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欠别人点也无妨美文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极不喜欢欠别人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多付出点会心安,如果亏欠了别人的会觉得坐卧不宁。
并非我有多高的道德修养,父母也并未教育我“吃亏是福”之类的道理,这种心理好像是一种天性。我似乎天生與别人有着某种疏离感,总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果别人亏欠我一点,我反而会有一种优越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比如,某次与同事一起买花,我们俩都选了一盆海棠花。朋友手快,掏出钱来对卖花的说:“两盆一起算。”还没容得我说话,卖花的早已收钱了事。我平白沾了同事的光,总觉得过意不去。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开始琢磨着如何礼尚往来,把同事为我付出的还回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费了不少心思。想给同事的女儿买点好吃的,又觉得这样做很突兀;想找个其他付钱的机会给她也算一次,却一直没等到。后来,我终于又买了两盆花,送给同事一盆。尽管我努力表现出不是刻意的样子,同事还是看出我的心思,她开玩笑地说:“你这样的人当官最适合了,不要别人一针一线,肯定不会是贪心的官。”
我有自己的原则,也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妥。有一天,一个朋友却对我说:“你有没有感觉到,你跟别人都很有距离感?”我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样,好像跟最好的朋友也不是那么亲密。朋友说:“你这个人就是不肯沾别人一点光。其实,有的时候欠别人一点也无妨。甚至你沾了别人一点光,对方还觉得很幸福呢!”
朋友这样一说,我恍然明白了。换位思考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记得那年单位新来了一位小同事,她没什么工作经验,总是向我请教。我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她,还把自己的很多资料给了她,并且为她了买了一本对工作很有帮助的书。她感激地对我说:“姐,你帮了我这么多,我却没什么回报你的。”我笑笑说:“我不要什么回报呢,这样做我很开心!”她点点头说:“我也很开心!有种被你宠着的感觉,很幸福!”我听了她的话,觉得更幸福了,因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因为亲密的沟通让我们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我想,如果我欠别人一点,对方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吧!原来,日常与人交往,真的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泾渭分明,相互付出,也相互亏欠,人与人之间才能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彼此才能更多地融入对方,关系也才会更融洽。
欠别人点也无妨,我们用更多的爱和关心来弥补。多得到一点也应心安,因为那是别人的真诚付出。
第二篇:养不活水葫芦也无妨美文
我喜欢养花,花开了,我总是大声地炫耀:“我的花开啦!”丈夫有些失落地说:“你的花!你的花!这花都是你的,不行,我也要养属于我的花!”
很快,他买来几只水葫芦,养在缸里。他说:“水葫芦最好养了,听说有的地方都泛滥成灾,想灭都灭不掉。我养的水葫芦,开不开花不要紧,我喜欢它的叶,你看它的叶,娇嫩嫩的,绿得发亮,叶子形状也好看。以后我也可以骄傲地说,这是我的花!”我笑他:“你呀,就是图省事。我看过不了多久,你的水葫芦就爬满水缸,想让它长慢些都不行。”
谁知,只过了两三天,丈夫养的水葫芦就出现问题,叶子边缘有枯萎的迹象。又过了几天,那几片大叶已然枯了一半。丈夫颇有些不解:“卖花的都说了,这水葫芦不用管,照样长得绿生生的,可看它们的模样,分明是生了病。”于是,丈夫在网上搜索养水葫芦的方法,还专门去请教卖花人。他这是不甘心第一次养花就以失败告终。
尽管丈夫很用心,想尽办法侍弄这些水葫芦,可它们还是在半个月后枯萎了。丈夫很是受打击,悻悻地说:“我咋连个水葫芦都养不好。”我安慰他说:“好了,你以后也别想养花了。说不定你就是传说中的火命,不适宜养花种草。而我呢,天生水命,最滋养花儿草儿了!”
我以为丈夫会从此偃旗息鼓,再也不提养花的事。可第二天,他又买回来一盆君子兰,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我的花,我一定要把它养好!”我被他逗笑了:“你连个水葫芦都养不好,还能养好君子兰?君子兰可娇气呢,特别挑剔生长环境,对温度、土壤、光线都有要求。”丈夫晃着手中的一摞打印纸说:“不怕,我已经打印了养君子兰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等。我就不服气了,我怎么会是火命。你说我天生与花草相克,这次我要让你看看,我不仅能养花,还能把花养好!”丈夫这次是认真了,不蒸馒头争口气,非要养出属于自己的花。
从那以后,丈夫开始精心地照料他的君子兰,他耐心细致的样子,像是在照看婴儿一样。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君子兰长得非常好。不久后,君子兰开出了橙色的花,漂亮极了。丈夫无比兴奋,学着我的腔调嚷着:“我的花开啦!”
原来,养不活水葫芦也无妨,只要用心,照样可以把娇气漂亮的君子兰养好。
我忽然想到我的一个学生,他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小单位当打字员。可是,他的工作并不顺手,出了很多状况。他曾沮丧地对我说:“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竟然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我告诉他:“做不好打字员并不影响你做别的事,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后来,他辗转到大城市做广告策划,很快脫颖而出,如今他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有的时候,做不好小事不要紧,失败的因素很多,就像养水葫芦,可能水质、环境等不适合它生长,或者它刚买回来的时候就生病了,人为力量不足以改变它的状态。不过养不好水葫芦也无妨,如果你用心,再加上天时地利,照样可以成功地养好君子兰。成功也一样,没做好眼前的事,换个环境,说不定能把更大的事做好呢。
第三篇:说说“苦衷”也无妨
说说“苦衷”也无妨
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公安机关在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借用开门评警这一交流平台与人民群众如实交流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苦衷”其实也未尝不可。
所谓“苦衷”,就是在公安工作中现实存在的一些执法难点和工作困扰。诚实“诉苦”并非推诿狡辩,其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的了解,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这不但不会影响“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会使此项活动取得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和谐的效果。
诚实“诉苦”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以笔者所在的铁路公安机关为例,其实就有许多旅客群众不十分了解的执法“苦衷”。比如“站车安检”,虽然这项工作实质上与每位旅客的自身安全都息息相关,但在实际工作中安检民警却经常会遇到个别旅客包括谩骂、推搡在内的各种不配合的举动,民警因此时常陷入“工作标准”、“纪律要求”和“执法现实”的矛盾之中。由于大部分群众没有条件了解此类现象的前因后果,很多时候会对民警的执法观念、执法态度、执法行为提出质疑,民警的正常执法活动时常受到误解,警民关系也因此受到损害,一些执法活动也不能顺利进行。化解此类矛盾的根本办法最终还是要依靠群众,依靠群众首先就要相信群众,要与群众开展坦诚深入的交流沟通。“大走
访”开门评警活动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沟通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向群众“诉苦”有助于群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安机关、评价公安工作,能更广泛地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一些工作难点的有效解决。
诚实“诉苦”是开门评警活动的现实需要。公安机关的执法目的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公安机关存在的执法“苦衷”也必然会影响到大部分群众的利益。所以,向群众“诉苦”是一种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是争取群众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推进开门评警活动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诚实“诉苦”的过程也是接受群众评议的过程。诚实“诉苦”所指向的问题大都是一些热点、难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安机关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就此类问题向人民群众作出回应,所以,诚实“诉苦”也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向群众“诉苦”不但要着眼工作、为了工作,更要着眼群众、为了群众。“诉苦”前提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诚实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要在认真反思和改进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既要尽可能地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又要正确对待群众对所诉之“苦”的不同反映。要充分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判断能力和认识水平,只要以忠诚的态度面向群众,以积极的态度改正过错,则“诉苦”活动不但不会受到群众的反感,反而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开门评警”活动是双向的,与群众交流沟通是对等的。向群众倾诉苦衷,首先是我们最认真、最广泛、最真诚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然后在有针对性地整改工作的基础
上,再让群众加强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支持。相信开门评警一定可以成为加强警民沟通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第四篇:比别人少一点点美文
朋友一起喝茶,说及“幸福”的含义,谓“比别人多一点点就是幸福”。此言炼繁为简,化理论为实用,当为箴言看。事后细想,如果比别人多一点点是幸福的话,那么比别人少一点点,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一群上海人去黄山旅游,下山途中大家争相购买黄山的茶叶。上海人一向精明,讨价还价也惯于单挑独斗。待上车,张三说买的茶叶60元一斤,李四听了老大不舒服,因为同样的茶叶他花了80元。及至将开车,跑上来气喘吁吁的王五,手里举着一包一模一样的茶叶,“看看看,这包茶叶好容易才还价到100元一斤呢!”李四一下子兴高采烈了。笑话当不了真,但如此比别人少付一点点的幸福,你能说不曾在你身上发生过?
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最典型也最普及的例子,当推酒桌上的喝酒。三五个朋友或七八位同仁聚在一起,豪言壮语也好,胡言乱语也罢,有一点大家始终十分清醒:比别人少喝一点点带来的快意和愉悦,实在比美酒更让人陶醉。尤其是与人干杯时,对方照单全收,而你成功地做了小动作,那种得瑟劲和成就感,岂“幸福”两字所能表述。让别人尽量多喝一点点、自己最好少喝一点点,作为喝酒的准则和境界,外貌上看是国人热情好客传统的体现,但骨子里离诚信和尊重有点远了。问题在于,这种比别人少喝一点点的幸福,至少在酒桌上还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当然就本文主旨而言,上面这两种现象只能算调侃或别解,其实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谁都懂,也十分浅显明白。譬如少一点点欲念、少一点点撷取、少一点点浮躁、少一点点虚名等等,甚至有的时候少一点点美貌、少一点点成功,何尝不是幸福。幸福就如水一样,装在不同的容器中便呈不同的形态,置于不同的温度下更显不同的特质。令人感慨的是,这样的道理并非人人明白,或每时每刻都把握得准。如此想来,他人的引导或帮助,便显出温暖和珍贵来了。
挺难忘刚看的一部名叫《灵异客机》的美国影片。说的是某航班客机因引擎起火失事,引起一位美女心理医生的关注。当空难中幸存下来的乘客,或成为心理医生的病人,或成为心理医生的邻居、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又先后消失后,心理医生对该航班所属的航空公司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揭开真相的过程无疑是艰难而危险的,好在一位同为幸存乘客的帅哥,作为心理医生最长久的病人,一直陪伴着她努力去揭开真相。艰难和危险中,他们深深相爱了,然而一夜的甜蜜中,当爱人也终于循着一只神秘大狗的召唤,再也没有影踪时,心理医生已几近崩溃。
真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几近崩溃的心理医生像捞救命稻草一样,焦急地翻看帅哥留下的那趟航班所有乘客名单时,她突然疯狂地大哭,继而醍醐灌顶般地清醒了——她在那份名单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真相是那趟因引擎起火失事的航班,根本就没有一个幸存者,她作为其中的一名乘客,其实也早已不在人世。不同的是别的乘客的灵魂已安然升向天国,惟有她许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对人世的依恋,少了一点点对死亡的承受,灵魂迟迟不肯离去。于是那些与她同机罹难乘客的灵魂,或化作她的病人、邻居,或化作她的恋人、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引导、帮助她的灵魂由活着的人世向死亡的天国安然过渡。影片的结尾十分华美:湛蓝无垠的大海上,女心理医生和她的恋人驾着一艘洁白的游艇,向着海天相连的远方,幸福地驰去。
看完影片后,有一个问题一度让我纠结。照理作为心理医生的女主人公,应该比其他乘客有更坚强、更健全的心理,包括对死亡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然而,恰恰是她,最无措也最脆弱。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死亡发生时,心理医生一直未醒悟“坦然接受死亡,让灵魂早些升向天国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这个道理。当然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感慨远非这一点。除构思的新颖奇特让人拍案叫绝外,我更感动于那些受难死亡后的灵魂,也洋溢着浓浓人情温暖、闪耀着殷殷人情关怀的丰厚与博大。
再回到“比别人少一点点”的话题。如果说幸福是一枚金币的话,事实上“比别人少一点点”或“比别人多一点点”,无非金币的两面,能看清两面有时并不等于就把握了本质。要把握幸福的本质其实并不难,那就是立足于人性,一切从人性着眼,一切从人性出发。道理十分简单,幸福的本质亦即人性的本质也。
第五篇:我们都欠别人一个承诺
15年前的泰坦尼克号如同启蒙老师一般,把我们的爱情在审美上浪漫主义化,15年后,我们的爱情被现实社会在规则上意识形态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情爱成为了参照物,无数的灵魂饥渴不已。
大学学《婚姻法》的时候,讲师告诉我们现代婚姻可以直接用“contract”阐述,他如先知一样,新修订的《婚姻法》俨如一部《合同法》分则。也就是那一年,我固执的认为《婚姻法》最基本的内涵应该是“promise”,后来我请老师吃了顿饭,我《婚姻法》期末考试成绩61分。
也就是在我们的立法者在不断自我陶醉我们的立法技术多么具有时代性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先生将泰坦尼克这个艘大船再次驶入了中国,曾经给懵懂我们启蒙的杰克和萝丝,用一段“promise”故事,把美国的价值观如倾销一样在这块大陆上狠狠贩卖。感谢卡梅隆先生。
泰坦尼克这艘老船能够历久弥新,他的100年,所承载的就是一个承诺。杰克用死捍卫着“You jump,I jump”,萝丝用生绘写着“You jump,I jump”,于是,一段隔越时空的爱恋,把一艘永不沉没的大船变成了一个衬景,在跃迁的时空中得以永恒,故事衍变成童话,宛如泰坦尼克上空的星辰。
我从来都是相信缘分与宿命的,无论你智慧多高深,资本多富有,外貌多英俊,该是你的它总是会来,无处可逃;不是你的它总是会走,强留不住。就如卡尔,“我可以给你一切,只要你
真心爱我”。他的爱情成了一个量化的标尺,在他的世界萝丝和钻石便是他唯一的宝物,于是眼目下的情欲、得到与失去的考量,决定了在他和萝丝的感情世界中,有一个人只能委身成为仆从,这就成了卡尔最后嫉恨杀人,心安理得的逃生缘由。因此,在整部影片中,卡尔都以为自己在为婚姻作战,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爱情上战败。
没有人会相信卡尔不爱萝丝,只是他自己在坐上救生艇的时候,都没有意识或许他的一个承诺,就会让他们的婚姻回归成一个平等互动爱情,萝丝灵魂深处的裂层就不需要莱昂纳多来抚平。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剧就是,我们习惯以商业契约精神,反过来理解一切盟约关系。于是在婚礼上,我们很难说出,无论你年轻或衰老,健康或疾病,脾气好与坏,甚至无论你的爱还在与不在,我都永远爱你。我在盟约中的爱,不以你背约,为我背约的理由。
毫无疑问,卡梅隆又会用一壶老酒来举行一场盛大的丰收仪式。价值世界的断层是我们最大的困境。我们为之疯狂的,恰恰是我们所匮乏的。萝丝伫立在船尾,将海洋之心重新归还给大海时候,她显得佝偻的身影被徐徐的海风定格成了永恒。
这部影片是卡梅隆先生给我们的一次对爱自省的机会。我想说,我理解的海誓山盟仍然是“promise”。我又说,我们终有一天都要对他人说出那一句:“I prom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