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第六篇 修身第三章 淡泊名利
第六篇 修身
【主题导读】
第三章 淡泊名利
【经典诵读】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1.1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②哉?人焉廋哉?(为政篇2.10)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③;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4.14)
子曰:“伯夷、叔齐④,不念旧恶,怨是用稀。”(公冶长篇5.23)
子谓卫公子荆:“善⑤居室,始有,曰:‘苟⑥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篇13.8)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14.30)子曰:“君子病⑦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15.19)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15.40)子曰:“鄙夫⑧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篇17.15)
【简明注释】
①患:担心。②廋:sou,隐蔽,动词。③立:立身处世。④伯夷、叔齐:商代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姓‘墨胎’,伯和叔是他们的排行,夷和齐是他们的谥号。⑤善:同‚缮‛修缮,修治。⑥苟:同‚够‛,足够。⑦病:担忧,动词。由于病字的本意是重病,区别于一般的‚疾‛,它的引申义也就特别重,故此应为‚特别担忧‛之意。⑧鄙夫:庸俗闭塞的人。【译文解读】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们自己,只担心我们不了解别人。"(《为学》的精神所系。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最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归结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1.16)
孔子说:"看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这个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为政篇2.10)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愁的是用什么来立身处世。不愁没有人了解自己,求的是去做可以使人了解的事。"(里仁篇4.14)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少。"(公冶长篇5.23)
孔子说到卫国的公子荆:"他修治住宅,刚有一点,就说:‘差不多够啦。’稍微有一些,就说:‘差不多齐全啦。’多了,就说:‘几乎是富丽堂皇的了’。"(孔子赞扬前人住宅俭朴,有针对当时卿大夫的奢侈生活的意思)(子路篇13.8)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没有能耐。"(宪问篇14.30)
孔子说:"君子特别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卫灵公篇15.19)
孔子说:"学说不同,不互相商讨。"(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但并没有说一定要排斥。没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卫灵公篇15.40)
孔子说:"庸俗闭塞的人,是可以和他一起侍奉国君的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担心丢掉。若是生怕丢掉了,那就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了。"(孔子明说那些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阳货篇17.15)
【评析反思】 【知识链接】
第二篇:读《论语》学修身
读《论语》学修身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其道德修养千百年来为后世所赞颂。《论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修身思想,引导人们通过修身正心涵养君子人格,追求圣人境界。修身思想是孔子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儒家思想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修身理念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的一生,也在不断教化民众做到 “修齐治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何为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修”有“修饰”“修正”等含义。“身”既指称自己,也表达着“身心”之意,如“安身立命”;此外,“身”还指称道德及行为层面之事,如“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修身,就是指通过自身努力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修持身性,在日常中做到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使个人品格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总的来说,孔子修身的目标和宗旨,一方面是培养个人仁人君子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另一方面是要造就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论语》这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道德与智慧的结晶;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或简单应答或诱导启发,于侃侃而谈之间把“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注入民族文化的血脉里,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得以塑造洗礼。
修身方法
一是把“仁”作为修身之本。
《论语》的核心是“仁”,把“仁”看作是个人全部修身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成大事。“仁”具有强大感召力,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内容,而且还是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条目。孔子所构想的“仁”源于生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没有多么玄远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一个仁爱的人,就需要为他人着想,以“博施济众”为己任,做到成己成人。仁者把他人的立与达当成自己的责任,但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站稳,又何谈把别人扶起来。因此要立人达人,自身就要自立自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会修身成仁。二是把“省”作为修身之道。
于“省”中修身,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过程,即先“内省”而后“改悟”。从“内省”角度来看,《论语》告诉人们首先要善于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蕴含着修身养性的道理。见他人之贤,有向他人看齐之心,见人之不贤,便引以为戒,反省自己。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人生状态和思辨能力,善于发现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其次要勤于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个人都需要经常去反省自身言行,通过不断反省总结,促进自我修养的提升。反省自己,要思与行相结合。因此“改悟”作为第二个过程,主要落实在“改”上,也就是实际行动上。《论语》提倡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判断一个人,不光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为要把“内省”出的点点滴滴用于实践,为人谦虚谨慎,学以致用修成至高的理想人格。三是把“志学”作为修身之要。
孔子认为“志学”是修身要义。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催人奋进、奋发向上,最终实现修身的目标。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立志而后学。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勤于学习与实践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要正确得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求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是孔子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任何一种修身方法,都离不开“学”这一环节。只有把学习作为修身的过程,把修身作为学习的动力和目的,这样才能坚持学习,做到学而不厌,并从中感到快乐。修身境界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递进的三重境界,正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重要体现。第一层“修己以敬”是指修养身心,保持严肃恭谨的态度。孔子讲,“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他强调君子应把义作为根本,依照礼制行动,用谦逊的语言表达、用诚信的态度做事,最后达到内圣的境界。第二层“修己以安人”是指修养身心,让自己来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到安定快乐。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内圣”到“外王”的过渡阶段。第三层“修己以安百姓”是指修养身心,并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统治者要以德行来治理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事务,恪守信用,节省开支,爱护民众。这是一种济世救民、安邦治国的理想,也正是“外王”的终极目标。君子修身的三重境界正是由自我人格的完善到对更高人生价值追求的方法与途径。从《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代的先贤圣人不仅仅是要独善其身,更是要通过内在的自我完善,实现由内向外、由自身向社会扩张的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
第三篇:论语中修身的句子
论语中修身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仁者,其言也讱。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6、当仁,不让于师。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第四篇: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的,一个人如果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抛弃名利、不求回报,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但在张桂梅老师一生的教书生涯里,就这样做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她做到了。她不受外界影响,爱岗尽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她热爱工作,潜心钻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偏远山区的教育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她热爱学生,对待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常常接济困难的学生,把母亲般的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
张桂梅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全省掀起了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高潮,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号召下,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家被张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学习讨论中大家总结出:时代需要航標,社会需要榜样,张桂梅的事跡感人至深,学习宣传张桂梅先进事跡,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要。我们从张桂梅身上,看到了这个社会楷模和时代先锋普通而又高大的形象、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经受长期考验、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典型。我园教师通过学习后每人都写出了学习体会,从体会中可以看出,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对老师们的教育和启发是很大的,有的以此为航标,制定了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方向,有的以此为对照,反思自己的不足,重新拟订了今后的人生目标。大多数的教师在心得中写到:自己以为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很不错了,至少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学习了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后,才觉得自己相差很远,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让自己明白在教书育人这项平凡的工作上还可以做出许多许多不平凡的事。
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很有感慨的在体会中写道:“我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了快一辈子了,一直倾心尽力地挥洒汗水,奉献了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关爱孩子一个又一个,送走孩子一批又一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举,但一直以来深受家长和同事的好评,学习张桂梅事迹之前的我,很自信很满足,认为只要这样对待工作,已经算是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了,甚至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了,但学习了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后,觉得“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我只体现了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将其升华,相比之下觉得很惭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张老师为镜,时刻鞭策自己,点醒自己,增强自信心,更加努力的干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心声,她们在学习体会中也是这样说的,而且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去做的,例如在上月的家长开放周活动中,教师们上课之余还认真参与了听课评课,课间积极组织孩子们活动,一周的活动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休息时间,但老师们没有一点怨言、没有计较个人得失,都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这也是学习张老师精神的一种体现。张桂梅老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正在悄悄的影响着我园的每一位教师。
第五篇:淡泊名利作文
淡泊名利作文
(一)人的一生要过许多关口,其中,名利关是最狭长最难过的,可谓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在名利关口面前,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不同的名利态度,对于人生的为人本色、性情意趣、价值取向乃至生命长度,等等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热望和关注点往往聚焦于位子、房子、车子和票子上,他们的志趣和人生目标,是怎样获取更大的名望、更高的官位、更绰的房产、更多的钱财„„为了达到这些,他们会绞尽脑汁、百般专营、曲意奉承、攀高结贵、见机行事、不择手段、不惜人格,甚至踩着党纪、政纪、国法和道德良心的黄线工作和生活着。因此,他们一生摆脱不掉担惊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终日处于焦虑不安、浮躁烦恼之中,在谋取了非分的功名利禄之时,也饱尝了违心、苦闷、沮丧、落拓的苦痛„„他们奉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许就是“不求天长地久,只图今生拥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与非”,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者,并非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但他们在追求和获取的态度上不是搞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而是讲顺势而为、公平竞争、取之有道、得而无愧。因此,他们活得坦然、活得真实、活得自在、活得宽朗、活得博识、活得自重、活得自爱。他们谦恭礼让、仁厚大度、博学睿智、诚实守信,对事业讲忠、对父母讲孝、对家人讲情、对朋友讲义的品德风范和人生的态度,是极具人格魅力的。他们做人做事都严格恪守着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不为,损公肥私、害人害己的功利不取,不学无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寡廉鲜耻、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品行不耻。这种贫安乐道、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纯粹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生态度。两种名利态度,规定和铸造了两种不同品位和格调的人生,毋庸置疑,淡泊名利者受人青睐、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