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

第一篇: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再单纯地把学校的单一评价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标准,而应该把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评价作为考量学生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质量的“双评价”机制。“双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以及运行办法等等。建立双评价机制的依据

1.1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正常儿童的基恩那个开发情况与脑残病人的技能丧失情况做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超常儿童,白痴学者,患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力,分别包括: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际关系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而由医学界专家进行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种智力都是由大脑的一个部分决定的,例如在大脑右侧的某个位置,主要控制着人类的音乐天赋,影响着人对音乐创作及欣赏的水平。人的智力是由很多功能组成的,各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人类自身的智力是由以上七种智力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具备以上的几个智力,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并不相同。有些人在某一个智力上比常人更丰富,他们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这种智力,就会做出比常人显著的成绩;而有些人在其他的智力上有突出的天赋,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知道:人的智力是由功能不同,但是相对独立的智力组成的;(2)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多重的智力,只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智力水平不等,(3)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发挥个人的特长,都能取得成功。

多元智能理论的建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状况选择相适应的评价形式,也就是多元的评价体系,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做出客观的评价,实施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成功,取得最佳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2关于职业特殊生的思考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直都只重视着普通中学的学生评价,从没有重视过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职业学校的评价工作,大多都是在模仿普通学校的学生评价方式,不能根据职业学校的独特点去挖掘新的评价方法,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受到各方质疑,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欠缺。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得职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教学质和效率的发展。

目前,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有些学校把学生的评价工作成为象征性的形式,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如果仍旧以理论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会造成职业学校只重视理论学习而轻实践的学风,会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高,但是实践能力低下,影晌到以后的学生就业。一言以蔽之,现阶段缺乏一个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多元的、较为准确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1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评价文化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没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称不上职业教育,而是培训教育。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应当包括人文知识的积累、文化修养的陶冶等方面。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依据。但是,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与普通学校的也是不同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不能完全套用普通学校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不同的专业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课适当调高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但有些专业对文化基础的水平要求低,可以适当的调低对文化基础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应该体现以下几点:(1)对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掌握或了解,便于在实践中的应用。(2)将该文化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与学生将来毕业后要实现的目标相衔接。这是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特色和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评价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2.2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应用型的特征,高职学生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条件,包括有胜任职业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等。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其次,要加强价值取向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2.3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运用纸、笔对答问题,根据对问题回答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分数,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做出评价的方式固然有必要,但这种评价只能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情况,而难以判断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成败。从目前情况看来,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较为突出,用人单位普遍感觉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较差,缺乏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状况的改变也牵动着对现行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职业教育目标,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除运用传统方式外,应更加注重在更接近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即在情境中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最重表现做出较好的预测,学生的智能技巧也是在具体情境中开发和培养出来的,情境中的评价不是一门课程结束或任务完成后才进行的评价,而是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在个体参与学习过程中轻松进行的,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然进行的,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异的反馈,识别他们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应该继续学习有关领域的建议或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出有用的建议。

2.4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所谓社会能力,是指在从事职业

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即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包括交往与合一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组织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l社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与专业能力并重甚至超过专业能力的一项必备的能力。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不仅要与物(机器)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一个不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和文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指望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其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能力莱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透过日常观察或其他渠道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映学生的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对来校招聘的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具备下列八种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①价值吻合(认同企业文化及理念)②忠诚企业(诚信)③较强的学习能力④敬业精神⑤专业技能⑥沟通能力⑦协作能力(团队精神)⑧富有激情(自信力)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以下几个指导思想:一是要力求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前提,着重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和组织、协调、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素质。三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自我评定与互相评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类用人单位的调研,可从下列指标中初步判断一个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础性素质(占80%)

①思想品德素质(20%),包括诚信素质、行为规范、公益劳动等;②科学文化素质(50%),各门课程考试成绩;③身心素质(10%),体育活动及心理素质等。

(2)发展性素质(占20%)

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体特长、外语与计算机能力、社会实践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对其评价时,不但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去追踪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上的能力表现,不但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更应注重学生技能与资格的内化以及应变能力,以求得学生在变动的职业生涯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因此制定和完善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全面、科学、准确的对学生职业能力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篇: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企业对高职人才质量有明确的标准,使得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学校各级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基本共识。高职学校教学工作从计划、运行到效果检验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是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基础性文件,通过对各类规章制度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作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测点,有利于建立比较完备的监控评价体系。在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践中,引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使教育教学工 作的各个环节时时处于全面受控状态,有助于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贯彻“以人为本,全面规范,整体提升,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围绕“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要求全面控制、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

合;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统一;教学基层组织评价与教师个体评价相结合;前馈管理与反馈管理相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五个子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理念系统、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系统、教学质量管理评估系统。其中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值、教学管理标准化、教学运行组织链、教学流程管理点、教学监控信息网。教学质量管理评估系统包括系部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专业评估方案、课程评估方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毕业综合实训评估方案和教材建设评估方案。为此,教学管理上需要建立教学质量手册、教学运行程序、教学监控点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二、选择监测点,实时监测并作出数据统计和质量记录

围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选择若干监测点(见表1),各相关部门对其所负责的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作出数据统计和质量记录。学校通过教学质量信息员对 各监测点的数据和质量记录进行审核和评价,每学年进行两次,每学期末学校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状态进行审核、评价。评价采取“状态数据发布”与“关键环节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两周通过文本和校园网公布教学状态实时数据,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信息。各相关单位根据前一阶段监控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下一阶段重点检查。重点环节考查。每学期第18周.学校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分小组深人各有关单位,重点检查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环节,通过考查、综合分析,检查小组形成意见。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集中评议。学院召开检查小组组长会议,对各小组检查结果进行集中评议,并形成书面意见。要求对监控工作中发现的全校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特别是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社会对质量的要求,从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提出新的整改措施,并加以实施。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要根据本轮监控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监控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包括监测要素及监测点的增减),以保证在下一轮循环中,教学质量能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三、设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

由院长授权组建教学督导组,专门负责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实施。在各 部门教师和每班学生中设立若干“教学质量信息员”,通过自查、互查等方式,监控教学质量信息并作出统计和记录。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负责教学质量监控El常管理工作,负责起草质量标准、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评价与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办。

四、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教学信息进行调查、了解。掌握教学基本数据,调节和控制各种教学活动和工作状态。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相互关联的负责 系统,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受控对象,由一定的组织、人员、设备和软件组成,主要包括:各层次质量信息的组织;质量信息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质量信息流程。学校原有各种信息系统要全面整顿、协调 表1高职教学质量监测

监测监测要素各监测设计的内涵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监测步骤 点

专业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正确,专业

专业定位有特色、教学中心地位明确;有完整的规划教务处 和发展目标1,管各相关

管理制度理制度科学、健全,教学文件齐全、规范;各相关职能部门部门根据 教师业务档案完整、规范及各系部本部门的

教学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状况;师资队办公室、教务处、职责要求 输入伍建设落实情况各系部和监测点

质量※专业建设专业调研;专业委员会建设状况;人才培养教务处、教学实习设计的内 方案优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办公室及各系部涵要求。

生源质量新生入学总评分及分科均分(与同层次院校教务处确定本部、比较)学工处

;新生综合素质测试门承担的

财务投入教学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教学设施财务处相应监测、及教学环境状况教务处

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需变动,要履行相关教务处及各系部2.明确监 手续测周期及

※课程教学与备、教、批、辅、考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实教务处、教学督导相应监测 实践教学践教学有计划,注重技能培养组时间:

※教学检查与日常检查与阶段性检查,遵守教学工作规教务处、教学督导3定期j12 教学测评范。减少教学事故;教学测评学生满意率高组总相关数

※考试与考查考试考查的组织与实施;考试考查标准的控教务处及各系部据并填写 制;考试考查方式的改革质量监测

教学学生学习质量统考成绩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分布;窗口课教务处记录。运行程考试合格率;学生竞赛成绩

质量毕业实习与毕学生顺利进入企业实习,并按毕业实习规范教务处、教学实习注:带※

业设计进行管理。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要办公室标识的为 求完成任务重点监测

职业资格取证职业资格取证率、第二证开发率教务处、鉴培中心环节和关 教师教学积极性及精力投入状况,开展教学键要素. 教风状况研究状况教务处、工会其相应监

学习风气、动机,学风建设及调动学生积极测点的数

※学风状况性的政策措施,上课出勤率及第二课堂开展学工处、团委据和质量 状况监测记,服务状况教职工、学生对服务状况的满意度工会、学工处录,学校 学生学业、品德、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科教学质量 学生综合素质研能力学工处及各系部评价委员、教学奖励、健康状况、个人发展等方面 ※学生毕业状学生毕业率、就业率、一次就业状况教务处、招生与就会要重点 输出况业处考察。

质量用人单位评价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招生与就业处 科研成果教师科学研究、获奖成果教务处 统一。对质量信息要分层次、分等级 进行,建立现代信息立体网络,以最 佳的途径和最快的速度对真实、可信 的质量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并 反馈到决策和执行部门。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系 列标准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提 供了一个科学、严密、完整的管理框 架。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其管理思想 与管理方法也适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但必须指出的是,学校所面对的教学 对象是具有个性、充满活力、家庭背 景和个人体验各异的学生,他们无法 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样具有相同 的物理属性和完全规格化。因此,教 育的质量管理尽管与企业的质量管 理有共性,但两者的差异也是十分明 显的。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全面质量 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的高职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与探讨。

收稿日期:2007—06—12 作者简介:戴启昌(1973一),男,副处 长,副教授,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教务处(443000)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 会2005—2006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 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职业教育体现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 学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7—1)2007.

第三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内外双控体系之构建论文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支持力度的加大,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在高职教育高歌快进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亦被摆上桌面。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不是高职院校一己之事,而应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社会、行业企业以及院校等多方的合力之举,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同时打造,建立起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外部监控;内部监控

随着国家最近几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并逐渐上升为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综观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况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生产”问题:办学特色不明、教学条件差、“双师型”师资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其中最主要、最显见的是教学质量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依,大多照套照搬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特殊的培养目标。而高职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乃至“量身定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目前质量监控体系问题解决建议

质量监控是一种外部活动行为,是从一个单位的外部对该单位的工作或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和控制,是从外部进行的质量评价;质量管理是一种内部活动行为,是一个组织自身为了提高活动或产品的质量而采取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的全部活动。两个概念具有明显区别。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中,将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融为一体,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的概念及各自的职责界定不清,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设在了教务处……结果是自己评自己,不仅缺乏说服力,更有‘护短’之嫌。由此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实际上不能发挥质量监控的作用,只能作为教学管理的帮手。

实质上,高职教育是一种目标明确的职前技术教育,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由社会和学院两方面组成,即社会对教学质量的外在监控和学院对教学质量的内在监控,通过搭建校内外沟通平台,在构建“社会、行业企业参与充分、校企合作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的同时,建立“咨教作用明显、保障功能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双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

2、外部质量监控体系

一个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包含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监控。在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社会中介组织对学校质量的评估、认证等都属于外部质量监控。

2.1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高职院校质量外部监控的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两个支撑:一是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教育部门规定各高职院校按信息采集系统要求上报基本信息;另一方面是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估方案规定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各方面的基本质量要求。两方面结合,能够从外部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作出基本判断,构成了我国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的基础部分。

教育主管部门在多年评估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包括“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示范基地”等在内的多项质量评价模式。到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分项评价监控主要有以下5个:

2.1.1精品课程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选评精品课程确立对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确立高职课程建设的一些主要规范。精品课评价是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2.1.2教学团队从2008年,教育部及各个省市相继提出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要求。优秀教学团队标准的提出和评价,是高职质量评价标准的又一重要内容,突出了高职质量建设的重点。在优秀教学团队评价的基础上,国家还提出了教学名师评选的要求和标准,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集中于专业带头人和技能名师。

2.1.3示范性实训基地2006年,教育部提出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要求,从而构成对职业技术学院评价的另一重要节点。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省级示范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从上到下的全面重视极大促进了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

2.1.4规划教材教育部从2007年推出国家规划教材评价,通过对优质教材的推选评定,体现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的肯定和促进,并有利于优质教学成果广泛应用。此外,在对教材进行规范规划的同时,教育部还在全国范围推出教学课件比赛,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

2.1.5示范院校遴选评价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步骤和内容,对高职院校的遴选评价也是对高职院校实施评价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提出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后,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价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标准。

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分项评价监控主要体现出三点特征:

首先是评估内容的综合性。由于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教师、管理者或专业、课程等具有系统的性质,对他们进行评估不仅是为了督促其自身能产生较好的工作效果和较高的效益,而且还要考虑他们对教育整体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因而,评估的内容和范围不是建立在单项的基础上,而是广泛的综合性评估。

其次是评估认识的客观性。认识活动本身属于一种主观活动,但被评价主体极力表现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因此,保持评估认识的客观、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由独立于被评对象利害关系之外的专家小组来完成。

第三是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要想提高评估的信度与效度,就必须具有与评估目的相适应的科学方法,这包括制定明确的评价方案,建构适当的指标体系,规定明确的质量标准,采用科学的量化方法等。

2.2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会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聘用、使用及拒聘成为一种对高职教育的特殊质量外在监控形式。

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量私人企业的出现,用人机制的改变,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个性化的培养。由于企业的不稳定性,他们对人才需求存在多样性要求,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又造成了学校对学生的某些培养的相对局限性,这也是学校应努力克服的,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共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在注重群体教育的同时,提高对个性教育的重视程度。高等职业教育要想适应企业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就应面向企业,主动适应企业需求。一要立足本行业平台,加强与本行业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主动争取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一座桥梁,开辟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实习培训、经济合作等方面的途径,形成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可以整合双方的各种资源,实行互助互享。二要主动适应企业需要,采取多层次办学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避免盲目性,避免人才无需求培养、浪费和积压。这就要求学校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系统的调查,特别要对过去不为人们重视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数据库。学校要在调研及人才培养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一种适应性强、反应迅速、调整及时、办学形式多样、综合性强的多层次办学机制,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学校要树立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为经济服务的意识,凡是你需要的,而我又有能力培养的,就是我应该做的。三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候成立行业、企业和学校三者相结合的专门委员会,受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职权部门的双重调控指导,体现出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通交流作用,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以实习、实训或讲座、现身说法等形式向学生授课,以集中时间段的形式为学生服务,组织优秀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从而实现教学与企业的零距离结合。

3、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是其自身对内部的各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的监控。监控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务部门或由学校建立的相对独立的质量监控组织。监控方式是根据高职教学管理运行的过程及特点,科学选择监控点,通过对这些监控点的信息收集、质量评价发挥质量监督控制作用。

3.1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其主要的质量监控点应有以下五个

3.1.1人才培养方案监控。高职教育是一个人才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工工艺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石,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监控室是高职院校质量监控的灵魂。

3.1.2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过程就是教学基本矛盾的转化过程,即教学主体运用教学条件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主要由质量监控部门实施,主要的手段和途径是通过督导机构对教学单位的教学和计划实施状况进行监控,保证教学有条不紊进行。

3.1.3师资队伍监控。对教学单位实际参与教学的师资队伍构成,包括教师的职称结构,双师比例等实施监控,保证教学单位的教师队伍合理运行。

3.1.4学生反馈监控。学生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对教学质量有切身的感受,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重要的质量监控点,依据学生的评师评教活动对教学实施监控要求把这种监控具体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

3.1.5教学成本监控。就教学过程来说,教学投入时必需的,教学成本的产生是教学质量最基础的保障。教学的管理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本的节约控制,还应该保证教学实施过程必要的成本或经费投入不被过分削省。

3.2内部质量监控需要建立一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教学全过程,其保障队伍包括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等。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队伍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担负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学院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支队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各系副主任、各辅导员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教学督导队伍应坚持“以督导学、以督促教、以督促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对教师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研教改等方面全面促进。

4、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内部与外部监控的关系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既紧密相联,又互为补充。紧密相连体现在监控目标统一性上,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监控在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即提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监控又是功能互补的,和谐的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相互开放相互贯通。外部监控能反映社会对高职质量的要求,如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评价,其中心就是要促进高职院校与生产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内部质量是质量监控的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独立办学的主体,自身对教育质量有自律要求,同时,对教学质量内部监控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此外,内部监控比较容易构成完整的质量管理循环。同一主体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监控机构,构建完整的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在实践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监控有比较大的自主性。要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外部监控的导向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步完善。

5、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按照全面的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方针。在这四个方面中,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而高职院校要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否则很难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易兰,左福元.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2]霍科科,张宏杰,张勇.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论探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3]安心.论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模式及手段[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

[4]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张汝梁远距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第四篇: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持续改进,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处理体系

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传统的教师教学评价只看教师“教”的如何,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突出他们参与、交往、思维、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以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来评判教师的工作。

教师应将评价看成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手段,看成是促进个人专业成长、专业成熟的重要措施,理解评价、支持评价、认同评价、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听课:p54

听课教师要做到,课前要“有备而来”,有必要在课前认真阅读或研究一下教材(同行教师除外),要大胆构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以足够的心理准备走进课堂,避免听课的盲目性。课中“品头论足”。听课者足够的准备可以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度。在听课过程中,对教学原则的把握、教学艺术的运用、组织教学的技巧及师生的互动交流等,都可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听课笔记中,可以创设“三路一体”的格局,

第五篇: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原则,以及构建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增强技术技能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缺乏内生性和主动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推动的结果。高职院校教学质监控与评价主要是围绕水平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来进行,因而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无法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效果反馈机制,以致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人才社会适应性不足。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当前各高职院校基本完成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常规制度建设。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课时大大增加,教学场所由校内扩大到校外,学生校外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因而现有的制度设计并未能对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习进行有效监控;至于教师奖惩和激励制度建设,只简单地把监控评价结果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在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并不完善。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比较狭窄,主体较单一

重视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监控,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实用性,缺乏必要的考量;重视对理论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忽视对实践教学环节及学生技能掌握的考核,学生参加校外实训也并未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范畴,缺乏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职业能力等“软技能”的质量监控;忽视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和考核;监控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本身,社会、行业、企业未能深层次参与到教学监控评价当中,导致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制定体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运行机制有待健全

主要表现为:第一,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过程中主观化倾向较严重,以致不能准确评价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部门发现问题、修复问题,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运行效率不能充分彰显;第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的各质量监控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沟通机制不畅,导致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不通畅,实际监控过程中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不真实、信息反映不真实或不能切实落实,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机制,影响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和效果。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构建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构建起适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学校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应系统全面考察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个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涉及全体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学设备设施等方方面面,更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紧密相关,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以及教学运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这种监控与评价体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并且是动态的、发展的。

(二)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指在构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控制过程,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一方面,要建立制定相应的评估及反馈系统,以预防教学目标的偏离,谨防闭门造车,监控指标要贴近市场、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加注重企业、行业和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过程到人才培养输出环节,建立切??可行的监控机制,既要吸纳企业、行业和社会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进入到监控主体中,又要加强对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人员的监控力度,从领导层、监控层到执行层均应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达到教学质量目标。

(三)持续可操作性原则

持续可操作性原则指的是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要以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立能及时反应教学质量需求和质量发展变化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同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应是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与跟踪,它应尽可能地简单易行、便于实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长期坚持,形成学校教学质量持续发展提高的良性循环。

(四)科学、客观原则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保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即是否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应该与行业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客观、科学,符合学校当前高职教学的实际情况。

三、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运行体系主要是由学院、教学部门、专业教研室构成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级监控主体与职责侧重点不同。学院成立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院级监控系统,主要职责是指导和协调全院质量监控工作,由院长和教学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校外专家作为成员。其中教务处是学院教学运行管理的职能部门,督导室是负责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的职能部门;各教学部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二级主体,由系(部)主任和有关专业主任、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对系(部)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督导和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是基层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者,主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学生评教、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学生校外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执行情况。总之,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体系的构建,都应引入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学生等参与性主体,建立一个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二)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的作用在于规范教学行为,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各环节的基本依据。故而,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应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在深入调研用人单位需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此同时,建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借助来自一线专家的智力资源,确立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系统设计课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满足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成立专门负责质量监控运行的教学监控评价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占据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位置。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构(如督导室),负责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而且在坚持学院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广泛吸纳来自行业协会、企业一线的专家参与学院的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加大对学院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监控力度,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和审核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意见、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检查人才培养方案贯彻落实、督导教学过程重要环节,并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实训条件、生活条件等?M行督导和检查。

(四)重视教学质量信息循环系统建设

教学质量信息是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的基础,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才能保证监控运行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故而,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信息收集系统,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包括定期检查、经常性教学检查、专项检查,及随机抽查等方式)、教学巡视、听课、评课和学生评教等方式,了解一线教学动态、学生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并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教师、学生座谈会来完善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有关信息收集工作。由此建立起一个从院级职能部门到各个教学部门再到学生、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教务处、督导室依据教学检查、反馈信息、测评结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和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对各系(部)、各专业及有关教师在执行学院有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改进,逐步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学院信息循环系统。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保证、教学设施质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保证等多个方面,能够发现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总结和导向功能。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的原则要求,将教学质量评价纳入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以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准入要求为指导,建立起一个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开放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从侧重知识考核转向侧重技能考核,强调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进行考核,切实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的评价指标系统。

参考文献:

[1]史成泽.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1-3.[2]余荣宝,王欣.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82-85.[3]敬鸿彬,鲜耀.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09):38-40.[4]许毅.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视[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7-9.基金项目:2016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重大内涵建设)科研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6 SHNGE-19ZD)。

下载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企结合教学质量双评价体系的建立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目前各职业院校根据需求都聘请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兼职教师。当在教师队伍中有了这样一部分的结构,如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就变成了急需研究的问题。高......

    被就业现象拷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再回到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来,希望给教育的参与者带来些许反思,并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在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科学地确定构建原则、评价类型和全面、合理的认识评价的......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电大、农大论文)

    如何建立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摘 要 企业文化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健康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唐山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讨教育论文(5篇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唐山学院论文摘要:结合唐山学院近年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践,对普通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主体、指标体系、实施程序及结果应用进行探......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论文摘要:为加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

    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由学校领导或教务部门组织督导员进行,由于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评价往往采用同其它学科课程相同的标准和模式来对体育课教......

    浅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 评价 评价体系论文摘要: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在不断发生变化,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体育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