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间的关系论文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图书管理人员怎样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关键所在;加强对读者的思想教育,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重要途径;及时制止馆读间的冲突,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关系
一、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关键所在“读者第一”是图书管理人员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馆员的职责所在。在馆读互动关系中,馆员居于主导地位,也是避免矛盾的主要一方。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和宗旨,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应理解和尊重读者的地位。在进步的法治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但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与读者所处的地位却是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绝非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服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是服务与被服务、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读者有诸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而馆员却只能恪守职责为读者服务,无权选择或拒绝为某位读者服务,这是对馆员这一特定职业角色的要求。如果馆员不能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对读者的权利与地位有抵触心理,就很难做到自觉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其二,应把服务当做一种快乐。服务必须发自内心,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馆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把服务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从更高的境界去看待服务,从工做中寻找并享受快乐,从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其三,应注意满足读者的精神追求。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馆读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人际知觉关系,为读者服务绝不仅仅是“物”的满足。读者不仅关心他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得到所需要的文献与知识,也看重他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精神感受,即心理满足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情感沟通、身心愉悦等精神满足,与文献和知识的获得同等重要。具备良好综合知识。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具备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馆员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赢得读者的尊敬和信赖。读者到图书馆接受服务的动机和原因,是获取文献和知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与馆员发生摩擦。图书馆高品质的服务,仅靠礼貌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服务的能力,而要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馆员具有丰富的知识非常重要。因此,馆员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学科知识,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与读者进行“知识沟通”,特别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时代,馆员应有精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满足读者新的需求,同时对文献特别是馆藏文献了如指掌,这样为读者服务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另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图书馆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力源泉,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甚至他们的一生。因此,图书馆员要特别注意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牢固地树立起“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充当好读者良师益友的角色,诚心诚意地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诚则生信,信则感人,馆员在工作中把读者视为主人,把读者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尊重读者并使读者信赖你,进而尊重你,积极地配合你做好服务工作,将会给读者以感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历练健康心理素质。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馆员每天都要面对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需求和目的的读者,要应对自如、使读者满意,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们应付、承受和调节各种心理压力和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情绪调节和心理活动的稳定性上。心理素质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气质等方面的特征,还会对人处理各种问题、应对各种事件以至于事业的成功与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馆员的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出色的表达能力,较强的自控能力以及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完美的气质和豁达的性格。馆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在平时工作中有效地避免馆读矛盾的发生,或者是在馆读矛盾发生后能够冷静、理性、灵活地予以化解,不至于和读者之间形成对立状。
二、加强对读者的思想教育,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重要途径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一定的教育职能,它在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的同时,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使他们自觉地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从而与图书管理人员和睦相处。
图书馆对大学生读者的内在修养和文化知识的全面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读者对图书馆员工作的不理解和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不了解,有些院校图书馆对新生读者的入馆教育重视不够,程序过于简单,时间也过于紧张,新生读者在入馆教育中对图书馆和馆员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缺少深入的了解,有的干脆没受过人馆教育,老生读者的后续教育也跟不上。因此,在其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不注意代书板的使用,弄乱图书的排列顺序,污损图书,文献查询方法不清楚,用各种不正规的称呼来称呼图书馆员等。这就导致图书馆员工作强度加大,影响其工作情绪,甚至导致图书馆员向读者发泄情绪等现象。因此,图书馆应该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加强规章制度、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让新生一入馆就能深入地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尊重图书馆员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图书馆员也应经常督促读者使用代书板,强调使用代书板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如何按索书号找书,以保持书架的整齐。图书馆还应经常开设一些图书馆文献信息利用方面的讲座,让读者能最大程度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加深对文献信息功能的理解和对图书馆员工作的尊重。另外,读者对馆员的礼貌问题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之一,因此图书馆还要担负起对读者的礼貌教育责任,在入馆教育中应对新生读者提出语言规范的要求,对一些称呼不恰当或是不礼貌对待馆员的读者,要加强思想教育,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大学生读者文明阅读,图书馆领导也要正确对待读者和馆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馆员对于没有礼貌的读者也不能放弃礼貌,要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读者,赢得读者的尊重和理解。
三、及时制止馆读间的冲突,是馆员与读者和谐的必要手段学会尊重和赏识读者。心理学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人与人关系中,尊重别人将会赢得别人 对自己的更多尊重。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首先要有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读者,理解读者渴求知识、潜心学习的心理需求,善于捕捉读者的优点并能恰如其分的加以赞赏,使读者到图书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到个人的尊严受到管理人员的尊重。这样,馆读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读者也会对馆员的劳动多一份理解,一些矛盾就会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当听到读者的怨言和意见时,馆员一定要保持冷静,更加尊重他们、欣赏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尽可能地包容他们的观点,让读者在感动中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才能起到稳定情绪、平息冲突的效果。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许多情况下,馆读冲突是由于馆员与读者存在着心理差距而造成的。双方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也就不同,从而产生歧义。其实,在馆读互动关系中,馆员与读者在利益和目的上是共同的,这就是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提高文献使用效率。这种共同的利益和目的,使得馆员和读者在心理上易于沟通、达成共识。馆员要提高对读者的心理现象不发生排斥的自控能力,换位思考,提高心理上的相容性。当馆员设身处地从读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发现读者的一些行为包括他们的失礼、急躁或过失都是可以理解的,就能更好地理解读者的心情、处境和需要,从而自觉地避免与读者发生冲突。果断有效制止冲突。当馆读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后,无论是对冲突双方还是对图书馆形象,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地制止冲突,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第一,当馆员和读者发生冲突时,双方都不让步,在此情况下,可采取第三方介入调停的方式缓解僵局,使消除误会、握手言和。调解人一般应是流通部或图书馆领导,调解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读者对调解人的公正与权威的认可度。因此,调解人要特别尊重读者,态度要诚恳。调停要公正,不偏不倚,不要轻易表态。具体的调解程序是:听取冲突双方描述不同意见和细节,然后提出若干解决冲突的方案,再引导冲突双方对方案发表感受,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在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中解决冲突。
第二,隔离冲突双方。这是排除馆读冲突常用的方法,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当冲突双方情绪化因素过多,已难以平心静气协商解决问题时,就要采取回避措施,将冲突双方劝离冲突现场,使其失去面对面争吵的机会,以取得缓解冲突的效果。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将冲突的馆员调离,由另一位接替;也可以将冲突的读者请入休息室或办公室,由负责人听取他的申诉和要求,再妥善地加以解决。
第三,强制终止冲突。有时调停和隔离是不能奏效的,这就要采取强制终止冲突的办法。这是一种较为强有力的措施,图书馆权威人员要采用坚决、果断、有力且具有一定震慑作用的言行,强行制止冲突各方的过激言行,以免事态延续和扩大。要让读者知道图书馆方面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制度、规定和秩序,是合理和有根据的,决不允许冲突再继续下去。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图书馆建设中的大事,需要图书馆、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图书馆成为馆员愉快工作、学生愉快学习的温馨家园。
第二篇:图书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构建
图书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构建
摘 要: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协调好馆员与读者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流气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满足读者在工作、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对于现代化的图书馆,创建良好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体现出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性质、职能,是图书馆最生动活泼、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1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图书馆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而图书馆也必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读者服务的水平,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传统的图书馆仅满足于书籍这一物质形式的文化媒体,工作重点自然是图书的管理、流通、保存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促使图书馆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进行变革,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新型的服务。
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今天,图书物理馆藏数量的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是竞争的优势。新型图书馆的建筑色彩、良好的外部形象,能渗透并反映出图书馆内在的实质,使读者产生愉悦,丰富的馆藏能激发读者对图书馆的热情,馆员的形象、言谈举止充分反映着图书馆的工作作风和文明程度,也是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馆员重塑自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将快乐与道德、人情与责任传递给读者,同时优雅、宽松、明亮、安静的读书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形象好的图书馆,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只有读者数量的增加,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从而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宗旨。2 现代图书馆和谐关系的构建 2.1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重视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应重理而非重管,管理的核心与对象是人,所以要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坚持以读者为本,尊重读者。工作人员首先应做到上岗时衣帽整齐,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对读者有问必答;操作要规范,态度要和蔼;遇到问题耐心向读者解释,同时还要坚持原则。将管理与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只有重视对人的科学管理,重视馆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2 激发读者的创造力
图书馆作为读者的第二课堂,既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拓展与延伸,又对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培养与构建读者知识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图书馆是以读者为主体开展服务的场所,所以读者的思维创造性、学习的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里,共同的学习兴趣能形成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相互磋商、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而且通过这种交流形成的思想交锋,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双向交流也有利于克服思维的惰性和心理定式,丰富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2.3 全面了解读者
只有全面了解读者,才能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才能把读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由于生理特征、工作需要、学习环境等的不同,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不相同,要重视读者的需要,研究读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2.4 真诚地对待读者
以诚待人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读者,给他们以真挚的爱。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把服务读者放在第一位,不能盛气凌人,以势压人,要坚持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做到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读者。既要重视那些从事研究的学者型读者,但同时又不能轻视那些消遣型的读者;既要尊重那些知书达礼的读者,也不可鄙视那些有过违章行为,甚至顶撞过自己的读者,只要他进入图书馆,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保证每一位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读者工作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一切从读者的利益出发,一切从满足读者的需求出发。2.5 重塑现代图书馆员的公众形象
图书馆只有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满腔热忱地为读者服务,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因此,图书馆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从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入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包括内在形象和外部的形象。内在形象表现在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馆员素质及对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避免与读者争论和冲突。如果图书馆员服务不周到,或是出言不逊,礼节不到,往往会使读者不愉快,甚至引起争执的发生。如果图书馆员在接待每一个读者时,都能表现出谦逊有礼,热情宽容,就能够架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创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往氛围。3 深化读者服务工作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图书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人文精神就是指在为读者服务中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效率,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营造美与和谐的服务氛围。面对网络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从根本上改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局面,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另外,应深化图书馆服务。以存储和传递文献信息为己任的图书馆,它的前台工作是向用户提供服务,而大量的后台工作则是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整序。图书馆工作的不断深化,要求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一次文献,而且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要求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提供文本型、多媒体信息服务。图书馆员应该对读者的深层次需求加以挖掘,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网络书刊借阅服务,网上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网上馆际互借服务,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和网上文件传输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得到读者的认同与支持,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图书馆事业才能充满活力。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服务态度,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蒋永福,王丽云.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图书馆杂志,2003(1):7-10.
[2] 付玉梅.以优质服务促提高,以深化改革促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6):69-71. [3] 武建新.浅析读者需求特点及优质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51-52. [4] 李红琴.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3(7):52-54.
第三篇:浅谈图书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构建[范文]
浅谈图书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构建
赵 智
摘 要: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协调好馆员与读者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流气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人际关系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满足读者在工作、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对于现代化的图书馆,创建良好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体现出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性质、职能,是图书馆最生动活泼、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1、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推进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传统的图书馆仅满足于书籍这一物质形式的文化媒体,工作重点自然是图书的管理、流通、保存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促使图书馆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进行变革,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新型的服务。
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今天,图书物理馆藏数量的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是竞争的优势。新型图书馆的建筑色彩、良好的外部形象,能渗透并反映出图书馆内在的实
质,使读者产生愉悦,丰富的馆藏能激发读者对图书馆的热情,馆员的形象、言谈举止充分反映着图书馆的工作作风和文明程度,也是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馆员重塑自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将快乐与道德、人情与责任传递给读者,同时优雅、宽松、明亮、安静的读书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形象好的图书馆,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只有读者数量的增加,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从而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宗旨。2、现代图书馆和谐关系的构建
2.1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重视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应重理而非重管,管理的核心与对象是人,所以要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坚持以读者为本,尊重读者。工作人员首先应做到上岗时衣帽整齐,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对读者有问必答;操作要规范,态度要和蔼;遇到问题耐心向读者解释,同时还要坚持原则。可让读者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文明、宁静和尊重,真正享受到置身与知识殿堂的惬意及满足。将管理与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只有重视对人的科学管理,重视馆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2 激发读者的创造力
图书馆作为读者的第二课堂,既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拓展与延伸,又对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培养与构建读者知识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图书馆是以读者为主体开展服务的场所,所以读者的思维创造性、学习的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里,共同的学习兴趣能形成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相互磋商、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而且通过这种交流形成的思想交锋,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双向交流也有利于克服思维的惰性和心理定式,丰富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
2.3 全面了解读者
只有全面了解读者,才能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才能把读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由于生理特征、工作需要、学习环境等的不同,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不相同,要重视读者的需要,研究读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2.4 真诚地对待读者
以诚待人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读者,给他们以真挚的爱。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把服务读者放在第一位,不能盛气凌人,以势压人,要坚持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做到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读者。既要重视那些从事研究的学者型读者,但同时又不能轻视那些消
遣型的读者;既要尊重那些知书达礼的读者,也不可鄙视那些有过违章行为,甚至顶撞过自己的读者,只要他进入图书馆,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保证每一位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读者工作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一切从读者的利益出发,一切从满足读者的需求出发。
2.5 重塑现代图书馆员的公众形象
图书馆只有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满腔热忱地为读者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因此,图书馆要提高地位,得到读者的认可,必须从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入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包括内在形象和外部的形象。内在形象表现在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馆员素质及对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避免与读者争论和冲突,这样会对读者产生示范性、感染性的效果,从而营造文明和谐的阅读氛围。如果图书馆员服务不周到,或是出言不逊,礼节不到,往往会使读者不愉快,甚至引起争执的发生。如果图书馆员在接待每一个读者时,都能表现出谦逊有礼,热情宽容,就能够架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创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往氛围。
3、深化读者服务工作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图书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人文精神就是指在为读者服务中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效率,满足读者的需求,实
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营造美与和谐的服务氛围。面对网络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从根本上改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局面,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另外,应深化图书馆服务。以存储和传递文献信息为己任的图书馆,它的前台工作是向用户提供服务,而大量的后台工作则是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整序。图书馆工作的不断深化,要求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一次文献,而且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图书馆员应该对读者的深层次需求加以挖掘,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网络书刊借阅服务,网上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网上馆际互借服务,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和网上文件传输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得到读者的认同与支持,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图书馆事业才能充满活力。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服务态度,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蒋永福,王丽云.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图书馆杂志,2003(1):7-10.
[2] 付玉梅.以优质服务促提高,以深化改革促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6):69-71.
[3] 武建新.浅析读者需求特点及优质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51-52.
[4] 李红琴.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J].中国图书情
报科学,2003(7):52-54.
第四篇: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郑玉群
【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市场秩序。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政治生活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3.哲学生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我们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
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命题角度】
1.从市场的决定作用角度。
结合当前的金融市场改革,价格改革,特别是资源价格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产能过剩,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等热点问题,运用价值规律、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相关知识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其必要性,或者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从《哲学生活》分析改革的原因。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市场秩序、市场规则、诚实守信等知识,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建议、、措施。
2.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
《经济生活》角度:主要是结合前面热点问题,分析什么是宏观调控,即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为什么要宏观调控,即市场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的意义和作用。怎样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重点要把握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即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怎样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政治生活》角度:结合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核心关注如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特别是如何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解决以往存在的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达到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的目的。
3.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
从哲学上看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者有同一性,相互吸引相互联结,两者又有斗争性,两者的地位、作用、范围都有不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要用辩证的方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防止出现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倾向,又要防止只讲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的倾向。
4.从改革的角度。
不管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实际都必须通过改革实现。金融市场改革,价格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也是改革。从《哲学生活》角度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内容、作用,从《经济生活》角度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专题训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回答1-3题
1.《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往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明显区别。两字之变意味着
①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更加明确
②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和市场的监管
③将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④市场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政府作用削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对市场的作用的认识由最初的“基础性作用”重新定义为“决定性作用”,体现了
①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界限②发展着的认识是真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政府和市场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②强化政府职权才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③要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宏观事务的管理
④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推
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社分开,实现政府由“养人”向“办事”的转变,凡是适宜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举办。2014年,河北省政府共向社会力量购买13个领域的88项公共服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有利于 ①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②规范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方式
③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转变政府职能④减少政府权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2014年工信部将深化重点行业改革,开展民资进入移动转售、接入网等竞争性业务
市场试点,完善电信资费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一改革
①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②工信部将减少对电信行业的直接干预和市场监管
③使电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不利于行业发展
④有利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2014,资本市场迎来改革年,除市场制度规则的市场化改革外,证监会自身的监管转
型和市场化改革也将紧密贯穿其中。随着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有限的监管资源越来
越难以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人盯人”、“当保姆”的模式难以为继。因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证监会要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必须
A.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树立政府威信
B.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C.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D.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7.台州,大银行做起“小生意”。当地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满足率连续多年达到90%,金融专家认为,台州市委市政府对待专营小微企业服务的小法人金融机构的政策值得借鉴和推广。台州市政府坚持做“有限”政府,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同时,不派驻董事长和行长、不摊派项目、不干预银行日常经营管理,形成了健康有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台州样本”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带来的启示有
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越位问题。
③作为有限政府,做到能不管的都不管。④政府职能应逐步市场化,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自身改革,既要“减”,减政、减行政审批、减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同时也要“管”,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为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里“减”和“管”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
9.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有利于 ①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②避免市场弱点和缺陷,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国务院决定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报告制度,放宽市场
主体住所登记条件,经营场所登记由地方政府规定等。国务院采取的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
①有利于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民间融资
③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促进企业发展
④目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材料一:截至1月23日,全国31个省份已有28个省份已召开地方“两会”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平均每份政府工作报告要提及“改革”约50次。“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等,如上海的“简政放权,重设政府边界”,湖北的“权力清单,减瘦更要减肥”,二是经济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所谓目标价格制度,是指由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而目标价格的形成则完全是由市场的供给关系决定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职能和政府依法行政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要加强自身改革,简政放权、重设政府边界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规律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更好地落实目标价格制度。
【参考答案】
1.B2.C3.D4.C5.D6.B7.A8.A9.B10.A
11.答案(1)①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必须加强自身改革。②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要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当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避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所以政府要简政放权、重设政府边界。③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更好地落实目标价格制度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②更好地落实目标价格制度,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宏观调控。③更好地落实目标价格制度,要运用经济手段,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以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益。
第五篇: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是农村基层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村民自治的首要问题之一。《村委会组织法(试行)》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1998年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除了重申上述规定外,又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法律的上述规定,不仅明确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时也明确了乡镇政府在实施指导以及村民委员会在接受指导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即乡镇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的这一法律定位是正确的。但在少数地方,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乡镇政府在指导村民委员会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镇政府在指导村民委员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不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干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如有的乡镇政府指定、指派候选人,有的乡镇政府随意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二是不尊重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干预村委会干部的内部分工。有的乡镇政府因为不满意村民选出来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就在干部分工上做文章,不让村委会担负实际工作,或者另行聘任村会计、村出纳和妇女主任,另组工作班子抓村里的工作,致使村委会无法行使职权。三是不尊重村民会议的权利,用行政命令代替村民会议来决定村里的大事。如村干部的补贴数量和村级提留款的多少,应该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但在有的地方,村干部的工资补贴标准由乡镇政府决定,村提留的多少也由乡镇下文规定。又如近年来一些地方搞教育“双基”达标,有的乡镇政府为求政绩,不顾农村学生生源不足的实际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困难,强迫村里举债建校,致使不少村债台高筑,而修建的学校又因招不到学生而只得将教室空置,造成极大浪费,村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类似的把好事办成“怨”事的例子,在农村基层并不鲜见。
二、乡镇政府不能正确地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的原因 从思想认识上看,仍有部分乡镇干部和村民群众对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指导关系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乡镇干部方面,集中表现在对领导关系的留恋和对指导关系的抵触。建国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乡镇与村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实行村民自治后,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变成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相当部分的同志对这一变化感到不适应。同时,乡镇干部个人权威的失落感也是部分同志对指导关系产生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从发号施令到平等协商,致使一些干部感到个人权威失落,容易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情绪。在村民群众方面,模糊认识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有的村民认为,改变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关系,村民委员会就可以不协助乡镇政府工作,就可以不完成国家任务。这种认识是极其有害的。
乡镇政府不能正确地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也存在工作方法上的原因。第一,沿用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强迫、蛮干、瞎指挥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个别地方为了增强行政命令的权威性,至今仍在采用一些“土政策”和“土办法”对村实施管理。第二,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现象仍然在为害基层。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要求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一些乡镇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指挥一切,又不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致使规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有的乡镇强制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毁了稻田种苎麻,挖了苎麻种西瓜,不仅生产资源受到破坏,村民群众也没有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干部群众离心离德,政府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第三,滥罚款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禁止。长期以来,少数乡镇政府一直采用罚款的办法来推行政令,并把罚款作为体现管理权威和解决基层矛盾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
三、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 能否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就乡镇政府和乡镇干部而言,要充分尊重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村民委员会和村干部,要树立和强化自治意识,办好本村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管理好本村财务,抓好村里的经济工作,依法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各项行政工作任务。
要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还必须实现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要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现在农村基层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承包经营户、联营或者合伙以及村民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乡镇政府必须改变过去直接经营管理微观经济活动的工作方法。二是要坚持说服和引导的方法。乡镇政府工作的对象不是过去生产大队那种无所不包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而是千家万户。因此,简单粗暴、命令主义,浮在上面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必须遇事同村民群众商量,依靠宣传鼓励,教育群众;依靠成功的经验,引导群众;依靠致富的榜样,带领群众。三是要全心全意为村民群众服务。过去,有的乡镇干部把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对村民群众动不动就命令、训斥、惩罚,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乡镇干部必须真心实意地把村民群众放在主人翁的地位上去看待,必须明确管理即服务的道理,从而全心全意为村民群众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乡镇政府行使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的政府职权,既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又是政府行使职权的界限,超越这个界限就是越权。因此,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应当依靠本机关包括乡镇的各分支机构去行使,而不应该把一些本来应该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行政责任交给村民委员会去履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组织,在法律上只负有遵守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项指示、命令的义务,没有具体执法的权力。对一些涉及到村的行政工作,乡镇政府认为可以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完成的,应该向村民委员会明确授权,并相应承担有关的行政责任。
在指导、支持村民委员会工作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指导村民委员会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让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直接选举产生一个好的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出一个好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在选举中不指选、派选和包办代替。二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适应农村新的形势,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三是帮助建立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岗位责任制以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实现依法治村。四是帮助解决好村干部以及退下来的村干部个人生活遇到的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村干部队伍的稳定。
2.指导村民委员会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搞好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特别是搞好本村的经济工作,为广大村民服好务。乡镇政府要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依法办理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诸如修桥修路、办学校、兴修水利等,村民委员会投入多少资金,村民集资多少,应由村民会议决定,乡镇政府对此应当给予科学规划和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必要时给予财力上的帮助;要帮助村民委员会关心群众的生产,建立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技服务组织,为村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解决一家一户难以办理的事情;要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发展集体经济出点子,找项目;要帮助村里制定建设规划,给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使贫困村尽快改变面貌。
3.指导村民委员会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乡镇政府要制定宣传教育的具体内容,使每个村民委员会因地制宜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教育村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举办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革愚昧的习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教育广大村民遵纪守法。
4.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村务工作的水平。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既要大胆放手,让村干部创造性的工作,又要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要督促制定和执行好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要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看村民代表会议言路是否敞开,程序是否合法,表决是否民主,从而减少村民委员会工作上的失误,让村委会干部从实践中学会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办事原则。要督促村民委员会搞好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乡镇政府应在村干部廉洁自律和自我约束方面应给予积极引导,对违法乱纪者依根据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