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痛处与痒处美文
痛与痒,是身体极平常的两种反应,也寓意某种人生经常要面对的困苦。生活要快意,先得把它们的方方面面看清楚。苏东坡有一个有趣的概括,说,痛可以忍,痒难忍。
这确实是每个人都能用生活经验证明的道理。细究起来,痛之所以可以忍,或许有其生理上的科学原因。如果说心理上,是因为我们拿它没有办法。当然可以用止痛药贴止痛膏,但不方便,成本大,效果却未必好。痒难耐,并且经常突然来袭,如雷击般让人酥麻痛苦,仿佛天地就只剩那一块痒的皮肤。气势虽汹汹,但只要抬抬手,挠挠,痒意就消失,轻松与快意袭来,痛快至极。
如此,怎能任痒嚣张?“痒难忍”,就难在你想忍,双手也会自己做主,跑上去挠。
痛处与痒处,还是一门交际的学问,讲话的艺术。一个人不会说话,就老把话。说到人家痛处,揭了人家伤疤,让人误认为仇敌。或者说到自己痛处,泪水不由得止不住的流。而办事玲珑说话得体,则“挠到别人的痒处”让对方喜不自胜,引为知己,难事烦事都一口答应。
善说也好,善做也好,固然有技巧。但归根到底,是要本着一颗善心,多替对方着想,说话做事前思量一番,未必都能挠到别人的痒处,但大约也不至于说到对方的痛处,让自己难堪,两败俱伤。
人都疼惜自己,不愿身心受苦,喜欢不痛不痒,保持恒定。实在不行,选择易对付的痒而不愿意痛。但痛有痛的好处。痛过,或锥心刺骨,或痛苦欲裂,或阵痛钝痛,个中甘苦滋味,记忆深刻。除了个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痛过的人更会珍惜不痛的日子,一帆风顺的境遇。主持人柴静说,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定然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淡然去面对挫折与不幸,并获得更好地处理问题的方式,赋予自己更有价值的生活态度。
散文家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没有疼痛过的人生,何其轻飘;没有伤疤可以细数的人生,何其苍白。
相对于痛给人生带来的警醒,痒则轻浮多了。挠挠就好,谁都不会在意,因为不深入,它也就登不了人生修炼法门的大殿。
痛与痒,有时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痒也未必都不堪一挠,也有些痒,很顽固,抓成了痛才罢。
比方起来,痒,是生活中的怪味零食,炒菜时用的特殊味精,周末狂欢的小插曲。
痛,是生活中的大营养,厨房里不可缺少的盐巴,人生舞台的大慈悲。明白了痛处与痒处,不妨用轻松游戏的姿态迎接痒的洗礼,以感恩修炼的心接受痛的锤打。
这样,痛与痒,会是人生路上两个好伴侣;痛处与痒处,会显得微不足道。
第二篇:停留在不起眼处美文
20xx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有位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那段时间内,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他们中大部分人是赶着去上班。
演奏进行大约3分钟后,一位中年男子注意到了这位音乐家。他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几秒钟,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又过了大约1分钟,小提琴手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钱丢到他的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第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走开了。
10分钟时,一位3岁左右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忙离去。小男孩停下来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妈妈使劲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还不停地回头看。其他几个孩子也是这样,所有父母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
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这位男子总共收到了32美元。当他结束演奏,地铁站里又恢复了寂静。没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给他鼓掌。根本就没有人表示认可他。
没有人知道,这位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那些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前些日子,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这个实验提出了几个问题:
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段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感知到美吗?如果能够感知,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这个实验有可能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之一,用世上最美的乐器之一,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第三篇:有灯火处就有力量美文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对视”。
小时候我在嘉陵江边长大,夏天喜欢在河里撒欢儿。一次扎完猛子冒出水面,看见一只不知名的鸟,就停在离我不过30厘米远的水草上,白顶红喙,双目黝黑。我呆住了。
等我缓过神,它腾空飞起,消失在天际。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远方。
2010年拍《龙门飞甲》,沙漠中的戏份颇为吃重,整个人筋疲力尽,困顿不堪。某天傍晚收工,无意中一瞥,塞外流沙无际、残阳如血,心里一动,猛然生出一个念头:想做一名好演员。
去年夏天,和志愿者去香格里拉行走,一行人攀上海拔4000多米的那古崩顶。站在山脊上,四周雪山环绕,如在云中行走。少顷,太阳猝不及防地刺透乌云,整个山谷光芒万丈,如被上苍加以眷顾。我伫立良久,看阳光照耀万物,如同照亮心性。
生命的意义,究其本真,在于漫长旅程中的内心修行。所有的结伴同行中,意念良善的“对视”是灯火,有灯火处就有力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内心,莫不如此。
更何况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凝视世界的眼睛,它们迟早会成为明亮的灯火,守在某个关隘,等着帮助别人渡过此地,让他们有力量走向更漫长的道路。
第四篇:宋神宗的处下美文摘抄
宋神宗赵顼在位时,鼎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却遭到包括老宰相韩琦在内的众多大臣的坚决反对。有一天,在论及变法时,见宋神宗不听劝告,韩琦说:“先皇是我助其登基的,陛下是他的儿子,你执政有方,造福国家和臣民,会给我长脸,反之,老臣也会被人唾骂,自然脸上无光。”韩琦的话,可谓肺腑之言,但面对的是一国之君,未免有些盛气凌人。可是,宋神宗一听,赶紧从龙椅上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说:“老宰相说得对,我一定听从教诲,以不负众望。”并当即命令史官记录下来,也好让他时时自警。
有一次,宋神宗和众臣讨论人才选拔的事情,感叹道:“我怎么觉得天下英才这样少呢?”本是随口之言,却让御史大夫程颢不乐意了,他当场责问皇帝:“听陛下的口气,怎么让人感到有轻视读书人的含意?”宋神宗先是一愣,然后尴尬地赔笑脸:“你误会了,我怎么敢那样去想呢?”皇帝都道歉了,但程颢还是不依不饶,认为神宗此话一出,势必会得罪天下人。宋神宗也不生气,接着解释说:“我很清楚,能做上皇帝,全是先祖的庇荫和诸位大臣的抬爱,但是,我的学问的确不如绝大多数士大夫!”
身居高位却低调地处下,是一种智慧。
第五篇:夜阑无觅处的情感美文
翻开周刊,看到一则占了半版,非常抢眼的广告,一位署名Michael 的男士,祝一位林载荣小姐生日快乐,广告里说:
“情系一生,苦候半生,只因此心此意真?夜阑无觅处,唯对天边遥说一声Happy Birthday。”
Michael 先生说“苦候半生”,一声生日快乐也只能遥对天边说,他必然不是这位林小姐此刻所爱的男人吧?
任何女人,看到有一个男人这样公开地向她示爱,都会心花怒放,可惜,公开向一个女人示爱的男人,通常都不会是这个女人的首选,她们只是暗恋者或苦恋者。
如果她喜欢他,他根本用不着用一则广告表明心迹,这些话,必定是他不敢对她说的。
如果她喜欢他,根本不会想他花钱。
多年前,一个男人登了报纸全版广告向一个女人求婚,我的朋友认识那个女人,她说,女人起初并不喜欢他,嫌他衣着老套,他知道了,把一整柜的衣服换掉,讨她欢心。
她看到了求婚广告,终于感动,没()人知道后事如何。
如果早已打动女人,男人才不会透过一则广告诉衷情。
所有苦恋者,都是夜阑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