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很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必须在资金上大加投入,在制度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政策上增加人才支持与科技支持,同时努力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可能完成农业科持续发展这个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制约,1、农业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调查表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额不断上升,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七五”时期为1167.7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9.1%;“八五”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为2390.4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加了1222.69亿元,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8.8%,比“七五”时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农业投入不足将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报道: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5%,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特别对农业生产有直接贡献的常规技术研究及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投入偏低。而一般认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能使为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撑,并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2、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发展中贡献率比较低的现象确实是存在。据有关专家评估,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78%。陈章良表示: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多数领域仍有10-15年的差距。我国在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如农业生物技术,我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抗真菌、抗细菌、除草剂延熟研究等,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水平至少相差10-15年;在微生物农药、兽用疫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家禽胚胎移植、人工种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至少也相差10-15年;而在电子计算机农业应用方面,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历史,与发达国家农业数据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的广泛使用相比,至少相差20年时间。
3、农民素质不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劳动力有4.8亿,我们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科技文化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8亿的劳动力中,小学以下的占40%,初中文化的占48%,高中文化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仅1%,我国整体农民素质不高已经影响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小康建设进程。
4、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运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5、农业市场不完善,销售渠道不顺畅。2010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等恶意炒作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
6、另外,农业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和行业交流吧够也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二篇: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作者:郭印/高连廷 时间:2009-06-2
3[中图分类号]F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02-736×(2008)02-001 2-0
4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人们在依靠传统生产模式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代际危机后,经过深思熟虑所确定的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今天,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明确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能源利用结构、自然资源价格等一系列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影响,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存在缺陷
以科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产权理论,是对排污企业征收税金和罚款,即所谓的“庇古税”所依据的主要经济理论。但是目前,这种“先污染,后治理”、“付费排污”的末端处理方式的消极作用正日益显现。为此,许多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深刻挑战。
他们认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不仅具有代际性而且具有国际性,而主要为当代有行为能力人设计的产权制度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根据科斯定理,若市场交易费用为零,只要对产权有明确规定,在发生外部效应时,可以通过谈判协调,相关方面将会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资源有效配置仍然是有可能的。但实质是,无论交易费用是否为零,相关各方是否会进行协商,对环境资源拥有产权的同时就是拥有了污染环境的权利,依据这种产权制度安排,当代人有权对环境进行“先污染,后治理”。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采取事后的治理和惩罚措施(“庇古税”),也无法界定污染给当代社会和代际、国际社会带来的损害,因为环境毕竟不是灯塔,不是一个容易估量的、简单的物权。因此,现代产权理论无法用来解释和安排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种新的、能够体现自然资源代际性和国际性的产权理论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定价过低
显然,末端治理并不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追求的唯一目标,依据“3R”(Reduce, Reuse, Recycle)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生产源头开始就要避免废料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是对材料和能源的再利用,以及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再处理。但是在中国,目前企业普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原因在于,我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定价过低。自然资源的低价格,间接抬高了可再生资源的价格,导致企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成本高于使用现有资源的成本;环境容量定价过低,企业只需要支付较低的排污费,就可以继续生产,企业治污的费用远高于排污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逐利的企业不可能自觉地节约成本、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资源。
1.自然资源定价过低。自然资源既包括原材料型的资源,如矿石、林木,也包括传统上被视为公共物品的自然资源,如水和大气。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品价格一直受政府管制,价格偏低,原材料同最终产品之间的比价偏高,间接鼓励了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普遍存在。采用现有原材料和技术,企业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相反,受价格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企业如果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技术进行生产,将面临成本高、产品价格高、市场风险大的不利局面。以我国中部某省一家火电厂为例,这家电厂由于设备陈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和煤渣含量不断增加,每年被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以及生产及环保设备维修费用多达2000多万元。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仍不愿意改变这种“拼资源”的生产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煤电经济仍处于“热”发展期,电厂拼资源,仍能实实在在地捞到好处。2005年这家电厂发电量高达35亿多度,利润4000多万元。用他们的话说,如果投入资金搞技改,就不会有这样的盈利,职工们也不会答应。我国目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结构造成的煤电过热现象,给这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相对较低的煤炭价格给电厂带来的巨大利润,更直接导致了企业对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漠视。目前该电厂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了省级评审。一个耗能更多、规模更大的火电厂又即将诞生。
2.环境容量定价过低。环境容量价格的形成,狭义上说是由于残余物流对环境系统施加负荷,造成环境容量的稀缺性,进而使容量资源成为经济物品,具备价格。目前我国对环境容量定价普遍偏低,排放成本界定不合理,排污费定价相对极低,企业具备了免费或低成本排放的极大可能,造成外部不经济。由于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对工艺、设备、人员等有多方面的要求,当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高于循环经济本身所节约的原材料成本时,由于排放又是免费或低廉的,企业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对废物的终端处理或者付费排放,而不会从生产源头上自觉控制废料的产生和污染的排放。可见,排放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循环
经济的可行性,而偏低的环境容量定价大大降低了排污成本,企业缺乏控制排污、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和动力。
三、相关经济措施老化
受自然资源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一些经济制度安排制约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并阻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步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排污费的低价征收,这里只谈一下我国目前有关环境资源的税收、财政补贴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措施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利影响。
1.缺乏专门的环境税收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家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环境税制,而且环境税已经成为环境政策的主要手段,并为削减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技术革新和提高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和环保基金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仍是一片空白。对煤、石油、天然气和盐等征收的资源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是针对使用自然资源所获取的收益,其目的在于,调整企业单位间的级差收入、促进公平竞争,而在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上收效甚微。可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但是这种税收制度对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起到的却是抑制作用。因为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的成本中增值部分所占比例较高,而增值税就是按增值的比例缴纳税收,因此,按产值计算,循环利用资源反而需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今后,随着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逐步启动,可再生利用原材料成本将逐渐走低,如果这种税制不加以改变,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抑制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2.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负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曾对于保护资源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今天,它的负面影响却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助长和支持了能源价格的偏低。价格低,财政补,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能得到资源补偿费的多是国有大中型矿山、冶金企业,而那些浪费严重的乡镇和私营企业则鞭长莫及。此外,目前从事有关污染防治、环境无害工艺技术的环保企业以及拟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企业,还普遍不能享有贴息贷款等财政信贷激励的政策。循环经济项目、环保项目不仅投融资渠道单一,而且由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统一,大量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保项目仍被当成一般工业项目来审批,在政策和信贷资金方面得不到支持。
四、产业规划和布局缺乏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小、中、大三个层面实现,“小”即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中”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态产业链的建立,“大”则包括由循环型生产所带来的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消费方式和模式的改变等等一系列社会发展和变化。从小、中、大三个层面的单个实现主体的规模来看,基本上呈现的是大、中、小三种状态。因为,对于“小”层面的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足够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例如,辽宁的鞍钢和本钢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就能够利用自身的产业规模和企业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内部循环生产,并且已经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方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对于众多中小企业,也就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更多参与者来说,由于单个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独立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达不到成本最小化,与利用新的资源相比没有经济优势,导致它们在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上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积极搭建相互之间的产业生态链,共同寻求资源利用的连续性和规模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中小企业之间产业生态链的建立很难自发形成,这就对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小到某个城市内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大到区域经济圈内产业集群的安排和规划,都需要各级政府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之间生态循环链条的搭建,以有利于园区内或经济圈内中小企业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是目前受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产业规划部门还习惯于仅仅依据企业的知名度、规模、产业内容等传统因素,来进行产业规划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将企业间的循环发展作为产业规划和布局的重要因素,来加以充分考虑和论证的经济决策还不多。在这样的产业规划和安排下,在许多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和废弃物之间根本不存在可循环性,有的园区甚至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不仅没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反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大范围的集中污染。
五、废物回收利用产业规模化不足
要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必须要有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进行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和再利用的专门企业,以促进循环型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搭建,实现规模效益。1999年德国玻璃瓶的回收再利用率达到85%,废纸达到88%,各类包装材料的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00年各类居民垃圾中的50%得到再利用,居欧盟各国之首。目前美国纸张和软饮料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超过了40%,软饮料罐和铁制包装的回收率则超过了55%。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规模化的废物回收利用企业的良性运作和发展。目前德国废物回收领域从业人员已达24万,年营业额500亿欧元。美国最大的废弃物回收利
用行业,即纸制品的回收利用,雇佣员工接近14万,年销售收入接近500亿美元;利用废旧材料的再制造工业,1996年的总收入已达53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家用电器、家具、音响、农场和园艺设备等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收入。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200万吨废纸、200万吨废塑料、100万吨废玻璃等大量宝贵再生资源,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每年有超过千亿元的财富从垃圾中消失。统计表明,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每天平均产生生活垃圾近7000吨,有机垃圾占67%左右,而纸、塑料等可回收资源约占28%,如果全部填埋,每年损失的利润将高达6800多万元。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产业还远未形成规模,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回收主要依靠拾荒者来完成。他们大都来自贫困乡村,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培训,普遍处于单打独斗、薄利经营的状态。具有独立经营地位、有一定规模的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十分缺乏,废物回收利用产业更无规模化可言,顺畅的城市废弃物供需链条还远未形成。
六、法律手段不健全
从各国经验看,循环经济不可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自发产生,除了依靠经济手段的引导外,还需要借助立法手段来强行改变企业行为。纵观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取得可观成绩的美国、日本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无一不是在立法和执法行为上做到了及时、周密和严格,从他们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1.缺乏专门的循环经济立法,现有相关法律条文过于宏观庞杂,操作性不强。自1979年以来,中国在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方面已经有全国人大制定的28部法律、国务院颁布的50余部行政法规、国家环保总局等制定的170余件部门规章,546个全国性的环保技术标准,同时还有批准和签署的国际条约48件。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或修改的诸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都或多或少地间接涉及了循环经济的某些内容。此外,《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法规条例都规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及优惠政策,但由于对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和认识尚停留于初级阶段,我国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的循环经济立法。在综合法律层面,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未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颁布并实施的,也未在法条中确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思想。因此,目前循环经济在综合环境基本法层面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专项法层面上,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内容庞杂,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这些专项立法基本没有采取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还是污染防治型的立法。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也只是代表了循环经济的一个初级阶段,把末端防治转变为源头防治,着眼于生产领域,只是定位在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过程,它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部参与,因而尽管采纳了循环经济的部分理念,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还不能看作是循环经济立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是在部分省级立法层面上,制定了比较明确的专门的循环经济法规,如《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以及《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由此可见,我国在国家级立法层面并未对循环经济直接做出规定,只是在个别法律中附带地提到了这个概念,因而是不全面、不系统的,很难在实践中真正落实。
2.执法不严格。在1989年,当许多美国大城市都还处在猛扔垃圾、很少知道回收的时期,加州就担心将面临垃圾填埋场不够用的问题。该州立法机构于是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全州各市、县,在10年之内把送往垃圾填埋场的废料减少一半。具体期限要求是:在1995年,各地把垃圾量减少25%;至2000年时垃圾量减少50%;也就是说各市、县要对50%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违者将面临每天1万美元罚款的严厉处罚。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经济惩罚措施,确保了加州城市垃圾定期按量的减少。在我国,不用说每天1万美元,就是每天1万人民币的罚款,似乎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的排污企业已经习惯了不痛不痒的惩罚措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交完罚款,利润还有盈余,而且有的盈余还相当可观,因此交费排污已成为行业惯例,这样的惩罚措施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清洁生产根本无动力可言。更最可悲的是,我们有的环境保护部门,甚至将收取企业排污费作为单位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些地方官员,奉行地方保护主义,对一些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排污企业“明管暗护”,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口号,处处阻挠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这些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执法力度的不严,制裁手段的软化,背后实质是对经济指标增长的盲目崇拜和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无知和漠视。
纵观上述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在我国的规模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各国经验告诉我们,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先期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和扶持。虽然目前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已开始启动、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立法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但是,循环经济离普通大众还很遥远,我们还不知道生活垃圾该怎样分类,不知道废旧电池应该送往哪里,用于生产的可再生原材料可以从何处获得。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在发展循环经济这项重要工作上做大、做细,不仅让制定的法律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让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节约和循环,从而能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也希望政府能够放轻对GDP增长率的一味追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循环生产和节约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循序渐进地、全面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论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SXX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分
校
专
业 教 学 点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
涵义界定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由于各国社会制度以及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目前在我国尚无定论。我们这里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要地就是指政府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结构、功能、运行方式等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关键字}: 体制改革; 制约因素; 行政系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汇集点,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整体进程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影响整体改革进程的掣肘环节,其他领域的改革攻坚都有赖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因此深化和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涵义及动因
(一)涵义界定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由于各国社会制度以及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目前在我国尚无定论。我们这里认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要地就是指政府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结构、功能、运行方式等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行政系统对行政环境的适应过程。政府系统处在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位置,与整个社会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改革实际上是个充满活力的行政系统的重要存在方式,是行政系统自身根据执政环境的变更以相适应的行为。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能否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改革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举例来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为了适应战后国内国外环境,长期不懈的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目前已经大致实现了行政系统的现代化,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国内经济正蓬勃发展,社会变革迅速。因此,行政系统如何改革以适应执政环境是必须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变革过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增强行政系统的活力,促进整体效能的提高,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协同开展,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有准备、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的系统工程。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展开,分步进行。它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前苏联政权的一夜崩溃和它过快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循序渐进的改革可以说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理性的选择。
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权利和利益的分配。行政管理是行使公共权利的过程,也是社会利益调控的过程。在改革中必然会触及到对社会资源包括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
(二)动因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受到行政系统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根植于社会经济、政府、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不断自我调整和改造的需要,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其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部动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部动因主要是:①发挥行政功能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管理范畴,政府管理事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必然要相应改革行政机构和行政机制,使行政功能得以顺利发挥;②对行政权力进行监控的需要,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行政权力通常有自我膨胀的倾向,如不适当加以约束,则会偏离合理的权力轨道,难以遏制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官僚主义以及腐败行为;③调整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之间关系的需要。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组织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因素甚至冲突。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是:①经济的动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作为上层建筑要素之一的行政系统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调整和完善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全国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利用好,关键是立足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目前仍有部分国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予以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②政治的原因。国家政治体制模式、政治力量格局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往往对行政体制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二十多年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大的行政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每次改革的原因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③科技的原因。科技的发展促使政府行政日趋专业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这便要求行政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来适应,来学习,进而通过行政领域内的创新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如现代行政管理学起源于西方,随着在我国的研究和不断发展、完善,直接推动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电子政务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政务工作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变了传统的行政方式,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1、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的错误,认为自己是“全能政府”,政府管理就是控制,社会和民众都是被管制的对象,仍然高高在上,只要发施令,就会一呼百应,民众不敢不从;对自身功能认识错误,往往认为政府是“一家之长”社会是“小孩”,认为政府应对社会无所不包,功能应强于社会。
2、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错位、缺位、越位并存。政府包揽了过多的社会事务,承担了本应由其它职能部门承担的公共事务,社会中介组织没有充分发挥有效作用;政府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干涉经济事务,政企尚未完全分离;政府职能分工过细,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复。
3、行政管理方式不规范,制度不完善。行政管理方式、手段单一,重行政管理等直接手段,轻经济调控、法律约束等间接管理;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行政管理观念落后,重人治,轻法治;行政机关的决策、决定程序透明度和公开性不够,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行政权力与利益挂钩,有的行政机关把利益作为目标,把权力作手段;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够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滥用职权。
4、行政体制改革步伐落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来看,每次改革对于推动市场的形成与政府管理方式的完善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每次改革都是行政体制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进而直接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情况下开展的。相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明显落后,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前瞻性。
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制不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政府机构自身及个体的权力与利益,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是由政府自身发起,对权力与利益的追求,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自动力机制,只能依靠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但是,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并且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发展很不平均。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与不充分使行政体制改革受到了制约,因此,对体制和机构的多次改革,没有使政府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行政管理体制始终难于彻底。
(二)制约因素
1、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际上是战时体制的延续,这样的政治体制存在两个问题。①在行政系统内部,地方(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一切听命于中央(上级),事无大小,都得请示,造成工作中“文山会海”,“公文旅行”。严重影响行政效率。②政府对社会形成高度的控制和管理,造成政府越来越“大”,社会越来越“小”,使社会对政府产生依赖性,自身机制得不到发挥,迫使政府为承担不该承担的职能付出额外的管理成本,同时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精简。
2、法制不完善,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尚未完全建立。现代化的政府其实质是一个法治化的政府,其理想状态是政府依从法律赋予它的权力和责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这样的政府才是负责任的政府,才是公民可以信任的政府,才能保障社会、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法制化程度不够,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有限,法制观念不强,造成政府决策、政府行为不规范,甚至违法。
3、行政人员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成阻力。政府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对象。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而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基于外部压力下的自我改革,它需求政府对其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权力进行限定,对其自身的活动以及方式进行约束,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即有权力和即得利益格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阻力因此产生。
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系统性。体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做到整体协同进行,只能造成原有矛盾在行政体系内部转移和滞留,而不能得到彻底解决。1982年改革后国务院机构减少到61个,但后来又增加了11个,1992年改革从86个减少到59个,但1993年又膨胀到72个。2003年改革以后,虽然整体形势比过去几次要好,但仍然存在反弹的可能。缺乏系统性,使行政机构改革始终走不出精简与膨胀的怪圈。
{参考文献}:
[1] 王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 2007 [2] 李圣祥.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管理创新——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再认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C], 2005 [3] 王和平.邓小平行政体制改革思想与海南特区行政体制改革实践[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 [C], 2006 [4] 周坚卫.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C], 2002 [5] 张绍春.武汉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C], 2005 [6] 刘亭新, 周张莉.加强政府绩效管理 构建服务型政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 2007 [7] 王惠岩.当前我国政府改革应注意研究的四个重要问题[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C], 2005 [8] 领导言论[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C], 2005 [9] 郝国庆.以政治文明建设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 [C], 2004 [10] 李军.试论服务型政府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 [C], 2004
第四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范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引导力度,使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龙头企业在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中表现出竞争力不足,发展滞后,给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给予对策,希望能给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些希望。关键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因素
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从孕育产生到现在的蓬勃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生长、兴起、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国家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一批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明显。
1、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1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龙头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其他经济产业的基础,在经营中连接其他基础产业的发展,更是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可强力推进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农业结构的区域性优化。
1.2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农业国际化发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两个大的问题变化,一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低、消费需求不高,二是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和国外技术的壁垒挑战。然而,只有各方面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才能应对这两个大问题的挑战,龙头企业有实力和能力联合分散的农户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度,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力。
1.3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结构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我国农民对农村土地的转化及应用空间十分有限。在农村无法实现产业园及工业园区,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则具有企业产业的条件。因此,农业龙头企业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有效连接农产品和农劳人力的资源调整。同时,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农村在交通、通讯、建
筑、餐饮方面的产业发展,吸纳人力资源从事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1.4农业龙头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动力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多方面的产业,如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整体效益。同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和机制,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使农民享受到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2、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龙头企业发展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竞争力弱,产业链形成缓慢;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低,经济效益收益不高;龙头企业的发展不团结,兄弟企业结合不强,资源重复浪费,生产经营压力大;龙头企业规模小、创新性和竞争力不足;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企业新技术利用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部分企业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少,保留陈旧传统工艺和设备的多;采用新材料、新包装的少。显然,这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是不相适用的,因此,也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2.2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
在融资渠道中,融资手段缺乏,企业担保抵押困难,银行贷款难以到位。
2.3标准和体系滞后,产品质量欠缺
加工企业还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少数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经常出现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仍存疑虑。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2.4农业企业机制欠缺,人才匮乏
现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企业中,都认为农业没什么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的行业,在人才方面就很少有人进入,加上农业企业自身的制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流失许多科技人才改行,所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
3、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对策
为了尽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龙头企业,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龙头企业要树立科技兴企的理念,要加大力度对科技研发,建立农产品研发中心,不断开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引进新品种,填补我国农业结构的空白,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加快我国的工业机械装备水平,逐步达到国际水平。
3.2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龙头企业一方面在经营的同时,另一方要想法建立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带头推广优秀方法,注重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提高农业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将龙头企业的优良技术资源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资源。
3.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强化龙头企业智力建设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研发和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在农业企业中不够多,在跟国际跨国农产品企业相比,在先进技术、人才数量上都有大的差距。所以要加快建立人才的培养机制,注重培养农技推广的人员,让更多的人成为农业科技的生力军。因此,在人才方面,企业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来加快人才的培养。
3.4加强龙头企业兄弟间的分工合作,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企业之间要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减少企业由于涉及的业务范围广而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走精细化的品牌企业,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使农业从上、中、下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环节的专一功效,共同组成一个产业链条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打造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技术水平,想法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通过名牌战略的制订与执行,不断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蒲华.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09(4):45-47.[2]王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J].消费电子.2013(6):119-119.[3]黄晓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建议——以天水市秦州区为例
[J].甘肃农业.2013(11):7-8.[4]张中赫,康之良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基于美中鹅业有限公司发展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5):3086-3089.
第五篇:制约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制约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球运动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各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地各种级别的网球赛事更是接连不断。但是在高级别的四大公开赛以及各站网球大师赛中,即使能看到我国运动员的身影,也很少能打进第三轮,这说明我国的网球水平的整体水平较低。本文简要分析了制约着我国网球运动水平的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制约 网球发展 因素
首先,缺乏良好的竞争态势和育人环境。
每一个优势项目的发展都与各省市专业队的形成息息相关,优秀选手的培养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和良好的竞争环境。从教练员队伍状况看,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可以看出,教练员群体学历较低,具有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威信高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女子单打与世界高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男子项目还相当落后。后备选手在能力和水平方面尚未对一线优秀选手形成冲击。与世界同层次的青少年网球选手相比,技术、战术、能力、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就全国运动队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数量还是教练员、运动员水平都仍显得基础十分薄弱,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整体环境亟待加强和提高。
其次,网球项目的制胜规律认识不够深入。
制胜规律是竞技实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也是博弈理论中的核心部分。竞技实践活动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决策等活动,都必需服从于制胜规律的要求。而由于我国竞技网球运动起步较晚,对项目的发展趋势、职业选手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训练规律特点以及制胜要素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全面、深入、准确。如何处理好连续不断的比赛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赛与练的有机结合等问题尚需更加艰苦的探索。尤其是省市队伍受经费条件所限,外出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对这方面的认识就更加薄弱。
第三,科学训练水平不高。
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经过近百年的磨合之后,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从运动员选材、现实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计划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每一个环节都应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目前,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帮助,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教练员在科技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科技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我国网球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较低,制约了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迅速提高,教练员主动研究业务的风气尚未形成,科学训练水平还不高,对技术和训练手段的研究与创新,先进训练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训练的实战性,赛前、赛间小周期训练的针对性,训练、比赛节奏的科学性、系统性,各阶段训练、比赛的目的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第四,全国网球竞赛体系不够完善。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目前,全国性的网球竞赛已形成,但省市级的竞赛体制尚未形成或刚刚起步,许多竞赛环节还不完善,国内竞赛在比赛数量、级别及时间安排上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从参加全国性网球竞赛的代表队来看,主要集中在竞技较发达省市,许多省市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参加或机会较少,这不利于调动一般省市的参赛积极性。因此,国家网球协会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指导,培植公开、平等、有序的竞赛市场,完善竞赛办法,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比赛,并实行升降级制度,严格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审查,利用一切手段完善竞赛市场,调动众多省市的参赛积极性,以此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
第五,市场冲击大,教练员思想不稳定。
由于我国体制和网球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网球教练员的收入相对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已逐步在我国普及,许多网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以此导致国内业余网球陪打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业余网球教练员供不应求,陪打教练员的收入畸形高涨,对专业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趋向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献身精神。因此,如何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网球师资队伍是目前网协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最后,竞技网球职业化不高。
高度职业化是国际竞技网球的重要特点,国际网球在经费的运作上市场化的程度很高。职业化就是市场经济,一切与职业网球相关的模式,都得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建立,即有投入,就有产出,同时也有风险。如此高额职业化培养资金让国内很多家庭对培养网球选手望而却步,但是,国外却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商业化运行机制。一般来讲,在国际上投资职业选手的模式有四种:一是家庭模式,即从小到大,从投入到产出都是家庭行为,这种模式较普遍,如大家所熟悉的张德培、大威、小威姐妹,泰国的斯里查潘等。第二种模式是经纪人模式,即某经纪人或公司,在其经营的过程中发现了某“苗子”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在“苗子”还未成气候时,便如“买期货”似的与其签下合约,成器之前所有的费用由经纪人或经纪公司负担,成器之后双方共享奖金和广告收入等;第三种为企业或俱乐部投资,回报条件仅局限于广告效益和扩大影响。第四种为国际网球组织推广和发展战略投资,属短期和义务的。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在资金上保障对大量青少年选手的培养。而我国由于职业化不高,竞技网球运动的培养主要靠国家投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制约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特别不利于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