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的心得
自古以来有读者手持的书刊必然就有出版书刊的作者,而有作者创作的地方却未必会有读者的身影。其实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鱼水;读者是水,作者则是鱼,水无鱼则无味,鱼无水则难活也。不过,话又说了回来“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的水,太过于透明,就如同一张干净的白纸,给人的第一感观就太过于朴素、单调、乏味;若在这清澈的流水中,放置几条金鱼进去,无疑给人们的视觉感观又有了新的不同见解。
先说作者吧,作者用他那清晰的绘笔,描述着人间的纪实与趣味,从落笔的轨迹中,抒发出作者自己对人生事物的真实情感与价值观点;继而希望从读者的认可声中,获得共鸣与赞扬。其实,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当读者在欣赏作者的作品时,若能激起内心深处共鸣的火花,无疑是在那拥挤的人群中,相遇久别重逢的故友;更像那在千里之外的知音,相见恨晚;其实,每件文学作品创作的背后,都包含着作者呕心沥血的写作与思考,稍夸张地说,就是文章里的每句话甚至于每个字都要深思熟虑,放置词语或字的位置一定要恰当好处,从而保证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作品字句的含义;让读者从思想上认识观点、开拓眼界、树立思维,通过日积月累地学习,最终登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巅峰。
而读者呢,就是通过不断地品读各类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对人生事故的不同见解,从而在文学价值观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阅读就是通过品味作者的人生履历,感受人生之磨难、了解人情之事故、丰富人生之情感。当今社会是网络文学纵横的时代,我们都会在网络、媒体、微博当中看到,不少知名作家有上万的读者粉丝,他们时刻关注着作者的创作进度和言行举止,并以作者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在生活中不停地模仿崇拜,通过效仿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行为举止,仿佛他自己就是克隆出来的作者二号。当然这样的行为是让我们所不能认同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没有绝对一摸一样的人;所以,不管你在怎么效仿,顶多算是山寨中的“高仿”,永远都算不得是作家中的“真品”。崇拜文学的作者,也要拜之有度,不可听之任之,否则,你不但连崇拜都谈不上,而是完完本本地失去了精神上做人的主权。
不论是作者也好还是读者也罢,其实在写与读的过程中,就是一场静谧的文学交流,在这个文化交流的长河里,有赞扬也有反对,有鼓励也有奚落;其实,无论是褒奖还是贬低,都是对作者和读者的磨砺与考验,让他们在实践人生的道路上淡泊明志、越挫越勇、持之以恒,我坚信终有一天,梦想会照亮他们的自己人生舞台。
第二篇:【原创】读者心得
《读者》心得之一
我小时候也练过字,钢笔字、毛笔字都练过。所以当我看到《读者》上蒋勋写的《最初最美的书写》,以前的记忆便涌上心头。
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妈妈买了“文房四宝”,专门让我练毛笔字。书法处处有讲究,下笔、运笔、提笔都要到位。开始时照着字帖练,写的都是“上”“大”“人”“水”,一些简单的汉字。我心急求快,想写复杂的字。我把自己名字用毛笔写了出来,妈妈看到就笑了,不过还是说我能把这么多笔画写全,也算拼了出字。后来,练书法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记得以前读到关于贾平凹练字的文章,里面写到他练字注重揣摩每个字怎么运笔才别致、有特色。他会盯着名家的书法作品出神,思考笔锋的韵味,再化为己用。怪不得他的字有着奇特、苍劲的美感。
看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原来练字不仅能让字好看,更能提升内在品质。正如作者写到的,“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大概只有在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世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每个汉字都蕴含着做人的道理,都值得我们在写好每一笔画的同时,思考先哲的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手好字不仅能体现我们的教养,更能提升自己的情操品味。
我们都知道“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在网上流行另一句,“犬子在,不远游”。这句话是喜禾爸爸——“蔡春猪”博客的标题,这期《读者》里面便收录了他写个儿子喜禾的一封信。
喜禾两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对于这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他们都作出了同样的决定,那就是要给喜禾更多的关爱,让他快乐地生活。现在,他们一家人渐渐走出了阴霾,不再每天以泪洗面。就像喜禾爸爸所说的“生活要不同了”那样,他们家开始了新的生活。《爸爸爱喜禾》这本书也出版了,给更多带来了感动和感悟。
喜禾爸爸的这封信写得很长但很深情,并且不失风趣,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有机会识字,会不会体会到爸爸妈妈的酸甜苦辣。喜禾爸爸自我排解到,说喜禾拿到信肯定会往嘴里塞。这样倒好,把难过的回忆都吃掉了,就开心了。信里面写到很多细节,体现了作为父亲的绝望和无助;信里面也有幽默的话,体现了父亲的振作和乐观;信里面提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简单但是深刻;这封信是站在父亲的角度,让我换位思考,受到了很多启发。
每次看到这种温情的、充满希望的文章都会觉得心里很温暖。回想自己,觉得自己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身边的一切。
《救赎》讲述的了作者开车撞死一位少女席琳之后的心路历程。文章开篇还原了车祸发生的情景,作者历历在目。事后交警认定作者对此次事故没有过错,不负责任。但是作者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他无法面对死者的家属,看不到面对自己的未来,陷入了茫然和绝望之中。
当作者敲开死去的少女的家门时,我原本以为少女的父母会因过度悲伤而情绪失控。出乎意料,他们表现得比医疗中友善,但这更让作者手足无措。在葬礼上,席琳的母亲向作者走来,她快速地抱了作者,然后快速退回,并说,“达林,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他们都告诉我,这不是你的错。但我想让你记住一点,无论你今后做什么,都必须要比现在加倍做得更好,因为你现在是为两个人活着。”
之后作者怀着走出这场车祸阴影的急切心情毕业并离开了小镇。可是,事与愿违,车撞上席琳的场景却总是在作者的生活中浮现。年纪越大,作者越来越发现他已经“消化”了席琳母亲的请求——“无论做什么都要加倍做得更好,因为你现在是为两个人活着”。每当作者想要“混日子”时,他都会想起席琳母亲要求我做的承诺。这番承诺伴随着作者经历了每一个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此时,作者终于得到救赎,终于明白无论何时何地,席琳永远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承担着这份承诺的重量,远离轻浮的生活,正视现实,脚踏实地。
翻开《读者》,看到一篇蔡康永的《空当是很重要的》的文章。作者看到了日常生活谈话中隐藏着的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秘密。其实,人们的谈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偶尔思考一下这种社交方式,对于和他人有好相处是很有用的。
我以前认为,说话直率是一个美德。这样人和人之间就会坦诚一些,交往就会容易一些。但是,我越来越多地发现这样的观点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膨胀的自我。我说话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没有想到听者的感受;也不懂得把持会话的空当,总是会打断别人说话。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说话都是“自私的”,即便在对待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人的时候。我们大都充满自我地宣泄着一种单方向的意愿,总是不给别人表达自己的空间,更别谈思考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作者教我们的说话之道,其实是一种人生之道。我们应该思考在真诚之余,如何包含对他人关怀的温暖;我们应该学会,在所有时候都能够把对方放在你的心上。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方便操作,令人印象很深。
诚然,一味追求所谓说话之术就容易有刻意奉承的嫌疑。但是不伤害别人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是更应该追求的么。平常大大咧咧的人,更应该学会在对话中尊重别人的观点,留足够的空间。
第三篇:《读者》读书心得
《读者》读书心得
《读者》读书心得1
近几天,我无意中在《读者》这本书上发现一篇令我感兴趣的文章,而我越读越有劲,深深地被吸引住,才发现这篇文章的魅力如此大,使拿起放不下,放下又拿起,十分喜欢读。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贼和夫妻俩在停电时所发生的事,在皇后区位于美国纽约市东部,那里环境恶劣,居民生活贫困,犯罪率高,堪称城市中的地狱。但是,那里的人们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停电事故中演绎了一曲催人泪下的爱的颂歌,因为丈夫的自私心不听妻子劝告,导致商店来了一个贼,而那个贼中了丈夫的陷阱,在这过程中他们夫妻中的问题也在一夜间解决了,这都是家庭婚姻所引起的原因,最后得知那个贼就是“好人汤姆”。
对于她的丈夫我感到人不应该自私自利,应该胸怀宽广,在别人有困难时献出自己的爱心诚心帮助别人,他的妻子我感到很佩服,她面对仇恨是另有方式,她用宽容和忍耐的心对待一个背叛她的男人,用慈悲的心来对待这样一个盗贼,就像这半根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黑暗的世界。这个盗贼我也感到很佩服,他自己冒着危险,不怕自己的名誉背上盗贼的罪名去帮他们夫妻解决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读完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无论别人存在于什么问题,我们都有一个宽容,忍耐和慈悲的心。这是一本好书,大家有时间也看看吧。
《读者》读书心得2
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我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不仅因为书中字字句句都散发出一股清丽的气息,还因为在小朋友的信中那份尊重。在信中,冰心奶奶从不把小读者看做孩子,把自己看做大人,这种大人与孩子的距离在信中没有流露过,冰心奶奶把小读者当做一位朋友,以为可以倾诉烦恼,可以享受快乐,可以保守秘密的朋友。如果我是那个读者,我很愿意把我的烦恼倾诉给他,把我的快乐与他分享。为什么呢?因为,冰心奶奶在信中好像是个平易近人的大姐姐,使我非常愿意和她谈心。
冰心奶奶是个充满爱心的人,他对父母的爱,对孩子的爱,对兄弟姐妹的爱等都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不信,你看:“我走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一切亲爱的人。虽然时期很短,我也觉得很难过。”如果他不爱家人会这样说吗?
我很喜欢冰心奶奶。
《读者》读书心得3
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也绝对没有书中提到的那么多,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我该怎么办?只有学习,从书本上学习,当然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他的,比如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做事,看别人如何成功和失败,也是在学习,但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学习。俗话说,学者不出门就知道世界上在发生什么。学了该怎么办?我们也应该学以致用,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成功。不管你不需要学多少,也是白学。学一点用一点,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也就是学习。举个例子,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先学习公式,然后用公式回答问题。这就是学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士乐学。有些同志一看到书就焦虑,一时读不下去。坐不住就学不会,当然也找不到学习的快乐。试想,书籍是思想本质的集中体现和浓缩。在思维的海洋中徜徉,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应该是很幸福的。中考前,我因病不能学习。回到学校后,我自我压力很大。有时候,我在一节课上做一道物理题,反复检查。我的心没有分心,我的精神世界完全沉浸在数字中。这种投入感觉很好。我不认为所有的感官刺激都像投入的感觉一样好。回答问题后的成功感是外人想象不到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位朋友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相信真正朋友的概念是一样的。朋友有两种,真的和假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好的,朋友也是好的,如连绵不断的水,从纯到纯,依靠水,互相帮助。有这样的朋友自然是一件幸福的事。假朋友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利益是这类朋友存在的前提。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自然就不会成为朋友,或者说这样的人不能称为朋友。
他不是一个完全有道德的人吗?尽管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他也不会感到不安。这句话的土点可以翻译成:人们不知道我们可以,但我们不生气,所以我们不是绅士?这在现实世界中更合理。现在有观点认为,能做一点,十点就能做,十点就能做,会有一点成绩。如果你写几篇手稿和文章,你就会被发表。如果你唱一首歌,你会把自己当成明星。太浮躁了。农村俗话说,恐怕别人会把他当傻子。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说,在某一方面,绝对有比你强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低调,保持低调。那种善于炫耀和开发能量的心态是绝对没有必要的,迟早会吃亏的。
《读者》读书心得4
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诗文,选自冰心《寄小读者》。
在周日,等我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抬头看向窗,意犹未尽。心里只浮现了一句话:冰心的文章永远是我的惊喜。文章里透露的是所有的情怀,是美好的童心,是我的心之所向,笑着点亮每一个人的心,让人永远心怀暖阳。你瞧,这世间沉沦在满满的温柔里了啊。可这世间的繁华的盛景,怎敌得过她文章里的笑颜如花?不争不抢,不偏不倚,不生不色,不吵不闹。
记得冰心曾说着一句话:夜中的雨,丝丝地织就了诗人的情绪。说明冰心的灵感源自于观察生活,注入真实感情,真实想法,虚实结合,犹有隐患的诗意。何为有才?乃事之篇动人,字里行间感人窗外的秋心会不会把冰心的事变成点点闪烁的星光,送上月亮,也令神仙感慨世间凡俗人间烟火的美妙。有人说这样的诗有些世俗,每位诗人都能写出这样美好的诗。不,错了,冰心的诗,是梦魂,牵着每个人的童心,只允许世人憧憬,只能令人惊叹,而那不平庸的画面,靠的是生活,靠的是那颗怦怦的童心。
就好似,惊鸿一蹩是她,清风明月是她,梦里星辰是她,字里行间是她,兜兜转转仍是她,令人萦绕心头,一见倾心,乐此不彼。愿这些美得不能再美的诗词文章,能够让每一个人对它刻骨铭心。
钟意,发自内心的钟意。
《读者》读书心得5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寄小读者》,读完了《寄小读者》使我受益匪浅。
《 寄小读者》是一篇散文,它的作者是冰心,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朋友们的通讯。《寄小读者》共有29篇,其中有21篇是冰心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写的,通讯内容抒发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童年时代的追怀,还蕴含着她思念祖国的深情厚意。后来冰心又为孩子们写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
当我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它还知之甚少,但是我读了第一篇就对它有了兴趣。因为第一篇作者冰心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我们谈话的。我就感受到了冰心童心不泯、乐观向上的心态。
通讯二写了冰心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看书、吃果点、谈话,那时一切都很和柔,很安静。这时有一只刚出生的.很小很小的小老鼠在桌子下慢慢的吃着地上的饼屑,冰心吓了一跳,拿着手上的书,迅速的盖上了小老鼠,小老鼠,竟然还一动不动的这时,冰心家的小狗虎儿把老鼠叼走,并吃掉了。而冰心却为这个家家户户都讨厌的老鼠而自责,流泪。从而我感受到了冰心善良、有爱心的人格魅力。
当我读完了,《寄小读者》后感受到了冰心《寄小读者》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个字一一爱字,她爱父母兄弟;她爱祖国;她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爱着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读完了《寄小读者》,我也想到了我自己。
《读者》读书心得6
读书带给我快乐,每当我阅读童话时,心里就会暗想:要是这是真的就好了。有时我会和《淘气包马小跳》一起疯狂,有时我会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在《海底两万里》探索深海的奥秘,有时也会和“鲁宾逊”一起四处漂流,浪迹天涯……读书使我快乐,我要在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读者》读书心得7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这是我仔仔细细地读完《读者》第23期后的第一个想法。《读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让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镜子》就是一篇。这片短文讲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疗,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医院。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又带着明镜的老人。他从老人那儿明白了生命是多么宝贵,从而捡回了一条命。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生命”一个对我们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的词,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成了明星,赚了许多钱;有人当了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有人什么也没做成,整个一生都是平平淡淡,还有的人,很不幸的变成了残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种人,他(她)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对于前三者来讲,他(她)们过得还算好,不太会“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会有“一走了之”的想法。
这时候,他(她)就像那个朋友一样,需要一位热爱生命的人来为他(她)指点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当然,找回自己的生命并非易事,但也不难,只要有这个想法就行。正如那个朋友所说:“我现在拥有了人生米足珍贵的两件宝: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另一个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们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残疾,是否快乐,都能够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各位,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满自信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生命吧!
《读者》读书心得8
在这个假期,我精读了《读者》这本杂志的其中一期。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生活中的实事。文章都以情动人,以理悟人或以人悦文,浅显易懂,使得我们仔细品味,认真学习。每一篇作文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及写作方法,让人爱读,有的甚至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我还悟出一个道理:知识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一开始我总是很快的浏览一遍,囫囵吞枣,颇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的首先是故事,是各总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后来,父母告诉我文章要仔细品味,理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得到知识的羽翼飞向天堂,那么就一定要有阅读方法。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既然是营养品,就更要仔细体会、琢磨。于是,我如饥似渴地仔细读了起来,养成了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成了忘了吃忘了睡的“书呆子”。从此以后,再练习写作的时候,都要拿出我的好伙伴《读者》翻一翻,其中的好词佳句和思想感情,大大增加了我的想象力,使文章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这册杂志对我而言好处太大了,我总是认真地感悟,真是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是《读者》给了我知识王国前进的脚步。
读了《读者》,我真正感受到了一撇一捺组成了一个“人”字,撇是知识,捺是理想,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有力的,鸟会飞翔时因为有翅膀,人会飞腾是因为有智慧。这样有益的课外书使我受益匪浅。等着吧!知识太空,我会乘坐着《读者》制成的飞船去那里遨游的!
《读者》读书心得9
《读者》,名列是中国大陆期刊发行量第一,综合指标亚洲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发行量第四。这样一本看似平凡的杂志,有着怎样的力量,可以打动世界百万读者呢。
从内容来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视野”,是这本文摘杂志最初的办刊宗旨。而这十六个字至今仍是《读者》的主旨。《读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极具时代气息的事实说话、用真善美说话、用吸引大众的精美语言说话,成为《读者》选择稿件的重要标准。它优中选优,从数千种内外报刊杂志中选取读者最需要、最喜欢的文章。不管时风如何变化,它始终保持长期以来的以高雅文化、人文关怀的办刊主旨。不随波逐流,也不盲目跟风。读者给它的评语是“书淡如菊”,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读者》的确显得淡漠而安静。正如戏剧家魏明伦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不媚俗、不炒作,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自创刊二十三年来一直如此。因此,它成了老少皆宜,男女共读,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读者》的社长彭长城曾说:“《读者》有自己的观念。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定位各不相同的期刊,《读者》不一定要当弄潮儿,但《读者》必须能触及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这个概念。《读者》杂志所倡导和注重的人文关怀,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标尺,以大众为中心,从人文的视角来思考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读者》之所以受欢迎,具体说来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文化关怀。《读者》的文化气息很浓。它致力于打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通道,倡导文化的开放性,立足民族文化,包容世界优秀文化(如每期都有外国作家的文章)。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努力去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二、情感关怀。《读者》以情动人,以情感化人。所谓“大众情人”,就是说它总有一种与广大读者割断不了的情素,使你难以忘怀,使你手不释卷。它通过对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经历、以及人性本质的关注和温暖的文字,极力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每个读者都能感到温暖,正像有人评价的那样,《读者》是一份人性化的期刊;
三、个人成长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怀。《读者》提供的经验、思想和情感的信息,弥漫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似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古老的阅历和新鲜的体验都可能与之遭遇,也就是说,每个人读后都能找到共鸣;
四、社会关怀。多年来,《读者》始终很注重通过文化的传播实现对社会的关怀。比如刊发了许多关于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文章,同时它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了很多有益于社会的事。多年下来,积累、延续成为一股力量,通过传播、接受、认知这样一个过程,最终作用于个人、社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读者》社长彭长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监狱死刑犯在执行前往往情绪不稳。一次,一个犯人临刑前一天得到一本《读者》,他非常认真地看了,说,如果早看到这么好的杂志,也许我就不会走上犯罪这条路了。
《读者》的文章可读、耐读,令人在互动交流中陶冶情操。它的一篇散文、一则小故事、一两句话的意林和言论,甚至一幅漫画、一幅插图,都坚持要有益于读者开阔视野、怡情养性。它每期登载的文章都不长,一般在一个页码,多者不过三千字。真正实现了短小精悍,不浪费时间。实现了快餐化阅读,是大众文化快餐。它的文章写法往往引导写作新潮流,许多写手或初学者都从这里借鉴创作经验或新的表现手法。
《读者》好像一位真正的哲人,从不显山露水,却一直隐藏在某个角落,静静地发出某种声音,那种声音不强大,却很有分量。让这种安静有如此分量的,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打开一期《读者》,在不那么沉重的凡人小事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与对人生、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的灵魂。这就是《读者》的魅力所在吧。
《读者》读书心得10
读书让我在作业山里放松,读书让我从没知识学到了一些知识。
我从读书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大部分是上课学不到的。我很感谢图书馆提供的书,让我感激不尽。我也很高兴在获奖的十个位子中,找了一个第三名的座位。
在我的课闲时间表里只有两个子,看书。
《读者》读书心得11
书架上摆放着形形色色的书籍,大多是各科的参考书,只有冰心的一本《寄小读者》晾在一旁,备受冷落。
我随手拿起,并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翻阅。在读过几页之后,才发觉他并没想象中那样糟糕,冰心的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绝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很干脆的感觉。
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本书,慢慢地也喜欢上了冰心的文字。
她曾为一只小鼠流泪,为一只折足的蟋蟀而哭泣……她的怜悯的心是很多人都学不来的。文中大多数介绍她在异国时发生的一些事情。那时她已二十多岁,不可而知,一个成年人是如何带着未成年人的口吻与小朋友们通讯的?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童年,她也不例外,她用极少的篇幅去回忆曾经的旧事,与父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者》读书心得12
没有她的日子是孤寂的,没有她的心灵是空虚的,没有她的指引是无目的的前进,她是谁?她就是《读者》。她改变我,改变很多人的人。刚刚去了书店,教辅书占据了柜台,我半天摸不着头脑,《读者》跑去哪里了,这样来回了几次,我都没有看见她的身影,几天了,想放弃了,直接订阅吧。从人流里钻出去的时候,我瞧见了一个还从未细看过的角落,不由得走了过去,熟悉的金黄楷字,别具一格的图画,深蓝的封面,我立刻有说不出的欣喜,赶紧抽了一本,好似怕别人抢去,踏实与亲切的感觉,我难以形容,《读者》!久违的《读者》!永远的《读者》!让我重新获得了心灵的慰藉。雨接连的下着,针针密布在我的伞上,路人行色匆匆,我回头看了看书店,出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人,手里是五花八门的书,没有《读者》朴实浅淡的封面。我笑了,隐没在雨里的笑,他们看到了分数与物质的财富,却忽略了最真挚的,最纯净的心灵生活,但我拥有,我因此自豪,自从我认识了《读者》,一个好朋友,一生的朋友。
我带着《读者》走了好长一段路,把嬉戏留在了雨里。我仰着头,看天,灰蒙蒙的,杂乱的天,没有任何东西遮挡的天,脚下滑,滑到了《读者》的路上,封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两只将要鹏翔的天鹅,傍晚的黑色加重了湖水的深邃与忧郁,一刹那,它成了一幅最美的画,没有杂质的画,它就像《读者》,勤恳的蜜蜂多年来不曾停顿的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劳碌着一餐心灵的饕餮盛宴。回首望,望不尽《读者》脚下的天穹,翘首看,看不穿读者永远的爱。每日守候着同一个的理想的不同寓言,《读者》孜孜不倦的教导着一辈又一辈的年轻人,给他们目标和方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世界。虽然世界在变,周围在变,《读者》的理念不会变,读者的爱更不会变。
《读者》读书心得13
这天,在漳浦县图书馆里借书,偶然看到了这本《亲爱的苦难》,不禁因它的特殊而引起我的注意。不同寻常的名字,朴实无华的装帧,似乎像我展示着它的特别。
图书馆归来,手捧着它,如同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人的人生。一个陌生的人生,一个苦难的人生,一个挣扎的人生,一个追求理想的人生,一个不得不抗争的人生。
作者署名“沙漠舟”,因他从小残疾——驼背,被人喊个外号叫“骆驼”,后因此给自己取了这个笔名。文中他向我们展示他穷困灾厄萦绕的生命历程。他的经历中,苦难从未远离,就算是其中一项,也可以让人终生铭记。比如:幼年残疾、丧母;坐过牢;关爱他的大哥遭雷击早逝,父亲病故;常常处在饥饿的边缘,在外漂泊甚至“无床可睡”,等等。此等苦难加于他的一生,实在是残酷的很。不过,文中的他常以诗文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诗句中感情澎湃,让人不忍卒读,但是整篇自传读来却也觉得不那么的沉重,因他的天性追求理想,不以苦为苦,向人倾倒苦水,而是通过自己的苦难经历,向读者传达他的理想追求,并以他的短暂堕落沉沦告诫读者,虽有盲目之时,也要有醒来之日。
在这样的苦难人生中,沙漠舟完成了长篇自传《亲爱的苦难》,和诗集《我的吉檀迦利》,出版了《卓越者词典》,开展了“理想与人生”全国巡回演讲100多场,听众10万多人次。在广大的听众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沙漠舟在如此困顿的条件下,竟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刮目相看。贯穿始终的是他坚强的信念——他要活下去。苦难给予了他灵魂上的洗练,另他能深思;而安逸时却让他沉沦。这种经历与多少人竟有相似之处,才能引起那么多听众的共鸣。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别解也。
静心看完了《亲爱的苦难》,不禁为沙漠舟的经历而感慨,“上天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确实如此。百度了他的简历,发现他竟已在20xx年去世,享年方43岁。
一条生命的逝去,在茫茫的人海中不算得什么。但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逝去,一个能激励人心的生命的逝去,终是让我感叹,生命如此短暂……
《读者》读书心得14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这是我仔仔细细地读完《读者》第23期后的第一个想法。的确,《读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让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镜子》就是一篇。这片短文讲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疗,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医院。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又带着明镜的老人。他从老人那儿明白了生命是多么宝贵,从而捡回了一条命。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生命”一个对我们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的词,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成了明星,赚了许多钱;有人当了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有人什么也没做成,整个一生都是平平淡淡,还有的人,很不幸的变成了残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种人,他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对于前三者来讲,他们过得还算好,不太会“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会有“一走了之”的想法。这时候,他就像那个朋友一样,需要一位热爱生命的人来为他指点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当然,找回自己的生命并非易事,但也不难,只要有这个想法就行。正如那个朋友所说:“我现在拥有了人生米足珍贵的两件宝: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另一个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们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残疾,是否快乐,都能够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各位,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满自信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生命吧!
《读者》读书心得15
今天早上我读了一本读者的读后感,里面非常好看,其中有1篇我叫“改变世界的6种饮料,那6种饮料分别是烈性酒,咖啡,茶,葡萄酒,可口可乐和啤酒,烈性酒。
15世纪至18世纪初,是一个海上探险的时代,欧洲强国控制了大海,他们的船只在海上游来游去。长长的海上旅行寂寞难耐,水手们哭度,郁闷,幸亏有烈性酒,尤其是白兰地和朗姆酒,安抚了他们痛苦的灵魂。咖啡———咖啡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商业意识也有着密切联系。想不到吧,赫赫有名的伦敦劳矮德保险社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原来都是一个咖啡店。
葡萄酒———葡萄酒总是带着浓厚的贵族气息,那种色泽,那种醇香,那种喝起来这样那样的讲究,由不得你不肃然起敬——————欧洲皇室们喝葡萄酒的做派,是不是令你艳羡不已?葡萄酒的历史丝毫不输给啤酒,也许还要更古老些。
还有很多很多,这几中饮料都推动新的时代,读者中的每个故事都生动,很优美,非常利于我们写作文,所以我也非常喜欢看读者!
虽然那已经是老《读者》了,老的页面都微微泛黄了,但文章却依旧不老。那篇《爱的力量有多大》让我有感而发。文中,记叙了那么一件事:
一位编辑找隔壁的小女孩,让她为他的杂志写一篇文章,小女孩花了三天,挤出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语句不同、没条理、错别字多、字迹如同狗爬。编辑部不忍心退稿,便登上了杂志。原本的稿费是25元,但编辑觉得太对不起小女孩的努力了,于是倒贴了15元,凑成40元给了小女孩。那个女孩欣喜若狂,从此,她没事就写文章,最后,作文以几乎满分的成绩考进了北大。
那40元钱,它代表的不只是稿费,代表的,还有编辑对小女孩的爱。爱使小女孩走进了北大的校门。
写到这里,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世上有很多爱:关爱、父爱、母爱……这许许多多的爱,都是伟大的。
还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弱智哥哥的爱——那全身心的爱。因为他是弱智,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才会把原本就少得到的糖全给弟弟;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才会把所有新年里长辈们给他的新衣服,在弟弟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全给弟弟,而自己一生只穿着同一件衣服;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坚决地把“兄弟”读成“弟兄”,只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没有弟弟就没有哥哥;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尽管他不会游泳,也要跳入河中救出溺水者,而不在乎自己的死活。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为,它是一个有爱的弱智。
我们的生活需要爱,世界需要爱,爱的力量永远是伟大的。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却不怎么管刚出生的小豹,甚至丢弃它们。就算有别的动物吃小豹,母豹有时也不会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长颈鹿用千百次的告诫换来的仅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为拥有痛苦的经验,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经过一番磨难。像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为了演绎生命的悲剧。他从小就被他的的父亲逼迫去学习音乐,长大后,他的耳朵也聋了。可他却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向命运抗争,创作了惊世之曲——《命运交响曲》。
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一个农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却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耻笑,可他却没有认输,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向命运发出挑战。他将小石子放到嘴里含着,不停地练习发音。他的舌头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终,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
每一个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会有许多困难在等着他们。所以命运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让你受挫折。是为了让你战胜命运,成为强者。困难固然可以打击我们,让我们内心受挫,可困难也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变得坚强。要相信,当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你的世界将变得很美好。
看《读者》,是我的一种习惯,每次晚饭后随手翻阅、细读,总会有无数个灵光一现的瞬间。于是,对于亲情、对于人生、对于生活,在那一个个瞬间,都会有种种新的理解。它没有说教,只有体验。它像长者,指引年轻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学家,在侃侃而谈中给人以启示,让人从中得到人生感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像一弘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它让你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让你懂得去关注亲情,享受爱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给你鼓励,看一些漫画或幽默故事,让你开心,启迪你的心灵,给人爱心、正义、睿智、纯真的引导和熏陶,使我们充满了一颗感恩的心。
记得有一篇文章叫《信任》。文章记叙了想为爷爷买助听器而少带400元的我正为难时,店主主动提出:下次给吧,就当我借你的!我知道原因是不想扫了兴冲冲的老人家的兴致。老人家脸上洋溢着的快乐让人感动,店主想帮他把快乐延长。“他将信任给了我,并带给了一个不相识的老人一份快乐,多么善良的人啊!”当作者做出如此感叹之时,我的心中也产生同样的共鸣。
作者很快把所欠的钱还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却是做个善良诚信的人的涟漪。其实,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信任带来的愉悦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满诚信的社会里,没有担心受骗的惶恐,没有被骗的气愤,人与人之间没有戒备,那该多好啊!
另一篇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有103个孩子》,这篇文章写了一名山区教师在山里教书教了20xx年,即使他连粮食也没有,即使他和妻子吵架吵得要离婚,即使他每天要背着50斤泉水上山,即使他没有工资,他也不曾改变过他的想法——教孩子们念书。多么伟大的一名教师,最终他获得了“贵州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读者》它有一种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只有与《读者》交往久了、深了,才会发现:它会让你懂得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道理。《读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一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我喜欢它!
一位画家,为坐在马路边正在乞讨的一位乞丐画了一幅脸部素描。起初,乞丐并没有认出纸上那个神态自信、倨傲不羁的人就是自己。当画家向他指明后,他显然十分震惊。半晌之后,他语气坚定地告诉画家:“如果这就是您眼中的那个人,那他就一定是将来的我。”果然,若干年后,再次出现的他已经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这是《读者》刊登的一则短小精悍的小故事。述说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自信,可以让人生更加精彩!
人生的旅途上,本来就布满了荆棘,能否抵达理想的高地,就看你有没有勇气穿越过去。而这勇气的组成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当然是非自信莫属了。你尽可以先别想着前面的路有多么难走,而要相信:我一定能走过去!然后鼓足勇气,大步向前;而不要红着脸,腼腆地自言自语:“我……我不行。”
一个已经很有事业的,或者有着成就的人,往往不会输给别人,而恰恰输给自己的内心。
信心,并不一定要是别人给予的,自己的潜能可能藏在心的深处,很难触及,很难说服自己摆脱那个让自己禁锢的囚笼,有的时候,给自己鼓舞,能行的,就算要拼搏的时间长一点,就算是要更努力,但是,最终的目的都能达到,没有太晚,没有不可能,只有,要不要,能不能,有没有信心,让自己成功。
退缩不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方式,有勇气的人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正如同
如果你不去做生活的主人,那你只会成为自卑的仆人!将在懊恼与嫉妒中消逝自己的青春。相信自己,阔步走进荆棘丛吧!当你伤痕累累地走出来时,温暖的阳光将会洒满你的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将感受到金色的喜悦。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懂得:信心对于成功是多么重要。所以,请大声告诉自己:“我——能行!”
成功这个终点,铺向这个终点的道路兴许是弯弯曲曲的,曲折不平,或许,可以不费力。但是,关键就在这个起点,你真的有勇气走向这个重点么?对于那个未知,鼓起勇气,就算是会艰辛,会困难,也要走下去。相信自己,能行,那就能行。
生活,是个迷宫,会碰撞,也许努力了过后又会回到那个原点,但是,如果寸步不移,就一定不会成功,在失败中取得经验,一步步留下的不是别的,而是丰厚不会丢失的经验。如果有信心,有勇气,成功的开拓者并不都是那些富二代。更多的是那些有胆识的,会把握时机的人。
丹尼斯·威特勒曾说过:“成功者的态度包含众多的成份。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心。”朋友,请高高举起信心这盏明灯,它将引导你在漆黑的夜里找到光明的前途。
就如彩虹下那颗心,自信,光明。
第四篇:读者读书心得
《读者》读书心得 《读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别人去观赏或者赞美;《读者》又或者小巷里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之,没有《读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两条平行的流水线。有一天,不经意间,又碰到了《读者》,娓娓读来,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热烈;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读者》包罗万象,既有大家、专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学经典,也有小品随笔。总之,《读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与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杂志。后来,我每个月都会按时买回最新的《读者》,弥补自己因为上网过多,落下的阅读功课。最近的《读者》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启发,譬如对于中国大学教育扩招的思考,譬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凶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读者》是一本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们补充知识与精神财富的杂志。《读者》杂志与互联网也有莫大的关联。首先,《读者》采用的读者推荐机制,很类似于今天互联网的dig机制,从这一点来说,《读者》的读者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搜寻者,不仅仅是消费,也有劳动付出。其次,《读者》是一本符合博客精神的杂志,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读者》分享的是知识,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网站之所以流行,与《读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对广袤无垠的知识或者信息中,为网民或者读者
寻找到最能满足读者(网民)需要的信息。很喜欢《读者》,没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喜欢。
我爱流泪,不过极少是伤心的泪,更多的,是因为感动。曾经把读者里一个少年自强,又担负着照料单亲妈妈的故事读给学生听。学生还睁着大眼专心地听着我读下去,我却哽咽着无法出声了。懂事的孩子马上有人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帮我往下读。那节课,整个教室教被一种感动所包围。有人说,《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文章中,有朋友聚会,要求每一个人说一件能感动他人的事,谁能让大家感动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讲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干而荆畅快!是的,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儿来的感动?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
我一直没弄明白《读者》为什么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那么多的温床,在一张张慵懒的温床上它滋生蔓延,让双手捧着它的大中学生乃至于一部分小学生及小资们视为至宝,他们软绵绵地躺在床上沙发上或靠在公园的坐椅上,在午后的阳光中,在迷蒙的清茶的袅袅热气中,享受着比绅士还绅士的雅士的感觉,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一本《读者》,品读一本《读者》,言必谈《读者》,一切的一切,《读者》已经成了一个高雅的符号。作为一本
号称全国销售量第一文摘型刊物,它所选摘的文字,它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几乎没有烈度。在它的身上,我们见不到壮怀激烈的心胸,感受不到慷慨悲歌的境界,见不到充满阳刚之气的风骨。它是一壶温吞水。没有灼人的热度,更没有涌动的岩浆,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它有的只是小温情,小脉脉,小情调,小感动,小哲理,小回味,小资料,小婉约,小隽永,小深沉,小风花,小雪月,流淌着似水柔情,象是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象是笼着青纱的梦;象是一杯牛奶加咖啡,更象是一块棉花糖,而以半月刊面目出现的它,更多的时候成了一块块口香糖。它没有重量,没有含量,没有厚度,没有博大的视野,没有深沉的思想,期期重复,内容虽不一,但调子大同小异。而十几年前的它,那时,它的名字叫《读者文摘》,形式虽然没有现在的花哨,内容虽没有现在的充实,广告虽没有现在的繁杂而明星四射,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实实在在的含量,构建出了不少永恒的经典。它的九十年代的很多期刊,我现在还保存着。如今,它随波逐流滑入了市场经济的潮流,利益驱动成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要想不流于世俗怎么可能呢?它标榜自己高雅它就高雅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大浪淘沙,一切都将现形于时间的流程和历史的过程。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悯情怀,偶尔出现一点对弱者的同情心,也成了可怜兮兮的点缀。穷人的艰辛,弱者的呼号,冤者的哭泣,正义的蒙羞,良知的泯灭,官场的无耻,人生的义务与责任,民族的兴衰与进取,在一期接一期的内容里,又
能见到多少呢?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它成为一个思想家,不能苛求它所选摘的作品成为思想家的著作,那样,对它的品读将有一种艰辛与苦涩了。我们很难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的是,它的毫不客气地以读者身份出现的自我表扬,而它的自我检测自我剖析自我的客观的评判甚至自我找差距,我们却几乎没有看到。“孩子是自己的好”在所有的编辑面前,他们的“孩子”———《读者》,永远是最好的。他们的“孩子”,在为全国的众多的读者“传道,受业,解惑”。其实,作为一本通俗刊物,《读者》有很多的优点,它的内容,没有一些污七八糟的东西,这些,不言自明。我之所以谈出以上的看法,是针对着《读者》的自我标榜——它把自己定位为人生的导师,高雅文学的范本;针对一种全民性的一边倒的阅读的心态,而这种阅读,充其量,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已。
读完《读者》原创版之后,才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谓平淡,就是一种真实,简单的生活,生活的琐碎中不是缺少亮点,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一颗敏感的心。在《张爱玲的三朵玫瑰花》中,知道了,张爱玲,这位旷世才女,不单单是一个持才傲物的遁世形象,也是一个在生活中辗转挣扎的血肉之躯。从蓝色的妖姬中失亲的败落到母亲的背弃;至红玫瑰中青涩美好的初恋;到白玫瑰幸福温暖的婚姻,张爱玲的一生终于有了甜蜜,然后一切却来得太突然,11年的时光,丈夫赖雅的年老多病,在1958年患上了背痛疾病于1967年10月8日离逝。那年,张爱玲47岁,赖雅76岁。可以说,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没有完好的童年,也没有持久的婚姻,还要照顾丈夫的病情及自己的工作,忍受着尖酸的辛苦,张爱玲却还是一步一个坑地挺过来了。
有些悲凉,但很真实!张爱玲告诉我坚持不懈。
然而在刑世嘉德《总有一天》中,凡?高这个人物赤裸裸展现了在我眼前。凡?高爱画胜于生命,但人们的无知于诅骂,让凡?高陷入了一种痛苦之中,他画那些色彩灰暗,造型凝重的作品,将生命与画笔融为一体。高兴的事,虽然父亲终于终止了对凡?高的资助,但亲弟弟的资助却没有断过,然而,在这时,又出现了在凡?高生命重要的一个人——阿尔,两人很快穷投意合,无事不谈……上帝终究是捉弄人的,正凡?高在画第五幅《向日葵》时两人的艺术理念发生分歧,阿尔离凡?高而后,凡?高的人生顿时陷入阴霾。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怀疑,还有负担日重的弟弟,凡?高在1890年选择自杀,那年她37岁。
凄凉而悲惨凡?高告诉我追求梦想。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道理,要你去了解他,走近他并感受他。在《读者》原创版中的右下角有一个倾醒目的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
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样芬芳的诗句,简单,美好。有人说,他的离去标志着那个纯真年代的终结;有人说,他死于孤独,江郎才尽。难怪,诗人海于希望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一所房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有古代那些文人诗人也希望自己可以隐退江湖,告别哪所谓的世俗。
那个时代的我们,会受不了金钱;受不了离合;受不了背弃;受不了那些强压在我们身上的责任。这个时代的我们,却慢慢习惯,变得那些所谓的物质。
在看完《读者》原创版后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在越来越迷茫中,灌输我们思想道德。
那些作品,教会我成长。那些人物,教会我爱。
第五篇:人人都有桃花原——《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与读者意义
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16年后,57岁的陶渊明写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有趣的是,以田园隐逸诗的杰出成就而被唐宋文人推崇备至的陶渊明,这次却做了件傻事儿:160字的诗,竟然配置了320字的记。偏偏这记,具有夺目的绝世风采,让太多的人,见了它便心满意足,不再有心思去关注诗歌本身了。
此种“喧宾夺主”行为,当然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化,往往给读者留下了太大的二次创作空间,这就势必削减了作者意义的传递。而叙事性的文字,则写实性较强,有利于相对完善地表达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陶渊明需要用这则序言,完整传递出归隐田园16年间有关家国民生的深度思考。毕竟,16年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等同于邻家老农,仅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一己之乐。在他的灵魂深处,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如同那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还会生长出另一茬。他要用这样的叙述性文字,向世人展示一幅他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生活画卷。而这样的展示,其实又隐藏了一份特殊的期待:希望刘宋王朝的统治者以及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能够从桃花源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情境里,解读出黎庶的生活期待和王朝的统治之道。
一、《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
16年的时光,足够消磨掉一个人身上的所有锋芒,却无法熄灭思想者心头的理想之火。如果说16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尚且还属于率性而为、敢打敢冲的理想政治的践行者,那么,写作《桃花源记》时的陶渊明,无疑已修炼成为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顶级“美政设计师”。这个设计师,不再满足于“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豪情,不再迷失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的自信,也不再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而是以16年的田园生活感悟为蓝本,开始为天下苍生设计应有的理想大厦。陶渊明的理想大厦里,都准备了些什么呢? 1.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桃花源记》中,桃源中人与外世隔绝数百年。几百年间,桃源人的一切生活资源,全部来自自己的劳作。人们用这样的劳动,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营造出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心灵乐土。在这片乐土上,没有“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官府硕鼠的掠夺,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有的只是自在自得的劳作,是家家可以有酒食招待客人的殷实。
2.自管自治的政治结构。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秩序。好的秩序,让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又处处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乐融融的桃花源,离不开一定的秩序支撑。只是,桃花源的秩序,更多体现为生产、生活的有序与和谐。那平坦肥沃的土地、规划齐整的房舍、四通八达的道路,那精心挖掘的池塘沟渠、用心种植的绿桑翠竹,那或自在往来或辛勤劳作的农人,无不以一种极为写意的方式,彰显出一幅自管自治的松散式社会结构的美好图景。这幅图景中,没有军队,没有警察局,没有政府办公大楼,没有门类庞多的部委局办,人与人之间似乎也全无等级尊卑。但这里又绝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的集散地,不是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无法无天的放纵之所。这里的人,遵守了一些共有的价值约束,并让这样的价值约束,成为每个人心中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只有如此,桃花源才会数百年欣欣向荣。
3.友善互信的伦理框架。误入桃花源的渔人,在桃源中享受的,无疑是超级贵宾的待遇。其到来,只经历了最初的简单询问,便再没有人怀疑他是否另有目的;其离开,也只承载了几句“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人们虽担心他会泄露了桃花源中的秘密,却并不将他强留在桃花源内,让这秘密永不会外传。人们从最善良的心地出发,愿意相信渔人的承诺,就像他们彼此间的相互信任。
而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数日时光,似乎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约束。除了每天接受宴请,更多的时间,想来便是在这桃花源中自由自在的观光。桃花源中的人,用最大的友善与信任,坦然地款待这贸然到来的陌生人,光明磊落,不瞒不欺。相比之下,出了桃花源,便急不可待地“诣太守,说如此”的渔人,人格的卑劣便无法与桃源中人同日而语了。4.和平安宁的价值诉求。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是,既然桃源中人都知晓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么,为什么数百年间,桃源人从没想过走出这片闭塞的土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此间乐!”在桃源百姓数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外界世界的凶险,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与其因为好奇心而走出去冒险,不如守着这桃源中的安稳平和,波澜不惊地度过一生。故而,即便是从渔人口中了解了外面世界的变化,桃源中人也不愿意跟渔人一起走出这闭塞却自足的自由王国,更不愿外面的人大量闯进来,破坏了他们既有的和平安宁。在桃花源人们的心目中,和平安宁,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上述四方面的瑰丽图景,支撑起了《桃花源记》中最绚烂的理想生活模式。此种模式中,人们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自由,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没有兵荒马乱,不需要背井离乡,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体现了农耕文明中最惬意的生存态势。
我以为,这四方面内容,就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最渴望表达出的作者意义。这样的作者意义,其实并非陶渊明的首创。《孟子见梁惠王》中,孟子的那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表述的就是类似的意义。孟子认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孟子的思想来检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自然能够称得上王道乐土。陶渊明就是要将这样一片乐土展示给世人,尤其是展示给刘宋王朝。他把这样的美政蓝图详细地设计出来,送给统治者作为治国的准则。
二、《桃花源记》的读者意义
宋武帝刘裕是否有兴趣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法知晓。在南北朝的飘摇风雨中,我相信,他更乐意于凭借手中的利刃,砍杀出一张自以为安稳舒适的龙椅;后世的统治者是否乐意于将《桃花源记》当做美政教科书来践行,同样难以考证。因为,真正愿意把民生疾苦放在个人享乐之上的帝王,毕竟凤毛麟角。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桃花源记》从其问世之日起,便为后世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庶虚拟出一方和平、纯净、安宁的生命栖居地,更为渴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的文人们创设了一处寄存理想、搁置苦痛的精神诊疗所。人们从这里读出了高蹈的理想,感受到了悲悯的情怀,体察到了生活的意义,也便能够在濒于绝望之时,重燃生活与生命的火焰,为了这或许存在的美好世界而开始自己的寻找历程。
这样的寻找,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唐宋诗歌中,为数众多的诗人,以不同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诉求,为《桃花源记》附着了不同的读者意义。诗仙李白的《桃源》,以“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的因果归纳,抨击了暴政之下民不聊生的痛楚。诗佛王维的《桃源行》,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的写意,将原本以虚写实的《桃花源记》,故意解读成了更为虚空的游仙诗。更用“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无奈,抒写出仙境难寻的惆怅。刘禹锡的《桃源行》,以“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独特视角,表达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诗豪本色。王安石的《桃源行》,更是另辟蹊径,既借“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勾勒理想政治模式下朴素的平等意识与民主观念,又借“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感叹虞舜那样为民造福的君主领袖已经不可再得,而像嬴秦一样的暴君虐政仍然层出不穷的惨痛史实,以此抒发革新政治、救民水火的执政信念。这些诗作,看似歌咏桃源,实则独抒个性感悟,完全是有个性、有理想的解读者的灵魂自诉。把《桃花源记》视作写实之作,当然是虚妄;将桃花源等同于神仙境界,也属于梦呓。虽然每一个读者的心目中都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但是,这片桃花源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却更多只应该让我们联想起农耕文明时代丰衣足食的尘俗理想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有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有着寻常百姓的平凡且切近的幸福感受,有着“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真实劳作和真实心理。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近代学者梁启超解读《桃花源诗并记》时,便既反对唐人的“神仙说”,也反对宋人的“隐居说”。梁启超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进行了互文性阐释,提出了“乌托邦说”。梁启超认为:“这篇文的内容,我想起他一个名叫做东方的Utopia(乌托邦)。所描写的是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荀子所谓‘美善相乐’,惟此足以当之。„„后人或拿来的附会神仙,或讨论他的地方年代,真是痴人前说不得梦。”在梁启超看来,《桃花源记》的真实意义,不过是塑造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现实生活中虽不存在,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著名学者陈寅恪对《桃花源记》的解读,则持“耻事二姓说”。陈寅恪说:“有一事特可注意者,即渊明理想中之社会无君臣官长尊卑名分之制度,王介甫《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深得其旨,盖此文乃是自然而非名教之作品,藉以表示其不与刘寄奴新政权合作之意也。”陈寅恪从桃源人的避世行为中,读出了陶渊明耻于跟刘裕政权合作的人格诉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教材编写者对《桃花源记》的主题意义作了这样的阐述:“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三、《桃花源记》的教材意义与学生的成长需要 对于学生而言,《桃花源记》首先是一篇美文。《桃花源记》的美,不但体现在桃源内外美好的环境、桃源内部美好的生活上,而且体现在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整散结合的叙述语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时,除了积累最基本的文言词汇,了解文言作品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品读作品的语言之美,感悟作品的情节之美,鉴赏作品的思想之美。可以说,这三方面的美,便是教材编写者希望学生们从《桃花源记》中获取的读者意义。此种意义,可以称为作品的教材意义。
三种美中,前两者不会形成歧义。立足于反复的诵读、精致的问题情境以及适度的点拨,学生们不难理解。作品的思想之美,则因为千余年来不同解读者附加在《桃花源记》中的不同读者意义而难以形成统一性认知。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才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学养和教学能力。是只依照《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观点,把单一性的答案传递给学生,还是尽可能多的呈现不同观点,然后组织学生紧扣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而斟酌筛选。将成为区分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标尺。毕竟,教师的教学职能,不在于告知固定的答案,而在于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然后再走向更大范围内的未知。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越来越开阔,综合技能才会有长足的提升。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而言,《桃花源记》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心灵价值呢? 首先,“世外桃源”的文化符号,标示了一种平等、和谐、安宁、自足的生存态势。生活于象牙塔中的中学生,人与人之间本无必然的矛盾冲突,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大体相同的情趣爱好,很容易形成强烈的集体价值认同。将这样的价值认同,和桃花源中的自管自治的政治结构、友善互信的伦理框架、和平安宁的价值诉求相结合,便能够形成既宽松自由又张弛有度的班集体秩序。在这样的秩序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对个性的良好发展和能力的个性化提升,均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其次,人人心中均应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源,将和梭罗的瓦尔登湖、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成为心灵诗意栖居的一方圣土。当代中学生心中的桃花源,当然不会再局限于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小天地中,但桃花源所象征的平等、和谐、安宁、自足,却是值得每个人追求一生的生活财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建一座自己的桃花源,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之中,都能时刻给灵魂以足够的慰藉。这样的慰藉,将让人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生活热情。
第三,桃花源内的美好生活,昭示的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和平养无限生机。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催生了怡然自得的美好生活,而个体内心中的平和淡定,同样能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人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或许还并无太大意义。但当他们步入成年人的社会之后,面对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其价值便能够彰显出来。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本质上说,正是陶渊明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特定岁月中的真实写照。我们阅读《桃花源记》,当然离不开对陶渊明的认知与理解。但我们又不能仅只将我们的理解停留在对陶渊明的认识上,而是要将《桃花源记》的作者意义、读者意义、教材意义结合起来,并使其和我们的时代特征相联系,如此,《桃花源记》才能在当下的语文学习中焕发出新的光芒,桃花源也才能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