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骨头也要有关节美文
穷人有骨气,常以陶渊明自居,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他忘了,陶渊明是有几亩薄田的,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方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几杯小酒,享一份清闲。这可不是什么忍辱负重,而是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只有神仙才能消受,穷人却觉得是受罪,于是对陶县令充满同情,他放着县老爷不做,该是何等的骨气。
穷人往往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类比,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穷人的问题不是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为一碗米折腰。少了一碗米很有可能会饿死人的。
穷人的骨气,有时带有自戕的味道,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结果头破血流。螳臂当车自取灭亡,关键是你灭亡以后,人家的车还是照开,还有别的螳螂争先恐后往上爬,生怕抓不住机遇,生怕搭不上时代的快车。穷人的骨气何其可悲。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古代的大将在枪林箭雨中横冲直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算一时战败,被人生擒,押进大帐,也依然怒目圆睁,哪有一个怕字!座上的君王顿生爱慕之心,喝退士兵,走下来亲自为他松绑。英雄的骨头也就软了,一番审时度势,当下就弃暗投明,后来果真又立下了功业。
骨头即便再硬,也是有关节的,有关节就不怕打不通。
但是,这个理论对穷人并不合适。倒不是说穷人的骨头没有关节,而是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去打通。打通关节还是挺麻烦的,要有轻重缓急,要有方式方法,你若不是个人物,他费那事干吗?所以,穷人的硬骨头精神最容易成全。
能被押进大帐见君王的,都有着相当高的级别,骨气才有被载入史册的可能。人一穷,骨气也就不值钱了,你自己听起来铮铮有声,别人只当是破罐子破摔。人活脸树活皮,富人有脸面,穷人有骨气。很多时候,骨气是穷人的精神支柱,穷人在骨气中自我陶醉。
想起阿Q,都快要被砍头了,还一路高唱“手执钢鞭将你打”,眼睛却在人群里拼命找吴妈。那骨气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
有的人凭骨气成了英雄,有的人一身骨气却一无所有。好比同样是效忠,有的人是“忠诚”,被请进祠堂供奉,有的人却是“愚忠”,遭人嘲笑。穷人多半是后者。骨气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只需要补钙,还得补脑子才行。
第二篇:共产党人的骨头有多硬
共产党人的骨头有多硬 祁季明
1935年12月,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云南瓦屋塘。担任先头部队的红五师遭到敌人疯狂阻击,师长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威力巨大的达姆弹击中,骨头炸得粉碎,必须马上截肢。贺炳炎拒绝用吗啡。两位医生拿着一把木工用的锯,一人站一边,像锯木头那样“吱吱嘎嘎”地锯起来。
手术后,贺龙掏出一块手帕,小心翼翼地捡起几块碎骨,包起来揣进怀里。贺炳炎问:“总指挥,我整条右臂都被锯掉了,你还捡这些碎骨有什么用?”贺龙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长征才刚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正是无数这样的硬骨头,换来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个胜利。
骨头如此坚硬,是因为信仰极其坚定。信仰具有神奇的力量。正如张学良在分析国民党败于共产党的原因时所说:“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力量啊!”1933年,邓中夏不幸被捕后,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摧残。他说:“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骨头如此坚硬,是因为信仰极其纯粹。“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这种信仰,让共产党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勇于奉献、勇于牺牲。
骨头最怕缺钙。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第三篇: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坚持美文
最近一周想了很多,关于未来,关于前途……
今年已经是大二下了,20多岁的人了,转眼就是大
三、大四,然后就被逼进社会了……
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多获得几个证书,不管是职业资格证还是奖励证书,只要好好表现,工作什么的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可是,突然间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暑假曾想去找兼职别人根本不理,可是班上很多同学都去过大银行实习,原因很简单他们有背景、有关系。甚至他们以后连工作都不用操心,只需要爸爸打一个电话就搞定。好一个拼爹的时代……
可是我呢,我要怎么办呢?这个从农村来的,既没有211、985的名校身份,又没一点靠山的姑娘,我要怎样开辟属于我的天地呢?
爸爸总是说,你要努力呀,银行真不是那么好进的,况且就算进了也只是最基础的工作,也不会有多大的升值潜力。以前,总是很不以为然,认为你一个农夫能知道多少,以为自己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一定会有前途的。可是再回首这已经过去的大学两年,我又真正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了?既没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又没有在实践中加强,我真正学到了些什么,又或许我真的什么都没学到。那些个一等奖学金证书,国家奖学金证书真的就能证明我是个优秀的人吗?可是如果你优秀,你又会些什么呢?其实,你真的什么都不会!
以前遇到困难从来不愿意跟爸爸讲,可是突然觉得他说的都很对,以至于我没有偏离航道太远,跟他讲我现在的困惑,可是爸爸说,你已经长大了,你的问题我已无力帮你解决。突然间觉得好心酸,好心酸……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可以一个人去吃饭,去上课,甚至去购物,去旅行……可是人有时候总想身边能有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能共谈生活,谈理想,谈未来……
可是这么久一直没遇到,一直依旧是一个人孤独的行进着。
和室友的关系一直挺好,尽管可能生活习惯上会有不一样,可是大家都还算彼此尊重。可是,我却渐渐地发现与她们没有了交集,我不想我的生活也是天天上上课,按时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剩下的时间用来睡觉,玩游戏,聊QQ,逛街,看电影。,谈明星,聊八卦……这样的生活未免也太过安逸,有时候在想大学真的就是用来荒废的吗?就是让你在苦读了10多年后,在面对这个世俗、丑恶的社会前,在心底留下一份还算是美好的回忆吗?这样未免也太过残忍了吧!她们是我在大学里相处时间最长,也是最了解彼此的人,可是如果只是酒肉朋友,算得上真正的朋友吗?渐渐我已不想说太多,有事搁在心里自己解决就好了。
于是,我彻彻底底的成了一个人,形单影只地思考着人生,思考着未来……我庆幸,我似乎先了她们一步醒悟,可是这份醒悟带给我的确实无尽的困惑和焦虑,我只是无力地问天,我的出路在哪里……
总是很喜欢一个人静静走在路上的感觉,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想,静静地感受这份美好;喜欢没有目的地的行程,只是静静地靠着窗子,望着窗外发生的一切,有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场景在内心感动好久;喜欢静静地望着湖水,或者听者哗哗的流水声……
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可是,这份美好能持续多久呢?如果我现在不好好地规划,去努力,而而是继续无尽的享受和挥霍青春,我只怕现今的美好都成为日后忏悔的根据。
其实,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都是凭借真才实学走出去的,而他们都至少会有一样特别优秀,而我却属于各项都是很一般的人,所以我希望我也能拥有一个强项,一个无可替代的优势,而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把我的金融专业知识学好,然后把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培养成我的优势,这也算是这么多天苦思冥想得到的初步收获吧!
我相信,我醒悟的不晚,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未来的路不好走,可是,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坚持!
第四篇:没有掌声也要前行美文
他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是当时京剧界“同光十三绝”之一。可他小时候却是个没有表演天分的孩子:嗓子不宽不亮,眼睛轻度近视,眼皮下垂,动作不够灵敏。
8岁那年,他的伯父请了个姓朱的师傅来教他唱戏。一出旦角的开蒙戏《三娘教子》,硬是师傅怎么认真地教,他都学不会。师傅急啊,骂他,没有用;拿戒尺屁股,还是没有用。时间长了,师傅看着资质愚钝的他,无奈地摇头说:“祖师爷不赏饭吃啊!”他听了,当即就掉了眼泪。
“祖师爷不赏饭吃”,就是说你没有天赋,将来成不了角儿,等于给他的学戏生涯判了死刑。他听了怎能不伤心、绝望?当他揉着被打得生疼的屁股时,他多么想听到一句鼓励的话,哪怕一点掌声也行,可是没有。倔强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唱出个样儿来让师傅看看,可是师傅从此再没来教过他。
“祖师爷不赏饭吃”的少年,谁还肯来教?没有办法,家里就把他送到他堂姐夫家的戏班里学戏。班里的师傅们连连摇头,让这个少年好生沮丧,不过幸好有曾受过他祖父恩惠的吴菱仙师傅肯收他为徒。
同以前一样,他学戏依然很慢。吴菱仙师傅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翻来覆去地教,他就一遍一遍认真地学。当时剧场没有扩音器,必须要让嗓子依靠共鸣,把声音传递给距离台子较远的观众。如果嗓子好,却不懂用共鸣,那么,到了台上声音还是传不出去;反之,如果嗓子条件一般,却学会了用共鸣,那么,就称得上舞台上的好嗓子。这个少年,一个音一个韵地训练,每天练,每天喊,努力使自己养成条件反射。歌唱和念白时,一出字就能摆好口腔里的正确位置,渐渐弥补了他嗓子不亮的缺陷。
眼睛在五官中表现力最强,为了弥补眼睛近视、无神的缺陷,他想出了看鸽子飞翔练眼神的方法。每天清晨鸽子飞上蓝天后,他就用两眼紧紧跟随着高飞的鸽子,鸽子飞多远,他就目送多远,从未间断过。就这样十年如一日,他的视力恢复了,眼睛睁大了,眼珠也练活了,一颦一笑,顾盼生辉。
天长日久的勤学苦练,使他的表演质朴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他成功了,在没有掌声的坚持中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生命是一次旅程,旅程中总会有风风雨雨。不管风雨多大,也不管风雨中是否有人陪你同行,只要想站在布满鲜花的舞台上,没有掌声也要前行。
第五篇:做人,也要像碗美文
1
从小到大,母亲不知给我盛过多少次饭,母亲的爱与温暖总是通过碗悄悄传递给我。
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给我盛好饭,因我贪玩顾不上吃,饭凉了又热,母亲总是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端到我面前。一年冬天,我生病住院,匆匆赶来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小碗还冒着热气的饺子……如今,母亲已经去世整整十年了,但母亲手上的温度,也许还在这只碗上留存着。
儿时用过的那只碗,你现在在哪儿呢?为什么我没能保存下这一只小小的碗呢?
要是那只碗还在,对我来说,恐怕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碗了,因为这碗里盛满了热腾腾的母爱。
2有碗不一定有家,有家一定有碗。一只碗盛的是孤单,大碗小碗才盛出一个家。家里可以没这没那,但最不能缺的是碗。
碗里,盛过亲情,盛过爱心、孝心,盛过一家人欢笑,也盛过亲人泪水。碗,曾盛过多少生活的滋味,只有碗记得最清。
上中学时我不当心打碎了一只碗,碎片早已不知扔哪儿去了。一只碗打碎,可以再换一只好碗;一只碗用旧,可以再换一只新碗。一只碗可以陪一个人到老,可一个人难陪一只碗到老。碗无法选择它的主人,主人却可以任意挑选碗。当你用上新碗时,可能早已忘了旧碗的哭泣。一天,当我轻轻抚摸着老家那只上了年纪的老碗时,仿佛触摸到了岁月的肌肤。
小小的碗极不起眼,可一日三餐谁也离不开它。百姓吃饭要用碗,皇帝吃饭也得用碗。再富也离不开碗,再穷也得有只碗,就是去要饭,手里也得拿着碗。
人这一辈子究竟要端多少次碗、要用多少只碗,谁也难说清。可有一条谁都清楚:当你端起碗时,你就端起了幸福;当你端不起碗甚至也无人为你端碗时,幸福就会摔在地上……
3碗有金碗、银碗、玉碗、玛瑙碗、铜碗、木碗、粗瓷碗、细瓷碗、大海碗、搪瓷碗、塑料碗、琉璃碗、不锈钢碗等等。新石器时代就有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的碗无多大区别,不断变化着的只是质料与工艺。
用金碗、玉碗盛出的饭不一定就香甜可口,用乡间粗碗盛出的饭不一定就不是美味佳肴。
4碗为什么总是圆的,很少见方的碗?
因为圆代表着团圆、圆满,人们总是期盼着每天盛出的是一碗碗团圆的日子,是一碗碗圆满的生活。
因为圆寓意着不停地旋转,就像快乐与月亮、幸福与地球、碗里飘着的香与一天天升起的太阳,能永无止尽地转下去……
5抚摸着一片北宋瓷碗的碎片,我依稀能想象出那一只完整的碗是什么样子。
这只碗的主人是谁,怎么会埋在这里,当时的人是怎样用这只碗吃饭的?这碗里,曾盛过怎样的饭菜,曾盛过怎样的日子,曾盛过碗的主人怎样的甘苦,恐怕也只有这只碗知道了。
许多碗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人在另一个世界也离不开碗?人死了,碗也死了?碗已经一千年没见过太阳了,它还能睁开眼睛么?那天,当我在一个宋墓考古现场看到它时,忽然发现它也在默默地望着我。不知这碗在地下是睡着了还是醒着,是一直静静等待着千年后的这次重生吗?碗里当年曾飘荡着的缕缕香气如今都跑哪儿了,我们还能闻到那个远去了的宋朝的味道吗?
碗张着大大的、圆圆的嘴,你能告诉我这一切吗?碗似乎要说些什么,可始终没有说出来。
拿起这只碗轻轻敲一敲,我仿佛敲疼了遥远的历史。把碗贴在耳旁,能听到岁月的诉说吗?
6常常见碗柜里一只碗摞着一只碗。其实,那是一只碗驮着一只碗,一只碗抱着一只碗、一只碗背着一只碗,一只碗相拥着一只碗……碗与碗也有爱。
逢年过节,八大碗、十六大碗、二十四碗,餐桌上总是摆满了盘盘碗碗。过年,也是碗的节日: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碗连着碗,碗碰着碗,碗吻着人,人举着碗,人与碗、碗与碗似在亲密交谈。人醉了,碗也醉了……
7在看一个收藏节目时,荧屏上出现一只精美的辽代瓷碗。遗憾的是,碗边上有一个残缺,可能是碗的主人不小心磕碰了一下。马未都说,这就好比一个人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就永远也收不回来了,就永远存在这里,清晰地记录在这里,让人永远记住,以至过了一千年,我们还能看到当时他所犯下的那个错误。
一个小小的错误竟成为碗身上永远的伤口,让碗一直疼了一千年,这错误的代价也太大了。错误能改,可伤口能愈合、千年之痛能弥补么?
8将大小不同的碗倒上不等量的水,可奏出美妙动听之曲,这碗叫水碗,3000多年前最早的击缶就是用12只碗状物敲击的。《史记》记载战国时那场惊心动魄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缶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碗虽小,却敲响了厚重的历史,只是岁月听到了、我们听不到了。
当人们还不知晓饭菜是什么滋味时,碗已经先知道了。碗,咀嚼过每一个朝代,品尝过每一段沧桑,盛过唐宋的月光、明清的雨雪,品尽了碗的主人的悲欢离合,尝遍了历史的酸甜苦辣:有的碗里满满的肉已经臭了,有的空碗旁躺着饿死骨……
几千年来,世上烧制出的碗数不清,使用过碗的人更是数不清。每一只碗里都盛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种滋味。不过,碗总是沉默不语,碗总是默记在心里。一只只碗仿佛一个个无形的汉字,默默在天地间写着一页页无字的《史记》。
我眼前有一只汉代的碗,过去它曾盛汤盛饭盛酒,如今盛满了沧桑。当你端起它时,仿佛端起了一段很沉很沉的历史。
其实,历史,也是端着碗长大;中国,也是端着碗长大。
9人要吃饭,就得有碗。吃什么饭,用什么碗;吃多大饭,用多大碗;有多大碗,吃多大饭。碗空才能装满,碗满则会溢出。
工作是暂时的饭碗,才能与智慧才是永远的饭碗。不学无术是泥饭碗,只能混碗饭,真才实学才是金饭碗。而不少人光看到了碗里的饭,却常常看不到碗。
锅里的饭再香也得有碗盛出来,盛到自己碗里才是自己的。生活似一口无形的巨锅,有人盛出快乐,有人盛出平淡或苦涩,关键在手中有什么样的“碗”。
爱也是一只碗,盛满了温暖;恨也是一只碗,盛满了冷酷;知足也是一只碗,盛满了幸福;贪欲也是一只碗,盛满了痛苦……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只碗。
男人是女人的碗,女人也是男人的碗;父母是儿女的碗,儿女也是父母的碗。碗与碗常常紧相连:我的碗里有肉,你的碗里才有肉;一只碗里有饭,全家碗里才有饭。家是最小的碗,国是最大的碗,大碗满只只小碗才会满,只只小碗空大碗也会空。一个民族是强是弱,关键看国家的碗;一个国家是兴是衰,关键看老百姓的碗。一碗水端平,社会就安定;人人有碗饭,天下才太平,反之则大乱。
碗不大,却盛着天。
碗里盛过无数山珍海味、美食佳肴,可它自己一点儿也不贪占;碗里的东西或咸或淡或辣或苦或凉或烫,它都能容纳并甘于忍受;盛饭即为饭碗,盛茶即为茶碗,盛酒即为酒碗,碗既把自己融入万物,又不失去自己;用时高高端起,不用则扔在角落,它从不计较;碗里也曾有过一些残羹剩饭馊菜,但水一冲洗马上又洁净如初;碗原是松软的土,经烈火锻造出一身硬骨,瓷白瓷白的碗壁上,一尘也不染……
做人,也要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