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约本土奢侈品牌成长的瓶颈因素探析管理论文
[摘要] 本文从奢侈品牌的构成要素入手,指出本土准奢侈品牌的不足及制约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主要成因。
[关键词] 奢侈品牌 要素 制约
在国际上,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从国际上众多运作成功的奢侈品牌来看,作为完美主义者,与大众品牌的区别在于它必须具备一个无与伦比的特质,一些难于替代、模仿和逾越的特定元素,从而巩固其专有性、稀少性、特色性、神秘性、时尚性的地位。成功的奢侈品牌应具备如下要素:
一、奢侈品牌的构成要素
1.昂贵、非大众化
就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奢侈品牌是富裕阶层的专属品,是贵族形象的标志。标志的意义就是:成功和富裕,而成功和富裕是经济社会中人们奋斗的目标。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因而需要与大众品牌进行区隔,让大众消费者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
2.艺术化、惟美化
人们对奢侈品的评价往往是将其和艺术品相提并论,因此奢侈品在设计与质量上要与其尊贵的身价相匹配:包括顶级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考究的用料、以及超凡细腻的手工在细节上精雕细琢,并加入艺术元素、以最先进的技术塑造精致而唯美的创新风格。如雷达表引以为荣的是永不磨损的表面、而宾利津津乐道的是英国顶级工匠全手工缝制的真皮座等等。
3.符号化、情感化
奢侈品牌是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为主,属于符号性消费,非功能性消费。许多消费者的购买目的主要是体验异域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满足他们社交及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奢侈品牌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卖产品所富含的、能够带给消费者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百达菲利手表,卖的不仅仅是手表本身,卖的是尊贵和世代的精神传承;万宝龙钢笔,卖的不仅仅是钢笔本身,卖的是高雅的品味和上流社会的气质。
4.品牌专一化、个性化
所谓品牌的专一化,指的是奢侈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对于奢侈品牌而言,跨越两个行业进行品牌延伸,将导致品牌个性模糊,往往难以取得成功。反之,只有赋予奢侈品牌唯我独尊的独特气质,才能够保证其难以被对手模仿、替代或超越,这种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也才能赢得特定阶层的关注和青睐。
二、制约本土奢侈品牌成长的瓶颈因素
据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测算,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大约在4年后将达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万元。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牌趋之若骛,然而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奢侈品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国外品牌,从中却难觅本土奢侈品牌的身影。笔者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本土奢侈品牌的脱颖而出:
1.本土准奢侈品牌自身往往缺失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作为奢侈品牌,精尖品质并不是全部,其背后的一些元素,比如赋予这个品牌想象力的历史文化内涵、时代感和品牌所代表的国家形象等,是奢侈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讲究时尚和历史并重的行业是企业打造奢侈品的重点领域,国内的这些行业目前很难产生出奢侈品牌,主要是由于对其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尚价值还不够重视。例如中国的高档白酒是具有数千年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特殊产品,在历史感、传承感方面,与目前所公认国际洋酒品牌人头马、马爹利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中国白酒品牌虽有厚重的历史感,与国际洋酒品牌相比,则显得沧桑有余而时尚化不足。显然在对品牌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无法有效地表现其在时尚性与奢华感上的制造能力。
2.本土准奢侈品牌难以引起国内社会各阶层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现阶段国内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人群结构呈多元化的特点,且在消费人群的年龄上年轻化较为明显,即在西方发达国家,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是奢侈品的消费主力,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20岁~40岁的年青人中,这个群体对于奢侈品牌的理解与购买呈现如下特点:首先是大多消费者认为顶级品牌源于欧洲,也相信只有欧洲制造的顶级品才是最好的。原因在于国内社会各阶层公认的顶级品牌奢侈品很多是在欧洲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带着深深文化烙印的奢侈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人们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体会欧洲贵族气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国内消费者非常喜欢在旅游时花钱,消费者在国外旅游时,尤其在欧美国家的购物支出往往比在国内旅游的购物支出多一倍。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市场的需求因奢侈品售价过高而受到抑制,即追逐奢侈品牌的城市白领们对价格仍然比较敏感,同时在国外购物则意味着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更多、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3.国内企业缺乏奢侈品品牌化运作的理念和手段,准奢侈品难以引起国际市场及特定阶层的关注
检验一个品牌能否成为奢侈品牌,就是看其是否能成为特定阶层的标志、能否融入国际市场关注的视野。长久以来,中国并不缺乏所谓的奢侈品,古玩字画、珠宝玉器等都是中国人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奢侈品。然而,国内的奢侈品牌却鲜有建树,在国际市场也很少有扬名的机会,这其中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内,但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奢侈品品牌化运作的理念和手段。由于品牌运作管理的不足,国内消费者面对的一些准奢侈品如高级茶叶、高档白酒、红木家具等,难以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同,也难以成为特定阶层的标志符号。
参考文献:
[1]李雄:探求奢侈品成功密码[J].销售与管理,2006年11期
[2]杨明刚奢侈品牌市场运营规律及演进[R].企业研究,2006年10期
[3]肖明超:中国奢侈品牌的营销哲学[R].中国名牌,2006年7期
第二篇:浅析女干部成长的制约因素
选拔培养妇女干部是衡量一个国家贯彻男女平等原则的重要指标,也是展现一个社会民主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女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措施,促进了女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进展,近年来,在选拔培养女干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依然存在着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形成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受到许多因素的困扰和制约。
一、选拔培养女干部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她们在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培养女干部的步伐。只有把她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大批女干部的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发扬人民民主。广大妇女参与党与国家以及社会的各项管理实务,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担任领导职务,一方面反映了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进程中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妇女日益增强的参政意识,充分肯定广大妇女日益提高的参政能力,把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际步骤,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为她们参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项管理事务提供机会和条件。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女干部的重要作用。广大妇女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各种丑恶现象做斗争,努力促进家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她们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培养女干部工作,更多地从优秀妇女中选拔领导人才。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对新时期的党的建设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选拔培养女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女性一直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随着妇女自身经济社会地位的发展,这种状况在渐渐地改变,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女性干部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家庭责任的分配正在朝两性平等的方向转变,女性干部在繁忙的工作结束之后,所需负担的繁重家庭劳务已有所缓解;对子女的教育也从专属于妇女的责任向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转变等,这无疑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但是工作中的角色扮演与家庭和婚姻过程中的角色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在几种不同的角色期待中面临压力和困难。
(二)性别歧视观念仍然存在
传统职业发展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劳动力市场和组织结构中的性别歧视,把女性隔离在组织之外,强化了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的刻板印象用某一性别的特点取代某个人的个性和特点,把女性当作一个内部毫无差异的群体,也给女性领导发展带来无形的阻碍。社会上“男女有别”的观念,也给女性参政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也给她们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不便。
(三)女性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受心理素质和社会性别文化素质的制约,一些女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缺乏自信心,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一些女性从政的前期准备不足,走上领导岗位后很难进入角色,和男性领导干部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女干部,甚至也接受男权意识,满足于目前的岗位,不求工作表现突出,不思进取,有强烈的依赖心理等等不正确的态度。
三、选拔培养女干部的积极对策
(一)优化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最重要的是社会属性,传统的性别文化不利于女性干部的培养与成长,因此,还需要为女性的成长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社会氛围。社会舆论和导向是女性干部得以成长、成才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当今社会,舆论在影响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利用好这一传播媒介,将会对女性干部产生积极的外部舆论氛围。一是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高平等意识。宣传党和国家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二是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妇女人才,要广泛宣传各条战线妇女典型,各类三八红旗手,宣传女干部的业绩和贡献。充分展示女干部的先进形象和精神风貌,有效地扩大女干部的社会影响,提高女干部的知名度,使女干部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精明强干的领导能力,为民造福的突出政绩为各级领导所了解,为社会所承认,为群众所熟悉,从而形成理解、重视、支持女干部的社会氛围,为女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具有和男同志平等的机会,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发展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
面对家庭和工作平衡中的两难问题,要积极地发挥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持力量,如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规范服务市场,促进家务劳动市场化和社会化。在倡导转变传统的由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观念的同时,鼓励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庭劳务,以减轻女性领导在繁忙工作之余的家庭负担。对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女性领导而言,家庭始终是她们心中无法放下的“包袱”,女性干部的生活常态变成了白天在外工作,下班之后还需回家承担一切的家庭重任,包括洗衣、烧饭、照顾长辈和子女等。如此以来,势必会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现在,越来越多女性干部会选择家政服务,可以在繁忙的工作后得到短暂的休息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家政服务,以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缓解双重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
(三)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女干部的配套制度 1.后备制度
妇女后备干部建设是整个女干部队伍建设的起点和基础,各级党委应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总体规划,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女性后备干部队伍,这是保证女性参政和参政质量的基本前提。后备干部的人选范围,不应局限于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而要面向广大妇女群体,以保证女性领导干部来源的广泛性。2.举荐制度
妇联做为党委领导下的一个群团组织,是联系党委和群众的桥梁组织,也和妇女的联系最广泛、最直接,因此,妇联要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中积极发挥好推荐、培养的作用。妇联组织要积极做好后备女干部和基层女干部的发现、储备、培养和推荐等工作,努力保证培养女干部工作有源头活水,可持续发展。作为女干部的“娘家”,妇联要坚持一手抓培养,一手抓“推优”,架起联系党委和广大女干部的坚实桥梁,促使女干部脱颖而出。针对女干部的现状、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妇联要密切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妇女干部。妇联本身就是重要的干部资源库,是输送女干部的摇篮。要在党委的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切实把优秀妇女干部选拔到妇联领导岗位上来,把优秀妇联干部交流到其他岗位上去,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培养输送优秀女干部的重要基地之一。3.评价监督制度
组织部门要分析女干部的现状和后备女干部的情况,建立健全女干部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的评价机制,使一些优秀的女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党委要及时督促指导开展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查与监督,把好选人用人关,确保把真正有能力的女干部选拔到合适岗位上来,不断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
(四)加大培训锻炼力度,提升女干部素质 加强女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是增强女干部内在动力,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为此,就要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并重,一方面加强对青年女干部政治、经济、党建、社会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及专业知识、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知识的培训,重点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帮助青年女干部认清形势,增强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赴外学习、下派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女干部在实践一线锻炼提高。实践锻炼是最好的培训。要在对女干部进行理论和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实践锻炼上。重视关键岗位锻炼的同时重基层一线锻炼。要大胆选拔使用,培养是为了使用,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即是如此。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导基础上,从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做起,建立健全有利于女性干部成长、发展的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女性干部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相信,党委和政府对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高度重视,妇联组织以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将会不断取得进展。
第三篇:试论打造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设想和建议
内容摘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行列,但是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却极其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概况,接着总结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行列,但是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却极其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概况,接着总结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奢侈品;困境;策略
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增长速度迅猛,2004年中国奢侈品份额在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份额排行第三位;2006年中国是第二位,占25%;而最近,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2009—2010全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由2010年1月的86亿美元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上涨了3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首次直逼日本,超过美国,稳居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亚军宝座。在世界各国奢侈品市场销售份额下降和维持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份额仍然表现为上升趋势,预计5年后,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以上的全球份额,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越来越多的全球奢侈品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抢占中国市场,中国势必成就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的持续增长,借此发展机遇,有很大一部分人先行进入了富裕阶层,跨入了奢侈品消费者的行列,并且这一群体将保持持续增长。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度增长,财富积累效应明显,中等收入阶层迅速扩大,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将大大增加,豪门比例日益提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据安永统计数据表明中国1.75亿的人口可能成为奢侈品的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庞大的消费市场直接引诱了众多奢侈品牌纷纷入驻中国市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令人费解和遗憾之处。
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困境 1 缺少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是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都是植根于欧美文化土壤,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有效的品牌运作,使得欧美奢侈品牌能够明确表达其所代表的精神实质与独特风格,比如香奈尔的优雅、劳斯莱斯的贵族气质等。在我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也才一二十年的时间,奢侈品牌的培育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中国本土企业的传统文化的断层与商业文化的滞后,品牌定位与内涵模糊,又受到来自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激烈竞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是奢侈品牌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可能是我国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假冒伪劣奢侈品牌不仅严重损害了真正消费奢侈品的消费者的利益,也大大地打击了人们对于奢侈品牌的信心与认知。奢侈品本该具备的体验和炫耀功能不能达到,这对奢侈品牌的打击不容忽视。2 受传统消费观念的约束
首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老一代人往往将奢侈品与资产阶级的奢华生活、浪费画上等号。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成长。此外,目前我国提倡集约的发展模式,尤其目前国内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很大部分是高收入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过多奢侈品的消费容易引发贫苦及低收入层次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的不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国内奢侈品的经营者更多关注了赢利,忽视了如何合理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奢侈品友爱、热心的一面,以消除大众对奢侈品牌的抵触情绪。其次,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盲目追求、崇拜。他们心中奢侈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高昂价格联系在一起,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体会欧洲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奢侈品而言,品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制造地点和历史往往赋予了奢侈品更多的含义。国外奢侈品牌深入人心,人们甚至习惯于去精品店或到国外旅游时采购国外奢侈品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种状况对于本土奢侈品牌的先期资金积累与长远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第四篇: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
影响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科技人才的创新性不足,仍是我国人才队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为什么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应试教育导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但也反映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属于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往往存在着“知识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人才评价标准不完善。现有人才评价模式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着评审标准不统一、主观随意性大、不易操作、能力与业绩难以准确衡量等问题。同时,又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因素,特别是学历导向严重。在人才评价特别是职称评审过程中,按资排辈、靠印象、凭人缘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职称名不符实,失去意义,成为待遇的象征,资格证书也不能有效说明持证人的实际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这种评价标准往往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高校中的科研人员为科研而做科研,对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关注不够,其结果就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想出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制: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重点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各种研发机构;进一步深化国有科研院所改革,提高其科研活力和能力;加快部分军工科研院所向社会科研机构转变的步伐,或开展军民科研机构的合作,尽快将军事科研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基础理论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上的作用,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设立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发挥各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或社团研究机构(如研究会、学会等)的作用;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设立一些区域性创新组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促进其不断升级;大力发展科研中介服务机构等。其次,应该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主要要做好如下工作:从“科教兴国”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完善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将科技部及其他相关科技管理机构(如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有关职能进行整合,减少内耗,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科技管理部门与各类创新主体的联系机制;转变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公共服务,为各类科研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共性技术开发的资助机制,使国家财政有限的经费落到真正能开展创新研究的人和机构手中;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科研成果申报、审批和评审制度,为各类主体公平竞争提供保障等。
如果我国完成这些建设,我们就可以尽快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国民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五篇:大学生手机品牌选择制约因素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手机品牌选择制约因素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手机品牌的态度,我们特做此项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对我们的调查非常重要。希望您完成以下问题,我们会做好您信息的保密工作。谢谢!(请您对每一个问题的满意选项划√)
性别A.男B.女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
1.请问您购买手机时,对于品牌效应的看法是什么?
A.追求国内知名品牌B.追求国外知名品牌
C.明星效应D.无所谓品牌,满足自己即可E.其它_____
2.您现在使用的手机是什么品牌 ?
A.诺基亚B.三星C.摩托罗拉D.LGE.联想F.步步高G.OppoH.中兴I.索尼爱立信J.K.苹果L.金立M.其它_____
3.您现使用手机的款式是哪种?
A.直板式B.翻盖式C.滑盖式D.旋转式
4.您注重手机的哪项娱乐功能?(多选)
A.MP3/P4B.照相C.摄像D.蓝牙(红外线)E.上网.F.游戏G.其它____
5.您现用手机的价位是____元?
A.800以下B.800-1599C.1600-2399D.2400-3200E.3200以上
6.您对现用手机品牌最满意的方面是:
A.外观B.品牌知名度C.功能D.售后服务E.信号 F.价位G.电池
7.您对现用手机品牌不满意的方面是:(请选两项)
A.外形B.颜色C.功能D.售后服务E.信号 F.价位 G.品牌知名度 H.电池
8.您挑选手机品牌时较看重哪些方面?(请选两项)
A.待机时间 B.抗磨损度 C.信号 D.通话质量 E.按键的舒适灵敏度 F.辐射强度
9.请问您大致估计,平均月消费是多少?
A.500以下B.500-999 C.1000-1499D.1500以上
10.请问您会在何种情况下更换手机?
A.被新款手机吸引B.现有手机功能不能满足需要C.手机出现问题或丢失D.其它___
11.请问您更换手机时会选择的价位是多少?
A.800以下B.800-1599C.1600-2399D.2400-3200E.3200以上
12.当您需要购买下一部手机时,会选择什么品牌?
A.诺基亚B.三星C.摩托罗拉D.LGE.联想F.步步高G.OppoH.中兴I.索尼爱立信J.K.苹果L.金立M.其它_____
13.您当时在购买现有手机时,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A.新品上市B.广告效应C.经人推荐D.品牌效应E.降价促销F.其它___
14.您对新款该品牌手机有什么期许?
A.蓝牙传输范围增大 B.待机时间增长C.扩大手机内存 D.信号稳定度增强E.其它___
15.您觉得手机的款式对选择某一手机品牌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 C.影响很小D.从没有影响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小米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