 “完全一体化”(即: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学试点。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了“逆向法”。两个专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再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部分有代表性企业专家的意见;对毕业生将要就职的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众多知识点和技能点,再进行分类、归纳、提炼、综合、整合成若干个能力模块,按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实践组合。将实验、实训、技能等级鉴定等充分融入各门课程,这种逆向思维的办法能够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准对性。

二、教学内容

一体化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课程。实施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背景载体的工学结合行动导向课程改革;课程内容“源”于企业,结果也“用”于企业;课程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企业化;既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重视了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使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三、教学组织

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求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组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过程组织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偏好,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题性质而不同。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把握不够的现象,因此在每个课题最后环节,教师总结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完成其教学任务,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可结合课程实际情况选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小组汇报法”等方法合理安排每个课题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多元化教学。

行为引导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实用、好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专业能力、驾驭能力都要比传统教学更高、更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不定性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得教学任务就是生产任务,教学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真正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学习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五、教学条件

一体化教学要求具备一体化的教师、一体化的教材和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组织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一体化教材也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实现一人一岗。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给学生提供以充足的实训材料、时间和岗位。如果我们能探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不仅能有效解决材料消耗问题,而且使教学与企业紧密结合,紧跟企业发展步伐,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学生获得学习反馈,可以及时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教师获得学习反馈,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所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学生的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总评等。

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考核。“全员”就是全体学生均参与考核,人人都是考核者,人人都是被考核者,保证了评分的公平、公正。“全方位”就是考核的内容是全面的,包括:参与度与态度、团队协作、任务完成情况、问题回答情况、创新能力。“全过程”就是把每一节课、每一次实训活动、每一个实训环节都进行评估与考核,课程的成绩是所有评估与打分的总和,各个环节的考核所占比例由任课教师把握。

七、总结

通过两年的一体化教学实施,教学质量、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笔者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随着师资、教材、教学场所和教学途径的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仪器分析课程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职业技能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适应......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基于《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改革1嵇正波1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江苏 淮安223003) 摘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学......

    有关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模式重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该模式......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实施背景 过去的理论教学就是理论教学,实践就是实践,分的很清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动手就是实践课,不动手就是理论课。导致学生对理论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作者:王树瑾 阴奇越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4期 摘 要:为了能够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文章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 管理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重视学生的感觉......

    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护理学研究(精选)

    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护理学研究 1主要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 【摘 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经历的10年的建立、构建和发展,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围绕组织和形式展开。作者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