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教案

时间:2019-05-15 12: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理与复习》教案》。

第一篇:《整理与复习》教案

本单元复习全册教材教学的主要知识。回忆整理、练习应用是主要的复习方法,通过回忆和整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提取;通过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全单元的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1、在“数的世界”里,着重复习“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两大块。数的认识这一块里,先教学了负数的初步知识,又教学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大小比较以及改写大数的计数单位。在数的运算这一块里,教学了小数四则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简便运算,结合数的运算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以及这些数与运算的实际应用。然后编排14道习题,边解题、边回忆、边整理。

复习负数的初步知识,着重在于对负数意义的体会,它与正数共同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复习小数的意义以数位和计数单位为主线,通过按计数单位把小数进行分与合的练习,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然后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的近似数。

复习小数四则计算,教材设计了“算一算、比一比”的题组,整理计算法则。如0.76+0.54与0.076+0.54这组题,突出竖式计算要把小数点对齐。0.7-0.62与7-0.62这组题,重点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怎样退位减。48×6.

7、4.8×6.

7、0.48×0.67这组题,复习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99÷75、9.9÷0.75、0.99÷7.5这组题,复习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至于运算律、运算顺序、求积或商的近似数,都让学生在计算时回忆和应用。

复习这个领域的知识,要抓住重要的概念、基本的方法和主要的数学思想;要正确把握回忆整理知识与解答习题的关系,把解题作为回忆的手段、应用知识的渠道;要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注意习惯、态度的培养,因为许多解题错误的发生,原因不在知识上。

2、在“图形王国”里,着重复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本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还教学了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是回忆知识内容,第三个问题是回忆过程方法。对推导面积公式过程的体会,归根到底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常用策略。

这部分只编排6道题,除了第16题应用求积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外,其他题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第15题在单位换算时,不但应用平方千米与公顷、公顷与平方米的进率,还应用小数点移动位置,就是把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的知识。第17题既要估计土地的面积,还要计算面积并求近似值。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抓住单项的知识,如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公式、移动小数点位置等,如果这些知识的掌握不过关,就无法达到灵活与综合的要求。然后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步骤地解决问题。如第18题,求一共种多少棵大白菜,要先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要知道它的底和高。这块地的底边多长?在哪里找?又如第19题的解题步骤是先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再求这块地的总产量是多少吨,最后把总产量与100吨比较,得到问题的答案。

3、在“统计天地”里,复习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刚教学的知识,学生对这些统计图表有了体会,掌握了填表和画直条表示数据的方法后,一般不会很快遗忘。教材编排的两道题都注重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都要求学生先调查,获得数据后再填入统计表或反映到条形统计图上去。体现了收集整理信息、表达呈现数据、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思考的统计全过程。

4、在“应用广角”里,安排许多小型的实践活动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里的事物、现象、关系,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最佳结果。因此,在整理复习三个领域的知识后,教材编排了“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

小型实践活动大致是四种类型: 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数学信息。可以看报刊杂志或到网络上查阅,也可以在学校、所在的村(或小区)、乡(或镇)、县(或市、区)进行走访了解。二是通过测量,知道自己穿的衣服的有关数据;发现同一时间里,影长除以竿长的商是确定的。三是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里,寻找和验证比较好的方案。四是进行游戏活动,研究隐含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

这些实践活动都要认真组织。首先是落实时间,部分可以在数学课上进行,多数是课后进行的。其次是落实指导,如怎样测量衣服的那些数据,怎样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竿长和影长,到何处去了解村(或小区)、乡(或镇)、县(或市、区)的面积数据等。最后是落实检查、督促和评价。

5、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单元的最后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学习的态度与热情,学习的效果与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意志等。评价的方法简单、有趣,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要鼓励学生评价自己,尊重他们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第二篇:《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p.110~114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观察物体,知道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可以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2、复习面积单元,进一步了解面积的有关知识。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注意规范解答。

教学过程:

1、复习观察物体:

完成书上的第14题,提问:一个正方形有几个面?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一般是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的。

按照书上的样子,也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摆好后,分别说说从三个面观察能看到什么样子,用线连一连。

2、复习面积:

我们学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说它们分别上怎么算的?

(1)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5平方米的花坛

交流你在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设计成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2)用一根20厘米的线,围长方形或正方形

问:20厘米是长方形的什么?(周长)

周长指的是2长加2宽,那也就是说1长加1宽是10厘米

所以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可以这样想:

10可以分成9(长)和1(宽),8(长)和2(宽),7(长)和3(宽),6(长)和4(宽),5(边长)和5(边长)

学生完成表格,并写上图形名称、计算出面积。

交流:这张表格告诉我们什么?

(周长一样,面积不一样,其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前几天,有谁吃过粽子?你知道吃粽子的由来吗?

(1)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坐13人。“胜利号”3分划行了744米,“屈原号”2分划行了500米,哪条船划得快?

要求学生交流规范的解答格式:

胜利号:744÷3=248米

屈原号:500÷2=250米

屈原号划得快。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先估计一下,再计算。

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找到相关的信息:19条龙舟,每船坐13人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这道题可以把19看成20,20乘13等于260,得数接近260,但不会超过260。)

列竖式计算,得数为247,与估算的结果作比较,发现一致性。

商店为比赛特制了360个礼品粽,每2个装一袋,每3袋装一盒,一共装了多少盒?

问:这一盒究竟装了多少个粽子呢?

学生解答。

给“屈原号”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粽作奖品,160元够吗?

学生解答,全班交流。注意格式的规范。

(2)(p.112第8题)观察画面,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这辆汽车每分行1千米,到粮库还要多少分?

注意解答这题,先要把5000米改写成5千米

这辆汽车到粮库运35吨大米,要几次才能运完?

指出: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单要看文字信息,有的时候还要找到相关的图片信息。

(3)(p.113第12题)找到信息:8分米的蓝花布,1米4分米的红花布。

请你用小数来表示这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

(注意关键字:小数、米)

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三篇:圆柱与圆锥复习教案

《圆柱、圆锥的复习》教学设计

旺苍县黄洋镇中心小学校

冯琳

冯丕兴

教学内容:圆柱、圆锥的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使每个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 复习难点: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 活动一:整理概念。

1、回忆这一单元所学内容,并自主整理。(并请学生说明这样整理的依据。)

2、学生分别汇报圆柱、圆锥的特征。

3、圆柱表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

4、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怎样推导来的?

活动二:巩固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

复习内容:圆柱、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及体积。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使每个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复习过程:

一、回忆圆柱、圆锥单元学习的知识,并自主整理。1.揭示课题:复习圆柱和圆锥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在圆柱、圆锥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口答,师依次贴出卡片

2.根据以上知识点,你能有序的将它们整理吗?。出示整理要求:

(1)把黑板上的知识点,有序的整理在练习纸上。

(2)整理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3.(1)生用板出的卡片,进行调整。师请学生说明这样整理的依据。(其他学生在位置上口答)课题:复习圆柱和圆锥(1)学生分别汇报圆柱、圆锥的特征。

(2)圆柱表面积怎样计算?(板书)生活中还有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制作油桶多少铁皮,通风管等[这是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板书计算公式)出示自制的长方体通风管,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铁皮?(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怎样推导来的?(师出示教具,回答学生演示教具,师问是这样理解的吗?)师(等生说完):大家看,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有没有变化?

生: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是两个长方形,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底面半径。

师:说得不错,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来的呢?(生口述推导过程)这里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有怎样的关系,缺少这样的联系,能够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吗?

师(拿圆柱体木料):如果把这个圆柱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你能知道哪些数学知识?

二、巩固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

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能用整理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

1.从上面看下面的每个立体图形,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请用线连一连。师:如果是从正面看,又会怎样呢?(圆柱正面看是长方形,师自言自语“是下面的长方形吗?”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什么?(长是圆柱的直径,宽是圆柱的高);正方形、长方形从正面看又是怎样的图形呢?圆锥从正面看呢?两条腰在哪儿?底和高分别是什么?)2.当机立断。

(对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允许学生用手势)

(1)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是9.4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小结:用底面直径乘3.14等于底面周长,当底面周长等于高时,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小结:没有强调等底等高,能举例吗?

(3)一瓶罐装可口可乐的体积大约是400立方厘米,用24瓶装满一箱,这只箱子的容积大约是9600立方厘米。()

小结:因为24瓶可口可乐之间是有缝隙的,所以箱子的容积应该大于9600立方厘米。对,全部可乐的底面,都是圆形,根据五年级学习的密铺知识,我们知道圆是不能密铺的,所以这些圆柱形饮料之间一定有缝隙。(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把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3.正确选择。(请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允许学生用数字)(1)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小结:由于圆柱形柱子上、下面粉刷不了,所以求的是侧面积。4.快速抢答:口答下面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6分米。

① 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加个盖指的是圆柱的一个底面,列式为:2×2×3.14=12.56(平方分米)② 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加个箍,指的是一圈的周长,列式为:2×2×3.14=12.56(分米)③ 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水桶由于是无盖的,所以涂油漆指的是一个底面积+一个侧面积,列式为: 2×2×3.14+2×2×3.14×6=87.92(平方分米)④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哪个部分?

小结:求水桶能装多少水,指的是水桶的容积,列式为:2×2×3.14×6=75.36(立方分米)

提问:通过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想和大家说吗? 5.实际运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有一个滚筒刷,它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长3分米,它滚动一周刷过的墙面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滚筒刷见过吗?它是(圆柱形)用来刷墙面涂料的。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求圆柱的什么吗?解题时,还要注意什么? 独立完成。

3分米=30厘米 4×3.14×30=376.8(平方厘米)答:它滚动一周刷过的墙面是376.8平方厘米。师:像类似的还有什么例子?

(2)学校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水箱,它的侧面由 一块边长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围成。这个储水 箱最多能储水多少升?(接缝处略去不计)

6.28÷3.14÷2=1(分米)

1×1×3.14×6.28=19.7192(立方分米)19.7192立方分米=19.7192升

答:这个储水箱最大储水19.7192升。6.拓展延伸(让好学生吃饱)

(1)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是16厘米。把它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长方体容器中,此时的水高多少厘米? 方法一:45×16×=240(立方厘米)240÷(10×6)=4(厘米)方法二:解:设此时水高x厘米。

10×6×x=45×16×

x=4

答:此时水高4厘米。(2)有一张长方体铁皮(如下图),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一块长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2=4(厘米)

2×2×3.14×4=50.24(立方厘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7.对比提高。

(1)一个圆柱高10厘米,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5.12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高10厘米,接上4厘米的一段后,表面积增加了25.12平方厘米,求原来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提问:这两题中都有表面积的变化,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题中的表面积增加,指的是底面积增加了两个;第二题中表面积增加,指的实际上是侧面积增加。(师演示变化)

提问:那么在计算体积时,又分别是怎样考虑的呢? 生独立完成。

三、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

板书设计:

课题: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

圆柱的特征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锥的特征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V=sh

第四篇:对数与对数函数复习教案

对数函数

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 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④ 了解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一 对数 定义:若ab=N

(),则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做b=logaN

y= logax(x>0且x不等于1)性质:几个恒等式(M,N,a,b都是正数,且a,b不等于1)

a logaN =N logaaN=N logaa=N

logaN= logbN/ logba(换底公式)

logab=1/ logba

logambn=(n/m)logab 3 运算法则:(,M>0,N>0);

loga(mn)= logaM +logaN;2

logaM/N= logaM-logaN 3 logaMN=n logaM log()=(n/m)logab 4 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常用对数,记作lgN

以e=2.71828……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记作ln N 5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且loga1=0,logaa=1 6 图像(略)7 过定点(1,0)。

a>1时

单调递增

0

二 反函数 概念: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由y=f(x)得x=φ(y)

函数y=φ(x)是y=f(x)的反函数。记作y=f-1(x)求反函数的步骤:1 由

y=f(x)解出x=f-1(y)将x=f-1(y)中的x与y互换位置,得y=f-1(x)

由y=f(x)得值域,确定y=f-1(x)的定义域

互为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同底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三 对数函数的性质在比较对数值大小中的应用

比较同底数的两个对数值的大小。

例如:比较logaf(x)与logag(x)的大小

其中

若a>1,f(x)>0,g(x)>0,则logaf(x)> logag(x)等价于f(x)> g(x)>0 2 若00,g(x)>0,则logaf(x)> logag(x)等价于0

例如:比较logaf(x)与logbf(x)的大小。

其中a> b>0且a,b均不等于1 1 若a>b>1,当f(x)>1时,logbf(x)>logaf(x)

当f(x)属于(0,1)时,logaf(x)>logbf(x)2 若1>a>b>0;当f(x)>1时logbf(x)>logaf(x)

当0 logbf(x)3 若a>1>b>0,当f(x)>1时logaf(x)>0>logbf(x)

当0

图像()

()

求与对数函数相关的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

求复合函数y=f[g(x)] 的单调区间的步骤 1

确定定义域

将复合函数分解成基本初等函数:y=f(u),u=g(x)3

分别确定这两个函数的单调区间

若这两个函数同增或同减,则y=f[g(x)]为增函数

若一增一减,则y=f[g(x)]为减函数。

即同增异减

五 对数方程的类型及解法 对数方程:在对数符号后面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对数方程

解对数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化为代数方程,常见的可解类型有形如logaf(x)=logaf(x)()的方程,化成f(x)=g(x)求解形如F(logax)=0的方程,用换元法

形如 logf(x)g(x)=c的方程 化成指数式[f(x)]c= g(x)求解 在将对数方程化成代数方程的过程中,未知数范围扩大或缩小就容易产生增,减根,因此,要注意验根

4含参数的指数,对数方程在求解时要注意将原方程等价转化为某个混合组,并在等价转化的原则下简化求解,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第五篇: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一》教案及板书设计

课题:整理与复习(一)(共1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学生可能回答:

我学会了数1—10的数。

我学会了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

我学会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在作比较的时候,我有时分不出来,有什么好办法呢?

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减法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对于你们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大家一起来解决吧!

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作比较。

师:瞧!小兔请客了,快来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图一)

师:有几只小兔?椅子够吗?杯子呢?谁想到办法解决了?

生1:画“0,,表示小兔的只数,画‘‘\/”表示椅子数,画“△”表示杯子数,画的时候一个一个对齐。很容易就比较出来了,椅子不够,杯子够了。

生2:可以分着数一数,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杯子有8个,小兔多,椅子少,这样就知道椅子不够;小兔少,杯子多,这就说明杯子够了。

师:同学们说的这两种办法都很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

师:那怎么比轻重、高矮呢?来帮淘气解决一下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图二)

生1:从第一幅图中的天平上看出,3个橘子和1个萝卜一样重,说明萝卜重,橘子轻。

生2:从第二幅图中的天平可以看出,3个萝卜和1个菠萝一样重,说明萝卜轻,菠萝重。

生3:这样可得出橘子比萝卜轻?萝卜比菠萝轻,也就是说橘子最轻,菠萝最重。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真棒1再看看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

生1:小红和小明都在跟淘气比。

生2:淘气就像一把尺子,是他们比较的依据。

生3:小红比淘气矮,小明比淘气高,说明小明最高,小红最矮。

师:小红、小明都是以淘气为标准,跟淘气作比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淘气成了作比较的标准尺度,跟他比就能知道谁高谁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

2.数的计算。

师: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

生1:数字3可以表示3个人,3棵树,3盆花。

生2: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生3:数字0还以表示开始,表示起点,比如直尺上的0。

生4:数字0还可以表示基准,比如温度计上的0。……

师:你们知道算式3+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9—1呢?

生1:算式3—[—7可以算3个女同学和7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2:也可以计算3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个加法算式是解决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的。

师:真棒!总结得真好!还有呢?

生4:算式9—1可以算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多少只?

生5:还可以表示9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

生6:哦,原来这个减法算式是解决“还剩下多少”的问题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继续努力。来做几道计算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回家”)

学生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咖法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减

法计算,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真好,知道了怎么作比较,知道了加法能解决“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减法可以解决“还剩多少”的问题,想想你还有哪些疑问,下节课我们继续。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作比较> = < 一共有多少? +

还剩下多少? —

0表示: 一个也没有 起点 基准

作业设计:

教材第55页第6—8题。

(考查知识点:作比较;能力要求:能对同类事物作出比较,会比较数的大小,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2

教学内容:

1、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统计的知识和人民币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

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100以内的加减法。

1、看图说一说: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25+2125+27说一说计算过程。

小猴举的题:65-2265-29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出示图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买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50+30+15=95(元)

二、课题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观察与测量。

1、谁离大树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蚂蚁大树

4厘米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3

课型:复习

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整理和复习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整理和复习讲课教案 :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整理和复习讲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计算时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整理与复习”的第一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改错。

出示题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个地方算错了,并说说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三)拓展练习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3、及时练习。

(1)P50第5题。

(2)P50-51第6—7题。

(四)小结概括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蓖ü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2惫低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

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认识人民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与复习。

板书课题:与复习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你们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

教师: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

教师:对了,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2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写数和读数

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写数和读数。读数和写数都要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数位吗?

引导学生回答学习过百位、十位和个位。

教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如右图)

教师:你们所说的数位上的十位和个位是这样排列的吗?

教师: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回答: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合起来就是23。

教师:那么23怎样写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对着算珠图的数位写出23,一边写一边要求学生说出先写十位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3。

教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

抽一名学生来读数。并说出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我们在写数和读数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教师:对,我们都是先读写百位上的数,再读写十位上的数,最后读写

个位上的数。下面请同学们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读数。

同桌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写数。

四、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30页第7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

教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填的吗?你是怎样填数的?在数的排列顺序中,哪条排列规律比较重要?

要求学生回答:我是一边数数一边填的,在100以内数排列顺序中“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这个排列规律非常重要。

教师:对,“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是100以内数排序顺序中一个重要的排列规律,这样一个排列规律可以很直观地比较出数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完成第6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每一道题的规律。

教师:请同学们按第30页第9题的要求分别写出3个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和3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并比一比哪个数最大,那个数最小。

学生写完后抽学生回答,先说自己写的是哪几个数,再说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下面以学生写的25,35,45和52,55,59为例:

教师:在第1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要求学生说出:45最大,25最小。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要求学生回答: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教师:那么第2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呢?

要求学生回答:59最大,52最小。

教师: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要求学生回答:先比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这个同学的意见吗?对了,在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五、复习认识人民币

教师:最后我们复习认识人民币。请同学们翻到28页第3题,这里都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除了这些人民币,还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那么这里每一组人民币组合起来又是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那你们对人民币的换算掌握得怎么样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1角等于多少分?1元等于多少角?10元等于多少个1元……

可以抽学生回答,也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30页第8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个别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换算的。

六、课堂

教师: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与复习。

教师板书课题:与复习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

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成板书如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二、自主复习

1备聪敖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黑板上出示下面4道题:

教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

①46+32②46-32③54+29④54-29

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

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3小题是进位加法;2,4小题都是减法,且第4小题是退位减法。

教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10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地加以解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运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11页上的第2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新课标第一

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教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叠加的简便写法。

教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

让学生尝试计算第111页第1题的最后3个小题。抽3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教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

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

教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1小题要先把23和27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19相加;第2小题可以54先减24,再减出的结果来减18;第3小题的46和46“抵消”,结果就是38。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计算时,能够简便计算的算式就简便的方法计算;能口算的那一步就口算,能凑整的时候要凑整。

教师:希望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能采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改错27

+16

3393

-36

6337

-14

3334

+25

69

让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把它改正过来。

2毖生独立完成第111页第3题

教师提示:做这类题时为了不发生错误,可以将○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来并写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较。

四、课堂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都掌握好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及23-24页练习六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转化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有加法对减法进行检验。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4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结合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以及算式的含义。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很方便,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很清楚。]

四、总结

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

教学反思: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0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 13-6= 15-7= 16-8=

11-7= 17-9= 15-6= 13-9=

11-9= 12-6= 13-5= 14-7=

18-9= 15-8= 11-3= 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小林的老师见我们班同学那么能干,她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告诉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同学认真思考,男同学积极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们男女同学进行个比赛好不好!

宣布比赛要求:比赛时,男同学回答的时候,女同学要及时做出对或错的判断,女同学回答时男同学也要及时做出对或错的判断,听清楚了吗?

第一轮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二轮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第三轮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1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 12-4= 12-3= 14-8=

16-9= 6+8=13-6= 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

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 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 12-6= 13-7= 14-9=

2、12-7= 13-8= 11-6= 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4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课本26页第6题图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农民伯伯今天收了7棵大白菜,14棵包菜,通过信息比较,我知道农民伯伯收的包菜比大白菜多,大白菜比包菜少。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认真,获得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算一算“大白菜比包菜少几棵?包菜比大白菜多几棵?”

你能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六、思维拓展

1、出示教材26页第8题的情境图。

2、指学生说图意。

生:松树16棵,柳树9棵,白杨树5棵。

师:栽的松树比柳树多几棵?找出松树的棵数,在找出柳树的棵数。用松树的棵数减去柳树的棵数。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2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读写的方法,熟练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它们的含义。

2.通过具体的素材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初步了解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比大小的方法。弄清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借助具体素材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体会数位制和位值制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构建材料

1.引入(课前播放歌曲数鸭子)(点击课件)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好听吗?是什么歌?

生:数鸭子。

师:嗯!是数鸭子,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数数了,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

2.写数

师:首先请同学们写一个你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可以是100。

师:把你喜欢的数在数位表上写出来,并画上珠子。

3.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是什么数?为什么喜欢?

(师有选择的板书:100、99、8、72、27、33、1、36等有特点的数。)

4.小结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交流到这儿,还没有发言的同学待会交流,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数,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谁都离不开它。

5.读数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数。(生读略)

师:通过刚才的读、写,谁能说说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板书: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忆。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除了学习了读数、写数,还学习了哪些知识?

2.整理

(1)分类

师:那我们先给这些数分分类吧。想一想,可以怎样分?能分几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组长记下讨论结果。为了展示时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些,可以用彩笔记录。

生1:根据位数来分: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

生2:根据单数、双数来分。

生3:根据比50大,比50小来分。

生4:根据个位和十位是否相同来分。

师:噢!这种也就是根据数位上数的特点来分的。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数位是从哪边起开始排列的?

生:从右边起。

师: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呢?(板书:数位表)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百位后面还有很多数位,我们以后再学习)

师:你知道最大的一位数是几吗?最小的两位数是几?最大的两位数呢?100是几位数?

师:嗯!100它不但是三位数,还是最小的三位数,后面比它大的数还有很多,我们以后再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2)组成

师:刚才有的同学还想说说数的组成,那谁能说出35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板书:个位……(一);十位……(十);百位……(百)】

(3)比大小

师:那现在你能给这些数排排队吗?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排,试着在本子上写一写,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

生1:比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师:是呀,位数不同时,比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生2:a、72和27比,比十位。

b、33和36比,比个位。

师:也就是说位数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起。

师:以上同学们总结出两种比大小的方法:一种是位数不同时比位数,另一种是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板书:比位数 从最高位比起)

(4)总结

师:以上我们对100以内数的读写、数位顺序、组成、比大小、排序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些知识互相联系,形成了一棵知识树,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下面咱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练习提升

1.数数

( )、( )、30、( )、( )

2.猜一猜

自己出题,让同学猜猜你喜欢的数是几。

3.数学小医生

师:小虎从同学们的作业中找到了一些错题,看你们会不会改正。

4. 看图想数

师:小老虎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看图想数。

5.解决问题

学习了数的知识,就要去应用它,现在我们来玩飞镖游戏。

小军飞镖得了30分,小红得了多少分?30+2=32分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它。

四、课堂总结

1.回顾这节课的复习过程。

2.给自己的表现打打分。

四、作业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森林游园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举行游园会,张老师得到了一张邀请卡,你们想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算一算 分一分》

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师:看看,狐狸兄妹来迎接我们了,答对了题,才能进入数学王国参加游园会哟!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题卡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答出。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

2、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3.问:那计算上面算式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

总结: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萝卜图”。

(1)仔细看图,了解图意。(指名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①独立尝试提问并解答

②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③全班交流,介绍思路。

小结:解决问题要先看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最后检查结果。

三、 重点练习,强化提高《练一练 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图”

(1)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

(3)这道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图书室图”

(1)仔细看图,这幅图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吗?(学生解答)

(3)在做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3、出示“纪念品物品价格图”

师:我们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纪念品馆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张100元的购物券,算算你够买哪些你喜欢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四、总结归纳,结束活动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跟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23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和用数学进行一番回顾与,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发展个性,概括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归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和复习。

板书:和复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1、口算:

我们先进行口算练习,开火车回答。哪列火车来开呢?(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问:这道题(15-9)你是怎么口算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规律:

⑴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口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把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两行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可以按什么规律来给这些算式排排队呢?(先独立思考,后小组组织讨论)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减数都一样,可以按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第二行算式的减数都一样,可以按被减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队。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给15个算式排排队。请小组长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里面装的就是这15个算式。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听从组长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贴,分工合作,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对又快。

⑶学生动手操作。

⑷小组展示,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⑸:同学们真厉害,经过你们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了这么多种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还有21道算式,为了排列起来比较直观,我们先按照这种排法(③)来排(学生排法中:①排成两行的:;②差相等的;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们能按照这种方法很快地排列出来吗?好,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又整齐。是这种排法的小组,就讨论一下,接下去怎么排?

3、运用规律,完成表格:

⑴谁能说一说刚才我们排的这一行一列有什么规律呢?

⑵接下来该排哪个算式呢?(师指11-8下面那一格)。

请小组长拿出第二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其余的21道算式卡片,小组合作,按照规律继续排下去。看看哪个小组排得又快又整齐。

⑶学生动手操作。

4、,引导学生说出“20以内减法表”的规律。

⑴竖着看,算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⑵横着看,又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知道差是从小到大的?

⑶除了这些,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怎么知道斜着看,差都一样?

⑷掌握了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计算的时候做到又对又快。

三、应用规律,完成练习。

1、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学生自由选择,想写差是几的算式就写差是几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课件出示游戏:摘苹果

开放性计算练习:13-()=613-()=11-214-()=()-()13-()〈616-()〈7

四、:

在本节课中,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通过复习,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课堂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练习五1——3题。

下载《整理与复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理与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

    倍数与因数复习教案

    倍数与因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2、3、5倍数的特征,以及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2、能够准确判断2......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及其见证与表现;知道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

    《不等式与一次不等式组》 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要点一、不等式 1.不等式: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要点诠释:(1)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案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立体图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立体图形 爱凡杰学校 路蒙 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特征与计算公式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使学生......

    《位置与方向》复习课教案

    《位置与方向》复习教案 本单元知识点: 1、八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辨认,并能根据其中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 2、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

    圆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练习八第1、2、3、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圆的有关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知识的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