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5篇)

时间:2019-05-15 11: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

第一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

[摘要]我国存在着明显二元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流动障碍。大学生就业预期明显表现出倾向于一级劳动力市场,一些大学生宁肯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职业预期,摆脱劳动力市场分割束缚,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预期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无法对贫困、收入不平等及经济歧视现象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放弃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假设,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对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些学者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他们所构建的理论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则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该理论由多林格和帕雷在1971年提出的。[1]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的就业各有特征。一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特征是: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劳资权利平等,管理规范,并有大量晋升的机会;二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小企业、小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的特征是: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的随意性大,晋升的机会很少。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流动障碍。一方面,尽管在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一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中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一旦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便难以再返回一级市场,于是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

二、我国大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我国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打破了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就业模式,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这是造成目前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即大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而在以前的统包统配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着期望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率先富了起来,而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则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虽然中央实施了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战略举措,而且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就近期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造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也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众多,职业转换容易,培训晋升也多,各种福利、保障措施也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工资待遇较低,职业转换比较困难,工作的福利保障等措施不完善。这就使得相对于二级劳动力市场来说,一级市场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以及较好的社会声望,因此,一级市场会比二级市场更有竞争力。而同时户籍制度等又使得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流动,尤其是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的流动极为困难,更加降低了二级市场的吸引力。大学生往往会觉得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后,待遇低,机会少,没有太大发展前途,而且返回一级劳动力市场不方便,存在各种阻碍,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去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预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就业预期的建议

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进行正确定位。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边远落后地区建功立业,克服就业中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通过国情教育,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正确认识就业形式,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处理好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理念,主动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真正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被不良社会思潮所左右,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调整就业预期,把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作为自己的追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宣传国家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各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地区和用人单位,宣传扎根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避免炒作。各部门、各地、各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要刊发志愿者就业宣传的公益广告。组织在西部创业卓有成效的先进个人典型报告团,在西部举行巡回报告会,鼓励志愿者扎根西部就业或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志愿者就业、创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应逐步消除户籍制度。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户籍等因素也在阻碍着两个市场之间的互相流动,这就使得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收益,因此,如果想要使大学生向中西部流动,国家有必要提供一些激励。政府要努力消除户籍等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目前实施的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措施,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当前来说,比较可行的是对于那些去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等方面的补偿,要保证这些人回到东部沿海、中心城市的障碍很小,这样就解除了去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去中西部地区人数过少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罗云,黎玉柱,杨利.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8):8-10.

第二篇:从大学生就业角度谈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

从大学生就业角度谈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

On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ople-oriented from aspec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摘要:人精神上第一需求是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最高的也是最大的需求。使学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的最高尊重,是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核心。落实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需要高校开展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从业能力教育和择业能力教育,需要高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社会化从业能力择业能力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respect is the first needs of the spirit level.It is the highest and greatest demand to implement the self-worth.So that college’s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which students will have the capacity to achieve the self-worth is the highest respect to students.It is the core of the content-development strategy.It needs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zation education,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 and the careers capacity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overall quality to implementation the people-oriented content-development strategy.Key words: socialization;professional competence;careers capacity

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08SJB7100045)作者简介:周咏馨(1970),女,宁夏中卫人,盐城工学院土木学院副教授;

孙琴(1963),女,江苏南通人,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副教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不再是你给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用自己的标准评价人才。因此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校生存立本的新课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关切的困惑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我朝什么方向去努力,怎样才能成功。不少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懵懵懂懂的潜意识,但这是每位学生都将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任何正常的学生都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尊重的,人精神上第一需求是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最高的也是最大的需求。学生上大学是为了终生的更好发展,他们渴望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对学业的需求是他们的需求,如何走向社会、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立足社会也是他们的需求。使学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的最高尊重。这是学生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前提,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成才需求、尊重需求、成就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适才适所实现其人生价值,一方面使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和谐共进。落实以人为本的内涵式

发展战略需要高校开展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从业能力教育和择业能力教育,需要高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化教育

社会化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1]。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中学教育缺失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而社会需要的是独立的社会人,这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必须在大学阶段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自食其力,能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毕业生的社会化程度与其择业能力和未来发展中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没有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状况的评价,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说: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实施人的社会化[2]。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是指引导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认知行为、心理智能等素质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过程[3]。因此大学应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大学生具备服务于社会的职业能力,一方面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行为、心理智能等素质与社会要求相符合。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4]。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辅以社会化实践教育将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正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端正自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可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从社交能力、谈吐、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转变。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应完善“人格”,发展“能力”,而不是造成“一种特殊器具”。

二、从业能力教育

从业能力教育包含专业认知教育、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及科学配置实践教学三方面的内容。

1、专业认知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渡时期,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空虚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学,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所学[5]

有什么用。因此要加强专业认知教育,通过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正确把握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专业认知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阐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及从业的方向;向学生阐述所学专业对个人将来的生存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它不仅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关系到毕业生在择业与未来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育理念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合既有优势及潜在优势,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炼课程内容,一切满足学生学业和就业的需求。

3、科学配置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践环节是缩短人才规格和行业需要差距的有效手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适应行业工作的能力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得到提高。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很快地适应行业运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实操技能和动手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执业实践能力。

三、择业能力教育

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岗位要求缺乏必要的理解,不知道在工作中该如何给自己正确定位。有些毕业生还以学生角色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从而在工作与生活上产生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有些毕业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估计不足,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有些毕业生眼高手低又放不下架子虚心学习,不易被周围的同事认可,变得敏感脆弱。如何让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是各高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要求高校承担起择业能力教育的职责。高校需要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系统的指导来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提高毕业生的适才适所率是高校开展择业教育的目的,是高校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提高学生成功率,提高学校口碑的长效机制。择业能力教育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和从业认知教育。

1、自我认知教育

学生的自我认知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定位,直接影响学生的求学心理,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以及就业心理。只有保持正常的自我认知,学生才能够在平和的心态下积极求学、理性就业。只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智力、人格、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才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社会与认知心理学家利昂.菲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4年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6]。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纵横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既要杜绝自以为是也要防止自暴自弃,让学生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的完善自我。

2、从业认知教育

从业认知教育包括职业认知教育和工作岗位职责教育。

职业认知教育是在专业认知教育的基础上,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知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客观的评价自己,越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职业认知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将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职业要求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有选择地接受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

工作岗位职责教育在于使学生了解相关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其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通过了解相关岗位的权利与义务,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按岗位要求去训练、培养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学生选择岗位,岗位同样也根据需要来选择学生。高校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准确认知自身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引导学生正视现实,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素质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效能,制约着教育的效果。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的人格与威信对大学生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事关学生个人的前途发展和未来,事关学校的稳定和长足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未来高等教育的长胜将军靠什么取胜?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战略,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主编.社会学通论 [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2] 张德祥著:高等教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3] 江文芬,秦家胜.学分制与大学生社会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3,59-60

[4] 赵平,孙胜,喻跃龙.论挫折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作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7,129-131

[5] 王根顺,许国辉 创造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月,64-67

[6] 邹宏秋,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教育探索,2005,12,40-42

第三篇:从哲学角度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从哲学角度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可能有些人是为了毕业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些人是为了赚大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取悦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当然也肯定有不少学生对学问有非常大的兴趣,或者说有着更大的抱负,他意识到当今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性,意识到国家民族依然有很大的危机,他想对此担负起责任,所以他到大学学习。当然,这些答案都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哪些占了主导地位。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

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谈大学生就业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谈大学生就业

内容摘要:十二五规划,国家乃至各级各地区都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空间缩小,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国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从大学生,就业单位,学校,国家政策等方面来实施。

十二五在京隆重召开,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的同时,也根据现阶段国情,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为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加大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十分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就业指导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脚步,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作为80后、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欣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见证着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深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面临的困难大量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这就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国情,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后十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时期,恰恰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诸多社会问题中最为尖锐的一个:大学生就业问题。读大学容易就业难的现状,挫伤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也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了当代大学

生最为恐慌的事情,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理性的认知,并要努力的为自己争取。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直面现实,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引导我们以理性、严肃、全面、具体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不断增进共识。

理性的看,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都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在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后社会热点问题的凸显并不奇怪,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应该客观承认、积极面对。对于问题的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既不利于对于问题的正确认识更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严肃的看,就是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真对待,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不缩小。

具体的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就业形势严峻。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历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4年的280万,2005年的333万,2006年的413万,2007年的495万,2008年的559万,2009年的610万,2010年的631万,到2011年的660万,与之相对的是连年持续下滑的就业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不容乐观。

2: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就业难不是供大于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人才分布上,不同地区大学生比例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

3:知识陈旧,转化率低。60%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利用率不足40%,多数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专业知识转化不成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在校大学生多数精力都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之后学习的专业知识的不到充分时间的应用。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获得比学校书本上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书店,企业,上网,听讲座来补充。

4:准备不足,职业目标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该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考虑自己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前景问题,一年级自我了解,二年级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没有职业目标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5:急功近利,就业心态浮躁,毕业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近八成企业认为大学生仍然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行业要求,职位要求,假期要求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6:就业效率不高,学生缺乏求职技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7:夸大就业压力,就业消极被动。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普遍关注,有些人过于夸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这样的思潮大大影响了正在就业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大学生经历了找工作的四处碰壁后由积极变消极,由主动变为被动,甚至开始埋怨一些客观因素,而最终选择放弃就业,这实际上是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

除此之外,经济危机下的全球就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另外,高等教育本身存在一些弊端,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行动是认识的指向,重行动才能出实效,对于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要正确认识,弄清“怎么看”,更要有效解决,即“怎么办”。总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真抓实干。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我看来,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政府,企业,大学生三方面结合,从高校招生模式,教育模式和就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这是解决中国当代教育体制,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矛盾的一种长效发展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这是提高我国办学质量、教育质量、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

2:社会: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

教育的一个趋势。

4:政府: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其实,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就业空间十分的宽阔,我们作为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接受着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保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指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树立一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坚持终身教育的观念。我们要关注国家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很有教益。从十二五规划对人才建设的任务看来,管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机遇大一些,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实际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竞争力。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还应另辟蹊径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去寻找一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实现成功的方式有很多,我们理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肯努力、不怕苦。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2011年8月23日版

【2】邓曦东,吴立生.《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1版(2002年5月1日):

156页

【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2011年3月14日

第五篇:从就业能力角度谈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

从就业能力角度谈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

摘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突出,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持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参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主体,应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出发,深刻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教育以人为本,顺应大学生就业新趋势,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不断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一、“双创”能力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双创”这个词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指国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每个人参与创新,尝试创业,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广大人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效发展。

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同样是人,而大学生则是“双创”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O性,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持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和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针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高校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和激励更多大学生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中,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所谓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就业能力涵盖专业知识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人,超过了2016年的765万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各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就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路径。

综合来看,“双创”教育不仅可以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双创教育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意思维、市场识别、资源整合、团队的组建、新创企业管理等,使之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大量学生在择业时将工作是否“稳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竞争激烈,就业选择面窄是导致大量学生待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培养大学生“双创”精神,本质上就是要扭转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将被动求职转变为主动创业,使大学生能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之中,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依托专业知识的创新所带动的创业,其本质和出发点是学科创新,而创新需要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能够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基础,使其扎实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此外,创新创业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学科知识,如市场营销等。因此,具有“双创”能力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因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而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容易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

(三)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的内动力是创新创业精神,是励精图治、积极进取、不断开拓、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的具体表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特质,使其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是“双创”的关键因素,“双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大学生要想成功实现创新创业,除具备相应的专业学科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业,通过实践验证创新成果。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能够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切实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双创’能力提升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多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高校提供的优越条件,深入探索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总而言之,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能够使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获取更优厚的就业条件。

三、高校进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然而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早已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独立的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均拥有较完备的创业教育和支持体系,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多策并举,不仅需要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且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要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综合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自觉行动。

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学生层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走向创业道路,有利于孵化出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企业,从而成为持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从高校层面而言,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清障搭台,是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保证高等教育持续蓬勃发展的新动力;从学生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同时,创新创业催生出的创新型企业将会有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需求,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可以说,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破除我国大学生就业“低薪高就”“学用落差”“有业不就”等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避免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之一。从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第一,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使大学生组成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第二,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全力推进创新创业理念、思想、内容、手段、师资、模式、机制、评价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双创”教育带动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目标。

第三,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知行结合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具有多项选择,造就一大批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第四,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践实训教育,还包括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目的是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

第五,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能创业”的就业能力。当下,大学生最欠缺的就业能力是将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相融合的综合能力。这要求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勤奋努力,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掌握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良好的交往、沟通、协调能力。

四、高校针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将“双创”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双创”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立创业基础课程,并将其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按照教育部要求,创业基础课程需至少包含32学时2学分。二是构建“双创”教育和学科教育双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形成专业带动实践,实践反哺专业的教学方法。三是深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双创”教育培养目标特点,加入德育教育、人文知识、人格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回归高校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实质。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

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功能不再单单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要求创业课程教师一方面要与专业课教师多沟通,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创业活动相结合,设立一对一导师制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创业课程教师要多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企业资源,同时学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校讲学或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活动,也可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

第一是丰富第一课堂,通过创业基础课程学习,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初创企业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是反哺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社团共享创业经历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自觉创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将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举办如“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实践大赛”等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和比赛,打造出一批学生科技创新的骨干队伍,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来。

二是在高校园区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指导服务机构,配备指导教师,规划建设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特殊用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可将创新想法落地实施的平台。

三是通过学生会,引导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多种性质的创新创业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形成“人人创新、班班创业”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是激活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与校友、企业家的互动,可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知名校友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关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和政府的有机配合,以实现大学生自主完成高质量就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建强,胡军卫.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新西部,2015,(8).[2]陈晶晶,何云峰,马瑞燕.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4,(9).[3]汪?p安.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信息,2012,(5).[4]杨宇姣.构建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J].考试周刊,2014,(1).

下载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预期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