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时间:2019-05-15 11:1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第一篇: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摘要:结合具体事例,从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资产管理滞后的原因和改进对策三个方面,阐述有关高校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经过详细调查,研究高校资产的管理现状,并根据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善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改进对策

对于一所高校管理而言,资产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等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当今衡量高校实际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准。高等教育属于公益性质,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而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加强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高校工作的安全高效方面,组织好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职工,一方面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健康发展。但是,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高校管理者逐渐加大了资产的投入力度,因此高校固定资产和智力资产数量也日益增加,同时给管理者带来各种实质的管理问题。当前,我国依然有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忽视了其重要性,进而导致大量的高校资产堆积、丢失、闲置、重复购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降低了高校资产的利用率,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资产浪费。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不可否认,资产管理作为当前高校基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管理者和后勤资产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对于多数高校而言,资产管理相较于教学和科研管理还是较为滞后的。而由于高校资产长期得不到有效和妥善的管理,难免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而且高校资产的管理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造成了高校资产的重复购置、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亏损等严重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国有单位,高校的资产也是由国家投入,因此,高校的资产属于国有,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很多管理者对于公共资产缺乏主人翁意识,使得在进行高校资产管理时出现了管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在高校资产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管理者会重倾向于管理现金,而对于实物的管理则明显不如现金管理重视,因此在资产管理中对于使用效益的考虑明显是不足的,资产管理更注重需要而忽视了效益,进而造成了教学设备、科研器械、场馆场地等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且高校资产的配置也是不合理的,体育、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科研资产不足,而很多综合类院校的体育场馆、艺术材料等资源是明显不足的。[1]因此,很多高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上的意识不足,积极购买、浪费使用,缺少专业人士管理,已经成为了目前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如果高校缺少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那么资产管理体制就是不健全的,使整个资产管理的过程无章可循,这已经成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例如:在资产入库过程中,高校采购的固定资产必须要有记录,且要由专人负责采购并将信息入库,便于日后的资产管理,但是资产入库却通常是缺乏严格的资产审查和审批程序的,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作为保证,所以信息录入这一项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强,有些资产有库存记录,而有一些则因为工作的疏忽没有记录。再如,很多高校不注重资产的报废报残工作,具体制度也是不健全、不完善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得不得约束,也没有专人复杂检查和监督,所以有些资产有账无物,尤其是报废多年,早已不再使用的物品仍挂在资产账上,而实际物品早已被处理掉;或者有些资产已经办理了报废手续,但是报废设备却没有被送至后勤部门的仓库,进而造成了资产丢失。此外,高校一般三年或五年进行一次人事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经常会有工作上的调动,但是资产是落到各个部门而不随人员变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人员调动时不办理交接手续,必然会在此时丢失资产物品。因此,规章制度必须是详细的,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才能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资产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针对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但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常规手段管理资产,即验收手续———资产入库———登记账册———固定资产卡片———投入使用,这是常见的资产管理手段。但是,由于高校人员数量多、层次复杂,所以对于资产的使用比较随意,任意调拨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浪费。例如,为了打造高校的硬件条件,并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高校争相采购超过本校科研实际需要的设备和仪器,但是面对一般科研项目,这些“高精尖”、“高科技”设备或仪器是没有用武之地的,难免长期闲置,而很多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重复购置材料、设备,进而导致高校现金和物质资产双重损失,且使用率下降。此外,高校资产管理者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购置资产和统计资产方面,对于资产的维护和保养是不重视的,甚至是缺失的,使用后不及时处理和保养,影响资产使用寿命。

(四)高校资产账物不符情况严重

高校在进行资产清查中总会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的账物不符就是“家底不清”,就是后勤部门的资产和财务账、入库单对不上。高校属于多头管理,进而使部门之间在账物上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发生资产购置、调拨、毁损、报废等情况时,入账、核销不及时都会使账物不符。

二、高校资产管理滞后的原因

(一)资产管理权利分散

目前,我国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机构设置比较混乱,所以管理权利分散,在资产管理方面有发言权和管理权的部门较多,财务处、审计处、后勤处、基建处、国资处、教研室、实验室等都有管理资产的权利。由此,高校的大部分资产都是采用账物分管的管理原则,来分类和归口,使得资产管理无从下手,甚至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得资产管理滞后。[2]

(二)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教职工也都是正式的事业编制,“铁饭碗”的工作使有些职工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执行力不强,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也逐渐成为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滞后的原因之一。一方面,高校资产数量多,管理分散;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多,权利分散。以上两点都会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使得重复购置、相互推诿等现象时有发生,进而使资产管理制度无法发挥作用,使得行之有效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更多的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现行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也导致了资产管理不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也就是在统计高校资产时,只注意核算原值,而没有将折旧的部分算进去,进一步导致了资产账面价值问题严重。然而,资产的实际使用,必然会发生资产的有形或无形损耗,导致了账面价值和实物价值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别,进一步致使高校资产逐渐虚增,而会计信息却逐渐失真。[3]

三、高校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

资产是为高校发展服务的毋庸置疑,而高校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做好资产管理的工作。首先,高校要根据自身的资产情况,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集合财务处、后勤处等几个职能部门,制定一套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并积极听取反馈意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使资产管理流程能够顺畅和科学。其次,坚持遵守规章制度,才能为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支持,尽量使管理流程和具体工作简便易行,使每个工作人员能按要求执行,管理好高校资产,为师生和学校建设服务。[4]第三,根据学校资产情况,在进行全面清查后,开发适合学校资产管理特点的软件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产管理,使管理工作更高效、更科学,实现申请、采购、审批、入库、清查、处置、上报、汇总、维修、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走上“互联网+”的道路。

(二)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效的资产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作为“人”的管理,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要全方位、彻底地优化管理人员队伍结构。首先,注意人才的引进,要招收一批经历过专业的理论学习教育,且懂得有关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优化队伍结构,使高校的资产管理队伍达到高素质、高标准的要求,从而在选人、用人方面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其次,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确立基本的考核制度,督促管理人员技术进步,并科学地评价工作业绩,对于落后的工作人员要正确引导,树立其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对于考核结果好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5]例如,可以具体制定管理人员的阶段学习计划,以通过学习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并通过不定期的岗位培训与交流探讨,使管理人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层次。有效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资产管理队伍。

(三)强化资产管理职责

强化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掌握资产总体状况,发现管理问题、获取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就是资产清查,因此,需要细化工作职责,让每个管理人员都负责自己的工作,能够激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因此,学校顶层的领导层面要高度重视,从而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全体联动、全员参加的资产清查的环境,只有工作落实到个人,才能够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全情投入。首先,划定重点清查范围,与全面清查工作结合起来,最后由专人负责最终的核算与清查。[6]其次,要在清查工作完毕后,认真撰写资产清查报告,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为下一次资产清查工作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资产清查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人员复杂,因此每一次清查都必须要有清查的意义:第一,保证资产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如家具的清查要核对规格、型号、厂家、购置日期、存放地点、领用人、经手人、验收人、保修期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对于信息不全的资产要及时补全;第二,对于长期的高校资产历史遗留问题速战速决,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交领导层审阅,才能保证账目清查、处理时能不留尾巴。

参考文献

[1]张焰.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J].经济师,2016(4):223-224.

[2]张益.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37-38.

[3]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3):272-273.

[4]张莉莉.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3):17-18.

[5]王雪松.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45.

[6]于晨,刘娜.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85.

第二篇: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摘要:高校工会财务工作是保证高校工会工作的基本保障,特别是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安全高效,对工会工作的组织、服务好教职工、维护好教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是分析当前工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一、当前工会资产管理的状况

经过全国高校工会同仁的共同努力,高校工会多年来都是依靠上级的财政拨款和自身积累取得资产。但是无论是上级财政拨款还是自筹部分,对高校工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资产保障了职工的物质需求;其次,工会资产也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当然,工会资产在职工精神方面以及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工会组织经过多年的积累拥有大批的工会资产,全国各级工会共拥有超过500多亿元资产,这些资产为工会组织发展壮大,为开展工会各项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工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方面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如何使得工会经营性资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保值、增值,已经成为工会最迫切的工作之一。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工会资产的经营状况都不容乐观,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要想走出这个怪圈,笔者认为资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改革、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才能及时发现并且解决经费以及固定资产在管理与使用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职工。

二、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基本特点

工会资产是指工会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的并且拥有相应所有权的动产与不动产。究其本质而言,主要体现在工会资产是工会的一项经济资源,其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保障;工会资产是工会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是工会开展基本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会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这是衡量工会成为法人的重要条件。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特征如表1所示。高校工会多年来都是依靠上级的财政拨款和自身积累取得资产。但是无论是上级财政拨款还是自筹部分,对高校工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资产保障了职工的物质需求;其次,工会资产也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当然,工会资产在职工精神方面以及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管好、用好工会资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工会工作和教育事业服务,是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当前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工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工会对其控制或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会在对其资产的管理活动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以及分级管理的原则。要管好高校工会资产,必须要分析当前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对症下药。

1.高校工会资产管理思想重视不足,组织有待加强。提升高校工会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高校工会要能够使用好并且管理好工会资产。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很难实现对其工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部分高校存在对工会资产管理不重视的思想,没有意识到工会资产管理是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对财务人员以及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不积极配合。此外,工会会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与保护、相关资产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现象也比较突出。所有这些都表明高校工会资产管理工作思想重视不足,组织亟需加强。

2.高校工会资产管理日常管理不到位。目前,部分高校工会对资产的日常管理比较松弛,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部分正当的程序等,致使高校工会对资产管理比较混乱,甚者对单位的资产使用以及报废等状况都不清楚。此外,也缺乏相应的资产审查鉴定制度、资产收发制度、资产审批制度。这些不足,导致资产未按规定制度外借、收回,资产没按规定进行报废等等。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对工会资产和行政资产的界限模糊,致使产生混淆行政资产与工会资产的现象,最终导致工会资产和实际不吻合。

第三篇:高校资产管理改进措施9篇

高校资产管理改进措施9篇

第一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分为以下两种方式: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建立一级实物总账、资产卡片,对高校所有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再设立二级或三级管理单位,一般是使用单位来进行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专设设备管理部门只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等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后勤处负责高校房屋,餐厅设备,家具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图书和资料由图书馆负责管理。高校会计核算执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同于企业,主要是由实验管理处或资产后勤处等部门出具设备(家具)验收单、再凭购买发票、设备(家具)调拨单等原始凭证进行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登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固定资产的增加或减少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一)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欠缺,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部分高校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不熟悉固定资产相关管理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不及时登记入账,导致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日常工作中,重现金轻实物的传统管理理念导致资产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不能有效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二)制度不科学,手续不规范

一些高校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造成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无章可循,固定资产采购、验收、资金审批等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随意性大;资产报废手续或制度可操作性差,一些资产早已超过有效使用年限,因为报废手续没有及时办理完成,致使资产报废多年却仍旧挂在账上;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处理仍旧存放在原使用单位;有些设备使用单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相关固定资产转移手续不及时办理,仍停留在原使用单位,造成固定资产核查时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三)管理缺乏时效性

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虽然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还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登记注册,停留在统计固定资产金额及数量变化的表面管理上,不能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不能及时反馈资源分布情况,更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导致一方面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紧张,一方面高校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甚至浪费的局面,例如一些专用科研设备或仪器,在该科研项目结题后没有及时处理掉,又不进行有效管理和保养,大大缩短了该资产使用寿命,致使该资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时效性,导致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低下。

(四)产权归属不清,难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财政拨款和收取学费是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校只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而没有资产所有权,高校资产归国家所有,高校仅仅是无偿使用,没有资产使用效益考核,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产权隶属关系不清晰,管理方面没有经济指标考核,不能有效实现固定资产保值,资产增值更是无从谈起。(五)监管不力,账实不符

现行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对于已经完工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会计部门应按照暂估价值记入固定资产科目,待工程决算验收完工后再按照实际价值调整期其账面价值。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短时间内投资兴建了多幢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建筑物,并进行了配套设备的投入,资金动辄上亿元,建成完工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众所周知,大资金工程完工决算审计程序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一些高些以此为借口,扯皮推诿,对这些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和设备不按暂估价值记入固定资产账中,长期挂账在建工程科目中,导致高校固定资产实物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不符。(六)核算制度缺陷

高校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这种核算制度缺陷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一些已经办理了验收手续的外购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了实物登记,建立了固定资产卡片,但是财务部门由于资金紧张而未予及时报销付款,收付实现制下,财务系统对此不做挂账处理,在实际付款时才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因此在财务系统不显示此类固定资产的增加,导致会计账面固定资产价值与资产管理部门账面价值不符。另一方面,由于会计核算制度缺陷,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只是在当初购入时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抵减,不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在固定资产报废前账面价值一致保持原价值不变,但随着固定资产使用磨损和同类新产品的出现,固定资产实际价值逐年下降,不再维持其原值不变,但由于会计核算制度缺陷,致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虚增了高校资产价值,导致会计核算信息失真,不利于高校进行绩效考核管理。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一)成立专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要解决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建立一个从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到责任承担的有效管理体系。具体布局如下:首先设立资产管理处,全面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其次,下设二级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并实施从资产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全过程监督和管理;最后,将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在专设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单位之间建立委托管理关系,同时对所委托资产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与监督。本位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图如上图所示。(二)培养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

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入手,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这一点,给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多渠道、多方面学习机会,可以邀请一些这方面专家来讲座,也可以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或者组织一些专业知识培训班。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理念,既要重视固定资产构建的管理与监督,更要重视资产使用保管过程中保值和增值及服务效益的提高。(三)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应以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规定为依据,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制定出固定资产购置申请、报批、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处置等过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范资产管理,落实责任。同时,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分布面广,资产归口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使用单位固定资产台帐,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及时报财务部门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并由专人定期进行核对,使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形成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使之制度化。(四)引入信息化管理

为了科学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成效,避免资产利用率低,重复购置等现象,必须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按照学校所设资产管理职能部门权限实行分级管理,专设资产管理部门为一级用户,拥有高级用户权限,可以查阅全校固定资产分布及使用等情况,各归口管理部门为二级用户,拥有相对查阅等权限,具体使用单位为三级用户,享有资产所有权、维保权等。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利用率。(五)实行流程管理

构建固定资产前应进行充分调研,考查是否有购置必要,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按照资产类别建立供应商档案,实行货比三家,选取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严防购置质次价高的资产,为高校节约采购资金;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应做到按时盘点,随时抽查,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清原因,落实责任。此外,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免造成资产毁损和浪费,对于一些技术上已经淘汰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按相关规定及时申请报废处理,以免虚增高校资产账面价值,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一直以来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反映高校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价值变动情况,为此,应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参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核算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价值转移情况,从而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实际操作中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价值转移情况,形成固定资产重置的货币准备资金;账务处理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借记“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把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折旧(损耗)合理分摊到具体使用单位或科研等项目中,从而真实反映出高校学生培养成本和高校科研等项目的实际费用。“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科目的差额即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高校实行绩效管理,提高社会竞争力,提供更优质可靠的会计信息。

三、结束语

随着高等学校多元化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成效,使之最大限度的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必将成为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作者:李安娟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第二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

一、“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1.构建完善的资产数据库。根据资产管理要求,由资产管理员建立资产数据库各项数据,包括:权限设置、资产分类、使用部门、采购方式、经费来源、使用方向、存放地点等。2.完成固定资产的日常报增。

2.1新增资产报增数据录入:由单位资产管理员通过计算机录入新增固定资产资料。根据资产管理要求,按照管理系统操作流程逐项录入即可,录入完成后存盘即可。(:“添加新增资产”→“选择资产所属单位”→“资产类别”→“资产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存放地点、供应商、发票号”等详细信息→“存盘”→“成功”;)

2.2新增固定资产报增单的信息项包括:仪器编号、领用单位号(领用单位名称)、分类号(分类名称)、仪器名称、型号规格、现状、国别、单价、数量、计量单位、购置日期、领用人、保管人、存放地点、采购形式、发票号、供货商等。对于领用单位号、分类号、领用人、经手人、存放地编号、使用方向等信息只能用菜单选择,不能汉字输入。2.3生成固定资产报增单:新增资产资料录入完毕,确认无误后通过“卡片输出”功能生成卡片信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打印的资产报增单一式三份。

2.4生成固定资产条码:基础数据输入完毕,可通过“资产清查”中“条码打印”功能生成条码信息。将打印出来的资产条码粘贴在对应的仪器设备上,方便资产清查。

2.5条码的作用:新购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会自动地生成条形码,条码上的内容可由用户自己设定,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编号、名称、保管(使用部门)等内容。将条形码打印出来后,由各部门资产管理员贴在实物上,既明显地区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又给盘点带来极大的方便。3.固定资产的变动、处置。资产的变动、处置也是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经常应用到的,传统的手工帐无法做到一目了然,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做好这些,而且可以直接统计变动及处置的资产数据。

3.1资产调拨等变动的范围。包括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当使用单位、使用人、使用方向、存放地点等信息发生变化时,或资产损失、报废等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变动。

3.2资产调拨等变动的操作方法。由单位资产管理员,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修改”→“主机信息修改”→“报废调拨等处理”→“单条修改”菜单来对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的更改。例如:有些部门因为人员调动要从A部门调至B部门,资产也随着人员变动从A部门调拨至B部门,两部门确认后,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调拨功能”将所需要的调拨的资产从A部门调拨至B部门,操作不仅简单方便,同时可以快速完整的查清此人手中保管的资产,避免资产的流失,又可以直接看出变动后A部门和B部门的资产值变动情况。4.资产盘查。4.1资产盘查的范围。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高校通常每年都会对校内全部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清查,并将清查结果与本系统现存的固定资产进行核对。4.2资产清查的操作方法。

4.2.1由资产清查部门人员登录“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资产清查”菜单,使用条码扫描终端,实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4.2.2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以资产条码技术的应用为特点,通过先进的条码技术对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转移、盘点、清理到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结合多种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卡、物”相符。

4.3使用“资产清查”功能的特点。(1)核查和盘点快速准确;(2)统计查询功能完善、操作简便;(3)统计报表可直接导出到EXCEL中,让用户自行调整生成所需的报表;(4)资产核查和盘点工作量大,易出错,使用此功能解决了很多工作难题和错误。例如:在每年的资产盘点过程中,通过打印标签功能为单位的每一个实物资产都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标识,盘点时用数据采集器扫完编码标识后传入计算机中,准确地完成对该实物的盘点工作。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帐本的方式进行盘点,只须通过专门的条码识别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阅读,条码信息自动存储在条形码识别器中,读入条码结束后,将条码识别器与电脑通过计算机相连接,迅速地获得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合查询可立即发现资产短缺、溢余等变化情况。

二、“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优势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的优势是可以解决下列问题:(1)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相符;(2)明确每个资产所在位置和各项资产的具体数量;(3)形成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相对应的管理手段;(4)快捷处理资产报废,形成有效的报废清单,及时销账;(5)根据系统数据实施全过程管理,如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等,形成和资产一一对应的设备编码等。

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高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往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采用人工管理,每个固定资产都要人工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尤其在资产量大的情况下,人工卡片数量众多,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极容易出错又不易管理,同时纸质卡片不易保存,易损坏。由于人工管理数据表多,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浪费大量的财力,而且对固定资产的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容易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可见,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操作简单、打印电子标签、统计数据全面、检索迅速、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使工作更有条理,更方便,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同时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一手段可以强化和规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综上所述,通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清楚地知道单位及下属部门拥有多少资产,它们分布在哪些部门以及存放在何处、谁在使用、状况如何,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题,使之更便利、更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畅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 第三篇:高校固定资产条码管理探析

一、条形码技术特点浅析

作为一项高新技术,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以及电子技术领域,并快速发展。在持续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条形码技术已经臻于成熟,实用性不断提升,其容纳编码、识别、印刷、数据采集以及处理于一体,在服务业、工业以及商业运作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自动识别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条形码技术优点如下:(1)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据统计,键盘手工输入出错率高达三百分之一,基于条形码输入技术出错率则降至1/15000字符,联合校验位则可将出错率控制在千万分之一。(2)具有更快的数据输入速度。相比于人工录入方式,条形码扫描输入方式明显更快,其速度约为前者的5倍。(3)采集信息量更为丰富。一维条形码内容信息多达数十位字符,而二维条形码内容信息则囊括了数千个字符信息,其中不少还包括图形与文字信息,与普通录入方式相比优势更为显著。(4)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作为一种有效识别手段,条形码符号既可单独使用,同时亦可与其他设备关联组建识别系统进行自动化识别,此外还可串联其他控制设备推动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5)经济适用,便于制作。我们通常将条码称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制作条码标签时在印刷材料以及技术设备方面并无特殊要求,相比于其他种类的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成本支出更为低廉。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用条码管理的优势

1、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应用条码技术管理固定资产,部门管理人员从繁重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整个管理过程显得省时省力。例如在清查固定资产时,传统手工方式从事前预备、固定资产清点到账务核对、后期报表编制,整个流程历经数月;应用条码系统管理后,在条码阅读器的配合下可轻松应对数据分散采集录入这一瓶颈问题,从而使固定资产现场清点工作高效、顺利完成,各类报表自动生成,固定管理速度大幅提升。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失误率大大降低。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条码系统将传统手工管理中多个繁杂工序加以简化,管理人员通过数据终端扫描设备采集固定资产条码标识,这一环节同时包括了条码解读、信息识别以及实物信息存储等多项操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清点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规避人工处理出错概率过高这一问题,基层实物统计可靠性得到保障,固定资产清点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更为完整和真实。此外条码系统管理模式下账务信息与实物信息实现了同源传递,“账”、“物”、“卡”三者同一相符的要求得以真正实现。

3、可有效跟踪资产动态。采用条码系统管理高校固定资产后,资产购置、出入库、盘点、调拨以及报损等各环节数据均实现了自动采集,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与整个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彼此更为契合,衔接更为紧密,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4、资产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应用条码系统有利于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单价较低的低值易耗品以及资讯类产品的管理,全面管理各类固定资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此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有的自动计提折旧功能也得以实现。

三、结语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条码技术也在近年来得以大范围普及和应用。换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条码技术获取了一个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平台,同时条码技术也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计算机固有功能。二者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效能,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相信随着二维码技术发展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条码管理模式将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作者:盛群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第四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研究

一、加强控制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内部控制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新框架的控制环境延续了控制环境要素中组织关于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原则,并强化了组织内部机构的治理和监督职能,重视和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对管理层的监督控制原则。建立高校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氛围,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框架顺利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讲,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强校领导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在高校顺利有效地实施,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否在高校建立,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校领导要掌握和学习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和精神。另外,主管单位可考虑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纳入到高校业务考核的范围,引导高校领导正确处理学校发展战略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并进行科学决策。

(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通过“员工岗位职责描述”和知识的基本要求,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各岗位所需要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专职人员实施考核评价,找出其素质与任职岗位的差距,并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提高其能力和水平;随着高校发展战略、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变化,组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适时进行适应性岗位培。

(三)调整高校组织结构以适应进行国有资产有效管理 从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高校组织结构,原则上要求组织结构既要能够监控国有资产的相关业务,又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信息的顺畅流动。可以参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借鉴其他行业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建立规范的高校治理结构,即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下建立起适合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的组织机构。

(四)树立高校严谨的道德价值观

诚信与道德价值观是控制环境的核心要素。通过制定高校诚信和价值观规范,使其与高校文化建设一起成为适用于各级领导、教职员工的诚信与道德价值观规范,指导其行为。审计与人事部门可根据授权,对各级领导及教职员工遵守诚信与道德价值观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于违反诚信与道德价值观规范的任何行为,除依照国家法律进行处理外,学校可以根据有关制度规定对其进行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五)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可以顺利地向其直属上级报告与其有关的国有资产相关信息。除此之外,鼓励员工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邮件、面谈等方式与本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直接沟通,报告国有资产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国有资产内控中的违规违纪问题,鼓励教职员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审计处、国资处等管理部门反映,同时,相关部门要将举报的处理结果进行公布,对举报属实查处后为学校挽回或减少重大损失的,酌情奖励举报人。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教职员工对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高校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进行风险控制。高校风险管理控制就是及时对高校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并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国外大学普遍的做法是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识别、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就高校国有资产风险管理而言,借鉴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风险管理的办法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国资委将企业风险定义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当前我国高校在资金来源多源化、大规模扩建以及招生的竞争压力的背景下,经营也面临许多风险。建立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在内的高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一)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评估规划是整个风险管理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战略目标的影响程度,绘制风险坐标图,对各项风险(包括国有资产风险)进行比较,初步确定风险管理的先后顺序和策略。

(二)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就是高校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固定资产风险应对为例,高校制定的固定资产风险应对内部控制方案,应满足合规性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制定涵盖计划审批、购置、日常管理、清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相应地,不同的业务应该有与其相适应的风险应对方案,即以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范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实施情况,应进行监督并随时根据情况变化和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自查,国有资产管理处还要定期对各部门和业务单位进行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也要对风险管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监督评估。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包括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的实施程序,良好的控制活动可以保证基于风险应对的决策得到有效执行。针对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以下业务活动的控制:

(一)建立国有资产预算控制

高校全面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高校资产的购置、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国有资产预算是高校全面预算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国有资产预算能够不仅能够实现资产的公平配置、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还能协助高校管理者进行高校经营的协调、控制和绩效评价。国有资产预算编制应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动态性编制方法形成最终预算,经学校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同时,要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预算一经确定就严格执行,如需要调整则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进行。要建立国有资产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和预算的跟踪分析评价制度,确保各项预算得到严格执行。

(二)加强实物资产控制

高校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等。对上述实物资产要结合资产特征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即确定资产控制目标、评估资产业务风险、设置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绘制业务流程图、控制过程测试等。对于无形资产,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核算和管理,同时也为高校国有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帮助。

(三)业务活动过程控制

在高校中,有许多围绕国有资产而发生的业务活动,如基建、产权变更、资产评估、校办企业改制、股权激励等。对于上述业务活动应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与组织机构,同时按高校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设置内控政策和程序。

四、提高国有资产信息与沟通质量

高校组织机构庞大,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又涉及多个部门、多种类型。提高信息与沟通质量可以保证内控制度顺利运行。

(一)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面对日益增多的资源和信息,要进行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及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与国有资产相关的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完成对资产从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监控,既便于学校各资产管理部门加强信息交流(如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便于为主管部门进行资产配置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校际合作

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使人与人之间、组织之间的交流成本大大降低。高校之间相互沟通,不仅增加了各自的信息量,同时也为校际合作打下了基础。高校之间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可以共享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种资源,使各方经济利益实现共赢。

(三)加强与外部资源的沟通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发展时指出“:展望未来,将产生出最激动人心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界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与高校科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也是高校实现与外部沟通的一个通道。这里的外部资源主体不仅指企业,也可以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合作的方式可以采取信息合作、知识技术合作、人才合作、资金合作等多种方式。例如,目前很多高校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就是国有资产有效使用和管理的成功范式。因此,在构建国有资产内部控制框架时,应探索多种渠道,加强与高校外部资源的沟通。

五、强化国有资产监督评价机制

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监督评价机制要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着手。外部监督主要是指主管部门进行的外部审计;内部监督形式上是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评价。一般情况下,内部监督独立性较差。

(一)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监督是高校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机构设置上,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次,在制度建设上,要制定《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审计部门有足够资源及适当地位,可以获知国有资产管理薄弱环节或领域、学校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产权变更等重大活动,从而编制内部审计计划;另外,审计部门要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和资产管理规定的事项提出审计建议,做出审计决定,并对审计建议、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审计部门要定期或应要求就国有资产管理事项向主管校领导进行报告。

(二)外部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外部审计和报表呈报等形式进行。业务流程是上级主管部门就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事项设置专门的审批流程,从而实现对国有资产处置中重大事项的监管;外部审计主要是高校主管部门就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专项审计;另外,高校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也可通过高校国有资产报表来评价高校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的合法、合规性。作者:文雷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第五篇:本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策略

一、当前本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比较混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管理,也没有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高校扩招十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办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国家为高校的教育、科研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从高校的基础设施到科研设备、办公用品等呈几何性高速增长,国有资产的总量不断膨胀。而在高校国有资产高速增长的阶段,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的体系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总体上存在重视投入,轻视管理的弊病,同时管理手段落后,物账不符等问题。传统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手段能够应付曾经相对较少的国有资产,面对现代高校庞大的国有资产总量和不断变化的国有资产,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难以为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反复大量的手工记录和卡片录入式的管理方法不仅人工工作量巨大,而且面对动态的高校国有资产无法及时更新与统计,高校的管理者也难以真正实时掌握高校的国有资产的资产状况,对高校的扩张和新的资产采购需求的提高与决策难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传统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最大的缺陷在于无法实现实时动态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面对不断动态变化的资产变动与资产归属。一些国有资产达到使用年限,应当申请报废,一些高校教师离职、退休教职工等名下的办公用品、实验用品等国有资产退回及调拨或新入职教职工相应国有资产调入、借用等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手工或单机电脑录入的记录方式调整方式慢,而且常常出现各个相关处室的记录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而真实的国有资产情况与现实国有资产情况相差甚远。同时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师生数量越来越多,高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等基建项目不断扩大,高校的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长,传统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无法准确统计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等的详细信息及维保状况,统计的及时性、时效性较差,不利于高校国有资产的整体掌握。传统高校的国有资产数据仅仅掌握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人员手中或相应的单台电脑中,其它的资产使用者、维修管理人员等不了解相应国有资产的相关资产数据,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也不能相互共享,工作需要时需要相互沟通,降低了各个部门国有资产的使用、维护、管理效率。不透明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各个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更使一些国有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以最常见的国有资产办公电脑为例,一些高校常常出现一些部门电脑不够,而一些部门许多电脑处于闲置状态。一些高校的国有资产因为信息不透明,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调查发现有些高校的资产如电脑、实验器材等被个人挪用、占用。此外,高校的国有资产通常归各个使用部门使用管理,高校的后勤管理处对国有资产进行统计管理、财务办公室等部门对国有资产的账务进行账面管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以及工作进度的差异,常常使用部门的资产已经新增或减少,但在后勤管理部门以及财务管理账目上还没有及时更新体现,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已入账,但在财务部门却未入账的情况发生。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的总量越来越大,资产变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常常导致账务误差越来越大,一些高校每年进行的清账工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变动大,清账工作繁重,且进展缓慢,最后统计上来的数据准确性也不高。

二、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同时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加大国有资产的信息透明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效率,充分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效率。高校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形势下,转变思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是大势所趋。高校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都建立了校园网平台,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结合校园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高校现有资源,合理调配资源,动态监督资源,同时利用网络软件的统计、分析、预测功能,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采购、管理、维护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一)构建信息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系统化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解决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诸多问题的根本方法。针对我国当前高校复杂的国有资产形势,构建系统化的国有资产账务管理、数量、参数、出入库、维保记录、预算管理、报废等功能齐备的资产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现代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作为现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课题,同时针对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实时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采购管理体系和计划管理体系,实现各个部门之间动态管理高校国有资产,从使用部门、维护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信息统计都由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统一性和动态性。(二)构建高校会计信息化体系

现代高校的国有资产从集中采购的体系入手,不断规范高校会计内部核算制度。高校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利用信息化系统构建高校会计信息化体系对于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有重要意义。高校的扩张使高校并购业务和资源整合业务越来越广泛,由于整合资源较多涉及范围较广一些业务范围的广度和时间长度较长,高校在合并业务中涉及到的相关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要求需要长期的跟踪和监督,业务的程序需要不断完善更新。利用信息化会计体系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财务风险,避免因此给高校带来经济损失。高校会计信息化体系为高校国有资产和高校的财务健康奠定了基础,能够为高校业务的扩张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就业等工作提供有利帮助。(三)创新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

新形势下,高校应当转变观念,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搞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当前一些高校相继曝出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高校财务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一些高校因此被其它高校合并或与企业合并、被企业收购,甚至一些高校因此破产。高校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善,导致高校资产流失严重时高校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校的实验室、办公用品、教学设备等国有资产是高校财务支出的主要项目,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善导致的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不高、闲置与浪费造成了高校的经费紧张,许多国有资产重复采购,国有资产浪费严重某种程度上加重了高校财政的紧张程度。因此高校应当利用信息化管理体系科学分类,规范高校的基础设施、高校的实验室、办公用品、教学设备等的管理,通过信息化体系将高校相关国有资产的责任人落实到个人,建立完善合理的调查制度与追查制度,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浪费现象,根据系统中的相关流程责任人,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利用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编号和序列号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在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协调统一性。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国有资产网络信息化管理,提高高校各个部门、院系之间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沟通、协调与信息传输。将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纳入高校网络信息化管理、校园网管理一体化平台之中,创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韩鸣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第六篇: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一、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制约。高校资产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校缺乏资产管理理念,办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办学成本,普遍存在资产浪费和闲置情况。二是资产的配置方式。高校的资产配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配置的特殊模式。比如公共服务体系、学科建设体系、实验室建设体系、专业评估体系以及特殊工程体系,它们能提高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一次性投资较多,收购资产价值较高。另一类是模式配置,指的是学校内部的结构,包括特殊结构和基本结构。特殊结构模式配置主要根据教学、服务以及科研的要求,与预算相结合。基本结构配置模式指的是学校的管理、教学、办公设备以及其他资产如何进行配置。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由外部特殊项目来支持学校的资金自筹,另一方面则通过科研和教学的发展计划,用内部特殊项目进行购买。无论高校运用怎样的资产配置模式,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计算折旧和使用费用,因此造成了很多闲置资产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三是高校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在管理上人浮于事,缺乏权利上的制约机制,高校普遍缺乏资产保护意识。四是资产的管理体系不健全。资产的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资产制度,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积极的监督措施和执行手段,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等,这些要素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事实上,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往往重政策,轻执行,同时由于缺少技术支撑手段,管理粗放,使用效益及管理能效偏低。

二、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优势

资产管理指的是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安排,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资产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监督的行为。资产管理不但能维护国有资产完整不受侵犯,而且可以让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预算管理指的是对资金进行筹集、监督、分配以及绩效评估,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更能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因此,通过二者紧密联系,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对资产管理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资产配置在使用时的质量。资产管理也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三、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举措

那么,进行高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举措是什么呢?

(一)定期清查固定资产

想要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就必须定期清查固定资产。掌握各部门的资产数量、实用价值、在用情况和使用年限等信息,对专业科研设备和精密仪器要配备专业人员维护保养,并对闲置的资产进行回收整合,这样可以找到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解决对闲置或报废物品管理不及时的问题,借以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对账、账卡以及账实相符。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法直接获取数据信息。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资产网络平台,实现对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集成工作,真正做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对资产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有利于做到动态对账、账卡以及账实的一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紧密结合,资产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的有效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资产的配置、处置、使用等环节都记录在系统中,并使该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以及政府采购系统进行联网,从而可以获得资产的实施监控数据,并有效的调整预算。

(三)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

对资产配置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是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紧密结合的核心,因此,要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配置标准要以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相结合,价值标准与数量标准相结合,从通用资产、业务用车、专用资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措施,合理配置。

(四)规范管理

想要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就必须将行动落实到实处。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组建了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应充分发挥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促进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制定规范可行的管理模式,定期对高校资产进行清查,保证资产信息准确、真实。建立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提高资产使用者的成本意识。通过在高校资产管理中融入成本意识,可以减少资产闲置和浪费情况的发生。对于超越资产配置的部门可以采用收取费用的措施,来保障资产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努力对高校资产进行优化和整合,做到资源共享,合理调配。在预算管理环节严格把关以增量调节存量,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度。

(五)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要注重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将知识丰富、业务出色且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员工充实到队伍中去。此外,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对资产管理队伍的优化。除此之外,还应制定激励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资产管理者应该自觉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将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积极做好科研工作,发挥开拓创新精神,开发新业务。高校资产管理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高校资产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保证资产的完整、安全与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既解决了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又能促进高校的发展。

作者:郭明青 单位:韶关学院 第七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三不”:不健全、不科学、不可持续。虽然有相关文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以及规划。但目前来看,各高校不可能完全遵循文件的规定制度来进行对自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因此,各高校的资产管理也有根据自身情况而设定一套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经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是延续着早期时学校所设定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这使得其在管理理念上与当代社会发展有着明显不相适应,从而造成高校固定资产的“滥用”及“浪费”。使得高校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在管理制度中不够严谨和严格,这体现出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不健全、不科学的管理问题。而落后模糊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会造成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发展提高缓慢,这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不可持续问题。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不透明、入支不对问题。在所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支出和收入额不符以及管理过程的不透明化是最为突出也是最为致命的问题。在解决所有问题前,应将这两个问题首放其中。一旦在管理环节中出现问题,其他所谓的问题也就大巫见小巫了。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环节过程复杂,这其中包括高校自身的教学收入、社会各界的募捐以及学校委托他人或单位对学校设备的加工或购买等。而在这些复杂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的验收不及时、不规范。一般来说,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教学以及科研设备上,而这些设备在购入过程中由于原因导致某些设备不能按时到位,从而学校就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内进行验收,而学校在进行费用支出后不能得到及时的验收,使得高校的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学校的基建财务以及事业财务在这种问题上显得更为的突出,高校本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基建财务以及事业财务的验收,但实际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体制。高校的固定资产在高校国有资产中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发展的核心因素。早在1995年就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对固定资产做出了明确管理体系方案,因此,基于该方案,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首先,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责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的相关财政管理部门应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并且管理过程要透明化。其次,学校设定相应的专门管理固定资产数目以及过程的安全部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强制性的制约和管理。最后,学校要对相关人员的管理业绩进行周期性评估,采用明确的奖罚制度,从而激励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2、优化、监督高校固定资产的验收环节。目前来看,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的验收过程中表现出的是较为的混乱,因此,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验收环节进行着重关注。首先,在进行高校固定资产验收时尽可能的优化验收流程,避免因验收时所牵扯过多的环节造成高校固定资产的浪费。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时的标准化、科学化,严禁将工作人员个人利益带入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去。在进行固定资产验收时,应严格按照科学依据进行评估,提供合格的验收报告,检测实物质量,尽可能的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最后,要周期性的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抽检,进而评估高校固定资产,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供对策方案。这是保证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完善健全高校固定资产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魏书江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探究

一、创新型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本文从创新的角度研究高校资产管理体系,因此,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分析方法,同时也为了突出创新这个主题,本文将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要素分为基本的环境要素和创新的要素两个部分,本章也分别从这两个部分对高校资产管理体系进行研究。1.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基本环境要素分析

基本的环境因素与高校所处的实际环境密不可分,主要可以从地理位置要素和政策法规要素两个部分进行阐述。(1)地理位置。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我国施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高校所在位置的经济发展程度、交通便利程度、资讯流通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中对于新型管理模式的接受程度,及管理体系的创新与改进。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物质流、信息流等资源流通迅速,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这有助于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中技术、理论和工具等元素的创新。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的高校数量较多的话,这样会在各高校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不断的促进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2)政策法规。现如今,我国强调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强国,倡导和主张高校的创新,国家的政策会对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政策要素按照层面大小可以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两个部分,宏观的国家政府层面主要通过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对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产生影响;地方政府层面主要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来调节和控制高校资产管理体系。

2.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要素分析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要素主要可以分为理念、制度和工具的创新三个部分,本部分也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1)观念的创新。创新型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观念创新,因此构建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对观念进行创新。观念创新主要需要在价值观念、服务观念、经营观念以及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创新,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思维,创新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理念。高校资产已经由以前的全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换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个部分,这也对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体系要从传统型单一管理模式转向适应新环境的双重管理体系,进而加快资产管理体系创新的进程。

(2)制度的创新。一般而言,各高校都会制定相应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划分各部门的责权利。然而,现在很多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一直延用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高校资产管理边界模糊,部门之间的责权利不明确等影响高校资产发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物化管理转变为价值化的管理,明晰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将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由分散化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转变。

(3)管理工具的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是一个服务部门,要求具备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而高校资产管理体系要求将新的管理工具不断的引入到该体系中,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需要管理工具的创新来支持,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设备将会大大的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例如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系统管理,避免由于各部门的沟通不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鼓励教职工通过参股形式成为资产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就要求有更完善的监管制度与之配合。因此,高校资产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充分的进行产学研的结合,完成各类创新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创新,也可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新型技术服务市场。

二、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体系对于高校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到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盈利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利用效率。高校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要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结合一切有利于创新的要素,使得高校管理体系更专业化、规范化。同时,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工具的创新等模式,不断增强高校资产的管理、调控能力,促使高校资产管理高效发展,促进高校资产管理体系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者:赵倩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西安西科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第九篇:创新高校资产管理的思考 1.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是促进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处在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阶段,各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受到高校资产的影响,所以对高校的资产管理进行优化加强就有着其重要性。对高校的资产管理是促进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背景下,高校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就要能够对其资产的管理方面进行优化。1.2是保障国有资产增值的必要手段

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力度层面也有了加强,对教育资本的投入也不断加大,面对资产的不断扩大,要想对国有资产的增值目标得以实现就要能对资产的管理优化实施。只有将高校资产管理得到了有效强化才能够真正保障国有资产增长,也才能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2.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高校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当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诸多层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资产管理的体制没有健全完善,在职责方面没有明确化。高校对资产的管理没有统筹管理机制的支持,尤其是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下,高校资产都是被各单位所占用,使得国有资产的分散化比较严重。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就造成了管理职能模糊化,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问题时就存在着责任推诿的情况发生,这就必然会对高校资产造成损失。2.2高校资产管理意识观念缺乏

高校在资产管理的意识方面较为薄弱,管理的形式方面采用的是粗放型,只重视向上级部门要拨款,但大部分的高校对国家财政拨款都有着依赖性,这就导致粗放型的资产管理思想就较为普遍。加上管理的随意性就在对资产的实际利用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存在着对资产的浪费以及重置和闲置等方面的问题。

2.3高校资产管理考核体系不规范

高校的资产管理考核体系的不规范也使得资产管理的效率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所以对资产管理的约束力就比较缺乏,同时也不能通过相应的考核在激励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从而就造成了资产管理问题的出现。

3.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的措施 3.1强化高校资产管理体制

对高效的资产管理体制要能够进一步完善加强,在管理体系方面首先就要能将信息化的体系加以有效构建,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实施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要能构建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联动机制,将双向管理的流程能够完善,对从资产形成以及到使用中的调剂和处置的环节等进行动态化管理。充分的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加以利用,建立大资产的管理体制,从横向方面可将学校全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各形态资产都通过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处进行管理,在监督制约方面进一步加强防止高校的资产流失。要能够以实物管理作为基础,建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资产的使用等情况实时的监控,保障资产的充分利用。3.2转变高校资产管理意识

高校在资产管理的意识上要能够进一步的强化,并对资产管理观念及时的转变,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高校的资产主要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物质保障,所以高校要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资产的使用和占用的管理,从管理意识上进行强化。要能够从学校领导扩展到高校的广大职工,在管理意识上都要能够加强,将高校的资产安全和完整能得以保证。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增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对其认识加以提升以及加强产权保护意识,对高校的办公室及资产管理部门等,在无形资产的监督层面要能加大执行力度,避免无形资产低价转让或者是免费转让。主要就是要能够从管理意识层面进行强化,如此才能够为下一步的具体管理措施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3.3完善高校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要想对高校的资产管理进行创新实现,还要能够从管理的监督机制方面得以强化,首先在内部控制上要能够加强,内部控制是重要的过程,也是确保执行效果的保障,所以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上就有着其必要性。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通过高效内部审计及监察部门来对资产管理的各环节实施监督,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考核反馈,将内部控制最大化的完善,要在动态控制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再者是要能够对高效资产管理的考核制度能创新体现,对资产管理的考核设计要从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目的出发,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系统化的指标。具体的指标方面主要有资产完好指标以及资产管理情况指标等,对这些指标的考核制度构建之后要能把实际的考核结果和资产购置以及预算安排得到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化的奖惩办法的实施对资产管理监督就有着促进作用。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资产管理在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通过新的管理方式来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对于高校资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要详细认真的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创新手段加以解决,只有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水平有了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育和科研。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张洁 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第四篇: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本文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对工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高效、顺利的进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企业和国家都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

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涉及范围、职责等还不够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能根据经验操作。虽然我国建设部2004年颁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也无法真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完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标准、职责,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各项工作都没有依据,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建设管理体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在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方面水平较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严重缺乏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跟上国际的脚步,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除此以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规则不够熟悉,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咨询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遵守工程项目管理规则。另外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完全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1.3缺乏管理经验

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仍然处在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完全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专业化较弱。据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上百万人在从事项目管理,大部分人都属于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他们的实践几乎很少,几乎没有经验可积累,导致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无法提高[1]。而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他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要参加行业学会或者协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使用传统老套的工作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大型化,其中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极其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近几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只开发单机版的应用软件,没有将网络很好的利用,信息也没有得到自动传送和共享。而且只有实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比较重视的设计企业才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面较小[2]。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成本管理对策

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

2.2合同管理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

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3]李九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第五篇: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论文

【摘 要】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足球教学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足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足球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偏差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只重视阶段教育而忽视终身教育,脱离了学校体育的国家目标。而且缺乏明确的文字说明,对教学结果没有明确的说明,使师生双方不了解完成教学后,学生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缺乏指标性描述,没有制定完成教学任务的判断标准。这样就使教学目标失去了指导教学进程的作用。以足球理论教学为例,高校都把掌握足球基本理论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足球竞赛规则等作为教学目标提了出来。但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后是什么情况却说不清楚,这样就使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是用一两次课的时间将足球知识、竞赛规则、体育锻炼常识一讲,就结束了足球选项课的理论教学。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则因缺乏判断依据,教师对此亦无能为力。

2.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不配套。

高校足球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各项足球技术。目的是通过使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足球各项技术,达到让学生投入到足球活动中,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然而将这种繁杂的足球技术直接拿来当作教学内容,不利于大学生对足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另外,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积极性不高。目前多数高校足球课教学内容专业性、竞技性较强,健身实效性不突出,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不够。足球课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技术,对于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足球游戏等内容涉及不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体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相脱离;知识陈旧,静止化,新知识难以诞生并进入课堂;迷信技能,没有创新,难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方法方面

长期以来在高校足球公共课中大多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一锅粥”的方法,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缺乏创新动机,现行的教学监督与管理机制,又缺乏帮助教师产生动机的有效措施。当教师尝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时,则又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便利的辅助配套服务。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法的丰富与丰满。教师为教学的方便,往往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需要,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结果往往是基础差的得不到提高,基础好的原地止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足球选修课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制定出一种崭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

1.完善足球教学方法

高校足球教学中,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接着教师再来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或布置某一技术动作,由学生来当教师示范讲解给同学听。另一方面还要多安排各种活动性游戏和接近比赛条件的练习,提高学生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战中去,迅速提高其实战能力。在练习手段的运用上,也要尽量结合射门、对抗和比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强纠错的能力。另外,每次课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比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自身的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比赛形式,除了七人制比赛外,还可以多安排五对五的小场比赛、以及四门比赛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2.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足球公共课教学对象的特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综合下列因素:首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其动作结构和方法要相对简单,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具是有实用价值。其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为今后的学习、提高素质、技术、技能打下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需将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脚背正面停球、原地顶球、运球技术、运过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综合练习作为足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对待,它们是学生掌握复杂技术的基础,也是运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动作。要求基本掌握踢球、停球、运球、头顶球的技术;以抢截球和假动作为辅,删除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如铲球、倒勾、守门员技术等。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加以筛选的教学内容,有轻有重,轻重结合,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各层次的学生今后在足球运动、身体锻炼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除此以外,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介绍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比赛的组织、足球简史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

3.合理确定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为,选择一两项足球技术作为考试内容,依据学生在考试时运用这两项技术的情况,给学生相应的分数。再加上教师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形式给的印象分,两者相加就成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法过于简单,没有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正确的评价方法应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随堂提问等。教学大纲要求的客观评价:包括大纲规定的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和裁判法考核及运用;主观评价:以足球比赛为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出现在足球场上,真正为兴趣和健康锻炼,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过关锻炼。

三、结语

高校公共足球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根据同学们的自身条件,确立学习与提高的目标,并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与相互评价中产生提高技巧的欲望,在主动锻炼中掌握健身方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与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足球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快乐,获得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27.[2](美)约翰·W·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

下载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打 高校散打教学 现状 对策论文

    散打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散打选修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自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围绕着《纲要......

    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

    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 为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提高中药房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章首先详细阐述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然后根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现将医院......

    中小学资产管理现状分析与实践论文

    摘要:中小学资产管理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益,提高中小学的办学水平。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中小学资产管理工作较为薄弱,没有系统的管理方式,资产的利用率较低。本文......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与措施论文

    摘要:由于集体资产管理的好坏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还会对农村社会的稳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问题是一个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话题。为了推进......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事关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学生公寓安全状况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

    3.论文汕头市管理现状与对策

    试析汕头市城区城管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空摘要】 【关键字】 城市管理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聚焦点,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

    [论文]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娱、体育、经贸等大型群体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

    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对策论文

    一、高校专项资金以及绩效预算管理的含义(一)高校专项资金高校专项资金是指明确具体项目、具有专门用途并设定时效性的资金。其主要来源于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和学校年度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