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镇的青春岁月散文
这个小镇叫蔡家坡,是陇海铁路线上一个还算大些的站,来往火车总会在那里停几分钟。
在这个小镇上,曾有几个稍大一些的国营厂,西北机器厂、陕棉九厂、红旗机械厂等等。当地村民因为临街的便利,交通的发达,或者种菜,或者开小商店,大多数人家新盖了楼房,用来出租给学生或者做生意的人,在当时还算比较富裕。所以,这个小镇多年来一直比县城还要繁华。
我小时候就知道蔡家坡这个地方。从那里,我的亲人们坐火车东奔西走,去外面谋生。我曾在暑假里,在蔡家坡坐火车去父亲工作的外地玩。从我们村到蔡家坡大概有二十多里路,当时公路没通,只有乡村小路,我们送亲人去车站也只是送到坡口就分别。下坡的路是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崎岖小路。小时候我总是想着赶快长大,离开乡村,从蔡家坡乘火车去远方。在想象中,外面的世界是繁华多彩的。
16岁时,我上高中了。当时蔡家坡高中算是全县比较有名气的高中,因为在八十年代时,这所高中时不时地有考入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因此一下子就有了知名度,也成了省重点高中。我离开家,开始住校生涯,周末才能回趟家。在这里,我也开始了单调、枯燥、紧张却充满了梦想的高中生活。
那时候,正是爱美的青春期。班上有几个女生开始用紫罗兰香粉,搽到脸上,白而香。我曾见姐姐用过。但那时我认为香粉应该是快要结婚的女孩才用的,我用的是八十年代家家都用的普通的雪花膏。那时已有了上海生产的郁美净护肤品,班上那个城镇户口的女生在用。那时也开始流行红裙子,我们班几个家境不错的女生穿着白衬衣红裙子,非常漂亮。而我却一直穿着姐姐的衣服,碎花的或者格子布的衣服,18岁上大学前没有穿过裙子。高中时期,流行唱《粉红色的回忆》、《梅兰梅兰我爱你》,还有《红楼梦》、《西游记》插曲,流行港台明星的小贴片,还有琼瑶、三毛的小说。我曾利用晚上睡前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看过琼瑶的两部小说,《聚散两依依》和《月朦胧,鸟朦胧》,觉得那是很唯美很浪漫的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另一个世界。
学校东边的不远处,是火葬厂,高高的烟囱看起来那么沉重。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勇敢地走了进去。里面无边的寂静,但是风景非常优美,鲜花怒放,绿树成荫。可是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害怕了那久久的寂静和冰冷,赶紧和同学无言而快步地走了出来。在人来人往的喧嚣的马路上,在田野和村庄间行走,在忙碌劳作的人身边走过,才感受到了尘世烟火气息的温暖与自在。
16岁那年,我对一个男生心生好感。他中等个子,长得白净英俊,还有一点害羞和腼腆,印象中他甩头发的动作很潇洒帅气,更主要的是他学习很好。我一直喜欢长得好看并且学习很好的男生,可一般是学习好的长得不好,长得好的学习不好,难得有两者俱佳的。我是一个相貌平平、内向羞涩而又自卑的人,那时候男女生之间也不太说话,所以同窗一年我们也没有说过一句话。高二分科时,我读文科,他读理科,从此再没有遇见过。只是在公布成绩榜时,在校园的成绩栏上,他依然名列理科榜前茅,而我在文科榜上则位于前列。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和他再次相见,是在高考前夕一个周末,我在小镇车站等车,他也到车站,夏日午后,天气炎热,没有人。他过来问了一句:你在等车?我也回答了一句:嗯,你也等车?他点了点头。车来了,我向东,他向西。高中三年,只和他说过这一句话。后来听同学辗转说起,说他考上了军校,留在南方了。
读文科时,班上一位高个子、长相和学习都一般的男生,有一天给我的课桌抽屉里放了一封信,也算是平生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我恐慌不安,通过问同学,才知道他是坐在教室后面的一位男生,而我对他没有任何印象。那时候早恋被视为洪水猛兽。他不断地给我写纸条,或者早到教室,或者晚一些离开教室,趁没有人时悄悄放在我的抽屉里。我因此不胜其烦,一次实在非常愤怒,便在自习课时约他来到校园,在冬青树旁的路灯下,我严肃而冷淡地说明了我的意思,我是一定要考大学的,不会早恋。后来学习繁重,他也很少打扰我了,只是在放寒假时给我送了一张明星年画,他走后,我立即撕掉。高三那年寒假,我大病了两个多月,期间,同学们来家看我,他也来了,拿着罐头什么的。我让父母把他带的东西让他拿走,父母说这样不好吧,但我坚决不肯吃一口。我考上师范学院了,他自然落榜了,听同学说他去了西安家人经营的建筑队。我上师院时,曾收到过他的信,我毅然撕掉,没有回信。
我后来回这个小镇的初中教书时,一次下雨天,他竟然来看我了。来时他给我带了水果和蒸好的红薯等,我依然冷冷地,把房门开得大大的,只简单地说了几句话。那时他已经结婚,并且挣了些钱,他说我是他的初恋,如果我愿意,他会和妻子分开。我说这是绝不可能的,并且以要上课为由让他走了。此后到现在有二十年了,再也没有见过,也许此生是我伤了他的心吧。在各自忙碌的中年生活里,我祝愿他平安幸福。
青春祭
隔着时光厚厚的灰尘,如今想起小镇来,仍然是青春的怅惘。
大专毕业后,没想到我又回到这个小镇的初中教语文。少年时代远大的梦想也就此搁浅了。常常在沿着铁轨散步时,我知道远方仍然是远方,梦想仍然是梦想,我的生活仍然是在这个小镇的普通生活。是的,转了一圈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只不过,这次身份变了,以前在这里求学是学生,现在教书了是教师。
住在十几平米的旧宿舍里,我学会了在炉子上做简单的饭,蒸米饭、炒菜。记得和同事炒菜时,常常把窗户紧闭,怕飘散出去的香味被校长发现。可饭菜的香味依然通过窗子缝隙飘散出去,泄露了我们的秘密。那位老校长严谨而保守,对我们自己做饭、或者去街道买擀面皮、不按时去吃学校食堂一日三餐的面条总是不满意,对我们溜出去洗澡、听音乐跳舞等很是看不惯,常常在会上旁敲侧击地批评。还有,不知道为什么,在小镇那所学校二年,在宿舍的门牌及教师花名册中,他们总是把我名字中的“颖”写成“英”,我提出过,他们还是没有改过来。每当面对那个陌生的名字,仿佛面对着另一个我。
我们同年毕业又一起分配到这个小镇初中的三个女孩中,我和萧教语文,凡教英语。课余,我们一起去散步,看坡北的温泉,去渭河捡石头,去买衣服,赶庙会,一起去镇上小书屋租岑凯伦、三毛的书读,那里的书差不多都读完了。又去唱卡拉OK,那时小镇才兴起,我学会了唱潘美辰的《我曾用心爱着你》。我们还一起经常买零食吃,小米锅巴、鱼皮花生、牛肉干等。那时工资是140多块钱。过年时,我们每人奢侈地买了一件呢子大衣,花去100元。我的是一件浅咖啡色,后来一直穿了好几年。我们还常常在周末的夜晚,化好妆并戴上大耳环去舞厅跳舞,我自行车车技不佳却敢于带上同事一路狂奔。
那时20岁初头,正是如花的年纪,可我们都没有爱情,所以难免会忧伤。我本是内向的,总觉得遇上一个彼此能喜欢的人的机率太小了。如林黛玉所叹息的,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又不爱他。感情世界阴差阳错的事太多,两厢情愿的事太少。要么遇见了,不是太早,就是太迟。虽然对爱情悲观,但并不妨碍我们继续谈对象。
同事、朋友介绍的居多。有个亲戚介绍过一个在电影院工作的,长得帅,我对他相貌也满意,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感觉,这是最可怕的,就这样平淡地交往了两月。期间,他让我给他织件毛衣,并且留下二十元钱。那时还比较流行手织毛衣,可我依旧喜欢写诗,不会织毛衣,我发愁地和萧、凡商量怎么办。共同商量的结果是,决定用这钱买来红色毛线,让机器加工一件,既不伤他面子,我又可顺利交差。那年春节来临,他说家人让订婚,我这才害怕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我只是想要恋爱的感觉。只好分手。
再见到的另外一个,平心而论,他还是优秀的,在县城工作,写得一手好字,家境也好,他的父亲在县城做官。他对我也很好,送我小东西、零食,我母亲也见过他,我也去过他家,他家人对我也满意。可当他也提出要订婚结婚时,我毅然提出分手。我不是一个实际的女子,好幻想,好做梦,我害怕婚姻这座围城。为什么没有人懂我的心呢?为什么没有人能和我温暖地美好地谈一场长长的恋爱呢?为什么他们都要一个现实的结果呢?我去了趟县城,把他送来的没有打开的那些东西退还回去。他削好一个梨,从中间切开,给我一半,我默默地吃了,从此分离,成为路人。
那年冬天,天气寒冷,我心情亦不佳。某天早晨,我从收音机里又听到路遥去世的消息,心里更加难过。那个冬天在记忆中一直就是灰蒙蒙的凄冷的印象。
萧的感情也是没有进展。凡倒很快,她谈了一个在宝鸡市的男孩,在某效益很好的大厂工作。凡很快订了婚,他给她买了金项链、漂亮的衣服和零食等,周末回来经常请她吃饭,我和萧也跟着沾光分享她的零食。很快,凡要结婚了,我和萧包了红包表示祝贺,也希望她能尽快离开小镇,调到宝鸡。
在学校的温暖也是有的。课余时,我常常听郑智化的歌,苍凉里有感动,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温暖。我订了《诗歌报》,每当门卫叫着我的名字送到门口,心里便涌上一种快乐。也喜欢上了小镇南边路旁的绿色邮筒。那是个小邮所,平时冷清清的,没有几个人,我经常给外面的诗歌刊物寄稿,买邮票,认识了那个矮小的个子、瘦瘦白白的、一脸和蔼的中年人。他是邮所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他每次都友好地和我打招呼。在白天上完课,晚上在灯下写完教案,备好课,改完作业后,我就可以自由地读诗、写诗了。每当在阳光里,在微风中,穿着心爱的绿衣白裙或者白衣蓝裙,在郊外散步或者去邮所时,我感到青春的美好。
同时分配到这所学校的还有一起毕业的一个男生,他活泼开朗,他家就在小镇某个大厂里,他有女朋友,娇小美丽。他教数学,会弹一手好吉它。闲暇时我狠心剪了漂亮的长指甲,跟他学过一段时间,也只是学会了简单的《兰花草》,我最爱的曲子《彝族舞曲》只学会了前几句。后来,我调到外地工作,离开时,他把吉它送我,我没有收下他那把红棉吉它。吉它寂寞地挂在墙上,像一片黄叶。后来,听说他结婚了,调回了他们厂子校。
由于感情的事情依然不顺利,于是就有了那次醉酒,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醉酒。那个冬夜是我的生日,我们先是吃零食,聊天,不知是谁提议,买回了几瓶红酒,于是在明亮的小屋,在有电褥子的温暖的床上,我们三个女孩挤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喝酒,不知不觉中就喝完了三瓶,然后我便有了短暂的记忆中断。醒来时,已是夜半,听她俩说,我伤心地哭过,也开心地笑过,为了防止被对面的校长听到,她俩把录音机中歌曲的声音放到最大,把门关严。最后,我们都沉沉地入睡了。第二天清晨,我醒来,头脑异常清楚,我觉得是如此放松和自然,没有伪装,没有面具,心中压抑的许多东西也释放出来了。我步履轻松,像羽毛在飘,像一次新生,我知道我放下了许多耿耿于怀的、困扰我的东西。我也知道,从此不会再醉酒了。
在小镇工作了两年后,我调到咸阳。凡没有调回宝鸡,去了另一所学校,只有萧还在镇中学。乘火车离开时,我频频回头,小镇在我的视线里模糊了,消失了。我终于要去我一直向往的远方了。
几年后,听说那所镇中学与其它学校合并了,萧去了另一所学校,和一位高中教师结婚了,有了女儿。凡一直没有联系上。我们都有了繁忙而琐碎的生活,有了家,有了孩子,也很少联系了。
在小镇迷惘的青春岁月里,我多少次地设想与渴盼过以后的生活,我总是祈望青春快点过去,生活里能有转折、新鲜、喜悦与平静,能有清晰的方向,不会再有年少的痴迷与轻狂,青春的梦幻与怅惘。
就像一位诗人曾写过的一句诗:谢天谢地,青春终于过去了。我们拥有了平静而随波逐流的生活,并且很少做梦,在时光的洪流里慢慢老去,这是多么真实啊。
第二篇:青春岁月的散文
得知母校垣曲中学即将举办60年校庆的消息,我毅然将自己从繁忙中解脱出来,在一个周末赶到了学校。我站在母校大门前,校园里静悄悄的。隔着大门,透过通道两旁碧绿的万年青,望着那高大气派的教学楼,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带有现代化气息的餐厅……我激动不已。离开母校28年了,我的母校“二中”不但校容校貌发生了剧变,教学质量也实现了突破性的跨越,从当初的“老十三”,一跃成为河东名校,成为运城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曾经的学子,我为之自豪和骄傲。当年学生时代那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一)迟到的报到
回想起来,自己都有点不信,开学第一天我竟然迟到了。
当我从同善镇乘坐着走走停停的那一趟客车,赶了五十多公里路来到学校门口时,已经是太阳落山时分了。
我抱着行李,傻傻地站在学校的大门口,感到学校好大,好美,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还要宽阔。我有点茫然,偌大的校园,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报到。眼看天就快要黑下了,我鼓足勇气,向从我身边走过的一个女生打听,她热心的带我去报到处。报到登记时,我才知道忘了带录取通知书。
“没事,我帮你查查,你叫什么名字?”负责报到的校领导热情地问我。
“郭英。英雄的英。”他的热情让我少了胆怯。
当办完手续时,已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带,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饭票。看着天越来越黑,我感觉心里怯怯的,无助使我感到迷茫。
“你是今天报到的新生?怎么没有去吃饭?”有个和蔼可亲的声音问我。
我哀凄凄地说:“我是同善的,爸爸去出差了,我是一个人来学校报到的,迟到了,不知道在哪里吃饭。”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没事,你先跟我去吃饭,随后我让同学陪你去买生活用品。”
“郑校长,这是谁呀?”到教师餐厅时,才知道带我吃饭的是学校的郑校长。
“我的女儿。”他笑着对大师傅说:“她来迟了,什么都没有带,今天先在我们餐厅吃一顿饭。”
吃过饭后,他像父亲一样嘱咐我好好学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他。随后又吩咐一个高年纪的女同学,一定要帮我买好生活用品,安排好住宿。
一直到后来,我已经入学很久了,才得知那个和蔼的父亲一般的校长名叫郑金亭。
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都还记得他对我的关爱。那种父亲般的爱,使我在“二中”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后来我一直都很努力的学习,更多的是因为郑校长那份父亲般的关爱,因为二中这个大家庭那份温暖的情怀。
(二)抄书
我所在的班是七十四班,全班有七十多个学生。因为学生太多,没有座位,教室的过道里都坐满了人。出来进去,必须是外面的人站起来,里面的人才能进出。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人多书少,我班只有四十多套书,上课时,只好两个人合用一套。我因为来得迟,没有领到书,为了不误学习,就只好“抄书”。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借同学的书来抄写。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在抄书,各科书都抄,有时我们晚上十一点多了,大家还在教室抄书。班主任来教室催了一次又一次,要同学们去休息,但是大家仍然在不停地抄书,都不愿意去睡觉。班主任最后发火了,强性关教室的门,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教室。
抄书时间久了,成了习惯。因为抄书更便于记忆,许多同学都把抄书当成一种学习的方法,当成了一种乐趣。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新书才发下来,不用再抄书了,但是抄书却成为了许多同学的爱好,每抄一遍,就等于背了一遍书,对我们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后来几年间,我经常把抄书当成一种乐趣,乐此不疲。
那段抄书的经历,让我在毕业后的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在我人生四十多岁时,能从一个家庭主妇成为垣曲作家协会会员,都是得益于那段经历。
(三)同学情深
高中三年,最让我难忘的记忆就是:饿!
那时学校食堂实行顿顿制,吃饭是一样的定量,早上半个馒头,只有二两,用手一捏,馒头更是显得小的可怜,一碗汤面,只飘着几根面条,几口就吃完了,感觉只压住了点心慌。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感觉天天吃不饱,每天饥肠辘辘,实在难捱。每天中午最后一节课,常常感到饿的头晕,不争气的肚子咕咕直叫,老师上课讲的是什么内容,几乎很少能听进去,脑子里就想着中午会吃什么饭。幸亏当时有家住在学校附近村的一个同学,名叫娟娟,常常从家里带馒头送我吃。有了娟娟的馒头,我才能顶得下来每天的几节课。若不是她的帮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渡过那段饥饿时光。当时我们这些离家远的同学,有时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回家,就为了省几毛钱的车费。而我们同学间的情谊,却是至今令我难忘。那时候同寝室的同学,即使回家带来一些咸菜,也是和大家分着吃。寝室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照,其乐融融。
多年后同学相见,仍然能感觉到那份浓浓的情谊。后来我常想:当初若不是饿,我也许就考上大学了。可若没有同学的馒头,说不定我早就退学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同学间的情谊战胜了饥饿,才使我坚持读完了三年的高中学业。
(四)为了班级的荣誉
高二那年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有个5000米长跑比赛项目。当时参加运动会的男生共有二十四名。74班张海燕同学和高二其他班的四个男同学被预选参加决赛。当时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对他的期望都挺高,因为他平时的5000米长跑成绩22分38秒,所以班主任估计他还可以得奖,他也暗暗鼓足了劲,决心要取得名次,为班级争光。因为家里贫穷,张海燕没有运动鞋,班主任文老师就给他借了一双跑鞋,说是穿着跑鞋能跑得快些。因为是借来的跑鞋,不是很合脚,穿着有点紧。比赛开始后,张海燕一直坚持跑在前面。谁知跑到4000米左右时,他的脚已经疼得不能跑了。当时他已经杀到了前六名,全班的同学都在为他加油呼喊。张海燕没有放弃,硬是咬着牙一瘸一拐的坚持跑。最终他取得了全校前三名的好成绩,并跑出了自己平生最好成绩22分07秒,为我们高二年级取得了名次,他自己却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脱下鞋后,他才发现他的大拇趾甲都快掉了,血染红了袜子和跑鞋。
学校颁奖的时候,张海燕是一瘸一拐走上台去的。同学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大家为他感到自豪。他勇于拼搏和视班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张海燕现在在运城市市质监局上班。
(五)勤奋精神
我们那届的同学后来提起李勇,在羡慕他有份好工作的同时,更多的是佩服他当年刻苦学习的那种精神。
他之所以能考上大学,不是他有多聪明,是因为别的同学在休息玩耍时,他还在学习,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刚到学校时,李勇在普通班。当时他在班里也只是一个成绩中游的学生,每天下晚自习后,同学们大部分都走了,他为了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彻底领悟了,经常点着蜡烛,留在教室里继续看书.写作业。(当时学校下晚自习十分钟后,教室就熄灯了。)遇到不会的题,他就用笔画出来,第二天要不自己查资料,要不请教老师。在他的努力下,高一升级考试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高二重点班。
在重点班,他更加用功,晚上十一点前,他几乎很少睡觉。常常是班主任到教室把他赶出来,他才不得不离开教室。不过,有付出就会回报,他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是山西中北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
(六)环境锻炼意志
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差,学生宿舍紧张,我们高一四个班的男同学都住在学校的大礼堂,全是打地铺。礼堂的窗户上,有好几块玻璃碎掉了,晚上风就从碎了玻璃的窗户吹进来,冷飕飕的,冬天经常有同学冻感冒,但同学们依然坚持上课,上早操,很少有人叫苦,借故退学。
后来同学靳海新曾不止一次说,学校的那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在英言经常停电,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坚持在那里工作了14年,都得益于二中的生活,得益于当年老师的言传身教。
他现在是长直乡财政所所长。
高中三年,是快乐的三年,难忘的三年,现在记起那些往事,心里感觉暖暖的,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二十八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成家立业,度过了自己的大半人生。回望母校,真的希望时光能倒流,让我再一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放飞梦想!
第三篇:无言的青春岁月散文
黑的夜,不带一丝杂质,悠长的寂静悬浮在空气中。没有了灯红酒绿的奢华、没有熟悉的欢笑,一切不再拥挤吵闹。
戏剧落幕的孤独,就像人群渐渐散场的无言,心中装满千百故事,只有留给自己重复着残碎的片段。
有人说没有完整的故事,就像爱情虚无缥缈的誓言。
灯熄灭了,静静坐在书桌前、听着时钟嘀嗒的声音,有人说时间消失在梦与现实的琐碎里,不知多少人在夜里听得见时间的声音。
当悲伤蔓延在整个世界,欲要大声呼唤或是企图驱赶悲伤,最终却无言的选择了沉默,一个人仰望着夜空,浓浓的黑夜包裹着自己,静静回忆着曾经的故事、倾听着心灵的声音、忘记了俗事烦恼、忘记了爱恨情仇、品一杯淡茶或酌一杯烈酒。
岁月蹉跎的浮躁暂且放下,青春的梦藏在最柔软的皱褶里,听一曲曾如痴如狂得歌曲、怀念记忆中的人与事,那是生命走过的印记,有欢笑痛苦、也是青春之花最绚烂的时刻。
面对孤独的时刻越来越多,这条选择的路注定是寂寞的,面对散尽天涯的朋友知己,除了祝福与思念不知道还能做何?不曾后悔,也从来没有退路,独自背着沉重的行囊前行,风雨无阻、昼夜不息。
有人说青春已经过去,苍老的容颜和渐渐逝去的童心是最好的见证。面对生活的残酷所有人选择了成熟、沉默与承受。
是啊,随没人可以不老,青春的雨季短暂的让人还没有做些什么就已经消逝在岁月的风暴中,如今又能做些什么呢?唯有无言的接受责任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
我本不愿长大,奈何时光无情划破脸颊,这是多么幼稚的话语,却也是真实的无奈,当我们不再年轻,整日奔波在生机的夹缝中,某些东西被不知不觉中淹没消失,偶然回首已是物是人非。
无言的青春,带走了冲动梦幻,留下了陌生事故的自己。
当只剩下痛恨与惋惜心碎的倔强时,当番然醒悟:有些东西如果当初坚持了任凭时光飞逝也是无法带走的。
默默无言的承受,青春带走了花香飞鸟,缺留下了伤痕结出的永恒的寂寞之花。
第四篇:青春岁月散文
青春岁月,走路象一绺风,漫步如一河水,说话是一曲动人的旋律,笑意如瀑布溅着扑面的浪花,年青人很俊样,很潇洒,很风流,把世界上最美的词语用在描写年青人的身上都不为过,他们太有朝气了,走到那儿,那儿就有欢乐,高山在高不就多踩两脚吧,有什么高不可攀呢?海水在深多登几下腿不就潜下去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当你漫步在大街的人行道时,你发现青春岁月里的男孩格外好看,男孩的发型,女孩的衣裳,真是各有千秋,各有风流,各有诱人的魅力,男孩子的光头,短头,大爆炸头,黑头发,红头发,黄头发,无不充满了活力,无不充满了朝气,当你迎面走来一个油光的光头或红头发的男孩时,你感觉有一种恐惧感,当他给你一笑的时候,忽然感到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夏热的时候,有青春的男孩从你身边走过,一股风从你身边擦了一下,你会感到凉爽一阵子,当你感到惊怕的时候,你有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朝气活力,有一种欣慰,瞬间的颓丧化作了愉快,令人笑了笑,给人的享受是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青春的岁月里,饭吃不饱,酒喝不醉,干活不累,今日爬下了,明日照样顶天立地,很有意思,甭看他白发已满头,但照样神采奕奕,目光目炯炯有神,人稠广众之中那几把黑发往后一甩,很有力度,很有气魄,很有魅力,青春的岁月里,不管怎样,总是充满了风风火火,尽管没有人生的经验,但是干起事来,却有着百分之百的把握,很有胆量,不佩服不行,他们有无数次的失败,但可以从头再来,他们有着数不清的错误,但总会被人原谅,他们的青春模样和雅气不得不让人放一码再放一码,人生的经验就是从他们的身上得来的,记得有一首歌词“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风采”。“你们”就指的是老一辈在青春岁月里用血染红的人。这就是青春的志向,天涯,雪山上有年轻人,大海深处有年轻人,那儿有危险那儿就有年轻人,水火不相融处敢于冲上前的还是年轻人,年轻人在青春的岁月里真是很利害,青春的岁月里有失败有成功,他们失败了,失败得起,他们成功了,却成功的自然,成功的傲气实足,他们不骄傲,让谁去骄傲呢?他们穿的绅士一般,穿的尘土一般的土气,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威猛的大气概。
青春的岁月,姑娘们更是显得风流过人,长发、短发,总是很相宜,走动的身段象是江边的柳丝,象风、象雨,还象流动的水,男人们的风度,都是姑娘们那种温柔衬托出来的。漫步在大街,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不管在什么环境,有了姑娘们的存在。场面就如春天山上的花,格外有气势,青春的气息,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品味得出的力量,很有诗情画意,舞台上音乐奏起,歌唱的,伴舞的,姑娘们的身段格外令人注目,慢节奏的时候,他们的四肢柔软似纱,快节奏的旋律他们就如同奔驰在草原的鹿群,跳跃的风姿多彩显出大自然的美丽,青春的岁月里,姑娘们象征美丽,象征着勇气,她们缓解着人生紧张的气氛,安抚着人们紧张的情绪,甭看她们青春经验欠佳,但她静静的窥视世界,关注人心,关注人生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都观察的很细,如果让她们象男人一样凶猛无畏,男人还有活的环境吗?姑娘们的温柔,姑娘的细腻,给男人腾出了一半天地,让他们展示才华,才显出他们用武之地。
男人很利害,上天揽月下海捉鳖,上高山下火海,过五关,斩六将,可谓豪气冲天,苦吃到了尽头,但是却经不住青春淡淡的一笑,这一笑是青春的活力,不要看只是一笑,却是凝结了千万个灵魂的心血,这也是一种力量的较量,姑娘们很利害,她们用一双巧手,去创造不被人们重视的财富,去给男子汉展示风采,不能说她们不利害,姑娘们风采,走在那里,那儿就有回头的目光,姑娘们能制造出很多的事,不要说你样怎样利害,当你追求姑娘的时候,你不费一番神思,还换不来姑娘们的一笑,青春往往让你坐立不安神魂颠倒,青春的姑娘们也在创世界,因为天地还有她们一半,你挣钱养活她们时,显得你很有能耐,你不养活人家能是家吗?青春就是这样各有风流在人间。
青春岁月,精彩无比,大衣服小衣裳,有人小露,有人大露,人爱看地羞人的靓丽的模样,看了说三倒四,谁让你看,你不看她们没有了市场,你看了足以证明市场大有潜力,这也是青春的表现,一种青春的活力,不让年轻的人去露,你露的试试,把你不当神经病看才是,青春的岁月,就不管这些,露是一种胆量,也是一种精神,不露没有办法,衣服厂家做的那衣服就是让你露,让你展示青春的风采,让你体现青春的活力,审视社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当然,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你走出了几个人生的环境,你悟出了多少人生哲理,为什么不从自身去体悟青春的日子怎么度过。
青春的岁月,年轻人在思考,用青春的线条展现自己,说明自己有着美丽的身材风流完美无缺,有智慧的人去发挥智慧赢得人生,有力气去武打拼搏,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竞争,不管你朝前看或回首人生,青春的岁月总是充满了整个人生的环境,门迎的笑意让你住步不前,青春的模样让你回首再回首,到处是笑意,到处是回味无穷的优美旋律,天很蓝,水很清,月很圆,太阳正红,晚上的霓虹灯一闪,是青春的岁月在涌动,真的你不知道自己在那里。
第五篇:江畔小镇散文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放了学,约上布兴小学的老师一起组队出游。学生走后,我匆忙吃过饭,驾起车沿着弯曲的山涧小路向学校后面的大山驶去。因近年来退耕还林效果显著,苍茫的大山被浅绿的牧草覆盖,偶尔有一片低矮的碎米花,像似给大山的绿裙子点缀一丁点儿花边。延绵不断的大山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浅绿色牧草。三两个牧羊人聚在一起,聊着天、抽着旱烟,喝着集镇上打来的散装包谷酒,羊群在他们不远处的四周悠闲地啃着青草。一条简易的山间公路穿过牧区,伸向远方。我愉快地驾着车,缓缓地行驶在这被雨水冲刷而变成千沟万壑的路上。后面卷起一条昏黄色的灰尘长龙。在这离天最近的群山里,一切变得那么清新,视野变得开阔了,眼前没有高楼林立,没有机器轰鸣。唯一能证明现代文明的是一排由远到近,再向远方的电线杆和一座矗立在山头上的手机信号塔。遇到视野开阔的地界,停下车,坐在草地上,头顶蓝天。无际的天空朵朵白云飘飘,脚下牧草青青。天地交接在远处。蓝天和绿草被白云冲淡的色差而汇集在一起。遇到山头背阴的地方便有大片大山的红色野菠菜,像座大山披上一件红色的披风。据当地人说是当初退耕还林的时候,相关部门用飞机播下的种子,因野菠菜具有抗旱抗寒以及种子不易被消化,经过草食动物消化后仍然能从粪便里发芽长出来,所以成为这里改善水土流失的首选。
待布兴小学的同伴们到齐后,我们一起向着草山深处出发,大家准备了洋芋、柴禾以及卤腐和昭通酱。打算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放松自己。绿绿的草山上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边,薄薄的青草覆盖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偶尔有几簇低矮的灌木丛。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了一个开阔的山谷旁,山谷的西边是一片崇峻俊的石头组成的高山,山顶上有少许的小松树在随风飘摇着身姿。山谷的右边是一片小村庄,白色的墙,青色的瓦,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向大山证实着自己的存在,山村后面的山头上排列着一座又一座的风力发电机,随风发出“嗡嗡……”的声音。白色的风车,绿色的大山,映着山谷里一片片紫色的小花,那花儿一簇一簇,一片一片,布满了山谷,铺遍了河滩,洒向了远处。那花儿一片是紫色的,一片是白色的,忽而又一片是黄色的。在这黄、白、紫相间的山谷里。躺在河床边没膝的草丛里,闻着青青的草香,看着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小花。那花儿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映着苍山,掩着小河,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一群人坐在一起,聊着天,喝着水,让人瞬间忘了疲惫,忘了烦闷,忘了忧伤。看着那朵朵小花和绿绿的河滩,像一床绿色的带有各色花纹的地毯,那小花像紫色的裙子,像黄色的披肩,像白色的围巾。山村后面的风车田里不时配上优美的转动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顺着山脚穿过山谷,伸向远方,缠绕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头,消失在远处云海缭绕的崇山间。不时有几辆车呼啸而过,时而穿过村庄,时而穿过树林,顺着弯曲的山路驶向远方。
正当大家准备架起柴禾烧洋芋时,一位年长的老教师提议大家到码口去玩。因老教师德高望重,又是本地人,大家心里都很敬佩。我们一起驾着车,沿着顺山而下的山路向那个陌生的地方驶去。那路依着山势时而弯曲,时而舒展,却是一直顺势而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到了那个叫码口的小镇。那小镇背靠大山,面临金沙江,与对面的金阳县相对而立。小镇上与先前的风车阵大不同。大家纷纷脱下身上穿着的棉袄,看着街上过往行人的行头,都觉得自己从冬天来到了夏天。简单用餐后,一起顺着去江边的山路弯弯曲曲而下,昏黄色的江面在两山间延伸,直到消失在水天交接的地方,江面两岸是悬崖峭壁,偶尔几户人家在随风摇晃的松林间忽隐忽现。
在这临江而居的峭壁上居住,总是需要勇气的。若在天晴里,满眼碧绿,倒映在缓缓向东的江水里,总有一种浩浩荡荡,无尽长江滚滚流的感觉;若在雨天里,则有“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的影像;遇到到雾天里,整个江面飘散着一层薄薄的轻雾,像是给羞涩的江水披上一件轻轻的纱衣。静静的江水,脉脉地注视着翠绿的江岸,松涛间那星星点点的民居恰似给大山的绿衣点缀些许的花蕊,那清翠欲滴的苍松随着山风和薄雾在向对岸招手呢!
傍晚时分,夜色凝重。乌云压着山头,山风抚着江面,顿时泛起阵阵水纹,迅速向远处荡去。若是晴天里,夕阳向着对岸山头坠落,整个江面呈现一片金光,微风荡漾,瞬时化作万颗碎星。静坐江岸,阵阵山风徐徐而来,夹杂着丝丝江水气息。两岸松涛阵阵,操起一捧江水,洗去一天的汗味。远处的天,近处的水,在天水之间横亘着一道随风荡起的波浪线,反射着丝丝亮光,“半江瑟瑟半江红”。此刻,你会偶尔想起某位远处的朋友,不禁会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感叹。
夕阳西下,盘亘于半山腰的小镇华灯初上,微弱的灯光被深沉的夜幕吞噬,喧嚣的江畔小镇被群山拥抱,发出微微的入眠声。偶尔一两声鸟鸣打破夜空,继而便是万般的寂静。夜空下的江面显得更加恬静,繁星陪着圆月挂在天边,映着江面。黑夜如深邃的双眸,欲把这一切吸去。群山在月光下露出伟岸的胸膛,呵护着柔弱的江水。江畔居民偶尔闪出微弱的灯光,和远处的星光交相辉映,让你分不清到底是灯光还是星光。
点燃一根烟,对着江面放声歌唱,远处传来阵阵犬吠,让你不忍打破这夜的宁静。稍住片刻,一丝寒意袭来,众人便商议回去,大家便在这山与水,水与天的世界里踏上回去的路。在群山间,在弯曲的山路上,大家都不忍离去,也不愿打破这宁静的世界,在这原生态的世界里,众人在小声的嬉笑声中渐渐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