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债来债往故事
他突然不安。
这几天不管走到哪,后面好像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警觉地走着,猛地回头,除了身后的影子踩在脚下,什么也没有。忐忑间,有些恍惚。
年肯定是不好过的,该回的款到现在也没音,要账的电话却一个接一个,办公室只能在晚上偷偷的去,否则里面全是急切而苦丧的脸。电话铃声令心情烦躁,索性调成静音,重要的不重要的此时都不重要了。
躺在车上,半梦半醒,突然打一寒颤。一双眼睛在窗外,挑衅地望着他。赶紧发动车子,后视镜里,依然什么也没有,空旷的广场上,一群鸽子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也许是自己太多心,自作孽,不可活。
四十多岁的男人居然伤感起来。
灯红酒绿的生活过得精彩却不尽兴,好吃的东西永远也填不饱肚子。记忆中洁白的陶瓷碗,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鲜红的五角星闪闪发光。大家顺序排队,豆腐乳合着饭,特别香,即便菜里没有半点肉,也会吃得嘴角油油的。
青涩的年代,她是什么样的,好像就站在眼前,清风般的温柔。总是蓝色海军衫,洁白的牙齿,工整的字,在诗行里。褐红的土地,褐红的希望,等待着傍晚的车鸣。
就那样默默的走着,闻着她飘过的清香,头发在风中飞舞,多姿的背影在夕阳中变得特别神秘。他此刻是个安静的孩子,坐在站台上1漫不经心的摆摆脚,若无其事的眺望远方,所有的动作都逃不过内心的狂热。
影子无法重叠后会越拉越长。童年的他是自卑的,一双鞋是父亲穿过的,纵然塞着纸还是有点大,踢踏踢踏的拖着走,拖着自尊,拖着志气和一列列的火车。外面的世界,是他和她的距离,是她那双一尘不染的白色球鞋的距离。
后来的他学会的抽烟喝酒打架,学会了逢场作戏世故生存,赚钱花钱。在众多的喝彩声中,他爱唱忧伤的老歌,那朵从未绽放的花,种在郊外属于铁路旁的风景线。
尽管过了很久,那双羞色惊恐的眼睛在他的懊恼中从未忘记。
她坐在地上哭泣,白色的球鞋沾满泥土,小腿上都是血与划伤的痕迹。她哭诉着说为了追赶一只蝴蝶,从山坡上滑落下来了,可能骨折了,脚不会走路。
海军衫的扣子掉了,头发上都是野草,合着泪水,委屈,救助,无辜。
他转过头,这种仰慕在眼眸中只是一副画。年幼的他有点哆嗦,该伸手还是背起自己曾经的幻想。五月的天气,潮湿而暧昧,他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书,掉头跑掉了。
她永远也不知道后来送她去医院的老师是他一路小跑找来的,虽然他从不屑乐于助人的传说,焦急的汗水连老师都觉得奇怪。
从此,她再也没望过他。
那年夏天,她转校了。席慕容的魅力,在他的世界里,停止了。
新进的工地有太多不顺的,工期比较紧张,工人也不好管理,各类手续繁琐。机器刚进场就因为噪音被附近居民投诉。于是,请客,吃饭,喝酒,唱歌,几次醉过,终于一切摆平。
开工那天,请来各路神仙,烧香叩拜,喊着号子,一桩下去,软绵绵的。老丁带工人用锄头挖下去,一阵吱吱的声音。扒开土,一只肥大的田鼠被挖出来。
所有人惊呆了,放下手里的活,围观者越来越多。那是一只什么鼠,全身雪白,毛泽顺滑干净,圆鼓鼓的肚子,个头比猫还大。
大家七嘴八舌的,老丁有经验的看出这是一个快生崽子的鼠。于是,有人说不吉利,有人说是好兆头。
那只鼠悲哀的望着大家,一只脚在锄头里,躺在地上挣扎。
点完香的他得知消息后过来了,他的霸气震慑全场,手上的金链子呼啦啦的响,为了避邪,刚把劳力士换下了,绳子粗的金链子果然给他带来了好运,几场麻将下来,赢了几十万,不愧是找法师开的光。
鼠恐惧的望着他,一丝泪光。他愣住了,好似熟悉,后退一步,捂住鼻子摇摇头。
全场人等着他发话。
他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扔到地1上,用脚踩灭。摆摆手说,用锄头挖死吧。
吱吱的声音大叫起来,锄头上都是血,没有动静了,老丁找了个大桶把鼠放进去,连同桶一起扔进垃圾堆。看着鼠的肚子,老丁想一定怀了不少崽。
施工起来麻烦事经常发生,他每天都在头疼。要不老李的腰扭了,要不设备出问题了,总之,没有一样不操心的。
心烦时,每天去夜总会吼几句嗓子,死劲的捏小姐们的屁股,在对方疼痛的撒娇中,塞上小费,什么都当没发生。钱是什么,他得口头禅就是,钱是王八蛋,用完了再去赚。
他明白自己在苟活,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快乐。夜深人静时,身边的女人可以用代号叫,各种香水麻痹彼此的身体和神经,只是短暂的游戏。
这些天,他心神不宁,债来债往,无心逗留。几次开车差点撞人,不管谁对错,火气十足的骂对方,没有敢还嘴的,即便如此,不解恨。
火车被动车取代,小站成了废旧的货场,山坡成了度假村。
依旧是学校,依旧有孩子的歌声,只是孩子们衣着时髦,牛仔裤露着綫破了洞,头发染成形形色色。
他呆呆的想了很多,觉得自己的一生很值得,又很遗憾,鼻子酸酸的,打开车窗,太阳暖暖的,最后,他睡着了。
第二天,家人找到他时,他已死了,带着笑意。手上的金链子在方向盘上叮当的响,人们想,应该不会是劫财。
很快,法医鉴定了结果,他的身上多处被某种动物咬过,确定也是真正死亡原因。
送他上山的法师说,他是还债去了。
第二篇:债法复习题
债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甲对乙说:如果你在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我愿将自己的一套住房或一辆宝马车相赠。乙同意。两年后,乙考取某国家机关公务员。关于甲、乙之间的约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
A.属于种类之债
B.属于选择之债
C.属于连带之债
D.属于劳务之债
2、下列情形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A)。
A.甲拾得乙丢失的牛,在积极找寻失主的同时,对该牛进行管理
B.超市对超市的顾客的皮包进行保管
C.买方 无正当理由拒收卖方交付的货物,卖方对该货物进行管理
D.在加工合同中中,承揽人管理定做人提供的原材料。
3、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价款合同,借款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 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30万元,甲和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该案中的保证责任应如何承担?(A)
A.丙企业对2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1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B.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和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C.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D.丙企业应承担3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丙对于甲和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默认
4、甲银行在保证期间届满后,才向保证人A不知道自己的保证责任已经消灭在催款通知书上签了字。乙信用社在诉讼时效超过后,在催款通知单上签了字。问:A和B 是否继续承担责任?(D)
A.都不在继续承担
B.都继续承担
C.A继续承担,B不再承担
D.A不再承担,B继续承担
5、刘某向沈某借款一万,约定年息为5%,并由李某做保证人。现沈某欲将该债权转移给宋某,在原保证合同对债权转移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选项所述的内容是正确的(C)?
A.如果该债权发生转移,李某既免除了保证责任
B. 该债权的移转必须取得李某的同意,李某才在原保证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C.如果该债权发生转移,李某应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D.该债权发生转移并经沈某通知了李某,李某即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6、甲向乙借款3万元,并由丙从中做保证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三人均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后甲请求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乙同意,但 提出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为30%,甲同意,丙签订了变更合同协议。甲、乙将变更合同的内容 告知了丙,丙碍于情面口头表示同意。后因甲到期不能还款,进而发生纠纷。丙应承担什么责任?(D)
A.丙应当对该3万元借款及其推迟一年的期间 的30%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B.丙应该对该3万元的借款及其推迟一年期间的法定存款利息承担责任
C.丙应对该3万元的借款承担保证责任,对推迟一年的期间的利息不承担责任
D.丙对该3万元的借款及其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均不承担 保证责任
7、下列哪种情况视为承诺?(B)
A.A向B发出要约,要求在一个月内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B未能如期答复
B.丁某依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厂汇款购品,该厂向丁某汇出指定的产品
C.A 向B 发出要约,C 得知后表示接受A的条件
D.A 向B 发出要约,C得知后表示接受A 的条件
8、甲打算卖方,问乙是否 同意买,乙有些迷信,甲说:“如果明天早晨7点钟,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窝就出15万元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恰有几只喜鹊在甲的屋顶上,乙正欲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小儿子拿起弹弓将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下列一说法是正确的?(C)
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无效
C.乙有权拒绝履行合同
D.乙应当履行合同
9、甲手机专卖店门口立有一个木牌,上书“假一赔十”。乙从该店购得一手机,经有关部门证实是假货。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赔十”的承诺。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D)。
A.“假一赔十’过分的加重了甲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
B.“假一赔十’没有被订入到合同条款之中,故对甲不发生效力
C.“假一赔十”显失公平,甲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变更或撤销
D.假一赔十”是甲自愿做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应当认定有效
10、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去向和身份。甲清醒后会酒店欲取回遗忘的衣物。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C)
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
C.是自助行为
D.是侵权行为
11、法定合同解除权属于(A)。
A.形成权
B.抗辩权
C.支配权
D.请求权
12、某商场在促销活动期间贴出醒目告示:“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20天,满意后付款。”王某从该商场搬回电冰箱一台,使用期满后退回,商场要求其支付使用费100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
A.王某不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费
B.王某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其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C.王某应支付冰箱平均使用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D.王某应与商场分摊按冰箱平均使用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13债务 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蔑视的风险由谁承担?(B)
A.债务人
B.债权人
C.提存部门
D.债务人与债权人分摊
14、甲拾得乙遗失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元,甲欲交给公安失物招领部门,但在前往失物招领部门的公共汽车上,甲自己钱包和拾得钱包一起被盗,则甲(A)。
A.对拾得钱包被盗不承担责任
B.对拾得钱包被盗承担全部责任
C.对拾得钱包被盗承担部分责任
D.依公平原则,对乙给予适当补偿
15、某演出公司与“黑胡子”四人演唱组订立演出合同,约定由该组合在某晚会上演唱自创歌曲2-3首,每首酬金2万元。由此成立的债的关系属于何种类型?(B)
A.特定之债
B.单一之债
C.选择之债
D.法定之债
二、多选题
1、下列儿属于债的发生原因的是(ACD)。
A.某商场为吸引顾客,宣布每月1日至15日在该商场购物的顾客可以抽取幸运奖
B.某甲与 孤儿院签订协议,收养了一个孤儿
C.某乙未经他人允许,擅自把他人的肖像用在自己企业上
D.某丙捡到某公司的价值100万元的支票一张,据不返还
2、在连带之债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债权人与连带债权人之一发生混同,导致其他连带债务人消灭
B.债权人向连带债务人之一提起诉讼时,导致对其他连带债务人诉讼时效中断
C.债权人与连带债权人之一进行抵消债务,导致其他连带债务人的债务消灭
D.债权人免除连带债务人之一的债务,导致其他连带债务人的债务消灭
3、于某与武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于某为卖方,武某为买方,合同约定,由于某负责运输,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后双方在合同的履行地点上发生争议,就本题的合同履行地点,表述不正确的有(A CD)。
A.于某所在的火车站
B.武某所在地的火车站
C.武某的营业所在地
D.武某的仓库所在地
4、下列可以作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权利的是(BC)。
A.某学校老师王某享有的工资请求权
B.某甲与某乙之间因委托合同而产生的债权
C.某雨夜,刘某为出门的邻居修理被风刮跑的屋顶而享有的无因管理费用请求权
D.小张享有的其父母为其设定的人寿保险金请求权
5甲借给乙5000元钱,现已到期,乙没有足够的钱偿还,但丙欠乙6000元钱,也已到期。乙认为这笔钱即使丙还了自己,自己也要还给甲,还不如不要,所以一直不向丙请求还钱。现在甲起诉,要求丙偿还乙的债务,则(AD)
A.在该诉讼中,乙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B.如甲胜诉,则诉讼费用先由乙承担
C.如法院认定代位权成立,则丙应该向乙履行清偿义务,再由乙清偿甲的债务
D.如代位权成立,由丙向甲直接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相应的数额内消灭
6、A向信用社贷款30万元,由朋友甲、乙、丙做保证人,甲与 信用社约定承担10万元的保证责任,乙与丙与信用社之间没有约定,但乙、丙之间相互约定各自承担10万元的保证责任。后A 在经营中亏损无力还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信用社可要求甲承担10万元的保证责任
B.信用社可要求乙承担20万元的保证责任
C.信用社可要求丙承担20万元的保证责任
D. 信用社可只能要求甲承担10万元,乙、丙各自承担10万元的保证责任
7、同时履行抗辩权与留置权极其类似,关于它们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前者是抗辩权,后者是物权
B.前者的适用范围广,后者只适用几种特殊的合同
C.前者仅能消极的阻止对方请求,后者对标的物得优先受偿
D.前者有不可分性,后者则无
8、下列哪些合同的转让是不合法的(ABD)?
A.甲公司与韩国乙公司合办中外合资公司,合资合同经过审批机关审批后,甲公司未经乙方同意将合同的权利与义务转让给丙公司
B.甲教授曾经答应乙校讲课,但因讲课当天临时有急事,便让自己的博士生代为授课
C.债权人李某因急需钱便将债务人杨某欠自己的2万元债权以1.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刘某,李某将此事打电话通知给了杨某
D.订丁对丙的房屋享有抵押权,为替好友从银行借款担保,将抵押权转让给银行
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无因管理的是(B C)。
A.甲担心邻居家的自行车丢失而将该车推入自己家中
B.客运公司的司乘人员代管旅客行李
C.将他人的牛误认为自己的牛进行饲养
D.甲身为医生,在路上碰见危急病人,坐出租车将其送到自己所在医院
10、应当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无偿转让财产,导致可能丧失履约能力,当事人可以(ABC)。
A.中止履行
B.请求对方提供担保
C.解除合同
D.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11.出现下列何种情形时,一般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AC)
A.债务人被宣告失踪,且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B.债务人移居国外,但国内有其购买现由其亲属居住的住宅
C.债务人被宣告破产,中止执行程序的D.保证人曾以书面方式向主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表示放弃先诉抗辩权的
第三篇:企业债审计报告
目前,关于发债审计的实践没有成型,本人希望此贴能得到更多的同仁,尤其是做过此类业务的视野大虾们及尊敬的斑竹们,能无私奉献自己的经验和力量,帮助梳理一下发债审计的现状和我们cpa需要注意的风险等等方面。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未来发债审计业务将是我们cpa较大的一个业务板块,故有必要深入讨论和梳理。
提出如下问题供讨论和梳理,这些问题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1、发债审计分为发行企业债审计和发行公司债审计吗?
2、目前发行公司债和企业债第一步审批都要到发改委吗?因为从法规角度说,企业债归发改委审批(但必要时会签央行和证监会等),公司债归证监会审核(证监会审核前是否要报发改委呢?)
3、发债审计报告版本是否参照ipo三年一期的格式披露还是其他的格式?
4、发债审计的重点是什么?
5、发债审计和一般审计的区别在哪里?
6、发债审计的难点在哪里?
7、发债审计的风险在哪里?
8、发债审计人员的应补充哪些层面的专业知识?
9、民营有限责任公司能发行公司债吗?......对以上问题,本人愚见如下,供拍砖:
1、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债券分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由于经济体制演变的原因,企业债是我国的特点,在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一般来说企业债就是公司债。但我们国家严格区分了企业债和公司债,具体分类参见附件1。所以我认为发债审计可以分为发行企业债审计和发行公司债审计。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等可以基本相同。
2、从目前来看,企业债和公司债都要经过发改委。这是发行核准阶段。上市阶段一般要经过交易所或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机构的核准。
3、无论是企业债还是公司债发行,都需要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审计,目前发改委或证监会等部门没有专门针对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的披露要求。从监管角度看,本人认为应参照ipo三年一期的格式披露近三年财务报表信息。
4、发债审计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
(1)发行人的净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准确性等;
(2)近三年盈利数据(尤其是可供分配利润等数据)的详细核查;
(3)发行人的负债规模核查,有无隐匿债务;资产规模近三年有无虚增等;
(4)内控有效性调查。(注:内控有效性调查环节,从监管角度看,好像没有法定义务要提供相关调查报告,但从风险角度看,审计时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5)审计数据及时与发行人及中介各方沟通。
(6)如果是公司债,一般情况下,审计之前,还需要开展财务尽调工作,应当重视此工作,尽调可以给后面的审计工作提供铺垫和很多审计“引子”等。
5、发债审计和一般审计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债审计可以理解为非标的详式审计,报告使用对象、报告格式、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的要求、审计底稿及其复核等方面都不一样。6至9点、发债审计的难点等,期待大虾来回答。篇二:企业债券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企业债券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一、企业债券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1、企业债券的基本概念
企业债券是中国存在的一种特殊法律规定的债券形式。按照中国国务院1993年8月颁布实施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从企业债券定义本身而言,与公司债券定义相比,除发行人有企业与公司的区别之外,其他都基本相同。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发行债券。所以,一般归类时,将公司债券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合在一起,泛指企业发行的债券,但由于中国一部分发债企业不是股份公司,一般把这类债券叫企业债,如下文所述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2、企业债券的发展现状
据相关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发售了2830亿元债券,同比增长一倍多,估计2014年城投公司的到期债券将会超过600亿元,2016年将达到1300亿元,而2017年和2018年均将有近1400亿元到期。目前,中国的债券占gdp比重大约为40%左右,在包括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等九个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八。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债券所占gdp比重往往高于股票市场,但中国股票市场占gdp已达到60%左右,相对而言,中国未来的债券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债券的审计内容
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债券持有人有权按期收回本息。债券发行者的账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是发行债券审计的重点,具体而言,注册会计师因不同的发债品种而审计的内容会略有不同:
1、对于企业债券,注册会计师应审计发行人最近三个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并提交审计报告。
2、对于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注册会计师应审计发行人最近二个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并提交审计报告。
与ipo及相关上市公司审计不同的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债券审计报告一般仅需要以为单位出具,并不存在中期财务报表的审计,相关债券发行的主管部门对中期
财务数据仅需发行人提供相关报表即可。
三、企业债券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企业债券审计风险与发行人本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本息,投资者就面临着受损失的风险,这样,出具企业债券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可能受到牵连。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发行债券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风险评估阶段应关注的重点
1、发债企业所处地区经济总量及经济发展趋势
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相对于诸多欧美国家而言,我国不一定有大量的经济和财务优质的民间企业,但有强有力的、经济和财务相对安全的政府,这是中国现实经济基本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注册会计师在评估现实的债务审计风险,不能不考虑这一重要因素。所以,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区经济总量及总体发展趋势必需有所了解,应对发债企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融资平台公司直接收入、滚动发债等所带来的现金流等地方债务偿还的现金流来源进行调查。一般来说,在经济发达、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地区政府偿债能力较强,发生债务违约的风险较小。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财务收入较低、融资平台公司现金流较差地区发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差。
2、发债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
由于企业债券发行的政策性较强,相关监管部门在处理推进改革、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同时,会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发债申请企业的所处的行业状况有重点的进行分类管理,比如:
(1)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人限于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且未在本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型企业,暂不包括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
(2)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957号),将企业发债申请分为“加快和简化审核类”、“从严审核类”、“适当控制规模和节奏类”三种情况进行分关管理,做到有保有控、支持重点、防范风险。(转载于:企业债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企业债券业务时,应对发行人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进行了解,如不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债券发行则不宜进行业务承接。
(二)实质性测试阶段应关注的重点
根据《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发债企业在财务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额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2、最近三个会计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3、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金融类公司的累计公司债券余额按金融企业的有关规定计算。中小企业私募债对财务指标没有做硬性规定,但在实务操作中基本也是按上述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发债规模。
注册会计师在实质性测试中除了对上述财务指标进行关注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1、关于发债企业的资产注入
(1)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应关注是否足额注入资本金,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不得作为资本注入融资平台公司。已将公益性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在计算发债规模时,必须从净资产规模中予以扣除。(公益性资产是指学校、医院、公园、广场、党政机关及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办公楼等,以及市政道路、水利设施、非收费管网设施等不能带来经营性收入的基础设施等)。(2)注入资产是否经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由有关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权属转移登记及变更工商登记。同时,作为企业注册资本注入的土地资产除经评估外,还应检查是否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属于划拨、变更土地使用权人的,还应证明原土地使用证已经注销。
(3)关注是否执行《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将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是否经过法定的出让或划拨程序。以出让方式注入土地的,融资平台公司应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以划拨方式注入土地的,应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并严格用于指定用途。融资平台公司经依法批准利用原有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或转让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按照规定补缴土地价款。地方各级政府不得将储备土地作为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资金来源。
2、关于发债企业的利润构成(1)对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关注其偿债资金70%以上(含70%)是否来源于公司自身收益。这里的自身收益除项目本身经营性收益外,还包括已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车辆通行费等其他经营性收入。“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
(2)关注补贴收入的真实性及税收减免的合理性 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的补贴收入较多,注册会计师应关注发债企业取得补贴收入的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往往对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有大额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相关税收减免是否有相关的政府批文,是否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关于发债企业的担保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注册会计师还应关注以下担保行为:
(1)对发债企业为其他企业发债提供担保的,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时是否按担保额一半计入本企业负债额。
(2)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为其他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的,是否已按担保额的三分之一计入该平台公司已发债余额。
(3)抵质押物是否经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在债券征信工作中,关注发行人是否有不良征信记录情况,发行人是否在综合信用承诺书中对抵质押物没有“一物多押”进行承诺。篇三:《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目 录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企业债券审核对照表
企业债券审核指标
企业债券发债申请概要情况单和企业债券发债
申请联系人表模版
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格式与内容指引
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的法律意见书编报规则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文模版
信用承诺书模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一部分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试行)
一、审核总体框架
1-1 材料完备性审核:对照申报材料目录,审核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注意不同类型债券申报材料存在差异。1-2 材料内容完整性审核:审查材料要素的完整性,如文件的核心
内容、相关机构的公章日期、必要且在有效期内的授权书文件、需有律师鉴证的重要材料复印件等。
1-3 材料合规性审核:审核工作的重点,实质性审查申报材料是否
符合国家法律、企业债券相关法规及规章的要求。1-4 材料一致性审核:申报材料及支持性文件互相印证审核,尤其
是需要披露的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法律意见书、评级报告、审计报告等,是否出现自相矛盾或不一致的内容。
1-5 材料连续性审核:审查是否存在因为修改发行方案、担保方式、改变资金使用安排、跨期变更名称等原因未及时修改主要申报材料而导致申报内容衔接不完整的情况。1-6 材料严谨性审核:审查是否存在大量错漏,申报材料做到文字
格式和顺序保持一致、编码符合写作规范、数字单位不乱用、图表列示清晰、引用数据客观公正等。
二、办文相关材料及大致顺序 2-1 偿债保障措施相关文件 1发行人所在地政府关于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措施的说明(平台债)、2政府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且发行人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红头文件(中小企业集合债)、3发行人关于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措施的报告(产业债及中小企业集合债)、4主承销商关于本期债券偿债能力的专项意见、5第三方担保函、6抵质押资产协议及与之相关的授权文件和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7bt回购协议、8政府关于回购资金安排的说明文件、9政府关于明确偿债配套土地情况和安排的通知或批复(附地块红线图)、10银行流动性支持协议、11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12关于信用信息报告中存在的不良贷款、欠息记录的银行和企业说明文件、13由会计师事务所盖章的关于发行人资产、收入结构及偿债来源的专项意见。2-2 募投项目相关文件 1发债资金投向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环评、规划、能评等手续齐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出具专业意见2专业司关于募投项目的意见(针对产能过剩领域地方审批项目和所有中央审批项目,国家发改委负责)、2住建部门出具的关于保障房情况的说明文件及目标责任书等、3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2-3 募集说明书 2-4 反馈回复文件
1反馈意见、2反馈回复报告、3定价报告、4发债规模测算表。2-5 申报请示文件 1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或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意见、2发行人关于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3政府同意发债的红头文件(附政府综合财力及负债表)、4修改债券名称或发行方案的说明文件、5主办人签署诚信尽职承诺书、6债券受理通知书。篇四: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目 录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企业债券审核对照表
企业债券审核指标
企业债券发债申请概要情况单和企业债券发债
申请联系人表模版
企业债券募集说明书格式与内容指引
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的法律意见书编报规则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文模版
信用承诺书模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一部分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要求
(试行)
一、审核总体框架
1-1 材料完备性审核:对照申报材料目录,审核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注意不同类型债券申报材料存在差异。1-2 材料内容完整性审核:审查材料要素的完整性,如文件的核心
内容、相关机构的公章日期、必要且在有效期内的授权书文件、需有律师鉴证的重要材料复印件等。
1-3 材料合规性审核:审核工作的重点,实质性审查申报材料是否
符合国家法律、企业债券相关法规及规章的要求。1-4 材料一致性审核:申报材料及支持性文件互相印证审核,尤其
是需要披露的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法律意见书、评级报告、审计报告等,是否出现自相矛盾或不一致的内容。
1-5 材料连续性审核:审查是否存在因为修改发行方案、担保方式、改变资金使用安排、跨期变更名称等原因未及时修改主要申报材料而导致申报内容衔接不完整的情况。
1-6 材料严谨性审核:审查是否存在大量错漏,申报材料做到文字
格式和顺序保持一致、编码符合写作规范、数字单位不乱用、图表列示清晰、引用数据客观公正等。
二、办文相关材料及大致顺序 2-1 偿债保障措施相关文件 1发行人所在地政府关于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措施的说明(平台债)、2政府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且发行人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红头文件(中小企业集合债)、3发行人关于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措施的报告(产业债及中小企业集合债)、4主承销商关于本期债券偿债能力的专项意见、5第三方担保函、6抵质押资产协议及与之相关的授权文件和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7bt回购协议、8政府关于回购资金安排的说明文件、9政府关于明确偿债配套土地情况和安排的通知或批复(附地块红线图)、10银行流动性支持协议、11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12关于信用信息报告中存在的不良贷款、欠息记录的银行和企业说明文件、13由会计师事务所盖章的关于发行人资产、收入结构及偿债来源的专项意见。2-2 募投项目相关文件 1发债资金投向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环评、规划、能评等手续齐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出具专业意见2专业司关于募投项目的意见(针对产能过剩领域地方审批项目和所有中央审批项目,国家发改委负责)、2住建部门出具的关于保障房情况的说明文件及目标责任书等、3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2-3 募集说明书 2-4 反馈回复文件
1反馈意见、2反馈回复报告、3定价报告、4发债规模测算表。2-5 申报请示文件 1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或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意见、2发行人关于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3政府同意发债的红头文件(附政府综合财力及负债表)、4修改债券名称或发行方案的说明文件、5主办人签署诚信尽职承诺书、6债券受理通知书。篇五:企业债与公司债
企业债与公司债
一、企业债券发行人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筹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所需相关手续齐全,包括主管机关批文、土地、环评等;
2、企业存续时间超过三年,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3、已经发行的企业债券或者其它债务未处于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状态;
4、企业累计发行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不含少数股东权益)40%;
5、近三年连续盈利,且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足以支付债券一年的利息,现实审批时国家发改委一般要求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能够覆盖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6、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原则上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60%。用于收购产权(股权)的,比照该比例执行。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不超过发债总额的20%。企业债发行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以及审批程序介绍
(一)法律依据 1.《公司法》 2.《证券法》 3.《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证监会每年有关企业债券工作的通知 5.地方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地区分行等每年有关企业债券工作的通知
(二)主管部门及审批程序
企业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企业债发行材料,同时主承销商向证监会上报承销团成员资格核准材料,国家发改委审查同意后向证监会和人行发出会签批文;证监会和人行进行会签,其中人行会签的重点是发行品种和利率;会签文回到国家发改委,如没有问题,国家发改委下达正式发行批文。
(三)发行程序
对于发行企业债,在企业确定发行意向之后建议首先确定主承销商,由主承销商配合企业以及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完成以下工作。1.确定发行主体 2.确定担保人或担保方式,担保通常有第三方担保、土地抵押担保、设立偿债基金等方式。3.确定筹集资金的使用项目 4.确定其他中介机构 5.确定发行方案 6.主承销商协助向地方发改委提出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 7.主承销商协助企业建立与主管部门的关系 8.制作申请材料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9.发行和承销准备工作 10.发行事宜包括销售、划款、承销工作汇报、验资等 11.其他工作包括信息披露、在每个环节作企业的顾问等
(四)办理流程: 1.批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企业按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的格式,提出债券发行规模申请。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其他企业由各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初审后,向省发展改革委转报申请。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审核后,集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我省企业债券发行规模。(2)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场情况和已下达债券发行规模发行情况,不定期受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发债条件,对企业的发债规模申请进行审核,符合发债条件的,核定发行规模和资金用途,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发债规模,再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转发涉及省直属企业和相关市的企业发债规模并提出有关要求。2.批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企业债券发行人获准发债规模后,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2)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后,根据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发债条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规模通知的要求,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通知发行人及主承销商补充和修改申报材料。(3)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反馈意见,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及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出具文件进行说明。(4)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会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后,印发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并抄送各营业网点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等有关单位。(5)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给省发展改革委后(中央企业除外),再由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给企业或相关市发展改革委。
(五)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 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书(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其他企业通过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申请);(2)发行人近三年的财务资料;(3)发行人投资项目批复文件复印件;(4)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资料。2.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1)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本次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文件;(2)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书;(3)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4)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5)经审计的发债主体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6)经审计的担保人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7)企业债券发行章程;(8)企业债券发行公告;(9)承销协议;(10)承销团协议并附承销网点和承销金额一览表及承销网点所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11)担保函;(12)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报告;(13)发债主体和担保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14)法律意见书;(15)各中介机构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16)其他必要文件,如发行公司债券的,需报送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17)本期债券发行有关机构联系方式;(18)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上述申报材料用a4纸印刷、装订成册,一式3份。
注:出具的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材料、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发行企业债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
相对于从商业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发行股票等传统融资方式,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更具有如下优势:
放宽发行主体的限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只要够规模、够条件的,都可以发行债券。
期限优势:企业债属于中长期融资方式,资金使用期限为3-10年,而且可以持续发行二期三期,企业可自由选择;银行贷款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为主,不能满足企业的中长期项目用资需求。
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融资风险。债券的融资成本跟信用级别、担保情况、发行期限等因素都有直接联系。而且我国正处于加息通道中,发行企业债可以锁定利率,规避加息风险。
审批效率:企业债属于国家大力推荐扶持的融资品种,符合发行条件即获批准,而且资金一步到位,余额由券商包销。
资金用途:企业债募集资金用途比较灵活,可以用于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偿还银行贷款等。创新融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资金来源的通道丰富了,企业发展的基础当然更加稳健了;改善资本结构,提高管理效率。适当增大资产负债比重,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既能够督促经营管理者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协调、注重运营效率,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单位盈利水平;
二、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行公司债券的目的是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同时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使发行债券的公司能够有到期偿还本息的能力,因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2.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于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批准发行时所确定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这是发行公司债券的一项重要条件,目的在于正确、有效地使用筹集到的资金,保持和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发行公司债券后,能保持发债条件并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可以再次发行公司债券,这对公司的筹集资金是有益的。如果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未能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并有不利于债权人行为的,则其再次发行公司债券要受到限制。因此,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1.前一次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2.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且仍处于继续状态的。
第四篇:化债总结
奈曼旗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总结
化解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债务这一惠民政策出台后,奈曼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将这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办实办好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成立奈曼旗义教债务化债领导小组,制定本旗化债实施方案,在07年债务数据上报的基础上,08年积极组织义教化债工作。截止2008年12月5日,奈曼旗义教债务化解办公室历时近一年,共化债10,467.78万元,完成自治区锁定债务额13,735.72万元的76.2%。对属于化解范围内的债务全部化解。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义务教育债务及成因
按照通辽市人民政府《清理核实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债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对2005年12月31日前义教阶段学校新建校舍、购置设备形成债务的帐面余额及2006年当年形成的债务,还有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债务及事实已经发生但未入帐的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确认全旗义务教育债务总额为16,706.40万元。其主要形成原因为:
一是“两基”达标负债沉重。1996年至2000年间“两基”达标时要求高标准办教育,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达标当
截止2008年l2月5日,奈曼旗财政局拨入化债专户资金10,467.78万元,其中:自治区奖补6,097万元、市级奖补988万元、旗本级3,382.78万元,累计化解义务教育债务10,467.78万元,完成自治区锁定债务额13,735.72万元的76.2%。
(一)按债务来源方面化解:
1、偿还合同承包商4,647.48万元
2、偿还财政部门借款111.26万元
3、偿还国内金融机构贷款677.9万元
4、偿还其他单位借款278.37万元
5、偿还个人借款4,748.29万元
(二)按债务用途方面化解:
1、偿还学校基建款8,734.11万元
2、偿还设备购置款755.54万元
3、偿还图书购置款210.96万元
4、偿还公用经费款743.91万元
5、偿还其他款项23.26万元
这些资金的偿还,有效解决了困扰社会的很多难题,使人们充分体会到党的惠民政策好,利国利民利发展。学校校长不再被困于追债还债之中,能专心于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债权人
三是设立化债大厅,提高化债工作效率。考虑到我旗债务构成复杂、负债多、资金量大、债权人多等特点,单独设立了农村义教债务化解大厅,进行债务化解工作。化债大厅内制度、原则、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全部上墙,一目了然,增强了化债工作的透明度,使债权人对化债工作有了全面了解。同时新配置微机、打印机,进行网上数据的录入、销号管理工作,提高了化债工作效率。
四是审核偿还相结合,加速化债进程。我旗为加速化债进度,化债办公室分成核实锁定和筹资偿还两个工作组。核实锁定组针对我旗面积大、债权人多、债务形成时间长、涉及面广、原始凭证不完整等实际原因又分为几个小组,严格六道手续,采取统一政策口径、一竿子插到底的清理核实方式:一是审核认定,化债人员深入到各苏木镇场、嘎查村、中小学校对债务进行逐项、逐笔清理核实原始凭证,严格审核,剔除不实债务。二是公示核对,债务单位将审核后的债务在本单位公开栏内对债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期内如有对债务举报的,进行重新复核认定。三是债务剥离上划,对无异议的债务剥离上划到旗财政,同时把债务形成的原始凭据复印件整理归档,传回化债大厅。四是偿还债务,筹资偿还组以此为基础在化债大厅进行债务偿还。首先根据剥离表进行网上数据录入,然后
解。这部分也恳请上级给予认可解决。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我们要整理归档债务化解资料,完善债务移交的相关手续,保障中小学经费足额到位,落实好制止新债发生的长效机制。
通过清理化解普九债务,将使我们的学校轻装上阵,教育投入逐年稳定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推进我旗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奈曼旗义教债务化解办公室
二00八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欧债危机
过度举债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1日 11: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如表1所示,除西班牙与葡萄牙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净储蓄盈余外,PIIGS五国在1980~2009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以希腊为例,从2001年加入欧元区到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希腊年平均债务赤字达到了5%,而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2%;希腊的经常项目赤字年均为9%,同期欧元区数据仅为1%。2009年,希腊外债占GDP比例已高达115%,这个习惯于透支未来的国家已经逐渐失去了继续借贷的资本。这些问题在PIIGS五国中普遍存在。
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粘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
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这两个国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
此时,已经背负巨额债务的五国政府,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政府信用已经不能令投资者安心充当债权人的角色。投资者一般将6%作为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这一水平,该国将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意大利的债务问题在PIIGS五国中前景相对乐观,但目前其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已接近6%。除意大利之外,PIIGS五国2009年的政府赤字均已经数倍于3%的警戒值,如表2所示。当巨额的政府预算赤字不能用新发债务的方式进行弥补时,债务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
政府失职与制度缺陷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1日 11: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
PIIGS五国经历如此严重的危机,动作迟缓、不作为或乱开“药方”的五国政府难辞其咎。虽然五国政府在危机前与危机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失职行为是危机的重要助推因素。
首先,为了追逐短期利益,在大选与民意调查中取悦民众,政府采用“愚民政策”,采取了“饮鸩止渴”的行为。例如,希腊政府在2009年之前隐瞒了大量的财政亏空。
其次,一些政府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逃避欧盟委员会与欧洲央行的监管处罚。德国、法国等经济发展“龙头”曾是这方面的负面典型,而其他国家也随之纷纷效仿。
再次,以爱尔兰、西班牙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政府放任国内经济泡沫膨胀,一旦泡沫破灭,又动用大量的纳税人财富去救助虚拟经济,导致经济结构人为扭曲。
最后,政府首脑过于畏首畏尾,不敢采取果断措施将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例如,意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达到5.3%时没有采取果断行动,而是一味拖延,导致了目前危机升级的局面。
欧元区的制度缺陷在本次危机中也有所显现。首先,根据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各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统一的货币使区域内的国家享受到了很多好处,在经济景气阶段,这种安排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发展,降低了宏观交易成本。然而,在风暴来临时,陷入危机的国家无法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进而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冰岛总统近日指出,冰岛之所以能够从破产的深渊中快速反弹,就是因为政府和央行能够以自己的货币贬值,来推动本国产品出口,这是任何欧元区国家无法享受的“政策福利”。而英国政府也多次重申不会加入欧元区。
从债务危机看欧元区体制性缺陷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0日 10:11 来源:新华网作者:记者尚军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
资料图片
新华网布鲁塞尔8月19日电(记者尚军)今年上半年,一场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使欧元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一度有望向美元发起挑战的欧元黯然失色。在这场危机中,欧元区体制性缺陷暴露无遗,这给欧元前景蒙上阴影。
剖析这场危机,虽然成因种种且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但危机集中爆发于欧元区内却反映了某些共性,尤其是欧元区“天生”的体制性缺陷,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二元性”。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曾指出,从总体财政状况来说,欧元区并不比美国或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糟糕,但欧元区却在债务危机中首当其冲,这背后反映的欧元区架构问题值得深思。
基于各国政治意愿,欧元区成立之初只是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财政大权依然被视为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这种二元结构从一开始就遭到过质疑,但直到债务危机爆发,其危害性才真正显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从事先预防来看,这种二元结构无法对欧元区内成员财政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和及时纠正,造成财政纪律松懈。二是从事后应对来看,二元结构充分暴露出了欧元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
为便于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单一货币区内的成员即便不能统一财政,也应在财政上保持步调一致。针对欧元区财政“短腿”的天生缺陷,欧盟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为欧元区成员的财政协调提供了基本框架。但事实证明,公约执行力相当有限。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腊率先陷入债务危机与其多年来无视欧盟财政纪律,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常年超标有关。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打击则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希腊政府最终陷入危机。
与此同时,欧元却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守规矩的赤字国提供了“庇护”。通常,一国财政状况恶化时,其发行国债融资的成本将会上升,这会迫使该国及时巩固财政,但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却失灵了。
这一方面与希腊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起因于欧元“保护伞”。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希腊等国享尽了欧元“红利”,得益于欧元区的低通胀、低利率政策,这些国家依然不用为融资发愁,欧元区的低利率政策甚至进一步刺激了这些国家过度消费。结果当问题累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市场的剧烈调整令欧元区付出了代价。
在应对危机时,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欧元区“中央”财政作后盾,再加上所谓“不救助”条款,当希腊等欧元区国家出现债务危机时,它只能依靠自身财政作为偿债担保,可谓势单力薄,难以消除市场担忧,同时也为投机者逐个击破提供了机会。有分析人士拿希腊与美国某个州作类比,尽管美国个别州的财政状况比希腊还糟糕,却不会出现类似希腊的危机,因为有美国联邦财政作后盾。
另一方面,欧元区在希腊陷入危机后也没有一套现成的应对机制可以弥补“中央”财政的缺失。欧元区国家在经过数月的讨价还价后才出台希腊救助机制,这被认为是造成危机一步步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债务危机还暴露出欧元区长期存在的内部经济失衡。近年来,以希腊为代表的部分欧元区国家经济竞争力相对下降,经常项目赤字累积,与德国等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从而成为欧元区的薄弱环节。基于欧元区内部各国间紧密的经济联系,任何一个成员的危机都有可能波及其他国家,从而诱发整个货币区的危机。
针对债务危机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欧盟已着手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成立一个由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亲自“挂帅”、包括各成员国财政部长在内的专门小组,就改进欧盟经济治理拿出具体建议,由定于今年10月召开的欧盟峰会定夺。
在今年5月的首次会议上,专门小组提出了加强欧盟内部经济治理的四个主要目标,即强化财政纪律、消除成员国竞争力差距、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一套长期的危机应对机制。范龙佩称,欧盟正处在关键时刻,接下来所采取的措施将决定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命运,欧盟应当从债务危机中汲取教训,从危机预防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防止类似危机重演。
根据欧盟领导人的授权,欧盟委员会6月30日提出完善欧盟经济治理的初步建议。建议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即强化以《稳定与增长公约》为基石的财政纪律、解决宏观经济失衡和竞争力差距以及建立一套永久性的危机管理机制,这与专门小组的思路基本一致。
可以说,债务危机在给欧元区带来巨大考验的同时,也为欧元区体制完善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欧元能否像欧盟领导人坚称的那样会渡过眼下难关并变得更加强大,人们拭目以待。
欧洲债务危机引爆经济社会矛盾高福利积重难返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9:08 来源:深圳新闻网作者: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
欧债危机持续一年多来,欧洲各国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经济社会矛盾全面爆发。近来,欧洲各主要城市不断爆发各种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以财政紧缩措施应对欧债危机。
专家指出,欧洲多国长期低增长、高支出,改革当前作为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项目之一的高福利制度才是解决债务危机、恢复经济活力的长远之计。但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然积重难返,公众舆论阻力极大,绝大多数改革将止步于小修小补,大的变革必定举步维艰。
减赤迫不得已
数十年来,欧洲一直以“生活方式上的超级大国”自居,高福利也一直是欧洲社会的显要标志。然而,随着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之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高福利社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质疑。
二战结束后,很多欧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军费支出大幅下降,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发展。基本福利主要包括免费医疗保健、长期失业救济、高额养老金、悠长假期等。高福利也逐渐成为政党竞争上台的筹码。随着国民福利待遇日渐水涨船高,一些国家开始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
新世纪以来,欧洲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公共福利支出的负担,某些国家的养老金支出占公共支出的70%,是政府财政赤字的首要因素。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欧洲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6.5%,远远超出7%的老龄化社会警戒线;1950年欧洲平均每8个人抚养1个老人,2010年平均每4个人抚养1个老人,2050年预计平均每2个人就要抚养1个老人。
另一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失业率也长期居高不下。2010年,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0%,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失业率均超过12%。随着债务危机迅速蔓延,欧洲各国被迫紧缩财政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
英国智库“开放欧洲”研究所驻布鲁塞尔首席研究员克莱伯说,即便是目前经济发展依然强劲的德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要面临高福利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
事实上,欧洲多国政府已经有所动作,特别是退休金制度几乎在所有欧盟国家都遭遇了变革。但大多数变革没有触及根本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公众持续抗议,政府改革阻力很大。
布鲁塞尔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祖勒格强调,当前欧盟推动的各种救助机制和财政紧缩政策大多只能缓解或拖延危机,难以标本兼治。长远来看,欧洲各国必须进行体制性改革,特别是社会福利制度和鼓励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改革。
改革荆棘丛生
欧洲多国政府艰难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以来,可谓频频受挫,阻力重重。实行多年的高福利政策通过保障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导致很多人不愿储蓄、不爱就业、过度消费。
在亟需救助的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政府也纷纷采取公务员减薪裁员、养老金冻结等手段紧缩财政,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欧洲社会到处弥漫着不满情绪。
一些专家提出,欧洲社会福利体系早在欧债危机爆发前就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欧洲的公共投资缺乏合理长远的规划,而财政紧缩仅仅是单一弥补性举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下这场危机也许可以为改革提供有利契机。
欧洲工会联盟研究院的卢尔代勒说,欧洲政府支出应当偏重就业和教育,确保优质的人力资源,因为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开放欧洲”研究所的克莱伯提出,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实质是造福下一代,但民众一时难以接受,而政府决策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长远来看,放宽就业条例、鼓励个体创业、减轻私营企业税负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措施。
反思欧洲高福利社会制度数十年发展演变与目前遭遇的困境不难发现,这一制度带来了经济低迷、赤字高涨、税收下降等一系列弊端,过高的、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衰退。
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祖勒格提出,健康的社会福利制度关键在于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现代家庭结构变革等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培养和鼓励优质人力资源创造更多价值。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当前经济停滞和债务危机的双重压力,欧洲社会的高福利不愿向财政平衡妥协,财政赤字又难以维持高福利,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互为因果。在此情况下,要实现社会大变革实属不易,但这又是欧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欧洲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际金融格局变迁与各方博弈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8日 08:59 来源:文汇报作者:章玉贵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
在美国对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影响力相对削弱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要博得更大的话语权,既有赖于自身的实力成长,还取决于金融主导国的意愿。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决不会轻易让新兴经济体成为积极主导力量
日前结束的G20首尔峰会,其成果无法与巅峰时期的伦敦峰会相提并论。不过,作为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性经济沟通与协调机制,G20在本次会议上批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治理改革方案,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具有指标意义。
美欧日之外的金融力量已今非昔比
应当说,长期以来由美欧把持的IMF在现今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中的作用已大大下降,毕竟这个组织建立于65年前,而且没有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处于金融分工顶层地位的国家把持国际金融秩序的“玩票工具”,尽管它在全球金融尤其是货币稳定方面也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而今,这个看起来有点没落的金融俱乐部,终于承认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说明美欧和日本之外的金融力量已今非昔比。
从金融格局变迁与政经领袖们的言行举止看,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G20这种场合的表现似乎越来越自信,倒是盖特纳和伯南克们不时流露出焦躁情绪。个性鲜明的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干脆就不参加此前在韩国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其实不来开会也无妨——在依靠实力说话的世界上,不必太在意谁说了什么,关键要看他的行动。美国人最近很焦躁,无论总统、内阁成员还是国会山上的政客,都按捺不住对新兴经济体的情绪性发泄。这不光是因为美国的经济表现尤其失业率与他们的支持率息息相关,更因为他们特别害怕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发展趋势。别忘了,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看重趋势。他们的策略是在潜在竞争对手尚未比肩美国时,遏制或者延缓起发展势头。
本轮全球金融格局变迁或将持续30年
实际上,美国更应该检讨自己的内外经济政策。众所周知,本次经济与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是空前的,但它没有采取刮骨疗疾的反省措施,而一再施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转嫁危机成本,同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并引爆汇率争端。而对于最应该受到约束的华尔街,奥巴马既恨又怕,大概他最终还是觉得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实在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不过,尽管美国的实力在不可避免地下降,但基于金融主导国的综合实力以及话语权惯性,其他国家要在短期内取代美国的地位并不现实。从历史的视角观察,本轮全球金融格局变迁或将持续30年才能最终定局。美联储在1913年成立后即成为全球最强中央银行。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金本位制,美国之外的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崩溃,美国借此登上全球首席经济强国宝座:全球75%的黄金储备流入美国;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美元加冕全球货币王位。美元成为全球最重要或几乎唯一的储备货币、国际清算货币、价值储藏手段、金融交易货币和财富计价单位。从1913年到1944年,美国花了31年才从英国人手里接过“全球金融权杖”。要从满身密布金融神经的英国人那儿夺过金融主导权殊为不易,若不是两次世界大战耗尽了英国的国力,美国恐怕不会如此顺利地实现梦寐以求的目标。而今,国际金融格局变迁面临的环境与60余年前相比大为不同,在相对和平时期实现格局的平稳过渡和转换,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成长,更需要后起国家提高博弈水准。
步履蹒跚的欧洲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欧洲的老牌金融强国,假如不能领导新一轮经济革命,则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将在10年后被边缘化。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仔细分析投票权的具体变更,会发现,投票权遭到实质性削减的主要是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三大经济强国;日本虽然少掉了1.22个百分点,但绝对投票权依然很高;更应关注的是,美国依然维持15.85%的投票权不变,继续握有最终的否决权。可见,那次投票权的部分“东移”,某种意义上是美国顺应发展中国家要求力压欧洲主要经济大国削减投票权的结果。本次关于IMF治理机制改革的博弈结果亦不例外,欧洲同意将6%的投票权转让给新兴经济体。毕竟形势比人强,过去优越感强烈的欧洲金融强国此番不得不再次屈服于美国压力。看来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曾经的世界超级强国英国之所以从“日不落帝国”的终点又回到偏居英伦三岛的起点,除了力量使用过度之外,就是因为英国统治者沉湎于金融业的表面繁荣而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如今,被福利资本主义和糟糕财政政策拖累的欧洲正受困于欧债危机,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美国大概还有10年的“美元红利”期
在美国对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影响力相对削弱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要博得更大的话语权,既有赖于自身的实力成长,还取决于金融主导国的意愿。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决不会轻易让新兴经济体成为积极主导力量。
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握有世界金融大权,任何实质性的挑战都会遭到其打压,即使是盟友日本和欧盟也不例外。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到欧元的跌宕表现,背后都可察觉到美国人的操纵轨迹。假如在不久的将来,新兴经济体意欲谋求更大话语权,相信美国的金融寡头及其代言人美国政府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笔者估计,美国大概还有10年的“美元红利”期。只有当新兴经济体拥有了比肩美元的金融力量工具,美国才有可能真正坐下来和其他国家商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大家不要指望美国主动放弃储备货币发行国地位。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
西班牙样本:欧债危机的结构性矛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5-30 09:17:28 评论(0)条随时随地看新闻
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已三年有余。这期间,虽然欧盟各国对危机的态度和意见争议不休,但总体上控制和稳定了大局。然而,另一方面,危机却在欧元区国家不断扩展,蔓延至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所谓“欧猪五国”。
最近,只有100多万人口的小国塞浦路斯,因迫于欧盟压力向国内储户征税引发银行体系挤提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欧元区的担忧。看起来,欧债危机的解决仍遥遥无期,随时都有可能在某个国家或环节上爆发新的问题,并影响整个欧元区的稳定。
欧债危机的四大问题
欧债危机的本源在于欧元。欧元区共涉及17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但总体上看,最基本的问题只有四个,分别是:欧洲为何发生主权债务即欧债危机?欧债危机与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有关系吗?欧债危机发生后持续发酵,为何救助措施迟迟难以见效?欧债危机未来走势即何去何从呢?
前两个主要是欧债危机的起源或发生问题,后两个主要在于明晰欧债危机的解决之道及未来走向。
对于欧债危机的起源,我曾问过不少欧洲经济界人士,最疑惑不解的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的是英法德等欧洲核心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因这些国际性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购买了大量美国发行的CDO等金融衍生产品,从而遭受重大损失并一度摇摇欲坠。而后来欧债危机的爆发却集中在南欧一些边缘中小国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本身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深,当时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大。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由美国金融危机的自然传导和延续,为何当时受冲击最大的英法荷瑞等国反倒未发生欧债危机,而在危机中所受影响并不大的“欧猪五国”却接连“中枪”?
这期间我恰好两次赴欧考察,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和思考,我认为欧债危机发生的基本原因至少可归结为两点:第一与欧元区建立的统一货币有关,第二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普遍出现的货币泛滥的大环境相联系。
第一点,情况很明显。因为发生欧债危机的国家均属“欧元国”,未使用欧元统一货币的国家,如英国、瑞士等,当初虽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后来却均未遭遇欧债危机之困。因此,欧债危机是一个与欧元紧密相关的货币问题。
第二点,亦有事实依据。发生欧债危机的国家有两点共性,一是主要集中于南欧的边缘国家,二是前期均有一个欧元区流动性过剩、政府或民间过度举债的累积过程。
最典型的当属希腊和西班牙,至今都是欧债危机的风暴中心,分别代表了危机发生国的两种类型。希腊的主要特点,是在当时欧元区流动性明显过剩、极易借贷并融资成本便宜的情况下,政府无休止地大量举债,并致使负债率水平远超其自身的偿债能力。至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时,希腊负债率即国债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130%左右,而此后在欧盟及IMF的多次救助及私人投资者大幅削债50%即1050亿欧元的情况下,2012年进一步上升到170%以上,成为欧元区负债率最高的国家,属于典型的主权债务危机。
西班牙危机较为复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其财政赤字率仅为4.2%,本国债务危机爆发前的2011年末,其整体负债率水平也只有61.5%,在所有欧元区国家中,西班牙较好地执行了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公约》相关财政纪律要求。即使危机发生后的2012年,其负债率虽有所上升,但仍不足70%,依然处于欧元区各国的偏低水平。
西班牙之所以发生债务危机,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引发银行房贷出现大量坏账,并迫使政府撒钱解救,从而导致西班牙整体负债水平急剧攀升,进而引发国家信用危机。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危机原因总体上介于希、西两国两种类型之间。
这两种情况发生的背后,是在2002-2007年,全球出现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普遍泛滥、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局面。
欧债西班牙样本解析
西班牙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2012年其实现的GDP总额为1万多亿欧元,相当于另外发生债务危机的希、爱、葡三国之和的两倍多。
欧元初创之时曾一度疲软不堪,与美元汇率曾一度降为1:0.8.2000年末,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崩溃,美国所谓“新经济”神话的破灭,美联储遂启动了新一轮降息周期;2001年,美国遭受 “9.11”恐怖袭击,美联储进一步加快降息步伐,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将基准利率降为1%的历史最低水平,持续时间长达3-4年之久,形成美元持续贬值并在全球释放了大量流动性。
美元出现大幅贬值的同时,促使欧元持续升值,2007年末,欧元与美元汇率由低位时的1:0.8,最高上升为1:1.40;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曾一度触及1:1.60的历史高位。这种货币汇率的变化对全球货币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着实难以估量。
全球流动性过剩必然追逐高回报货币,欧元持续升值的过程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投资机会,事实上欧元升值本身就是这种投资活动的结果或表现。欧元区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并催生欧元区引发明显的资产泡沫现象。
在这种宽松的欧元统一货币幻境下,造成希腊等国借贷成本十分低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曾降为2%左右,与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借贷成本相当。这极易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使希腊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负债状况及清偿能力,大手大脚地花钱,在不知不觉中便债台高筑。直到有一天市场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巨大变化,其国债收益率水平直线上升,希腊人才如梦初醒,惊恐地发现他们的负债已然过重,甚至到了依靠本国能力根本无法偿还的地步。
试想,若欧元区尚未建立统一货币,全球也未曾出现累积多年的流动性严重过剩局面,希腊肯定不能借那么多的债务。若希腊仍使用本国货币,它所欠的由外国金融机构购买的债券应属于外债,对一个蕞尔小国,不可能借到且国际金融机构也不会借给它那么多远超其偿付能力的债务。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希腊也不可能获取并享受与德法等国相同的主权债务收益率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希腊货币自然会出现明显的贬值,并推高其借债成本。同时,希腊会受到经常账户赤字的约束,这对一个拥有主权货币发行的国家来说,是一条无法逾越的红线。
正是在欧元区宽松货币的幻境之中,才致使西班牙等国房地产市场长期过热,房价持续上涨。与此同时,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膨胀,西班牙掀起“炒房”热潮。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的同事介绍:在那几年西班牙形成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中,不少人家常常购置三套房产,一套在马德里,一套在风景度假区,一套在海边。当时房价不断上涨,谁拥有的房产多谁就可以多赚钱。其他国家的人也纷纷加入到西班牙的“炒房”队伍中。欧盟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欧元的发行与使用,为他们在西班牙等南欧国家购房置业大开方便之门。
总之,我认为,西班牙危机的根源并不是由政府过度举债形成的,而是由过度的房地产市场投机活动引发严重泡沫所造成的。全球及欧元区流动性严重过剩,且这些过剩的流动性又过多地流向西班牙等南欧国家。事实上,其他南欧国家如希、葡、意等,甚至包括法国的南部,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相同的房地产泡沫问题。
欧债危机为何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从总体上看,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巨大的金融泡沫破灭后,对不同的欧元区国家形成的不同影响所致。
欧元区结构性矛盾
欧盟及欧元的产生首先是基于政治意愿,而非经济原因。
从经济角度分析,统一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带来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是:加入欧元区的1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参差不齐,仅就希腊与德国相比,其人均GDP就相差2倍以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不同国家,共同发行和使用同一种货币,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首先,希腊等低收入国家,会更直接感受到与德、法等国在收入上的巨大落差,致使他们急欲拉平这种差距。再加上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局面,促使欧元债务收益率低企,诱导这些国家拼命借债,不受外部约束地大规模支出,争取自己的最大福利和发展机会。这期间,希腊工资的上涨速度远超过德国工资的上涨速度,致使消费超过其产出,国家经常账户长期维持在赤字状态。
希腊等国举债狂欢并不可持续,归根结底债务收入并非真正的劳动果实,只是财富或收入使用权的暂时让渡,而当偿债期限来临时,债务本性必将还原为其本来面目。若到期债务无法清偿,那就意味着债务风险的爆发。
第二个结构性问题,是超主权货币与主权国家之间引发的必然矛盾。一种由众多主权国家共同发行和使用的超主权货币,其形成的价值尺度,以及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比价结构、汇率等,是一个影响至深至远的问题。其结果,若对某国或其中几个国家是合适或有利的,那么对其他差异大的国家就未必是合适或有利。因为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不可能适用同一种货币以及这种货币形成的同一种汇率。总体来看,欧元主要是依据德国马克设立的,较为适合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胃口,而对南欧等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则难以适应。共同货币还带来另一种意料之中的变化,那就是欧元区市场的整合以及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在整合过程种,就会在欧盟经济发展中产生一些结构性矛盾,其中一点就是:欧元统一货币的发行和共同市场的建立,本意是促进或带动相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并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但实际上却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不仅未能有效缩小这种差距,反而可能进一步有所扩大。
总之,欧元区众多主权国家自觉放弃主权货币,发行和使用同一种超主权的共同货币,有违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自然毫无经验可资借鉴。
西班牙储蓄银行体系改革
欧债危机为何持续发酵及未来何去何从?我们仍以西班牙为例:当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大举按揭购买了多处房产的投资者,房价爆跌使手里的房产无法出售,面临巨亏又难以如期支付按揭贷款本息,全国出现大量的“断供”现象。
其次受影响的是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期间,银行房贷业务异常火爆,而与此同时,其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以及银行业的外部监管却相对薄弱,未能及时跟上这种急速的发展变化,从而导致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不断积累并最终酿成大祸。
在西班牙实际上存在两类不同的银行体制,一类是大型商业银行,另一类则被称为储蓄银行。双方平分天下,约各占西班牙市场份额的一半左右。大型商业银行以桑坦德和BBVA为代表,这两家银行以发展海外市场业务为主,由于这类大型商业银行实行国际化战略,其市场早已分散化,国内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在这次西班牙房贷危机中,它们所受影响普遍较小。
储蓄银行属于西班牙特有的银行体制,治理结构十分特别,没有股东及董事会,为基金会形式,由地方政府、存款人、创始人和管理者等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传统上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色彩浓厚,专业性却不足。在法人治理、经营理念、管理体制、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健全、不科学、不严格等问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西班牙房地产热潮中,储蓄银行一方面盲目扩张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又大量转向房地产市场,导致房贷业务急剧扩张。据西班牙央行测算,2011年末在该国银行房地产贷款总计约3380亿欧元中,储蓄银行便占54%以上。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银行房贷业务风险大量暴露,在2012年中累计已有大约1850亿欧元的问题资产,其最终损失率估计约占一半左右。
在2010年6月仍存的45家储蓄银行中,共有43家卷入房贷坏账的泥沼难以自拔,只得由政府出面进行救助,至2012年3月经过几轮重组,已压缩为11家。为了应对银行业可能出现的重大危机,早在2009年6月西班牙政府就成立了一家名为“有序银行重组基金”,即FROB的公共实体,其主要目的和职能,就是重组受困信用机构及提高其资产净值。2010年12月,由七家储蓄银行合并组成班基亚银行(Bankia),由储蓄银行摇身一变改为商业银行,其业务规模也立刻上升为仅次于桑坦德和BBVA的西班牙第三大商业银行,2011年末其资产总额达到3280亿欧元。但班基亚银行始终困难重重,如履薄冰,终于在2012年5月发生重大挤提事件,只得由政府出面实施紧急救助。
西债危机最早爆发于2011年下半年,但FROB却在2009年6月即告成立,该机构负责人说:因为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裂最早始于2007年,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极为相似。众多银行深陷其中,房贷坏账大量暴露,所以实际上信用机构尤其是储蓄银行的重组早已提上议事日程。
欧洲“金融分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近五年来西班牙经济停滞不前,其中2012年又比上年收缩约1.42%,西班牙经济陷入明显的衰退之中。经济持续衰退必然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2012年西班牙失业率甚至超过25%(2013年一季度已上升为27%以上),而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更高达50%以上。
西班牙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房地产、建筑业及金融等服务性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大的不平衡,这是后来西班牙经济遭受重创的一个前提条件。据我们考察期间西班牙经济部人士介绍,2010-2011年在西班牙经济的持续衰退中,若剔除建筑业,其GDP实际每年仍增长2%和2.3%。并且,西班牙贸易开放度达到65%,外贸形势不错,活跃、乐观,但积极的外部需求却不足以弥补内部需求的疲软。这说明西班牙经济之所以陷入衰退,主要正是由房地产及建筑业的拖累所致。
西班牙经济持续衰退,肯定造成财政税收减少、预算赤字急剧增加,其结果便迅速推高整体负债率水平。2007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西班牙财政仍录得结余约占GDP的1.9%,危机爆发后旋即转为财政赤字,近几年赤字率则始终维持在9—10%的水平居高不下。而政府负债率也由2008年前占GDP的40%以下,逐级并快速提高为2012年的77%以上。西班牙在欧洲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2012年7月危机最严重时,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曾一度高达7.6%。
一般来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7%,被国际上视为一条债务是否可持续的警戒线。此时,不仅因融资成本迅速加大,使负债国的债务难以实现持续的良性循环,极易造成债务总额的失控,而且往往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使筹资活动难以为继。此外,在西班牙等南欧危机国家债务收益率高企的同时,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债务收益率却反向下降,最低时甚至在2%以下,欧元区出现了南北两极明显分化的所谓“金融分裂”局面。这反映出市场对南欧危机国家的极度不信任,并造成这些国家的储户资金大量外流到德法瑞等北欧国家。
化解债务危机的两种手段
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无论其发生何种形式的债务危机,解决之道无非是财政或货币两种手段。相比较而言,财政手段常受到政府财政收入和负债规模的制约,而货币手段却可以无限放大,并且政府使用起来也方便易行。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拥有自主发行的主权货币,否则便无从谈起。
西班牙一方面由于经济持续衰退,造成财税收入减少、预算赤字增加、债务率水平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又受到金融市场的极度不信任,导致融资成本急剧攀升并使筹资行动困难重重,因此依靠本国财政手段根本无法化解自身的债务危机。
而货币手段呢?由于加入欧元区主动放弃了本国主权货币,并无任何工具可供使用。因此,希腊也好,西班牙也罢,凡是发生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其化解危机的最后通道,只能是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地奔走布鲁塞尔求助于欧盟。
而欧盟在化解各成员国债务危机时,能够采取的措施也不外乎财政与货币两种手段。首先,早期进行的所谓债务重组,其实质就是一种财政融资的办法(包括组织私人投资者削减债务等),主要措施由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即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即ESM两部分共同组成。EFSF在前,成立于2010年6月,系由成员国共同筹资设立的临时救助基金,先后总计筹资4400亿欧元;ESM在后,是2012年9月之后由成员国共同注资成立的永久性救助机制,集资总额为5000亿欧元。先成立的EFSF也好,后继起的ESM也罢,其职能和作用,主要就是通过贷款的方式(必要时亦可直接购买国债),救助欧债风暴中的受困国,以协助其度过金融或财政危机,保障欧元区的金融稳定。
欧洲政府在货币手段的使用上,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于2011年圣诞节前和2012年2月末,先后推出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即LTRO,直接向欧元区流动性不足的商业银行提供长达3年期的流动性支持,以消除区域内因融资匮乏而可能引发的银行业危机,亦被称为欧洲版的QE政策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央行新任行长意大利人马里奥·德拉吉于2012年7月明确对外喊话:“欧洲央行准备在其职权范围内,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同时强调:“相信我,这足够了。”并在9月出台了第二项重要举措,那就是所谓的直接货币交易即OMT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危机国家向欧盟提出救助申请并接受其相关财政要求的前提下,欧央行可以介入并无限量购买申请国3年期以下的国债,以压低其收益率水平并进而稳定欧洲金融市场。
德拉吉行长认为:“在二级市场购买成员国国债,并未逾越欧央行职责范围,而购买3年期债券是最有效的市场干预办法。”这在欧洲是一项重大创新,其最重要特点正在于无限量、无时限,这使欧央行便于突破被市场“绑架”的可能性,获得了干预行动的高度自由,对于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增强人们对欧元的信心等,均起到了巨大而重要的核心作用,被视为消除欧元区风险的坚强后盾。
就实质来说,货币融资相当于为经济注水,等于是用稀释币值来化解风险。一般情况下,其效用不仅可增加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向财政无限融资,确保政府不发生违约风险。正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美国,其连续四轮的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直接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同时,又起到支撑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的作用。最后,还可由通胀因素使本国货币长期持续贬值,进而达到自动削减政府债务之效。
当然,货币手段在化解债务危机中虽然好使,但危害却在暗中。最直接的问题,一是会形成社会财富的重新再分配,等于向所有民众征收了一道通胀税,必然形成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状况,导致错配严重;二是会引发通货膨胀,产生金融泡沫并积累新的不平衡。
正因为货币融资具有无限量和看不见、摸不着等鲜明特征,所以使用货币手段在化解债务危机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威力也更大。比如,在三年来欧债危机的化解过程中,开始在早期阶段,欧盟主要使用的是包括削债在内的所谓债务重组的办法,并将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为职责的IMF也拉入其中,每个具体方案推出时,一方面的确使危机国家转危为安,暂时避免“倒债”风险,另方面也使其债务收益率水平即时下降,对于稳定欧洲金融市场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每次的重组方案却好景不长,风暴很快又会转移或传递到另外一个国家,重复、继起,并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而在后期,即2012年下半年之后,由于欧央行的积极介入,才促使危机国家债务收益率普遍出现显著下降,并就此将欧债危机长时间稳定下来。
欧央行的所为除了德拉吉的喊话之外,就是OMT计划。但两项措施至今仍停留在“说辞”的层面上,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但奇怪的是:自欧央行表态及做出OMT计划之后,危机国家的债务收益率水平便应声下降,再未出现大的波动,极大地恢复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足见货币手段之功效巨大。
欧债危机何去何从
首先,从发生危机的国家即危机方来看,主动放弃主权货币发行,等于自动失去了用货币手段化解本国债务危机的功能,所以当危机来临之时,只能首先采用财政手段加以应对。而对于这些危机国家,之所以发生债务危机,大部分原因正是由于自身负债过重并难以清偿所致。因此,无论是发生希、西两国哪种类型的债务危机,危机国家的财政状况必定入不敷出、捉襟见肘,自身应对危机勉为其难,近乎于束手无策。
并且,退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加入欧元区的危机国家,在化解自身债务危机的应对上,多数情况下甚至不如一个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虽然从未掌握货币发行权,但遇有违约风险时,便可理直气壮、直截了当地求助于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负有整体的连带责任,理所当然地要向地方政府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而欧元区国家呢,却只有货币联盟,没有财政联盟,各国财政资金彼此分割,利益相互独立、区分,不可能互用。
其次,欧元区是由17个国家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欧盟的治理结构极为庞大、复杂,运作起来自然效率低下,成本巨大。其所做出的所有决议、政策等,均需各成员国的同意、批准方可实行,在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并且,在不少政策上始终分歧严重,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最终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最典型的就是在“欧洲债券”的发行问题上,开始由危机国家意大利首先提出,德法等国均表示反对;后由于法国大选左翼获胜,新上任的奥朗德总统改变态度,明确表示支持欧洲债券的发行,使此提议重现转机。但陷于孤立的德国依旧坚决反对,其总理默克尔甚至说:只要她活着,就不会推行欧洲债券,欧元区也不会共同分担负债。从而使这一提议最终胎死腹中。
在这背后是异常激烈的利益博弈。欧洲最大的债主正是德国,其在欧元区的出资份额也最大,如果为降低危机国家的债务收益率水平及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将所有欧元区国家“绑定”发行同一种债券并且共同分担债务责任,那么最大的受益方自然是那些债务国,而相对应的最大债权方德国却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
而欧央行宣布的直接货币交易即OMT计划,德国也始终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货币化公共债务,即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为政府债务和赤字融资,将不可避免地引发高通货膨胀。而对于这些要求,早在欧央行创立之初,即已在欧盟运作条约中作了严格规定,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对公共债务或赤字进行货币化融资,同时也不允许公共部门以特权进入金融系统,并排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债务负责的义务。
因此,在德国看来,欧债危机的解决之道,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各成员国政府应当追求严格的财政稳固政策和深度的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宏观经济的失衡并将国家拉回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上来。
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仍为表象之下的利益之争,因为货币化融资也是一种变相的利益输送,等于用稀释币值的办法来化解危机,其自然的结果肯定有利于债务国;而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和债权国,则必定成为最大的受损者。这才是德国坚持欧元不可贬值的最大利益所在。
每项救助行动,不仅在欧盟层面需要反复的沟通、讨论,而且需协调各成员国政府,有的还需通过本国议会投票表决,这使协调难度更大,行动起来十分迟缓,往往错过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
同时,欧盟在化解债务危机的过程中,还常常表现出缺乏远见、更无前瞻性可言等明显的不足。由于欧盟在体制、机制中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表现在经济政策方面,也是争议不休,始终难以达成共同的一致意见。德国坚持紧缩优先,坚决要求债务国将过高的负债率降下来,达到欧盟标准并使其债务可持续。但给危机国家带来的问题,却是经济进一步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劳动工资下降、社会福利大幅削减、失业率持续攀升等。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之下,使危机国家在解决危机的道路上更显步履蹒跚,一筹莫展,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屋漏偏逢连夜雨。
而以法意为代表的另一派意见,则主张救助与刺激经济增长并重,不赞成实行单方向的紧缩政策,并认为:一个缺乏增长计划的紧缩方案无异于自杀行为。
总的来看,欧盟在化解欧债危机的过程中,缺乏大的、长远的宏观思路,往往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始终处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中难以扭转大局,从而使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并形成不断扩散之势。
为此,桑坦德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在设计中无适当的治理结构,尤其是至今尚未实现财政联盟,这使各国的利益和立场很难协调统一,所以在危机的处置过程中常常各唱各调,争议不休,自然行动迟缓,效果不彰。为此,他们还专门例举了欧盟委员会首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早在2001年就曾说过的一段话:“我确信欧元将促使我们引入一套新的政策工具。尽管目前在政治上不可行,但是总有一天会产生危机,并创设出新的工具。”可见,在欧洲货币联盟创立之初,其首任主席就看到了这种治理结构中的制度性缺陷,并预见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成员国不仅在利益和立场上各不相同并难以协调,而且在欧盟层面上也存在重大的权力博弈现象。欧盟的话语权主要集中在德、法等大国手中,而其余中小诸国却力量单薄,这使治理结构极不平衡,长期以来在内部就存在着集权与分权之争。欧债危机正好给德法等大国提供了一次对欧洲政治进行整合的机会,以进一步强化欧洲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因此,不少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场真正的危机,而欧债危机则是一场半真半假的危机。
总结 本文紧紧围绕欧债危机的四大核心问题展开分析,试图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欧债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努力多层次、多视角地说明和解释危机中所涉及的各项重大事件,从而能从整体上描绘和把握欧债危机之全貌。
综上所述,欧债危机是一个与欧元紧密相关的货币问题。其发生,与美国引发的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在于欧洲银行业购买了大量美国的“有毒资产”从而蒙受重大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与2002-2007年全球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泛滥密切相关。
欧元超主权货币的统一发行与流通,使众多欧元区国家自废武功。丧失货币融资功能的主权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化解债务危机之道,不外乎财政与货币两种手段。财政手段终究是有限的,而货币手段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因此更为有效、有力。
最后,再补充一点:虽然预计欧债危机从此稳定下来,但介于欧元区诸多结构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所以欧洲整体经济增长的恢复能力仍然较低。在一个可预期的时间内,欧洲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仍为负面影响,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极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