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

第一篇: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及其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较以往有显著的不同,而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大学生的变化,没有从他们的知识诉求及求学愿景入手,而单纯地以申报基金和发表论文作为导向。长此以往大学教育不得不在社会的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前行。本文根据70后、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差异,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大学教师巫待变革的教学意识及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教学意识;教学方式

近年,随着各大高校内院系、学科的快速建设以及高考录取人数比率及录取分数线的调整,高校的育人目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精英式教育转变到今天的普及式教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广大师生乃至社会群体已经接受并认可这个事实,然而笔者从1996年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到2006年再次返回到大学校园任职从教,却发现这近十年的大学教育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师教授的内容及方式仍然大同小异,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管理制度上,大学教育似乎有固若磐石,一劳永逸之嫌,让人不得不诧异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居然还保留有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这不知是高校教育界之幸还是之不幸。

作为大学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在经历了经济迅猛发展的这十年,其个性特征及其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已经远远不同于十年前的大学生。用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如今的大学生,未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难怪,即便是越来越多的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理论探讨以及蜂拥而至的新编教材充斥着大学校园,但矛盾依旧,问题依然存在。大学生一届比一届更迷惘,一届比一届更惶恐,在被尊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中被动地接受早已过时的教学方式及与时代不甚搭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疲于应对着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抱怨是必然的。大学教育在此起彼伏的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地寻找出路。寻求突破口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在呼声一片的教改过程中,教师紧紧地围绕着教学大纲、学院自身的发展需要、学科建设来寻求突破,却忽略了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大学生其求学愿景及诉求的变化。为了应对教学改革,教师更愿意主观地、从容且乐此不疲地在教学方式的花样多变性上出出论文或循规蹈矩地编编教材;更有甚者在不了解学生能力倾向及其就业愿景的情况下,单单凭借与用人单位进行业务上的沟通与往来,就简单地叫嚣应该将大学教育变身为更高级别的职业性教育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未免裹读了大学教育之本身且更难以发挥其独到之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而言,是90后与80后的交替期,相比上个世纪末的70后大学生更是有了突出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其自我意识、价值观方面,更反映在其综合能力及素质与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步进展上。

首先,信息量的接受多元化。由于网络及商贸的飞速发展,以前冠之为教育圣地、教育源泉、知识海洋的大学校园在知识的给与上逐步丧失了其独到的优势。大多数的专业知识及相应问题,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其相应的解释或者答案,而不再仅仅依赖于教科书及授课老师。并且,教材、教科书的获取也不再局限于教务处、教材科的供给。网上购书不仅更加便捷、具有可比性,且搜索面更广,同时也涵盖了很多国外的原版专业书籍以供其所需。更为重要的是,解答知识及相关问题不再局限于本门课程、本门专业的授课教师,也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的提问吧、相关论坛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获得很多专业性的建议及回答,在这些反馈中,学生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及分析从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相比单纯地询问老师获得解答的途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如果说求教老师获得解答是“得鱼”,那么搜索多渠道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解答则是“得渔”!相比70后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仅仅限于学校而言,现今的大学生熟悉电脑及接触网络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是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对于他们来说,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有了更广阔地天地,多方信息、多方意见被悉数尽收眼底。

其次,自我意识化。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于个性的独特化、鲜明化,不愿意从众,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喜好而强迫学习。虽然在人大学之前还处于惜懂时期,与十几年前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异,但当他们一旦进人大学,开始接触全新的东西,这种意识会迅速崛起,他们会自主进行选择,甚至放弃之前父母为其做出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so后不被广大社会群体所接受的原因。他们更看重于自身的成长及个性的培养,比他们的前辈更早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再之,就是社会赋予的成功标准的多样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层面,这一系列的变化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和成功标准的多样化。对于60后、70后的大学生而言,考上大学意味着端上一个铁饭碗,意味着国家包分配等等尘埃落定事宜,只要简简单单在大学学习,顺利毕业即万事大吉。与十几年前考上大学即意味着成功一大半的前辈不同,在高校大范围扩招的今天,80后、90后考上大学不再意味着前途似锦的明朗化道路。大学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似乎只是高中过后一个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重大的成功幸福感而言。在这个阶段中,他们还要不断地自我发展、努力找寻成功的路径,而不再如其前辈一样坐等毕业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个路径的寻找似乎并不太容易。

综合大学生自身及外界条件的种种发展变化,大学教育应从单纯的知识授予转型为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育,也就是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提高以及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的培育。这种能力是涵盖多方面的,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它包括了信息的获取,专业人脉的了解,思考分析、逻辑处理、问题解决能力,整合资源、调动周围可用资源,团队建设等等综合素质。这种能力远远高于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单纯掌握,倾向于行业敏感性,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生产管理、产品设计的通用型人才培育,而力图避免人才单一化,即所谓单纯性科研人才或普通操作型人员的培养模式。

基于以上,作为大学教师,在教学意识及教学方式上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以服务作为新导向,注重大学生的所学所得,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教学产品。换句话说不仅“注重产品质量”,更要注重“售后质量”;而不能只管教学,不管效果,只管课时,不管质量。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不能仅把教材作为授课依据,仅把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指导,认为按照教学计划授之以课程,就做好了教学,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将知识进行机械地灌输或简单地套搬相关专业的课程,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它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的交叉及应用,要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搞好教学的整体优化。根据专业的最新发展、市场导向、人才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将最新信息带给学生,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市场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共个阶段的自我要求。

在教学开展前,整合教学材料,从单一性课本或PPT转为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教学录像、新闻及相关研究报告相结合的多样性。在上课前务必做好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差异、知识诉求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而不能“教之前不知其名,教之后不知其志”。

在教学进行中,根据前期对学生的了解,实施合理的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的特长与愿景,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演讲等。将知识点的直接灌输、给与转变为知识点的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知识点学习,并进行必要的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实现主动式学习。以知识的实用性及学生职业倾向为导向,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向进行自我有效地选择,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依靠他们白身的努力,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避免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一概而论,吃大锅饭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应用性学科,更应该注意知识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倾向,在课堂中设计相关行业的商业演练,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公司应聘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质量评估人员、公司人事主管、公司经理、外贸专员等,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仁,初步了解行业内公司运作、人员配合模式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先期的职业能力预备,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加其竞争优势。

在教学周期完成后,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产品质量问题”及“售后质量”,及时地获取学生的反馈,包括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行业的了解、授课方式是否接受、是否满足对于相关知识的诉求、有无建设性提议或要求等。除了常规的试卷分析,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做好数据分析报告,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加以评估,以此作为下个教学周期中的教学改革参考。同时联系相关学生工作组,追踪调查近年来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在现任工作岗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瓶颈,以需求来引导并调整教学。

第二篇:试析从英语教学理念的变化谈大学语用教学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文章在回顾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及方法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语用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通过分析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语用教学意义重大,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英语课堂上应用语用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理念方法;语用能力;语用教学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语法教学为主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教学方法从语法翻译法,到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再到以任务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法并重,这些变化都体现出外语教学越来越适应世界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语用教学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要求,外语课堂上不应是“满堂灌”的教授单词和语法,而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与交际紧密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也应是外语课堂的必要教学内容。

一、我国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其制定和修改是基于当时流行的语言教学理念,因此,能够折射出英语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方法的变化。在1962年我国公布的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侧重英语阅读,以单词、语法为主。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阅读能力仍被放在教学首位,但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重视。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学习的内容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阅读或是翻译,而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使用交际服务,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一家之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的英语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占有主导的地位。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背诵语法规则,背诵词汇,根据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等。由于语法翻译法便利易行,对教学环境和设备以及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不高,教师只要掌握了外语基础知识,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就可以拿着教科书教学,因此,在当时的国情下语法翻译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英语教学中。然而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语法和翻译的作用,材料脱离实际,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低,难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被逐渐介绍到我国,很快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口语教学。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而任务教学法是在交际法被广泛采用的历史背景下,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为基础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如今,任务型教学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大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并结合基于网络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使得英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大学英语教学方向的大改变,真正保证了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我们要施行语用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二、英语语用教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关之处。Leech(1983)将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pragmalinguistics)和社会语用学(sociopragmatics),语用能力则相应分为语用语言能力(pragmalinguisticcompetence)和社交语用能力(sociopragmaticcompetence)。语用语言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会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应正确、得体,能够有效地使用和理解语言。

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同,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语用能力。语用知识隐含在说话人的话语之中,通过词汇、语法或是句法在动态的语境中折射出来。“语用功能知识及其相关语境因素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隐性的。即便长期处于目的语语境中,学习者也很难注意到它们”。英语语用能力的高低受语用意识的影响,并且二者显著相关。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语用意识程度不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并没有因为其所具备的词汇、结构和语法知识的增加而提高,语用失误在中国学生的目的语交际中普遍存在,而且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都可能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这样的结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我国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外语学习者缺乏与本族语者的语言交流,也不像一些二语国家那样具有目标语练习和使用的机会。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使用外语的主要场合是在课堂上,因而课堂语用教学是学生获取语用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外语课堂多是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负责教授几十个学生,教师和学生又都面临考核、考试、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通常会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非实际英语语用能力,课堂上的多数时间和精力被花费在单词、课文的解释和句子结构的分析上。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具有很高的语言能力,词汇丰富,语法功底厚实,阅读和写作能力强,会做题、会考试,但是交际能力相对较差,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语用知识和能力低,频频出现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障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相关语用知识的学习,以达到语言的交流准确、流畅的目的。

那么语用教学是否可行呢?国外的相关研究得出结论:语用知识不仅可教而且有效。Kasper&Rose(2002)在研究中介绍了三种课堂语用习得模式:第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目的语输入和使用目的语附带习得语用知识;第二种是以语用教学为目的有计划的提供元语用信息的显性教学;第三种是间接提供元语用信息的隐性教学。Rose在总结语际语用教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虽然有些语用知识很难教,但总体来看很多语际语用特征是可教的。二是与没有教学干预相比,专门的语用教学是有效的,对学生的语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相反,在没有教学的条件下,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在很多方面得不到充分发展。三是就语用教学方法而言,整体来看,以提供元语用信息为主的显性教学比不直接提供元语用信息的隐性教学效果要好。

国内学者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认识到语用教学的必要性。他们在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为,通过课堂教学,增加语用输入,可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语用能力。国内在教材的编写方面越来越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加入背景知识和文化常识的介绍,设计口语练习的环节,注意练习多种表达方式等等。大型的考试中(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越来越注意语用能力的考察。

三、语用教学的课堂应用

在英语课堂中加入语用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显性与隐性教学都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方面发挥着明显且重要的作用。

显性的课堂语用能力教学模式包括:提供元语用信息、提供真实语境、提供交际机会、提供纠正性反馈。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向学生提供元语用信息,以增强学习者的语用意识。教师所提供的元语用信息应包括两个方面: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之后教师提供或设置语言使用的真实场景,让学习者在语境中熟悉语言使用和用法的匹配。输入过后是学习者进行输出的阶段,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或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复述故事等),让学习者把所学的语用知识输出,同时教师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隐性的语用教学包括观看英语电影,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辅助教学,举办中外文化知识讲座,开列文化知识书籍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语言的真实使用情景,学习本族语者地道的英语表达,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抵制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负面迁移作用,理解误会的产生与化解,达到不同文化间的自由沟通与交流。

在教学中应注意,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进而达到提高语用能力的目的,在增加有效输入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增加有效输入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利用教材,从中提取相关的语用知识。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手都会有至少一本的教材,这是教师们使用起来最方便的教学材料之一,或讲解或引申,都可以使语用知识的教学融入英语课堂中来。而在不拘泥于教材的同时,在教材内容之外,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展开隐性语用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讲,提高学习动机,缩短与目的语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更好地学习语言。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发生着变化的今天,语用教学的使用与推广是大势所趋。关于语用教学的研究虽有了一定进步,但还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完善,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以交际语用能力为导向的教材编写,教师自身语用能力的提高,学生语用认知过程研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科技的发展大幅度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基于网络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如何加以利用也是语用教学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篇:从哲学角度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从哲学角度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可能有些人是为了毕业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些人是为了赚大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取悦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当然也肯定有不少学生对学问有非常大的兴趣,或者说有着更大的抱负,他意识到当今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性,意识到国家民族依然有很大的危机,他想对此担负起责任,所以他到大学学习。当然,这些答案都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哪些占了主导地位。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

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意识

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意识

如何树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实是一个从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教育界都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自打老师第一次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诚信教育.首先来说说何为“诚信“.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翻译成大白话可以理解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

在古代,诚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学要求为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可见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不可无信.时隔千年,诚信仍是为人品德高尚或低劣的评价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重要标准.而纵观当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现状,用“诚信危机”这四个字来形容已经不是个夸大或者说是个过分的形容或者概括.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信危机”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这方面的问题已经牵动了社会,牵动了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人格问题.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如此重大的品质问题呢?我们来粗浅的分析一下便可探知其中的一,二.从本身上来说: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与社会阅历、责任意识、思辨,分析能力的欠缺是“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社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其负面效应的影响是根源.市场经济对人性的影响显然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它强化了人们的个体意识与竞争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在当今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法制尚不健全以及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受到利益的驱使,使得在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现象,使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一种道德失范的状态。市场经济利益杠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侵蚀着那些身处社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将其魔爪伸向了纯真年幼的学生们的那边“净土“之上,对在校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择等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尚为年幼的学生们的拜金主义.诚信乃至道德的沦丧也就再所难免了.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们道德方面的成长,可见如何正确的辅导并教育可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起了相当重要的因素.所以那些所谓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中,而应该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

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

想要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坐起,特别是从每个未来社会的栋梁---学生们的心中做起.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加强制度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

诚信是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早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以至于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

我们党历来重视诚信建设,把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同志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要求党的干部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邓小平同志把诚信作为党和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重要准则,多次强调:“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国家;“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诚信的论述,极大丰富了诚信的基本内涵,赋予诚信以时代特色,指明了诚信建设的方向。

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

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全局、战略、历史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他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讲的六个基本特征,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其中,“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只有政府取信于民、维护人民利益,只有人民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得到切实贯彻,各方面积极因素也才可能得到广泛调动。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只有政府为民、清正廉明,只有个人诚实劳动、扬善弃恶,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激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活力,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没有安定的环境,社会无法发展,没有良好的秩序,国家无法进步。只有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道义和责任。只有人人信守诺言,从对人类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从自身做起,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才能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基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每个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既是一种思想认识,又是一种庄严承诺,还是一种实践行动。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做出牺牲。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国家和事业,对马克思主义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塑像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经济主体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政治良性发展需要社会主体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大学生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体现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各环节。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有意识地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激励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的所有干部职工,都要带头示范,处处守信用、时时重承诺,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必须在加强实践上下工夫。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诚信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养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

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在一些学校还存在的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受罚,使接踵者敛迹,同时也使守信者得到尊重和尊敬,得到鼓励和鼓舞。

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制度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信用制度,把诚信要求具体体现到各项规定之中。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第五篇:从人才招聘会感受当代大学生择业理念的变化

从人才招聘会感受当代大学生择业理念的变化

每年的6、7和8月份是人才招聘市场的高峰期,但由于大学生倡导毕业前提前实习就业,所以造成过年前后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另一个高峰。据分析指出,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一样,近三年来,招聘应届生的比例,在逐年攀升。2009年,一线城市所需的应届毕业生占总人才需求的2.4%,而2010年则上升至5.8%。这一数据,在2011年的用人计划中,占到了8.3%。二线城市对应届生的需求比例,从 2009年的 3.6%到2010年的5.5%,再上升到2011年的7.3%。而在最近举行的广东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2万余名学生进场角逐4000个岗位。应届毕业生竞争压力大的客观现实摆在眼前,而当代的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其择业理念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面对近年的金融危机,受冲击最大的是外贸、房地产、金融、物流等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据人才市场相关部门了解,2010年金融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近两成。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受制于金融危机、企业减产减员,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大学生“死守都市”的就业观念和“逢场必进”的求职心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居住在大城市的大学生,由于都市的繁华的良好条件,有离不开都市的心里。况且家庭生活条件好,会有留守的“惰性”,而少了很多出去闯的心。

据了解,现今有选择外企合资企业和政府机关意向的大学生还是占据大部分,外企薪金高、培训系统和升职潜力是起吸引的原因;而近年火爆的公务员考试可以看出工作稳定和不错的待遇是起火爆的原因。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观察,薪金在2000-3000元每个月的职位还是吸引了比较多大学生去留意咨询的,毕竟作为刚踏入社会的人,企业对其职位的要求和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理智的。没有工作经验和还以学习者身份进入企业还是得从低做起。但据观察,金融、会展、外贸等职位还是比较热门,应该还是受这些企业大环境影响,还是比较吸引人的。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广东省整合了社会力量,设立总额高达5000万元的广东大学生(聚晖)创业基金,通过评选优秀项目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并带动更多企业加入到创业模式中来,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其实这个种基金迎合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工作难找、“寄人篱下”做事辛苦,不如三五伙伴凑钱力、脑力一起创业。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日趋火热,却普遍存在难以找准市场定位、缺乏社会资源、营运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其实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人才市场火爆场景和招工难、职位空缺是相矛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是由于一下几个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应届毕业生数量巨大。大环境下毕业生争相去竞争同一类热门职位,待遇不好的职位少人问津,导致场景火爆,但是对职位满意的数量并不乐观。

2.供需错位,主要表现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没能很好地协同发展。综合性大学很多都是追求“大而全”,新设专业一拥而上。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文学、新闻、管理、金融等专业,由于这些专业不需要增加实验设备等教学成本,学校就大量扩招,使得这些专业的大学毕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极少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则严重供不应求。

3.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这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诟病的地方。很多高校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而进一点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大学生毕业时对自己即将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薪资标准、工作环境、发展潜力

等的基本预期值过高。导致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能在大型国企、外企及事业单位就业,还有很多人更是热衷报考公务员,从而出现了数千人争抢一个公务员职位的火热场面。面对如此困难的就业择业情况,我认为大学生应做好如下准备:

1.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务实的就业观念。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不一样,正确和确定的人生价值观会引导你坚定不移地选择人生仕途,并为止努力。

2.在大学积极地做好就业规划,有一个好的规划才能有步骤地实现理想目标。为你以后的职业方向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

3.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你会看见很多社会现象,体验很多社会关系,明白社会工作需要一些什么能力,因此在社会实践中会得到很多可贵的经验和得到很多社会人际关系。有条件可以参加你感兴趣的行业相关企业的实践,可以让你清楚你是否适合、喜欢这类的工作,也因此可能为你以后的事业打下基础。

4.大学是一生中最后的校园,因此大学生为了以后的工作应多在学校储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必要的各种技能证书。很多企业职位对其应聘者都有技能证书的要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应该趁早考取一些相关的技能证书,以备毕业应聘作为自己的优势。

5.在踏入社会前,应该要对自己的性格和突出优势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更适合哪类工作,和在应聘竞争中脱颖而出。

6.在大学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前,应该要对就业市场各类信息在各种途径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大量可靠的市场供求信息,才能做到目光远大,思维敏锐,行动果断,把握机遇,在择业中获得成功。

下载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从当代大学生特征变化谈大学教师教学意识变革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舶来品”佛教谈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含五篇)

    从“舶来品”佛教谈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摘要:当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众多宗教教徒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和浅析,呼吁社会高度重......

    从是金子总会发光谈当代大学生与实事求是

    从是金子总会发光谈 当代大学生与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是哪个傻瓜说是金子放在哪都会发光的? 是谁我不清楚,可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却经常用这句话来骗自己! 自以为自己就是一块金......

    从当代居住模式的变化谈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最终5篇)

    从当代居住模式的变化谈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 住宅是所有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住宅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消费热点并开始向支柱产业发展,住宅的发展趋势必将对社会经......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从课程意识角度谈教师的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从课程意识角度谈教师的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从课程意识角度谈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节课下来,我们看到教师不仅从数学知识本身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

    谈大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摘要]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有效的教学体......

    大学课堂素质教学意识论文(合集五篇)

    【摘要】本文就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什么意识才能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教学意识大学课堂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大学生教师......

    从化工热力学教学谈“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

    从化工热力学教学谈“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提出了化工热力学教学中如何强化“节能减排”意识的措施:在绪论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教学内容始终贯......

    谈大学篮球教学的体制性改革论文

    摘要:篮球运动是在我国普及度比较高的一种运动,在大学体育中也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在当前大学教育体制不断深化的改革过程中,篮球教学也应当进行体制性的改革与创新,以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