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世上总有人在偷偷爱你杂文随笔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世上总有人在偷偷爱你》
--------白白
这世上总有人在偷偷爱你,不管他在你枕边还是天堂。
他可能在远方,可能四处流浪。
他可能就住你隔壁,每天听你早起的声响。
他抬起眼偷偷看你,被抓到总会惊慌。
忍不住抬起嘴角,他的心思怎会不知道?
偷偷的,他爱上了你,不管你是否愿意。
就像一个人的独角戏,就像傻子一样疯狂。
悄悄的,我知道了,没有惊慌,没有逃避。
就让他偷偷的爱着,像午日的阳光。
享受着这偷偷的爱,不知不觉的留恋与迷茫。
等到有一天抽离,暮然回首,灯火阑珊。
所思之人早离开,才发现自己,偷偷的,喜欢他。
世界上总有个人在偷偷爱你,无论他是在枕边还是天堂。
第二篇:总有人在另一个角落偷偷羡慕着你杂文随笔
以前的我很自卑,觉得自己胖,不漂亮,性格也不好,老是爱发脾气。那时我就很羡慕两个闺蜜,朋友A和朋友B。
朋友A是家里的长女,性格独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雷厉风行,家里是经商的,经常会帮助家里做生意,在家里很有话事权。小小年纪已经懂得怎么和大人打交道,圆滑得像块鹅卵石。
朋友B也是家里长女,性格活泼,男男女女打成一片,做事风风火火。再我看来,处事方面虽说不上圆滑,但也是开朗讨人喜欢,是班上的文艺分子,还不少男生赶着告白。
夹在这么鲜明的二人间,我觉得自己是黯淡无关的,大家中的自己也应当是模糊一片的。
后来大家读书了,渐渐散开了。大学时,班上开了一次同学会,大家相谈甚欢。和当时一个并不怎么熟的同学S讨论起以前的时光,说起朋友A和B那时的引人注目。S突然来了一句:你也很不错啊,画画很好看。
我愣了一下,问道:你有注意到?我没有画很多啊?
S说:我知道啊,你每次都画黑板报的插画啊,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我恍然,在那段时光里,居然也有人注意到默默在黑板上绘画的我。
后来,与朋友A相谈,聊到她以前的雷厉风行,A说:我那时也很羡慕你的平和,我的圆滑不过都是家庭环境逼出来的,每年的过年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我很想好好过个年。
回家之后,我打电话给朋友B:你有没有很羡慕我的地方?
朋友B说:你不知道吗?我嫉妒你很久了,你有那么好的姐姐,和爸妈。
我突然想起,朋友B的父母长期分开,家里关系并不是很和睦。
一直以为,我都是羡慕别人,嫉妒别人的那一个。
原来,在那一段平行时空里,我拥有着很多人都所稀罕的珍宝,只不过我习惯了,从而忽视了。
审视了我所拥有的东西,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四肢,温暖的家庭,一份学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收入,还有很多很多平凡却又温暖的事。
不需要羡慕于别人的所有,我们同时也被羡慕着。
第三篇:总有苟同杂文随笔
在此三界人间,每个时代总有那个时代苟同的些事些物。当时此时都不能定夺那事那物的好坏美丑,但我的确是用了苟同这个词。
因为有另一句话,当人成了的人群智商为零。
人群标识,的标识作用往往大于此标识原来的作用。例如语言,语言本是沟通作用同时也是标识,标识了人群民族还有地区,背后还带着人以为的文化,也的确是文化,不是人的文化应该不叫文化。各种标识的集合,也就有了人群细分,也有了些人以为的精品人群或非精品人群。
又如,河南人标识。标识,不是一准确定位,但往往是意测陌生的一手段。此处不是河南人的具体标识,只是借用这一类标识是如何产生的,河南人标识在中国是最明显的标识之一,这产生要说几万汉字,简而概述即:非河南人对河南人的概括苟同。可能河南人好或者不好,但给河南周边的陕西人山西人河北人山东人都苟同了对河南人的一致标识,然后向更远的地域散播,于是就有了河南人标识。类似的还有广东人标识,更甚有香港人标识和台湾人标识。稍为有点智商都知道,标识大多时候没用。但却在遇见时又在心里向对方打上了标识,或者这就是人吧,或者是临时智商归零。所以说,总有苟同。
我,一个写字的,上街从来不能直接告诉别人我是干什么的,不然会失去至少50%的生活乐趣。人们一听说,你是写东西的,平常该对你说的话都没了,怕你记录,怕你记录得不优美。
我觉得,人本是群群居动物。群群居不单指群居,群群居是指这大群居是各种小群居组成的,雌雄群居之余还雌雌群居和雄雄群居,群与群又成大群。此三界人间的其它是基本的群居,一般没有群群居。到今日,人如果不在群群居,似乎感觉这族群已经给孤立,很快就给定义成异族智人(人类的文化时代里一直还有别的智人与我们这类智人共存着,前些年才给这邻亲灭绝的)。
人,一直标识自己与别的三界生物不一样的就是人有脑子,还有连续的智慧,堪比天高。同时又在群中找寻各种智商为零的活法,以成归宿。很奇妙。世间永远的不一定是时间,如果时间也是一物一维度。永远的可能是冥冥中相斥相生的定律。
第四篇:很爱很爱你杂文随笔
上午老大说他前几天看见了刘若英的新书,打算带给我,回头找不到了。
我一个人哈哈笑了半天。
说,她目前只有新电影要上映,新书是没有的。
喜欢刘若英这件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至少有我朋友圈,微博,以及QQ的人都知道。
前两年每次去看演唱会的前夕总要提前跟老大打声招呼,不然假期是没有的。他总是说,好的,趁着年轻多恣意妄为下也是不错的。
而爸妈也总是在周末看完我朋友圈怪异的定位时会打个电话追问我在哪?
实话实说,在某某地看演唱会。
他们一准知道是刘若英。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叮嘱我注意安全。
偶有抱怨说,花个好几千,舟车劳顿去听几首歌这事不值当。
我也不好辩驳,谁让他们是长辈呢!
同事有时也会说一起去看,让我提前订票。于是就有了金华,扬州的恣意妄为。
昨天网易云收回了她的歌的版权,各种社交软件一派祥和。毕竟又可以去她的歌底下写故事评论了。
至今我都无法定义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反倒后来听懂了几首歌,在某些情感濒临绝境时。
每年放长假回来上班时,心里总是有种欲罢不能的挫败感。远距离的想念,以及开始几天的无所适从,特别痛恨离别这个字眼。
虽然在外的生活条件比家里舒服,虽然待在家里总是有不厌其烦的唠叨,虽然抱怨一年不如一年的节日氛围,但或短或长的人生,相见的次数终归是屈指可数的。此生父母子女一场,终归是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开。
刚到上海站,已经快晚上九点了。身心疲乏地拖着行李箱进地铁站,却乘反了方向,发觉时,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不知道最后一班公交是几点,拿出手机随意的查询了起来。手机播放器里随机播放到她最近一场演唱会live版本的歌,顿时心里像被什么温暖过一样。
远距离的焦虑,旅程的困乏,都被抛之脑后。人生好像有了新的可能。
如果人生必须要感谢一些人的话,她应该排得上前三吧!
其实一向以来都是安静惯了的,不会主动去维系什么情感,对这个世界也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本质上的东西未曾背离过,比如老友有什么需要,总不会推脱。但鲜少去闲聊,或者见面也只是回程停留时大家吃个饭。现在这种机会就更少了。有的人甚至一两年都未曾见面,都活在彼此的朋友圈里。
前天老友生日,看见她刷微博。我还诧异说,不应该是隔天的吗?
晚上发了条讯息简单的祝福了下。
数字记忆能力简直白痴,但总是在每年过完年的时候知道心里还有件事,但永远记得的那天是比她生日晚一天。也算是无心之过。
她说,除了家人,就是你了。
正因为自己秉持的这种信仰,十二年,甚至更久远的日子里,换了多少播放器,可她的歌依旧保留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有人评价过她的歌,千万不要在难过的时候听,不然整个人会彻底奔溃的。
我试过,就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把《很爱很爱你》听到麻木。
因为有了信念,才决定要付诸行动。
咬牙跺脚买了上海返场的门票,日子慢慢靠近,心情愈发紧张。为这人生的第一场演唱会,也为这第一次会面悸动到失眠。
我不知道她当天要唱什么,于是用了一个下午整理出了她二十几张专辑的所有歌,想挑一些来推荐,可是最后无法删减,于是只能选几张自己特别喜欢的专辑。
可能是心诚则灵吧!无意去圈她,却被她点赞了。由于这篇浅薄的文字,认识了老谭。
加了微信,约着一起去看下一场。
绍兴我去了,是他给我匀的票。我去了,他也去了,但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网友见面,相见恨晚。
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区域分享,收获着各自的感动。
也是因为这里,才误打误撞地见了正正两面。可能就此误了终身。
也是加微信,一开始各种拘谨,像两个淘宝客服在聊天。后来三个人建了个群,一起开荤段子。有可能彼此性格上有棱角,然后互删了彼此。
我一直郁闷了很久。谁不是宝宝来着,谁没有个脾气,绝不认输。
微信虽然拉黑了,但微博还关注着。
某天老谭私信说,上次多有冒犯,微信还是加回来吧!
我也不好故作矜持,顺势回了句,我不记得你号码了。
这是一次。
正正是第二次,好像是前不久通过老谭又加回了我微信。
我不再问为什么了,感觉多认识一些人总是好的。且三观五官还能有得聊。
开年第一天上班,就被告知要收拾收拾去小城上班。折腾了一个礼拜,待回上海时,只一天的时间。
觉得要郑重告别,不留遗憾。
至今都觉得北京那一次过于仓促,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去过,想着来日方长,却也是未有归期。
也就是因为这几天和正正偶有聊天,知道他失恋了。正好我也有空,要不大家聚聚?
一拍即合。
临了要见面时却有点后怕,想临阵脱逃。可是人生总是要有第一次的孤勇去见面的,何况在这之前已经有了两面之交。微博,微信也有聊过。
怕只怕我们都太闷了。
结果是闷的,舒适且不尴尬的沉默,只做到了后五个字。但彼此间的气场是有所了解了。
期间三个人的微信群又热闹起来了,老谭在异国他乡发来贺电,恭喜两位网红合体。发红包要合照,又说了好多有的没的。
看完电影回去时,第一场春雨拍打在脸上,耳机单曲循环着《很爱很爱你》。
只想谢谢刘若英,谢谢Renext我敢,谢谢正正,谢谢老谭,也谢谢我自己。
在这座不太喜欢的城里,感受到了同温层,甚至更深刻的情感。
三年半时间在这座城发生的所有不愉快,我们一笔勾销。愿改天回来,我们依旧半生少年模样。
第五篇:总有一个人,爱你视如珍宝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一幕画面挥之不去,这一幕无关于我们,可是却是我们现代普遍的一种现象。
不知你是否看过徐峥主演的爱情呼叫转移,在这部剧里,徐峥扮演男主徐朗,许多人都关注他的神奇的境遇,可是我却唯独对他最后回家的那一幕情有独钟。都说家是我们温暖的停靠的港湾,这对于徐朗来说,也是同样,当他遭遇了那么多的人事后。
他首先的反应也是回曾经的家找前妻,殊不知早已时过境迁,当他回家后,等待他的是这所房子的新男主人。在他们同桌吃饭时,男主人一直向徐朗推荐他老婆的炸酱面,可是他又如何知道当初徐朗和他老婆离婚的借口正是源于杂酱面。这对于徐朗来说,何其不幸,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却视如珍宝。
爱一个人,一个理由足矣;而不爱一个人,则有千万种理由,正如徐朗因为炸酱面而跟他老婆离婚,就因为这样一个荒谬、可笑的理由拆散了一个家庭。难道徐朗和他老婆离婚真的是因为炸酱面吗?肯定不是,只不过是因为不爱罢了。不爱,便到处都是毛病,处处挑刺,炸酱面只不过是为他的不爱找的一个理由。而后来的男主人满口像徐朗称赞他老婆做的炸酱面,在他的眼里,炸酱面仿佛是这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而他老婆的手艺也一直是他的骄傲和自豪。
同样是炸酱面。一个因炸酱面而抱怨,而离婚;一个因炸酱面而结婚,而幸福。这炸酱面其实就相当于我们自身,在我们的身上有着缺点和优点,当他爱你时,他更多的是看到你身上的优点,而一旦不爱,你的身上便处处是缺点。
当你碰到了一个对你嗤之以鼻的人时,就好比他不喜炸酱面,而当你碰上一个将你视如珍宝的人时,你就遇见了那个以炸酱面为止自豪的人。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缺点,我们的优点,在某些人眼里会变成我们的缺点,同时,我们的缺点,在某些人看来这是我们的优点,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喜好。
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门,没有谁会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也没有人是所有人都讨厌的。即使有许多的人对你不好,可是,你总会遇见一个人,爱你视如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