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温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
2015届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延及高考。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归纳积累。课时安排 5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教学补充 第一课时
导入: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典型例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④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⑤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者,„„也 2.典型例句
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④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也 3.典型例句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②粟者,民之所种。
3.„„者,„„ 4.典型例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④莲,花之君子者也。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者也 5.典型例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④秦,虎狼之国。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5.无标志判断句 6.典型例句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⑤梁文即楚将项燕。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7.典型例句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略讲)8.典型例句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略讲)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对接高考
1.翻译(2014.广东)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申明冤屈,才敢告发,原来杀人的人,是姓陈的富人。
2.翻译(2013.广东)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答案:傅先生是天下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成为他的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相关练习
1、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2、“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B)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3、“是”表判断的一项是(D)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4、“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C)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5、“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C)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蔺相如者,赵人也。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其人勇士。
7、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B)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
8、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B.宾语前置也)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D)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B)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 第二课时 ★ 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表被动的“于”字句 例: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例: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⑥暴见于王。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⑧人皆以见侮为辱。辨析:
①慈父见背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例: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③恐为操所先。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群从 所得。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者,皆且为所虏。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 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②兵不克,执至白下。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⑥帝感其诚 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⑧感斯人言。相关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A.禹,汤被之矣。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B)A.行将为人所并 B.视为止,行为迟。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D.激于义而死焉。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D)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激昂大义 C.使不辱于诸侯 D.败秦师于崤
5、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C 状语后置句)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洎牧以谗诛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C)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8.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B)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9.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B)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第三、四课时 ★ 倒装句
导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倒装句,那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倒装句呢?(请学生举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典型的谓语前置句,“奋斗吧,为了祖国的明天”是状语后置句。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如果我们不懂倒装句,往往会造成误读,闹出笑话。
二、现代汉语中语序:
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
2、阅读下列句子,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③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⑧沛公安在?(《鸿门宴》)
A 其中 和 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 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疑问代词还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
B 和 是在否定句中,代 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否定词还有不、未、无、莫、毋、弗等,类似的代词还有余、吾、尔、自、之、是等。
C 和 是用“ 之 ”字和“ 是 ” 字以突出强调宾语。这两个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D 和 是在介宾短语中,宾语放在介词之前了。
3、小练习
下列句子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哪一种,请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填入序号。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B)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C)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A)④一言以蔽之。(《论语》)(D)
(二)介词结构后置
1、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后面的小题。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
③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A 和 是将介词结构“ 于„„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类似的例子还有。
B 和 是将介词结构“ 以„„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三)定语后置
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赤壁之战》)(中+定+者)C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
3、小练习
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上述哪种情况,请填入序号。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D)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B)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A)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AC)
(四)主谓倒置
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译文:“梁惠王不仁!”
四、板书
1、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2、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用“之”“是”提宾
介词宾语中,宾语放介词前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于„„”或“以„„”结构放谓语之前。“中+之+定”
定语后置 “中+定+者” “中+之/而+定+者” “中+数量词” 谓语前置 对接高考
1.翻译(2014.广东)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路呢? 2.翻译(2013.广东)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答案:如果(他们)不凭借(意译为“靠”也可)贩卖私盐来救活自己,一旦(他们)蜂拥聚集在一起成为盗贼,那么祸患可就严重了。3.翻译(2012.广东)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答案:(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4.(08.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B)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3.(06.广东)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A 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 相关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答案:C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D 未之多见也 答案:A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 答案: B 4.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5.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沛公安在?
答案:B 例:宾语前置句 A C D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答案:D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D.判断句 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
C.非我也,岁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A A.介词结构后置句 B.判断句C.判断句 D.判断句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妪,先大母婢也。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C、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答案:B 例:判断句 A、介词结构后置 C、宾语前置句D介词结构后置句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渺渺兮于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答案:C A.B.D介词结构后置句C、主谓倒装 10.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是社稷之臣也。答案:CABD判断句.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凌万顷之茫然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 答案:A 例:定语后置B、判断句C、省略句D、省略句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金城千里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答案:D 例:介词结构后置句A、判断句B、省略句C、定语后置 13.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答案: D 14.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客有吹洞萧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答案:A ①②判断句 ③介词结构后置句 ④定语后置 第五课时 ★ 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还有介词“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对接高考
翻译下列画线的句子。(2010.广东)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3分)
答案: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相关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答案: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 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2.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答案: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 “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3.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4.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答案: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5.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答案: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6.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答案:C.(A.“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7.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B.沛公欲王关中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D.遂与秦王会渑池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答案:A
8.从句式角度看,写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A、聚之咸阳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D、戍卒叫,函谷举。
答案:D(A.聚之(于)咸阳 B.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C.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D.被动句)
第二篇:【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数学复习:排列与组合
一堂排列与组合复习课
排列与组合应用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许多同学感到方法灵活,对于问题给出的解法能看懂,但自己解决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并且不知道错在哪里,由此产生对排列组合应用题的畏惧心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先把学生的想法充分地暴露出来,再引导学生从困惑中走出来,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能力。下面是一堂课的教学实录。[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呈现问题,暴露错误
范例
8个人排成一队,三人互不相邻,两人也互不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教师:本题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三人互不相邻;二是两人也互不相邻。如果暂时去掉一个限制条件,我们会做吗?(很多学生点头表示会做)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后,谈出你的做法。
(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和互相交流,以分别形成明确的思路。)
生1: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把没有特殊要求的三人记为。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将全排列,有种排法;第二步,在站位的间隔和两端处插入三人,有种方法;第三步,在,站位的间隔和两端处插入两人,有种方法。据分步计数原理,所求的排法种数为=6048。[来源:学科网ZXXK]
生2:我的做法与他(生1)的差不多,第一步完全一样,有种排法;第二步,排,有种排法;第三步,排,有种排法。据分步计数原理,所求的排法种数为=8640。我感到很困惑,结果怎么会与他(生1)不一样,难道我俩都错了?
发现错因
变误为正
教师:生2感到很困惑,大家是否也有同感(不少学生点头认可)。好,现在请同学们探讨一下生1的做法对不对?
(约2分钟后,一学生发言了。)
生3:生1的做法是错的,错就错在第二步,他在第二步就把隔开(即两两不相邻)了,其实第二步排时可以恰有两个相邻,也可以三人连在一起,所以生1做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了。
教师(生3的观点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同后):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修正生1的解法。
(此时有几个同学争着要发言)
生4:所有的排法可分为如下3类:第1类,在未排时互不相邻,有种排法;第2类,在未排时中恰有两个相邻,有种排法;[来源:学|科|网]
第3类,在未排时三人连排在一起,有种排法。据分类计数原理,所求的排法种数为++=11520。
教师(面向生4):请你说说,第2类、第3类是如何分步的?
生4:(已表示在各个括号中,此处略去解释)
教师:很好!生4的做法完全正确。生4考虑问题既全面(合理分类)又细致(合理分步),值得大家学习。这里生1的错误得到了修正,下面请同学们修正生2的错误。
(片刻后,不少学生举手了)
生5:所有的排法分为如下2类:第1类,在未排时互不相邻,有种排法;第2类,在未排时相邻,有种。据分类计数原理,所求的排法种数为+=11520。结果,与生4所得的一样了。
教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做法,哪一种较简便?由于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故后一种较为简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继续探索
优化思维
生2:先放弃两人互不相邻这一限制条件,三人互不相邻的排法有种,去掉其中两人相邻的排法有种,故共有=11520种。
教师:想得非常好!看来用排除法比用直接法方便。因为排除法简便在反面情况的排法容易求出。
生6:我也用排除法,先放弃两个限制条件,所有的排法有种,去掉三人排
在一起或二人排在一起的排法,故共有=27360种,不是正确结果,我不知道错在哪里?[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生6似乎很有道理,到底错在哪里呢?又这种方法是否可取?
(终于,有学生又开腔了。教师悬着的心可落地了)
生2:生6的错误在于,三人互不相邻的反面不是三人全排在一起,三人全排在一起只是它的反面的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三人恰有两人相邻。放弃两个限制条件,导致很难求出不满足限制条件的排法种数,所以这种思路不可取!
(在多数学生表示认同生2的说法后)
教师:排除法是解决有两个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常用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先放弃一个限制条件,求出排法的种数;再剔除不满足该限制条件的排法个数。至于放弃哪一个限制条件也是值得考虑的,如本题,若先放弃三人互不相邻这一限制条件,则较难剔除不满足该限制条件的排法个数。
因势利导
自编问题
教师:我们能不能在原问题的基础上编制一个问题,答案是,让生6的错误也有价值?
生7
8人排成一队,三人不全排在一起,二人也不排在一起的排法有多少种?
教师:这一次,三人不全排在一起,就是三人被隔开排列了;或是三人中恰有两人连排在一起,它的反面才是三人连排在一起。
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于一道有两个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通过对两位同学的错误解法的分析,寻找其合理成分,得到了两种正确的方法(直接法),真可谓错误也是正确解法的先导!进一步探索,我们又得到了间接法,两个不同角度的排除却得到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虽然另一种排除法错了,却又是多么相似的问题的答案,这就告戒我们解决计数问题时要注意题目的细微区别!
作业:1.在本节课例题的基础上至少改编出两个问题,并给出解答.2.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下列问题:
甲、乙两队各出7名队员按事先排好的顺序出场参加围棋擂台赛,负者被淘汰,胜者再与负方2号队员比赛,到一方队员全部淘汰为止,另一方获得胜利,形成一种比赛过程,那么所有可能出现的比赛过程的种数是多少?
说明与反思
本节课以一个排列问题为载体,通过暴露学生的错误,剖析错因,寻求合理成分,从而实现从错误向正确的过渡;通过不断探索,发现新方法,从而优化思维;通过在原问题的基础上改造一个问题,使其答案为原题的错误答案,让做错题的学生找回了自信;通过课外引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三篇:【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0.16)
课题:
学案
2018—2019高三年级
一
设计:程桂芳
校对:李霞
学案
总第(33)期
班级
组
姓名
一.古诗浅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译文】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来源:学科网ZXXK]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注释】
屠:屠杀。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遗:留存
【鉴赏】
诗围绕暑热写。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在用这字时,不言而喻是把风当作了刀。古人把风比作刀,都是说寒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的是风的巧,与说风的凛冽属不同的范畴。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憎恶。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
“着翅”二字,固然是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往以“金鸟”称太阳联想而来,但王令首次运用,充满生新感。落日飞上天当然是假象,却很深刻地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大似后来《西厢记》中张生盼日落,说太阳黏在天上,“捱一刻似一夏”的迫切难忍的心情。
颔联转入议论,还是表现“苦热”,又照应“暑旱”。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旱,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这联虽是议论,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银河,思路广阔奇特。
颈联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对热想冷,由暑思冰雪,是诗人常用的构思,如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履层冰。”王令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更为奇特。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王令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说即使有神山仙岛、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这尾联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胸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语)的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王令这首诗力求生硬,想象奇特而不怪谲,在宋人诗中比较少见,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未来的灾荒及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E.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来源:学科网]
答案:
B
D【解析】B项,“对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在本诗中并没有依据。
D项,“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不正确,这四字其实表达了作者想要帮助苦热中天下百姓的豪情,整联抒发了作者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博大胸襟。
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❶对比(衬托),作者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来对比暑热之苦,巧妙得当。
❷比拟,首联分别赋予清风、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性,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
❸反问,第四句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人间黎民,感情色彩强烈。
④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中的“暑旱苦热”与想象到的昆仑、蓬莱,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相结合,丰富了内涵,突出了暑旱之苦。(答出三点并分析即可)
二.古文积累
李士谦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重点字词】
①髫龀,幼年②辟,征召③骨立,形容人形貌极为消瘦④就,就职⑤重,看重⑥讽,劝说⑦高会,大规模地聚会⑧尚,崇尚⑨容,难道⑩肃然,严肃的样子德,有道德[来源:学科网ZXXK]
【译文】
李士谦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
三.成语积累
1.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
不合语法,蓄势待发:指随时准备进攻.原意好像是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不能接宾语
2.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失之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正确,失之偏颇:在公正与不公正方面有失误,即不公正.符合语境
3.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望文生义,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不能形容自然界的江河
4.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
不合语境,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语境中是“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不符
5.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正确,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符合语境
四、文化常识积累
四、风俗礼仪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重点摘记】
[来源:Z。xx。k.Com]
第四篇:【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9.20)
课题:
学案
2018—2019高三年级
一
设计:兰星星
校对:李霞
学案
总第(22)期
班级
组
姓名
一.古诗浅赏[来源:Z#xx#k.Com]
新城①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来源:Zxxk.Com]
【注】①新城:杭州属县之一,在杭州西南。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②钲:古代乐器,又名“丁宁”,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③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
【译文】(其一)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
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其二)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
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
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
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
【鉴赏】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所以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那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了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十分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第二首继写山行时的感慨,及将至新城时问路的情形,与第一首词意衔接。行进在这崎岖漫长的山路上,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样是这样崎岖而漫长。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阴风惨雨,也有雨过天晴。诗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缰绳,任马儿沿着潺潺的山溪缓缓前行。马背上的诗人低头陷入了沉思。三、四两句颇见性情,很有特色,脍炙人口。“散材”、“疲马”,都是作者自况。作者是因为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在朝廷无法立脚,才请求外调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散材”,是作者自喻为无用之才。“搜林斧”,喻指新、旧党争的党祸。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即便是无用之材,也畏见那搜林的利斧。作者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感到厌倦,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所以,作者对自己此时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他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前几日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为官清正的友人新城县令晁端友。临近新城,沉思之余,急切间却迷了路。诗的最末两句,就写诗人向田园中农夫问路的情形,同时也暗用《论语·微子》的典故: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二人回答说:“滔滔者,夭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归隐之意。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一首联写春风吹走积雨天放晴,有领起下文描写晴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B.诗二继写道中山行。诗人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庆幸将在这里为官。
C.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山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一是由“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引发的,诗二则是因对时政失望而向往田园。
D.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描绘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诗一主要写景,景中含情;诗二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B解析:“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错,“乱山深处长官清”是指在这乱山深处还有自己的清官好友。
2.诗一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6分)
①诗一颈联描绘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
②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有动有静,有红有绿,生机盎然。[来源:学科网]
二.古文积累
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重点字词】
①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②卓异,卓越③去,离开④攀,拉
⑤识,记住⑥配享,祭祀时兼祭他神以配其所祭⑦辄,就⑧谕,告诉⑨逾,经过⑩忿,愤怒
皦皦,超越一般恺悌,和乐平易
【译文】
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
当赵豫告倒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告诉他“明日来”。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起诉了。赵豫光明磊落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
三.成语积累
1.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抛砖引玉:敬谦错位,这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
2.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在发昏之列呢?
“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与句子中语境不合。[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3.17秒时间可以干什么?“手机控”在微信群里抢个红包秀一秀,博尔特跑两次100米,但在战火不断的中东,17秒可以干出石破天惊的大事,让全世界都为之屏息。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改成“惊天动地”。
4.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涉及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闪烁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闪烁其辞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改为“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四、文化常识积累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重点摘记】
第五篇: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导复习学案1(本站推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 文言文 句式导复习学案1 【学习目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类型,能根据语境进行辨别及准确翻译。【考纲解读】 “不同的句式”,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知识链接】《最高考》P63--65“答问互动” 【考点透析】
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之一: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语法把动作、行为的对象,或者说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宾语。简单的说宾语前置就是把宾语调到动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倒装句.它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句和介词宾语前置句。1.动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句的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它又分为三大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通常置于动词前。从句子结构来看,通常格式为 “主语+疑问代词+谓语动词”。但这些疑问代词都是固定的,常见的有“谁、何、焉、奚、安、曷”等。
例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高祖本纪》
“何”是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提到动词“操”的前面。翻译时,“何操”译为“操何”,“拿什么”的意思。整句话可译为: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例2.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自序》译为: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例3.不容何病《孔子世家》译为:不被世人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莫、未、无、毋”等。例1.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秦始皇本纪》译为: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统一。“莫“是否定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是代词,指天下,是动词“一”的宾语,翻译时“莫之能一”按“莫能一之”.的顺序处理。整句话可译为: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统一。例2.人之不我信也《孔子世家》译为:别人不相信我们。例3.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世家》译为:别人不跟我们走。
(3)借助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利用一些固定的结构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这样的结构有:
“何„„之有”格式
例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魏公子列传》 “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功”作“有”的前置宾语,翻译时“何功之有”按“有何陋”的顺序处理。整句话可译为: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之„„”格式
例1.岂管仲之谓乎 《管仲列传》
“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管仲”是“谓”的宾语,借助“之”提到动词前了。翻译时“管仲之谓”可译为“谓管仲”。整句话可译为: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例2.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太史公自序》译为: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政治主张不会被推行。
“唯„„是„„”格式 维长终是图《鲁周公世家》 “长终”是宾语,“维„„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图”是动词谓语,翻译的“维长终是图”可译为“维图长终”。整句话可译为: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4)没有明显标志的动词宾语前置句。
分财利多自与
《管仲列传》
译为:分财分利时经常自己多拿。
2.介词宾语前置句
(1)疑问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在文言文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动词”的形式。常见用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曷、胡、奚、安、焉”等。例如:
例1.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一个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提到了介词的前面,翻译时,“何以”应译为“以何”,“ 凭什么”的意思。整句可译为:曹刿问:“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 这样的句子还有:
例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你怎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呢? 例3.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河渠书》
译为:烧尽了柴草啊凭什么防御水灾!
(2)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的陈述句介词宾语前置,构成“宾语+介词+动词“的格式。例如: 例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全句是陈述语气,“一”是“以”的宾语.提到了介词的前面,“一以”即“以一“。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是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作战的。这样的句子还有:
例2.予一以贯之《孔子世家》
译:我是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的人。例3.亚父南向坐
(《高祖本纪》
译:“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自主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中的宾语是如何前置的。1.何以相救哉《秦始皇本纪》
译:
2.何为为我禽《淮阴侯列传》
译:
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译:
4.尚不觉寤而不自责《项羽本纪》
译:
5.不然,籍何以生此《高祖本纪》
译:
6.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高祖本纪》
译:
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之二 : 定语后置句
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定语是主语和宾语的修饰成分,位置应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而文言文中有时却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其为定语后置句。按照文言文中的语言习惯,定语后置句往往有相对 固定的格式,最为常见的定语后置句格式为四种: 1.“中心词+定语”格式。这类格式是文言文里最常见的一种格式。例1.鲁人三郊三隧,峙尔刍茭,糗粮,桢干《鲁周公世家》 “三郊三隧”是定语,“鲁人”是主语中心词。翻译时应把倒置过来“三郊三隧鲁人”,整句可译为: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的人,储备牲口吃得干草,人吃得的干粮,筑墙用的木柱。例2.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河渠书》 “自将军已下”是定语,“群臣从官”是主语中心词。“自将军已下”限制了参加干活的人范围,翻译时应把倒置过来“自将军已下群臣从官”,整句可译为:命自将军以下的群臣及随从人员都负柴薪,填塞决口。
2.“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类句式是比较规范的句式,因为有“者”相隔,较容易发现。读得时候,也需要短暂的停顿。
例1.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河渠书》
“披山通道”是定语,“小渠”是主语中心词。翻译时应把倒置过来“披山通道小渠”,整句可译为:其他劈山通水道的小渠,不可尽言。
例2.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是定语,“人”是主语中心词。翻译时应把倒置过来“可使报秦人”,整句可译为: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3.“中心词+之(而、有)+定语”的格式。这类格式的中心词可以跟比较复杂的定语成分。例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察察”“ 汶汶”是定语,“身”“物”是中心词.两个“之”是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可译为“察察之身”“ 汶汶之物”。整句话可译文:(一个心怀高洁的)人有谁能以洁白的自身,去蒙受世俗污浊的社会玷污呢?
例2.明道德之广崇《屈原列传》译文:作者在《离骚》中阐明了广大崇高的道德,4.“中心词+之(而、有)+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例1.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于南郑《高祖本纪》
“诸将”是宾语中心词。“有功者”是定语,“之”是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 “诸将之有功者”要译为“有功诸将”,整句话可译为:项羽封有功的将领作王,却偏偏让您到南郑去。
5.“中心词+定语(数量词)”的格式。这类句式和第一种句式属于一种类型,只是从定语的成分上来看是数量词,数量在文言文中较大,所以单独列一项。例1.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滑稽列传》
“金”“车马”是宾语中心词.而数量词“百斤”“十驷”分别是它们的定语。翻译时可译为“百斤金”“ 十驷车马”,整句话可译为:(让他)携带一百斤黄金,十辆马车(作为礼物)。例2.中贵人将骑数十纵《李将军列传》
“骑”是宾语中心词.而数量词 “数十纵”分别是它们的定语。翻译时可译为 “数十纵骑”,整句话可译为: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
【自主练习】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项羽本纪》
译: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刺客列传》
译:3.群臣侍殿上者《刺客列传》
译:
4.尽闭工匠臧者《秦始皇本纪》
译:
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淮阴侯列传》
译:
6.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孔子世家》
译:
【巩固联系】
《最高考》P62高考经典题“命题角度3”《谏成帝营陵寝疏》
【我的疑问】
答案:
1.译为:靠谁救援呢?
2。译为: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
3.译为:没有哪一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臣来辅佐自己。4.译为:仍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5.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6.译为: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答案:
1.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士兵渡过漳河。2.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3.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
4.全部被封闭在里面的工匠和奴隶。
5.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人。6.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子墓地附近安家的有一百多户。文言文复习——句式
(第 二 课时)【学习目标】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类型,能根据语境进行辨别及准确翻译。【考纲解读】 “不同的句式”,包括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等。【知识链接】《最高考》P63--65“答问互动” 【考点透析】
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之三——介词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修饰谓语的成分,有两种,放在谓语之前是状语,放在谓语之后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谓语后面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放在谓语后面的状语绝大多数是介词短语,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介词短语后置。按照介词短语修饰谓语的不同作用,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方式。
例1.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高祖本纪》 “啖”是动词,“以利“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方式。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利啖”。整句话可译为: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利用财利进行引诱。例2.淳于髡说之以隐《滑稽列传》 “说”是动词,“以隐”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方式。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淳于髡以隐说之”。整句话可译为:淳于髡用隐语劝谏齐威王。
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原因。
例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屈原列传》
“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是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咎”是谓语动词。翻译时要将介词短语引导的原因提到整个句子的前面。整句话可译为:因劝怀王入秦而怀王没有回来,楚国人民就完全归罪于子兰。
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时间。
例1.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以身死之后文章不能留传后
“于后”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动词的时间范围.“表”是动词谓语。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文采于后不表也”。整句话可译为:文章不能在后代流传。
介词短语表示谓语比较的对象。例1.便于砥柱之漕《河渠书》 “便”是谓语,是比较的点,“于”引出比较的对象“砥柱之漕”。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砥柱之漕便”。整句话可译为:比经砥柱漕运方便。例2.异于群子《鲁周公世家》
“于群子”是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异”是表示比较的谓语。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群子异”。整句话可译为:比其他兄弟强。
5.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地点。
例1.又于秦军战于蓝田《高祖本纪》 “于蓝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引导地点。“战”是谓语动词。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又于秦军于蓝田战”。整句话可译为:再次和秦军在蓝天作战。例2.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自序》
“于河洛之间”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引导地点。“见”是谓语动词。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河洛之间见父”。整句话可译为: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6.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
例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高祖本纪》 “以组”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系“是动词谓吾。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组系颈”。整句话可译为: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例2.席以露床,啖以枣脯《滑稽列传》 “以露床”“ 以枣脯”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工具,“席”“ 啖”是谓吾。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以露床席,以枣脯啖”。整句话可译为: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床,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7.介词短语表示谓语的对象。例1.至孝于鬼神《夏本纪》
“于鬼神”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孝”是动词谓吾。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鬼神至孝”。整句话可译为: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例2.告纣之罪于天《鲁周公世家》
“于天”是介词短语,表示谓语动作行为的对象,“告"是动词谓吾。翻译时按把介词短语提前,“于天告纣之罪”。整句话可译为:向上天和殷民昭布纣的罪状。
【自主练习】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特殊句式。
1.与籍避仇于吴中《项羽本纪》
译:
2.何以自于后世哉《孔子世家》
译: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4.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译:
5.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太史公自序》
译:
6.乡射邹峄《太史公自序》
译:
7.送子以言《孔子世家》
译:
8.比于戎翟《六国年表》
译:
9.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击秦,战于蓝田《屈原列传》
译:
10.浮于沅,湘《太史公自序》
译:
答案:
1.和项籍一起在吴中躲避仇敌。
2.我凭什么来让后世了解和认识我呢。
3.他凭勇气在诸侯国之间闻名。
4.对于国家治乱的道理很明白清楚,对于应对的言辞也很娴熟。5.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
6.在邹县、峄山参加乡射之礼。7.送你几句话吧。
8.把它和戎翟相比。
9.怀王于是征发国内所有的军队,攻击秦军,在蓝田交战。
10.浮在沅水、湘水上泛舟。特殊句式之四——被动句
所谓的主动句、被动句是根据现代语法划分的。谓语动词的语态表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作之间的关系:当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时,主、谓之间的关系称为主动语态;当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时,主、谓之间的关系称为被动语态。这样的句式称为被动句。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按照有无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标识的和无标识的。本文就按照这一标准把《史记》中被动句现象加以梳理。无标志的
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又称为意念被动句。这类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仅仅是动词的运用过程中产生被动的意思,所以在理解是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例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例2。而如姬最幸。(《魏公子列传》)例3.信方斩。(《淮阴侯列传》)
例4.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太史公自序》)例5.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
例6.舜登用。(《夏本纪》)
二、有标志的
有表被动的虚词的标志的,主谓之间的被动关系除了依靠意义上的关系外,还借助于特定的形式标志的句子,叫有标志的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形式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九种形式:
1.“于(於)”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构成,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於”),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形式为“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例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例2.不凝滞于物。(《屈原列传》)例3.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赵世家》)例5.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例6.学者牵于所闻。(《六国年表》)2.“乎”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和“于”引导的一样,因为“乎”在引导被动句时解释为“于” 例1.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世家》)3.“为”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构成,介词“为”的后面,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面是及物动词。形式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有时省去施事者。
例1.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者。(《屈原列传》)
例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刺客列传》)例3.何为为我禽。(《淮阴侯列传》)
例4.重为乡党而演《周易》(《报任安书》)例5.不能为容。(《孔子世家》)
4.“为……所……”引导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构成,“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形式为“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例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本纪》)
例2.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例3.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淮阴侯列传》)
例4.吏当广所失亡,为虏所生得。(《李将军列传》)5.“……为所……”引导的被动句。“为所”是“为之所”的紧缩形式。前面是动作的承受者,“为所”后面是动词。
例1.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例2.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将军列传》)6.“见”引导的被动句。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形式为“见+及物动词”。例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刺客列传》)
7. “见……于……”引导的被动句,助动词“见”引出动作行为,后面的于引出施事者。形式为“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例1.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列传》)8. “被”引导的被动句,形式为“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有时候省略施事者。“被”引导的被动句一直沿用到现代。
例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9.“受” 引导的被动句,形式为“受+及物动词”。例1.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夏本纪》)
【自主检测】
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世家》)A.管仲囚焉。(《管仲列传》)
B.不容何病。(《孔子世家》)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魏公子列传》)
D.管仲既用。(《管仲列传》)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禾仅偃,大树尽拔。(《鲁周公世家》)A.中作而觉。(《河渠书》)
B.誓盟不信。(《六国年表》)C.魏申徙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高祖本纪》)
D.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先即制人,後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A.秦襄公始封为诸侯。(《六国年表》)
B.告纣之罪于天。(《鲁周公世家》)C.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太史公自序》)
D.九川涤原。(《夏本纪》)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使不辱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A.便于砥柱之漕。(《河渠书》)
B.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C.不得推择为吏。(《淮阴侯列传》)
D.知其不用。(《淮阴侯列传》)
【巩固检测】《最高考》P68 2014南京、盐城期末“答太虚书”
【我的疑问】
附自主练习答案:
1.译为:靠谁救援呢?
2.译为: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 3.译为:没有哪一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臣来辅佐自己。4.译为:仍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5.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6.译为:他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能主持定约呢!答案:
1.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士兵渡过漳河。
2.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3.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
4.全部被封闭在里面的工匠和奴隶。
5.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的年轻人。
6.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子墓地附近安家的有一百多户。答案:
1.C是主谓倒装句,其他各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2.D是定语后置句,其他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3.B是状语后置句,其他各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4.A是状语后置句,其他句都和例句一样是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