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1-6-26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了现阶段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虚拟大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客户关系管理等优势,指出其存在观念、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发展制约并提出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深远意义的变革,它的发展必将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达到了1230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为7700万人。我国网站总数达到了7884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则达到214175M。我国要实现21世纪的经济赶超战略,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发展电子商务的契机。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一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有人认为在网上建个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有人认为实现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就是电子商务;其实这最多只能算是电子交易。电子商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
1996年12月16日,联合国贸法会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认为:电子商务的概念应广泛涉及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方面的各种用途。
1997年11月6~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指出,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
IBM提出的电子商务的定义公式为:电子商务=WEB IT。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是把买方、卖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
HP公司提出电子商务是以现代扩展企业为信息技术基础结构,是跨时域、跨地域的电子化世界。HP公司电子商务的范畴按定义包括所有可能的贸易伙伴、用户、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承运商、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所有其他外部信息源的受益人。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的所有的商务活动高度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虚拟大市场
电子商务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它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实际上,随着通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理论上电子商务是没有边界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建立虚拟商务网络,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将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来重新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以虚拟的数字世界模拟现实的商务操作。相对于虚拟两个字,电子商务所形成的大市场、所开拓创造的新市场一点也不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商务洽谈、签约、各种单证的核对以及物流的控制和资金的交付都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
(二)降低成本
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
1.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包括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等等。距离越远,网络通讯的优势越大。网上信息传递还具较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信息传递和沟通而产生的人员费用和差旅费也可以大幅降低。网络广告也较传统媒体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
2.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在当今的市场中,往往存在着数量巨大的买卖双方,存在多道中间环节,各方都难以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例如,存在m个买家和n个卖家,理论上存在m×n种联络方式。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双方都通过平台来实现交易,那么联络的线路将减少为m□n种。这大大地减轻了企业了负担。利用虚拟市场,企业可以省去店面租金、铺货费用。市场门槛降低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利于突破由于资金、渠道和品牌而形成的市场进入壁垒,加强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3.降低采购和物流环节的成本。利用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可以货比三家,更充分地了解供应商的资料,实现采购的公开化、透明化。采用公开招标和电子商务采购方式,综合质量、服务、地域、物流条件等因素,使企业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数量得以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得以加快。与采购方的合作,可以实现更大的采购批量,获得更大的折扣。借助电子商务的即时通讯和控制,可以更准确地控制物流的批量大小和时间,实现供应链的柔性连接,将安全库存量降到最低。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使用网上贸易后,库存量由维持30天降为维持6天。
4.降低管理成本。企业的行政管理向无纸化、标准化、透明化方向发展。通过内部局域网或远程网络,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各分公司的经营总体情况和市场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并迅速把有关计划变动传递到下属各部门或分公司,从而降低管理中的耗费,降低管理成本。
(三)提高效率
1.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采用网格技术,员工可以跨系统、跨平台获得所需资源,协调能力、快速响应加强,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复杂的问题。
2.支持分析决策能力。在公司的市场分析或财务分析中,采用各种数据分析辅助工具,如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往往要使用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利用网格技术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来加速数据的访问、提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
3.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由于实现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整个渠道上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速度加快。互联网络将贸易中的商业报表标准化,使商业报表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使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无须人员干预,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渠道整体效率的提高使成员均受益。
(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以下简称CRM)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企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及区别客户,组织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以开发出满足客户个别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程序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它将企业的客户看成重要的资源,加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全面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使他们达到最高的忠诚度、留住率和利润贡献度,并能筛选出好的顾客。经济活动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需求结构变得日益复杂,企业产品的质量已不再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唯一因素。
传统的商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在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着客户信息分散、各部门不能共享、响应速度慢、每一客户有特定需求等缺点。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相应的软件可以实现各个部门掌握的客户信息的整合,避免因为人员变动造成的客户信息的流失;同时CRM不仅提供查询、检索功能,还可以进行分析、归纳,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代环境下消费者快速地接受大量信息,消费者的偏好也不断地改变。CRM可以为客户特别是重要的客户不断地迅速地提供符合客户自身特点的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方案。
三、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观念因素
1.消费者的传统观念。电子商务属于新生事物,它的运行模式与人们固有的消费、购物习惯差异很大,所以人们往往对电子商务持怀疑、观望甚至拒绝等态度。
2.电子商务企业的观念。现阶段许多搞电子商务的企业还停留在纯技术阶段,没有实现电子技术和商务活动的高度融合。上世纪末就有着很痛苦的教训,当时的电子商务大多数是属于网站型的,甚至有些企业只是做了一个网页,也就宣称企业上网了。在网络热极一时的情况下,很多宣布触网的上市公司股价连续涨停板,一片繁荣景象。随着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大批网络企业陷入困境。例如,网易的股价曾经跌到1美元以下,面临摘牌的危险。电子商务的发展陷入低潮。
3.对策:
(1)对于消费者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电子商务常识。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电子商务的普及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2)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观念要更新。电子商务不是电子和商务的简单相加,而是电子和商务的有效融合。企业最高领导人必须重视加强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二)安全因素
1.信用问题。信用的缺失造成效率的低下,危害电子商务的发展。
2.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问题。网站管理存在很大隐患,普遍难以经受黑客的攻击。
3.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身份确认、信息的保密性、不可修改性和不可抵赖性。
4.安全技术问题。网络安全产品相对落后。
5.对策:
(1)建立诚信社会。除了大力宣传以外,特别要建立诚信体制。建立全国联网的诚信数据库,对每个18岁以上公民和每个工商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动态评价,至少做到发生不诚信的事情要在信用评级上体现出来。个人的信用评价要和医保、社保挂钩,企业的信用评价要和市场准人和行业资质挂钩。逐步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2)加强网站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毒能力。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3)建立国家级的CA认证系统,统一管理数字证书的发放和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各地及各行业的认证中心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同时认证中心的建设还要和信用中心的建设相结合。保证交易双方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安全。
(4)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制,突破国外的技术限制。特别是一些政府和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要在将来努力实现使用国产的软硬件产品。这不仅是商业安全的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三)法律因素
市场秩序仅靠技术手段维持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经济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规范和违法的行为。电子商务领域也一样,必须使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有效结合来保护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法规建设刚刚起步,直接涉及电子商务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一部,加上与网络有关的法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范围上都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和策略,确保发展电子商务的环境和相应的法律规范的逐步完善,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其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1.立法慢,久拖不决。应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委员会,借鉴国际惯例,加快立法;2.注意各部门协调,避免出现相矛盾或法律规则模糊。法律应细则化,增强可操作性。特别要强调建立惩罚机制。作者:陈晓松
第二篇:制约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因素分析
制约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1-6-26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电子商务自99年底开始,IT业陷入了相对趋缓的发展阶段,许多的网站及经营公司纷纷出现困境,经营难以维续,甚至倒闭,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高层出现动荡。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我国电子商务从94年开始到99年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从99年底开始,IT业陷入了相对趋缓的发展阶段,许多的网站及经营公司纷纷出现困境,经营难以维续,甚至倒闭,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高层出现动荡,2000年以来,网络公司的兼并破产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兼并的动作越来越大。2001—2004年间新浪、搜狐、雅虎等知名的门户网站由于经营状况与资金困境纷纷出现高层动荡并开始转型调整,许多小公司入不敷出纷纷倒闭。中小企业最集中的浙江温州市目前共有1800家企业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网站,但没有更新内容的网页约占了80%,有一些企业甚至多年未更新过内容,电子商务成了“摆设”。有形市场热火朝天,网上市场日被冷落。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分析
1、电子商务经营观念存在偏差
对电子商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一:电子商务就是建立商务网站。相当多的企业把建立网站同电子商务划了等号,认为有了网站、建了网页、发布了信息就是开展了电子商务。误区二:电子商务就是搭建网络交易平台。在网上为客户搭建起了一个更加完善的交易技术平台。误区三:电子商务就是网上交易,实现了交易就是实现了电子商务。此观念只注重交易、商品交易的实现,而忽视商务的运作,缺乏对商务活动的核心是经营策划与管理的认识,从而出现电子商务定位不清、网站页面特色不明,缺乏整体理念与活力。
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营观念存在偏差。电子商务经营存在功利行为。追赶时髦,务虚多务实少。经营观念陈旧。
2、电子商务经营存在着障碍
运行障碍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方面:企业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运作且运作不当。电子商务中商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从上述的几个误区可以看出,目前,大多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都把电子商务的电子手段与电子环境作为中心去运作,由于不能把握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使得电子商务经营方向不明确,站点针对性不强,经营特色不鲜明,企业电子商务经营必然出现困境。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模式陈旧。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欠缺。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处于主观、随意的经验管理阶段,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从以厂商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过渡。目前状况是企业仍然沿用推销的模式运作,没有一个完整的网上营销策略体系。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没有明确的公司使命及长远的战略规划,就没有成功企业的今天。但是,许多企业把经营网上商店的目的定位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兼并或其它手段增加网站的账面价值,企业真实的销售额似乎并不重要。运营成本难以降低。
在我国的实际中,地点、店面费用、零库存、规模成本等优势或者不存在,或者其对成本的节约又被其他成本增加因素所抵消了。商家信用不足。在传统的购物方式引发的各种纠纷频频暴光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信任互不照面的网上交易。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据国家经贸委经济
信息中心的调查统计,仅有11%的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信息化取得满意效果的企业不到20 %。全部实现基础性管理系统(OA、MIS系统)的企业仅占总数的7.5%,部分实现的企业占59.9%,尚未实施的企业占32.6%,多数企业信息化水平达不到标准,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方面:市场不大,机会有限。国内网络社会的规模还不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不到8000万的网络人口,真正具有消费实力并能形成购买力的群体,依然远不足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商业模式相匹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滞后和购物方式陈旧。传统的购物方式形成的“眼看、手摸、耳听、口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旧的购物观念,使人们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购物形式心存疑虑,对网上购物不仅不信任而且不习惯。消费水平低,上网费用高。在网民中,学生、低收入者占大多数,据中美统计数据对比,我国居民上网费用高出美国10倍有余。社会大环境方面:安全问题。信用认证(CA)问题。法律问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银行支付问题。政府参与问题。政府的积极参与和重新角色定位。
归纳上述观点,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虽有宏观环境的因素,但重要的是商界和消费群体对电子商务存在观念上的偏差及经营运作存在的障碍
第三篇:碳酸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
碳酸镁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
我国发展碳酸镁市场的优势是很广泛的,这不仅得利于碳酸镁的生产方法,还因为国内碳酸镁需求量比较大。可是我们在看到这些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内碳酸镁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着比较宽松的国家政策和优渥的需求市场,可是因为受到生产方法、生产规模、生产品种和消费结构这几方面的影响,让我国的碳酸镁市场,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的局面,始终无法真正打开国际市场。所以综合现在国内碳酸镁的生产模式来看,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迫切更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这样可能使国内碳酸镁市场与国际接轨。
说完了国内碳酸镁市场的制约因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国内碳酸镁市场的优势在哪里。综合来看,我国发展碳酸镁产业的优势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我国的资源丰富。尤其是青海等西部地区的镁资源,长期处于无污染,无开采的环境,这对于目前生产高质量的碳酸镁是很大的基础。二是国内对高污染产业的关停和取缔,为碳酸镁占领化学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因为碳酸镁是一种新型无污染的工业原料,因此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所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通过上面对于这两方面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正确认识目前国内碳酸镁市场,在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下,一定不要盲目进行碳酸镁生产,这样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使生产厂家也得不到应得的利益。如果大家想要采购碳酸镁的话,那么你可以联系国内比较权威的邢台镁神化工有限公司,镁神化工是国家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所以可以保证碳酸镁的生产质量,还可以针对大家生产产品的不同,为大家定制不同的含量碳酸镁,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第四篇: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修订实施的2008-2015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具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早日构建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国优势农产品快速、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优势农产品;制约因素;发展目标;对策建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支撑国民经济平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针对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制约因素
1.1设施薄弱,优势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多年超负载运转,损毁严重,减灾抗灾能力较差。目前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以上。虽然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投资比重和总量仍然比较低,还没有形成良性的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比较低,畜禽圈舍建设落后,重大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粪便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仓贮、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滞后,阻碍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等农产品产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0-2007年,我国国内大豆产量由1 530万t下降到1 273万t,大豆进口量由1 042万t上升到3 082万t,年均增长16.7%,大豆进口依存度由48.1%提高到78.7%。2007年我国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23.6万t,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于国际安全警界线。
2008年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16万t,进口大豆3744万t、油菜籽130万t,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在1 300万t左右。棉花消费需求受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量18万t,2006年快速上升到364万t。2007-2008年棉花进口量分别为246万t和211万t。硬质面包小麦、软质饼干小麦等仍需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连续9年增长,但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已成常态[1]。
1.2科技含量低,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十五”末的48%,2009年增至51%,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也远远落后于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偏低,总量偏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运行体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广衔接有待进一步改善。地区之间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率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较低。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
品使用数量急剧增长,化肥、农药、兽药的残留和激素、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的毒害作用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质量安全。受工业“三废”的影响,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遭受水、土、气等方面侵袭和污染,造成有害成分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重大转变,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控,确保食用安全的重任[3]。
1.3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产加销有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扭转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紧缺的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仅用于自己消费,更主要用于市场交换,尤其加入WTO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千家万户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社会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目前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分别是35%和13%,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比较脆弱。近年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亟待科学引导和大力扶持。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多年来仍然以原料或者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相对落后,产业链较短,优势农产品产后转化增值优势发挥不充分。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的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在占有相对优势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已呈现减弱势头[4]。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薄弱,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消费等环节损耗比例偏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发展目标
2008年8月,农业部修订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将牛羊肉拆分为牛肉和羊肉2个优势农产品,增添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优势农产品,并在全国调整划定了16个优势农产品的58个优势区域。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7个优势区域,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胶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9个优势区域,强调提高国内供给能力,突出保障产业安全;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0个优势区域,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针对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现象,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指明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2009年2月,农业部编制完成并发布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等5个方面得到强化,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化农业产业示范区。
3对策建议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出能力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保全国耕地1.2亿hm2和基本农田1.04亿hm2的红线不得突破。建立有效的土地培肥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抓住国家财力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动植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产品加工贮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建设力度。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积极开展优势区域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加速先进适用农机具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3.2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开展动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和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为重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5]。
围绕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保护、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贮运等为重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疫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率先在优势产区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3.3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加销对接
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分析产业发展动态、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交流行业信息、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维护生产者和相关企业利益方面作用,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加
工、贸易、消费等环节的协调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化经营成果。鼓励、引导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对接,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发展。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逐步形成培育品牌与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建设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进出口贸易,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
3.4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促进产品产业升级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收益。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国家对粮食、油料、肉类、奶类等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巩固、完善和强化水稻、生猪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制定补贴办法。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比例和总量,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民收入性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收贮政策,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生产者正当权益。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做好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工作,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
:
第五篇: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创新。新形势下,在村民自治过程中还存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村民自治;民主政治;制约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n Villagers′ Autonomy
Abstract: Villager autonomy was that farmers directly performed their democratic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which was a grassroots democracy of administered their own affairs,practiced self-management,self-education,self-service.Chinese democracy w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development.At present,in the process of villager autonomy also existed including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legal constraints,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llager autonomy.Key words: the autonomy of villagers;democratic politics;restricting factors;analysis
村民自治始于20世80年代初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1] ”。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在现实的实践中,村民自治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致使出现村民自治愿望日益强烈与不能满足村民自治的现状构成了基层民主政治体制的一大悖论。经济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发展水平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政治发展的第一决定因素。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工 程,同样也不可能脱离我国农村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在80年代初中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形式实现了平稳转换并且村民自治运作效果也比较好,农村社会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被淹没在了大好形势之中。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减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村民自治的推动作用已不如改革初期那样巨大,原本隐藏的许多问题矛盾也日益突出起来,干扰和制约着村民自治和其它多项农村工作的顺利推进。
实践证明,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从许多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都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任何一种政治现象及其形成发展的动因都深深地根植于经济社会之中,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同样会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1.1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欠缺
农村集体经济利益的存在是诱使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物的重要原因,而村民个人只有从村民自治组织获得利益,才会对自治组织产生向心力。所以村民自治组织要想有效地运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许多地方将集体资产分光,形成了许多“空壳村”。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1056万个村抽样调查,1993 年底,每个村委会拥有的资金为人均141191 元。这是全国的平均数,如果扣除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所占的份额,那么,中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已经成为“空壳”的就占绝大多数。在缺乏“集体经济”的地方,村民自治组织难以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因而凝聚力不强,运作效果不好。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导致了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以及农村政治精英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脱离乡村政治,使得农村的村民自治越走越艰难。
1.2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农村市场经济水平比较低,对村民自治实施的支持作用比较薄弱;虽然长期改革开放显著推动了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但却并没有为农村的小农经济基础带来本质性的变化。在农村,农业生产资料基本实现市场化,但农产品仍然受“定购”等政策的制约难以走向市场,计划经济和商品市场经济并行的 局面使村民自治组织经常面临乡政府的行政干预,使村民自治权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1.3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差别逐步缩小;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相对滞缓。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农民决断的事务较多,民主氛围比较浓厚,使村民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农民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较少,农民较少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的民主化进程。1.4乡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农村分配不公和农民职业分化使农民收入差距拉大。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利用自己占据的更多的社会资源,在民主选举中谋求政治权力,富者为官成为农村的一种倾向。对此,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部分具有市场经济头脑和较高政治素质的富裕农民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将极大地改善现有的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富裕农民借助手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加自己的财富,追求个人的私利。另外,贫富差距拉大使部分农民处于贫困之中。经济收入低的村民,往往生活拮据,甚至仅还处于温饱水平,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疲于奔波应付,其主要需求是物质,而不是民主。他们不关心村民自治事务,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参与村民自治事务,容易因一些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政治权利,政治立场不坚定,制约了村民自治的发展。2 政治因素
2.1国家制度供给的制约
我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政府不仅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能够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非政府主体的行为。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国家大力推动的结果。党和国家是制度供给的主体。1987 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使村民自治走向了制度化运作。乡村民主能否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权力中心是否及时提供进一步的制度供给。而权力中心是否提供和何时提供进一步的制度供给,取决于权力中心所确立的社会发展总目标和当前的中心任务;取决于对政治稳定 值的判断,对综合国情的分析;取决于现行的宪法秩序,意识形态;取决于权力中心的成本收益和利益集团的约束。推行更高一层的政治民主有赖于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政治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尚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发展水平不高,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国有企业问题、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等。冷战后国际环境又出现了许多不利因素。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民主进程是渐进的、缓慢的,权力中心的进一步制度供给是逐步的。2.2 现行政治体制的限制
村民自治是基层社会民主形式,它是民主政体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结构和社会支柱。基层的初级民主可能比民主的其他方面更有价值。但是,国家形态的民主和整个政治体制的民主是其他民主或各民主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权力结构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还没有大的举措,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还没有成功转换为民主法理型政治体制,这就严重制约了基层社会民主的发展。2.3 各级国家政权态度和作用存在差异
村民自治作为国家制度安排下的民主实践活动,其运作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态度和组织推动力量。“大致来说,在国家内部组织的层级结构序列中,层次越低的组织对村民自治构成阻力越大;相反,中央政府更多关注和帮助的地方,民主选举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在村民自治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利益考虑,中央政府大力推动村民自治主要是为了节约对于农村社会的管理成本和重振国家统治能力,并通过乡村自治权利的兴起对地方自治权力进行制衡;地方政权则因为村民自治要求依法办事限制了其权力权威的任意行使,使得一些在农村不受欢迎的国家政策难以贯彻执行,所以对村民自治有些漠不关心甚至制造压力和阻力。以村委会民主选举问题为例,广大村民希望选出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村干部,地方政权则希望那些能够完成政府任务的人当选,地方政权希望任“亲”为用,从中便于自己谋取私利,地方政权的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张。2.4 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两种相对对立的权力,一是乡镇政权代表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功能是在党的领导下将国家行政管理传递到农村社会;一是村民委员会代表的村民自治权力,功能是在有关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农村社会 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两种权力之间却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由于村民自治的实施给乡镇政权权威的任意行使带来了许多障碍,村委会干部为维护群众利益难免就会抵制乡镇政权的不合理要求,因此乡镇政权对于推进村民自治总是持有事实上的抵制和消极态 度。许多乡镇干部纷纷要求缩小村民自治权力范围,将村民委员会下沉到自然村,并在自然村之上设立村公所作为乡镇政权派出机构,以强化对农村社会的行政管理。与此同时,许多村委会干部则对乡镇政权过度千预乡村事务相当不满,认为法律制度规定的村民自治权力并没有落到实处,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权力范围。正是在不同的利益背景影响之下,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这两种权力”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博奕关系,并制约着村民自治的运作。
在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矛盾、冲突的影响下,村干部由于同时扮演政府代理人和村民当家人的双重角色,经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乡镇政权希望村干部们能够有效完成国家任务,另一方面,村民们则希望村干部们能够保护和发展本村利益。随着经济发展和需要政府管理的农村事务日益增多,乡镇政权要求村干部完成的行政任务也大大加重,许多村干部实际上已经沦为乡镇政权的“腿”,真正为本村村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很少。特别是在如今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后,村干部的公务员化趋势日益明显,村民自治组织对国家财政依赖程度加剧,村民自治组织的群众自治性能在弱化,其行政化倾向却越加明显。这种自治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与开展村民自治的精神实质是相悖的,很不利于村民自治发挥正常效能,客观上对村民自治的发展构成了很大制约。2.5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关系尚未理顺
党的领导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关系,落实到农村最基层就是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在人民公社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和党的一元化领导,村的政治权力主要由村党支部执掌,生产大队只是单一的生产管理组织。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实行政社分开和村民自治,在村一级,除保留村党支部外,还建立了村民委员会。与生产大队不同的是,村民委员会不是生产管理组织,而是群众自治组织。由此决定了,在实行村民自治的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村务管理组织一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即村委会和村支部,并由这两种组织组成农村社区 权力结构,直接影响农村社会。从理论上说,这是两个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组织。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其功能是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由村民中的党员组成,承担着对农村的政治领导责任,居领导核心地位,包括村委会在内的其它村级组织都要接受它的领导。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中国人都知道,在当今农村的多数地方,村党支部书记才是拥有实权的领导者,是真正的“一把手”。在广大农村,在相当部分地区和相当长的时间里,党政在组织上分开了,在具体的工作职能上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村一级组织结构中,党组织仍掌握村中大权,村里大小事情还是由村支部决定,甚至是党支部书记说了算。村委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党支部的执行机构。有些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热情不高,关键一点就是村委会拥有的不是实权,无法为他们谋利,因此农民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无用的选举”上。由于村里仍由书记说了算,村委会很难独立地办理自治事务。有的村委会也制定办理自治事务的计划,但工作上没有主动权,经济上没有决定权,办事花钱都要找书记批,有些事想办也办不成。有些村主任干脆裸挑子。据媒体报道:广东省2000年就有807个村主任因无法工作而辞职(羊城晚报,2000年),山东栖霞市有57个村主任集体辞职(崔士鑫,2001年)。另一方面,在某种情况下,村委会自主性的增强也削弱了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些村委会干部错误地认为自治就是不要党的领导,甚至要求村党支部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危害村委会和党支部的正常关系,使得党和政府政策难以在农村顺利贯彻实施。2.6 村官腐败制约着村民自治的长远发展
村官腐败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基层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村民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的积极性。从不少报道来看,目前“村官”违法违纪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那些在村里掌握实权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消息:2003年以来,湖南省共立案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996件;2004年以来,辽宁省共立案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975件。村官是村民自治组织的主要参与者,是村里的“当家人”,是党和政府传达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为保障上下政令畅通,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 动“三农”持续发展发挥了下可替代的作用。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官”虽小,面广量大,一旦蜕变,危害不小。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村官腐败”现象己经成为农村“内伤”,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给正在发展中的村民自治蒙上了一层阴影。时下,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口号;“要想富,当支书;当村长,就是爽,亲戚朋友都沾光。”尽管这话有些偏激,但它从某种方面折射出“村官儿”以权谋私搞腐败的“阴暗面”。村官一旦走上腐败,就会出现理想泯灭,信念丧失,思想退化,立场动摇,导致办事不讲纪律,不讲原则,不讲党性,不公开公平公正,以私利私欲为中心,打自己的“小算盘”,什么“三个代表”、为民谋幸福全抛到了九霄云外。
村民自治在我国的发展己有2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村民自治的实施,主要靠的是基层干部的积极配合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带头人,村干部行为得好坏、得失,将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情况和村民对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响应态度。自实施村民自治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村干部精英,带领着自己的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反过来,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下,这些富裕村的村民自治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新的模式。不可否认的是,另一方面的村官腐败现象,又给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抹上了一层阴影,使得部分社会力量对村自治能否继续进行下去产生了怀疑,无疑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村民自治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文化因素
3.1中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文盲是处于政治之外的。”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中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尚不高,农村人口素质相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相对于城镇人口的文化素质更显落后。虽然我国大力开展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各种职业教育,但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尤其是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村青年人向城市转移、外出打工的现象较普遍,留守在农村的人口多为年龄偏高者,这些人的文化程度相对更低一些。这成为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的滞障。3.2 农民价值观念在向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紊乱
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的传统观念如自我主义、重人情关系等仍然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又滋生了个人主义、放任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严重影响了一些村民自治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稳定性。3.3 农民参与意识淡薄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历史,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始终较为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与经验,农民往往习惯于接受“自上而下”的“被”管理。从目前农村村民自治的运作情况看,“无论农民的民主参与目标、民主参与形式,民主参与程序与程度都与预期理想的直接民主有距离,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都很不健全,他们的参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为了解决经济利益,缺乏现代民主‘政治人’所应具备的权利主体意识以及由此决定的权利实现的主动性,他们的参与形式不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团体,而多数是停留于历史上的个体性参与。在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中,民主意识的淡薄使村民往往对自治置若罔闻,无法激发起亲身参与的热情。
虽然文化程度高度不是制约民主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但文化程度较低必然会造成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不了解,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漠不关心,对自身利益和权利义务关系的无知,也就谈不上形成积极的公民资格,不具备村民自治所要求的知识基础和意识前提条件;且文化程度较低,也必然导致农民对村委会性质和职责的不熟悉,将村委会当作是政府机构,而不是村民自治组织,这就影响到村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向,无法正确地看待自身与村委会的关系问题;同时,文化程度较低也制约着农民掌握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不熟悉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技巧,难于以平等的身份和能力来参与村民自治活动。法律因素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制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核心,以法规、规章和其它规定性文件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制度,一方面为广大村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愿望提供了制度化渠道;另一方面,将村民自治纳入法制轨道,将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成功地导入国家秩序允许的范围,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乱,保障了村民自治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总体审视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有 法律体系和制度,我们会发现,在目前基本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4.1 法律层次断裂,村民自治的法律体系结构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不是以村民自治为起点并围绕这一原则展开,而是以村民自治组织委员会为起点并由此展开的,使得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不健全。表现在:首先,现行法主要是针对自治组织的,而涉及到村民自治的一系列规范很难涵盖进去,如村民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村民会议的性质、权限等;其次,现行法以实体规定为主,强调自治组织的地位、任务及与其它组织的关系,缺少程序方面的规范:最后,缺乏中间层次的可操作性、专门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使得村委会组织法的实施性法规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它的缺位必然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统一性产生影响,甚至成为各地村民自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4.2 步调不一,地区之间村民自治的立法发展不平衡
尽管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长期统一、民族认同感极强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差异很大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制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各地法制建设进程不一,内容各异,发展很不平衡。4.3 内容缺陷,部分法规、规章内容与现行宪法精神相冲突
从国家立法层面上说,现有的《村委会组织法》对村民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行使自治权的方式等规定不够,同时,缺乏对组织或个人任意制定、委派、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等侵犯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为的处罚规定。从地方立法层面上看,在我国一直缺少国务院或民政部基本法实施细则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机关制定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本地区的村民自治活动,且有一部分也比较完善。但很多地方性法规、规章基本是照葫芦画瓢,内容笼统重复,缺少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实施细则,更严重的是一些规定直接与现行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不一致,如,有的省的实施办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出缺时,可由乡镇人民政府征得村民同意后指定代理人选,在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背景下,这实际上赋予乡镇政府过大的权力,必然导致对村民自治权的侵犯,与法律规定的直接民主原则也是直接相悖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试行法作了重大变更和修改,但目前很多地方的立法还是按照原来的试行法制定的,虽然有些地方已 按法律进行了修订,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尚未完成这一工作,这无疑也是我国当前村民自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紧迫任务。4.4 延伸失控,一些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内容不规范
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规,但它是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在农村最基层单位的延伸。由于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都是由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农民直接淑定的,因而在村民心中具有了法律般神圣的地位和权威。然而,也正是由于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是由村民直接制定,而我国村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又普遍低下,所以,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在很大程度上又存在着问题,有些甚至是明显的缺陷。这势必会对村民自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
结 论
村民自治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履行自己基本民主权利的重要机制,是我国新时期农村组织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贯彻实施村民自治对我国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解决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村民自治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整个村民自治系统就能更好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富裕、社会安定和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的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冯毓奎.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4〕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夏良文.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与治理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1).[6] 王国胜.农民公民意识及其增强[J].理论探索,20l0(1):97-99. [7] 刘志鹏.我国村民自治立法的协调性质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45-147.
[8] 冯毓奎.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73-75.
[9] 景跃进.两票制:组织技术与选举模式———“两委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