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例谈.docx
“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例谈 ——以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为例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离开阅读学写作或离开写作学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探索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文,在遣词造句、写作手法、主题立意等方面都颇具代表性,对学生写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就以《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写作素养的方法。
一、长文短教积累词汇
如果一篇文章是一座建筑,那么词汇就是一块块砖石,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就不会有文章的诞生。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用词丰富、准确、生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词语含义,积累词汇,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词语丰富,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方法】
1.预习环节。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缩写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含义,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详细理解词义。
2.教学环节。小组合作,梳理课文。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用课文词语填空,然后小组交流。
3.作业环节。设定情境选用词语完成一段小文,灵活运用词语。
这三个环节,能力运用涉及筛选、理解、巩固、运用、充分训练,可实现从课内词语到写作的有效结合,在语言的品味中遣词造句之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
《音乐巨人贝多芬》《伟大的悲剧》《信客》《再塑生命》《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热爱生命〉(节选)》《地下森林狂想》等同样适用此方法。
二、读品结合训练语言
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极为重要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抓住关键性语段和含义深刻、精辟、优美的语句,揣摩其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理解其含义和作用,从而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可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语言的同时,情绪受到感召,心灵受到净化,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请看《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对人物的刻画:
列夫•托尔斯泰生就一副多毛的面庞,植被多余空地,浓密的胡髭覆盖了两颊,遮住嘴唇的长髯,如纠缠不清的树根一样的眉毛,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般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如热带雨林般茂密的须发。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的外貌特点。再看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
一道黑豹似的犀利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像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刺中他的心窝。
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这些外貌描写,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可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教师精选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形成导学案,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句子填空,然后小组交流。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信息的筛选,读懂、读透文本,准确把握人物外貌特征。通过对外貌刻画语言的品味,深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明确人物的外貌描写应服务于人物的情感,不能为描写而描写。
三、精心设问学习写法
用问题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力引到文本中的外貌描写上,使教学重点突出,学生从文本中学有所得。
设问一: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什么特点?(1)外貌平庸甚至丑陋。(2)他和普通俄罗斯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设问二:课文第二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突出了什么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体会出来?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1)目光犀利。
(2)目光蕴含丰富的感情。(3)眼神有威力。
设问三: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
写他外貌的平庸既是对他外貌进行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罗斯人民大众的一员,与全体俄罗斯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设问四:课文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用外貌平庸与他的眼睛形成对比,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全文既对托尔斯泰 “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两者相互衬托,给我们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通过细致刻画人物外貌的丑陋、粗鄙、平庸,以及反衬人物眼睛的无比精美,从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伟大。此种教学方法,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对比手法奠定了基础。
对比手法是一种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运用此种方法的经典。
通过设问解读文本之后,我将写作实践环节设计为以熟悉的一位老师为模特,为老师画像,突出人物性格,可以适当借鉴对比手法。学生的写作大多比以往有进步。
四、读悟结合提高素养
在阅读、讨论、感悟中,学生常常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思考,更能产生深刻的感受。思考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加深理解,形成理性的认识,这就是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更能展示学生的心灵世界,反过来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 1.学生提前阅读《名人传•托尔斯泰传》。2.观看《列夫•托尔斯泰》传记视频。
3.以“我眼中的托尔斯泰”为题,抒写你对托尔斯泰的看法。
《列夫•托尔斯泰传》是一篇写伟大人物的传记,托尔斯泰丰富而伟大的内心世界,学生难以理解。设计学生提前阅读《名人传•托尔斯泰传》和观看《列夫• 托尔斯泰》传记视频,读文本,看图像,声像结合,通过详实丰富的资料,更直接地了解人物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并将自己的阅读感悟抒发出来,可以更便捷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读人物,提升思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丑小鸭》《伤仲永》《伟大的悲剧》《送东阳马生序》《敬业与乐业》《〈傅雷家书〉两则》《谈生命》等文章的内容主旨,学生实际和心理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同样可以通过“阅读———思考——— 感悟———写作”的方式,读悟结合,以写促读,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写作水平。总之《列夫•托尔斯泰》一课的教学,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阅读对写作的哺育作用,重视写作对阅读的 “激活”作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多角度地开展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必将使教材作用最大化。以下是笔者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三种读写结合的模式:
(1)语言积累课模式:阅读筛选———分析理 解———阅读品味———写作演练。
(2)结构摹写课模式:阅读梳理———比较分 析———学以致用———活用创新。
(3)情感提升课模式:阅读鉴赏———品味思 考———感悟升华———写作提升。
教师若能将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对写作练习设计的反思上,有的放矢,必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课文对写作的意义,改变写作课过分依赖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或经验、过分强调多读多写等含糊经验的局面,为教与学找到清晰具体的路径。
第二篇: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是吸收的过程,写作是释放的过程。只有吸收与释放达到和谐统一,小学生才可能写出真正好的作文。阅读带动写作,写作提升阅读能力;明确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关系,可以达到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写作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
一篇意境优美、语言优秀的经典文本,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读好了这篇经典范例,感悟了文本生动的语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领悟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素材整合和表达方法、感悟了词句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是一种成功的美的熏陶与享受,能瞬间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萌生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有了自己也想写上几段的动机。学生一但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灵感,定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生动的作文。如学了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同学们对父母的爱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一下
子激发了学生对爱的理解的表达。有的同学写了读后感,有的同学创作了赞美父爱、母爱的小诗„„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因为阅读为作文提供了“怎样写”的范例,作文运用了阅读中词句积累和关于素材整合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有不少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句子写不通或干瘪贫乏;作文语无伦次,辞不达意„„这是因为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平时没有积累,俗话说:“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学习语文,不是靠传授,而是靠积累”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指导十分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而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好词佳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读过的好词佳句摘录到本子里,并进行仿句练习,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三、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渗入写作指导。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佳作。而且每一单元训练的作
文,体裁内容写作,又是相似的,注意这些佳作对学生进行每一单元的课文指导,可以说是“取之有道、受益非浅”,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渗入写作指导,可以说是双管其下。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进行习作。
(1)训练学生有重点观察事物(2)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事物,①站在固定的地方,逐步地观察 ②随着身体的移动,走到哪里观察到哪里。站在固定的地方观察,各有各的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部分,从中间到周围,或反过来也可以。总之,观察有顺序,记叙下来也就容易做到有条理。例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1)适当的发挥联想,在仔细观察颜色、形状、大小、结构时适当地发挥联想,可以使叙述和描写生动具体,使读者对事物的特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例如:六年级的《麋鹿》,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例如:《广玉兰》,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园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2)把感人的地方写出来。例如:《最后的姿势》中,描写发现
谭老师的最后姿势: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3)注意心理描写,使文章内容真实具体。
心理描写就是写人物的内心想法,成功的心理描写能生动深刻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提示人物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更具体有立体感,也更有感染力,同时也有深化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注意让学生学会 “运用修辞手法”。语言好比建筑物的材料,有了得体、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而要使语言出彩,就必须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从而使作文亮丽起来。我们知道每一种修辞方法都有它特定的表达效果,如运用“比喻”这个修辞方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运用“拟人”这个修辞方法能赋予人的性格,会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夸张”这个修辞方法能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综观小学课文,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有一句排比句:“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让学生照样子,仿写一句排比句。有学生是这样写的:“虽然,她的耳朵一点也没有听到过声音,但是她的灵感却谱出了音符,谱出了节奏,谱出了旋律,谱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华美乐章。”
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设计“(什么)真(怎么样)啊,(怎么样)得___________ ”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感受“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的魅力,学习运用。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积累知识,学习写作技巧,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良好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张小洁《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2、《语文课程标准》.3、《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2期
第三篇: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
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
一、以教学“大纲”为纲,进一步提高对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认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熟知“教学大纲”、“高考考纲”和教材中对高中各年级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不同的要求,对这些语文教师必须做到胸中有数。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规划出高中阶段阅读写作能力应具备的统一标准,然后以单元教学形式分成若干训练点,组成阅读知识、写作知识与阅读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通览教材,制定课内外阅读写作训练计划和目标。
三、切实做好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语文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途径有这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中不可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照读物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这种想象体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课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里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可让学生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有关父亲爬过月台去买桔子的过程。通过想象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做到以情动人。
2、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与想象,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老人与海》一文时,可让学生想象文中主人公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经过84天最终捕得一条大马林鱼,想象他是如何捕得的,他又是如何与鲨鱼搏斗的,再与作者的文字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作者写作的意图与文章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
1、分析能力的培养 分析的训练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练习把整篇文章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几种因素。然后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分析的训练。例如分析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文章特点等。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具体,细致的了解。坚持有计划的训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2、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综合。例如在教学《在烈日与暴雨下》,可引导学生明确本文段落,这可从文题上入手,第一段写祥子在烈日下的情景,第二段写祥子在暴雨下的生活情景。综合起来学生就能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要反映像祥子这样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及原因,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三)延伸阅读,丰富积累
课外阅读从另外一方面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按年级不同适当提出要求,可做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经常检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及时鼓励,不要批评,要鼓励、鼓励、再鼓励。
这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应对课外阅读读物进行指导:一是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课外读物,二是选择符合学生自身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三是选择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
阅读积累 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整理归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读以致用。如果能把感悟写成心得,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因此阅读的积累就是一个吸取与倾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习读写结合的原则。
(四)在阅读训练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
课前三分钟的运用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段宝贵的时间。课前三分钟讲话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如果将它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前三分钟可开展每天一首古诗背诵活动,还可以是演讲,向同学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等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同学们的素材积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阅读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设计上可多设计一些阅读与写作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既收获了阅读方法,又收获了写作经验。如课文《祝福》,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传神。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就想通过阅读课文,训练学生阅读时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归纳出几点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迁移到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用学会的方法当堂写篇人物描写的短文,并特别注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从阅读训练迁移到写作训练,两种能力同时得到培养。
课外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者写日记周记。这样使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去阅读,同时也是一种写作能力的积累。
(五)利用全新的网络环境促进阅读,优化写作 现今时代是个信息时代,网络已深入人心。一种全新的个人写作空间——博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青年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为学生提供了除课本、其它纸质文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来源的新渠道,学生可利用这个平台,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利用博客促进阅读
与教科书相比,博客的内容更为多元,正面的许多东西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向学生展示了比教科书更为广阔的真实可感的世界,且学生能依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材料,这是一种自主多样的学习,少了课堂上老师思维的干预,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批判意识,从而促进了阅读,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利用博客优化写作
现在的学生写作越来越慢,越来越不爱写作。但是在博客上由于少了老师评分的压力和传统作文模式,作文命题的限制等束缚,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解放的,他们主动地写自己想说的、爱说的事物,充分表达个人的爱憎情感,写出了更为率真、个性化的作品,且不乏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篇: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动漫结合的有效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动漫结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动漫数学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1-01
当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加强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和鲜活度,而动漫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动漫知识结合小学数学授课内容进行教学,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将动漫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在彰显动漫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深加工和精打磨,使它能够真正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一、少一些渲染,让动漫数学更直接
动漫中人物鲜明、情节生动,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但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避免过渡渲染动漫营造的情境,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负面效果,从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时运转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选择动漫题材时,教师要尽量择选那些学生较为熟悉、乐于亲近的题材,一下子拉近学生与动漫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距离,还要及时、直接地切入主题,激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时,教师选取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动漫素材,创设了一个闯迷宫的情境:灰太狼为抓住喜羊羊而设置了一个迷宫,如果喜羊羊不能逃出迷宫就会被灰太狼抓住。该情境教师没有对故事的背景做太多的渲染,而是快速揭示主题,要求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来帮助喜羊羊指明方向,学生出于对动漫角色的喜爱,思维被快速激活,课堂节奏大大加快。
二、多一些操作,让动漫数学更感性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师要能针对动漫制作技术上的优势,发挥它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作用,引入适当的操作指引,在动漫中组织学生边看边想边动手实践,在兴致盎然中激活学生指尖上的智慧,丰富学生的认知表象,沟通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赋予动漫感性体验的另一面。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周期现象)》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动物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而布置教室的动漫场景,在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彩旗的排列顺序后,用动漫中的动物角色指引学生将彩旗变成图形符号,再将图形符号进一步抽象为数字,并在分布操作与渐次抽象中让学生积累排列规律的表象。在知识运用阶段,教师同样运用动漫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图形、卡片的排列操作,使得周期规律的应用与深化变得富有情趣,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积累,展开抽象的思考。
三、少一些动感,让动漫数学更聚焦
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的制约,缺乏自我控制力,在注意力的转移和调整方面还不太成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动漫时,要有意识地克制对于动漫中动感画面的使用,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地将思维聚焦到动漫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上来。在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漫的动态呈现时,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关键性问题所在,确保学生的思维不被杂乱的画面所影响,保证学生在思考时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汇聚起来。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教师采用了学生喜爱的《熊出没》中的动漫角色:光头强洗心革面当上了森林保护员,在他过生日的那一天,动物们都送来了生日礼物。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尽量采用静态画面的形式来展现问题背景,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动画效果,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你能根据动物们送来的礼物,提出用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将视线集中到礼物的分类计算中,思考不同礼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多一些层次,让动漫数学更深入
让动漫多一些层次,可以更好地发挥动漫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助推作用。教师在精心选择和编辑动漫素材时,要让动漫中的数学知识内容呈现梯度分布,让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在动漫式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掘出他们的数学潜能。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植树节”这一动漫情境,针对不同学力的学生设置了难易程度差别的问题:在三条长度分别是10米、100米和1000米的大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头都种,这三条路上分别各种了多少棵树?三个数字代表着由易到难的三种梯度,有的学生选择“10米”来画图帮助思考,有的学生用计算来解决“100米”中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探究规律后尝试去解答“1000米”。在后继交流中大家彼此带动,皆有所得。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介,动漫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应用动漫于课堂教学实践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动漫的能动作用,激活学生的内心需求,不断地斟酌和拿捏,使得动漫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林 剑)
第五篇: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摘 要: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写作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适时引导学生积累、练说、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材阅读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结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于是我尝试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训练,实践证明有很好的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思想情感和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的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为写作打基础,在阅读中积累名篇佳句或优秀片段,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知识
小学阶段的阅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自然段与结构段、段落与段落、内容与思想,主要与次要、前因与后果,外表与内心,静态与动态、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事物与环境、事物与联想、事物与事物等。其实,这些内容包括了文章的部分特征,也就是文章的写法。要给学生讲清这些基本知识点,使其在阅读中能够对课文结构有个概括性的总体印象。
三、在阅读中练习写作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理解,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与表达思维的方式,领悟文章的遣词造句,在练习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为写作服务。在练习时,我们不光练习文中每一个词语,还根据词语分类有目的地练习表达。
四、在阅读中进行写作创新
这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其写作能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和阅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童心如歌,飞扬起无数的音符;童心如梦,牵动着理想的风筝;童心无价,需要我们小心呵护,让我们不断接受,和孩子一起成长,在阅读的天空中翱翔,在写作中放飞理想的风筝。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