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教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性,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于,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做人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恶丑拿到课堂上来交流,正确地加以引导。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才不致使人文教育沦为一句空话,才不致使语文课堂沦为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1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实施的背景和必然性
新的时代,需要新型人才。新型人才,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人性美、科学成为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庄子﹒天下》中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必须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能决定事业的成败。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重视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的语文教育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2语文学科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德育作为育人的首要环节,应该体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当前很多职校采用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常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附以严格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更重的比重,并记入学生档案。这种管理体制对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甚至会引发学生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模式的反感情绪。毋庸置疑,很多学生进入职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过早的过上了独立的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如果人文关怀的滞后,势必造成学生的迷茫,对自己没有了清醒的认识。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从入校时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就会拖拖拉拉,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更有甚者,产生抵触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管理难度极大。虽然处分不断,违规现象照样层出不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语文学科人文精神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
3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学科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充沛的情感性,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语文学科内容更具美感性,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二是教学方法体现人文性。语文教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深度交融的有机整体,教师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入教材,达到对教材的真正理解,同时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的思想,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然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人文性质的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自然科学化,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教学内容客观化,忽视感悟与想象。它使本来颇具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向机械化、标准化转向,导致人文精神、审美趣味的丧失。职教语文教学没有更多的应试桎梏,在人文渗透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职教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以期实现教学目标。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很多是直奔技能而来,对语文、数学等基础课提不起兴趣。个别学生甚至抱有既然听也听不懂,索性不听了的念头。语文学科虽然还好一些,但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挑战。但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并不具有层次性。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配合,学生基础太差”之类的抱怨不应成为放弃人文教育的借口。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引导其能动的行为表现,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可以试想,凡我们背诵的古诗文,就是最简单的《悯农》,在当初朗朗而读的时候,除了感受它的词句美,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它的意境?因此,对于学生你不能设立过高的目标,要求他们一下子就对某一个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只要他们还有丁点儿的感觉,就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给自己定位,要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对等的高度,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达成一种内在的和谐,才能完成知识的灌输和学生人格的培养。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情操。如教材的古典诗词,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感觉美,意象美,情感美,和难以超越的语言美。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情感培养的物象,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如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具有开阔的境界、自信的精神和豪放的情怀。教授时可引导学生挖掘诗歌的亮点,在诵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确实比较容易接受。因此,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性,还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于,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做人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恶丑拿到课堂上来交流,正确地加以引导。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才不致使人文教育沦为一句空话,才不致使语文课堂沦为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习除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潜移默化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训练,做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意识、情趣的土壤,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富,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渐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方法到方法。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的;对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析、讨论“明白”的。或许这样的训练能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当然,或许一节课没有什么大碍,但久而久之,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掉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格熏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强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以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文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师,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学,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五、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师除了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师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什么《长江三峡》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是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套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学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蜀,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们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实,优秀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揣摩,从而选择一个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通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以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可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味不厌的感受,他们的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方法初探
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方法初探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 王小风
[摘要]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本文主要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人文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包含诸多因素,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思想感情、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
我们知道,现代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康健全人格,即注重学生品格、意志、道德等人文素质的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质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并具有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谈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材的选文有了规定:“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人文内容,都可以渗透人文教育。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在工具性层面上界定语文学科的性质,也不宜在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层次上描述语文学科的功能。语文的价值在于,经由语言文字而通向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应 1
该读读优秀的经典作品。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发学生不断去读,去体会其中的人文内涵。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解释的,这正是发挥人的想像力的地方,应当鼓励学生作出多种解释,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去作精神的漫游,品德的陶冶,去探索人性的精神支柱——真、善、美。
以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例,我们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词的词句之美,韵律之美,意蕴之美,更要让学生懂得作者寄托于词中的伟大理想与豪情壮志,鼓励学生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要让学生向烛之武学习,学习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受委屈,不得志的时候,然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决不能因为自己受了点委屈就不顾集体、国家的利益,更不能像汪精卫等人那样,为了一己私利去当汉奸卖国贼。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时,要让学生体会讽谏与直谏的区别,讽谏与直谏相比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学会让“良药不苦口”的方法,学习怎样向父母师长及同事提意见。可以说,这些做人的道理、原则,高中语文教材中几乎全都涵盖于其中了。只要我们能够善于挖掘和运用这些教材,就一定能恰到好处地把教材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二、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会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三.重视创设情境,营造主动学习氛围,不断培养人文素质。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各种特定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地张扬,呈现给学生,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表现自我、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课堂上,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前提下,师生平等地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共同提高,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他们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这样,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为学生选择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上网查找荷塘月色相关的画面,并结合配乐朗诵制成课件,用音、画效果帮助学生欣赏散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并通过这样一些问题:(1)《荷塘月色》一文传达出作者当时一种什么样的情感?(2)文章重点描写了月下荷塘之美和荷塘上月色之美,作者在景物的描写之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3)文章结尾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又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等等,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讨论、交流……,这样营造了一种
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这样使课堂从始至终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充满探究性和趣味性。从而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五、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身教总是重于言教的。一个人文素养低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出人文素养高的学生来的。何况,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素养低,平时的言行不注意修养,举止不得体,语言不文明;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所以,如果文明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做一个高素养的人;要求学生举止得体,语言文明,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否则,即使我们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把人文教育渗透得再好,强调得再重要,也是做无用功。教师不但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面前要做一个人文素养高的人,为人师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且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为此,我们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读文史哲方面的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读品德修养方面的书,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多读艺术方面的书,以扩充自己的兴趣;多读专业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道德修养好、教学水平高、兴趣爱好广的、一专多能的教育家,而决不是只满足于一个“教书匠”。如果能够如此,我相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
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拒绝毒品;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覃波《语文新视野》四川人民出版社
【3】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
【4】蒋均涛 《语文审美新论》巴蜀书社
第四篇: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摘要: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的始发站、奠基石,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源头,它承载着我们中华的博大的文化,识字学词,就是文化的传承、智慧的浸润。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培养新世纪具有人文内涵的人才。而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课堂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以“提倡人文关怀”为导向,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小学识字教学的全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38-02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往往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而《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该渗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1.贴近实际,让识字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老师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老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绿色。老师又让学生试着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シ”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的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シ”,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既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1.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比如学习“玉米”的“玉”字,教师问:“认识这两样东西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我知道玉米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可以掰来吃;
我吃过玉米棒子,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
玉米有很多营养,妈妈常要我吃玉米饭;
玉米可以蒸成馍来吃,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
玉米是长在土里的……
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与“王”的感性经验。触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从玉米的生长过程、味道、营养、加工等方面以及“玉米”与植物的关系的感性知识方面作了汇报。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不仅有效促进识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轻松愉快,情趣化地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1形象识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对这些都会很感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教“看”,用手遮目成“看”,竹毛制成“笔”,出示毛笔实物让学生观察。学习一些会意字,可画一画图画,如“休、伐、林”等。
2.2游戏识字。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活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彩的游戏,玩耍世界中踏入校门,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的目的,而且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要尽可能地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激活识字教学。
3.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3.1营造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氛围。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是让学生喜欢识字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以往教学中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地位,与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间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真正进入他们的心里,课上自然也捧你的场。因为他们会由喜欢你而爱上你的课,乐于学习你所讲授的知识。久而久之,识字效果也随之提高。
3.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是学生乐学的又一途径。
恰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生动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可以把学生深深吸引住。对于难以理解的文字,可以通过动画演示、配音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使教师头疼的难字讲解轻松得到解决。如讲解不同是笑时(微笑、嘲笑、大笑、狂笑、傻笑、奸笑等),将一张脸演变出不同的表情,从而深刻感悟笑的不同种类和不同含义,之后的运用能力也不言而喻了。
3.3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表扬便会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表现,而批评会让他们萎靡不振。为此,识字中鼓励他们寻找识字方法,奖励适当小贴人,积累到一定数量换取相应奖励(橡皮、铅笔、本等),学生们兴趣极高,效果显而易见。同时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别说什么“你笨死了”,“你是猪啊”等等伤害学生幼小心灵的话。经常说:“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等,长此下去,学生的识字兴趣自然就高了。
小学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搞好识字教学,会有力推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儿童能力和素质。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研究有效的识字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目标。今天,这些努力得到了丰硕的,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令人鼓舞。
第五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渗透
目录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洋溢人文关怀气息的语文教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乐学”和“会学”的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健全人格形成的引导.............................2
(四)良好审美情操的培养.............................2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必要性...............2
(一)人文关怀渗透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2
(二)人文关怀渗透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
(三)人文关怀渗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3
(四)人文关怀渗透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3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策略..................3
(一)前提—尊重个性差异、发展良好个性................4
(二)关键—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
(三)途径—鼓励真情实感,培养创新精神................3
四、语文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注意事项................4
(一)注意避免混同于思想品德课........................5
(二)注意避免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6 参考文献目录.........................................7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学理念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所形成的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呼之欲出。人文关怀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现出来?为什么要实施人文关怀渗透?实施人文关怀渗透应具备怎样的策略?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探讨了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语文教育 人文关怀渗透 实施必要性 实施策略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试图改革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关注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所形成的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呼之欲出。在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含义该如何解读?为什么要实施人文关怀渗透?实施人文关怀渗透应具备怎样的策略?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渗透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一)洋溢人文关怀气息的语文教材
在语文教材中,无处不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气息。语文教材传达出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感受、体悟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文章所传达的精神产生共鸣,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高尔基曾不无道理把文学称之为“人学”,因为文学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中心,从具体的社会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境遇与遭际、欲念、情感、意志、行为和理想出发,体现着人性的特质。因此,文学在人文关怀领域,不仅表现在具体性与生动性上,而且在内涵的丰富性与渗透力上,都是那些以抽象的方式认识和反映社会人生的其他精神创造物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语文学科不同于政治、历史、社会学科的原因。语文教材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条件下,承载着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任务。语文教材的任务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发展和思想素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进行人文关怀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等品质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等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关怀不是矫情造作的,而是真诚的,具有渗透性、长期性和积淀性,它会像“春风化雨”般引起学
①生的内心共鸣,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诗中所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乐学”和“会学”的培养
引导“乐学”即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为此,很多教师往往在新课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贺拉斯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教学主张。第斯多惠对“乐学”提出了系统的看法。他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乐学的教学原则一方面可以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乐学的教学原则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因为它关心学生的自由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
引导学生“会学”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
②起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叶圣陶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不用教。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课程目标取代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1 的语文课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人文关怀的渗透。因为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让学生产生对真理追求的欲望和兴趣,更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让学生轻松、自由的发展。
(三)健全人格形成的引导
汪凤炎在《中国文化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面向21世纪,传承优秀文化、开创未来的中国
③人若要有所成就,就必须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应自觉地在学科的教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形成三不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自觉地把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关怀渗透。
(四)良好的审美情操的培养
人文关怀是真善美的融合,三者缺乏其一,都将会影响人文关怀的渗透。真是认识的价值取向,善是道德的价值取向,而美是艺术的价值取向。美,不仅包括娴熟的教学艺术技巧,而且包括向学生传递美的教育内容,即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以及欣赏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并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在正确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使语文教学获得真实效果。因此,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关怀渗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必要性
(一)人文关怀渗透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
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关注人的生命意义、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
在语文教材里,学生可以感受到一年四季的缤纷多彩,大千世界的丰富多样,人情的美好与冷漠。每一篇作品无一不渗透了作者对生命的追问,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善着你的呼吸。语文课中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人类可能生活世界的建构,在与其进行对话的同时,进行自我观照和反思,从而达到自我人格境④界的提升。”课文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提炼出来,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结晶。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的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的表现手法以及静谧淡泊、超尘脱俗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郁达夫《故都的秋》通过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对生命的认识及眷恋家乡的情感。《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美德懿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可见,充满人文关怀气息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重要载体,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
(二)人文关怀渗透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的技能,而且应重视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
语文课程不仅是传承文化的工具,而且是培养人各方面素养的桥梁。在过去的语文课程教学中,由于工具性地位被空前提高,人文性地位一直被忽视。现在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人文关怀相吻合。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人文关怀渗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存在着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与传统的实用主义结合现象,使得“名与利”变得空前的重要,造成“人文关怀的失落”。有教育学者指出,要培养完整的人,要在完整的世界中培养人,作为教育领域的课程,应该而且也有必要面向人的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
⑤世界,使三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语文教学就应该注重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结合。如法国的库申在《论美》中讲到“除了真正的道德之外,道德美还包括任何精神的美。”真正的美是和高尚的、优美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必须着力挖掘课文中体现美德的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润物细无声”般的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审美观念,正确地区别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依照美的规律”去生活,去工作。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人性美、《背影》的人情美、《谈骨气》的人格美、《岳阳楼记》的情怀美、《我的叔叔于勒》对社会生活中丑恶的东西的揭露,则充分表现一种鞭挞邪恶的批判美,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是帮助这些尚不谙世事的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不可或缺的间接经验,是他们茁壮成长所必需的精神养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是针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四)人文关怀渗透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青少年从家庭独立的过程,西方的一些专家称之为心理性断乳。由于他们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心理出现多种矛盾,表现在情绪和情感上,主要是各式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他们对这些需要的合理性的认识水平的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有矛盾。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注重在人文关怀中赞美人性,追求理性,弘扬个性。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通过课文中理论文章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说谦虚》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 ;《谈骨气》教育学生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人生的境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青春,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⑥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策略
(一)前提—尊重个性差异、发展良好个性
在当前,优秀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素质: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二是充分、自由发展的优良个性。当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个体的独特性是人类社会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成就感、学习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其生活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特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前提。
教育要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性,确立自由、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其次要冲破大一统的局面,对教育的所有方面,包括课程、方法、制度等都重新加以认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发展的五个方面目标提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标新立异,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这些观点肯定了个性差异,有利于发展良好个性,体现人文关怀中对人性和自由的追求。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首先要把教师从“尊师重道”的高高讲坛和权威中解放出来。当然,这并不是从此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主导作用,而是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学”为“乐学”。这将会促进师生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和谐的发展。其次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关键—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鲁迅先生在抨击旧中国的教育方法时曾说过这样一段深刻的话:做父母的对于孩子“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患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⑦不会跳跃。”教师围绕教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按照教参的答案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学习心理疲软,课堂上倦于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体会文本中所传达的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个性发展,无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和谐民主教学方式,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采取对话的教学模式是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对话是民主平等的,更多的是知识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对话的教学模式比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更能令学生接受。对话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主体性品质的肯定,有利于唤起了中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同时对话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交流自己的观点,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三)途径—鼓励真情实感,培养创新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做人的准则,也是他倡导教育的真谛。求真,做真人,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时,应该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与现实生活联系。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室可以看成社会的缩影。因此,作为教育者有必要把社会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真情实感。人的潜能若能得到恰当的激发,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人文关怀渗透的有效发挥,仅仅依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与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及时相应地组织各种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活动,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独创性,引导学生采用其特有方式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有效途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的解读因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的不同,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观点和见解。这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要求。
四、在语文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的注意事项
尽管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最优化,但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这提醒我们在实施人文关怀渗透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避免混同于思想品德课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无一不凝聚作者的心血,渗透作者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求与探索。于是,有人把语文学科看成充满了生命意义的学科。不少人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了“泛语文化”现象,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这样,语文课就变成了道德说教课,直接的后果是优美的文章、美好的情感也会让学生反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渗透是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发现真善美,奉献真善美。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渗透道德教育。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当立足于文本内容,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人文关怀渗透应当根据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师的教情,恰当进行渗透。如果不顾课堂教学实际,不顾文本实际,不注重语言品味,胡乱解读人文精神,那就失之偏颇;如果不顾师生实际,不顾教学实际,不重视语文学习,硬性进
行道德教育,那肯定是本末倒置。
(二)注意避免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任何的教学理念只有符合客观教学原则,才能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和充满诗意的人文情怀。这两者构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前者之上发挥和腾飞。这决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渗透决不能忽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是从客观科学理智的角度审视人文关怀渗透,从而避免了人文关怀的感性化,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总之,以公式化的方法教授语文,强求死记硬背,再加以严格的课堂纪律,虽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无疑会压制学生个人的体会与见解,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能力。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除了学科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以外,我们还应要有给予学生情感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它既简单又极丰富,既具体又极空灵,既实际又极高雅。我们应该真正去把握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并以“大语文”的理念去适应新形势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注释:
①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篇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8.
②[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7. ③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68. ④黄佳楣.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2. ⑤张万兴,赵平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90. ⑥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91. ⑦鲁迅.鲁迅选集(第5 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93.
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教学人文关怀》,张桂玲,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9期
2、《基于人本思想谈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李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人文关怀背景下的语文课程生命教育》,王天熙,辽宁师范大学,2014-03-01
4、《用语文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李珣、刘远清,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7期
5、《强化人文关怀,注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人文教育》,刁品飞,课外语文(初中),201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