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感散文:祭奠夏天——童年记忆 真挚的友谊
当蝉声在树林里摇曳的时候,已经是夏天的时令了,我和小y向来是这样定义的。
总是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夏天,就像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一个人一样。那种感觉与其说是不清楚,不如说是难以启齿,因为我怕她会羞红面颊,迟迟不肯出现在我的世界。
如果真的要形容这种感觉的话,夏天就像一首诗。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油绿的柳枝,鲜艳的野花等是她的辞藻;孟、仲、季则是她的章节。
夏天更像是一个诗人,小y大概也这样想。夏天既善于聆听,又乐于观赏,因此她才能把喃喃燕语和姹紫嫣红都写进诗里,融成一篇绘声绘色的作品。
谈及夏天深入浅出的诗意,这样才算言归正传。待我想描述这诗意时,竟语塞半天,思绪一直飞到了童年。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旅行,小y一直陪伴在我的心边。
那时的夏天还带着些许清凉。在盘根错节的葡萄藤下,我和小y经常一起下象棋,一起炫耀自己的玩具车,甚至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忙忙碌碌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我们时常是几个小伙伴一同弹玻璃球,输输赢赢、吵吵闹闹,然后脏手脏脸的被妈妈叫回家。最后一个人呆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孩子,一定是最孤独最失落的。因为别人听到的都是妈妈亲切的呼唤,而他听到的只是聒噪的蝉鸣,那仿佛是一种对幼小心灵的奚落,以至于他觉得自己似乎是被这个世界所抛弃了。我就时常是那最后一个孩子,现在想想,也许我年少的悲伤就源自那里。
我们的活动项目远不及此。晴日里,小y常常带着我同另一个伙伴一起漫步在田野,我仿佛嗅的到那股稻香,带着些许幼稚的味道;而那泛黄的稻穗,是我们金色的童年。我们一路走到小镇上的初中,对着校门一阵憧憬,憧憬着一起快乐地进入初中,然后继续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午后,我们便一起去爬树。妈妈是绝对不允许的,她说外面的阳光太强会把脸蛋晒黑,执意让我在家睡午觉。我向来认为那完全是一种悖论,男子汉岂有怕被晒黑的道理?于是便偷偷的出门去了。广玉兰的花朵洁白而馥郁,我们爬上树后便觉得神清气爽,互相炫耀起谁摘的花儿最好看,于是地上散落着一层花瓣。我们居然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真是恶有恶报呢,回到家后我便发现身上多了一些红疹,奇痒无比,心中自然无比懊悔。从那之后我便知道我有花粉过敏的病史了。
暮色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傍晚时分,我和小y搬出靠椅一起坐在昏黑的小巷里。夜来香醉人的气息弥漫,蚊虫仓皇逃窜,只留下面颊微醺的我们。漫天的星辰是一种极好的谈资,我们一边寻找着北斗七星,一边讨论着哪颗才是北极星。星星仿佛听见了我们说话,眼睛一直眨啊眨的……
后来,在童年的夏天完结的时候,我和小y一起升进了初中。可是我们却相隔两地,曾经的憧憬俨然变成了另一种沉重的心情。
但我并没有太多疑惑。夏天总是短暂的,难以逃脱四季轮回的命运,经历了多少个夏天便是经历了多少个年岁。害怕时光的人似乎都苍老的很快,就像我一样,早已学会了一种苍凉善感的笔调,一种与世不恭的态度。
再后来,即是现在了。我和小y各自待在不同的高中里。物是人非之余,唯有对小y的思念不会变质。我们在努力着、追求着,只为在多年的羁旅后殊途同归。
窗外,阳光似火,正值炎热的初夏。望着乔叶错杂的罅隙,心中翻涌出一股腥辣的热潮。择日不如撞日,我遂即开始了这场仪式,祭奠生命中逝去的夏天。我恋恋不舍地挥手啊,告别扬长而去的旧时光。
至于为什么那时的夏天远不及现在炎热,也许是还不懂得思念的缘故。
第二篇:童年的记忆情感散文
都说,岁月好似无情的流水,会把记忆磨刷得滚圆,滚圆,就好似河边那一块块鹅卵石。但我的童年,像小河流水一样纯洁,像小鸟一样快乐,像蓝天一样自由,像鲜花一样美丽。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融我的心窝;童年,似一盏淡淡的茶,沁融我的心扉......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手捧一杯香茗,任凭蒸汽氤氲,细细寻味着,那难忘的童年的记忆......
(一)竹影里的童年
山清水秀,云缠雾绕,竹林飘香,瓜果满园。这就是我幼时生活嬉戏的地方。记得那是在青岛崂山靠近上清宫的一处四合小院,小院前有数亩不知岁月的竹林。
夏季里,竹林中的风声、雨声,如同梦幻般地行走在悠悠竹林之中,静听那翠竹的絮语,一阵阵轻风经过,曼沙的修竹,微微摇曳着,倾斜着,晃动着,忽然间竟不知摇落了多少梦幻。
幽幽葱葱的竹林,是那样的静谧、安祥、温馨。那轻微而细密的沙沙声,似倩倩少女絮在诉说着心中的柔情,甜润而柔美,动听而悦耳。每当,每当太阳升起时,光环早已慢慢地爬上了竹杆的顶梢,金灿灿的,宛若一根根直立的长矛,相互拉扯着直挺挺钻进了云霄。
清晨的竹林格外清新,小鸟儿在林中窜来窜去,欢快地唱着歌,抖落了一生的烦恼,唱醒了明天的思绪。点点滴滴,晨露洒落在林中的小草上,小草儿舒展着细细的腰身,一起向太阳公公问好;林中的竹笋、蘑菇探头探脑,似乎刚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院前有一条细长的小径,绕过此路,便是长长的石阶,石阶由青条石铺就,石阶两侧,斜铺着一行石板,由于岁月之久,光滑如玉,早已泛出黯青色。
我喜欢从石板上滑下去。这天,阳光明媚,竹林中一片寂静,鸟儿也停止了喧闹。而我,只知道弟弟不会走,竟没有想到他可以爬行。
我把弟弟远远地放在地上,同往常一样,从石阶旁的石板上滑下去。
一次,两次,三次......我每一次滑到底时都会看看弟弟还在不在。这次我刚一抬头,只见弟弟已经从上面坠落下来,我急忙扑了上去,双手抱着弟弟一同滚下了石阶。
弟弟当时便失去了知觉,我哭喊着叫着他的名字。弟弟的眼睛,依旧就那样紧闭着,我吓得瘫倒在地上。妈妈闻讯赶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抱起弟弟向医院奔去,这儿只撇下我一个人,在那里直直地愣着。竹影斑驳斜射在我身上,痴痴的我,就这样依偎在它的怀中,不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痛疼,只是害怕,担心。
傍晚,爸爸从部队赶了回来,看看我伤的不重,就放心的去了医院。
夜很深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家的,一直站在窗前静静地等候的我,终于盼到了。
他们回来了,弟弟那刚刚发出的牙被折断了,脸肿的像个面包似得。
我不敢说话,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呆着。可是妈妈还是发了很大的火,我那嫩嫩的屁股,怎么也没有躲过妈妈的手。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挨打,也是最后一次,但我无怨无悔。
这是一个深痛的教训,那个不到六岁的我,没有照顾好弟弟,让弟弟的牙一直到换牙才填补上。
事情也多亏发生在那个年代。那时,人与人之间比较真诚,欺诈的行为少之又少。如果放到现在,那不只是跌伤的问题,其性质的厉害程度,可想而知。如今社会之乱,不用说我把弟弟自己放在那里,就是好好看着,一不留神或许终将不能见面也是有的。
那片竹林,有我的快乐,我的懊悔。每当想起的时候,我会时常在梦中见到。竹林深处传来一阵阵沙沙声......声声入耳,丝丝绕心,竹林沙沙,是那样的柔情含蓄,那是一种宁静,一种思绪,一种回味,还有那种难得的惬意。
竹影摇曳,童趣流逝。每每想起,随声而思。那婆娑的竹影,依旧萦绕在梦中。追寻着久远的往事,回味着相拥中的幸福,畅想着未来的美好。
如今的我,早已步入中年,家中的花园里,移栽着不少细细的青竹,夕阳西下,风吹竹摆。对逝去的童年,触景生情。宁静生活,多了一份回味。微风拂过,朦朦月光下,竹与叶在悄悄细语,享受着甜蜜惬意......童年的竹影,沉浸着久远的往事;生活的竹影,摇曳着美丽的未来......(二)心爱的裙子
记得,那还是我小时候的第一件裙子。我十分喜欢,小小的碎花,乳白的颜色,淡而清雅不俗,柔柔的,软软的,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服。
在一个夏天,是我父亲的战友回家探亲时带回来的,我有点小小的臭美,见到那件连衣裙,我着实爱不释手,每天都穿着它去上学。
那时候,很少有这样漂亮的衣服,一般都是清一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一抹的颜色,确实令人倒胃口,不像现在,花枝招展,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
关于这件裙子,我记得不太清楚。只记得,那时的我喜欢跳舞,总是会用小手轻轻地撩起裙边,飘飘地旋转着,那样子如轻云踏步,婀娜多姿,小小的身体,尽情地跳着舞着。
童年的我,活泼又可爱。无忧无虑的欢笑,伴随着我,虽说没有现在的孩子幸福,可我却是那个年代最幸福的孩子之一。
时过境迁,我又一次被家长骂。
事情是这样的,我很顽皮,爬山上树,无所不能。
这天,我穿着心爱的裙子去爬树。树是爬上去了,玩也玩的乐悠悠的,接下来的事又有谁会想得出。
天色渐渐地暗了,就连树上的小鸟也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挂在树上的小伙伴们,都一溜烟的从树上滚了下去,可是我却被树枝勾住了,怎么也挣脱不下来,一着急,只听“哧”的一声。我知道自己犯错了,惧怕得很,因为喜欢哭,自然也就如此了。
云姐姐在树下等我,见我下不来,也十分着急。当我来到她跟前时,眼泪就已经挂在脸上了。
云姐姐看到说:“不哭好吗?你回家就把衣服脱掉,找个地方藏起来,只要阿姨看不到不就可以了吗。”边说边把我的裙子用手攥着:“你就这样拿着,回家先去你自己的房间。”
我答应着,学着姐姐教我的方法,依旧攥着裙子,快步跑回家中,接下来的事情,就这样暂时隐瞒了下来。
不久,妈妈知道我喜欢这件衣服,几天没见我穿,顿感纳闷。
这天,爸爸回来了,就问我:“怎么不穿裙子了,不喜欢了吗?”
我知道爸爸要比妈妈好说话,家里爸爸又特别溺爱我,眼泪便又一次流了下来,爸爸一见急了。
“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我使劲地摇着头,就是不说话,最后爸爸问急了,我也只好老实交代了。
我隐瞒了此事,本就是一个错误,得到批评是应该的。
爸爸先是安慰我,马上就是一种严厉地批评。
“无论什么事的发生,都该跟爸爸妈妈商量,不可以说谎的,你这种行为我不能再袒护你,记住以后不许再这样了。”
我默默地点着头,眼睛还不时地瞥向妈妈。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着我的裙子一针一线的编着,不一会儿,我又可以再穿裙子了。
我记住了爸爸的话,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都无需逃避。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办法,只有勇敢的面对,才是问题的根本。
(三)最亲的伙伴
在我童年的时候,她就住我们家的隔壁。在她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帅帅,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他们不能随军,所以生活上未免有些清苦,我时常拿米饭去她家换黑黑的馒头,又香又甜。
云儿长得很是俊俏。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身穿一件碎花布棉袄,脚蹬一双她妈妈亲手做的绣花棉鞋,头发自然的拢在脑后,用一条红丝带扎着,看上去有一点点老土。
但是云儿很随和,我们经常一起玩耍,一起去上学,一起去海边捡海带打海蛎子。
那时,我经常到她家去玩,晚上一起写作业,一起听她妈妈讲故事。
她的妈妈为人诚恳,和蔼可亲,还做的一手好饭菜,有时我会赖在她家不走,就是为了吃她妈妈包的饺子。
那时候,我家是吃食堂的。因为妈妈要上班,回来的很晚,所以,我天天提着铝盆到食堂打饭。
食堂的饭,大多都是米饭,致使我回到地方以后不再喜欢吃米饭,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现在。
云儿性格倔强,好强。我们在一起时,她犹如一只快乐的小燕子,唱着,跳着。
她的年龄比我大一些,但她像是一个大人似地,时常的关照着我,我也会跟在她的身边,有事没事的姐姐长姐姐短。
学校的男生,都不敢欺负我,因为云姐姐很凶的,他们惧怕得很。
有一次,学校考试,成绩出来了。云儿考得不算好,走在放学的路上,云儿跟我商量着怎样骗过她妈妈。
在那时,云妈妈很喜欢我,总是拿云儿跟我比,造成了云儿的心理负担。
回到家中,我正在写作业,忽听云妈妈叫我。声音总会比人要先到,我向窗外望去,只见云妈妈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我把路上商量好的话在脑中过了一遍,就勇敢地等待着她的到来。
云妈妈很直爽,进门就问:“小丽,你考得怎样?”
我说:“不好,比云姐姐还差呢。”
我这样说着,心里还是打着鼓,因为我这次考得不错,而云儿刚刚及格,这事能不能瞒得住,我真的不知道的,因为爸爸回来总要过问我的考试成绩,他回到部队免不了会跟云爸爸一起谈论我们的学习。
云儿的学习也是不错的,她的语文要比我好,而我只是数学比她好。
那时候,我真的不喜欢背诵,语文是我最头痛的一门功课因此,我们两个相互包庇,相互关心,久而久之,我们就像一对亲姐妹一样形影不离。
我们住在这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地方,而那座宽阔的桥梁,则是我们天天要走的必经之路。这座桥的结构,我实在记不清楚,只是在脑海中微微地浮现着,貌似梦中的回忆,无从下笔。
记得那年冬天,海边的风很大,每次走在桥上,云姐姐都会拉着我的手,生怕我被风刮跑。而我总会把头缩进棉猴的帽子里,把那只戴着棉手套的手递给姐姐。
春天到了,山上苹果花的开了,梨花也开了。漫山遍野,相互交融着、簇拥着,争相斗艳。
在部队大院的四周,有也很多的果树,山上山下琳琅满目,这些都是附近的村民种的。
秋天,云儿经常带我去山上摘苹果,我们爬到树上连吃再摘,真得糟蹋了不少。村民们拿我们也没有办法,只是说吃就吃吧,只要别糟蹋了就好。
爬树,上山,下海,撑船,那是我们这帮孩子的畅想。学校别放假,不然那就是一群即捣蛋又淘气的孩子,犹如电视上演的一样,成群结队,爬高窜低地高声呐喊,无不震耳欲聋。
我跟云儿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有时我犯了错误,她会替我顶过,为此,她受了不少委屈。
谁知好景不长,部队有了新的规定,不能随军的家属,不可以再住部队大院,必须离开部队回自己的家乡。
云儿走了,从此我失去了最好的伙伴,每次爸爸回家,我总是缠着爸爸问云儿的情况。
有一次爸爸回来,还没有等我提问,就说起了云儿的事情。说云儿的爸爸为了她弟弟递交了转业报告,上级领导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很快就审批了他的报告,而且云爸爸走得匆忙,都没来得及告别。
从此我失去了云儿的消息,音讯全无,也只好默默的祝福云儿快快乐乐一生幸福。
云儿走的时候,送我了一件她亲手做的小礼物,我一直保存着,时常拿在手中看着,这件礼物,对我来说要比什么都珍贵,我曾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但是,就在我们离开部队向地方搬家时不小心丢失了,我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为此,还发了不小的脾气呢。
现在想想,都不知云儿是什么样子了。往事,也只能唤起我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逝去的时光和对真挚的朋友的思念。
(四)我和猫咪“旺旺”
有一天,朋友给我们家送来一只猫。
这只猫名叫“旺旺”。“旺旺”是一只通人性的猫,每天都陪着我吃饭,玩耍,看电视。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平静的日子里,“旺旺”总是在我不在家时默默地等在门口,盼望我的早点归来。
这天,“旺旺”在陪我看球赛,一场激烈的球赛,旺旺看得得意忘形,便在房间里跳了起来,还不时的用脚乱踢,我白了它一眼,它很知趣地变得安静了。
安静只是暂时的,球赛正进行得激烈,“旺旺”看得揪心,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它腾空而起,一个流星闪月,直奔电视而去。只听“砰”地一声,竟然一脚踢到了“世界杯”,这下“旺旺”知道惹祸了,就老老实实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等着我的惩罚,我好像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关掉了电视,“旺旺”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而我没有搭理它。
从这以后,我好久没有陪“旺旺”看过电视了,有时还会很晚才回家,“旺旺”也觉得很委屈。但是,它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一直守候在门口等着我回家。那扇不开启的门,就这样关着,“旺旺”也就这样眼巴巴地瞅着那扇会动的门。
一天,我回家收拾东西,“旺旺’知道我要出远门了,但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眼中含着期待的目光,我也没有说话,用手抚摸着它的头,有些恋恋不舍地走出院门。
这一分别,“旺旺”在家中没了朋友,它的屋子里粉尘飞扬,自己也没人打理,身上痒得难受。没有办法,“旺旺”只好到太阳底下暴晒,虽说太阳晃眼,但总比在家中好多了。
“旺旺”经常趴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眼睛盯着那条我必经的路。
看到了,“旺旺”终于看到了我的身影。它高兴地摇着尾巴,当我走近时它一跃而起,跳到了我的身上,那份激动,无言以表。
回到家中,我为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它依偎在我的身旁,还不时地抬头看看我,心中洋溢着幸福,眼泪却慢慢地流了下来。
我还是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
从此,“旺旺”变得更加懂事了,一直没有再让我操心。天天守在门前,等着我归来的“旺旺”,只要我的脚步一响,就是再远它也能听得清楚,那种兴奋,那种欣喜,甭提多开心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旺旺”生下了三只小猫,它天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院子里玩耍、晒太阳。它的孩子们很是顽皮,深得我的喜爱,后来我给它们起名叫“阿花、阿黑、阿白”。
“阿花”是一只文静的猫。黑黝黝的皮毛间,带着斑斑点点的白色花纹。它看上却总是乖乖巧巧的,老老实实跟在妈妈的身后,从不给妈妈惹事;“阿黑”则是一只顽皮的猫,黑黑的身体,白色的爪子,再加上一张白白的小嘴巴,犹如一只小小的精灵,我见了总是爱不释手,所以,就给它养成了一种娇惯的习性,它可是一只好事的猫,每天总会缠着我打闹嬉戏;“阿白”更是一尘不染,那白白的皮毛,透着油亮的光泽,一双蓝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还不时地用奇异的目光,盯着她的伙伴,常常表现出一种骄傲的姿态。
有一天,它们在玩踢球,你一脚我一脚地踢来踢去,玩得起劲,还不时地“喵喵”的叫着,“旺旺”望着孩子们,心早已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忽然,过来几个民工带走了它们,“旺旺”恳求地叫着。
“把我的孩子留下,不要带走它们,我求你们了。”
但是没有用,那群民工似乎没有多少教养,有的只是一种欺男霸女的行为,“旺旺”有苦难言,只好焦急地等待我的归来。
我回来了,“旺旺”眼中充满了哀求,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经过仔细盘问,才知道了缘由。
我没心情吃饭,找到了那几个民工,强行要回了“旺旺”的三个孩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说要把他们送走,不让我把时间都用在照顾它们身上,于是,就带着“旺旺”跟我回到了乡下姥姥家了,“旺旺”从此在那边安了家,过着安乐的生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难忘童年,童年难忘。童年是一首首甜美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美妙;童年是一串串冰糖葫芦,甜里带着酸,酸里带着甜......朦胧的夜晚,我的心儿插上了月光的翅膀,飞回了我童年的时光,飞到了我可爱的故乡,去重新吟唱我童稚的歌,去重新撷捡那丢失的记忆,去重新做我未完待续的童年的梦......
第三篇:情感真挚的六篇散文
篇一:情深不寿,强极必辱
现下想想,其实自己并非不懂恩怨情仇,甚至有些用情太深,自伤自损。然而都是通透懒散之人,也便不顾及别人的用心,只怪自己未去深究,也不肯多去理会。情感的寡淡,终是施与者和接受者的事情,别人强求不了。情感的热烈,有时也是当局者迷。但是真心付出,太过用心,反而落下骂名,里外不是人过犹不及。
孔子讲究中庸之道,却忽视了情的感性。总会有过多索取和过多付出的一方,总会有欣然接受和根本没有所谓的差别。只道自己心智单蠢,无法勘透。归根结底,亦是性格使然。生性如此,为何委曲求全?既是情感,便是要有所付出,也有所取舍,时刻公平公正做不到,心中的委屈和不爽也便加深了。想来是自己多虑,自寻烦恼。但悠悠众口,不可不顾。以为自己真诚实意,赤诚热枕,不过是冷脸贴上热屁股,芥蒂越深。自顾自的哀愁愤恨,寝食难安,不过是伤己最深,于他人无义,何必?口直心快,自来熟,一旦以为我们足够友好,足够亲近便愈发刚强,愈发得寸进尺。
有此情况,若真是知心,则调笑数语或反唇相讥,不过皆无中伤之意,若真是无心,则日渐萧索,无言以对,没有共同语言。
有人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凡夫俗子何其多,皆有喜怒哀乐,爱恨嗔痴,性格作祟,爱“恶语相向”“咄咄逼人”,却时常鸡同鸭讲,铸成错事。
人性不同,也都非圣贤,也便有了磨合时期。却没想到事与愿违,众人直观感觉,接受者亲身体会,现身说法,倒显得自己穷凶极恶,却分明是被伤至深。过于突出的人势必会受到屈辱,因而排斥,因而封闭,因而玻璃心。有没有错已经不是重点,更加难以释怀的,是以后如何自处。总以为是人以类聚,一旦自作聪明归错了类属,便落了两看生厌的下场。没有人一相遇就热闹,也没有可以一直维持初见的热情,相反,交往越深,情势难以控制之时,心情更加无法平复。
有道: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看来,并不交心,我绝对不会开你玩笑,只会冷眼斜睨,何必睬你。然而境况不同,有人外表蠢萌,实际内心高冷,有人面冷心热,相处模式必然不同。只是懒人已经无暇顾及此,怂人无法参透,说的就是我自己了。
篇二:恋上文字的寂寞
网上人人都在说寂寞,寂寞,是什么?有人说,男人的寂寞和女人的寂寞不同。我也不知道男人的寂寞是不是和女人的寂寞有所不同。我所理解的寂寞,是心灵上,思想上的。是孤单的附生情绪。
这种寂寞,不论男女,无关风月。这种寂寞,多与文字相关。也许,除了以写文为生的专业作家,小说家,大多数恋上文字的人,都是寂寞的,是孤单的。写下的字字句句,都是希望有一个特别的人,可以读懂自己所写的文字,以及那些隐含于字里行间的心思。
但并不是每个爱上用文字表达的人,都能机缘巧合地找到并拥有这个特别的读者。就像子期之于伯牙,陈慥之于苏轼,相如之于文君,如傅晚晴对于顾惜朝,如同小龙女之于杨过……是一种懂得,一种救赎,一种心甘情愿的了解,一种心意相通的交融。愿意读懂一个人文字并产生共鸣也给予回应的呢个特别的人,最是可遇而不可求。
爱文字的人都善寂寞。爱文字的人都易寂寞。爱用文字表达的人,多数是浪漫的,深情的,纯真的,相信,向往,并执着于真,善,美的追求。
然而,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转眼间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十年前热情洋溢的说着要一生一世,承诺要天长地久的人如今还在么?一年前陪你聊天聊到很晚的人如今又去了哪里?一生中可遇上几份经得起飞逝的时光检验的感情呢。
逐渐懂得生命的时光越走越短,能真正进入你心中的人越来越少,曾经深根蒂固的情感,也会慢慢剥离根系,从你的生活轨迹中消逝。形形色色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肆意的来来去去,给我们留下快乐或悲伤,甜蜜或酸楚,不由你舍得或是舍不得。终有一天,你会开始习惯告别,习惯说过再见之后,真的再也不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伴你同行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那个甘愿为你停下脚步的人。越来越珍惜起身边的人,那些曾为了自己甘愿停下脚步的人。
我是一个念旧情到偏执的人。偶尔想起这些人,心中仍有万分的遗憾和千分的不舍,不甘接受这已成现实的形容陌路。总是固执的想找到答案,时光究竟是如何,把曾经亲密无间的人变成陌生,连生命中铭刻过的痕迹会这般浅薄,不过春夏秋冬的时间,就已被岁月抹去。也不知是摒弃了矫情,还是学会了冷漠,在现实的世界,也没有勇气再像年少时那般痴狂和执着,也不敢再去承诺和接受所谓的天长地久。
村上先生说:从今天起你要去做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在岁月的历炼中成长,放下执着与矫情。
如果皱纹终将刻在脸上,我们只能努力做到,不让皱纹刻在心上。
习惯游走于文字的人,无论男女,无论多大年纪,也无论身份高低,大多数人的内心里,都住有一个不愿长大的小孩,和一颗青春永在的处子之心,执着的相信,感情,只要坚持,只要真心,只要彼此相信便会天长地久,无论相隔多远,无论过去多久。
这种执着,在世俗的眼里可能被当作是矫情,是稚气,是无理取闹。这种表达,在世俗的面前被敷衍,被漠视,被忽略,被冷落,甚至,被嘲笑。于是,我们孤单,我们寂寞了。我们渴望有人能读懂自己的文字,读懂自己的内心,有人能与自己的思想共鸣,能与自己的心灵同频。
无论世事怎样沧桑,无论时光怎么流转,其实人,都要需要有人爱,也需要去爱人的。感情需要一个出口。爱文字的人更是如此。有些人谈爱色变,有些人谈情就以为是狭隘的儿女之情。有时候我们渴望,向往,并追求的,不一定是爱情。只是一种可以温暖彼此的感情,类似亲情的那样。
我所感觉到的寂寞,是一种文化病,也许,也是一种闲出来的病。有时间写文字的人大多闲适,懒散。类似于饱暖思淫欲的情形,生活安稳了,文字读多了,网络方便了,感情丰富了,精神需要了,于是,心灵寂寞了。是的,温饱之后,我们热切需要爱的表达,希望有人能与我们在感情上互动,在思想上交流。我们也都爱父母,爱亲人。
但是,却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羞于启齿。除了情侣之间,我们真的不敢像某些国家人那样,回家的时候,见面的时候,自然的对他们说:我爱你,或我想你;自然的给他们一个热情的拥抱,或是一个亲密的吻,自然而然的在睡觉前道一声晚安。长大,学习,工作,结婚,更加拉远了亲人之间的距离。有的人和父母亲人之间,也许是一年到头也难见上几次面。除了用礼物或金钱去表达深深的爱,却难以像小时候那样,亲密依偎在一起。
于是,也许,我们在网络里遇见着彼此欣赏的人,彼此倾心的人,彼此懂得的人,彼此爱护的人。电话,网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既真实,又虚幻。声音温暖在耳旁,感情朦胧在天边。因为摸不着,看不到,可以不用害怕羞涩,不用担心矫情。可以倾心的交谈,放肆的欣赏,纵情的表达……不分地域,不论年纪,无论美丑贫富,只求彼此懂得,才能填补这一感情的缺。
都说过了那段矫情的年纪,人也不会再天真,不会再单纯,不会再那般固执的相信。都说成长会教人学会放下与忘记的,不会再执着于地久天长的情感与不离不弃的关系。但是游走在文字里的人,是有一部分生命,活在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里。文字人的心里,有一个没有利欲熏心的纷争,没有尔虞我诈的算计,没有位尊身卑之别的理想的乌托帮。
只想有一个说话不用解释半天的人。
只想有一个人愿意和我并肩同行,看尽人生路上所有的风景。
如果你不来,我宁愿寂寞,独自感受与文字对话的安宁与冷清。
只求有一个人,知我冷暖,懂我悲欢。你若不来,我宁愿孤单。
篇三:拷问
我静静地站在土堆前面,凝望远处,好像在思念着她。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内心象是被撕裂,为什么你就这样离开了,我恨我自己。
过去只能让人回忆,那就让时间停留在那里!
我是一个很依赖人的小鬼,那时的我很调皮,什么事都不会自己动手,感觉有你在,我什么都不用愁。任性是我的影子,而你却总在我身旁为我遮阳。一开始我就是个宠儿,是你眼中的那颗最夺目的明珠。我讨厌你的唠叨,你每天会提醒我起床,会叫我吃饭,有时会提醒我有多穿点衣服,我都觉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了。这些平常的小事,若没有你的关爱,我能自己完成吗?
时间的魔轮在旋转,这时我早早的背上了你给我选的书包,我还是挺满意的。你总把我放在第一位置,我知道你一定把我的衣服都整理好了,我的生活用品你一定检查了很多遍,象是偷窥我的隐私。但你看我的眼神还是那般呵护,而我还是一样的淡然……我准备行走前,你会严厉的嘱咐我,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回头冲你微笑,你还是那样的熟悉,只是好象眼角多了些皱纹,母亲。
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感觉你还在我身边,是你吗?
“孩子,你真让人操心……”这时的你是躺在病床上对我说的。你还是对我这么牵挂,这是你对我说的最后的一句话。我还是希望我能够任性一些,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成为一中奢望。
若真的是你,我只想对你说,你还在我心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我思念冬天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觉可笑。此时此刻,正值隆冬季节,却还要思念冬天,若不是有意做作,还真与常理不符呢!很多人说,今冬,阳光明媚,就如深秋季节,一点儿也不冷。冬天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冬天,就应该大雪漫天飞舞,北风昼夜怒吼。然而任我在内心千呼万唤,洁白的雪至今仍杳无踪迹。即便是寒风呼啸,乌云压顶的日子也极少见。这样的天气,能算是冬天么?
我无由地思念起记忆中的冬天来。
小时候,冬天好冷好冷,寒流三天两头光顾,在山河大地上,把冬的印迹刻得很深很深。脚下的黄土地,甚至会被冻得裂开缝隙。宇宙苍茫,四周的山野不再妖饶,皆浑成一色。房前屋后的树木也失去婀娜的姿态,显得沧桑凝重。黄河河道不再浑浊,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整个河道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在蓝天下蜿蜒飘舞。横亘在天际的山峦,朦胧成暗灰色,若隐若现,宛如戴着纱巾的少妇,隐匿在屏风里,教人遐想无限。所以,冬天虽然冷酷,但意象丰富,一点儿也不单调。
冬天,万物皆休眠了,唯有风,是最活跃的。风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来去无羁无绊,但它逃不过猪的眼睛。都说猪笨,其实猪是很聪明的,每在寒潮来临之前,它就哼哼唧唧地往猪棚里衔柴草垫窝。人们根据其活动,判断出天将变冷,于是提前作好防寒准备。风是冬天的主旋律,不管在哪里,都能听到它的吟唱声;沙尘是风的旗帜,总是高高举起,飘扬在空旷的野外。冬水淌过,天气骤然变冷,农田里的水结成冰,白茫茫一片,好壮观。当土壤全部被冻结后,沙尘就会少些。乡下的孩子自由快乐,他们像风一样,任性而为,不受拘束。那时,乡下池塘很多,孩子们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每到初冬,池塘水面就被冰层覆盖,胆子大的,在池塘边小心翼翼地抻出脚,试探冰的承载力。有时候,薄冰会卡察卡察的响,就听嘴里喊着“响冰不烂,烂冰不响。”继续往前走。当然,有不幸掉入冰窟窿的,等到爬上来,全身湿透,嘴唇冻得发紫不说,回家后,免不了要挨顿打。顽皮的孩子,用大人的话说没有记性,到第二天,全然忘却了昨日的痛苦,继续到冰上玩。
风还像把刀子,有意磨练人们的意志。但凡经历过凛冽西北风洗礼的人,其意志与忍耐力,往往要坚强得多。小时候,每到冬天,手背上就裂出好多伤口,脚后跟也如此,这里刚好,那儿又裂,此起彼伏,直到冬天结束。记得爷爷常挂在嘴边的话:三九三,冻得野狐子没处钻。在最冷的三九天,就连山上的羊群也逃下来,躲在温暖的家里。羊是农家重要的财产,不但产羊毛赚钱,还能繁衍出更多的小羊。寒冷使人的爱心蔓延到动物身上。下山的母羊开始陆续产羔,大人们也跟着紧张起来,两只眼睛昼夜盯着绵羊滚圆的肚子。由于气温过低,如果在半夜,还会把绵羊留在卧室里,让其在屋里产羔。刚生出的小羊羔很顽强,在地上挣扎几下,就可以摇摇晃晃地站立。人们很怜惜,会把小羊羔放热炕上,以免被冻死。
空旷的乡村虽然冷,但空气很纯净,不管什么样的味儿,都会传得很远很远。炊烟也如乡民间那般亲切,它们带着本家的饭香到邻居家串门,互相问好。所以每当炊烟四起,邻居家做什么吃的,鼻子敏锐的人都可闻出来。要是谁家炒肉,半个巷子都可闻到。
冬夜很漫长。晚饭后,躺在火热的土炕上,可以发挥想象力,想黑夜里会有些什么。迷糊中甚至感觉神仙鬼怪就在屋外。不然,为什么一到夜晚,风就在空中咆哮如雷,即便是在屋里,也能感觉到光秃秃的树木无助地看着北方,瑟瑟发抖,低声呜咽着。起夜,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害怕的事情。屋外伸手不见五指,风在身边跑来跑去,感觉人几乎要被黑暗拐走。寒星镶嵌在黑黢黢的天幕上,忽明忽暗,随时要被风吹灭的样子,更增添了对黑暗的恐怖。不过只要走出去,胆子自己就大起来了。如果一觉醒来,感觉外面亮晃晃的,甚至有些刺眼,那外面肯定是下了雪。冬雪最善解人意,它轻手轻脚飞来,悄声落在屋顶、院落、乡间小路甚至野外。就连光秃的树枝上,也挂满晶莹的冰霜,成为真正的琼枝玉树。瑞雪兆丰年。雪是乡下人最喜欢的,雪后,大人开始清扫道路,把洁白的雪堆在地里。孩子们最快乐,更不怕冷,在雪地里跑来跑去,有时把鞋弄湿,即使脚后跟被冻肿,也不愿呆在屋里。
冬天节日多。农民们忙乎一年,终可以歇息了,纷纷走亲串友。家里来了客人,总要做些好吃的招待,孩子们自然也跟着大亨口福。乘农闲,给年青人操办婚事,整个村子就像是过节般,全体出动,倾全力帮忙,出人出物,毫不吝啬。待客所需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几乎全部从各家各户拼凑。当然,最精彩、最开心的,还是闹洞房。那时,不管是小伙,还是姑娘,都比较腼腆,所以人们的玩兴很浓。持续时间最长的节目,无非是给长辈或者大哥大嫂点烟。每当此时,不管平时吸烟的,还是不吸烟的,都要凑上去,要支喜烟抽。有使坏的,故意将烟掐短,新郎新娘若想将烟点燃并用嘴叨住,须将脸贴在一起,这在那个年代,可真是难度不小的考验呢!看新郎为难、新娘害羞的样子,有些人就越起劲的闹,推推搡搡,把新郎新娘往一起挤,小孩子们也跟着瞎起哄。热闹的场面,让寒冷的冬天也充满暖意。对乡里人来说,进入腊月,几乎天天在过节。家家开始杀猪宰羊,蒸馍馍、烙饼子、炸油香,忙得不亦乐乎。等做好了,送完东家送西家,乡邻相亲,相互分享快乐。
冬天,乡下的生活单纯,但不寂寞。吃过早饭后,一群人男人们蹲在背风的南墙根下,嘴衔香烟,将手插在袖筒里,边晒太阳,边说笑,或下棋打牌,其乐融融。女人们更喜欢串门,乡邻四舍,东家走西家,一起做针线活,说家长里短,不觉就到了该回家做饭的时间。急步赶回家,在厨房里忙乎,不一会儿,饭香就飘出院子。女人站在大门口,扯开嗓门,呼儿唤夫,回家吃饭。于是男人拍拍屁股,掐灭烟头,和其他人打声招呼,慢悠悠地朝家里走。灰头灰脸的孩子们,尖声叫着,跑回家……
篇四:徘徊旧梦
月下沉思,不经意间对往时往事的回忆,尽显此时此刻的孤独。当岁月悄逝、记忆模糊,却依然在心里诘问:此生;那些已成追忆的人与事,尔今还会有谁念及?
走在繁华的都市,依然无法淡化我的这种孤独感,即使每天忙忙碌碌、前呼后拥,我依然有一种无法融入的感觉。这孤独与生俱有,并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事情而改变。
于是我发现,人的天性是不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及社会地位而改变的。或许,就如我母亲经常笑骂我的那句话:“你好日子过多了”。
在一般人看来,我的一切已经近乎于完美的程度了,我自己也非常的安于现状,只是心里,总是会有这些忧伤的文字流泻,或许,是因为我的天性吧。我甚至无法走出这样的意境,我喜欢这样;静静地追忆、静静地思索、静静地感悟。
在江南生活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月下信步庭院。看那风吹丝竹,树影婆娑的景象。这丝竹,乃我亲手所载,这桂树,与我形影难离,还有那满院的花花草草上的每一滴露珠,我都曾用心地收集珍藏。令人在瞬间,悠然地萌动思念之情。
这庭院,无论是春夏秋冬,都始终弥漫着鲜花的清香。这庭院,任凭岁月悄逝,此中的况味依然使我难以忘怀。时而凄清幽怨,时而婉约隽永。
或许,是因为在这样景清情切的意境,令人动容。看着月儿静静地倾泻在我书房外的小院,坐窗前,在朦胧中感触人声寂绝的空灵。这份美丽无与伦比。
尽管这意境会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茫然,但更多的是一种灵犀暗生的感慨。正如纳兰容若所说的那句:“我是人间怅惘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但,现实中有很多不得已的事儿,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而,很多时候,即使两情相悦,却也无法朝朝暮暮地相伴相随,一如花期错落,你开暮春,他盛初夏。令人感叹;纵是百般眷念也徒劳,倒不如那若即若离。
但这样的错落,却是能够营造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思,让人沉溺在往事旧梦之中,放任心境之外的徘徊。
于是,今夜我着一袭素衫,徘徊在心境之外。看,周遭的一切映在明净的湖水之中,圈圈波纹微澜,点点萤光闪烁着清澄的光芒。此刻,一切红尘俗念俱已远去。
篇五:华胥梦和庄周梦
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这首词出自于北宋一流词人周邦彦之手,词牌名叫《华胥引》。通过词面表达的意思来看,大约是他离开了心上人,独自去了异地。然后在寂寞的夜里,一边无聊地剪着灯花,一边思念着心上人。往事如梦似烟,那位女子体态轻盈能歌善舞,曾燃起他生命中最灿烂的岁月,带给了他无比的快乐,更激起他许多创作的灵感。那谁才是他的“邦女郎”呢?竟无人知晓。
这首词牌是周邦彦亲自创制的,填的人并不多,且只此一体。“华胥”指的是一个美好而虚幻的国家,这个国家和英国作家托马斯·莫《乌托邦》书中所构想出的乌托邦王国,那是如出一辙。
华胥梦这个典故,来源我们的祖先黄帝曾做过的一个大白天美梦。我们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是炎帝,“黄”就是三皇五帝之首的黄帝。远古时代的黄帝,平定了各个部落之间无休止的战乱,然后把部落统一并建立了华夏民族。这个蓝色星球上一个最伟大的民族,从此就这样诞生了。在他的治理下,这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人,用他们的勤劳和勇敢、智慧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传说当初的黄帝,因不得其法治理国家,以致弄得自己枯瘦憔悴,神情恍惚的。他烦躁不安地撇下了手中日理万机的事务,决定给自己放假三个月。他离开宫殿,独自闲居到一个环境十分清静幽雅的地方。他准备苦思冥想得到一个治国的最佳方案,顺便也好好的让自己修心调养一番。有一日大白天,他想着想着就伏在案几上睡着了,不知不觉中,神游到一个名叫华胥国的地方。
这时,他被眼前出现的神奇景象完全惊呆了。天呐!这哪里是人间,分明就是一方神仙乐土。你看,这里的人走到水里淹不死,走进火中还毫发无损。刀砍不进,枪也刺不死。他们腾云驾雾,就如履平地。那云雾遮不住他们的眼睛,即使电闪雷鸣,还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无忧无虑的,来去自由如风。
说风,风就来了,一阵大风刮起,黄帝醒了过来。过了很久,他的思绪仍然还停留在那个梦境中。三个月后,他重新回到宫殿,召来了众大臣,把他梦见的一切讲给他们听,最后说:“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原本想得到一个治国良策的,没想到做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梦。很感谢这场梦,它让我得到了启示。所以我明白了,和谐理想的社会是要靠无为而治的。我现在已经得道,知道该怎样去治理国家了。”此后,他励精图治,最后终于把天下治理得几乎和华胥国一样美好了。
无为而治,就是说必须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地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就像《镜花缘》书中唐傲和林之洋去过的君子国,那里的人虽然都衣冠带剑的出行,但他们全部斯文得体,风度翩翩。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当官的不会贪赃枉法,为民的不会偷鸡摸狗,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
国家治理好了,黄帝的心愿已了,最后他化仙乘龙而去。于是后人就把黄帝做的这场美梦称之为“华胥梦”。历代文人在诗词里多用来向往一个安乐和平的理想乐园,或作为梦境、仙境的一个美称。如李商隐的《思贤顿》:
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
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
但也有人喜欢称之为华胥境的,如陆游《睡觉作》:
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
南宋辛弃疾,满腔碧血,忧国忧民,没想到最后只落得一颗报国无门的心。于是夜夜仰望壁上,任那龙泉空吟。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实在令他焦虑而失望。他想归隐,可哪里才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呢?
——《菩萨蛮·昼眠秋水》: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晚凉秋水眠。
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其实,这个典故还可以用四字成语的形式名为“一枕华胥”的,如陈允平《浣溪沙》:
一枕华胥梦不成。碧筒香润玉醪倾。日长花影过池亭。
雪藕臂寒鹦较怯,采菱歌发鹭频惊。白苹洲上雨初晴。
宋朝文学家孟元老,同样也遭受了国家沦亡的痛。南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无比追忆当年繁华的东京,所以他在《东京梦华录》里写下了:“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华胥梦不仅让黄帝得到了治国的启示,还给后来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一书产生了巨大的灵感,因此也就设计出了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这一玄幻迷离的情节。这个情节,为他整部小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第五回的开头,曹公写有:
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
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古人崇信迷信,特别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征兆。对做梦这一现象,始终是迷惑不解。有人就把大家平时所做的千奇百怪的梦综合起来,还借周公之名撰写了一部叫《周公解梦》的书,以此用来占卜吉凶。即便在当今,人们仍会开玩笑称睡觉是去见周公或梦周公去了,可见此书在民间流传的广泛性。
说来梦也真是奇怪,它贯穿古今中外,不嫌你贫还是富,也不计较你高矮美丑。它姓梦名幻,是造物者赏赐每个人的一位充满神秘诡异的情人知己。它与生俱来,善始善终,对你不离不弃。无需誓言,和你生死与共;无需约定,和你如影随形。多少风花雪月的日子,就这样一直默默地陪着你,和你联袂演绎着你人生另一个世界里的精彩。
莫非我们真的存在飘渺无踪的灵魂?或者说是,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也还有另一个自我?如果说华胥梦只是黄帝的一场神游,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庄周的梦又是如何。
庄子,姓庄名周,诏号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及道家学。他一生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才学令后人无比钦佩,他的境界足令我辈高山仰止,他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哲学理论无不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楚王请他出山,他敢不给面子,说自己宁可做一只水里自由自在的乌龟;他和惠子知鱼之乐的那一段精彩辩论不知雷到过多少人,也都没个商量。魏王说他太潦倒了,他会说大王此话差矣,我只是贫穷而已,绝不是您所说的潦倒。他看见两条鱼在一起呼吸苦难,互吐着泡沫,他劝诫它们与其相濡以沫,还不如从此相忘于江湖。
万物对我们来说,都无可奈何难逃此劫。当你拥有了什么,也就意味着即将要渐渐地失去于它。
而周庄梦的典故,是这样发生的。两千多年前一个明媚的午后,庄子身心舒缓地坐在一窠青翠欲滴的竹下。他双目微闭,正独自一人弹琴复啸。不远处的田野间,生长着成片成片蝶形浅紫的豌豆花,一眼望有着花飞蝶舞的浪漫之气。
庄子的琴声的确显得有些伤感沉郁,把花儿们都纷纷被惊醒了。它们揉着惺忪的眼,慵懒地伸着曼妙的腰。也不知是景色太美容易让人沉醉,还是自己真的倦了,他停止了抚琴,席地而眠。和煦的风轻轻地抚摩着他清瘦的脸,暖暖的阳光织成柔滑的丝缎子,软软地铺在他身上。
花儿醒来,庄子睡去。
梦里,他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他一直飞啊飞,舞啊舞,感觉这是人生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和惬意。
也不知梦了多久,反正庄子从梦中醒来的时候,花落满身,花香满庭。
这个情景让我忍不住要一头撞进大观园,想去再看看湘云醉眠时的那一副憨态神情了。都是香梦沉酣,庄子梦作蝴蝶了,而湘云那个时候会不会也做过同样的蝶梦呢?我无从可知,只记得她全身落满了芍药花,脸泛晕红,金簪斜插。有无数蝴蝶围在她身旁一边飞舞,还一边窃窃私语着:这是从何而来的这么大又如此美的一株芍药花啊?
好了,还是不扯远了,归入正题吧。关于这场美丽的蝶梦,其实在一段时间内连他本人也弄不明白。你说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在做梦变成了他呢?哲理就是这样,字句虽然简单,但道理尤为深刻。庄子在他的著作《庄子。齐物论》中,记下了这个梦。他得到化身蝴蝶自由飞舞的快乐,也悟出了忘我的境界。后来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张潮,在他《幽梦影》里写下了一段妙语:“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这也算是,对庄子蝴蝶之梦最为精妙恰当的阐释吧!
庄周梦蝶的故事,给人们描绘出了美幻的童话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也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所以这个典故,历来备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追怀。它名称也很多,如蝶梦、梦蝶、庄周梦蝶、南华梦、南华蝶、庄蝶、庄生晓梦等等。但我更喜欢蝶梦这个词。蝶梦蝶梦,念在嘴中,那是多么的让人感到唇齿生香哦。
最先把这个典故运用到诗中来抒怀的,应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他是一位早慧的诗人,也是一个偏安小朝廷里的君王。拥有帝王之尊,却和南唐后主李煜的命运一样,不幸沦为了阶下囚。人生巨大的落差,令他无比痛苦,悲愤不已。他曾写过《十空诗》,分别命名为如幻、水月、如响、如梦、如影、镜象。在《如梦》诗中写到:
祕驾良难辩,司梦並成虚。
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
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
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
可以看出,他当时是多么的需要快乐,又是多么的向往自由的生活。到了唐代,李白身为浪漫主义的诗人,自然也不会错失这份美妙的感觉,《古风其九》: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李商隐写的《锦瑟》的七律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五十六字的诗里头,他居然一口气用了好几个典故,不得不说他是艺高人胆大。叶嘉莹女士曾对她这首诗很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并发表论文,而且还以《锦瑟》为主题进行专业性讲座。李商隐的作品大都用典频繁,字句晦涩。他的诗如一首首难猜的谜语,让后人对他的诗与人生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们看这首诗中他描叙的锦瑟、蝴蝶、杜鹃、明珠、蓝田玉这五个物象,它们所反馈给我们的信息,你说哪一个不是很美好和美妙的呢?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句总了全诗的总结。所以说这首诗是作者在追忆往事,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一去不复返的锦瑟年华。
晏几道也运用过这个典故,是一首《诉衷情》的小令: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雁书不到,蝶梦无凭。蝶梦在这里比作短暂而美好的梦。此两句对仗工整自然。似春燕掠水,不着痕迹。七公子小晏的词,素来读之哀伤凄婉,用词情深缠绵。多叹息,也多有幽恨。这种词风让数百年后的纳兰性德,沦在其中,颇得遗风。
高产量高质量的宋代诗人陆游,读书万卷。他既有大丈夫的宽阔胸襟,也具有女子细腻的内心世界,他用起典来也是如此的巧妙绝伦:
身寄人间世,心常古镜如。
唤醒狂蝶梦,扫尽老狐书。
年出乡闾石,贫过仕宦初。
村村是桃李,岂独爱吾庐。
断肠女诗人朱淑真,带着怨恨离开世间之前,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场美丽的梦。
寂寂的屋内,炉烟恹恹地轻袅着。她青丝凌乱,面色苍白,额前仍系扎着一条抹额。绣花枕头撑着她单薄瘦弱的身子,就这么软软的斜倚在床头。她目光呆滞地望着手里桃色的浣花纸笺,纸上墨迹未干,那可是才写好的《春日感怀》:
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
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
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
海棠方睡足,帘影日融融。
莺声碎,蝶梦空,事如春梦了无痕。此生,爱情与她无关,今世,幸福只是传说。那一瞬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清冷的泪水忽然就此决堤而出,淹没了一场花事一帘梦,也淹没整个自己。
所谓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生命仅仅是一场体验,人生也只不过一场梦境。但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中,仍然需要有美梦。有了它,你才有渴望和追求,有了它,你心之处,必永存一方美丽的桃源。
月在水中,名水中月;人在梦中,叫梦中人。世间万物,虚实相融。梦里身外,真假难分。今生来世,风雨微尘;此处彼岸,缘起性空。
谁能告诉我,下一个花飞蝶舞的世界里,谁又将是谁的谁?
篇六:文化的力量
如果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工作实践中蓄积的思想精神力量,是对社会发展进程及意识形态量体裁衣的精心定做,那么这种无形的思想力量是势不可挡的滚滚时代潮流,必将助推社会蹄疾步稳势如破竹地向前发展。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光芒四射影响着世界文明,中华文化已逐渐被全球化的浪潮所助推,与时俱进地赋予了更加包容开放的复兴文化时代特色,成为当代中国放眼世界合作共赢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打破了封闭单一落后的文化格局限制,中国温和平易近人的思想价值观迎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称赞,勇于担当厚德载物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目共睹人心所向。
当今世界仍处于各种矛盾交织复杂的不稳定状态,强权政治仍旧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成为制造民族分裂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思想文化审美价值观的不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人类对依靠战争掠夺输送民主文化早已厌倦,简单粗暴的政治模式已和文明包容开放的思想文化格格不入。
人们的思想精神世界急需一种能够主宰世界和平向前发展的先进文化来填充,它就是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战略转移的社会主义复兴文化,它吸纳了东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把和平发展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做为时代发展主题,把包容开放合作共赢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注重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政治信仰,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公平竞争为基础,在合作发展共同寻找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启动是社会主义复兴文化的伟大构想,世界经济的复苏也不断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文化如果一旦成为把脉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全钥匙,那它不担就是一个地区的思想名片,它将毫不留情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它将打破地区的封锁,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发展的时代精神食粮。
所以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之广泛,就在于他以自身的强筋健骨培养感化异邦的异兄异弟有个健康的体魄,就象我们的中华武术一样能够波及世界,太极拳被人类所能够接受推崇,人们在运动锻炼中得到了强身健体的实惠从而热爱上了中华文化。
在艺术感染力的浓厚氛围中喜欢上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不是生搬硬套的推销,是你情我愿的无师自通。人类思想境界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文化也随之在不断发展更新中得到发展,和平和前进发展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共同繁荣进步的钟声也不断在全球振振敲响。
第四篇:情感美文——夏天的记忆
情感美文——夏天的记忆
在他的记忆里,那年夏天来得比往年早了些,5月刚过就又闷又热,窗外灰蒙蒙的天就像眼前历史老师严肃的脸。这节课讲的还是法国大革命,浪漫国度复杂冗长的革命史对他而言实在是太过遥远。在这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初中美术课本上见到的油画,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一点没错,他记得清清楚楚,从小到大的美术课总算没有白学。在年少的他关于法国的有限印象中,除了巴黎那座勃然高耸的铁塔,似乎就只剩下这幅油画里那个擎着红旗的女人。受到画作影响,他觉得异国的这场革命处处弥漫着暴力血腥混合异性身体的复杂气息。这种诱人的气息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在闷热的空气里让人感到莫名的兴奋。
伴着清浅的钢琴伴奏,远处传来悠扬的女生独唱,应该是特长生在练嗓。高大乔木的茂密枝叶随风摇曳,惨白的日光只能透过它的缝隙在玻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眼神飘忽在窗外老半天后终于还是落到了她身上,她正在低头做笔记,清瘦的背影显得格外秀气。每个女生都是齐耳短发,但她白皙的颈项在细碎发梢的掩映下就显得格外迷人。
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她的呢?他想起那次诗歌朗诵,她亭亭玉立在讲台前,一双清澈的眼眸闪动着别样的神采,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突然将他照亮。后来他就习惯了她在自己的视野中出现。在中学生活最灰暗的日子里,是她给了自己上进的动力。只有自己的成绩比她略胜一筹,他才会长舒一口气,在盛夏的燥热中瞬间感受到丝丝凉意。
她会注意到他的特别关注吗?他不知道,她在班里有两个“哥”、一个“姐”、一个“姐夫”,他不属于她暧昧的小圈子,也不会去学嬉皮笑脸的男生去跟她打打闹闹。他和她的唯一交集是在放学的路上,或者在停放单车的车棚。有一次晚自习后,他出来晚了一会儿,发现她的迷你包赫然出现在自己的车筐里。他想起中午来的时候他俩的车子是紧挨在一起的,晚上天黑,她急着回家,误把包包丢到了他的车筐里。他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把包包还她的时候,可以借机让她请客啊。他将包包放到自己床头,似乎她的呼吸就在自己身边。第二天,他拿着包包找到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包包就被她夺了过去:“我说怎么找不到,原来在你这里。”他还想再说点什么,她却假装生气先声夺人:“老实人怎么也学会拿别人东西了,下不为例。”他赶紧辩解是她误丢到了自己车筐里。她道了声“谢谢”,转身就又和自己暧昧的小圈子打得火热。
有时候晚上散步,他会不由自主地经过她家的小区,仰望万家灯火,希望能与她不期而遇。他运气不错,可她那时总与别人在一起。每每此时,他就会很失落,就像这高大乔木的叶子,沉淀了一个夏天的阳光,变得沉郁而又忧伤。
第五篇:童年记忆优美散文
由于童年时的一段经历,对现今社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灵倍感孤独的现实,我特别有感触。有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高级玩具远远没有父母贴心的关爱与教育来得更珍贵更有意义。
——前言
大约四岁左右,从记事起,我就知道自己寄居在外婆家,只有星期天,外婆才带着我乘公交车辗转一趟上父母那里,很有规律,早上去,傍晚回。那时小城还没有丝带之类的头饰,外婆给我梳了两条小辫子,然后把两条红色的胶丝绑在辫子末梢。每次上父母家,我和两个姐姐,还有邻居的孩子玩得非常疯,追逐,捉迷藏,总是不把辫子弄散了,红胶丝弄丢了也不罢休。由于舍不得离开姐姐和小伙伴们,每次要走的时候,我都哭,我抹着眼泪很不情愿地被外婆拉扯着赶路,她一边走一边说:“乖乖别哭,外婆明天给你买红丝带。”,事实上她只是哄我,小城里根本就买不到丝带,这么高级的头饰听说要到大城市才有。走在大街上,偶尔看见别的女孩子辫梢上扎起那个丝带花,那个好看,叫我小小年纪也懂得什么叫羡慕嫉妒。
外婆家邻居几乎都是大人,没有同龄小伙伴跟我玩,好苦闷!我不愿意说话,我开始忧郁,眉心拧成了结。我好想好想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和姐姐在一起。我常常在早上醒来时就发现门已经在外面被锁上了,我拉不开,踢不开!外婆不等我醒来就自己上菜市场去了。我只好把一张四方小凳子搬到窗前,踩上去够到窗的木栅栏,迎着一缕阳光,我看着窗外,真羡慕那些会飞的蝴蝶,蜻蜓,小鸟。看着看着,一个“我要改变现状”的大胆念头涌上脑门。接下来,我暗暗记住了和外婆乘坐的那路公交车号,终于有一次,趁外婆在集体厨房里做饭,我偷偷溜出门,跑到楼下的公交车站,正好车子来了,我果断上车,司机拉住我问:“小妹妹你要上哪?”“我要找妈妈去,我知道在哪里下车。”我说。
“这是哪家的孩子?”整个车上没人回答司机。
“把她送派出所吧。”
我不知道当时司机怎么想的,反正车子正要启动时,透过车窗,我看见外婆慌慌张张跑来,外婆发现我了,大喊:“等等,我孙女在车上。”
计划失败了!我耷拉着脑袋被外婆拉回家。这事把父母吓坏了,“你为什么要瞒着外婆往外跑?不怕拐子佬(粤语:人贩子)了吗?拐子佬会把你手脚都弄断的!你想死呀?”大人们一边恐吓一边责骂。我无比委屈,“我要和姐姐在一起,为什么你们不要我?”我哭着,却理直气壮。
妈妈愣住了,“唉!这孩子!”她叹口气,没再说什么。没想到,我居然如愿以偿,妈妈决定把我接回去,我蹦起来!从外婆家高高兴兴地拉着我唯一的玩具——那个拉起来嘴巴就会有节奏地啄向地面的木鸡回到了父母家。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海员,一个月没几天在家里。妈妈身体瘦弱,一个人要照顾三个孩子力不从心,我才被送到了外婆家生活。
五岁时,弟弟降生了。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了一趟柳州姑妈家。那时姑妈家经济条件比较好,而我们家比较艰难,姑妈说不如把我留在柳州吧,她负责照顾我。姑妈在我面前打开一大包五颜六色的丝带问我:“留下来跟着姑妈好吗?我给你梳最好看的辫子,绑上丝带花,每天都漂漂亮亮!”
我没有犹豫,坚决地摇摇头。
“你不留在这里就没有丝带花哦。”
“我不要了。”我还是摇头。在梦寐以求的丝带花和家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姑妈家不远处就是铁路,每天都可以看到列车轰隆轰隆经过。因为有了私自上公交车的先例,父亲最后还是不敢把我留在柳州。父亲后来说,他怕我去爬火车。
我抱着姑妈送给我的一大包丝带,跟着父亲踏上了回程列车,许是经济原因吧,父亲买了站票,计划先到贵港再转乘轮船回梧州的家,一路上,我无心看风景,总是想着自己的辫梢绑上各种颜色的丝带花该有多漂亮啊!心情兴奋不已,竟一直从柳州站到贵港也不觉得累。回到父母身边,和姐姐弟弟一起生活,我变得活泼了许多。
永远忘不了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时,妈妈偶尔会催促:“快点把作业写好,晚上我们去看粤剧呢。”
妈妈是个粤剧迷,每逢市里有露天剧场的粤剧演出,碰巧爸爸休假时,他们便会带上弟弟和我去剧院捧场。爸爸祖籍浙江绍兴,粤语还说不好,粤剧更不懂欣赏了。当剧情演到一半时,妈妈正陶醉呢,爸爸却抱着小弟在石凳上打瞌睡了。妈妈有个小本子,上面抄了许多粤剧唱段,她有空时会教我唱一段。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六,七岁我就能记住《搜书院》里的选段唱词。晚上,隔壁的叔叔阿姨时不时会逗我:“演一段给我们看看吧?”兴起时,我把家里的大床当作戏台,一张小毛毯围在身上当罗裙,两臂搭上枕巾当成戏服的水袖,模仿《搜书院》里的女主角翠莲,边舞着两条枕巾边哼一段《初遇诉请》:“方才听你念诗篇,我感怀身世,不觉暗自凄然,那风筝,可叹他摆布由人,尽操在人家手中线。前路茫茫,线断便随风飘荡。恰似我翠莲无告,倩谁怜?……”记得那翠莲在这段有拭泪的动作,我明明做足了模仿功夫。可是,本来很凄凉的曲词,妈妈却率先笑出了眼泪。原来我当时那小样,她觉得太滑稽了,毛毯,枕巾混搭在身上,认认真真模仿那翠莲走台步的当儿,夹住“罗裙”边沿的木夹子不争气,夹不紧,“罗裙”哗啦就脱落了,“水袖”舞起来太投入,冷不防飞出去一只!那时候年纪太小,我还不懂粤曲拖腔时的适当缓气,硬是一气呵成下来,早已憋得颈部青筋凸现,最后唱得像跑了调的金鸡报晓。“哈哈哈……”看到大家都乐了,我也乐了!
爸爸还是经常出海,一个月难得有几天在家,瘦弱的妈妈一个人照顾着我们四姐弟,那份辛劳可想而知。但妈妈没再把我托付给谁照顾。七十年代的物质生活虽然还比较匮乏,没有一件漂亮衣服,一个像样的玩具,更没有一顿奢华美餐,但因为有母亲贴心的照顾,姐弟之间的融洽互爱,我依然感到自己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
家的温暖,历历在目,陈年往事,恍如昨天,回首相看,母亲的两鬓早已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