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概论大纲
《旅游概论》指导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2.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3.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4.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5.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三)思想教育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2.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详讲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
一、艾斯特定义
二、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
一、古代旅游
二、近代旅游
三、现代旅游
本章思考题: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第二章旅游者(详讲6学时)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者基本概念; 分析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需求心理; 掌握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教学重点;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旅游者的需求心理
第一节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定义
二、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
二、研究旅游动机的意义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四、旅游动机的分类
第三节旅游者的需求心理
一、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的需求心理
二、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心理
第四节旅游者流动规律
一、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二、影响旅游者流向和流量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旅游者的权利
二、旅游者守则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样的人属于“旅游者”? 2.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第三章旅游业(略讲2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认识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旅游业的特点
第一节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旅游业的性质
二、旅游业的特点
本章思考题:简述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详讲8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和了解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商品 教学重点: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和旅游饭店的等级 教学难点:旅行社产品的类型
第一节旅行社
一、旅行社的分类
二、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三、旅行社经营的特点
四、旅行社产品的类型
五、旅行社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六、导游
第二节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
二、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三、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四、现代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五、旅游交通的调节工作
第三节旅游饭店
一、旅游饭店的地位和作用
二、旅游饭店的发展历史
三、饭店的种类
四、饭店的等级
第四节旅游商品
一、旅游商品
二、旅游商品的特点
三、旅游商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旅游商品的开发
五、旅游商品的销售
本章思考题:1.导游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2.旅游社经营的特点?
第五章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详讲6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教学难点: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一、旅游业可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旅游业可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三、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五、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加速社会货币流通
七、旅游业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八、旅游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九、旅游业可以推进对外开放和扩大经济交流
十、旅游有助于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
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一、可以扩大就业机会
二、可以改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四、旅游可以促进世界和平
第三节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文化的传播作用
二、旅游对文化的保护作用
三、旅游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本章思考题:1.“旅游对文化发展只有积极的作用,而没有消极的影响。”这句话对吗?为什么?2.怎样理解旅游对文化的保护作用?
第六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详讲6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原则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旅游资源分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第四节旅游资源开发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本章思考题: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第七章旅游业发展规划(自学)
教学要求:认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的意义
了解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学会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教学重点: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 教学难点: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
第一节旅游发展规划
一、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的意义
二、旅游规划的种类
第二节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
本章思考题: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第八章旅游业市场营销(详讲6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旅游市场供求规律 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
学会对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和预测
掌握旅游宣传和促销的手段,能够进行有效的旅游宣传和促销工作 教学重点:旅游市场的概念和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形象定位
第一节旅游市场
一、旅游市场
二、旅游需求
三、旅游供给
四、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矛盾的调控
第二节目标市场的选择
一、市场细分
二、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
三、市场形象定位
第三节 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
一、旅游市场调研
二、旅游市场预测
第四节旅游宣传与促销
一、旅游促销
二、旅游宣传
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市场细分?如何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2.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第九章旅游业行业管理(略讲3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旅游业行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了解不同的国家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了解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了解旅游业行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
了解旅游业行业管理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手段 教学重点:世界旅游行业组织和我国旅游行业组织 教学难点:国家旅游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的模式
第一节国家旅游管理体制
一、国家旅游管理体制
二、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三、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
四、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第二节旅游行业组织
一、旅游行业组织的职能
二、旅游行业组织的种类
三、世界旅游行业组织
四、我国旅游行业组织
第三节 旅游业行业管理
一、行业管理的对象和主体
二、行业管理的基础
三、行业管理的内容
四、行业管理的方式
五、行业管理的手段
六、我国旅游行业管理情况
本章思考题:1.国家旅游管理体制通常有哪几种模式?2.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略讲3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 了解我国旅游法规体系 了解我国旅游政策
教学重点:我国的旅游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旅游法规体系
第一节旅游政策
一、旅游政策概述
二、我国的旅游政策
第二节旅游法规
一、旅游法规概述
二、我国的旅游立法概况
三、我国现行主要的旅游法规
四、旅游相关法规
五、国际旅游法规
本章思考题:简述我国旅游政策。
第十一章 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详讲6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了解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内容
教学难点: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旅游业内部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业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二、旅游业与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旅游业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不同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协调发展
本章思考题: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二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详讲6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认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旅游的概念 教学难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企业经营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者消费行为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家旅游管理机构有关政府部门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措施
第三节生态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二、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
第四节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将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提高
三、旅游业经营将实现集团化、国际化和网络化,旅游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四、旅游服务将走向个性化
五、旅游的方式将从团体转向散客
六、传统的观光旅游将让位于度假旅游
七、无主题旅游向主题旅游转化
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九、生态旅游将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潮流
十、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本章思考题:1.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基本思想?
2.谈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二篇:旅游概论说课稿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孔令玉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教材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取的是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中赵金玲主编的《旅游概论》一书,教材突出基础性,着眼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实际,注重学生的参与,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生的中职班的旅游概论教学,旅游概论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内容的应用,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更重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全书共分为五个项目,17个任务,本学期按计划用17周的时间学完。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领会到旅游的魅力与发展前景,帮助学生解决对旅游专业的一无所知的问题,发展学生运用旅游专业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纲考点及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明确上述教材教学内容章节相关的概念、熟悉基本概念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概念的清晰理解、运用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活动,学生能亲自参与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此门课程本学期我任课于旅游管理1801班,中职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心理方面:中职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表现的欲望,也有探索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他们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对刚进入职校的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有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程我打算使用的教法是“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方法突出了几个方面:意识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意思为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学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直接的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法以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当一个教师充满朝气、精神焕发的立于讲台之上,用幽默作为教学的点缀,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在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要保持教师的专业性,语言和知识的专业性。
七、教学评价:
采用学习目标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适合他们自身的最佳发展。面对差异如此大的中职生,采用统一的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不能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根据其自身的学习状况,按教师提出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建设,自定层次。
八、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计划做好每节课的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课件,编写章节测试卷,以便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旅游概论学
旅游活动: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因而旅游活动也就成了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消费者市场,有时业指有关旅游行业的供给市场
旅游组织:为了加强对旅游行业的引导和管理,适应旅游业的健康、稳定、迅速、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协调发展职能的专门机构
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想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全部服务
现代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旅游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实现自己的获利;
2、劳动密集性: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服务的服务产业。旅游业提供的大部分产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因此以出售劳务为主的行业特征十分明显,组成旅游业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3、涉外性:旅游业属于外交政策较强的企业;
4、敏感性(脆弱性):旅游业的经营随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旅游业的内部情况看,其组成部分之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必须协调发展,其中某一部分脱节,都会造成整个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失调;从影响旅游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看,各种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一旦出现不利的变化,都可能对旅游业经营产生影响,其中有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造成致命影响;
5、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个人因素:个性心理因素;人的自身客观条件因素(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部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因素对人的旅游动机的影响
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对于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足够的闲暇时间: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表现为异地性,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参观访问,这就要求旅游者只有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完成旅游活动 旅行社的主要作用?
答:旅行社指依照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成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企业。其作用
1、旅行社具有纽带作用:旅行社通过其中间服务,将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密切相关的各个组成部分组合加工成相对完整的旅游产品,然户销售给旅游者;
2、旅行社是促进旅游向大众化发展党的重要因素:旅行社不仅可以向旅游者提供专业化的旅游信息,帮助旅游者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还可以满足旅游中的安全需要,为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创造条件
第四篇:旅游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C)的开端
A古代客栈时期 B大饭店时期 C商业饭店时期 D现代饭店时期
2、采用(A.)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成为评价工作的基本方法。
A.美学标准 B.社会标准 C.历史标准 D.市场标准
3、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D)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4、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 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B)A.1.1% B.1.5% C.1.9% D.2.1%
5、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B)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A)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7.按(A)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A.旅游目的地 B.游览地域 C.组织形式 D.旅游活动的内容
8.美国学者斯坦里·帕洛格将人类的心理进行分类,其中(A)特征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A.自我中心型 B.多中心型 C.中间型 D.近自我中心型 9.下列不属于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的是(D)。
A.宣传资料 B.营销公关 C.销售推广 D.旅游线路设计 10.旅游产品的(D)是旅游目的地形成吸引力的关键因素。A.形式 B.质量 C.内容 D.特色 11.目前我国第三大入境客源国是(D)。
A.英国 B.韩国 C.日本 D.俄罗斯 12.世界旅游组织将(D)确定为世界旅游日。
A.8月25日 B.9月25日 C.8月27日 D.9月27日
13、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
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
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
14、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D)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A.旅游设施
B.旅游服务
C.旅游交通
D.旅游景区
15、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D)
A.中国康辉旅行社
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
D.中国国际旅行社
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D)。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B)。
A.旅游动机的产生
B.外部环境的刺激
C.文化教育的普及
D.个人收入的增多
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A)。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
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
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
19、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A)
A.循环销售
B.综合销售
C.连锁销售
D.集团销售
20、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表现了旅游政策的(D)
A.可行性
B.协调性
C.全面性
D.预见性
21、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C)
A.旅游政策
B.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22、下列哪项不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B)
A 产品开发设计
B 旅游管理业务 C 产品销售业务
D 采购业务
二、填空题
1、国际性旅游组织IHA 是____国际饭店协会______的缩写。
2、我国于1983 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_____106_____个正式成员。
3、国际旅游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来我国旅游称之为__入境旅游_______。4、2007年世界旅游日的口号是 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
5、旅游研究中的现代旅游是指二战以来,特别是20 世纪____60年代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6.旅行家马苏第曾游历考察埃及、巴勒斯坦、印度、中国等地,著有 《金色草原》。
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8.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有法律手段、.行政管理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
9.从旅游服务企业与旅游者关系的角度,旅游业分为 直接性服务企业、间接性服务企业和部门以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三类。
10.截止2005年1月,我国自然文化遗产有 31个 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由国家旅游组织(NTO)、地区/州旅游组织、_地方_______旅游组织和___旅游_____协会组成。
10.旅行社组织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二种:__包价______旅游和__散客______旅游。
11.水路客运业务主要可划分为四种,即远程定期班轮服务、海上短程渡轮服务、__游船______服务和内河客运服务。
12.国际旅游市场根据____宏观____标准可划分为世界大区、国别或地区。13.可支配收入或可随意支配收入是决定旅游___需求_____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14.我国的地理位置距离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客源市场较____远____。15.人们在旅游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旅游乘数类型共有___四_____种。
16.为了满足旅游者对旅游____纪念品____的需求,当地的工艺品被大量生产。17.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___中国_____旅行社。
18.1983年10月5日,世界旅游组织在__印度新德里______举行第五届全体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我国为该组织正式会员国。
三、名词解释题
1、旅游交通: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交通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及在目的地各处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2、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综合性产业。
3、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预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综合。4.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或旅游者流动,是指在一个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位移现象,具体讲是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目的地流动的人群数量和流动模式。5旅游产品开发:就是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纪念品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
6.旅游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所划分出来的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四、简答题
1、旅游对目的地环境有何积极影响?(1)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2)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提高
(3)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4)旅游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
2、旅游促销有什么作用?
(1)提供信息,促进供需双方的了解(2)刺激需求,不断扩大客源市场(3)自我包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自律自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有何作用?(1)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饭店是旅游者得以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依托(3)饭店是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和创造外汇收入的重要场所(4)饭店是文化、科学、技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4.人类古代旅行的特点是什么?(1)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道路(2)多种旅行活动并存
(3)古代旅行的参加人员规模不大,不具有今天的普遍意义(4)出现了大批的旅行家及旅行专著 5.现代饭店经营的特点有哪些?(1)饭店类型趋于多样化(2)饭店服务产品多功能化(3)饭店经营管理集团化(4)饭店管理手段日益科学化
6.现阶段我国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旅游产品设计过于单一且雷同。(2)旅游产品设计层次低。(3)市场调研环节薄弱。(4)模仿和抄袭盛行。(5)产品缺乏特色。(6)品牌意识淡漠。
五、综合题
请简要分析现代旅游崛起的原因和背景。
1、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2、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3、科技的进步导致闲暇时间的增加
4、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5、生活观念的变化
6、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和审美素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7、政府的支持和服务条件的改善
8、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
试述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 1.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2.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4.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复兴和发扬
此外,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的解决就业问题,为社会的稳定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1.文化类旅游资源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和毁损 2.文化传统被同化,以致消失
3.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4.加剧接待地的社会问题 5.接待地旅游文化商品化问题严重
总之,旅游接待地的文化进行商品化是旅游发展的必要要求,但是当这种包装过火的时候,必然会对接待地传统文化带来重创,而且这种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作为一柄双刃剑,旅游虽然不可避免地给接待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它对于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作用,总体上还是积极的。
材料分析题
1.“2002年,我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3.85亿美元,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78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高出国民经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
“2003年4月份,我国铁路客运量同比下降14.7;公路客运量同比下降6.2;民航客运量同比更是下降了25.7。此外餐饮、娱乐、零售在4月份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今年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只有4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4.3亿美元。”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
(1)如何正确看待旅游在国民经中的作用?(6分)
(2)对比两段文字,你认为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应对措施有哪些?(4分)2.(1)如何正确看待旅游在国民经中的作用?10分
一、积极经济作用
(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1、换汇成本低
2、不受一般的贸易保护限制
3、节省运输开支
4、物资商品消耗少
(二)大量回笼货币
(三)扩大就业机会
(四)优化产业结构
(五)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1、国际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2、旅游业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旅游业促进了科技人员和信息的交流。
4、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引入外资较多的产业,也是投资者乐于投资的行业。
二、消极经济作用
(一)旅游过渡超前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调,最终制约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过于依赖旅游业致使国民经济更趋脆弱
(三)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涨
(2)对比两段文字,你认为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应对措施有哪些?
旅游业本身的高度依托性导致旅游业具有敏感性的特征,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且反应迅速。03年4月份,由于“非典”的影响导致旅游业各行业经济收入的大幅度下滑。
措施:
1、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宜主要依靠旅游业发展经济。
2、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宏观调控。
材料分析题
1999年底,武夷山风景区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人类遗产,武夷山市政府近日决定实施“环境生态封闭管理”,投资1.2亿元,对景区内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城村古汉城遗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九曲溪核心区4个保护区,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整修”。根据封闭管理的要求,一条环景区公路正在兴建,将景区与非景区隔开;公路建成后,所有外来车辆将禁止进入核心保护区及主要景点,游客从交通站点改乘电动环保车进入景区游览。景区管委会还在九曲溪、东溪上游全面扩建近60万公顷生态公益林,禁止烧柴灶,推广沼气、太阳能、液化气清洁能源,创建无烟景区。拆除、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迁移区内居民数百人。
请结合上述内容,谈一谈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认识。
1.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来维护其应有的价值和使用价使,以防止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带来的危害。(1)行政管理手段
旅游资源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应提高认识,将资源保护置于关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战略位置上,坚持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管理和保护。主要措施有:
第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落实各项管理和保护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违规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或惩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武夷山市政府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武夷山风景,实施了“环境生态封闭管理”,采用法律手段对该风景区保护性开发。
第二,培训管理、专业技术和接待人员,不断提高他们对所管辖的旅游资源的专业知识和“防”、“治”的技术水平;
(2)技术手段
对该保护区进行“体检整修”,同时,环境区公路建成后可以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核心保护区,游客可以通过环保车进入景区。同时,在景区扩建60万公顷的生态公益林,推出一系列政策,创造无烟景区。
(3)教育手段
拆除、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迁移区内居民数百人。总而言之,旅游资源的保护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方针。旅游资源保护个仅是旅游资源管理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它同时也是包括国内外游客在内的社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五篇: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旅游活动的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按地域和目的对旅游的分类 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征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辨别词义: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旅游的定义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
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例1:在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
例2: “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教授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例3: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教育出版社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第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13页)
例4: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分析见教材46页)
综合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7页)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横向比较角度)
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
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
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在对旅游的定义中,以上三个方面已经基本取得了共识。
审美性:或娱乐性。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到某地去旅游,或者是因为那里很美、奇特,或者是去散心。总之,旅游的目的可以是休闲、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一定不是移民就业。其他:◎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异地性、审美性、流动性(暂时性)、综合性
◎娱乐性、异地流动性、大众普及性、季节变动性、地理变动性
三、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一)旅游的属性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
与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是前提(旅游活动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业的兴起缘于经济。
旅游与政治关系密切。表现为:(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经济上还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
◎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如田里主编南开高职版: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如李天元主编南开版(P55):旅游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又如高教版:旅游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
课后思考: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