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人可以一石二鸟美文
我发现大多数时间不够用的人,都因为他们不懂怎样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
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半,儿子史岱文森说功课少,能早一点睡觉。
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史岱文森高中的功课压力很大,常搞到两三点才能上床,他实在需要抓紧时间,补充一点睡眠。
跟着我听到他开微波炉的声音,隔两分钟又听到他切东西,刀叉在瓷盘上的声音,又隔了好一阵,听见放洗澡水的响声。
再隔了半天,听见他开收音机的声音。
又隔大约二十分钟,突然听见“砰”的一声。
我一再地被吵醒,看看钟,已经接近两点了,很不高兴地出去骂他。
儿子居然理直气壮地说他一点都没浪费时间。开微波炉是为了热火腿,用刀叉是为了把起士切成小块,后来水声很吵是因为白天上体育课,身上痒,要放缸洗澡水泡一泡,开收音机是因为外面已经下了好几个钟头的雪,要听听明天停不停课。后来发现不停,于是收拾书包。收拾完书包扔在地板上,所以发出“砰”的一声。
乍听,他说的一点没错。问题是,碰上懂得“一时两用”,甚至“一时三用”的人,可能只要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同样的事。
他按好微波炉之后,如果不站在旁边等,而立刻切起士,东西切好,火腿不是也热了吗?
然后,他可以先去开洗澡水,再打开收音机一边听广播,一边吃东西。再不然,他可以坐在浴缸里听音机,并想想第二天要带到学校的东西。
因为先想过一遍,收拾书包的时间必定可以缩短。
整个算起来,由于在同一时间都做了两件事,甚至是三件事,是不是能节省一半的时间?
昨天晚上太太也问我为什么做事那么快。
当时我对她说:我是这样掌握时间的,当电视广告时,我烧上咖啡,同时按一下笔记型计算机的启动键,接着去传真机上放好文件,拨台北号码,立即按发送,并且头也不回地赶到电视前看新闻。这时计算机已经“无线上网”,我一边看电视,一边看邮件,并在下一次广告时发出短信,同时把咖啡端到椅子旁边。
广告完了,我继续看新闻,并且在不重要的新闻时,将几篇稿子转发出去,同时啜几口咖啡,看一看股市。直到新闻完了,我才回到传真机前,看看东西传出去没有,如果没有,再按“重拨”。于是在短短五十分钟的新闻时段,我既没错过新闻,也没误了工作。
我绝不站在计算机或传真机前等它激活或拨通。也绝不守在咖啡器前,等它把水烧开往下凝结成浓缩咖啡。
第二篇:人人都有资格开心美文
我曾经在门诊发现一个五十几岁的病人患有高血压,于是开治疗高血压的处方给他,并且强调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病人有点沮丧地问我:“我这药是不是要吃一辈子?”
“有可能。”我点点头。
“如果一辈子都得吃药,”他说,“我的人生不是完蛋了吗?”
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会儿,心想,我得跟他谈谈,否则他不会好好吃药的。
“你吃饭吗?”我问他。他点点头,有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只要药没有副作用的话,你就把它当成饭好了。”
“当成饭?”
“是啊,我们一天要吃三次饭才能活下去,从来也不觉得难过,不是吗?”
“可是,饭是帮助我们的啊。”
我对他说:“药也是帮助你的啊。”
他笑起来,对我说:“我懂了。”说完拿了处方笺,开开心心地去领药了。
生而为人,谁不需要依靠一些什么才能活下去?我们都需要喝水,也需要空气、阳光,或许还需要一朵小花呢。转个念头,就算吃药,也不代表人生就没有资格活得开心、活得有滋味啊。
第三篇:人人都需要安全感美文
曾有一名记者给我出过这样一个题目:现代人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又遍寻不着,原因何在?
我认真地想了又想,答曰:害怕。
现代人对爱情的态度颇有点叶公好龙的架势,没有时日思夜想,真的降临了却又滞足不前,怕对方骗钱骗色骗名声,怕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说起来,我们怕的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只要走在路上必然以每三秒一次的频率环顾四周,号称被贼偷怕了;还有一位友人每次搬新家第一件事便是准备灭火器和逃生用的绳子。很极端是不是?更极端的还在后头:去年年中,某银行举办抽奖活动,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接到中奖通知的用户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前来领取奖品,有人甚至在接到电话时痛骂对方:“不要再做这种无耻的骗人勾当了!”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安全感却零落得可怜。有时不禁会想,难道安全感的缺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如此说来,我们那些茹毛饮血寝岩宿洞的祖先也许更有安全感也未可知呢。
第四篇:人人都在高估自己美文
怀才不遇,是自我感觉而非社会评价。说的是才能没被发现的心理落差,或者说人与社会的信息不对称。
人的才能和社会评价之间有差别。一般说,社会评价大多低于自己感觉的实际能力,有落差。
所谓信息不对称在讲,你怀里揣着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别人认为大不了是只烧鸡。当你真揣一只烧鸡的时候,别人以为是一袋洗衣粉。
社会高估一个人的时候很少,人都在自己高估自己。
这里面如果有什么规律的话,就是:自己看自己,看的是潜能和综合素质;社会看一个人,看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成果。所谓“不合理”就是这样发生的。
假如把社会看成一个人,他一定急功近利,只注重当下。比如说,“社会”想知道一百米谁跑得最快,魁首必定是最近一次的比赛冠军,而不会有第二个人。“社会”没有耐心,他不会问:十年前谁跑得最快?十年之后谁跑第一?倒着跑谁第一?近视人士谁跑得最快?脂肪肝人士以及属鸡的谁跑第一?这样的提问不符合“社会”的利益,而且太多的第一扰乱了“社会”秩序。
实事求是说,社会并不看重也从来没看重过人的潜能,它只看结果。当下性和唯一性,是社会的统一标准,也是让人感到郁闷的原因,引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的感叹。
在落差的另一端,即个人与低端这一面,自我评价的依据是全部“才华”,并非“结果”,或者说离结果还很远。人自我判断的时候会把潜能计入成绩单里。潜能是什么?是胎儿,是精子,甚至只是一朵爱情的火花,还不能上阵打仗。从潜能到成果,路途迢遥。潜能还是什么?是一点点爱好,一点点对自己的误解,包括附庸风雅等连爱好都算不上的小点缀。而真正的潜能,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
几年前,我受友人怂恿,开始长跑。跑过一段后,发愤用功,训练之刻苦到了遭人讥笑的程度。汗洒操场自不必提,我边跑边攻读中长跑理论,以跑为人生第一要务,然后越跑越快。这时,权威人士发言:你有跑步天赋。我吃惊,过去包括童年我没有系统跑过步,何来天赋?又一想,可能有“天赋”。我曾经跑到眼前发黑,脉搏200次/分,没“天赋”的人谁这样跑?
我显示跑步“天赋”花了五年时间,双鬓已白。不知道我还有哪些稀里古怪的“天赋”,如果有,不知需要多长时间把它们挖掘出来。
这是说,人的潜能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社会更不知道。人的潜能如果未经艰苦的锤炼,它什么都不是。人的一点点爱好不过是生命中的小摆设而已,算不上稀世珍宝,更上不了社会这杆秤。
怀才的人宜把怀里的才甄别一下,分分类。有一些“才”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也不值得苦恼,可能它算不上才,至少眼下不算。像矿石一样,烧得起,烧出更高品质的东西才叫才。
第五篇:智慧可以求生美文
在古希腊,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绞死。一次,好恶作剧的国王派刽子手向囚徒们宣布:“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但囚徒们的命运操纵在国王的手里,反正都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就很随意地说一句话。结果,囚徒们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国王看到杀囚徒像玩游戏一样有趣,觉得十分开心。
在囚徒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巧妙地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一听,顿时感到好为难。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如果要绞死他,那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但他说的又不是假话。他的话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绞死,又不能砍头。
国王无奈,只好挥挥手说:“放这个聪明人一条生路吧!”于是,国王那条奇怪的法令,只好马上宣告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