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双差生的特点
浅谈双差生的特点、成因及转化对策
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 梁 霖
内容提要: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转化双差生已成为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了解双差生的特点,搞清双差生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是转差为优的唯一捷径。
关键词:双差生 特点 成因 转化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差生可谓无校不在,无班不有,转化差生已成为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多年教育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意义更为重大,然而要切实做到转差为优,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是什么样的差生,再搞清差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双差生”的特征
一般说来,“双差生”主要有这样的心理障碍:
1、认识障碍。主要是思想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学习,不利于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中突出表现为智力障碍。常常陷入个人狭隘的知识经验圈子里,不能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常常陷入被表面现象所迷感,以及思维缺乏灵活性,应变性和逻辑性等。
2、情感障碍。与老师有对立的情绪,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教育时,缺乏义务感,责任感,理智感,容易感情用事。
3、行为障碍。养成一些不正当的坏习惯。如懒散,怕苦怕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勤于思考,放荡不羁等。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以后,常常会使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教诲时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
具体来说,“双差生”在对学习、纪律、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以下的共性:
1、学习方面:缺乏正确,坚定的目标和学习积极性。求知欲望低,厌学思想严重,不留心听课,作业马虎,甚至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测试考查时,时有作弊,逃考行为。
2、纪律方面:缺乏自觉性,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调皮捣蛋,自由散漫,如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对校、级、班的管理教育抵触性强,时有对抗现象发生。
3、生活方面:缺乏自我约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盲目追求吃、穿、玩、乐等所谓的
“新潮”及“高级“享受。放纵地追求娱乐消遣,常常表现为出入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和桌球室,极易结交一些有类似行为特征的同龄人。继而结为“帮派”性质的群伙,互相影响,经常无事生非,欺侮他人,甚至违法违纪,危害社会。这类学生倘若因教育措施不力而中途辍学,流浪社会,往往会成为小混混,而后会经常回头对在校学生进行敲诈、勒索,成为学校新的不安定因素。
4、行为方面:缺乏理智,带着盲目性和冲动性,往往凭一时的感情向去行事,很少考虑到行为的后果。有时为了朋友的一句话,他们竟“两肋插刀”,大打出手;有时为了一包烟钱或为了多上几次网吧,他们会编造各种借口向同学“借”钱,骗家长的钱,甚至去偷去抢等。
5、思想方面: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或不求上进,对进步的东西抵触性强;或是非不分,自暴自弃;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与老师对着干,对教师的批语教育往往毫不在乎,显示出谁也奈何我不得的样子。
从以上分析看,“双差生”的变差,往往是行为目标,思想观念,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缺口”,逐渐被错误思想的污流浊水冲毁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堤坝,继而日渐变坏的。而这一共性特点又寓于个性之中,就上述而言,这几方面的特征在“双差生”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或某一方面较为突出,或几方面兼而有之,但也不排除某些特殊的情况。
二、“双差生”产生的原因
“双差生”的产生主要包括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主观上的成熟感,独立感,自尊感与实际上幼稚性,依赖性,软弱性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主客观上的矛盾。这种特点的学生,往往经受不住现实中的种种考验,青少年蓬勃向上的感情基调往往容易被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冲淡。他们的思想比较脆弱,经受不住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会正确外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和矛盾。他们往往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面前束手无策,感到茫然,苦闷。加上外界的影响和其它一些因素,动摇了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形成了自卑、恐惧心理。
2、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家庭的不和睦、父母的离异等都会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长的不良恶习,诸如赌博、酗酒、粗鲁蛮横等,也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恶劣的影响,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另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过高,脱离子女实际,限于种种原因,又缺乏科学,全面,循序渐进的教育,当子女成长的走向距离家长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时,家长往往感到“恨铁不成钢”,转而表现为急、怨、恨、罚,加深子女之间的矛盾,造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3、学校原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和一些家长片面理解教育质量,把升学
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一位教师工作的优劣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学校一些领导和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来自社会和家庭方面的消极影响抵制不力,防范不够。而且一些教师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存在“四厌心理”:厌基础差,厌调皮,厌顶牛,厌不听话。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方法,不讲效率,不照顾后进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他们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又没有去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就会陷入抄袭的恶性循环之中。
4、社会原因: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金钱第一,享乐至上”、个人主义等思想泛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腐蚀了青少年学生的灵魂。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上的交往增多,个别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得不到家庭和学校及时的有效的教育和帮助,或又不愿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帮助和教育,从哥儿们的“义气”到结交社会“烂仔”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形形式式的社会现象面前良莠不分,无所适从,极易朝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慢慢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转变“双差生”的主要措施:
“双差生”在班上所占据的比例虽小,但其活动的能量大,影响面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转变他们势在必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敏锐的眼光,多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变化,立足抓早抓细,把学生的错误思想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让其发展和蔓延。教育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充满爱心,细心,耐心,不要把“双差生”摆在自己的对立面,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转化。具体的做法是:
1、主动尊重和爱抚“双差生”,消除阻碍其进步的不良心理因素。
做“双差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用尊重、爱抚的“催化剂”来消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心理障碍因素。一般说来,:“双差生”有过度的自尊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应付心理,厌学心理和逆反心理等。其中,严重的自卑心理是引发其他不良心理的源泉。双差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往往是由于主客观种种因素却使他们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扭曲发展。因此,教育者只有用发自内心且持之以恒的尊重和爱抚,才能慢慢融化后进生同老师,同学已形成的隔阂和对立之“墙”;才能慢慢抚平后进生被扭曲了的心理需要创伤。即树立“差生不差”,“差生可转化”的坚定教育教学观;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尊重和维护差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志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和关心他们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须知,教师的爱是最好,最有力的教育,它可引起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它能有效沟通师生的心灵。教育者务须克服“淡漠”、“偏见”心理,那种
“先进生才是人才,后进生定是劈柴”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那种“见到后进生是恶心,想起来就伤心,不来学校就省心,病了身体就安心,公安局抓去一百个放心”的认识和做法是没有师德的表现,是最要不得的,对教育“双差生”百害而无一利。
2、坚持正面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双差生”的闪光点。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双差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也必然会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光环效应”作用,这些微弱,细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为此,教育者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像淘金工人一样善于发现后进后身上一点一滴的 “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某些“成功点”那怕是一些很不惹人注意的小事或苗头,也要及时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这些“闪光、成功点”不断发扬光大。例如作为班主任,可根据双差生的特长,分配给他们适当的班级工作,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长处的机会,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对后进生是巨大的鼓舞,能使他们从内心体验爱到尊重和爱抚,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使他们心中产生一种朴素的“将功补过”的思想,从中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教育者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在情感,心灵相通的基础上,诚恳地热情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而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批评的语气、声调、分寸和场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忌出现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切忌欠缺调查研究;切忌不合实际地空谈大道理。
3、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用不同的方法解缺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做“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例如:“顽皮型”的差生,大多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机灵、敏捷、好奇、重感情、好动、贪玩,耍小聪明应付老师,爱打抱不平,惹事生非,好出风头,扰乱教学秩序,这些是他们突出的特点。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情感用于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来。对于“迟钝型”的后进生,通常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他们必须开启智力,培养信心和兴趣,解除自卑感。
4、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学校、家庭、治安机关齐心共管。
教师在工作中应调动多方积极性做好“双差生”的综合转化工作。在学校要形成“学校领导——班主任——班干部——班级优生——科任教师”的五级教育网络,齐心协力疏导转变差生。此外,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一些犯了性质严重错误的“双差生”,还应和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双差生”改过自新。
5、建立“双差生”的档案资料。
准确的资料能为施教者在教育过程中提供正确的依据和对各种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使他们心服口服。
6、教育“双差生”要有耐心,恒心。
在帮教“双差生”工作中,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经过教育转变好的学生,有时会“旧病复发”;二是有的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教育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贯彻教育的连续性原则,认识其艰巨性。做到耐心教育,持之以恒。要检查明确差生进步缓慢,停滞不前或出现反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或“变换用药”。做到经常观察,时时戒备,防微杜渐,争取把反复可变性消灭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之中。
总之对“双差生”的教育、管理、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有耐心,恒心,还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更要讲求教育的艺术。在制定好对“双差生”转变计划的基础上,注意落实,检查,总结和改进等各个教育环节,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当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哪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但我想,我们的教育同仁,只要团结合作,不懈探索,矢志进取,在转变“双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双差生
“双差生”,不应成为遗忘的角落
赛马小学谭成转化“双差生”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怎样才能更好地转化“双差生”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了解是转化“双差生”的基础
“双差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教育好“双差生”,首先就要去了解他们,只有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我班冯虎同学,开学初,他常光顾游戏机室和网吧,纪律松散,常有迟到、旷课现象,屡教不改。我多次找他谈心,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较好,虽然他父母每个星期给他很多零花钱,但根本没有正确引导他如何使用零花钱。了解这些原因后,我进行几次家访,找其父母谈心,把他在校的情况告诉之其父母。后来,他父母改变了态度,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我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抓紧时机对他进行教育,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期末时其各科成绩都有明显进步。事实证明,只要准确地了解造成学生“双差”的原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关心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钥匙
对“双差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先决条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双差生”对老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心理。“双差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教师要真心地爱他,善于用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如我班米亮同学以前无心向学,自由散漫,常有迟到、早退等现象,甚至逃课。上课不是看小说就是睡觉,为了端正他的学习态度,我从关心入手,尽量接近他,像朋友似地同他谈话,了解了他家庭生活的状况,母亲早逝,父亲对他的生活和学习从不关心,使他缺乏家庭温暖,从小养成孤僻放任的性格。为了治好他心灵上的创伤,我主动和他交朋友,常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他病了,我及时送他到医院,还给他垫付了药费。在他生病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去医院照顾他,并亲自下厨给他煲汤。他感动得哭了,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地给他讲道理,使他认识到再不认真读书、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没有前途。由于我真诚的付出及耐心的引导,他的各科成绩从不合格提高到70分以上。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给“双差生”双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就会有收获。
三、尊重、信任是转化“双差生”的关键
尊重是感情沟通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信任,老师信任“双差生”是转化他们的关键。如我班的周宏伟同学常违反课堂纪律,不服管教,自尊心强,有一次我在班会课批评了他,下课后,他向我写了一张保证书,内容是:“老师,您对我的批评令我很难受,请以后别批评我,我一定会改。”我边看边自言自语地说:单凭一张保证书,他会改吗?我曾多次找他谈心,都不起作用,我正想扔了它,忽然记起教育家希贝尔说过一句名言:“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中,只有一条途径可以接近学生这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于是我在那张保证书上写道:“好,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好,看你以后的行动。”然后把保证书交给他,之后几天经过我的观察,发觉他果然安分多了,端正了态度,学习也刻苦了。没想到,一个信任,竟然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件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双差生”往往损伤他的自尊心,因为“双差生”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渴望平等和成功,更需要班主任用更多的爱心鼓励、信任他们,给他们机会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恰当的表扬是转化“双差生”的手段
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感情投向“双差生”。要多用激励语言,对“双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扬长避短,逐步达到转化的目的。如我班有个学生,迟到习以为常,有时还逃学,厌学情绪严重,有一次,学校举行黑板报比赛,他的美术和粉笔字不错,我便让他负责出黑板报。由于他的选材、布局、排版都比较好,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在班中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积极上进,许多不良习惯也慢慢改正了,成绩也提高了,这个事例使我体会到,要做好转化“双差生”的教育工作,就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使用表扬,教育“双差生”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总之,小学生是一类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群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使他们不但好奇,而且好强,开始懂得尊严和情理,只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因此,他们会与我们正统的教育要求产生偏差。要扭转存在这种偏差的学生,既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做到耐心细致,智谋兼施。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做,转化“双差生”的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赛马小学:谭诚
联系电话:***
邮编:638410
第三篇:如何对待双差生
如何对待双差生
一、深入下去,从基础抓起。学差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入下去,根据学生平时听课、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情况,再结合平时大小考试成绩情况,找出学差生成绩差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从而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二、要捕捉学差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正如俗话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鼓励、因势利导,以此作为促其进步、转化的诱因,那么差生就有可能向不差、很好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向差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其获取的成功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从而增强搞好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抬起头来走路”,这样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差生一般学习兴趣较差,但他们往往对其它事物感兴趣,因而,我们应注意观察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并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比如:有的学生虽然纪律差学习不好,但字写得很好,有的学生爱干净、喜欢集体活动,有的学生对父母孝顺,重义气、说实话。哪怕有一点可贵之处,我都及时表扬鼓励,例如有位差生,他的英语读的较好听,我就事先帮他预习新课的单词,让其先跟着我学会。早自习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大大地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增强了他学外语的信心和兴趣,一年以后,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再比如,有一位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感到前途无望、找不到出路,失去学习的兴趣,但通过一次书法比赛,获得第一名,我就以此为契机,对他大加鼓励。他突然发现,一轮红日正从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从此,他积极、乐观,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由被人蔑视而变为被人称道。抓住契机,使“闪光点”发扬光大,进而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三、对待学差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学差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遭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存在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对于这些差生,首先要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要鼓励同学们多亲近、多信任、多关心、多鼓励他们,并对他们进行热情帮助。当我看见学差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学差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单元测验,我都将成绩有进步的差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学差生的头脑反应稍慢,有时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想办法编成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学差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只有我们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我们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
四、帮助学差生确立并完成学习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学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目标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具体做法如下: 1.帮助学差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大多数差生往往是“笨鸟慢飞”,甚至于“笨鸟不飞”。教师就只好常带着他们先飞,我利用辅导课帮助差生预习新课。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试读课文,翻译等。和学差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为了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2.督促学差生课后复习对学差生的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每天早自习,学差生要到我面前来朗读背诵昨天学过的句型课文,每单元后的checkpoint我帮助了们归纳重点、难点及有用的词语,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差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3.争取学差生家长的配合 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差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写词等。这对差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总之,教师掌握学差生的心理,用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
五、抓住思想根源,对症下药,和学生成为益友,是促进“学差生”转化的法宝。造成“学差生”的原因因人而异,或来自不幸家庭的环境影响,或某些意外事件的刺激,甚至是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法等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进行个案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好恶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我们班有个叫李国的同学,性格内向,整天愁眉苦脸,有一段时间上课走神,做小动作,影响周围的学生,还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在班上说了她几次,她感到很委屈,但不见效果。后来,单独和她交谈,首先我问她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吗?她点点头,能和老师说说不交作业的原因吗?边问边拉着她的手,她偎依在我的怀里,顿时眼含泪水,我感到这孩子有很多苦恼,我边给她擦泪边让她慢慢说,她对我说了很多。原来,她自小父母离异,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是因为经常肚子疼才不完成作业的。由于抓住其思想根源,对其思想活动,内心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给予满足,做学生的知心人,使他们有想法敢说,有情况敢暴露,消除心里障碍,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六、树立学习榜样,是促进“学差生”转化的阶梯。“学差生”并不是不想成功,也不是不愿意成功,而是缺乏成功的信念。我就经常在学生中树立成功人物的形象,以榜样的事迹激励他们,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他们。并创造各方面条件,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我经常鼓励说:你们知道班长王立国同学为什么计算题总是不出错吗?我觉得你也能够做到并且能做得更好。用榜样的力量去溶解每个“学差生”。我自己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并抓住“学差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进而提出更高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促使学生提高。总之,我们要转化学差生,此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持之以恒,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中也应关心、爱护他们,只要多方面都努力,我认为学差生也能转变好,甚至会成为学优生。
第四篇:双差生转化案例
双差生转化案例
湖北崇阳天城中学
黄细玲
姓名:陈XX
班级:天城中学初一(5)班 原表现
不交作业;上课爱说话、多动;故意和老师作对;和成绩好的关系好,带动他们一起玩;在家里不听父母的话,甚至骂父母;成绩极差,七科全部挂红灯。现表现
上课积极发言,不懂就问,能及时交作业;家里反映良好,父母对其表现满意:同学公认进步最大,和成绩好的同学成了知心朋友。转化过程
第一阶段:谈心、家访。我首先从学习的重要性出发,和学生谈心。陈XX直言不讳地说:“老师,我爸爸小学都没上,照样开厂。他赚那么多钱,就我一个儿子,躺着吃也吃不完。”我很吃惊。于是,我连忙家访,家长也很直接:“只要他不学坏,我们不要求他的成绩了。”我只好采取迂回的战术和家长交谈,聊起了生意:“生意好不好做?订合同时要认真看有关条款,否则会上当受骗。”这下子,把家长的话匣子打开了。家长大倒没有知识的苦水,学生听了个心惊胆战,面若桃花。返校后,我又问陈XX:“如果你爸爸是大学毕业生,不吃那几次亏,现在家产是多少?爸爸是因为什么?”陈XX有所触动,低声说:“因为爸爸没有知识文化。”从这以后,他上课安份多了,作业也交上了。但没过一周后,旧疾复发。我知道,这是习惯所致,因为一个双差生,不可能想变就能变好的,必须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拥有很好的自制能力才行。
第二阶段:诤友的力量。陈XX和林XX关系特别好,他们父母关系也很不错。于是,我从林XX身上出发,进行侧向教育。第一步,特意让他们同桌。林XX上课认真,不喜欢别人打扰他,而陈XX也希望林XX永保第一,所以上课尽量克制自己不与他讲话。第二步,找林XX及家长交流。林母很豪爽,并不反对他们交朋友,主动和陈母交流,指出:“要求越低,孩子越难好起来”。这样,陈XX在家有了问题,家长也能做到及时提醒,起到了规劝的作用。这样一来,陈XX读书无用的言论没有了市场,逐渐改变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各科老师反映良好。
第三阶段:加强营养。陈XX成绩差,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学开始就差。陈父有一次去开家长会,被小学老师点名说其孩子成绩差,从那时开始他心里自然就不抱什么希望。其实,陈XX天资聪颖,反映很快,如果认真学,一定会很不错。只有加强知识营养才是最有效的了,陈父要求老师给陈XX开小灶,但陈XX一开始怕苦怕累就不愿意,后来感觉到上课很吃力,又主动要求补习。各科教师均对陈XX作了相应的辅导,效果很明显。语文、历史亮起了绿灯,数学由个位数到离及格不远了,英语也进步较快。
第四阶段:反复抓,抓反复。陈XX以后的转化工作,就是耐心地教育。双差生的表现具有反复性,周期性,需要老师、家长耐心地教育。每当陈XX有所松懈的时候,我就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他的进步,让他看到希望;接着指出他的问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我及时和家长交流,请家长耐心细心的辅导。最后,紧密团结科任老师,正确对待陈XX的反复,不厌其烦的做工作。
案例反思 双差生的身后都有故事,他们也有追求。当老师、家长、社会都用成绩来衡量他的时候,他的态度就会差起来,因为他的思想由开始的敏感变成后来的无所谓,最后发展到麻木。怎样拨动双差生的心弦?我一直在寻找着突破口。陈XX的案例让我看到了希望。无论这个工作是多么的漫长多么的复杂,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做下去,用爱心唤起双差生的信心,用耐心托起双差生的未来。
第五篇:双差生辅导计划
双差生辅导计划
在中心校的精心组织下,在中心完小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差画上句号了,在画上句号之前,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对此次期末统测进行周密、详细的分析。
一、试题结构分析。
此套试题有县教育局统一命题,乡中心学校统一组织测查。试题共有三部分组成: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30分);习作(30分)。新老结合,无怪题难题出现,注重测查基础知识,但也不缺乏能力选拔题的出现。试题可以说是完美无暇的,它既培养了学生的扎实基础知识的习惯,又选拔学生阅读能力。
二、本班情况分析。
五年级(13)班共有学生人数31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6人,结合四年级升上了的成绩而言,有7名优生,4名差生,中等生寥寥几人,实属两头长,而中间细的班级。
本人自接这个班以来,结合本班的特点,进行了多次教改实验,在上学期的期末统测中已略见成效,这学期本人也不敢有半点怠慢,在原有的基础上竭力完善和提高。
三、本班统测情况分析。
本班有共31人,实考31人,总分 分,平均分 分,优生 人,优生率,差生 人,差生率,合格 人,合格率,最高分 分,最低分 分。
根据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总结概括共存有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古诗拿不准春季和夏季。
2、书写古诗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3、看拼音书写汉字,写不出汉字或书写错别字成了普扁现象。
4、书房的对联选择不正确的学生较多。、指明点金不懂专懂的格言不知道。
6、阅读丢分较多,主要原因是识字能了较差,读不懂短文的内容。
7、习作主要是书写混乱、错别字通篇。
四、补救方案。
1、扎实基础,一课一练。
2、每月进行一次测查,提高答题速度,能力。
3、每天抽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4、严格书写,规范钢笔字。
5、创办班级作文专刊,成立编辑委员会。
6、培养小主人,多给活动空间。
7、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