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松的休息日随笔
这天休息。想着积累了五天工作的疲惫,能够在这天得到很好的释放,很是愉悦。
完美的一天,从茶开始。给自我沏一壶普洱。那醇厚红亮的茶汤,裹着一缕紫砂的气息,轻饮一口,茶香悠悠,顿觉心清神明。
昨日叔叔送来一箱粑粑柑。粑粑柑个大汁多味甜,每个上方都留有绿绿的小树枝,爱吃之极。再虔诚的把柑桔皮收集在小篮子里,置于阳台,让它经阳光晒干经风儿吹干,而后,就是我杯里爱极的,清香的桔皮茶。[由整理]
去菜场买了两斤野生的芦蒿。跟部微红,茎叶嫩绿,摘时满手皆香。虽然比普通的芦蒿贵了几倍,却值得。每年初春,只要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苜蓿头,等几种野菜一出此刻菜场,我总会迫不及待的第一时光购买。只因为,它们没有化肥,农肥,农药,甚至于都没有经过人工浇水。一切都是天然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赐予。它们依靠阳光,依靠晨露,依靠雨水,更依靠它们自我,在大自然里,在田野里,在陇上埂头,不惧风吹雨打,长成了独具一格的自我。那满身的清香,备受世人青睐。
它们,带给人们的,不仅仅仅是一道蔬菜,还是一缕田野清香。一道来自于春天的春之韵味。
而我,此时,沉浸在这紫砂的红茶,野香的芦蒿,期盼的干桔皮中,早已心境安然。它们,洗去了我的倦怠,疲惫,留给我的是祥和,快乐。
第二篇:规定休息日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法律范畴理解, 工作时间不应包括:(A)女职工孕期检查时间
(B)未成年人工作中安排的休息时间
(C)依法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时间
(D)规定工作时间段内经批准的外出就医时间
2、按照国务院规定,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小时(A)48(B)40(C)45(D)44
参考答案: 1 D 2 B
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理解的休息休假,可以包括:(A)节假日(B)年休假
(C)探亲假
(D)参与业余各种社会活动(E)接受业余教育和培训
2、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休息权有:
(A)享有一定期间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即至少16 小时/天、平均124 小时/周休息(B)特定时间休息的权利,即在法定节日或单位确定的公休日休息
(C)按法定工作时间工作的权利,即工作时间不大于8 小时/天、44 小时/周(D)对连续休息时间的权,即应当保证每周至少休息1 日(E)可以自行选择享受规定年休假的权利
3、工作日是指法定的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我国实行的工作日的种类主要有:(A)标准工作日(B)缩短工作日(C)不定时工作日(D)综合工作日
(E)计件工作日
4、标准工作时间的构成,应包括:(A)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小时
(B)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C)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 小时
(D)延长工作时间每月累计不超过36 小时
(E
第三篇:休息日调整通知
公司关于休息日及回家日期调整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构建和谐润捷,公司在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基础上,倡导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更大程度的改善员工福利,提高员工生活质量,为员工创造更多的休息时间,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实行周日公休,即每周周末(星期日)定为正常休息日。周一至周六上下班时间保持不变(车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办公室上午7:30-12:00;下午13:00-17:30)。
集体日常回家日期由每月3日、12日、22日、30日变更为每周三;休假回家日期由每月6日、16日、26日变更为每周六。其余规定不变。
新的时间于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开始执行。特此通知!
第四篇:一周一“随笔”,作文真轻松
一周一“随笔”,作文真轻松
——“随笔”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内容摘要
随笔写出了学生的心灵,写出了师生的情感,写出了生活的本真。只要学生爱上了随笔,就意味着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步成功。
关键词
随笔 激发兴趣 探索与尝试 心语交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再者,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为此,笔者除训练学生写大作文外,还努力在写随笔上下功夫,对所教班级的日记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下面就此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什么是随笔呢?随笔就是学生每天有感而发写下的小文章。也就是日记的一种形式。每年开学伊始,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将这些随笔集中写在一个本子上,并为这本随笔取一个名字,在扉页上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名人名言,再编上目录,等这本子用完,一本随笔集便诞生了。每周固定时间,交随笔一次,评讲随笔一节,教师批改速度要快,评讲要及时。这种新颖的做法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为自己的随笔本起了一个个别致的名字,诸如‚1/3的点滴心情‛、‚心语‛、‚思想的火花‛、‚奇怪的本子‛、‚我思故我在‛……于是学生记下了一篇篇心得体会:油然而生的快乐,抑制不助的兴奋;别具慧眼的见解,刨根问底的质疑;风
采迥异的老师,性格不同的同学,色彩缤纷的班级……
如何激发学生持久写随笔的兴趣呢?
首先反复激励,不断评价。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随笔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随笔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随笔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随笔的兴趣——良好的写随笔的习惯。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给学生以评价和激励,实行‚高分政策‛、‚鼓励表扬政策‛,能消除学生对写随笔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写随笔的自信心和对写随笔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在我们班,每周都有结合随笔进行的多种活动:如‚本周星级随笔评比‛、‚优秀随笔展贴、范读‛、‚集体修改日‛、‚随笔比赛‛等。
其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对生活保持热情。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随笔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却显得非常的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高的父母期望,使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教师要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大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尽情尽兴地去读书、看报、讲故事,去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学生们的世界也精彩起来、丰富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随笔源头。
此外,鼓励学生写特色日记。可以是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学生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可以是摘抄日记。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
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一般每星期的日记我都布置摘抄或剪抄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档案‛、‚生活百科知识‛、‚奇闻异谈‛、‚奇妙的大自然‛、‚时事栏‛、‚好词库‛、‚佳句库‛、使日记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可以是想象日记。可以是提供词想象写日记,如‚孤独、热爱、希望、枫叶、钟声‛。也可以是提供句子想象写日记,如‚在这个星期,我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还可以是以某一情境为想象切入口进行日记,如‚二十年后的我……‛等。想象日记的引入,更是为日记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还可以是采访日记。如我让学生采访妈妈小时候,然后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写一写‚妈妈小时候‛,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高涨,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所以,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等交流与协作的好机会。还有一种是读写结合日记。读写结合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写作方法。在日记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课文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作为日记的‘跳板’练习。如在学习了叶圣陶的《稻草人》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一个结尾: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大家思维活跃,为文章设计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结尾;在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这一读写结合日记法的引入,使学生兴趣盎然,感到‚胸中已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自然轻松‛。
再者,不写评语写心语,适时给学生一些惊喜。批改学生随笔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我一改过去的做法,而是写心语,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它本应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心语不同,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随笔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当然,心语的内容可以是回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可以是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可以是暗示随笔中的某些不足;也可以是倾吐烦恼,让学生感到你
很信任他,进而亲近你,不一而足。其实,老师也可以亲自参加日记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遗憾的是,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语文老师,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其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写作的切身体会。这种教师,即使让他们用最完善的教学方法教上几年,也是教不出东西来的。‛因此,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日记实践活动。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也许正是这一周又一周心语的交流,我们师生都非常盼望写随笔、读随笔。大家这样形容随笔:随笔,是我们集体不屈的灵魂,是师生交心的彩虹桥,是蔚蓝色的心灵天空,是灿烂的山花,绚丽的朝阳,丁咚的山泉……是它,让我们摆脱了寂寞,拥有了充实;是它,让我们的心拧在一起,永不漂泊;是它,挥洒我们的智慧人生,不做默默无闻的千里马……
的确,随笔写出了学生的心灵,写出了师生的情感,写出了生活的本真。
当然,让学生真正爱上写随笔是件很困难的事,因此,我们还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即使费时费力,也要去努力,只要学生爱上了随笔,就意味着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步成功。
参考资料
1、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李镇西 著
3、《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1月
第五篇:共同的休息日教学设计
篇一:新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共同的休息日赛课教案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蔡丽南2014.1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播放音乐:
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们家要一起出去旅游或看望亲戚、朋友,你们会选择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周末或节假日)
可是,老师班上有个小朋友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找到什么?(一家三口共同的休息日)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沈泉一家的具体情况。
【出示幻灯片配音:我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我的母亲是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我是周六、周日 休息。】 师:听完沈泉的介绍,你们能帮他找到他们一定共同的休息日吗?
师:咱们得请谁来帮忙呢?(日历)【出示:12月份日历】借助这张日历,我们一定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有关时间的数学问题。
【板书:提示课题:时间与数学】
【设计意图:①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帮助“沈泉解决难题”这样的问题情境,生动、有趣带有挑战性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探究欲望,使原本枯燥的内容显得更具吸引力了。②有效设计矛盾冲突:冲突一: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就可以了,可沈泉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只考虑这些不行。冲突二:在了解了沈泉一家的上班、上学、及休息日这些信息之后,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日历来研究。这两个问题为下面的冲突三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地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一个生动、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为课堂增色,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在“情境”的生动性、真实性、有效性
开头: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处方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共同的休息日。
活动
一、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师:如果我们从12月1日 开始算起,沈泉的父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谁再来说说,沈泉的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评价: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话,明白:父亲每4天前3天工作最后1天休息,母亲每2天里1天工作1天休息,为后面在日历中找三人休息日作铺垫。】 活动二:学习运用做做记号——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从12月1 日起,你能分别找到沈泉和他父亲、母亲各自的休息日吗? 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沈泉一家三口人的休息日在日历上分别标出来。师:在日历上做标记真是一种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板书:做标记】
(让生拿学习卡!)
提出活动要求:
1、从12月1日起,用“△”标出沈泉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2、分别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填在下面的集合圈。
师说明:“○”这个圈在数学里叫集合圈。【板书:集合圈】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课件:轻音乐】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愿意来跟大家说一说。
生说,师课件演示。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父亲的休息日是4的倍数,母亲的休息日是2的倍数。
师: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如果我们不看日历,也能利用这个规律很快地找出父亲、母亲在这个月里所有的休息日。
师:从沈泉的休息日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沈泉的休息日中,后两个相邻的数比前两个相邻的数多7.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又设计了三个矛盾冲突:冲突一:要找到各自的休息日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冲突二:只用一种符号不行,要用不同的符号记录。意识到用不同符号记录的重要性。冲突三:如果每个人爱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不利于全班的学习交流,产生了统一规定的必要性。
在这一环节,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
此外,初步认识集合圈,引入集合思想。由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由学生的一一列举记录方法,轻松引入集合。】
活动三:合作探究,找出三人共同的休息日。
师:根据他们一家三口人共同的休息晶,我们还能知道什么?
生:可以知道沈泉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沈泉和爸爸共同的休息日、沈泉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他们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父母共同的休息日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 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理解:什么是共同的休息日
(指生
1、全男生、全女生、全班)
师:现在明白什么是共同的休息日了吗?
提出活动要求:①4人小组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对地找出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师组织全班讨论)
②每个同学动手填一填,填完之后小组交流一下。
师:哪个贘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找的?
生汇报。(生可能会通过在日历表中找2个标记,3个标记的方法找,或在集合圈中找相同的数)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知道沈泉一家应安排在哪几天去看望姐姐比较合适?
师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借助表格做记号、用集合圈记录数据等方法帮助沈泉找到了他们一家共同的休息日,帮助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我回去以后,一定把你们的这些学习方法和结果告诉他,相信他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设计了三次活动,意在让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在“感受集合思想”这一部分,分 层:
第一层:先让学生在圆圈中填写三人各自的休息日。
第二层:分别让学生在圆圈中填写父母、父子、母子、一家人的共同的休息日 第三层:解决问题“如果沈泉一家三口人要一起去看望姐姐,应选择哪几天?”
一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摘录有用的信息;二是为了渗透集合的思想,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寻找三个小集合圈的次,——也就是三人共同的休息日。学生在这个环节,学会了不同的解题策略。比如,可以直接从日历表中摘录几人共同的休息日,也可以从三个人各自休息日的集合圈中寻找共同的休息日。只要学生能够把问题解决,用哪一种方法无关紧要,都要及时给以鼓励。
2、日历中的规律
过渡:
出示:12月份的日历表
师:日历表中还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你们还想继续探讨吗?从不同的角度细心观察,相信大家还会有很多发现。
提出活动要求: 同桌交流:
1、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什么?
2、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发现什么?
3、猜一猜,说一说:
①横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和是25,这两个日期是()和()。
②竖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和是37,这两个日期是()和()。
4、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平时,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有序的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寻找日历中的规律,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理解应用,拓展延伸
过渡:日历表只是表格中的一种,表格做标记,找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这里。
1、公共汽车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生理解:“1路车每3分钟发一次车”“2路车每5分钟发一次车”
问:1路车,7:00开始发车,接着什么时候发车呢?(7:03,7:05)发车)我们可以看出1路车发车时间有什么规律呢?(每次多3分钟)
2路车,也是7:00开始发车,接着是什么时候发车呢?(7:05、7:10发车)发车时间有什么规律?(每次多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统计表中呈现时刻:
同时发车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20分钟内,它们同时发车的时间有几次?推测一下,它们第三次共同发车的时间会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它们每隔15分会同时发车一次,7时15分+15分=7时30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会用图表做标记等方法找到沈泉一家三口共同休息日的基础上发散练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运用到运用图表做标记、找规律这种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渡: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 游戏规则: 3.延伸
表格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探索规律的价值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到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撑习,不仅收获了知识:学会运用表格做标记和用集合圈记录数的方法有序思考,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老师堵住你们感到高兴,让我更高兴的是老师看到你们这节课上那种团结、合作同,那种积极 探究的精神,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继续保持这种精神,相信你们将数学学得越来越好!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进一步渗透集合思想,认识到运用表格、发现规律的重要性,为后面学习倍数、公倍数等知识作铺垫,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放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
方法:
1、表格做标记
有序思考
2、集合圈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篇二:共同的休息日
篇三: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与数学
(一)钞坑中心小学 蔡致荣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75页——78页时间与数学
(一)【教材分析】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了解日历中包含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体会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在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形成初步的解题策略。
【教学理念】
1、的进行学习。
2、3、【教学过程】
12月份里找找哪一天可以去
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联系实际找出飞飞的休息日
同学们一个礼拜上几天的课啊,(五天)那又休息了几天啊?(两天),那是不是说我们上五天的课后休息两天啊,(是)这两天是星期几啊,你们知道吗?(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知道飞飞也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那么飞飞的休息日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啊?(是)同样是什么时候休息啊(星期六和星期天),那好同学们现在看日历,你们能找出飞飞休息的时间是那几天吗?如果我们我到了那一天,我们用什么方法能表示出他的休息日,让大家看的既清楚又明白呢?哪位同学知道?(可以做记号)们都拿出你们手上的日历,我们现在统一用打钩标记出飞飞的休息日。
休息日?(3、4、10、11、17、18、24、25、31是怎么找到的啊。(我们看星期六,星期天找到的。)
圈里好吗?同学们动手写一写。2机是怎样工作的,)飞飞的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3号)那么他又是几号休息的啊,(4 飞飞的父亲的休息日?(4、8、12、16、20、24、28)同学们都跟他一样吗?
很好同学们都找到了飞飞父亲的休息日,那么现在我们把飞飞父亲的休息日集中写到这个圈里好吗?同学们动手写一写。
3、电脑出示图片展示母亲的工作情况
现在我们找出了飞飞和父亲的休息日了。最好我们还有谁的休息日美找出来啊?(妈妈)那我们现在看看飞飞的母亲作为乘务员是怎么样工作的,(每工作一天后休息一天。)
同学们知道飞飞的母亲“每工作一天后休息一天”是什么意思吗?如果飞飞的母亲从一号开始工作,那么他要工作到几号啊?(就一号一天)那么他又是几号休息的历上标出飞飞母亲的休息日吗?
飞飞的母亲的休息日?(2、4、6、8、10、12、14、16、18、20、26、28、30)同学们都跟他一样吗?(是)
写到这个圈里好吗?同学们动手写一写。4进一步升华
那么同学们。看看你们手中的日历,他们哪几号是共同休息的啊?也就是说哪几个数字是相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