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纳税。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初步了解税收知识,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达成更好的分享。
2.通过计算引入,沟通与分数应用题的联系,掌握百分数应用题在税收上的应用。
3.在与生活结合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考,锻炼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税率的意义、税款的计算。
课堂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税收及纳税方面的资料,备上课使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图片)仔细看一看这张福利彩票,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中了15万元大奖)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15万大奖他能全部得到吗?为什么?
2.刚才同学提高交税,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纳税)
二、合作交流,理解税率。
1.关于纳税你知道多少?我们在课前已经查阅了有关纳税的知识,请在小组交里交流交流。汇报:
A: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打开书本第7页,读一读你知道吗的第一段。法律规定,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B: 有哪些税种呢?王老师课前查到了20xx年的税率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税种,税率)
其实税种和税率是比较专业的知识,我们今天只做初步的了解。
2.说出以下税率表示的含义。
A.彩票中大奖后,你知道要缴纳什么税种?(个人所得税)
我们在表中找一找,个人所得税种的偶然所得对应的税率是20%
这里20%表示含义是什么?请2—3人说一说。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是大奖金额的20%)
B.税率的意义会说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税率。(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C.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题,自主探究
1.出示例1:你能忙算一算这个人税后得到多少万元?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学生板书),交流。(学生到前面讲)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也可以转换成小数。
总结提炼,这是几步计算,关键的是哪一步?这一步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简单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2.出示例2。5200元可以买到摩托车吗,为什么?
一起查税率表(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题目(学生板书),交流。(学生讲)
与例1对比:这题前面一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解决交税的有关问题关键是弄清 “税率”的意义,缴税多少其实就是求总量的百分之几多少。
3.认真读一读这2道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营业税为什么税率不一样呢?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税率表。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发现,纳税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们知道哪个税种和我们关系最密切? 我们来看一看20xx年的税率表,发现大部分家庭涉及到的是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
A 我把20xx年的这个标准放得大一点:
1.读一读题,你理解这个交税方法吗?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2.出示2个人的工资,他们各应纳税多少元?
3.帮王老师算一算这张工资单上的税额是怎么得到的?
4.有困难怎么办,再回去认真读题目(小组讨论讨讨论)
5.那种算法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借助下线段图来帮组我们理解,看得懂吗?
谁来给我们解释下?
B 其实20xx公布的标准和现在不一样,(出示20xx年),(20xx.3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xx元)
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同桌讨论讨论
五、全课小结:
关于纳税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第二篇: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拟写人:杨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的知识中,渗透《宪法》,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都要履行好这个义务。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作用,了解应纳税额与税率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神舟六号、城市建设、新会展中心、公园等图片,问学生:你知道这些都是由谁来投资的?国家的收入从哪儿来?由此引出税收。并相机介绍《宪法》。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2.练习二第3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元~2000元的 10% 超过2000元~5000元的 15%------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3(万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500-1600=900元
900-500=400元 500×5%+400×10% =25+40 =65(元)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
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六第2-3题。教材分析:
纳税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是本节课教学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学情分析:
纳税方面的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会与纳税发生联系。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纳税方面的知识,并让他们知道纳税的普遍性、以及公民纳税的意义和纳税对我们民众的好处。对于六年级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数学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针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再次应用与深入学习。本班学生课堂表现有点沉闷,所以在本课环节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对象:六(6)班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教学难点:
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理解税率的含义,学会解答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明和张阿姨之间的对话故事,让学生说说对话的讨论的问题。提问:你知道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吗?(学生说出纳税、税率、营业额等答案。)交流后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张阿姨就是积极去税务部门纳税的。(学生说出“主动纳税”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应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问题)从而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了解纳税方面的知识,因为纳税相关的知识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很远,对纳税很陌生。所以借助一个生活场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税和纳税的意义。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利国利民,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适时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二、教学新知识:
1、出示例7.(1)分析关系;讨论算法: 全体学生读题并进行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问题:营业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5%”是那两个量相比较的?单位“1”的数量是那个量? 明确指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就是指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也可以叫作税率,以营业额作为单位“1”。
教师引导疑问:要求这个书店十二月份的营业税是多少万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解答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说可以怎样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明确:应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求应缴纳的营业税,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方式相同,也是要用乘法计算。
(2)尝试解答,交流算法。
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能列式解答了吗? 让学生独立解答,让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板演。交流:算式60×5%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60×5%=60×
5=3(万元)100②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60×5%=60×0.05=3(万元)追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一个数与百分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小结:求应缴纳的营业税,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计算一个数与百分数相乘时,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也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回顾反思,提升策略。教师引导: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答:纳税问题是根据税率来计算的,求纳税额是多少,实际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确定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的数量乘以税率,就可以得出应纳税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教学应纳税额的计算,并认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学过程设计三个过程:第一是分析题意,理清关系。在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税率5%的意义,由此引导学生把解决“求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迁移到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中来,从而认识计算方法。第二是尝试解答,交流算法,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再通过算法交流,掌握百分数的计算。第三是回顾反思,提升策略。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帮助学生完善求纳税的思路,明确解题方法。]
2、完成“试一试”
学生读题后提问: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有没有5000元?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教师:应该从5000元里减去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款,才是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数。
教师引导提问: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为什么?怎样计算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学生解答,指明板演)集体交流:这里每一步求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为什么用乘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总结)
教师指出:这题要用5000元减去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未知的,所以就要先求出来,然后再算实际获得的奖金。根据“按规定应缴纳的20%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知道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元的20%,所以要先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学生自由读题后独立解答。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指导:应缴纳的营业税是6.2亿元的5%,求营业税就是求6.2亿元的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四、本课总结
1、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税收的意义和作用。在解决纳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相关金额总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相同的,都是用乘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体会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掌握旧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就能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2、3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①60×5%=60×
5=3(万元)100 ②60×5%=60×0.05=3(万元)
答: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纳税额款是3万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纳税问题,鉴于学生们对纳税方面的知识很陌生,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设置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去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教学难点是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理解税率的含义,学会解答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最后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加以指正和引导。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还有对于教师最重要的是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还有是洪亮。本节课出现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即课堂生成。我只是让学生说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然后让其他同学学习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着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注意讲课的语音语调。对我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进行修正,课下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此不断改进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第四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纳税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7页例
7、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的意义,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税率的含义,认识简单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应纳税额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能正确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应纳税额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纳税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百分数知识在纳税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和初步的纳税意识。教学重点:
解决纳税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应纳税额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
提问:你知道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吗?
交流后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减去5200元的20%就是实际获得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练习十六的第1题。指出;应缴纳营业税是门票收入的3%,也就是360万元的3%,用乘法计算。
四、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2-3题。
第五篇:差额纳税问题
建筑业两种不同计税模式差额纳税
建筑业营改增后,增值税有两种计税模式:简易计税与一般计税,因其行业的特殊性税收上也给予了特殊的优待,简易计税模式下以总包扣分包后的余额模式实现“差额纳税”;一般计税则在预缴时可“差额”,实际的增值税负仍为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纳税额。
一、简易计税“差额纳税”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提供建筑服务的同时采用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单位,是适用差额纳税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二、简易计税的情形有哪些?
1.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可选简易计税的三种情形:(1)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部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2)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的建筑工程。
(3)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建筑工程老项目,是指: 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
② 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2.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必须简易计税
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不论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或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要是简易计税方法的建筑服务业纳税人都应按差额交纳增值税。
三、建筑业简易计税预缴、以及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
1.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预缴金额如何计算?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预缴及申报规定。(1)2017年5月1日前
依据2016年17号公告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 务,应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方法,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2)2017年5月1日后
依据2017年11号公告规定,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不实行异地预征的征管模式,不向建筑服务发生地的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四、建筑业简易计税差额纳税的扣除凭证有何规定? 1.扣除凭证的合法性
建筑业简易计税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的余额为计税基础计算应纳税额,同还应取得合法凭据,否则不得扣除。合法凭据是指:
(1)扣除项分包营业税票的规定:
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4月30日前开具的建筑业营业税发票。该建筑业营业税发票在2016年6月30日前可作为预缴税款的扣除凭证。
(2)扣除项分包增值税票的规定:
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项目名称的增值税发票。(3)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凭证。2.扣除凭证内容的特殊性
实务中各地建筑业简易计税差额纳税扣除项中的分包款是分包工程款?还是材料款?各地规定不一,有的分包材料也允许作为分包可扣除,有的无明确规定,如下:(1)江西:《最新建筑服务涉税业务办理指南》 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差额纳税,除了要求票据合法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工程材料款可以作为分包款扣除:
①开具货物(工程材料)的增值税发票中要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和项目名称。
②总包方与分包方签订的合同中,有分包方提供货物(工程材料)的条款约定(包括材料名称、数量及预算金额)。(2)湖北宜昌国家税务局,在2017年5月热点问题问答
(十二),第3题问:建筑业纳税人差额扣除时能否扣除分包款中的货物(材料)?
如果建筑分包合同中的分包款同时包括建筑劳务和材料的,材料和劳务都可以作为分包支出差额扣除。纳税人所在地有相关规定可从其规定扣除分包材料款作为扣除额,如当地无相关规定通常扣除分包额是指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工程款。
营改增后,通过对上述建筑业增值税的简易计税“差额纳税”方法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能清晰掌握;对于建筑业增值税另一种一般计税的“差额纳税”方法,相对于简易计税而言稍有些难度,也更容易走入“差额纳税”的误区。走出建筑业两种不同计税模式下“差额纳税”的误区(下)建筑业营改增后,增值税有两种计税模式:简易计税与一般计税,因其行业的特殊性税收上也给予了特殊的优待,简易计税模式下以总包扣分包后的余额模式实现“差额纳税”;一般计税则在预缴时可“差额”,实际的增值税负仍为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纳税额。建筑业增值税简易计税的“差额纳税”,本次学习建筑业增值税一般计税的“差额纳税”,这样有利于我们纳税人全面、系统的掌握建筑业增值税的整体纳税模式,从而更好的控制税收风险。
一、建筑业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方法如何纳税? 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增值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述为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常规原理计算方法,与简易计税的差额纳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先按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再与取得的进项税额相比较的一种“差额纳税”法;后者为计税基础先直接扣除分包后的余额再乘以适用征收率计算的一种“差额纳税”法。严格的讲建筑业增值税的简易计税“差额纳税”法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差额纳税”。
二、建筑业一般计税的预缴、以及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1.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预缴金额如何计算?
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1%/10%)×2% 2.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预缴及申报规定。(1)2017年5月1日前
依据2016年17号公告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
务,应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方法,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2)2017年5月1日后
依据2017年11号公告规定,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不实行异地预征的征管模式,不向建筑服务发生地的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主管局的沟通是否要在建筑服务发生履行预缴义务,再向主管局进行申报。这里需要关注一般计税的预缴比较特殊,先按简易计税的“差额纳税”模式向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再按一般计税的常规模式进行申报。这种方式避免在预缴阶段多交税后续发生退税的情况,也减轻了纳税人前期经营资金的压力,当然要取得合法合规的凭证才能差额预缴。
三、建筑业一般计税差额纳税的扣除凭证有何规定? 1.预缴时,一般计税预缴税款扣除凭证的规定(1)扣除凭证的合法性
建筑业简易计税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的余额为计税基础计算应纳税额,同还应取得合法凭据,否则不得扣除。合法凭据是指:
①扣除项分包营业税票的规定:
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4月30日前开具的建筑业营业税发票。该建筑业营业税发票在2016年6月30日前可作为预缴税款的扣除凭证。
②扣除项分包增值税票的规定:
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项目名称的增值税发票。
③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凭证。2.扣除凭证内容的特殊性 实务中各地建筑业简易计税差额纳税扣除项中的分包款是分包工程款?还是材料款?各地规定不一,有的分包材料也允许作为分包可扣,有的无明确规定,如下:(1)江西:《最新建筑服务涉税业务办理指南》 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差额纳税,除了要求票据合法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工程材料款可以作为分包款扣除:
①开具货物(工程材料)的增值税发票中要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和项目名称。
②总包方与分包方签订的合同中,有分包方提供货物(工程材料)的条款约定(包括材料名称、数量及预算金额)。(2)湖北宜昌国家税务局,在2017年5月热点问题问答
(十二),第3题问:建筑业纳税人差额扣除时能否扣除分包款中的货物(材料)?
如果建筑分包合同中的分包款同时包括建筑劳务和材料的,材料和劳务都可以作为分包支出差额扣除。
纳税人所在地有相关规定可从其规定扣除分包材料,如无相关规定通常扣除分包额是指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工程款。
这里一般计税的预缴税款与简易计税的“差额纳税”模式相同,所以一般计预缴税款扣除分包款的扣除凭证,与“简易计税”差额纳税扣除凭证的规定操作实施也相符。2.对申报时一般计税进项抵扣凭证的规定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和完税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