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古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人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正日益加深。记得教育专家许汉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思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质量的评价,都必须抓住思维能力这个核心。由此可见,培养思维,发展智力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思维的训练必须有始有终,时时刻刻贯穿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之中。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证明,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是辨证统一的。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密切结合语言训练特点进行思维的训练。但在这一点上,老师们往往使出浑身解数,或是设计精妙的导语,或是进行优美的范读,也或是竭尽语言表述之能事作详尽透彻的分析,却往往收效甚微,事倍而功半。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直观感知 培养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思维都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形象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先出示“鹅”的插图,让孩子说说鹅的样子,增加对鹅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诗意打下基础。在讲解诗句过程中又可采取图文对照的方法。为了帮助幼儿记住诗句,牢固记忆,教师可以让孩子依照插图或诗的内容进行绘画。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形象感知,孩子们就能深刻地牢记《鹅》中的诗句及诗中的意思,还发展了孩子的形象思维。
2、串解诗意 培养逻辑思维。古诗是古人写的,所使用的是古代文言,其中的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用法和现代词语差别很大,只有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才能弄懂各诗句乃至整首诗的意思。例如《夜宿山寺》中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的“危”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高”;“百尺”也不是指真有一百尺。实际意思都是说明楼高,而第三句“不敢高声语”中的“语”是指说话。其中的“高”的意思与第一句的“高”又有区别,在这里是指“大声”的意思。至于第二句与第四句的词语较第一、三句浅显,老师略为点拨,孩子就会明白。诗中的重点词语弄懂后,就可让孩子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必须说明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毕竟还小,理解诗句意思有一定的难度,只要孩子围绕主要意思说通顺、说明白大概意思就行了,不能强求千篇一律。在串解诗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进行了逻辑思维的训练。
3、诱发想象 培养想象思维。想象,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都知道,古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以逼真画面增强直观,感悟鲜明主题。古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不仅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更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一般地讲,诗人总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后,集中概括在这些事物之中,通过描写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表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更具普遍性的思想意义。因此在引导孩子理解诗意后,诱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能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而让孩子想象画面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画面直接描绘出来,请一个孩子描绘画面,其他孩子闭上眼睛根据描绘想象画面,配置适应诗中情景气氛的音乐,老师朗诵古诗,孩子想象画面;让孩子出来表演当时情景等等。
4、讨论质疑 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思维。古诗教学中,这种思维的训练可在组织孩子讨论及质疑问难中得到落实。例如《舟夜书所见》这首诗,可设计这些问题让孩子讨论:(1)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诗人为什么要强调是没有月亮,漆黑一片的夜晚?有什么作用?(2)诗人为什么把那盏渔灯的光比作萤火虫的光?(3)“满河星”指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有这种景象出现呢?围绕以上问题,孩子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发展思维。另外,大胆质疑问难是孩子主动、自觉参与学习的体现,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求异思维的好途径。长期鼓励孩子大胆质疑,解决疑难,必然能使他们更能积极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综上所述,以此类推,随着现代社会对用人质量的不断提高,思维训练较之传统教学的优越性日益明显。作为现代语言教学的一个新课题,思维训练的运用及作用还有待在实践中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为语言教学改革发挥其真正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言教学这块阵地上显示其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的认识,注意结合教材,孩子实际,在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各种类型的思维训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必定能得到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可得到落实。
第二篇:教学中的思维拓展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学中的思维拓展训练
作者:贺彩莲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5期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拓展,通过高一年级的新课程教学,我深有体会。现就我在教学中关于类比思维的一点做法整理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问题分类
(一)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类比
1、在平面几何中有“已知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与平面几何相类比,平面内的三角形对应空间的四面体,边对应面,就可以拓展得到:在立体几何中“正四面体内的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
证明方法:分析原结论的证明方法——等面积法,可以大胆猜想——这里可以用等体积法证明。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青腰中学:欧征
“要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知识能提高人的智商,让人做聪明人。那么,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来说。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开拓思维,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践中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考方法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商、训练学生的思维? 第1,自主学习,理解数学思维。
数学概念、结论的得出。很多时候不是老师讲解例题就能让学生理解的,必须经过形象事例的堆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才能领悟与理解。
老师上课讲解例题后,很多学生只是对例题了解明白了。然而相同的题目,换了几个数字,换了一种说法,就能难倒一大片学生。这是为何?很多老师对这种现象都会很无奈的说天下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学生。
其实不能说这样被难倒的学生个个都蠢。绝大多数来说是没有理解数学思维。不知道来历,为什么要那样子做。所以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第2,巧设练习,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科学的有层次的设计练习,才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练习时,要有意思的布置一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
先是模仿练习,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是变式练习,让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
最后是应用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学生在综合应用学习的数学知识,但同时看不到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第3,自主反思,领悟思想方法。
自主反思,这一过程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总结异同,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拿《数制之间的转换》一课来说。首先,教师要作三步走,一是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案。让学生在熟知的十进制的基础上
通过自学的方式,领悟进制的思维。
其次,教师要出示由简单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然后是变换练习,发散思维。
最后,还要留给学生自己反思的空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去总结。
总而言之,熟能生巧需要简单训练,但是完全的机械训练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的熟能生巧。随着课改的深入,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口号,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教师只有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在设计的练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推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发展并进一步自觉延伸。
第四篇: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进行识字教学,既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还应该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一、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观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着的。(没有思维的观察不能称其 为观察。)又因为低年级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尚差,空间知觉的精确性 和分化性还不高,注意力还很不稳定,不会对字形主动进行集中深入的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都是由问 题而起的。”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以使其有目的地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激起求知的愿望和要求,使识字教学在一种“不愤不启,不 悱不发”的氛围中进行,语文论文《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分享好文◆不仅能提高识字效果,还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充分发展。笔者教学生识字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观察该字是什么结构?什么部首?
2、是由几笔写成的?
3、某一笔(重、难点)是什么名称?
4、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
例如学生字“贯”。采用上述方法步骤会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感知、了解和掌握字形、笔顺,在此认知过 程中,学生能主动地抓住字的难点,这要比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这样引导,学生不仅能敏锐地发现字体的重点难点,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识记效果。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思 维训练,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其眼、脑、手多种感官并用,无论观察、思 考还是写画,学生的大脑均处于思维状态,长期下去其思维的敏捷性将被培养起来。
二、变换角度、扩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果说认真观察是学生掌握字形的有效手段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以加深对生字(词)意思的理 解,则是学生掌握字义的必要延伸。尤其是可以抓住此环节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学习“桌”字。如果仅让学生记住字形和了解其义,那么局限性就太强,也势必降低了识字教学的 效果,学生的知识得不到丰富,其思维也就相应地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为“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而进行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思维的领域就愈广阔。”因此,要想在生字教学中启发儿童的思维,首先要考虑开阔[1][2][3]
第五篇:作文教学中的想象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中的想象思维训练
作文需要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所以,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想象是人们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方式。想象的基本形式是联想,想象往往以联想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形似联想
我曾经给出一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从直线、曲线、等腰三角形、梯形以及不完整的圆中,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进行创意构思。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由直线想到人生如百米跑道,可拟文题为“要留下迷人的风采”;把曲线可想象成人生的波峰浪谷,从而确立“正确对待成功和磨难”的中心;把直角三角形想象成一座科学的高山,可抒发“不畏劳苦,极顶有我”的豪情壮志;把梯形想象成人生的舞台,可表明“演好闪光的角色”的主题;把不完整的圆形想象成“人生的缺憾”、“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祖国”„„
形似联想是拓宽写作思路的纽带和桥梁。大家都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闪烁着创意的亮点。
2、神似联想
日常很多平淡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神似想象能够使学生打开想象有闸门,把相关想似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驰骋。
面对“飘落的秋叶”,我让学生作神似关联想象。学生思维活跃:从落叶的飘零想到生命的短暂,并由此感悟,人应该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积极投身生活,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由秋叶的飘落想到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据此可以写思乡之情或海外游子的爱国情怀;从落叶的腐烂化作肥料而滋养大地万物,联想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从落叶想到自然界的新陈代谢、春荣秋枯,以及人类社会的某些特点„„
谁说我们中学生文思枯竭,缺少写作的灵感呢?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创设情境,留足想象空间,努力营造使学生灵性尽情飞翔和畅游的高天阔海。
3、辐射联想
可以尝试由一事物或话题作为触发点,让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见闻和积累的知识,展开辐射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审视和想象。
例如,让学生以“痛”为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先作提示:“痛”不仅有本义,还有引申义。所以,“痛”有多个延伸方向:既有表层之痛,又有深层之痛;既有肉体之痛,又有心灵之痛;既有个体之痛,又有群体之痛。之后,给出词典的解释:①疼痛的感觉;②悲伤;③ 尽情的、深切的、彻底的。
学生畅所欲言,归纳如下:抒写做了错事或坏事的悔恨之痛;表现失去亲人的那种肝肠如绞的悲痛;联想法盲所付出的代价的惨痛;描写中国历史上遭受侵略铁蹄践踏的沉痛;抒发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喜悦、欢畅和痛快淋漓„„
只要给出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话题,而且善于调动其想象力,学生就能积极扩散和延伸思维,从而打开主体审视客体的多元思维之门,提炼出多元性的主题。
作文呼唤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富有想象力是我们作文腾飞不可或缺的法宝。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当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情思凝滞时,就要提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会进入“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的境界,这样自然文思敏捷,就可能写出异彩纷呈的充满灵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