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禹治水那些事、那些年杂文随笔
大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无功,朝廷就把他的头给砍了。
朝廷这一杀头的行为,既是对鲧绩效不彰的惩处,又是对民众的一个交代、一种态度。当然,这也是朝廷借人头卸责的一个措施——以此来消弭民众的怨气。
民众的怨气,主要是因为,鲧治水,钱也花了,人力也费了,时间也给了,但是,一无所获,甚至越治越乱,大家还是要受洪涝灾害的苦。就因为这,民众甚至认为:这有朝廷与没朝廷似乎没有两样。
禹的父亲被诛杀之后,大禹作为儿子,其痛苦伤心是可想而知的。
大禹的痛苦伤心,里面有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当然,也有对父亲沉沉的痛惜。在禹的心中,父亲九年治水,虽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谁知到头来却落了个杀头的结果:身首异处,死无全尸。这是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的结局啊!
生在朝廷的大地上,长在朝廷的制度下,大禹心中虽然说有一腔子的苦痛伤心,可是,面对父亲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却被治罪杀头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他也只能把满腹的委屈和伤心重重地压在胸中、埋藏心底。
能爬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舜原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鲧治水不成,最后,舜砍了他的头。这还没完,舜还要让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仅这一点看,就足见舜的高明。
舜的这一招不但高明,也十分地狠毒。但是,他能够狠毒地让一般人看到的都是宽宏与仁慈。
舜的这个决定,普通人看不懂,也足见舜的智慧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九年,多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按照中国向来的传统,一切的经验,都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鲧在治水的九年中,没有以个人名义公开发表过任何治水的心得,也没有与人合写过治水方面的学术论文,这有点不合常理。依舜猜度,鲧肯定是对治水的经验秘而不宣,肯定是把治水累积的知识全都传授给了儿子大禹。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杀鲧时,鲧来不及传授治水的机宜给禹,大禹跟父亲治水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应当也有不少自己的体会。关于这一点,可以举个例子,比如那些个有衙内习气的公子哥少爷,他们身上的那些个习气,哪一个是他的县令爸爸、郡守爷爷延师教习的?还都不是生长在那样的家庭中,习染已久,自成其性的!
大禹的确懂得很多治水的经验,在父亲被杀后,他也一刻都没有停止对父亲治水失败的检讨与思索。
舜之所以选大禹继续治水,也是因为一些朝廷的臣工对禹的极力推荐。
关于禹的被推荐,除了他父亲在世时的积累的人脉外,猜想,这位年轻人在他爸爸治水的时候,他一定是紧随在父亲身边的,所以,也是有些功绩的。若是禹没有些功绩,比如拿过“治水青年突击手”、“治水模范”、“治水标兵”、“治水先锋”等的称号和荣誉,得过治水的专项奖金、奖状,甚或还写过一些诸如《治水三论》、《与某某君商榷河流的治理方案》等文章……舜身边的人也不会贸然举荐这么一位毫无经验、毫无业绩的愣头青担当这么大的责任的。
据说,那个时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时代。这祸害天下的水如果治理不好,一定会继续危及民众的生命。按照时代的特点,可以这么说,大禹之治水,成功与否,并不是对舜一人负责,而是在负天下人的责啊!所以,这治水,是大事、大大事!
舜的高明,还在于他杀掉了鲧、却要重用鲧的儿子禹。舜之杀鲧,当然有很多杀鸡儆猴的味道,他是在明明白白地给大禹做人样子。杀鲧的同时,舜给禹留下一条活命,让他继续治水。这叫什么来着?对!叫恩威并施。舜是要禹晓得:
大禹,跟随父亲治水这些年,想来你也心中有数,你老爹治水九年,耗费了国家多少钱财?花掉了民众多少税收?浪费了多少人力?难道就让这些民脂民膏白白打水漂不成?
水患没有治好,九年了,你鲧是干啥吃的?这治水的学费,朝廷还是交得起的。泱泱大国、茫茫华夏,这些年,国家多少还是有些积蓄、有点家底的。其实,就本心而言,舜也实在是不在乎鲧花掉的那些个钱财、用掉的那些人力的。只是,钱花了,人用了,没有一点点工作亮点、没有一丝丝工作业绩,没有可以宣扬的政绩,民众依然要受水患之苦,这就麻烦了。俗话说,众愤难平、众怒难犯。眼前的这个状况,朝廷是不能不用心去考虑的。稳定,是朝廷的大计;和谐,是国家的主轴。九年治水无功导致民众怨气冲天,这才是朝廷心里最没有底的担忧所在、这才是舜要杀掉鲧的主要症结所在。
鲧也该着遭殃!废一人而成天下之好,这是舜一贯的原则。是杀是留、孰杀孰留,这也是舜心里非常明白的运筹之道。
一个鲧,在舜的眼中,其实和一条鱼也差不了多少。舜掌握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他高高在上,就是那刀俎;鲧只是朝廷的一名官员,他生杀由人,不过是那案板上的鱼肉。
所以,在舜的内心来说,鲧吗,杀就杀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天下那么多人,少了这一个不少;杀就杀了,也没什么稀奇的,掌权以来,杀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了,多了这一个也不多。
话虽这么说,作为民众心目中的贤君、明君,舜杀鲧,也要杀得冠冕堂皇,无可厚非。舜自有他杀鲧的门道:
这一来呢,舜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鲧他不是个东西,朝廷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治水,九年了,竟然什么都没有做成,甚至大有愈治愈坏之势,他这完全是该杀的。这一杀呢,也是要让民众看看他大舜的英明神武。
这二来呢,鲧这么做,主要是针对禹。舜是想要大禹心里有底,这治水的事情,你老爸没有做好,不管情愿不情愿,我还要继续用你。你呢,也必须继续接着干。因为,治水九年,你们家有这个优势、经验和基础;你们家也有这个行业的渠道、关系和人脉。
舜盘算着:如果这治水的事情你禹做好了,那是我识人有术;如果你还和你老爸一样,干不好、没有起色,那你也得死,照样杀头不误。到时候,我大舜再重起炉灶,也让跟在你们家后面的那一帮子人心服口服,断了所有的念想。
舜要杀鲧,要用禹,心中当然早有谋划。鲧的死,不能不说是舜给禹的一个最具杀伤力的下马威。
这水患没有治理好,当然是鲧办事不力。
舜之杀鲧,在舜心里,那是鲧罪有应得:因为朝廷可以给你的,全都给你了,全国治水的最高统领,这位子不算低吧?拿着朝廷一等的俸禄,这薪水不算少吧?要多少钱批多少钱,这支持不算弱吧?要调配多少人力给多少人力,这权力不算小吧?历时九年,这时间也还充裕吧?……怎么还会弄成这个样子?这不痛下杀手,我看这天下可能就会动荡、我这位子也会动摇啊!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舜之杀鲧,这里面对禹的潜台词也很明显:
禹啊,你小子最好识相点,我杀了你父亲,是因为必须借你父亲的人头来平息民怨;没有对你动手,是因为你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这治水系统中,你父亲坐镇九年,谁不知道,你家在这里面的势力有多大。如果你们爷俩一时都死了,这个系统将群龙无首,肯定会乱上那么一阵子的。时下水患无穷,已经让朝廷有些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再节外生枝,出现更多的麻烦。我杀了你的父亲,留着你,既是对你的警告与恩典,也是对整个治水系统的警告与恩典。九年治水无功,朝廷没有给你们鲧家定个满门抄斩的大罪,没有株连你们的九族同时归天,没有把一众治水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流放蛮荒,就已经是天恩浩荡了。禹啊,你小子应该知道什么叫感恩戴德吧!
舜的处理,也多少可以看出,这是他之所以能够登顶大位的过人之处的冰山一小角。舜没有对鲧家赶尽杀绝、没有对治水系统进行全面清洗,鲧家的相关人等、治水系统的各级官员们,都得齐声山呼万万岁啊!
换个角度来看,在鲧治水无功被杀后,舜不但没有一同干掉禹,还委之以高官、任之以要职,这也算是在杀掉鲧之后,朝廷给予鲧家族的一点补偿、给了鲧家族足够的面子,当然,这也是在稳定治水系统的人心、给治水系统的恩惠。
舜常常会想,在他巡视天下的时候,随便题个字,逢场握个手,哪个人、哪一家不是感动得涕泗交流啊?更何况,这回是赦了你鲧家那么些个本应该入罪的人。
舜深得御人之术。除了心中的潜台词外,舜之杀鲧,在外界看来,还有这样的效果:
禹啊!你小子得明白:朝廷杀你父亲,那是为公;大舜不杀你全家和亲朋,那是他的仁慈。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禹啊,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你还不得屁颠屁颠地为朝廷办事、为大舜效力?
就这样,大禹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担任起了治理天下水患的大任。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对于父亲的死亡,常常会感觉伤心、痛惜。除了对父亲无比的怀念,在大禹的内心深处,当然也有着对朝廷无限的恐惧。
鲧治水九年。
禹治水十三年。
鲧治水的时候,还曾经得闲回家去看看。
禹治水的时候,每每经过家门都不敢回去瞧一眼。
关于大禹多次“过家门而不入”的事,并不是任何人的凭空杜撰,历史大家司马迁写名垂千古的《史记》的时候,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在《夏本纪》里写着: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诸位看明白了,首先,可以确定,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十三年中,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这里有人可能有人会说是“三次”,根据就是有所谓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说。其实,这里的“三”,是多次的意思,而不是实数“三”。这个就不详细解释了。
其次,大家睁大眼睛看看,司马迁的记载是“不敢入”,而不是“不想入”、“不曾入”、或其他别的什么词。
禹过家门而不敢入,当然有他内心的痛楚。他惧怕朝廷的眼线、他怕落人以口实。
大禹自接掌治水系统的最高指挥官以来,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是再治个九年而毫无起色,那么,他自己的下场,可以想见,一定会比父亲更惨,到那个时候,不但自身不保,九族里这些人的活命、水利系统的一帮子同僚,也可能会在旦夕之间人头落地、一同归西。
每次走过自己的家门前,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大禹就真得无情到都不想进去看看老母妻儿吗?他的事业真得就忙到没有一点时间回家问声安、喝口水的地步了吗?说白了,他还不是怕人心难测、还不是怕流言可畏。就禹而言,退一步来说,先父的罪还没有洗刷干净,自己稍有不慎,性命便休於一旦。周围,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他又怎么能轻易地说话、轻易地行动呢?凡涉嫌与朝廷相关规定有半丝冲突的事情,大禹是一毫也不会去触碰的。这是大禹受任以来,“如临如履”的严格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大禹的这些事,传到天下人那里,就成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风亮节。这些,再传回大禹耳朵的时候,大约就只剩下苦笑和心酸了。
想一想,其实,治水的时候,大禹也是真够可怜的!
后来,禹就一直保持了他谨言慎行的行事原则和作风。
治水,在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可以说,大禹的父亲鲧,是治水的第一人。当时,因为没有可以参考的文献典籍和经验教训,鲧治水,全靠就地作业中的临场发挥、全靠实际操作中的不断摸索。
鲧治水的指导理念和中心思想是“水来土掩”。自打一开始,鲧治水的这个主要思路和方法就是不对的。
由于鲧的视野有限,他一直坚定地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土是比水多很多的。所以,鲧就想着,只要有足够的土,水就没有张狂肆虐的空间。这是他确立治水思想的立论基础所在。
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鲧一败再败,最后败到丢了头颅。
其实,关于指导思想的错误,这里还是需要展开说明一下的:
有些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短期内是无法用明确的结果来实证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一旦确立,就可能延续,就可能固化,在漫长的时日消磨中,很长时间以后最终导致巨大的失败或恶果。
鲧的治水就是这样:
鲧领导治水工作的时候,所确立的“水来土掩”的指导思想,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别无他法可以治理水患的情况下,这种“水来土掩”论所发挥的作用,更加坚定了鲧等一帮人对这一思想的信仰。这种对指导思想的教条信仰,直接导致了大家思维的禁锢和想象力的缺失,以致于他们不能就水患论水患,但凡遇到如何治水的问题,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水和土纠缠在一起。
禹在父亲被杀头的那一刻起,忽然就有些觉悟了。他开始从源头上检讨父亲的治水工作;他开始认识到“水来土掩”的纲领完全是指导思想的错误。虽然似乎有所得,但是,要靠什么样的理论、原则,要怎么继续治理水患,禹还是没有主意。
禹想了想,要治水,用父亲的那一套理论和办法肯定是行不通了。可是,该怎么办呢?这一时半会,还真不知从何处开窍!
起初那些年,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禹还是一边沿用父亲的旧路来治理小的水患,然后,他又一边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尝试,各种能想到的、可以试一下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禹几乎都不会放过。
在治水七八年的时候,大禹的思路终于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在实践中总结、在思考中提炼,经过与治水同僚的群策群力,大禹终于明白:治水要了解水性,要从水本身出发,要顺应水的特质,唯有如此,才可以掌握水的一切,才可能将水为人所用,才能减少水灾,才能防范水患。就这样,大禹建立了自己的治水指导思想,那就是“疏通”。
疏通这个思想一旦建立,真是一通百通。大禹治水的业绩一天天凸显了。
等到治水十三年的时候,大禹已经把天下的江河湖泊的水系,治理得井井有条了。
这个时候,因为业绩突出、功勋卓著、天下受益,大禹在民众的声望已经有点“如日初升”的意思了。
当大禹的业绩已现,治水的工作基本结束,舜让朝廷的相关机构组织召开了一次全国治水工作表彰大会。这次会议,规格很高,朝廷的大员,凡是没有出使外国、没有紧急状况、没有重疾在身的,全部都必须参加。这些大员里面,当然少不了大禹、伯夷、皋陶等要角。
这次庆功大会上,惯例的歌舞表演当然不会少。歌舞表演虽然精彩,不过也是点缀而已。重要的、国内外关注的、舆论聚焦的、当然是朝廷大员们的发言、最高统治者大舜的讲话了。
首先发言的是皋陶。他是侃侃而谈,纵论治民之方。皋陶发言的要点:
其一是“敦序九族”。
这一点,是就大的方面而言的,也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建议。放到后世的社会,演绎之后,大约就是要民族和睦团结、社会秩序要井井有条。
其二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
这一点,主要是对朝廷官员的要求和标准,那就是:宽厚而又威严;温和而又坚定;诚实而又恭敬;有才能而又小心谨慎;善良而又刚毅;正直而又和气;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断而又讲求实效;强有力而又讲道理。
皋陶说得是一套一套地。
毕竟人家皋陶是个文化人,而且,据说,他是文史哲全部打通,学识涵养,都是当时全社会都认可和肯定的。
皋陶的发言,真可以说是文采飞扬、旁征博引,听得大禹一愣一愣的。当然,与会的各位朝廷官员也是口服心服的。
舜当然要表现他的英明,特别是在这样的全国性大会上。
遥想当年,鲧治水满九年时,舜就把鲧给杀了;而禹治水,的的确确是花了十三年时间,他才基本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的。
念及往事,舜不能不心里犯嘀咕:
当时,要是假鲧以年,鲧或可治水成功啊!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现,舜马上自己就先笑了。舜对自己说,当年要不是那个恩威并施的策略,说不准再过二十六年、五十二年……这天下还在为水患所困呢!
这样一想,舜又会对自己的高明英武、为自己的谋划有方而在心底里暗暗地击节叫好。
虽然心中的叫好不断,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面对禹日益升高的声望,在面对禹时,舜还是会有些不自在的——尽管,这种不自在没有人能够觉察。
虽然心中的叫好不断,但是,作为一个对权术了如指掌的人,面对禹越来越受民众的爱戴,在想到禹的时候,舜还是心中有很多的不安与不快——尽管,这种不安与不快只有舜自己心知肚明。
在这次全国治水工作表彰大会上,朝廷的大小官员都谈得热火朝天,似乎每个人都亲历治水过程,似乎每个人都是治水的行家里手。只有禹,一个人神情木讷,找了一个前排不为人注意的地方,默默地坐着。这种场合,禹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动作。这次,禹跟往常一样,也没有半点要表达意见的意思,更没有丝毫要表现自己的欲望。
禹在大会上的一举一动,都看在舜的眼里。对于禹的功劳,舜虽然内心深处有所忌惮,但是,表面上,在与禹相对时,他的那种君王的大度还是丝毫没有缩减。
在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把各自的意见发表得差不多的时候,舜示意大家静一静。原本,大家以为舜要发表总结讲话了,整个会场马上鸦雀无声,准备恭听大舜的训示。
舜笑了笑,说到:
“众位爱卿,我看大家都谈得挺有道理的。大家都说得很好嘛!禹啊,我看你一直都没有说话。怎么样?你也说几句吧!”
“禹啊,你是治水系统的先锋,经验丰富,劳苦功高,你一定有很多的治水经验和治水心得要和大家分享吧!今天大家都高兴,大王我也心情不错,没关系,接下来的时间就给你,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放开来讲,可以畅所欲言、无须拘谨!”
啊!
听到舜点自己的名,禹似乎吃了一惊。他马上起身,对着舜拜了一拜,赶紧说到:
“大王,我没有啥可说的。我每天想到的,就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早日完成大王交办的治水重任!”
禹话还没说完,脸已经通红了。
舜看禹不说话了,接着禹的话茬说到:
“禹讲得很好,简单明了!禹啊,你还有什么想法、经验,继续说!”
“大王,我已经说完了,就这些!”
禹的脸更红了,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就这些,好吧,就这些……”
舜重复了禹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朝廷的一众官员跟着舜,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这一笑,笑得禹有点手足无措、坐立难安。
在一众大臣之中,皋陶是打心底里就看不起禹的。皋陶总是觉得禹没有什么文化;禹土里土气的,虽然出身名门,整天在水里、泥里工作,完全就像一个乡巴佬。皋陶总是觉得,禹这种干粗活的人,是不能和他这样的文化人同日而语的。
说实在的,皋陶哪里知道禹工作的苦、哪里知道禹心里的苦。皋陶的父亲没有被砍过头,皋陶没有经历过十三年中多次过家门而不敢入的痛楚。
在舜跟一众朝廷大员笑毕之后,皋陶很想继续表现一下自己,他问禹到:
“禹大人,在您治水的过程中,什么叫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怎样才算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这个一定有些门道,请你讲出来,大家好学习学习!”
虽然皋陶的话说得很好听,但是,他脸上那一副毫不掩饰的、对大禹的鄙夷、他浑身上下那一股高高在上、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文化人的傲气,全被在场的各位看在了眼里。
禹经历的事情多、见过的人多,他被人说长道短的次数也多。所以,对于别人讲话的口气、对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禹都不怎么在乎,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皋陶问完之后,禹就一五一十,有条不紊地讲了他治水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他治水所处的工作环境、他治水的工作内容等。这些治水的,禹是实事求是地讲,他不需要不涂饰、也用不着夸大。
皋陶听完大禹的讲话之后,内心很是震撼。因为,许多治水现场的太多艰辛是皋陶无法想象的:
比如说,堤坝建了被毁、毁了又建的反反复复;比如说,突降暴雨,被洪水冲走的工人数量的不可计数;比如说,治水工地上居住状况的简陋、饮食条件的艰苦;比如说,民众为治水落下的病症的触目惊心;比如说,为疏通河道、开凿渠沟工人受伤、死亡的惨烈凄凉……
尽管皋陶的内心很有触动,但是,为了面子,他还是很不服气,一副如无其事、不为所动的样子,他淡淡地对禹说到:
“禹大人,你讲得很好啊!”
禹是从亲身体会来讲自己的治水工作的。这工作,凝聚了他心血,饱含着他与治水系统的相依相扶的深重感情。所以,这工作,被禹讲来,自然就深切动人。因为讲得很切实、很真诚,所以,禹讲完之后,现场真是掌声雷动。当然,这掌声,远比皋陶讲话结束后的掌声要热烈许多。
禹讲完之后,其他治水代表也相继从专业的角度,对治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治水的持续进行给出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听完大臣们的高谈阔论之后,终于到了总结性发言阶段。当然,这是舜的专用时间。
舜对参会的大小臣工、治水先进说到:
“今天,大家讲得都很好,水患治理已有了眉目,大王我终于可以安寝几日了。国家这么大,以后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一片掌声……
舜讲话从来就这么简单,从来不会拖泥带水,从来不会拖沓冗长。
“还有一些事,我也要强调一下!”
舜继续讲到:
“你们不要在我面前就好话说尽,在背后又恶言骂完。”
当然,舜这话,是说给皋陶等所谓的文化人听的。因为舜深知这些文化人的嘴脸:人前说一套,背后又做一套;一边享受着既得利益,一便又拆着主子们的台。
说到这里,舜看了看禹,问道:
“禹啊,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禹是实诚人,他赶紧恭恭敬敬地说到:
“大王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呢,在这朝廷之中,如果好人和坏人同时共进、一起升迁,这样的话,国家永远也不会有政绩、永远也不会得民心!”
舜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自从那次全国治水表彰大会之后,大舜内心的愁苦就一日重似一日。
因为,在那场大会上,舜看到了禹的沉稳,看到了禹的实干。同时,舜也觉得,禹看似木讷,实际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那场大会最可观的效果,就是舆论的风向全部转到了禹这边,各类讯息一边倒地对禹进行全面褒奖与大肆宣扬。这样一来,舜的压力似乎就更大了:这情形再发展下去,禹的势头眼见就会盖过朝廷了。
尽管舜在万万人之上,他能龙御天下,但是,他也有自己作难的事情。
以前,水患未除的时候,治水是大舜最重视、最关心的事。治水有成,这项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了。
国泰民安,朝廷的事可以放一放了,家里的事又推上日程。正所谓“旧恨未了,新愁已至”。
大舜的家事,也是朝廷延续的国事。这个时候,舜的顾虑,舜的愁苦,主要来自于他的那个宝贝儿子商均。一想起商均来,舜就头疼不已。
哎!
舜一人而拥天下,他富有四海,可和万邦,能安民众,可是,他却管不好自己的儿子,这怎么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舜常常想:
你看看商均那臭小子,真是生性傲慢;他自以为他老爸宰执天下,就目空一切;他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整天只知道闲逛乱游而不务正业;他整天只知道成群结队、拉帮结派地在自己的封地上声色犬马……
他哪里知道治理天下的艰难?他哪里知道管理臣工的不易?他哪里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争权夺利?他哪里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觊觎这国家大位啊?
想到这些,舜心里就无比难过:
百年以后,我要把这天下交给商均吧,从大的方面看,这孩子恶名满天下,舆论的压力一定会恨大,大家肯定会说我“天下为私”、说我把公器做了私产……。
从小的方面看,商均实实在在已经恶形昭彰,不得人心,把这天下交到他手里,这很可能就成了他送命的根源,不仅商均个人,还可能累及大舜家族的家小。
哎!真是作难啊!要是商均他稍微有个样子,我给他找几个顾命大臣当辅佐,再把天下交给他,别人应该也没什么可说的。可是,那小子偏偏一点点都不争气,这表面功夫上首先都过不去啊。
关于商均的事情,舜为了探大臣们的口气,他偶尔也会在大臣们面前看似无意、实际有心地说:
“你们一定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啊,千万别让他们像商均那小子……”
舜这话一讲,大家一般都会不作声,因为商均的恶名实在是太大了。作为臣子,你要说商均好吧,那也谄谀得太露骨了;你要说商均不好吧,人家是亲父子。再说了,要直白说商均不好,舜的脸上也挂不住啊。舜自己说商均的不好是一回事,别人说商均的不是是另一码事。
这种情况下,臣工们不作声肯定是最好的回答。或者,大家干脆就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大禹,每每这个时候,他就会接着舜的话说到:
“对呀,对呀,你看我,娶了涂山氏,才四天,我就治水去了,儿子启生下来之后,我都没有照管过他,儿孙自有儿孙福,大王你也不要想太多了!”
舜每每说到商均时,禹安慰他的话,多少都会让他心里有些感动。这时候,舜会说:
“大王我的政声清明,朝廷也受人民拥戴,禹啊,这里面有很多是你的功劳啊!”
禹不会华丽的辞藻,他只会毕恭毕敬地说:
“大王您过奖了!我只是恪尽人臣之责罢了!”
在发现商均已经恶名外宣、恶行外露的时候,舜要对商均再做什么修正,似乎都已经有些晚了。
因为商均始终是大舜心里的一块重病。作为人父,轻易放弃儿子,或者轻易放弃江山,都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所以,关于商均的问题,类似上面的那种谈话,在各种朝会中,舜大约讲过不止三五次。而且,每次提及商均,都会自然联结到大禹。
皋陶是聪明人,这样数次以后,他似乎看出了点什么。
从这以后,皋陶对禹,态度好了很多,客气了很多,也恭敬了很多。
虽然舜没有直接说过传位立嗣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商均已经民意尽失、他大概是如何也扶不起来的。
皋陶从舜的谈话和举动中,看出了舜对禹的倚重。文化人毕竟是文化人,皋陶知道怎么迎合上意。
那个时候,皋陶执掌朝廷的刑罚,他首先从自己的系统开始,号召大家向禹学习,并且慢慢向朝廷的各个系统推行“学禹运动”。
谁要是不听话、不好好向禹学习,皋陶手下的喽啰们就立即把他抓起来,狠狠地修理。
舜是聪明的人,最后,他也想通了:与其把江山社稷、把龙椅宝座传给商均,让商均因为自己的恶行、人心的背弃而最终死于非命,还不如把这天下传给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如此,不但可以保住商均不死,还可以为大舜家族的延续留下一条宽广的大道。
这么些年,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量,舜觉得,禹是实诚人,是可以托付的。再说了,禹的功绩、声望、人气都在哪里,所谓形势比人强啊!如果把民众交给大禹管理,大舜不但可以落一个让贤的好名声,还可以为妻子后代留条生路,这才是活棋!
有时候,舜甚至会想,当年杀鲧,最终却成就了禹,这是不是一种阴阳交错的循环报应呢……
第二篇:酒事絮语杂文随笔
我不知道这种名为“酒”的饮料,里面包含了怎样神奇和魔力的成分,因为自从它问世以来,就有无数人为之陶醉,为之肝脑涂地,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在酒的催化作用下,灵感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写就旷古的篇章。酒,始终流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穿越时空,香飘万里。
随手翻阅源远流长的我国古典文学,酒的意象含着浓烈的香气,就会扑面而来。俯首可拾的诗句,告诉我们:酒,曾带给人们怎样的快慰、欢乐、乃至惆怅: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可以想象,删除了酒元素的古典文学,将缺乏多少苍凉、旷达、随性的气息;不可以想象,人文历史中没有了那些酒仙酒神级别的才子佳人,该是何等的孤独寂寞无趣乏味啊。
古人喝酒做乐的场景留在文字里,他们以酒为媒,放浪形骸的风采已不可见。我看到更多的是芸芸众生普通人与酒发生的故事。文化精英们在酒精的刺激下,笔走龙蛇,留下了许多华美的诗章。凡夫俗子几杯酒水下肚,就没有这么富有诗意干净美好了,当然也不会有名篇佳什流传下来。他们的故事也如他们的呕吐物一样,污浊不堪,甚至惨不忍睹。
在我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我目睹亲历了几次因饮酒过量而导致的悲剧。我们村子,近十几年来,因酒死亡的年轻人有四五个之多。一时的痛快,换来的却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就拿我的一个本家兄弟来说,他有电焊的手艺,手艺可谓精湛。举例来说,电厂的锅炉漏水,就请他去焊接。他焊出来的活儿,焊口结实,焊花平整排列紧凑。他做的钢结构,设计合理,绝对不会有纰漏。单凭这样的手艺,如果不是贪恋杯中物,他早就发家致富了,可是(人坏事就坏在“可是”上),他太爱喝酒了,一日三餐,无酒不欢,而且每喝必醉,醉的一塌糊涂,醉的不省人事,喝酒误事,他耽误了工作,也影响了收入。我曾不止一次劝说他:喝酒可以,要适量适度,不能耽误收入,有了收入,咱才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啊。他不置可否,我的规劝他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久之,我怕人家厌烦,也就不怎么说了。一个人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的关心又能怎么样呢?他也曾笑着给我说,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去献血,人家一检验,说不能用,你的血里净酒虫子……我又一次劝说,他依旧是我行我素,每天还是东倒西歪。一次酒后骑摩托载人,被一辆轿车撞了,他肋骨骨折,满脸花,带的那个人脸上戗的皮都没有了……所幸没有搭上性命。但轿车跑了,两人搭上一万多医药费。
本以为这次严重事件以后,他能够从酒海里游上岸,毅然决然地扔掉酒瓶子,以全新的姿态生活。可是(又是一个可是),他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命可以不要,酒是断断不能戒掉。媳妇无数次骂:你喝,你喝,早晚喝死!气话往往一语成谶,我的兄弟,终于以身殉酒——他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终年三十七岁……
村里其他年轻人的死亡,跟他经历相似:长丰,一位帅气的小学教师,年后醉酒,骑摩托从大桥上栽到河里,抢救无效;文华,一位机电修理工,酒后骑车摔倒沟里,等家人发现时,已经没有了气息;张强,刚工作第一天,酒后的雨夜,骑摩托回家,一头撞进停在路边的卡车里,面目全非……一桩桩,一幕幕,这可不是月亮惹的祸,而是酒惹的祸呀!
当然,我说的都是因酒致祸的极端例子。几杯酒消亡了几个鲜活的生命,支离破碎了几个幸福的家庭。这教训够深刻的了吧?至于那些没有丢掉性命,酗酒慢性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村子里的长虹,五十多岁,酒量大,酒龄长,得了脑血栓,病好了,接着喝,现在言语混沌,走路蹒跚,像个小孩子;我本家的哥哥,也曾是酒神,六十岁,小脑萎缩,智力退化到儿童时代……
我所见所闻的是这几件事,我没有听说过没有看到的人间悲剧不知又有多少呢。
我的酒量十分有限,有限到一两白酒就会让我懵灯转向,一瓶啤酒我要分两次才能解决掉。酒席上,我从来不是主角,我最好的姿态是一名观众,一个酒席宴会,也是一个“具体而微者”的社会,我经常在宴会上观人——
我很纳闷酗酒者为何对酒有如此的亲和力,酒中,想必包含着某些神秘因子吧?才让人对它趋之若鹜,不离不弃;我也很叹服那些酒神酒仙酒霸们,他们动辄一斤多白酒才微醺。我的许多同事,他们一般都是一斤多白酒的酒量,喝醉,那需要再加码。啤酒,600毫升一瓶的,十几瓶都能装下,真的是酒囊了;我也叹服酒场上豪饮不辍,谈吐从容自若的人。这同他们的酒量一样,也是一种能力吧?
朋友相聚,把酒言欢,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喝酒,也是种爱好。适量饮酒,还“纯净益寿”呢。我国的酒文化也算是一种传统。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凡事得有个分寸。喝多了,伤身体,伤性命就犯不上了。伤害别人也不应该啊。我厌烦那些以灌醉别人为乐,看别人洋相百出而自己偷乐的人;我也厌烦那些没完没了打酒官司的人:酒席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海量,不醉不归,黏黏糊糊,啰里啰嗦……客不走主不安,酒适可而止,平平安安的来去,对谁也是一种交代和负责。还有,你喝醉了,主人肯定担心你的行程。要知道,一起喝酒,某个人出了意外,所有在座的人都有连带责任的,赔偿是一回事,本来好端端的聚会反目成仇,你说窝心不窝心?
平常不喝酒是个好人,几杯黄汤下肚,这人就离谱了:酒后撒酒疯,胡卷乱骂。这是我最不齿的行为了。我有醉酒的经历和感受:胃里难受,胃容物一个劲往上涌。脚底下没有根儿,走路踩在地上,像踩在一堆棉花上。说话舌头根子发硬,语速缓慢,但是,我是清醒的!一点也不犯迷糊,我只是反应迟钝了。由我,我推测那些撒酒疯的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以酒做幌子,来发泄心中烦恼、不满,乃至痛苦。他们若是真糊涂,为什么不去打骂自己的亲人?更甚者,那些酒后乱性的,也同样是以酒做遮羞布,他们真的脑子犯浑,怎么不去骚扰自己的亲人?可见,酒后吐的真言,或者酒后说的胡话,都不能认真对待。而酒后无德,却是真的。
酒的酿造过程,充满戏谑的意味。说是酿酒业的祖师爷杜康,用文人的一滴血,武将的一滴血,傻子的一滴血,掺和在酿造的母液中,才有了酒香扑鼻。所以,大家喝酒,开始都文绉绉的,不失斯文,那是文人的那滴血在作用着;继而,酒过三巡,大家开始不拘礼节,豪气冲天,那是武将的那滴血在作祟;再接下来,饮者管不住嘴了,舌头根子硬了,说话秃噜了,眼睛迷蒙了,也收不住心了,疯态傻样丑态就显露了,这是酒中傻子的那滴血在喷发呀……这个故事是我从相声大师苏文茂先生的相声里听来的,虽是诙谐逗乐之言,可是倒也符合酒君子们饮酒的三个层次。
这些应该过去的故事了吧?随着饮酒者素质的提高,在路边倒地不起,耍酒疯喝酒闹事的人越来越少了。酒席上,一句“我开车来的”,比任何理由都有说服力。酒,本来是一种媒介,一种桥梁,“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文明喝酒,适度适量,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是啊,即便是我们没有才情,写不出激荡人心的文字,我们也完全能够做一名沉稳文明的饮者,这样,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种福报。
第三篇:孝事随想杂文随笔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 阴有雨公司的墙
那日,从公司的侧楼走廊匆匆穿过,发现同事小祝,在很认真的看挂在墙壁的“二十四孝故事”节选图。
说实话,每天从那几幅图前掠过,还真没有像他一样,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一遍。
我记得从前舅舅家的侧墙,挂着俗称与中堂对应的几幅挂落图,图上讲的故事我至今印象深刻:
一对夫妇抬着一副担架行至深山密林,担架上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尾随三人后有一小儿,最后一图上,老人掩面、夫妇惭愧低头、小儿仰头责问;图文释义:担架既然能送爷爷独坐深山,记得取回,它日也有用得着的时候。
印象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讲的是一个关于孝的故事,跟公司节选的这几则故事一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昨日广祥老师转发了一则新闻,说扬城一户人家,把九十岁的老母独自锁在阴冷的车库,里面的设施并不适宜人居。
物业、记者轮番采访,这九十岁的老妈妈,四个儿女轮流度日,如今轮到这个亲生女儿家,因为房子是外孙儿家的新房,对于有轻微老年痴呆的老妈妈的到来,这个女儿的应急措施,就是让她在并未装修的车库待一段时间,轮到下家就ok了。
记者们描述老妈妈周围恶臭难挡,问及吃饭与否也是得到否定答案。可能她的脑筋不好,众人也不敢全信,不过这女儿的做法肯定是得到一致“差评”。
不管怎样,我想对那个做女儿的说一句,她养你小你养她老,就算条件不足,起码也得住个像人住的环境里,毕竟你自己也是用媳妇的人,你做的一切都有子孙后代看在眼里。
我的外公外婆过世早,舅舅当家很早,还领着两妹妹生活,但他在对待长辈的孝敬问题上,一直都是我的楷模。
逢年过节来我们家,他再穷都不会空手来,而且都是要先亲自请过我爷爷奶奶的安,才敢坐下来谈谈说说,吃饭上桌、端茶倒水,他没有一样事情不显示出他对长辈的尊敬。
奶奶在的时候,一直就是夸赞我的舅舅是个好小伙儿,虽然爹妈不在,但家教一样不少。
在小时候的我看来,舅舅遵循的繁文缛节有些迂腐,但现在回头想想,他是受传统美德的教育很深,而且是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的人,所以我这晚辈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深受其影响。
可惜,中年后的舅舅事业不顺,一日竟客死他乡,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二十四孝故事》虽然曾遭到诸如鲁迅先生这样的大人物抨击,剔除它的封建成分,其中的孝心善举还是应该值得后人学习的。
我记得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唐朝有个人叫崔南山,他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龄大了,牙齿也掉光了,需要用牙齿咀嚼的食物都不能吃,每天都只可以喝稀饭。长孙夫人的媳妇,也就是崔南山的祖母唐夫人,是一个很孝顺的媳妇。唐夫人见婆婆每天只能喝稀饭没有营养,她就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后,来到堂屋用自己的乳汁给婆婆喂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几年过去了,长孙夫人虽然没有吃过米饭但是身体一直很健康。人老了,终究有一天病了,长孙夫人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把家里所有的人都叫到身边对大家说,唐夫人对自己的一片孝心自己才能活到今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报答她,只希望子子孙孙的媳妇们,能够像她孝顺自己那样,也孝顺她就满足了。这是长孙夫人生前唯一的愿望,要子子孙孙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我爷爷奶奶曾经用一句话跟我总结过这个故事:不要我儿孝顺我,只要我孙像我儿!
车库圈养老妈妈的女儿,估计最终也会得到“善报”。
当然,孝这个事情还会牵扯到许多问题,我们外人也只能跟着新闻感慨一下、指责一番,剩下别人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谁也插不上手。
甚至有些人家,对待长辈,就是喜欢“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有些长辈也是“贱骨头”,不待见自己,宠儿无度,埋下祸根。
道德、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都需要有所改进,有时在幻想,除了道德评价,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怕是还得靠制度、靠法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到了年龄大伙儿按政策规定,一起去养老院度余生,也许像新闻里这样的道德评价就可以少点了,所有的这个链条上的事情也就顺着良性发展的方向走下去了。
呵呵!只是,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先领着娃参观公司的墙文化,讲讲担架故事、舅舅的故事……
第四篇:茶缘茶事杂文随笔
因为减肥的缘故,开始喝茶,最初时是那个罐头玻璃瓶子,泡上一罐浓茶,偶尔去张一元茶店逛逛,买上半斤茉莉花茶,就是喜欢那种香香的味道。因为喜欢读书,尤其喜欢散文,读台湾作家余秋雨的关于茶的文章,把天南地北的各种茶,浏览了一遍,觉得文人的生活很有趣,简单的一把茶树的叶子,竟然产生如此多的情怀,不免感叹。因为工作的原因,和浙商,徽商,各种南方人接触了一些,每次到人家的店里或者家里坐客,总是要给泡上功夫茶,一个大大的茶盘,形态各异的茶具,茶宠,茶的味道没有品明白,倒是喜欢上了那种感觉。六年前认识了涵,初次去她家,就是从喝茶开始的,记得那时候她的爱人在马连道茶城上班,最爱给我们讲各种茶的故事,是生意,也是文化,总是被“文化”两个字打动,幻想着一袭旗袍,一杯红茶的情调,再配上琴曲,怎样的一种意境啊,是的,意境,总是被想像中的意境所打动,于是乎,开始经营自己的茶文化的气氛了。
在喝茶,买茶,挑茶具的过程中从花茶喝到了铁观音,从红茶喝到了普洱,从玻璃茶壶到紫砂壶,从开片汝窑到建盏,茶吗,越喝越讲究,肥没减多少,倒是也没胖起来,茶友,壶友交了一些,厌倦了和茶叶店茶商,壶商的周旋,静静的用最简单盖碗儿,冲泡最朴实的白茶,案头一盆兰花,不用经意调养,想起来浇浇水,一周也行,十天也可,没有刻意,没有雕琢,却越发的翠绿,喝茶也是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喜欢而已,四十岁的女人,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十几岁时的情怀,简单纯朴,没有那麽多的欲望,平淡中自然而然的状态,在成熟的岁月里开出最幽香的情调,不为别人,就为了最初的梦想。
工作的性质是要求务实的,在快节奏的京城,生活压力是自然有的,在清晨,在午后,在周末,打开音乐,泡一杯淡茶,也是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把玩茶壶,茶宠,略带艺术气息的茶具,玩物养志,调整自己一下,别有一番情趣。整个冬天有些匆忙,转眼之间就到了腊月十几了,近几日总是想起一个一起长大的发小儿,女孩子做事情很是干脆的,红扑扑的脸庞,笑眯眯的月牙眼,也是有点奇怪,每天坐下来泡上一壶茶的时候,总是想起她,想起她那军绿色的大衣和红色的围巾,还有每年冬天她都要来北京探望亲戚,每次回到家乡,总是操一口带京腔的普通话,讲京城新鲜的人和事儿,分给小伙伴几颗大虾酥糖果。可是记忆里她和茶水是没有一点点相关的,或许静下来喝杯茶的时候,思绪可以天马行空的发散,把曾经的人和事儿,所有的片段随便扯出一些来,不经意间就涌现在眼前了,曾经认为逝去了记忆和岁月,在氤氲的茶的清香里漂浮。
喜欢南方的水果,甚是香甜,颜色也艳,汁水也饱满,买来两只佛手瓜,很适合摆放在茶盘上,从最初的青色慢慢变黄,期间清香满室,慢慢变干之后切片做成果茶,具有很不错的养生保健功能,就是这个过程值得一点点的观察和品味,事事物物都有它不可多得的特质,能够唤醒内心深处浪漫情愫的事物并不多,混合在茶香里,就是静止的诗意,足以唤醒做学问者的灵感火花,沿着记忆的小路,谱一曲让人柔肠辗转的新歌,喝茶是最为普通的生活琐事之一,其情趣在不同的人那里自然有着不同的情境,或许更应该练一手流畅的古筝曲子,哪怕就熟稔那么一首也好,弹奏到花开,弹奏到月明,弹奏到知音相和。
品味的就是把盏言欢时,无需言语的默契,茶仅仅是佐了心情的道具吧最初喝茶就是为了提神和减肥,为了某人的将军肚,买了一罐普洱茶,拿大杯子泡了,没喝出多少茶的味道,就是解渴的水罢了,偶尔的机会去朋友家做客,很喜欢欧式风格的她把玩茶具时有股子说不出的美,两个人聊聊天,放首轻缓的曲子,吃点瓜子干果,时间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聊聊她的创业,聊聊她的家乡,聊聊异国风情,从浮躁的日常生活中游离开来的内心,不用再去想繁琐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压力的交流和相互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就在繁华喧闹都市的一隅,就是最为平常的朋友交流,就借着茶的香气,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情趣……于是就爱上了茶,一种最为普通的饮料却可以承载万千的风情和不朽的情谊,难怪能流传千年,茶文化,不仅仅是茶和茶具,还有借助于此衍生而出的美好心情。
约了喜欢茶和红楼的你,泡上一壶清淡的茶,徜徉在红学里探讨人物和故事,仿佛就置身于大观园了,仿佛就看到颦儿的凝眉葬花了,诗词和愁绪,热闹和冷静,静默的醉眠于花丛的史湘云,灵巧圆润扑蝶的薛宝钗,空灵多情善于泡茶的妙玉……最是喜欢妙玉泡的那个茶,应该是茶艺的最高境界了吧,她的那个喝法讲究到了极致,我们凡人无法模仿,就当成一个实现不了的愿景吧。和懂茶的朋友在一起,心变得轻悄悄的,仿佛被茶融化了一般,侍茶者的心融入茶香里,泡出来的茶自然是最为上乘的,喝茶要的就是心境,忘却凡尘往事之后的淡泊和高远,就是这面前的一杯茶,就是这侍茶的心,足以……茶事之趣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脱离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喝出超乎茶水本身的味道,才是不枉这出身高远的山巅的茶了吧。
第五篇:阅读那点事杂文随笔
首先声明,我虽为教师,但不学无术,算是师界白丁。平生所读之书,除了读书时的课本,就是教书时的教材,此外,寥寥无几。做学生时,便心不在焉,浅尝辄止;当了教师,又倦于伏案,人云亦云。初为人师时,也曾担心滥竽充数误人子弟,但混迹多年,侥幸无事,便也心安理得起来。入行近三十年,本事没长,倒落下了好为人师的毛病,课堂之上滔滔不绝,闲暇时候,也乐此不疲。以下散碎文字,皆平日胡说八道,此番整理,纯粹吃饱了撑的。若有路过者偶然听得,不必在意,一笑而过便是。
一
散文诗。散文其形,诗意其质,融二者之长,占一席之地。其言简,其文美,其情浓。自然如甘露,动人如笛音,悠然而来,弛然而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之谓四两拨千斤。生活如海,情思逐浪,偶有所得,摄之于心屏,不亦快哉!将那真善美趣吸于晴,动于心,落于笔,明媚四季天空。至于那假恶丑僵则掩其鼻,远其踪,如风而去,化雨而落,遁形于四野。美与力皆可,动与静咸宜,小巧而别致,短小而精悍,明眸善睐,掷地有声,令人一见钟情,一往情深。较之杂章冗文,实在高妙无比。
二
最真诚的阅读应该是:先将自己隐去,附身于作者,以他的眼、他的耳、他的手、他的心、他的大脑,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感受、去思考;然后再挣脱这文字的束缚,全身而退,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还原,去回味,去欣赏,去品析,尽可能地再现一个客观的真实的意境。走进去,退出来,顺序不能乱,否则反客而为,先入为主,必有失偏颇。
三
读一篇好文章,犹如饮一杯浓烈的酒,它会滴滴沁入心脾,令人心醉,令人热血沸腾。文字里的人会驾清风,步轻云,从某个我其实并不太清楚的陌生的地方翩然而来,飘然而落,落入我的心扉,萦绕于我的脑际。我没有办法躲开他,他渐渐清晰起来,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迷人,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的意念,紧随其后,就算他长着一张山野村夫的粗劣的脸,寓居低矮的陋室,我也毫不在意。
四
看了几篇网文,眼睛有些生疼,心也厌烦起来。有的绷硬似铁,有的绵软如丝,有的铿然作响,有的却如梦呓。我是不喜欢那太过僵硬的文字的,总觉那背后大概坐着位不苟言笑的老夫子,要不就是铁锤抡惯了的铁匠师傅。试想想,这如针如刺如箭如锤的文字齐齐射来,跑都跑不赢,哪能吃得消化得掉。我也不喜欢那梦呓一般的文字,不但其内容云里雾里,就连那语言往往也颠三倒四,看着大编们那些煞有介事的解读,我总会哑然失笑,想起那一丝不挂的皇帝和群臣们言不由衷的赞美。我想那文字大概的确与众不同,说是鬼话瞎话其实也并不过分,也许这是个爱听鬼话瞎话的时代,于是便出现了一股梦话潮。也有一类,不硬,也不空,但啰嗦,迷乱,事无巨细,有的没的,虚的实的,一股脑儿倒。这类文字最是令人生厌,它们似乎颇具迷惑性,因为采自民间,身上烟火味浓,于是被冠以接地气,有生活气息。但事实上,只需认真一看,那乱麻状的混沌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颗稀里糊涂矫揉造作的心,为文造文者的虔诚,实在执着得可笑。
五
文字围城里的女人们。不得不说,这网络时代的确万象纷呈,人们不仅分享生活,也分享情感,现实里那点说不得道不得的幽幽心事,借了文字的翅膀,飞翔于网络天空,兀自绚烂。这感觉大概让人迷醉,陷入者往往难以自拔,虽偶有清醒时刻,很快便又跌落其间。于是幽怨起了,放逐起了,救赎起了,但基本上都是徒劳。这些人往往都颇有些文才,能将那些幽曲心思倾诉得千回百转,让人不服不行。她们或以诗词,或以散文,或以小说,千姿百态,柔情深种,每每见之,佩服之余,难免让人心存疑虑,唯恐其陷入抑郁,甚至害了自己卿卿性命。不久前见一诗人,每日一诗,爱意满满,思念满满,惆怅亦满满。历时不短,至少年余,担心其抑郁成疾,遂留言委婉相劝。不料其人反讽,不过作品罢了,能感动人就是成功。于是深怪自己孤陋寡闻,人家不过是创作,与情感无关,与生活无关,更与你无关,自己不过是杞人忧天多管闲事罢了。当然对方大概也不明白,我之留言实与感动无关,与支持无关,与欣赏更无关。我甚至觉得,与其这样自寻烦恼,作茧自缚,纠结于文字垒就的情感世界,不如不识字。我甚至因此对街头菜场那些卖菜卖水果的女人们充满了敬意,我想她们更懂得生活是什么。
六
梁实秋先生写文往往不讲究章法,甚至也不注重什么主题,就那么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从容婉转,轻轻松松;估计写时绝不用屏蔽左右,闭目安神,苦思冥想,就那么谈笑自若,举重若轻,大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概。
先生应该是性情温润儒雅之人。在他笔下,闲情雅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必幽它一默,总而言之,先生定是深得生活之趣的人。他慧眼独具,观察入微,描写细腻传神,但又不拘泥于具体的人和事。他笔下活跃着很多人,或者说集合了很多人的共性,所以读者读了,每每都会心领神会,颔首默叹,觉得说出了自己想到而没能说清楚的话。这大概得益于先生习以为常的哲思妙悟,他绝不故作高深,却总能在轻松幽默的笑谈中,不经意便自有高论,让你不服不行。有人可要说了,他写的那些鸡毛蒜皮,小情小趣,格调不高,不足挂齿。可生活本来便是这些琐屑小事组成,有道是大事好写,小情难表,可他不但写了,还写得活泼风趣,弹棉花一样软软弹弹,妥妥帖帖,让人读了,神清气爽,与笔下总是暗淡冷峻而深沉的鲁迅相比,简直让人怀疑他们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学习鲁迅的文章,我们总被要求先明确背景,否则不好理解。但梁实秋的文章不同,它几乎没有所谓的时代烙印,也没有明显的政治痕迹,似乎说的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有的人情人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作品更有普遍性,代表性。世情俚俗皆入文,旁征博引见真功,始知先生博学更多才。
七
语文即生活。生活有多宽,语文便有多宽。
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故意拔高,本就如此,本该如此。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见得真正理解或者说认可,脱节常有,顾此失彼常有。
比如说,我们的阅读课,甚至是作文课,我们的老师往往不是设法引导学生由课文联想到生活,由课本走向生活,而是煞费苦心去设计各种题型,引导学生去钻研各种应对技巧。语文的味道没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淡了,可还要打起精神佯装投入,以配合老师们的苦心孤诣弄出来的花样百出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法。我不是学生,但当我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听课时,我的心思往往是游离的,因为老师们的程序设计并不符合我的阅读,我的思维。他所关心的并非我所关心的,我想按自己的方式来阅读,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顺着老师们的设计来走,要知道,这种勉为其难的感觉并不好受。
我渐渐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总不在状态。老师们通常会对那些思维看起来不在线的家伙很是恼火,我们甚至会非常严厉地批评甚至痛骂训责,可我们大概没想到,他们的状态不佳往往并非他们本意。或许在他们内心,也很苦恼,只不过没有无礼到公然和你作对。所以,就这点来说,我们要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更多地反思一下自己,调整一下自己,如此和而不同,则彼此都能愉悦。
语文课堂没有交流是不可想象的,但交流什么,怎么交流,有讲究。语文教材很薄,内容看起来不多,可我们得明白,那些不多的文章,却很管用。它们都是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佳作,无论是在思想上、情感上、写作技法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课文都是例子,由此生发开来,可以引发一串串新的创作。我们会发现,只要换个角度,便天地全开,短短一篇文,甚至也藏有无尽的宝藏,可以无穷深挖,这就是为什么好文不厌百回读的原因。文章其实就是生活的文字化,或者说是文字化的生活,我们读了很自然地会引发种种联想,很自然地会有自己的比较,我们也会有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产生,阅读便可提升一个层次,由理解式阅读上升到比较式阅读、借鉴式阅读了。
这些课文都是极好的写作示范,无论是思想情感、篇章结构,还是语言风格,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借鉴。当然,我们自己的生活学养,自己的思想性格也会参与其中,从而起了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创作欲望,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有些老师大概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绞尽脑汁整理出一套套的所谓技法,有解说,有例子,看起来也可行,但在实际写作当中,我们发现那些所谓的技法,几乎都是摆设,中看不中用,话该怎么说还得怎么说。若勉为其难地套用,往往是邯郸学步,要么是四不像,要么是无从下手,我是很不赞同那种所谓的作文指导的。
我觉得,真正的写作是没有技法的,若带着那些技法去写作,恐怕与戴枷跳舞没什么两样。与其这样折腾,倒不如在阅读中趁热打铁,借势反转,由阅读过渡到反思,由反思到情景再现,再通过交流激发这种表达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他足不出户下不了地也是有的,只要他有眼有耳有心有头脑便可以。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煽风点火,设法燃起他们表达的冲动,并且鼓励他引导他完成这个表达。当这种表达的欲望常态化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变了,变得多心了,多情了,世界在他们眼里不再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们生动,鲜活,奇妙无比。他们每天都会有发现,每天都会有收获,他们开始学习筛选,学会提炼,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变得爱说话了,似乎随时随地都有可以分享的东西。但这种分享得挑人,还得挑时,这种想说而无人与说的感觉并不好受,不吐不快的感觉常有,怎么办?写下来啊!不满意咋办?改啊!当自己如释重负时,痛快就来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一句话,只要想说,人人都能说。没有了那些框框套套,我们反而更自在更从容,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再不怎么说话的人,被冤枉了,逼急了,也变得能言善辩起来,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