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大因素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小编推荐)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苏波在昨日召开的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上说,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吸纳新增就业人口,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仍有以下几方面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一、观念和认识仍然滞后。目前有部分同志认为,大企业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仅仅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根深蒂固,仍将民营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不少同志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识还不足。
二、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还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目前,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仍然主要面向国有经济,没有完全做到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服务也很不到位。
三、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一是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不够。二是行业准入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户籍管理等仍存在不公平待遇。
四、企业信用状况差,融资环境急待改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最大障碍。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企业寻保难。
五、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服务功能不健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普遍感到获取技术支持困难,政策信息渠道不畅。
六、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虽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相当数量还是家族式管理体制,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人员更是缺乏。生态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合法权益保护以及依法纳税等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
同时,苏波在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上认为,由北京首都创业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北京市西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北京市平信担保中心、北京市崇信担保中心、北京鑫昌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等5家实力强大的股东出资2.2亿元组建而成的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从1999年起,首创投资担保公司已累计为830多家企业提供了30亿元的融资担保支持。受托管理包括北京市中小企业担保金、北京市出口旅游企业担保金、北京市下岗再就业担保金,担保金总额达到5.8亿元。目前已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建立了11家担保合作机构,并经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担保试点机构
第二篇: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经管中心 贾自祥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活动,我到企业进行调查,抓住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实现六街镇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止,全镇共有民营企业21 家,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29980万元,实现利润850万元。完成税收1130万元。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肌体中最具活力抓住影响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发展民营经济的新路子,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希望之路。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不可避免的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因而往往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也就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家族式管理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二)融资难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虽然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出也已占到经济总量的60%左右,但与其对应的金融服务却严重滞后,民营经济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不到其发展资金的15%,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经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甚至出现了一方面民营经济扩大投资、进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资金或者贷不出去,或者贷给某些有问题的国企后难以收回的现象,造成资金整体使用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传统体制的不利影响、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和金融体系的外在制约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三大主要原因。如我镇的生态旅游业、茶叶公司等,都是因资金瓶径制约,而没有按期达产达效。
(三)不公平的政策环境是民营企业扩容提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宪法》修正案中,虽然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要求“推出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出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但是一些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例如银行、铁路、通讯、批发网、高速公路等30个行业却禁止、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另外在贷款、融资、市场准入、征地、进出口等诸多方面,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也要困难得多。
(四)大多数企业制度的形同虚设是民营企业的又一大弊端。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使得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据统计,我镇除金汇电子等少数企业有相关制度外,其他有80%以上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就是金汇电子厂,有规章制度,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社会化管理。首先要求企业业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使企业的市场决策更科学、更合理。决策者,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高层,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掌握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控制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操纵着这个企业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前途,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己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决策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广开融资渠道,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其次要建立和规范民营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积极组建民营企业投资担保公司。三是要努力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据统计,目前我国民间储蓄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但大部分都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如何激活这笔巨额的民间资本,并最终转化为内需,正成为扩大内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四)加强政策修订和环境优化,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投资经营。要尽快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
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从而改变困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换,把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
2008年9月
第三篇:制约XX民营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一、现状和存在问题
XX区成立以来,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最亮点,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全区累计有民营企业 户,个体工商户 户,注册资本 亿元,在2002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两番,其中2006年上半年新发展民营企业 户,个体工商户 户,注册资本 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以上。然而,冷静分析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我区作为XX新市区的功能定位相比还很不相称:
从外部氛围看,存在着“三个不一样”:
1、“三个不一样”,即外资与内资不一样,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不一样,大企业与小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厚外薄内”、“厚公薄私”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地说,对外来资本比较重视,注重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相比之下,对本地民企的重视程度不如外地资本,扶持力度也相对较弱,用企业话说:在本地干不如在外地干,在外地干不如在国外干。市区对“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小企业希望也能有相关扶持政策,有的企业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停留在面上讲得多,实质性扶持政策少。
从企业的自身情况看,存在着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规模小。全区近户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仅 家,产值销售过亿元的仅 家,其余都是中小企业。二是品牌少。全区民营企业拥有著名商标的 件(其中国家级1件,省级9件,市级21件),拥有名牌产品的 件(其中省级 件,市级 件)。三是科技含量低。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只占民营企业总数的2%不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9家,全区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不到10家,科技含量极低。四是结构不合理。我区民营经济中,从事服务业的占60%以上,从事生产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的比重为30%,从事农业的不到10%。而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从事以劳务性质为主的摊点零售和餐饮服务占45%,从事商业批发、房地产、科研开发的比例很低,结构明显不合理。五是资源依赖性强。普遍对土地、用电等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矛盾更加突出。
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视这些差距,并采取正确对策来努力缩小这些差距,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非经济因素影响分析
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浙江、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之所以存在明显差距,除经济因素影响外,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非经济因素影响:
1、历史条件上的差异。江苏一直是传统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强势地区,国有、集体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产生“苏南模式”,私营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XX而言,与全省一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为自然而必然的选择,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在XX仍然是如火如荼,而民营经济只能是路边小草,自我生长,发展缓慢。而浙江尤其是温州、台州,乃至浙南地区,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历史上浙江人一直有经商谋生的传统,同时由于地处海防前线,不象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可以接受大中城市的强烈辐射,不少人被逼外出闯荡谋生,大量农民外出经商务工,经过“离土离乡”闯市场和“自产自销”方式完成了资本和信息的原始积聚,年复一年,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程度终于成为全国之最。
2、地域文化的差异。历史上,江苏人精巧而守序,一直有一种“小富即安”、恋土恋家的惯性思维与传统,即使在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还是普遍存在温饱即安、恋家守摊的思维定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择业上,习惯于进工厂当工人,到月拿工资图个稳定,而不愿意下海经商办企业;二是在创业上,不太愿意吃辛苦,即使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也不敢冒风险大胆闯、大胆试,而是守土守成;三是创新意识差,习惯于随大流。就我区而言,原XX区内大企业较多,尽管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大多数是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宁愿在家乡安分守已务工或当白领,也不愿艰苦创业当老板或到外地发展,甚至有钱也不敢投资办实业,创业氛围始终不如浙江那样浓厚。即使是近几年通过改革改制,一批人才被推到了创业前沿,但就全区而言,XX人的传统思维模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冒一定风险创业做老板的勇气和胆量不如浙江。原江浦县作为农业大县,民营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而历史上,浙江人就主张从耕地上走出来经商务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铺板”千百年来,浙江人头脑中有根深蒂固的经商意识,相比而言浙江人精明而无忌,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
3、资本积累上的差异。就XX而言,由于多年来国有集体经济比重较大,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国家和集体,民间资本相对较少,大多数人的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个人创业和生产投资。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当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的时候,又遇到国家金融政策调整、银行防范风险措施越来越严格的政策瓶颈制约,因此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无形中就慢了一拍。而浙江由于已经有一个较长的时期私营经济唱主角,所以民间蕴藏的资本实力和投资潜力远比江苏强,加上很多企业创业成功的示范效应,更加激发了民间的投资欲望和创业欲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都能充分运用和把握金融政策机遇,也促进了浙江私营经济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到江苏、南京乃至XX来投资的大企业很多来自于浙江,南京几家大的餐饮企业投资者也都是浙江人。
4、政府作用上的差异。我区一直致力于发展乡镇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搞集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但也背上了一定的包袱,同时客观上也压抑了私营经济发展势头,直到党的十五大以后,才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但改革又不彻底、不规范,到2000年,全区乡镇企业中的原乡村集体资本仍占较大比例,政企不分的弊端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只是在新区成立以后,区委、区政府倾全力之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使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而浙江各级政府很早就默认、允许、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1993年、199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出台了促进和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消除了各类偏见和政策歧视,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生产经营环境。可以说,是政府解除了浙江私营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XX现实的非经济因素优势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新区成立后,我区十分注重营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区委、区政府治理经济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的决心从未动摇过,我区的政策环境也并不比其他先进区县差,在财政扶持、贷款担保、政府服务等都形成了特色,比其他区县更为宽松。我区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是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由于我区亲商氛围浓厚,发展潜力巨大,许多投资者普遍看好新XX的投资环境。
2、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区相继引进了一批驻区大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落户XX,为我区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有一定生产技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劳动力,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区企业改革改制的强力推进,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或一定的客户资源,辞职下海经商办企业,加之,XX老城区原来就是沟通长江南北的货物集散地,商埠经济较为发达,小商小贩较多,经商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这些都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3、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我区背山面江,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些为民营企业家在XX创业兴业,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我区为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门户,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省市沿江大开发战略中,众多企业都将目光聚焦XX,希望在XX掘一桶金。同时,由于成本因素,外资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本土企业为其配套生产,国际化产品必将逐步本土化,这就为我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四、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前提,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有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举措。
一是充分认清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本经济,富民经济,创业经济,是各类经济成分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各地谋求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安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从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构建经济增长极,加快实现富民强区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意义。
二是努力营造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继续贯彻省市提出的“六放”方针,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真正重视、正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彻底清险对民营经济的轻视、歧视的观念,冲破思想上的障碍、体制上的束缚,做到“四个一切”:一切遵守法律法规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都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切有益于富民强区的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所有制经济类型,都应当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和环境;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2、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我区要把服务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现代政府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贯穿渗透到政府经济管理的完整系统之中,最终落实和体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具体实践与行动上。就区政府各部门来讲,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在进一步提高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针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办实事、求实效。要全力保护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帮助私营企业排除各种干扰,严格制止“三乱”现象,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他们创业的积极性。要帮助解决私营企业在发展中的国民待遇问题,使其在土地使用、人才管理、项目扶持、贷款贴息、产业导向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要创造有利于私营业主创业的执法环境,只要未对社会形成危害和违法情节较轻的都应以教育引导为主,执法部门一般不予处罚。要大力推进企业信用预警机制,强化诚信建设。我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强劲,完全可以进入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体系,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浓厚氛围,大力吸引国内外企业和自然人来XX投资创业、兴业、安居乐业。
3、政府补位,加强引导,培养大批CEO式人才。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一般是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来体现的,政府往往通过培育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扶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面临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政府要及时补位,发挥作用,加强引导。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从新XX新发展来看,我区还急需培养出一批能聚集资本并运作资本的实业家人才。当前的重点工作,是要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大批优秀人才闯市场、创大业的浓厚氛围。要以有力措施激发出有能力创业人员的创业欲望,更要培养这批人才的冒险精神,让大批CEO式的人才在XX的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
4、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在历年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我区又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民营经济若干意见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具体贯彻实施意见,这一实施意见可以说是我区发展民营经济最优惠的政策,政策的优惠程度已经见底。一个好的政策出台后关键靠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加强督促和检查,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之成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可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的民营经济极有可能成为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亮点,从而将XX打造成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第一区,政策优惠最佳区,政府服务、投资环境最佳的首善之区。
第四篇: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作者:郭印/高连廷 时间:2009-06-2
3[中图分类号]F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02-736×(2008)02-001 2-0
4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人们在依靠传统生产模式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代际危机后,经过深思熟虑所确定的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快速发展之后,今天,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明确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受传统能源利用结构、自然资源价格等一系列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影响,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存在缺陷
以科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产权理论,是对排污企业征收税金和罚款,即所谓的“庇古税”所依据的主要经济理论。但是目前,这种“先污染,后治理”、“付费排污”的末端处理方式的消极作用正日益显现。为此,许多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深刻挑战。
他们认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不仅具有代际性而且具有国际性,而主要为当代有行为能力人设计的产权制度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根据科斯定理,若市场交易费用为零,只要对产权有明确规定,在发生外部效应时,可以通过谈判协调,相关方面将会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资源有效配置仍然是有可能的。但实质是,无论交易费用是否为零,相关各方是否会进行协商,对环境资源拥有产权的同时就是拥有了污染环境的权利,依据这种产权制度安排,当代人有权对环境进行“先污染,后治理”。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采取事后的治理和惩罚措施(“庇古税”),也无法界定污染给当代社会和代际、国际社会带来的损害,因为环境毕竟不是灯塔,不是一个容易估量的、简单的物权。因此,现代产权理论无法用来解释和安排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种新的、能够体现自然资源代际性和国际性的产权理论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定价过低
显然,末端治理并不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追求的唯一目标,依据“3R”(Reduce, Reuse, Recycle)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生产源头开始就要避免废料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是对材料和能源的再利用,以及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再处理。但是在中国,目前企业普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原因在于,我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定价过低。自然资源的低价格,间接抬高了可再生资源的价格,导致企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成本高于使用现有资源的成本;环境容量定价过低,企业只需要支付较低的排污费,就可以继续生产,企业治污的费用远高于排污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逐利的企业不可能自觉地节约成本、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资源。
1.自然资源定价过低。自然资源既包括原材料型的资源,如矿石、林木,也包括传统上被视为公共物品的自然资源,如水和大气。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品价格一直受政府管制,价格偏低,原材料同最终产品之间的比价偏高,间接鼓励了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普遍存在。采用现有原材料和技术,企业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相反,受价格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企业如果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技术进行生产,将面临成本高、产品价格高、市场风险大的不利局面。以我国中部某省一家火电厂为例,这家电厂由于设备陈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和煤渣含量不断增加,每年被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以及生产及环保设备维修费用多达2000多万元。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仍不愿意改变这种“拼资源”的生产模式,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煤电经济仍处于“热”发展期,电厂拼资源,仍能实实在在地捞到好处。2005年这家电厂发电量高达35亿多度,利润4000多万元。用他们的话说,如果投入资金搞技改,就不会有这样的盈利,职工们也不会答应。我国目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结构造成的煤电过热现象,给这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相对较低的煤炭价格给电厂带来的巨大利润,更直接导致了企业对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漠视。目前该电厂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了省级评审。一个耗能更多、规模更大的火电厂又即将诞生。
2.环境容量定价过低。环境容量价格的形成,狭义上说是由于残余物流对环境系统施加负荷,造成环境容量的稀缺性,进而使容量资源成为经济物品,具备价格。目前我国对环境容量定价普遍偏低,排放成本界定不合理,排污费定价相对极低,企业具备了免费或低成本排放的极大可能,造成外部不经济。由于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对工艺、设备、人员等有多方面的要求,当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高于循环经济本身所节约的原材料成本时,由于排放又是免费或低廉的,企业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对废物的终端处理或者付费排放,而不会从生产源头上自觉控制废料的产生和污染的排放。可见,排放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循环
经济的可行性,而偏低的环境容量定价大大降低了排污成本,企业缺乏控制排污、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和动力。
三、相关经济措施老化
受自然资源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一些经济制度安排制约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并阻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步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排污费的低价征收,这里只谈一下我国目前有关环境资源的税收、财政补贴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措施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利影响。
1.缺乏专门的环境税收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家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环境税制,而且环境税已经成为环境政策的主要手段,并为削减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技术革新和提高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和环保基金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仍是一片空白。对煤、石油、天然气和盐等征收的资源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是针对使用自然资源所获取的收益,其目的在于,调整企业单位间的级差收入、促进公平竞争,而在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上收效甚微。可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但是这种税收制度对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起到的却是抑制作用。因为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的成本中增值部分所占比例较高,而增值税就是按增值的比例缴纳税收,因此,按产值计算,循环利用资源反而需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今后,随着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逐步启动,可再生利用原材料成本将逐渐走低,如果这种税制不加以改变,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抑制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2.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负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曾对于保护资源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今天,它的负面影响却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助长和支持了能源价格的偏低。价格低,财政补,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能得到资源补偿费的多是国有大中型矿山、冶金企业,而那些浪费严重的乡镇和私营企业则鞭长莫及。此外,目前从事有关污染防治、环境无害工艺技术的环保企业以及拟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企业,还普遍不能享有贴息贷款等财政信贷激励的政策。循环经济项目、环保项目不仅投融资渠道单一,而且由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统一,大量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保项目仍被当成一般工业项目来审批,在政策和信贷资金方面得不到支持。
四、产业规划和布局缺乏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小、中、大三个层面实现,“小”即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中”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态产业链的建立,“大”则包括由循环型生产所带来的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消费方式和模式的改变等等一系列社会发展和变化。从小、中、大三个层面的单个实现主体的规模来看,基本上呈现的是大、中、小三种状态。因为,对于“小”层面的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足够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例如,辽宁的鞍钢和本钢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就能够利用自身的产业规模和企业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内部循环生产,并且已经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方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对于众多中小企业,也就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更多参与者来说,由于单个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独立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达不到成本最小化,与利用新的资源相比没有经济优势,导致它们在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上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积极搭建相互之间的产业生态链,共同寻求资源利用的连续性和规模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中小企业之间产业生态链的建立很难自发形成,这就对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小到某个城市内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大到区域经济圈内产业集群的安排和规划,都需要各级政府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企业之间生态循环链条的搭建,以有利于园区内或经济圈内中小企业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是目前受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产业规划部门还习惯于仅仅依据企业的知名度、规模、产业内容等传统因素,来进行产业规划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将企业间的循环发展作为产业规划和布局的重要因素,来加以充分考虑和论证的经济决策还不多。在这样的产业规划和安排下,在许多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和废弃物之间根本不存在可循环性,有的园区甚至存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不仅没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反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大范围的集中污染。
五、废物回收利用产业规模化不足
要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必须要有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进行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和再利用的专门企业,以促进循环型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搭建,实现规模效益。1999年德国玻璃瓶的回收再利用率达到85%,废纸达到88%,各类包装材料的再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00年各类居民垃圾中的50%得到再利用,居欧盟各国之首。目前美国纸张和软饮料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超过了40%,软饮料罐和铁制包装的回收率则超过了55%。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规模化的废物回收利用企业的良性运作和发展。目前德国废物回收领域从业人员已达24万,年营业额500亿欧元。美国最大的废弃物回收利
用行业,即纸制品的回收利用,雇佣员工接近14万,年销售收入接近500亿美元;利用废旧材料的再制造工业,1996年的总收入已达53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家用电器、家具、音响、农场和园艺设备等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收入。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200万吨废纸、200万吨废塑料、100万吨废玻璃等大量宝贵再生资源,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每年有超过千亿元的财富从垃圾中消失。统计表明,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每天平均产生生活垃圾近7000吨,有机垃圾占67%左右,而纸、塑料等可回收资源约占28%,如果全部填埋,每年损失的利润将高达6800多万元。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产业还远未形成规模,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回收主要依靠拾荒者来完成。他们大都来自贫困乡村,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培训,普遍处于单打独斗、薄利经营的状态。具有独立经营地位、有一定规模的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十分缺乏,废物回收利用产业更无规模化可言,顺畅的城市废弃物供需链条还远未形成。
六、法律手段不健全
从各国经验看,循环经济不可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自发产生,除了依靠经济手段的引导外,还需要借助立法手段来强行改变企业行为。纵观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取得可观成绩的美国、日本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无一不是在立法和执法行为上做到了及时、周密和严格,从他们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1.缺乏专门的循环经济立法,现有相关法律条文过于宏观庞杂,操作性不强。自1979年以来,中国在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方面已经有全国人大制定的28部法律、国务院颁布的50余部行政法规、国家环保总局等制定的170余件部门规章,546个全国性的环保技术标准,同时还有批准和签署的国际条约48件。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或修改的诸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都或多或少地间接涉及了循环经济的某些内容。此外,《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法规条例都规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及优惠政策,但由于对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和认识尚停留于初级阶段,我国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的循环经济立法。在综合法律层面,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未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颁布并实施的,也未在法条中确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思想。因此,目前循环经济在综合环境基本法层面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专项法层面上,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内容庞杂,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这些专项立法基本没有采取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还是污染防治型的立法。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也只是代表了循环经济的一个初级阶段,把末端防治转变为源头防治,着眼于生产领域,只是定位在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过程,它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部参与,因而尽管采纳了循环经济的部分理念,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还不能看作是循环经济立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是在部分省级立法层面上,制定了比较明确的专门的循环经济法规,如《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以及《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和《江苏省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由此可见,我国在国家级立法层面并未对循环经济直接做出规定,只是在个别法律中附带地提到了这个概念,因而是不全面、不系统的,很难在实践中真正落实。
2.执法不严格。在1989年,当许多美国大城市都还处在猛扔垃圾、很少知道回收的时期,加州就担心将面临垃圾填埋场不够用的问题。该州立法机构于是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全州各市、县,在10年之内把送往垃圾填埋场的废料减少一半。具体期限要求是:在1995年,各地把垃圾量减少25%;至2000年时垃圾量减少50%;也就是说各市、县要对50%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违者将面临每天1万美元罚款的严厉处罚。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经济惩罚措施,确保了加州城市垃圾定期按量的减少。在我国,不用说每天1万美元,就是每天1万人民币的罚款,似乎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的排污企业已经习惯了不痛不痒的惩罚措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交完罚款,利润还有盈余,而且有的盈余还相当可观,因此交费排污已成为行业惯例,这样的惩罚措施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清洁生产根本无动力可言。更最可悲的是,我们有的环境保护部门,甚至将收取企业排污费作为单位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些地方官员,奉行地方保护主义,对一些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排污企业“明管暗护”,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口号,处处阻挠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这些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执法力度的不严,制裁手段的软化,背后实质是对经济指标增长的盲目崇拜和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无知和漠视。
纵观上述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在我国的规模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各国经验告诉我们,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先期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和扶持。虽然目前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已开始启动、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立法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但是,循环经济离普通大众还很遥远,我们还不知道生活垃圾该怎样分类,不知道废旧电池应该送往哪里,用于生产的可再生原材料可以从何处获得。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在发展循环经济这项重要工作上做大、做细,不仅让制定的法律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能让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节约和循环,从而能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也希望政府能够放轻对GDP增长率的一味追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循环生产和节约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循序渐进地、全面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很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必须在资金上大加投入,在制度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政策上增加人才支持与科技支持,同时努力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可能完成农业科持续发展这个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制约,1、农业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调查表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额不断上升,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七五”时期为1167.7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9.1%;“八五”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为2390.4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加了1222.69亿元,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8.8%,比“七五”时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农业投入不足将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报道: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5%,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特别对农业生产有直接贡献的常规技术研究及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投入偏低。而一般认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能使为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撑,并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2、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发展中贡献率比较低的现象确实是存在。据有关专家评估,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78%。陈章良表示: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多数领域仍有10-15年的差距。我国在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如农业生物技术,我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抗真菌、抗细菌、除草剂延熟研究等,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水平至少相差10-15年;在微生物农药、兽用疫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家禽胚胎移植、人工种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至少也相差10-15年;而在电子计算机农业应用方面,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历史,与发达国家农业数据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的广泛使用相比,至少相差20年时间。
3、农民素质不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劳动力有4.8亿,我们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科技文化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8亿的劳动力中,小学以下的占40%,初中文化的占48%,高中文化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仅1%,我国整体农民素质不高已经影响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小康建设进程。
4、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运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5、农业市场不完善,销售渠道不顺畅。2010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等恶意炒作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
6、另外,农业产业结构上的缺陷和行业交流吧够也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