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府新区体育文化产业与事业的并重发展论文
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是构建天府新区软实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天府新区建设提供了体育文化发展难得的机遇和大环境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问题被高度概括为稳增长、调结构。从国家系统层面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既有产业链的纵向举措,例如,国务院 20xx(46 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用第三产业来带动,也有产业带的横向举措,例如,“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举措。而纵向与横向举措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产业带的横向转移和提升与产业链的纵向转移和提升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系统整体的实力,“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天府新区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理应承担起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其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的责任。
近些年全国范围新建的新区较多,从发展模式上看,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天府新区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背景,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天府新区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目前的规划看,天府新区与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区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第一,它是联结省际发展的纽带。
第二,从经济增长周期看具有后发优势,既可以借鉴已有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尽量避免已有开发区的失误。
第三,规划由所谓“摊大饼”模式改变为“组团”模式。
第四,绿色产业特征突出,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
第五,城乡统筹的新试验区。金融危机后的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提升,以及天府新区的这些特点为其产生强大的服务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体育文化具有社会性、服务性的基本特点,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发展极易且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广泛制约和影响,研究体育产业发展既需要供求分析、体育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体育企业绩效改进等微观领域视角,还要加入环境分析这个影响极大的宏观视角。实证研究[1]表明: 体育产业开发程度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水平相关度高。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部区域,体育产业文化发展也较好,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而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体育产业区位商分别为 0.224、0.121,远小于 1,体育产业受制较多; 体育产业相对集中在各省(市)区域的大城市或都市; 中国重现了国外实践经验: 市场化程度越高,体育文化产业越发达。三大都市圈在全国位于前列,都市圈区域内各省(市)市场化程度较之内陆要高;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体育人口的休闲时间呈正相关。
1。2 体育文化同步发展能促进实现天府新区区域发展整体最优
成都市区现有体育文化供给现状的不足、发展空间的受限远远无法满足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的转型、大成都区域体育人口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固有的休闲文化传统及较高的消费能力,从而使得天府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既有极大的必要性,也有很大的可行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对天府新区的社会发展、整体优势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水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因此,所谓协调发展,不是让长板更长,而是加长短板。只有作为组成部分的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整体才能实现目标最优,体育文化发展可以说是天府新区的短板之一。
由于天府新区正处于规划实施初步展开阶段,正是规划设计可先行主导有所作为的时机,把国外和国内其它区域发展的经验与天府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天府新区规划实施初期,不失时机地做好顶层设计,因此,也是理论研究有所作为的时机,建设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来突出天府新区从而突出成都特色是有可为的。
一方面,天府新区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产业规划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城市大同而小异,克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趋同化的不足。
另一方面,经验表明,不论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还是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都是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的粘合剂。缺了这个粘合剂,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将是不完整的。因此,只有天府新区的经济与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文化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整体最优目标。体育文化在一个城市的形成中影响到这个城市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城市形成的体育文化实质上展现的是这个城市文化形象中的一个重要层面。
可以说,体育文化是一种极具活力的文化因素,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文化构成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个性有着非凡的意义[2]。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本文所指的体育文化是广义的体育文化,既包括作为核心层的体育精神,也包括外层的、物质层面的体育用品、服务。既有精神属性,也有物质属性。
由于传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同,中国与欧美国家的体育发展体制不同,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特点的体育文化形态: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基于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而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基于体育产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事业体制的体育文化向体育产业体制的体育文化转型的并行期。因此,在体育文化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上,欧美发达国家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2。1 成熟的、垄断性的高端体育赛事是欧美体育文化的引领者
以美国为例。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达到 4 850 亿美元,从总体看,健身娱乐业占了差不多整个体育产业的一半,而从单体看,2014 年耐克公司的营业收入达 258 亿美元[3],占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的5。3%。美国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美国冰球联盟(NHL)、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四大联盟的年收入共 230 亿美元,占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的 4。7%[4]。耐克公司与四大联盟的收入约占美国体育产业的 10%,按市场结构划分的统计经验看,美国体育产业具有非常强的垄断性。从美国四大联盟各队的情况看,大部分队所在城市都是州府城市或该州的最大城市,表现出城市高端赛事带动用品制造业的鲜明特点。
2。2 排他性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欧美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持者
体育赞助是高端赛事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作为大同行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主要的赞助商。耐克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唯一进入全球 500 强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2013 年在《财富》公布的全球500 强首次入围后,2014 年又上升到第 462 名[5]。耐克公司向很多知名的 NBA 球星都提供过赞助。
近日,美国历史上合同数额最大,合作年份最久的赞助合同诞生了,耐克公司与美国田径运动协会(USA Track and Field)续签了一份从2017 年生效到2040 年长达 23 年的赞助合同,价值估计在 4。5 亿美元到 5 亿美元之间的赞助合同[6]。
2。3 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是高端体育赛事的主要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基础
以美国为例。美国四大联盟的现场观众分别达到 1 712 万、7 486 万、2 125 万、2 150 万,总计1。35 亿人次,而美国总人口近3 亿人,就是说,不论成年未成年人,每两个美国人中,平均就有一个在一年当中去现场观看比赛。这还不包括电视观众。以 NBA 为例,常规赛 1 230 场,平均每场现场观众达到 1。8 万人,平均票价是 50 美元左右,以美国观众的收入是个人消费能够承受的。以欧洲五大足球甲级联赛中经营状况最好的德甲为例。德甲 18 支球队 2011 —2012 赛季总收入达到 21 亿欧元,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 45 179,总现场观众数达到 1 381 万[7]。德甲最为豪门的球队拜仁慕尼黑球迷协会有 23 万人之多,上座率每场现场买票观看比赛的观众 71 000 人,这就保证了比赛的市场。德乙联赛也在持续着其惊人的增长。除了创造了新的上座率以外(有的球队上座率甚至高于意甲和法甲球队),德乙联赛还在收入方面刷新了纪录。德乙上赛季收入达到 3 亿 8 450 万欧元,增长比率(7。4%)甚至高于德甲(7。2%)。收入增长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功门票收入方面的增加(同比增长 45%)[8]。
2013 年全国(美国)俱乐部总收入 218 亿美元,其中包含了 5020 万的会员占美国六分之一的人口。会费的部分比较平稳,增长 4。1%。在 5020 万的会员里,其中 40% 一年健身超过 100 天; 性别比例51% 是女性,49% 是男性; 会员年收入情况,50% 健身会员,年收入高于 7。5 万美金[9]。2013 年底,美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 LA Fitness 拥有 619 家健身房,收入达到 17 亿美元,与四大联盟中同属一个数量级[10]。
2。4 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成功带动城市转型
体育文化既受城市经济的制约,也能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主业。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较为典型。该城在经历了传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后,随着郊区化大量利用土地,种族关系迅速恶化,遭遇了十分严重的内城衰退。此时,该城确立了一个基于体育的城市再生计划,通过兴建大批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促进赛事和职业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优化城市商业环境,吸引投资人才,活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吸引全美白领阶层的运动休闲目的地的战略目标[11]。目前,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总部就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
在美国,NCAA 是仅次于四大联盟的业余赛事联盟。它由美国全国各大学约 1 200 个体育协会或个人自发组成,1 000 多所美国和加拿大的四年制大学分成三个等级数 10 个联盟,共设 23 个比赛项目,其中球类运动 13 项,非球类运动 10 项,球类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球类联赛,非球类包括田径,体操,摔跤等其他项目比赛,相当多的职业球员,就是由 NCAA 输送的,如林书豪就是在就读哈佛大学时加入 NCAA 而进一步进入 NBA 的[12]。
此外,以 20 多年前英国的谢菲尔德市政府、美国的休斯顿政府为代表,在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体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城市作为带动城市转型的载体和催化剂。
为了举办 1992 年奥运会,巴塞罗那非常成功地利用大型赛事这样的大事件带动城市规划转型,也为后来用赛事发展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创造条件,成功实现了体育文化与城市协调发展。例如,在 1980年代“把城市向大海开放”的理念基础上,把滨水地带的开发作为改变城市结构的重要战略,再如,坐落于蒙锥克山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俯瞰巴萨罗那城和地中海,原建于 1929 年,当年是为举办国际博览会建成,为举办 1936 年奥运会进行过重建,可容纳 6。5 万人,为迎接 1992 年奥运会,又做了翻修,达到容纳 8 万人的新标准。旧城渐进实施了更多的整治工程。对旧城区的兰布拉斯大道改造成极具历史文化气质的步行空间,改造了 100 多个小广场和小公园,构成了体系化的景观与步行空间。更新了基础设施,与奥运会相关的投资高达 80 亿美元,改扩建了机场、35 km 长的地下走廊建设等[13]。奥运会给了巴塞罗那市政府改建城市的机会[14],巴塞罗那的体育事业不仅是该城显著的特征,也是最有活力的经济部门之一,为巴塞罗那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带来了商业机遇。如,巴塞罗那球队是世界上最强的足球队之一,该市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赛事,如极限运动会(X — Games)或世界游泳锦标赛[15]。天府新区体育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天府新区体育文化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在现有天府新区的规划中,有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 有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代表; 有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以汽车、航天航空、工程机械等为代表; 有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企业创新总部、科技成果转化等知识生产功能; 有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有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主导功能包括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往、高端居住等。但是缺少明确而清楚的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方案。虽然对体育用地做了规划,如规划中的市级体育中心,保留了现代五项体育中心,并完善周边设施,规划用地面积 1。6平方公里,设置了大型综合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健身馆等设施,满足承担国际专项体育赛事的需求。规划中的片区级体育中心,根据各片区内组团划分和人口分布,规划 7 处片区级体育中心,按大城市标准配置各类体育设施。其中天府新城的南北组团各 1 处,其余功能区各 1 处。单处用地规模 20 公顷,规划用地面积共 1。4平方公里。规划中的社区级体育中心,按服务人口 8 —15 万人/处的标准,结合社区布置 45 —80 处社区体育中心,单处规模 1。25 —2。5 公顷,共 2平方公里[16]。引导体育休闲设施向位于产业区的公共中心集中,就近为就业人员提供休闲运动场所。但如何通过体育产业体制和体育事业体制驱动来发展体育运动还处于很粗略的设想。
3。2 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产业相比,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
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之间的发展势必存在资源占有量上的此消彼涨,在天府新区的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尽管体育文化产业可以归属于新兴的服务业,但在产业属性上看,它有普通服务业之外的特征,它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双重属性,与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存在本质的区别,它提供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这样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产业相比,投资周期较长,效益回收比较缓慢。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来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环境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坚持体育文化产业健康茁壮的成长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3。3 民营经济进入体育文化领域存在较大障碍,政策体系不健全
社会力量在体育产业中所占份额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以体育健身项目为例,民间资本在创造营业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均占有绝对份额。尤其随着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必将迈上新的台阶。然而,我省的体育产业乃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吸引民营经济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从而为体育文化建设服好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障碍:
一是税收政策不利于社会力量发展壮大;
二是行政收费政策减少体育企业利润;
三是财政资金缺乏难以促进社会力量大规模投入体育领域。在天府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完善合理的政策体系引导民营资本全方位进入体育文化产业是我们面临的基本任务。产业与事业并重的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4。1 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政策的顶层设计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表述不仅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所在,更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天府新区经济与体育文化同步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顶层设计要求做到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及实际可操作性,强调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如果光有规划,而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在总体规划之下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在天府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宏观政策的功能,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天府新区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盲目性和政策真空。
4。2 把产业化的城市赛事联盟作为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从前述欧美经验看,推动城市赛事联盟重点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选择何种体育项目作为抓手,二是如何解决赛事资本来源,也就是办什么和谁来办。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划分,可以说除了第一产业之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多数子产业都与体育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天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与这些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协调发展,理应成为天府新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体育产业的划分与体育运动项目密不可分。
合理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又取决于其驱动体制。欧美高端赛事之所以能推动这些国家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在于这些赛事的产业驱动体制,而这些赛事的产业特征是垄断性,表现在对杰出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垄断,这样才能保证赛事的世界水平,才可能吸引观众消费。按此标准,目前国内体育项目中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比较符合条件的,乒乓球和羽毛球世界冠军基本上都在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地区。目前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也有城市联赛,但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当然,仅仅靠成都一座城市难以组织起联赛,因此,可以由天府新区的有关机构倡议并牵头,把不同城市的队伍组织起来成立联盟。而对目前一些还不具备世界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暂时还不成熟、不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先组织青少年业余赛事培养市场,如足球项目。
目前天府新区对各级体育场馆做了一定的规划,但是规划还很粗略,而大中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一直是一个难题。欧美经验表明,只有经常性的大型体育赛事才能较好地充分利用大型场馆,防止场馆闲置。因此选择产业化的城市赛事联盟作为中长期规划,也有助于未来天府新区场馆建设、开发和运营。
赛事联盟前期需要相当的投资,中国目前社会资本投资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因此,资本来源可以考虑国有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力量,联盟的产权可以是混合所有制。以欧洲五大足球甲级联赛为例,战绩好的豪门球队背后常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德甲豪门球队拜仁慕尼黑的股东就有阿迪达斯、德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安联,意甲成绩最好的球队尤文图斯队的股东是生产法拉利等豪车的菲亚特汽车公司。美国连锁店性质的健身俱乐部均是私人投资为主,在中国同样不大可能由政府来投资,因此,发展此类体育文化只能依靠社会资本。
4。3 积极推动和鼓励自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
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也是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主体、活的动因。一项体育运动参与的群众越多,从中就越容易产生高水平和杰出运动员转为职业球员,而把这项运动作为商业赛事的观众市场就越有保证。但是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活动应当由群众自己来选择,例如,目前较为普遍的广场舞,初期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不能主观和人为地设定,而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以产业化的方式驱动。再如,2015 年 5 月被总理点赞的北京高登麦德科技有限公司 CEO 赵川的创业公司“约个球”项目平台上已拥有几万支业余足球队,各球队会在“约个球”上约球,平台会给球队评价,比如球队水平、能力和风格等。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之中,体育产业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赵川的这种自组织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项目有效地将移动互联网与深化足球改革、体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对于天府新区整体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创新性道路,无疑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自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也理应成为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4。4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国情特点,体育事业体制驱动的体育文化发展仍大有可为。这主要体现在各级学校体育上。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体育事业驱动的体育运动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由于体育运动的生产和消费主体是人,体育运动提供的是服务性产品,它不同于机器工业那样的生产。在一定意义上说,体育运动的经管管理人才比资本更重要。而体育运动的经管管理人才往往来源于高校,如耐克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均来自俄勒冈大学,体育运动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管理结构是耐克公司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理,天府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也需要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高校,相对其它产业发展,才能涌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管管理人才。
此外,普通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已经建设和提供了不少的体育场馆,这部分资源的管理权主要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出于各种考虑,相当部分的学校场馆资源没有对社会开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形成场馆资源供给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政府居间协调供求双方有关利益主体,才有可能实现学校场馆资源的供求基本平衡。可以考虑把高校和中小学生的业余体育赛事以及体育运动项目培训,作为学校场馆的主要需求来开发,这样可以与前述的高端赛事的中长期规划相衔接,形成天府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机整体。结语
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同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并建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新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成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新区,需要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融合,在全民健身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建设在帮助天府新区发展模式呈现新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天府新区建设之初期,只有做到体育文化与天府新区经济同步发展,天府新区整体实力才能实现最优化,在后续的新区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也才能取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而不是等到各行各业都已经各就各位的时候生硬的插入,无法实现自然的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安琪,俞琳。国内三大都市圈体育产业协同竞合发展范式研究[J]。体育科研,2007,28(1): 15 —18。
[2] 陈新华。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之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2): 1 —3。
[3] 财富中文网。2014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EB/OL]。[2014— 07 — 07]。
[4] 网易体育。斯特恩任期内 NBA 收入暴涨年收入55 亿全因他运作[EB/OL]。[2014 — 02 — 01]。
[5] 财富中文网。2014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
第二篇: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摘要:体育文化产业是否有着较高的竞争力,与体育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中的份额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其占有份额也关系着体育文化自身的影响力。可以说,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实力,也为实现体育文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浅谈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促进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够给相关行业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类型;发展建议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注重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但却轻视了传统体育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传统体育项目不能继续传承,而这就直接影响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如何才能促进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各界人们都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几种类型
1.体育健身娱乐业。在陕西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健身娱乐业也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陕西当前有很多规模不
一、层次不一的修身娱乐健身场所,这些场所不但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公众对于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实际需要,而且也整合了产业结构,扩大了就业面。2.体育赛事表演业。陕西体育场有着“超白金市场”的美誉,可见,陕西省体育事业的繁荣性。我国足球超级联赛每年都会吸引很大一批观众,促进了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环中国自行车赛等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使陕西省正式成为了以篮球以及足球定级赛为主的竞赛表演市场,不但极大地丰富了陕西省人们群众文体生活,而且也大大促进了陕西省体育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前几年,陕西卫视与陕西地方企业,以转让股权方式将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进行实力收购,大大促进了陕西地区的足球体育事业发展。在体育赛事版权贸易交际水平的日益提高下,陕西足球俱乐部的发展不但为推动了陕西地区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而且也为体育文化产业链融入了新的鲜血。3.体育用品销售业。在陕西最为著名的体育用品销售企业便是陕西恒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其在20世纪末期由几位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创办建设,主要销售体育用品,通过体育运动项目器材日益扩大到体育运动各大行业中。当前,其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的“陕体运动商城”,可以算得上陕西省最大的体育运动商城,其中包含了旅游项目、体育项目、科技项目等等,是陕西省一座综合型的体育文化中心。4.体育出版业。陕西省云集着我国很多高校教育资源,被称之为“教育大省”。但在地域环境的约束、经济文化的约束下,陕西省当前在硬实力建设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受到教育大省这一实际影响,陕西拥有着很多出版社,如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等,但这些出版社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并不合作,这样就造成体育类出版物极少,很多质量高的体育类出版物也在省外流失。NBA球赛以及转播的三大网球赛事等,为我国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经济利润。陕西应充分发挥自身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对各种力量进行整合,为全国体育赛事转播音像制品以及书刊做好各项基本工作。
二、增强陕西省西咸新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的建议
1.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陕西应结合相关文件政策,加大力度转播体育文化产业职能,出台可以促进陕西稳定长效发展的政策法规。可在实施简政放权中,减少管理微观事务,推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如加大速度促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发展,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和负责可以由体育社会组织负责的公共服务和事项。2.加强体育文化产业从业者素质培养。对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的竞争而言,其实就是体育人才的竞争。想要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就必须要培养大量的体育人才。陕西省拥有着50多所高等院校,应对自身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积极与体育院校合作,构建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有关的体育专业,培养体育文化产业所急需的体育人才,造成一批体育文化产业的促进者,并重视引进层次高、水平高的创意人才,营造良好、和谐的人才发展气氛。3.充分利用和挖掘陕西体育文化。在促进陕西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陕西实际情况,防止出现同质化竞争,注重建设陕西省体育文化,并充分挖掘和利用体育文化。在陕西重点扶植传统体育产业项目;在陕北注重以汽车拉力赛以及沙漠旅游为特色的竞技体育表演项目;在关中重视扶持以休闲体育产业为主的健身项目。进而可以从根本上形成联动全省的体育文化产业格局,形成充满活力并具有较高魅力价值的陕西文化品牌,从而促进陕西体育文化走向新的发展。4.体育赛事的举办应凸现地域特色。当前,陕西普遍缺乏高端型赛事。上文所说的那些大型体育赛事,都是通过资源优势举办的高端型赛事,从而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其他国家人民的参与,促进了本地体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国际赛事的举办下,打造了我国影响力较高的赛事活动,构建了陕西省体育文化产业国际话语权平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借助秦岭的人文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选择一大片干区,构建山地体育运动精品型线路,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陕西体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省西咸新区传统体育文化有其特殊的价值,应让人们多了解我国陕西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与实际发展情况,并大力发挥西安运动项目中的开智、健身以及娱乐等效能,在促使本地区现代人们充分了解传统体育基础上,也能够让其他国家朋友了解和认知我国陕西传统体育文化。另外,在发展我国陕西省西咸新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过程中,我国可借鉴和学习其他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但不能盲目地借鉴和学习,而是需要结合我国国情与陕西体育文化实际发展情况,有目的地借鉴,进而来弥补我国陕西省西咸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铖,陈颇.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9):89-90.[2]由文华,钟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33-34.[3]静铁.陕西省秦岭北麓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2):45-46.
第三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从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六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产业;传播
随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结构逐渐朝着具体化、清晰化的方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影响作用的实现都需要传播的手段来实现。纵观西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西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有西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们更重视对其的传播与宣传力度。因而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应该分析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就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在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的影响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便显得过于保守,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传播与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因而,在其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亟需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要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相关赛事来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
1.2、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当前,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很好地做到从产业的整体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从而使其在竞争当中的优势以及特色没有凸显出来,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应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形式,要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融合,以当前市场取向为指引以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延伸,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1.3、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
在举国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是在政府的调控指引下发展的。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就应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加强政府监督的前提下,还需根据该产业当中各个层面以及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应该建立一个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4、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
在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做到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并且有效利用;其次,要不断促进开放,除政府参与传播之外,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使其实现双赢;最后,还必须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经验,走上一条外向型产业发展之路。
1.5、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人文差异,不同民族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宏观上全面把握以及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前提下,还必须要在微观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挖掘、开发、宣传,使其作为一种微观力量,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1.6、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专业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既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同时还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现如今,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也在不断丰富,因而首先必须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然后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对其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2.2、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遵循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当前大众传播学主要具有四大功能,分别为社会协调、环境监测、文化传播以及娱乐四个方面。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应该从社会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项学科理论、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从而构建出一个跨学科、跨产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产业集团,在此背景之下来促进其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能够朝着一个科学、有效、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2.3、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国际竞争,最根本的便在于人才的竞争,为了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培养人才,还需要大力引起人才,并且努力留住人才,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因而我们需为这些专业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而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首先,需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要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地位;其次,还需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培养出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又善于经营管理,同时还能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中,人才因素是一大关键性因素。
2.4、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任何社会行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序地开展,因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上也必须要建立并且健全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要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为基准,还需同国际体育产业、国际体育服务业以及国际体育市场的规则相接轨,在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时,在开展国际性体育服务的时候遵守国际惯例。
2.5、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革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思路,做到科学管理,加大科学技术含量,做到规模化经营,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努力缩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之间在技术标准、质量、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不断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并且积极向外出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3、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它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共同衍进与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它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产业核心,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物质产品进行传播及开发,从而创造出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麻江利.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2010(01).[3]周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及产业的发展问题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
第四篇: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编者按 22日至23日,市委副书记魏小东率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负责人,赴西安市曲江新区学习考察。本报今日刊发相关单位向市委提交的考察报告全文,敬请关注。
为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2010年12月22日至23日,市委副书记魏小东率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负责人,赴西安市曲江新区学习考察,实地参观了曲江新区规划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大遗址公园,并与曲江新区城建、文化、金融等方面负责人交流探讨了曲江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在西安市“五区一港两基地”整体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规划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0多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2009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亿元,被各界誉为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近年来,曲江模式加快向外辐射发展,形成了曲江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楼观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等六大文化板块竞相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格局,总辐射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奠定了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加快了西安市“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步伐。
二、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曲江模式中最值得我市借鉴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古都西安,而西安的大部分文化遗址也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遗址、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等相对分散但又相隔不远,曲江新区管委会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面向国际招标,高端策划创意,超前规划设计,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两种形式,把这些分散的、有关联的文化遗产“纵横联通”,形成了一个唐文化气息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曲江新区管委会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牵头开发与各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商业设施、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价值兑现反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使曲江迅速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来曲江新区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进而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会展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此外,曲江新区还着力用文化创意激活文化遗产,将民营的“大唐芙蓉园”打造成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典型代表,2009年,入园人数首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大地增强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竞争力、话语权及领导力。第二,坚持民生优先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根本出发点。为解决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拆迁难问题,曲江新区坚持民生至上,优先保障拆迁户利益。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共投入120亿元,其中仅拆迁安置费就达90亿元,按照每人补偿15万元和置换面积30平方米的标准,以每户4人计算,每户赔偿安置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尽管拆迁范围广,还涉及
10万群众生计问题,但是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拆迁量148万平方米,拆迁过程平稳,不但为保护开发腾出了土地,又进一步优化环境,改善了民生。曲江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注重文化惠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曲江新区最繁华的大唐不夜城内,除了吸引国际知名商业娱乐、零售业集团进驻外,专门规划建设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陕西大剧院、曲江电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定期安排曲江演出集团、西安秦腔剧院在此进行公益演出。借助一流的文化活动场馆,曲江新区举办了曲江论坛、中国诗歌节、曲江文化大讲堂、中国西部文博会等大型公共文化活动。此外,曲江新区还建成了5700亩开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12个市民休闲文化广场,把曲江新区从“旅游景点”提升为“文化景区”,实现了文化事业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价值回归和城市价值的快速提升。
第三,依靠资本运作是破解文化产业资金难题的基本手段。近年,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文化+旅游+城市价值”运作方式,不依靠政府投入,挖掘土地的文化资源,实现土地的增值和利用。曲江新区开发初期,地价每亩20万元无人问津。曲江新区投资建设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并引进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随着区域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地价飙升至每亩50万元,解决了曲江新区初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同时,通过设立文化基金和融资基金两大基金体系,依靠资本运作拓宽文化产业资金融资渠道。除了每年2亿元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外,还通过创新资本运作模式,积极探索银行授信融资、银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吸引了30家投融资企业落户曲江,其中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注册资金都在5亿元以上。我国首个城市发展基金——开元城市基金也花落曲江,每年融资超100亿元以上。曲江新区还瞄准国际前沿,相继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合作签约,以大明宫、法门寺、曲江会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核心,双方建立了合作的对接班子和磋商机制,开展了一揽子金融打包服务,解决了全球金融危机下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政府扶持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可靠保证。早在产业园区成立之初,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文化企业,曲江新区努力搭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平台,出台了 “文化资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五大扶持政策,推出了服务文化企业的“注册登记直通车”、“信息资源直通车”、“跟踪服务直通车”、“全民创业直通车”、“重点项目直通车”、“行政指导直通车”等六大服务措施,提高了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运作效率。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曲江新区采用“大小通吃”的运营手段,一方面,吸引巨人集团、新华集团、华侨城集团、陕西广电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入驻曲江,形成50家大型文化集团和3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核心企业,实现产业园区年文化主营收入300亿元。另一方面,打造中小企业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形成快速聚集效应,曲江新区投资建设10万平方米的陕西文化大厦、曲江文化大厦、智慧大厦、文化产业孵化中心,以非常优厚的税费提供给中小文化企业,形成了曲江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
第五,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大动力。2003年,西安市成为全国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赋予曲江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为曲江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发展空间。曲江新区率先打破政府包揽文化资源开发的格局,实行管办分离,将文化、广电、旅游、文物、出版等部门掌握的行业资源聚集起来,吸纳民营资本,组建股份制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其构成和投资运营已基本涵盖文化产业各个重要领域,成为西部最大、位居全国前列的超大型文化企业集团。2009年,曲江文投出资11.4亿元控股运营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赢得了在陕西省范围内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先机。该集团作为曲江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运营的大平台,还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链条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快速发展。2009年末,集团旗下已有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全资子公司和西安曲江国际会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个控股企业,总资产由成立时的6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70亿元,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服务业500强。此外,曲江还实施“国有民营”运行模式,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三大文化场馆交给运营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公司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曲江模式对洛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洛阳与西安同为著名文化古都,在发展文化产业领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前,我市已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摆到了重要位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要求。曲江模式的成功运作,为洛阳市破解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大手笔、高起点做好文化产业规划。对我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立足洛阳文化特色,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参与论证和实施,确保论证一个、实施一个、成功一个。
二是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文化招商服务政策。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建立文化企业服务直通车体系,把文化产业招商纳入全市招商引资平台,通过环境创优拓宽文化产业的招商渠道。借脑、借力、借势,广泛引进智力,敢于把好的项目交给体制外文化人才去运营,为懂经营、懂文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在洛创业提供政策支撑平台。
三是加快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步伐。洛阳文化资源由于分散、零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集团优势不明显,急需形成大文化格局,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整合文化要素,形成文化、文物、旅游联合开发、统一运营的市场运行模式,打造一批代表洛阳水平,符合产业生态链条要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四是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洛阳新区拓展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利用优厚的环境政策优势,打造文化企业孵化平台和金融支持平台,培育扶持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积累经验、资金、人才,带动相关产业链滚动发展。五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管办分离,把可参与市场经营的文化资源分离出去独立运行。政府部门主要是加强监管和服务,充分发挥文化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内在活力。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营文化公司参与国有文化资源的管理和运营。
第五篇: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一、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在西安市“五区一港两基地”整体发展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规划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0多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2009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亿元,被各界誉为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近年来,曲江模式加快向外辐射发展,形成了曲江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楼观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等六大文化板块竞相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格局,总辐射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奠定了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加快了西安市“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步伐。
二、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曲江模式中最值得我市借鉴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古都西安,而西安的大部分文化遗址也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遗址、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等相对分散但又相隔不远,曲江新区管委会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面向国际招标,高端策划创意,超前规划设计,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两种形式,把这些分散的、有关联的文化遗产“纵横联通”,形成了一个唐文化气息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曲江新区管委会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牵头开发与各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商业设施、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价值兑现反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使曲江迅速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来曲江新区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进而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会展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此外,曲江新区还着力用文化创意激活文化遗产,将民营的“大唐芙蓉园”打造成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典型代表,2009年,入园人数首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大地增强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竞争力、话语权及领导力。
第二,坚持民生优先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根本出发点。为解决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拆迁难问题,曲江新区坚持民生至上,优先保障拆迁户利益。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共投入120亿元,其中仅拆迁安
置费就达90亿元,按照每人补偿15万元和置换面积30平方米的标准,以每户4人计算,每户赔偿安置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尽管拆迁范围广,还涉及10万群众生计问题,但是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拆迁量148万平方米,拆迁过程平稳,不但为保护开发腾出了土地,又进一步优化环境,改善了民生。曲江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注重文化惠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曲江新区最繁华的大唐不夜城内,除了吸引国际知名商业娱乐、零售业集团进驻外,专门规划建设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陕西大剧院、曲江电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定期安排曲江演出集团、西安秦腔剧院在此进行公益演出。借助一流的文化活动场馆,曲江新区举办了曲江论坛、中国诗歌节、曲江文化大讲堂、中国西部文博会等大型公共文化活动。此外,曲江新区还建成了5700亩开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12个市民休闲文化广场,把曲江新区从“旅游景点”提升为“文化景区”,实现了文化事业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价值回归和城市价值的快速提升。第三,依靠资本运作是破解文化产业资金难题的基本手段。近年,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文化+旅游+城市价值”运作方式,不依靠政府投入,挖掘土地的文化资源,实现土地的增值和利用。曲江新区开发初期,地价每亩20万元无人问津。曲江新区投资建设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并引进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随着区域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地价飙升至每亩50万元,解决了曲江新区初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同时,通过设立文化基金和融资基金
两大基金体系,依靠资本运作拓宽文化产业资金融资渠道。除了每年2亿元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外,还通过创新资本运作模式,积极探索银行授信融资、银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吸引了30家投融资企业落户曲江,其中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注册资金都在5亿元以上。我国首个城市发展基金——开元城市基金也花落曲江,每年融资超100亿元以上。曲江新区还瞄准国际前沿,相继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合作签约,以大明宫、法门寺、曲江会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核心,双方建立了合作的对接班子和磋商机制,开展了一揽子金融打包服务,解决了全球金融危机下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政府扶持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可靠保证。早在产业园区成立之初,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文化企业,曲江新区努力搭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孵化平台,出台了 “文化资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五大扶持政策,推出了服务文化企业的“注册登记直通车”、“信息资源直通车”、“跟踪服务直通车”、“全民创业直通车”、“重点项目直通车”、“行政指导直通车”等六大服务措施,提高了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运作效率。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曲江新区采用“大小通吃”的运营手段,一方面,吸引巨人集团、新华集团、华侨城集团、陕西广电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入驻曲江,形成50家大型文化集团和3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核心企业,实现产业园区年文化主营收入300亿元。另一方面,打造中小企业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形成快速聚集效应,曲江新区投资建设10万平方米的陕西文化大厦、曲江文
化大厦、智慧大厦、文化产业孵化中心,以非常优厚的税费提供给中小文化企业,形成了曲江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
第五,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强大动力。2003年,西安市成为全国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赋予曲江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为曲江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发展空间。曲江新区率先打破政府包揽文化资源开发的格局,实行管办分离,将文化、广电、旅游、文物、出版等部门掌握的行业资源聚集起来,吸纳民营资本,组建股份制的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其构成和投资运营已基本涵盖文化产业各个重要领域,成为西部最大、位居全国前列的超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注册资本达43亿元。2009年,曲江文投出资11.4亿元控股运营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赢得了在陕西省范围内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先机。该集团作为曲江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运营的大平台,还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链条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快速发展。2012年末,集团旗下已有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全资子公司和西安曲江国际会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个控股企业,总资产由成立时的6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400亿元,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服务业500强。此外,曲江还实施“国有民营”运行模式,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三大文化场馆交给运营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公司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几点启示
1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现代城市是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城市、和谐城市、幸福城市。文化旅游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实践证明,城市发展新区当先,新区发展文化旅游优先。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公园化景区化,景区城市化、商业化。
2开启产业发展新思路。一是借鉴曲江经验,文化、旅游、城市一体经营、一体开发。二是实行特区管理模式。三是实行特殊政策。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集团。实行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策。
3开辟资本运作新途径。全方位立体化运作城市资本。一是运作历史文化资本,二是运作城市土地资本,三是运作商业房产资本,四是运作文化旅游产业存量资本,五是运作城市品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