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五篇)

时间:2019-05-15 01:4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第一篇: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德安县第二中学

晏光远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内在需要。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应主要采取让情境导入生活化、让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活动生活化、让课外作业生活化等策略。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

必要性

策略

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教师多是按照教案或教参的设计,按部就班的展示自己的教学行为,容易忽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教与学出现分离,课堂教学易显得枯燥无味。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即生活”,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也是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初中生物教学需要从工具理性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与生活相沟通的教学情景中,教材内容以生命状态呈现,教师与学生作为各具有生活乐趣的完整的人,以教材为中介,以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相互交往,谋求科学世界、人文世界的整合,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在各自主体构建中,获得协调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活过程。”[1]

根据学者们对“生活化教学”概念的论述,本人对“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含义作了诠释,即指在国家初中生物课程目标的指引下,以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背景基础,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将其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初中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使学生理解生活并创造更完美的生活。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2.1教学生活化是初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三大理念之一,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生物课程改革提出这一理念,是因为生物科学与人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等方面是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生产是人的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生物课程三大理念之一,因为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探究的内容应该源自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源自于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而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符合目前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

2.2 生活实际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根基和源泉

初中生物学所涉及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等几大板块的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以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关于绿色植物四大类群中所提及的海带、紫菜、墙藓、肾蕨、油松、大豆、玉米等植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七年级下册有关消化、呼吸、循环等人体相关知识更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八年级上册所提及的酸奶、泡菜、腐乳等发酵食品制作实例都是生活常见的;八年级下册所提及的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的无性繁殖等方面的内容也经常在学生身边出现。

另外,教材中的青春期保健、食品安全、用药、疫苗等医疗保健内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植树造林、大气污染等环保内容,杂交水稻、无土栽培、合理密植等经济及生产活动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如此之例子数不胜数,在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到生活实际的内容。所以说,生活实际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根基和源泉。

2.3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天生具有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而正如前面所述,初中生物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联的。生活世界中的生物色彩纷呈,绚丽多姿,生活世界中的生命现象充满着奥秘,这些都是生物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初中生物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生活中的某些生物的细胞结构、看到自己的细胞,可以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现象、解释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这些对维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从而吸引学生对生物学进行长期的钻研并在其中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内外可以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用于日常食品的制作、家庭动植物的养殖,可以了解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生产、果蔬种植、鱼肉蛋奶的生产、医药保健等的内容,这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学科的价值,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生物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学生的自觉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正因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所以生物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生物学科的魅力所在。

2.4 教学生活化能提升教师生活品质和促进专业发展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学活动,要实现教学生活化,生物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经验,这同时也会促进教师关注、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使教师在目前过于单一的、枯燥乏味的教学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质量,这也许对改变大部分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生物教师在开发和整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师生之间交往对话和生活互动的同时,会对自己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和理念做重新的思考,这对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3.1 让情境导入生活化 设情境要依据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列举生活经验或事例。作为新课的导入,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

以学习“细菌”为例,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那在我们的手上、身上、衣服上都有细菌吗?(学生会回答“有”)我看了看手,又看了看衣袖说:我没有看到啊?(学生都笑了并说:“太小了”)细菌那么小,我们都看不到它,你想知道是谁最先看到它的吗?

以“生物的变异”为例,导入新课:常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都是遗传现象。但在我们身边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都是双眼皮的一对夫妇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此“生活化”的导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兴趣,从而使他们感到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2 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生物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案例,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不断加强生物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例如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学生知道秋冬季树木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环境,但树木是怎样影响环境的呢?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夏天晒在太阳底下又热又干,但如果进入森林中会怎样呢?是的,清新凉爽,这说明森林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一方面影响。

例如讲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时,学生的疑惑是:到底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讲解之后,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个现象:下水游泳时,当水超过胸部以后会感到呼吸困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水压压迫人的胸部,使胸廓扩大出现困难,肺便难以扩张,于是外界空气很难进入肺内,导致呼吸困难。所以是由于胸廓扩大才导致吸气。

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深入浅出,变繁为简,而且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生活增长经验的好处。3.3 让教学活动生活化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探究活动、实验活动、调查采访活动、网络操作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活动”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主动体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构建新知。教学活动生活化可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中注重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到互联网在生物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直观材料,有更多的途径完成教学活动。师生的交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电子邮件、个人主页等。教师可建立个人网页,将有关生物学的影像资料、教学的重难点的解释、教学过程的录像等放入网页,方便学生的查询。伴随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不仅从传统的科普读物、报刊杂志获取生物学知识,更能通过网络,搜集学习的相关资料。

例如本人在上“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探究活动时,因为条件有限,便让大家观看仓鼠走迷宫的实录影像资料。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兴趣高涨,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仓鼠经过几十次的“尝试与错误”最终走出迷宫的过程。从而认同仓鼠尝试错误的次数比蚯蚓要少。所以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生对这堂活动课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2)教学中注重互动。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的互动,使学生从消极的听课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和思考者,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互动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提问一回答”和“指示一观察”模式,还有讨论交流、学生短剧表演、小组实验等。

例如在进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亲手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来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进行过半时,教师让每组总结一下在实验中出现困难或错误的地方,写在纸条上并上交。学生的困惑包括:显微镜的观察视野太暗、图像看上去很脏、视野中有很多气泡、细胞无色透明看不清、细胞重叠看不清等等。教师将这些问题一一提出,让学生深入讨论,给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并将错误操作纠正过来。通过这样的亲身实验和讨论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中注重实践。生物学知识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使教学过程的展开不能只局限于教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充分发挥校园周围环境的优势开展实践性活动和研究性活动,深入到动物园、植物研究所、实验室、医院等地方,开展探究性、验证性、调查性、操作性等实践活动。通过直观的教学,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发展状况,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深且持久。

例如:在学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课时,在课堂上明确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后,先进行校园内的生物调查活动,让学生对科学调查的过程取得了初步的实践经验,又布置一次进行社区生物调查活动的家庭作业;学习了“开花和结果”后,可以让学生帮助员工将校园内的果树进行授粉;学了“植株的生长”后,可以利用班上的花盆做验证,看一看加入某种无机盐和不加无机盐植物生长是否一样。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践出真知。

3.4 让课外作业生活化

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实践,使实践更理性化,不再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开展题海战术,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 道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例如:在学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后,可以让学生列出近几天内家庭所吃的食物清单,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五类食物的结构比例,分析自己和家人的膳食是否合理,并对家人提出关于合理膳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生物科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生物,从而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总之,“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表现出来的好奇和渴望,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策略,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明白所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也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实践,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们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他们的智慧,做出他们的贡献。参考文献:

1.林良富.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索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4 2.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崔鸿.生物课程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冯莉.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生物.新华出版社,2005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二篇: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内蒙古突泉县溪柳小学——刘强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课改 生活 语文 教学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近年来,我们前石畔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学习同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践,走出了一条课改的新路子--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家庭生活学语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不久前,我到一位同学家家访。一进门,发现一家三口正围绕着外面的春雨吟诵古诗呢。孩子摇头晃脑:“远上寒山石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妈妈则应声朗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爸爸也不甘落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今天布置的这一家庭作业,这孩子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真是出乎意料呀。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语文,让他们抓住听广播、看报、看电视、接待客人等机会帮助孩子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在教学《游子吟》后,我布置了一道给父母洗脚的“孝心作业”,学生在亲手触摸父母那布满老茧的手和脚时,内心的震撼肯定不是用文字和讲解所能代替的,它能挖掘出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愫,激发出孩子们把因感恩而产生的孝敬之情化为努力学习的品质和关心他人的纯洁爱心。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相信涓涓细流必定会汇成爱的海洋,进而把爱扩展得更远。在家庭生活学语文,也可以让孩子变的更有爱心。

二、在校园生活中学语文

学校是专门的教书育人的场所。它在育人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诸如文学社团、校报板报、红领巾广播站、读书节等都是很好的阵地,我们都可以赋予其浓郁的“语文味”。这样做,不仅能成功地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只有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使社会生活富有“语文味”,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投身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工具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旅游、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等。学生参与这类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文本上获取某种体验,达到心灵的共鸣。但是,如果把学生的体验过程引入生活,就会产生裂变的效应。在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后,我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在大自然这位老师的启发下你有过怎样的发现,你观察过那些有趣的现象?请将这些发现和现象用文字表述出来。一位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在雷雨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先打雷,后下雨的话,那么即使是下雨也不会下的很多;反之则要下瓢泼大雨。你相信吗?只要多观察,你就会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课文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此时在学生的眼中似乎又变得五彩缤纷,似乎处处都充满了宝藏,等着自己用眼、用心去找寻。此时安排学生写话,不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要求,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了生活中的精彩发现。学生的语言回归到生活,所以记录的都是生活中最真实的现象、最真实的情感。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努力缩短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五、在生活中的“偶然”中学语文

教学必须以生活为本。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教学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生活中捕捉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语文素养。教师如果

第三篇: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大河二小 吴标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一句广告台词凝聚着的不仅仅是其中所包含的商业价值,更多时候折射出来的是其中的人文内涵;与他人交流时,往往漂亮精彩的阐述更能够得到对方的青睐,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加工再现,是生活的艺术化。然而艺术化的语文体现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作文的模块上。而事实上的情况是如今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每每是谈“作文”而色变,逃避作文甚至是讨厌作文,针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着不可退却的责任,我们要指导学生规避这种浓郁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个人认为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去体察生活,向生活这个万花筒汲取营养,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让作文教学“生活化”,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写作体现生活色彩。然而要怎样去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呢?生活是博大的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选材该如何做出抉择,是不是什么题材都是向现实生活随意的撷采,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一切就显得杂乱而没有了章法。现在我们不妨以具体的个例作为出发点去简明的阐发一下如何让作文教学“生活化”?我的主要观点如下:

1.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这就要求咱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进

行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要求学生去写平时的所见所闻,不能只是记流水账似的流于表面上的功夫,否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空洞无质感,对此就要求学生在描述生活场景的时候表现自我的个性,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题。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如下情况:学生们在记录同样的一个生活事件时,却会出现许多的学生诸多行文上质的差别,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上的训练很有必要。比如我们在上《芦花荡》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烘托气氛的描写环境的句子,这些句子给文章增添了美感。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学生仿照例句进行仿写。如“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句话以一幅优美静谧的自然之境,暗示了战时环境的险恶。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以此为例进行仿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渲染来展示一定条件下的社会环境。

2.解除强加给学生的作文“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不要给学生框定死了作文框题,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超常的想象力。而要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出活泼的个性,即“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崇尚真实,大胆地表现自我。如我在开学之时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话题作文,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但是不能够出现四不像的情况,要以一种文体为主,结果很多同学是以时下比较流行的穿越形式写成了文章,通过穿越学生们将自己的想象

力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我的面前,穷极变化,耐人寻味。

3.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写作文源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比方说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十月,当你沐浴温暖的阳光时,要求你以一句话来写你的感受,你会怎么写?不少同学可能当时想到了最基本的一个层次就是温暖,但同样的一种温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借助于另外的一种触觉去感知呢?“清晨,站在阳台,沐浴着暖和的阳光时,我仿佛嗅到了一股秋天的味道。”同样是写感受,这里面就用到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将本是触觉上的感受付诸于味觉,这样一来不仅更加的形象传神而且还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4.厚积薄发,重视生活的积累。众所周知,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注意养成好的习惯,要博览群书,在书中寻找灵感,让书香陶冶写作及性情,一部好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看一部好书也是间接的向生活讨教,这是前人在总结生活经验的前提条件下的真实感悟,对于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

5.巧练多思,多评多议。写作不是自发自为的活动,需要系统的训练。然而在写作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写作训练往往具备随意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尽管如此要想将一篇文章写得能够有点深度,这就要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感悟

了,感悟和思考的深度也就影响了作文的气质和深度,所以说一篇好的作文终究是要体现一种大的作文“生活观”的。因为生活才是一切思想的源泉,是作文的灵魂所在。

语文的学习贯彻人的一生,学好语文至观重要,而学好语文又以一个人的作文水平相牵连,因此身为语文教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它是任重而道远的。让作文教学“生活化”,也许谈的很勉强,存在诸多错误之处,本人也是才走上教学的岗位,诸多缺点,还有赖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最后以一首诗结束我的论述,也算给自己的一个自勉吧!

三尺讲台一生爱,青春多彩黑白开。

时间爱心如良种,穿越贫瘠秋收来。

第四篇: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摘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之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因此,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他们能更好的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思想品德课因为生活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能力 兴趣 情景 生活化

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观察生活,积累经验,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入手,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既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下面,我就谈一下一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一、开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例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的投入道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我知我家》一课时,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蕴含的意思。初中学生对自己的名字的来历是熟悉的,对同学的名字是好奇的。一听介绍名字,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发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在介绍自己和听别人介绍的过程中,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和家人的爱。

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框的内容:我知我家。”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另外,导入新课运用一些同学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经常讨论的新闻事例导入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课中——创设情景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组织一些让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的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无形中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去体验,去感受。例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一些近来和父母发生的冲突,然后寻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同学们中普遍发生过的)讨论一下解决此类冲突的方法,再把这个冲突及解决的办法用小品的方式进行表演。学生们在表演中展示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情景,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父母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现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使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三、课外——将理论应用于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有时候,我要求同学们把课堂上所明白的道理以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去孝敬父母,为了让同学们知行统一,我个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根据本科所学的指示回去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按照这份计划落实到行动,并要求家长在一周后把他们的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扩展了知识技能,提升了生活经验。有时候我也有目的的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收

集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法不可违》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发生在周围的违法案例,调查一下这些案例中的违法者分别受到了什么处罚。并让学生写出通过收集调查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感受。通过正阳的调查活动,学生知道了只要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的情节轻重不同,所收的处罚也不同等道理,为学好本节课奠定了基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有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有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此外,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条件。这里主要讲的是教师与学生有同等的地位,可以象朋友似的聊天,展开平等对话。和谐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相处得十分愉快。三者合一,就是要创设一个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对话的新时代课堂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例如在教学《严也是一种爱》一课时,为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和父母交往的烦恼,我先把自己的烦恼说给他们听:“这几天,老师遇见了一件烦心的事,赶上四年级的女儿作业写的潦草,我让她重做一遍,他居然说她班里有好多同学写得还不如他呢,我一边举例告诉他书写潦草的坏处一遍要求她认真书写,直到看见她重做。没想到我刚回身,就听她在背后说了一句:‘真烦人’。而且这句话近来还经常挂在嘴边。你们近来和父母的交往遇到过烦心事吗?”一下子,学生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大家纷纷发言说出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烦心事。八年级的学生,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烦心事了不是那么简单了,有的在家里和父母简直要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时候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的时候你们和父母也是这种感觉吗?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会发展到格格不入的地步?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适时地进行引导,有时代表家长和他们交谈,让他们去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步体会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他们的严实际上正是出于他们的爱。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的、放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之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因此,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他们能更好的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思想品德课因为生活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篇: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美术源于生活——

初探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摘 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一种生活学习,它应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创造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 观察 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在美术课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对事物缺乏兴趣,美术课堂中接触最多的是事物的照片、作品的图片,学生想象力减弱,动手能力跟不上,感受力也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艺术的美,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成就感、自尊的体验„„

(2)不能体会美术课的使用价值,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术课就是画画课,它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多数时候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只停留在完成美术作业上,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绘画作品呈现在美术作业当中,却不能体会美术独特的实用价值。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不会应用。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针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老师要经常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学生的认识经验范围。我在教学中,开设了写生课程教学,旨在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如在上《虾和蟹》这课时,将活虾带进了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物体的真实感觉,了解虾的大小,颜色,体态特征等知识,然后再大胆的写生画一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绘画表现欲望强烈,讨论发言积极,使得这节课变得丰富多彩。

二、把生活带进美术课堂,在课堂中体会美

1、从身边的环境入手,把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食品的包装袋上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文字设计,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补充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手工课时,我从不规定学生带什么材料。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要做的手工去寻找,做手工的材料不是一定的,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想象。如:在教授《字的联想》一课时,我动员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丢弃的生活用品、食品的包装袋及报纸等,把它们清理干净后带进课堂中来,利用收集的小食品袋、报纸上的艺术字作为欣赏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店铺名字体的设计,并把它们引入到《字的联想》一课课堂教学中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并让学生参与某某 包装字体的设计。另外,我还教学生用搜集到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纸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五角星、纸鹤、小花伞、纸花等手工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教育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了学生对废弃物的利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在社会上是有用处的,能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2、感悟生活之美,把生活化的场景带进美术课堂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如在上《小小食品店》一课时,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布置食品店、写宣传语、卖泥塑食品,请一些小朋友上台推销“食品” 模仿生活情境再让学生去“买泥塑食品”,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小花朵放在要买的泥塑作品上。看看谁的泥塑食品卖的最多,评出最佳设计师。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参与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3、体验生活之美,把生活经验带入美术课堂

课堂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课堂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课堂的角度,运用课堂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以生活为切入口。如《花花绿绿的糖纸》一课,我从学生们平时选购糖入手,问他们平时都是怎么选择糖块的?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品牌、口味、色彩、包装„„然后扣住“美观”这个话题引出设计花花绿绿的糖纸制作要素,再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糖果、分析糖纸的形状、色彩。最后学生们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制作糖果。生活经验让每位学生有言可发,有见可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课堂带进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美

自然是个美育的大课堂,万千美景,姹紫嫣红,怎能不引人入胜?在美术教学时,将课堂引入自然,“依靠直觉进行美术教育,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摆脱以往的一味掌握专业知识、临摹固定概念的画以及成人眼中的造型发展,轻松愉快的接受自然,从自然中自主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生命的甘露》一课时,让同学们去调查生活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如空气的恶化,水土的流失„„通过美术创作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练习,学生了解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学习,培养了自主探究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并与身边的大自然保持亲密的关系,对动植物富有爱心。适当的将美术课与大自然联系起来,让美术课堂亲近自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就能凭着直觉像大师那样作画。他们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绘画水平就迅速得到提高。

四、运用美术,回归生活

1.从生活应用入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美术应用设计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凸显其实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创意造型、色彩搭配、材料妙用等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家居、服装、饰品等进行设计和改造,让美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装修设计,为家装设计出谋划策,“旧物改造“来为家装达到旧貌换新颜;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制作装饰品来装扮生活、美化环境;精心搭配自己的日常穿着等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组织”创意手工大赛",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作品的平台。在教师启发、鼓励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活设计的热情,诱发学生的创作冲动,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到美术应用设计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2.从自然风光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去感应自然、观察自然,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亲近自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有意识的创造美。比如面对蓝天、白云、山水、朝霞、落日以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去发现这些环境美、自然美,认识、观察它们的造型、色彩等变化,并感受其瞬息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也可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跟家人一起游览家乡、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并及时拍摄下美景。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大胆表现这些自然美景,激发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孩子的绘画作品,大多反映孩子的生活,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孩子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日记的时候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记叙,主张让孩子们画美术日记。童眼看世界,美术来表达。记日记除了写,还可以画,图画同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而且比文字形式更有趣,更富有想象力,更具巧妙的表达力。

将美术应于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造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让小学美术教育回归生活的形式和途径很多,只要教师能从宏观上来理解美术教育的理念,通过教师在美术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探索和追求,那就会逐渐形成美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从而给现代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一个生动活泼的欣喜局面。当然,让美术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是脱离美术新课程标准,脱离美术教材的一意孤行,而是在整理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得一种返朴归真,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也并不是去冷落现存的美术教材,而是对现有的美术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拓展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美术新课程目标的各项要求,两者并不矛盾。

总之,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美术教学是鲜活生动的,为学生生活服务的美术课堂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了生活中的好,感悟到了艺术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去利用好美术的生活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生活中,到生活中也能学到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的兴趣,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能学会用的效果。【参考文献】

1.辜敏、杨春生著.《美术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2.《少儿美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9期. 3.《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著

下载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源自中考备战当我看了新教材《思想品德》的内容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

    如何让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如何让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本文从分析现行教学的问题入手,在教学设计、教学举例、实验选材及教学方式......

    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一种生活学习,它应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

    生活化教学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生活化教学让英语课堂多姿多彩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用英语在生活中进行交际。因此英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逐渐......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柏玉娟2011.1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洛龙中学 银令 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是新目标的宗旨和特点。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是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它要有理论的引导,在实......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街亭镇中赵磊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