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

时间:2019-05-15 11:2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

第一篇: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

内容摘要:新课改中,课堂朗读已出现失衡。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在倡导课堂朗读的同时,必须关注读什么、何时读、怎么读、为何读等问题。课改初期的失衡是正常的,坚持在常识的基础上思考,坚守“语文”阵地,走向新的平衡是应然趋势。

关键词:课堂朗读 失衡平衡

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越来越受重视,举目所及,各种性质的公开课读书声四起,均占了课堂相当长的时间。“以读贯穿课堂”“以朗读为主线”成了非常经典的课堂评价用语。学生许多时间用在课堂朗读上,不太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会读书不会思考的现象已经很严重。语文课岂一个“读”字了得?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认识它的功能却不过分夸大,重视而不无限拔高,深入思考操作细节但不大而化之。

一、对朗读的再认识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朗读中良好的语感培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但朗读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技能,是一个过程,目的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人提出了“以读代讲,以读代练”,我认为不管如何认真研究,如何正确而熟练地运用,“代讲”“代练”都不是“读”所能承受之重。读有读的作用,讲练有讲练的功效,世界是多元的,繁多才能丰富,丰富因而美丽。朗读被夸大为“体现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特征”,可综观我们学生,朗读水平高而语文能力不怎么样的比比皆是。一个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只能说他读懂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他把这种情感用朗读方式再现了出来,但要他说出这种意味,他却可能会因为缺乏丰富的词汇、恰当的技巧来组织,造成意味准确而言传有误的现象。朗读不是万能的,大声朗读无法也不应该成为语文课新理念的标志。一味强调课堂朗读是与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只沿用与古代信息资源相对较少、学科单一的状况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二、把握读的时机

朗读非常重要,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朗读不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还有对话、合作、思考、拓展、联想、感悟等等。一味地强调书声琅琅,是不是挤占了其他活动的时间,使课堂活动单一化、浅层化?让课堂多一些令人怦然心动的教学内容,追求提升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课堂上的朗读是否可以分流一部分到早读中去呢?“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推进器’‘加速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高声朗读,求得感悟,实际上是过分夸大“习得”在语文课堂上的地位。而习得“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行为,缺乏显著的系统的集体经验的借鉴与参照,很有可能耗时费力,低效无效,以致大大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何时读,还涉及在课堂上教师范读的安排问题。现在有把范读放到学生学习文本后的倾向。有好处吗?有!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有广阔的读的处理空间,促进文本学习进一步内化。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模式。放在开篇范读可以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阅读的渴望,帮助学生更快进入文本。放在哪里读,并无定论,恰当的便是最好的。

三、掌握读的方法

现在的课堂过于强调朗读,而忽视了默读。朗读偏重于表现和交流,是外指的行为。潜心默读可以思考、品味、揣摩、推敲,更有利于感悟与联想,是一个“潜心读书,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就不可忽视默读的作用。取消默读过程的课堂,缺少了一分思考的力量。其次,应警惕对朗读技巧彻底排斥的行为。强调情感的感悟,但并不是说所有都要感悟或者除了感悟以外别的什么也不能做,感悟与指导这两者本身并不是对立的。有人说:“要多读来感悟,读不出怎么办,师范读,生范读。”我认为朗读作为一种技能,它的处理手法有普遍意义,可以触类旁通。技巧上必要的指导可以缩短无谓的摸索。技巧者,巧妙的技能也,是智慧的结晶。语速的快慢徐疾,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不采用“纯技术”的手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在熟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大大方方地教一教,又怎么了。这对学生朗读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审视读的理念的失衡,是多种因素影响的必然。其一,“读”本身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到文章内容、神韵、风格、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而且非常好操作。其二,课改前的课堂存在着朗读的缺席和弱化倾向,过多的讲析、练习充斥课堂,课堂琐碎、机械、乏味,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已成为众矢之的。其三,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古人有重朗读的习惯,它是读经时代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部分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借新课程的东风,便迅速蔓延。其四,改革的特点使然。既是改革,其立意就不像改良主义般温和,面对积弊深重的旧课堂,要在短时间内将错误引向正确的轨道,矫枉必然过正。这一点从近代历史来看,也有许多佐证,凡是想做一点改革的,往往采取激烈的态度和手段以扭转传统的巨大惯性,白话文运动中有人甚至提出要废除汉字便是范例。或许批判就是要过激一点才有效,所以对课堂朗读“过正”的倡导,其目的可能就在于要强烈冲击旧有的课堂形态。

参考资料:

①金立义.《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初探》

②曹永红.《关于朗读教学的一点尝试》

③余应源.[J]《“学得”——“习得”的推进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

④马豫星.[J]《试论“教”与“习”的关系》,《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2期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分角色朗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分角色朗读教学

文昌市蓬莱中学詹达刚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分角色朗读更是促进学生融入角色情感、体会文章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充分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学,同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分角色朗读的作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角色朗读 合适文本 正确指导

引言

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再次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文本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阅读教学包含很多具体的实施方式,比如朗读和默读,这两种阅读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或者说技巧,此外还有诵读这种阅读方式。分角色朗读是朗读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文本角色当中,体会作者所描写的角色情感,这种朗读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而且能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一、分角色朗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分角色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分角色朗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角色分配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个人朗读不太感兴趣甚至有点难为情,而一当提到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行选择角色时,学生们的热情瞬间高涨,对于角色的挑选兴高采烈,有的同学说这种感觉犹如明星挑选剧本角色。通常这种情况下,课堂气氛最为热烈,同学们总是权衡自身特点琢磨自己更适合哪个角色,角色选中后都迫不及待地念念有词,以备集体朗读时一显身手,而暂时还没轮到的同学也是心急如焚、跃跃欲试,大家的表现 1 欲望空前高涨,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其次,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分角色朗读不同于个人朗读,这是一项需要集体参与才能完成的活动。参加分角色朗读的学生在朗读时必须具备集体主义观念,无论是声音、语速还是语气都要注意与其它角色之间进行衔接。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精神必须做到高度集中,不能抢读,更不能出现错读现象,否则会影响到其它学生的角色朗读。通过这种分角色朗读方式,学生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且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增强。

最后,分角色朗读更容易使学生集中精力,对于文中情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分角色朗读不同于个人朗读,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各个场景对话当中,准确把握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说话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速、语气以及重音和停顿等朗读技巧,在朗读过程中赋予角色应有的情感,从而将角色的喜怒哀乐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作品内容生动地再现出来。通过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分角色朗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角色朗读虽然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语文课程 都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这种教学方式,在实施分角色朗读教学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笔者通过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分角色教学经验的总结,将这方面的注意事项总结为如下三点,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一)选择合适的文本

不同的教学文本其特点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教学文本只适合用来个人朗读,而有的则适合用来分角色朗读。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进行教学的文本有三类,第一类是描写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角色,这些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个性比较鲜明,而且内心冲突较为激烈。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菲利普夫妇个性非常鲜明,神态描写惟妙惟肖。作为于勒的哥哥,菲利普一方面充满同情,一方面又迫于生活压力,因此在面对于勒的到来时内心充满挣扎,个性扭曲的过程描写都非常真实,这样的文章就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

第二类是描写的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对于角色之间的激烈矛盾和冲突进行了 2 详细描写与刻画,结构非常紧凑,人物线索和情节线索集中交叉在几个点上。这类文本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品味故事中的纠葛和冲突,通过这种直接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品读出文中的内涵,深刻领悟作者这样描写的深意。这既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表达技巧和描写方式的绝好良机。

第三类是角色语言比较富有个性或者文中对话充满艺术色彩,这类文本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语文学习归根到底就是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对于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威尼斯商人》,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冲突紧张激烈,而结局又大大令人出乎意料,整篇文章的语言都极具表现力和艺术性,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国语言的魅力,这本身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二)做好充分的朗读准备

分角色朗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领会人物性格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以便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分角色朗读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为对于一篇陌生的文章,就连老师都没有把握拿来就能读或者说能读得很流畅,因此朗读陌生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就算有的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文,但是也无法做到准确抓住人物性格和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阅读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当然,也有个别属于阅读天才型学生,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也就另当别论了。

通过我本人的观察,现实教学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预习和阅读课文,因此为了顺利开展分角色朗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在感知时可以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默读,通过默读方式扫清阅读障碍,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来帮助其进行理解,或者通过与其它学生进行探讨的方式来理解文中内容。在字词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心理、情感倾向和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脉络,尝试把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准备工作,再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细腻准确地揣摩出人物情感,从人物立场来分析整个故事,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利。

(三)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研讨与练习”部分,明确提到分角色朗读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对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这个指导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读”,更要落实在学生的“听”上面,也就是说通过对朗读者和听读者进行分别指导,让他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首先,对于朗读者的指导。胡明道老师在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这篇文章进行了教学设计,因为这篇文章属于阅读型文章,且非常适合用来分角色朗读,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胡老师对分角色朗读的指导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他指出分角色朗读最关键的就是要置身于其中,做到“眼中有对象、心中有独白、突出关键语、注意表神态”这可以说是对朗读者最好的指导。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时,要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入故事情境当中,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他们的真情实感,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和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将文中的历史对话生动地再现出来。

其次,对于听读者的指导。在其他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时,作为听读者的学生,不能随意地“听”,不仅要听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而且还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揣摩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同时还要观察每个分角色朗读者,在下一环节中对他们进行公正评价。分角色朗读并不仅仅是对朗读者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听读者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锻炼机会,通过“听”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能力。

最后,分角色朗读环节结束后,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这是分角色朗读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小组探讨的形式,让学生们针对故事人物和发展情节以及思想情感进行分析,然后让他们自己分角色进行成果展示。朗读小组可以先对自己的朗读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听读的小组进行点评,通过这种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更多角度来理解文中内容。在各小组的探讨结果展示完毕之后,教师要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同时对其他小组予以鼓励,在自评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赞许,增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信心。另外,通过最后探讨和展示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其实与 4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相辅相成的。

三、小结

新课标中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分角色朗读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文本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学,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阅读过程中和阅读之后的分组探讨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恰当的点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分角色朗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中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增强其把握整体的能力。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读者,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精神高度专注,更能注意到文中对人物神态、心理和动作的描写,通过对这些描写的揣摩,能够准确把握住人物的思想灵魂,并且掌握到塑造人物的方法,从中可以习得一些写作技巧。

总之,分角色朗读这种教学方式如果应用得当,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将大有帮助,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小帮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方法,这也将是我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明道.《<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语文 七年级上 人教版》裴海安主编.2010年版.第196-198页

[2]尚云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3]黄慈翔.初中语文教学朗读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4]杜凯丽.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如何开拓初中语文课堂论文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图书、报刊、影视、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文化长廊、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1、深挖教材,充分挖掘课堂内资源。教材是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同时,课堂是极其重要的条件性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竭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把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放开手脚,积极引导,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在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让先生自己确定学习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兴趣盎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深刻地体味出如沈复笔下那片童稚之情,背影中地浓浓舔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才会体味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长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那交织着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上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

3、围绕着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利用课程资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学生个体的生活素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也是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学生与家长相处、与伙伴相处或独自活动时,都伴随一种经历与体验,这些经历与体验具有不重复性。当教师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利用时,学生的这些经历与体验就会被调动,进而重新内化,形成新的生活体验。例如,学苏叔阳的《我的老师》时,先请学生谈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沉浸在对小学教师深深怀念之中,他们谈得声泪俱下,很好的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情?为什么?结合课文教学,利用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既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提高,更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由此,人间万象、大干世界、人生感悟均可尽收语文课程的视野。

4、捕捉和运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师生互动也可以产生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有些活动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它只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呈现出来。这种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体验,因其无法预设和预测而更加鲜活。通常说的教学机智、教学灵感、思想火花、教学相长等,就是说的这种教学中生成的知识和体验、它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比其他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必须灵活机智地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关注可以集中在以下几点:

(1)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其实,学生的错误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对教者来说,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等心理状况的外显,据此可以设计或修订教学目标和过程;对学生的同伴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提示和借鉴;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参与和尝试,并会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记。

(2)“回应”不同声音。课堂上,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是他们个性理解的真实表现,不同的声音是学生站在不同维度上的一种多元思维“呐喊”。对不同声音的回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参与热情的肯定,对学生经验资源的关注。尊重不同声音能使课堂变得民主开放,因此能够激发课堂活力。

(3)“直面”突发事件。突发性事件指课堂教学中意外出现的事件。突发事件具有课程资源性质,处理得好,不但能减少干扰对教学造成的损失,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让人们感到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广,而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让人们享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快感。同时,也应看到,困惑与希望同在。因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何和利用毕竟才刚刚起步,它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总之,初中语文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授学生以渔,导学生以法,开其源,活其流,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前景将会开阔无边。

第四篇: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 陈翠玲

小学语文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开启朗读训练这扇大门,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我想这“口授”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进入意境,受到熏陶,感受语言的魅力所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有滋有味的朗读一定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

1.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把文中包含的深情朗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朗读水平就能有所提高。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他们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

2.领读

通过范读后,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二、掌握技巧,传授方法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字",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抓住关键词语朗读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如:教学《笋芽儿》“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一句,我引导学生:“低声呼唤”时是怎样的表情?自己做一做。该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呢?学生马上意识到该轻轻

地读。“沉睡”是什么意思?你睡的很香时希望别人怎样把你叫醒?学生意识到要亲切的呼唤。通过对关键词“低声呼唤、沉睡”的点拨,学生的脸上马上出现了亲切的表情,读的语气温和。“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美读了。

3.换位联想朗读感悟

新课程的课文贴近生活,朗读训练时把自己换成文中的一个角色,试着入情入境,就能感悟出读书的语气、表情来。如:读《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读这句话时,想一想,你自己帮妈妈干完了活,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是不是眼睛笑眯眯的,嘴巴合不拢。听了妈妈表扬你的话,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想好以后,再来读这句话时,就会笑容满面的读出夸奖、喜爱的语气来。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带领学生感受朗读乐趣。

1.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这样,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就能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

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丑公主》、《三个儿子》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验快乐。

(2)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朗读

如《三个儿子》一课,对话多,可通过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两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这两个妈妈的儿子是怎样表现的,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是怎样帮助妈妈的。在表演中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助学生理解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比赛式朗读

比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学中同一篇课文我们可以进行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师生赛读。让朗读小能手展示自己的魅力,带领大家共同提高。

4.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在菜园旁边追黄蝶;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到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5.配乐朗读

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新课程的课文录音带里都伴随着合适的音乐,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它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古诗,我们就可以为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像古人一样吟诗,尝一尝当诗人的滋味。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植入式”教学法浅谈

摘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主要发生场所是课堂。因此,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对学生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有所帮助。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阐述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植入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植入式;情境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的教学是最多姿多彩、能以各种教学形式呈现的学科,没有之一。在各种教学方法中,笔者倾向于“植入式”教学法。

“植入式”教学法一:情境的植入

在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情境植入,相信每位教师都不陌生。情境的植入也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但笔者的情境植入,又和大部分教师的情境植入不一样,因为笔者是通过多媒体的音效、影像等手段,为学生塑造与当堂所学的课本内容相融合、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或场景的。通过这种情境的“植入”,让学生在气氛的烘染下进入课文,体验情感。

比如,在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一课《竹林深处人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提前搜集并下载好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在课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堂上,有风吹过竹林的呜呜声,有山麓间望去的满眼绿,有竹坞深处的山村人家,有竹林丰收的喜悦之感。于是,学生马上被茂密的竹林、竹乡的富饶美丽吸引,满怀热情地被笔者渐渐带入课文学习中。

“植入式”教学法二:音乐的植入

多媒体教学中本来有音效、图画的配合,但笔者仍把音乐的植入单独提了出来。因为笔者认为,与其他方式不同,音乐在教学中是极富内涵的一种语言,它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宣泄、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心灵的享受。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笔者有时会选取音乐植入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来引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自我共鸣,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中,笔者就选取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母亲》,虽然歌曲有点老,但歌词很切合学生的实际:“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饺,有人给你包„„”阎维文演唱的深情动人,歌中的片片话语也勾起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很多学生都感动了。然后,笔者适时引出课文,开始讲解朱德和母亲的故事。有了歌曲的铺垫,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植入式”教学法三:问题的植入

课堂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听课”上,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忆读书》中,笔者刚上课就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一直在读书,上课读书,下课也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但你知道别人是怎么读书的吗?你知道名人又是如何读书,有所成就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冰心是如何读书的。”笔者利用问题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自发地就会进入课文中探索。

下载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及创新性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及创新性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现状如下:师生均在意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教学活动严重缺乏激情;教学形式僵化陈旧。针对......

    朗读论文

    让朗读声敲开学生的心扉 龙城街道花围小学——黄琳妹 从事多年高年语文教学的我,深深体会到朗读课文的重要性,无论是文章的情感,还是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和句子含义等,都让学生去品......

    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摘 要】朗读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

    聚焦朗读教学 拓展语文课堂

    聚焦朗读教学 拓展语文课堂 兰溪市聚仁教育集团振兴小学 张玮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

    论窦桂梅语文课堂朗读艺术

    论窦桂梅语文课堂朗读艺术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熟悉和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节 读准字音、扫除障碍 第二节 落实语句整体推进 二、停连——朗读中的标点符号 第一节 停连......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

    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秭归二中李双红近几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得琅琅书声渐渐在中学校园里销声匿迹了,尤其是高三阶段。很多老师、学生都认为高三了还将时间花在朗读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