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2:2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

第一篇: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

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教育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都是出身于手工业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机会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遵照德国联邦《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规,1969年,德联邦政府颁发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条件和经费,明确了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1981年,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统计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州根据《基本法》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而且执法严格,力度大。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原则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这样保证了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正是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3.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费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德国政府将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规定了职业学校的一切经费由各州政府负担,德国企业也将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并承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因此,德国职业培训的费用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全是公立性质,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校舍及学校的各种其他设施,包括电脑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也由国家出资建设。德国企业很重视人才培训,除了成年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对口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要进行三年的学徒期培训。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支付辅导实习教师的工资,并发给学生每月500到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通常采用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企业内部进修、有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德国每年为职业培训花费约200亿欧元,相当于国民经济中工资薪金数额的3%。这笔费用基本上由企业负担,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资金为职业学校筹资约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重新考虑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措施,包括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强制措施、向终身教育政策倾斜等。国家对接受职业培训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2002年,国家共拿出8000万欧元专款补贴小企业的培训项目。凡是企业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切费用,都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计入成本;企业由于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额的学徒岗位,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助。

4.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雇主、雇员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全德2/3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密切结合了供需双方要求,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供需结合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咨询、合同签约等手段来实施的。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是双向的,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学生参加双元制教育前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员的教学培训计划,企业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决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从一开始就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接受培训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员每周1~2天到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中,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等理论教育,企业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两地都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学校甚至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利用培训车间承担实际工程项目,使学员从入学起就开始直接接触今后工作的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

5.德国企业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

德国的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他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是企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德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

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

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

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

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

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高技能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德国工人眼里,所有的产品都是艺术品”,他们精湛的技艺和优秀的职业操守为德国企业在世界上开具了一张“信誉”保证书,同时也在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史上创造了不可忽略的功绩。工业是德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有800万人在工业企业中工作。德国最重要的工业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包括了77。7万职工,创造了2270亿欧元的营业额;电子工业包括88。6万职工,创造了1520亿欧元的营业额。因此,可以说技能型人才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大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精湛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下,德国企业产品成为了高品质、高水准的代名词,为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德国经验对于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相比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乃至整体社会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许多企业发现,专业技术人员好找,但高技能人才难觅。一些企业花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由于缺乏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走样”。高技能人才拥有量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3685人,约占技能劳动者的8。3%,高于全国5%的水平,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现代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德国,高级技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则占到40%。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以及学历至上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劳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技能型工人不仅从社会地位到薪酬收入都体现出社会对他们的充分尊重,不仅许多在设计生产一线的硕士、博士都通称为工人。同时,在德国,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为2500欧元,而且有很多晋升机会。而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依然存在。此外,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依然保留了计划经济的特质,与德国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成为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借鉴德国经验,为开发区今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带来如下启示:

1.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成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就需要有大批高技能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都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集中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就更加迫切了。可以说,培养开发大量能满足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的高技能人才是北京开发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必须条件。

2应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和调整技能型人才培训内容

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和学校的信息沟通,人才培训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增加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后,也应及时了解培训后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便于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

3.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应“唯学历,轻技能”,要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地位,提高他们的工薪待遇,建立完善鼓励技能型人才钻研技术业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4.要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成长环境

在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成长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力争使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5.积极促进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改变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理论强于实操技能的状况,发现和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于协调的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来从事职业教育。同时可以调动企业资源,通过客坐教师等形式聘请在工作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士来为学生授课,使人才培训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明甫。职业教育:经济发展的柱石——德国盛产高技能人才的秘诀。中国劳动,2005。

[2]杜成果,崔红霞。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土壤—由德国企业重视培训想到的。中国职工教育,2003。

[3]郭永红。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典。山东劳动保障,2009。

[4]陈明昆。德国“双元制”多元分析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06。

[5]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人才规划。2006。

第二篇: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

内容摘要: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 经济 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 经济 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 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

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 教育 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 政治 家和大 企业 家都是出身于手 工业 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机会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2.完善的 法律 法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遵照德国联邦《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规,1969年,德联邦政府颁发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条件和经费,明确了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1981年,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报告、统计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州根据《基本法》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而且执法严格,力度大。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原则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这样保证了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正是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3.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费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德国政府将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规定了职业学校的一切经费由各州政府负担,德国企业也将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并承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因此,德国职业培训的费用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全是公立性质,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校舍及学校的各种其他设施,包括电脑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也由国家出资建设。德国企业很重视人才培训,除了成年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对口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要进行三年的学徒期培训。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支付辅导实习教师的工资,并发给学生每月500到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通常采用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企业内部进修、有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德国每年为职业培训花费约200亿欧元,相当于国民经济中工资薪金数额的3%。这笔费用基本上由企业负担,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资金为职业学校筹资约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重新考虑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措施,包括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强制措施、向终身教育政策倾斜等。国家对接受职业培训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2002年,国家共拿出8000万欧元专款补贴小企业的培训项目。凡是企业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切费用,都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计入成本;企业由于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额的学徒岗位,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助。

4.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雇主、雇员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全德2/3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密切结合了供需双方要求,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供需结合是在 科学 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咨询、合同签约等手段来实施的。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是双向的,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学生参加双元制教育前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员的教学培训计划,企业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决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从一开始就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接受培训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员每周1~2天到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中,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等理论教育,企业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两地都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学校甚至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利用培训车间承担实际工程项目,使学员从入学起就开始直接接触今后工作的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

5.德国企业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

德国的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他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是企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德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第三篇: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其启示论文

摘要]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的做法,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德国高技能人才 企业参与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高技能人才“断层”严重,高中级技工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其制造的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技术工艺含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除了德国*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以及其它种种经济技术原因以外,得益于它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体系,特别是德国企业参与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对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注重技能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想动力

整个德国社会尊重技能的文化传统是高技能人才产生的沃土。德国的企业界认为,不断补充受过良好培训并熟悉本企业生产的年轻人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只有录用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能保持产品的质量与竞争优势。因此,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三年专业职业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家业来从事农业生产。

德国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从他们的收入待遇中也可印证:德国技工其职业特点不同收入也不一样,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欧元左右。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可以考试晋升为师傅。师傅级别的高级技工收入明显增加,而且有权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

二、员工培训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表现

德国重视企业培训,他们认为,工业企业的技术队伍每隔20年~25年要全部更新一次,平均每年要补充4%~5%的新生力量,企业培训就是使职工队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活力。以前,德国企业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职工脱离岗位去学习,但他们再回到工作岗位后,会忘记学到的新东西,现在,德国企业在车间附近建立学习角,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场地,在新的学习系统中,可使学到的东西很快在实践中应用。2003年,德国企业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费用高达1200亿马克,如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2003年花费了约1亿马克对青年职工进行培训,花费6000万马克对工龄5年以上的职工进行再培训,该公司领导相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该公司营业额能持续增长,主要应归功于职工素质的提高。

德国行业协会是德国企业员工培训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如德国建筑业行会——德国建筑协会,负责对德国建筑企业职业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在德国,无论企业每年是否安排职工培训,都要按规定及时、足额向SOKA(SOKA类似于建设教育基金会)交纳培训费用,每年德国建筑企业将企业营业总额的1.2%交给SOKA统一管理,培训费用统一由SOKA向培训机构支付。企业应交费的比例标准如需调整,由建筑协会、SOKA和企业协商确定。

三、职业教育是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技能人才在德国战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重视职业教育,德国人把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

1.德国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功用发挥

德国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是“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教育,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这恰恰是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 教育费用由学生、*府、公司三方分担,其中学生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10%,*府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30%,企业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60%(包括就业后第一年工资)。为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联邦*府在*策上给企业一定的照顾,如规定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可计入生产成本,可减免税收,可计入产品价格,在产品销售后收回等。德国西门子公司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其间,学生要接受“双元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西门子公司培训的学徒工也可以无条件地到其他的工厂上班,保证了员工正式进入公司就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通过“双元制”充分调动了企业界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职业教育,从而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德国企业在FH实践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德国的FH(Fachhoch Schule)是一种应用科学学校的高等教育类型,以自己独特的教育任务——通过应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做准备,而区别于一般学术性大学,我们称其为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培养高级能人才的主要职业教育之一。德国FH模式的实践教学特色可以概括为“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1)企业主导FH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FH的新生要有3个月的企业内预实习,进入主要学习阶段后又会有3个月的企业实习,同时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主要来自企业,学生还要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开设企业内实践课)。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70%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

(2)企业是FH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FH的教育相当于一种企业定向培养。当FH的学生和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培训(实习)后,企业为学生支付每月约300~500欧元的培训津贴,有的州的FH要收取学费,但其费用的90%也由企业承担。

(3)企业视接受和指导FH学生实习培训为己任。德国的企业普遍积极、严格地遵守义务接收FH学生实习和培训的法律规定,并把这种校企合作看作企业自身发展前途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FH的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成本低(一个企业只需付给实习学生每月约300欧元~500欧元的培训津贴,却需要付给一个工人每月约3000欧元~4000欧元的工资)、质量高(FH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实习时实际上是“顶岗工人+科研人员”的身份),企业更愿意为FH的学生提供实习支持和配合。

四、*策支持是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是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德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社会实体的职责做了充分规定,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颁布的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关的立法有达20多项,如德国《联邦德国基本法》、《企业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教育制度结构计划》、《终身学习的新基础:继续扩展继续教育为第四教育领域》等,已形成了一整套周密的法规体系,使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法可依。德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了指令性的培训标准,要求企业对学徒的培训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德国《基本法》强制性规定,在德国任何一个企业、商会、个体经营或者工商企业界的法人单位和因经营而纳税者都必须参加本地相应的行会,在行业协会的监管下,企业与学校一起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按法规,德国十个以上职工的企业有义务进行职业培训,且每年提供的培训位置不得少于当年在职员工人数的7%。德国*府于2000年3月推出一套以《21世纪的创新和工作位置行动纲领》为标题的《应急计划》,制定了一系列消除IT专才短缺的积极措施,其中包括联邦劳动部及其下属的地方劳动局将IT及媒体的职业培训位置目标指数由原计划的3.6万增加到4万;扩大IT专才的进修体系;建立IT行业的企业培训基金,用于增加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进修活动以及作为奖学金补贴学生;在高教领域增加IT专业的学生名额和师资力量。

五、德国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盛产高技能人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借鉴德国经验,从各方面着手找出符合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观念,重视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

我国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在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存在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现象。因此,企业应调整人才思路,树立新的人才观,变“学历本位”为“能力本位”。追求效益与效率是企业人才观的基石,生产率标准是人才观的惟一标准,能力为本是人才观的核心内容,凡是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完成或超额完成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都应是企业的人才,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因此,企业要转变观念,转变学历越高,人才的层次越高的观念,树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都是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观念。

2.发挥企业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以实现校企两方的“双赢”,学校因此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实现国家的科技强国发展战略服务,并提升自身的育才能力;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向社会提供高技能培训,专兼职教师教学相长,综合素质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企业也能够广招发明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府出面支持达到校企紧密合作的制度化,通过各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规章、法规及国家法规法等,规定企业、学校、个人在协同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为校企合作培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高校可以通过与具有高技能培训资源的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校企双方根据各自投入的多少,共同商榷利润分配方案,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3.健全*府机制,促进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功用发挥

高技能人才在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中将担当重任,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府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切实有效的*策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1)*府要尽快建立起激励机制,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对生产一线工人取得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凡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予以重奖,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府要贯彻新的工作理念,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更着重强调实践和终身学习,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

(3)*府支持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导企业搞好内部分配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制度,逐步实现企业员工凭技能高低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大小确定收入分配,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一平:企业转型与职业教育——柏林工业大学DEring教授访谈录[J].国外职教,2006(1)

[2]王俊河德国:法国建筑职业技能培训考——兼比较中法德三国建筑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与运行形式的差异[J].建设,2005

[3]黄亚妮李明甫:职业教育:经济发展的柱石——德国盛产高技能人才的秘诀[J].中国劳动,2005(8)

[4]李光: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转变企业人才战略观[J].生产力研究,2004(2)

[5]许宁:西门子的多级培训制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6]黄亚妮: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剖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7]杨伟国吴守祥:德国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治理[J].德国研究2006(2)

[8]黄彩霞邓兴国:发挥企校双方优势 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J].中国培训,2006(4)

第四篇:德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

德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德国经济总能力占世界第三位,其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期以来,德国在高技术园区的建设、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高技术园区的建设

德国的高技术园区形式多样,根据投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投资型、混合经济型和私人企业型,高技术园区比较多见的形式有研究园、工业园和企业创新中心等。它们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则分别侧重于提供技术研发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

1.研究园区的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和应用技术的开发,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德国的研究机构分为三类:高等学校、经济界的研究单位、大学外的公共或私人的非公益性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是德国研究工作的基地。而那些依赖大规模昂贵设备以及巨额经费方能实现的耗资巨大的长期研究项目,主要由高校外联邦及各州共同资助的研究机构承担,如基础物理、新能源、航空与航天、医学、分子生物学、环境与极地考察等。在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方面,高校同其他的研究机构及工业部门的实验室进行合作,以促进和加速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德国用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国内费用总额在西方7大工业国中位居前列。

尤利希研究中心,是德国著名的海尔姆-霍尔茨工作组中的16个大型研究机构之一,其资金来源的90%靠联邦政府提供,科研机构所在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提供10%。在这一类科研机构,国家资金一般不支持很快可以赢利的项目。在德国,工业界的研究要比当前生产应用技术提前10年,而尤利希研究中心从事的基础研究则更加提前。尤利希研究中心目前主要从事基础研究、长期项目研究、关键技术的改进、交叉学科领域的跨学科解决方案等,内容涉及物质结构与材料技术、环境相关技术、关键技术、能源技术、生命科学等5个领域。中心和工业界、高校建立广泛联系,产学研结合十分密切。同时,中心研究工作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国际间项目合作交流很多,每年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科研人员来此工作,尤利希研究中心还和中国的30多个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2.专业高技术工业园区建设注重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行业的管理经验和产业链的配套,成为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摇篮

位于柏林附近的Hennigsdorf市TBZ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经验说明,在专业产业基地的建设中,要有效地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专业管理经验和产业链的配套尤为重要。

园区首家引进的是当时比较年轻但初具规模的博拉姆斯公司(BRAHMs)。该公司董事长是德国制药协会的会长,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号召力。由于当地政府不具备生物技术产业管理经验,便与入驻工业园的BRAHMs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合作管理和发展园区。但是政府并不派驻官员管理园区,而是由合资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生物技术产业由于前期投入大,且德国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室的安全标准很严格,一般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投资建设。为此,Hen-nigsdorf市政府投资1900万欧元建成20000平方米的公共实验室并装备了先进的公用空气净化设施和常规通用仪器配置,提供给中小企业租用。作为行业内有影响的企业,博拉姆斯公司的到来,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入驻,园区规模迅速扩大,从研发、生产到测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目前园区有15家企业,500名员工,产品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59个国家地区。TBZ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Hennigsdorf市经济转型、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的成功的尝试。

3.发展培育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载体——高技术工业园创业企业中心

德国中小企业科技工业园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建设,直接为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搭建了现实的载体。

如TBG科技工业园,园区设有专门的管理公司,负责协调园区企业、当地政府和有关服务机构的关系,帮助企业创办、开发新项目和获得政府资助。园区收入来自企业租房的租金、政府补贴和服务收入。在德国,类似的科技工业园很多,其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提供小企业创业必需的小型经营场所;为创业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活动提供舞台和场所;提供企业创立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多项咨询服务,提供展销、培训、洽谈等方面的服务,协调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更快成长;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协助政府落实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措施,包括开业资本金资助、贴息资助、开拓市场资助等。

企业入驻科技工业园是有条件的,而且审批把关非常严格,要看其是否是属于科技创新的,有没有市场前景,并要求创业人通过培训,持有相关资格证书。迄今,申请进驻TBZ科技工业园的企业累计有419家,其中只有119家通过筛选,52家已经落户,67家在洽谈之中。

从功能上看,德国的高技术工业园与我国的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相类似的,都起到培育企业、壮大企业规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规模上看,它们又和我国的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类似;从建设和管理主体看,我国的开发区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德国的许多高技术工业园是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或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

二、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和资助

德国政府在二战之后以及东西部合并过程中,非常重视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中小企业资助扶持,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鼓励采用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来提高竞争力。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70%,为社会提供了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

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政府的扶持项目有5~6种,其中最主要的有3种:产品革新项目,最高资助为24个月20万元的无偿资助;技术革新助理项目,主要针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成果应用和就业创业问题,鼓励企业接纳新的毕业生;革新想法的专利保护,提供申请专利的咨询和资金帮助。对于员工人数不足250名、年产值4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政府对项目的资助金额可达到投资的50%,而对于员工人数多于250名、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项目资助金额只达到投资的35%;对于很多由大公司投资创办的小公司,大公司投资超过其资本的25%,就不享受小企业的资助标准。政府资金支持具有产业侧重,对产品供大于求的产业领域一般不支持。

政府在项目评价方面,主要依据的标准包括:技术革新程度、提供就业岗位、市场风险率、市场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潜力等。如为促进当地中小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勃兰登堡州经济发展局,在实施技术革新项目以来,已经资助过1000多家企业,占申请企业的三分之一,资助项目的成功率为70%~8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企业联系政府、企业联系科研机构的桥梁和纽带

德国政府在经济上实行的是宏观控制,政府的支持重点集中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信息咨询、技术创新、产品参展、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促进。在微观上,政府不直接面对企业,政府将经济补贴政策的资金分配权力下放给中小企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都是通过工商会和联合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来实现的。柏林AIF工业发展研究协会就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技术中介组织之一,它下属100多个工业界的行业协会,50000多企业。协会成立的指导思想是帮助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联邦政府通过AIF协会促进研究成果尽快地在实际中使用,企业也得助于技术转让。没有协会的支持,企业很难从相关的大学和研究单位获得技术支持,也无法取得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德国技术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参与组织实施国家重点技术项目;对实施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初期项目的评估、项目进展的考评及项目结束的验收,德国还向项目实施企业派出专职观察员;向企业下达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拨款资金;向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参与组织制订所在地的技术发展规划,当好政府在工业技术发展领域的助手。

在德国,中小企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市场经济中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联系的重要纽带,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安徽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启示

1.进一步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促进地方

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的贡献更加体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上,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阶段,安徽省和合肥市正在启动建设合肥科学城,这是整合科技和经济资源、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安徽省拥有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地和龙头。省会合肥具有丰富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优势,因此,安徽省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要紧紧结合全省“861"行动计划,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机制和体制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真正释放科技资源的潜能,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办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科技创业服务孵化器的建设模式是大多数由政府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体现出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但这明显暴露出造血功能不足、经营机制不灵活的缺点。可以参考德国的经验,采取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或混合投资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特别是民营企业资金的参与和联合,多元投资逐渐过渡到政府引导扶持,企业化经营,自我发展的轨道上。2001年以来,合肥高新区的孵化器建设已经逐步显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的新局面,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的创业中心、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企业创业中心等,初步形成了孵化器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服务体系。

3.不断加强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德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体现在服务能力、资金实力、制度规范等几个方面,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及早制订有关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法规、法律,加大政府对技术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技术中介机构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切实创造技术中介机构为政府分忧、为企业排难的工作环境,使技术中介机构摆脱生存的困难,当好政府的助手和参谋。技术中介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服务体系,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科研、银行、行业专家组成有权威性的评估、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多方位地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同时加强信息网站建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技术评估系统,促进中介体系建设。

第五篇: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世纪50 年代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们振兴东北,重振中国重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鲁尔工业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内,面积4432.79平方公里,人口540 万,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具有悠久的工业史,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 世纪50—60 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呈现出空前繁荣,被称为“ 欧洲工业的心脏”。有12 座工业城市、12,000 个工厂和600 多个矿井。矿山地下交通线总长6,800 公里。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采掘量占联邦德国总采掘量的80%,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3。从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由于以煤、钢为主单一经济结构受到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等其他一系列问题。60 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围绕着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了区域全面整治与更新。

二、鲁尔工业区的整治规划与措施

(一)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德国在鲁尔工业区改造振兴中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等。有效保证各项整治政策的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1920 年,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现在简称KVR),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个权力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有利于其决策顺利贯彻落实。1960 年该机构提出了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担负起全面规划,决定整治措施并组织实施的重任。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工业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且予以正式公布。这是联邦德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在这个总体规划里所体现的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是:以煤钢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为了改变鲁尔工业区以煤炭、钢铁为主体的单一经济结构,减轻其对整个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鲁尔工业区开发协会对原有煤炭、钢铁产业采取调整、改善、提升,对其进行技术化改造。采取改建、合并、合约、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两个方面来改造煤炭、钢铁部门的厂矿企业。1969年,鲁尔工业区26 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实行统一集中部署。对钢铁工业部门改造中实施大型化,蒂森钢铁公司兼并了多家钢铁公司,形成全国最大的蒂森钢铁财团。深化钢铁企业专业化分工,调整一次性加工企业到交通便利、运费低廉的沿河各港口,区位选择更合理。在转型中,原来单一产业结构的企业逐渐演变成了多产业的企业。鲁尔区改善投资环境,加上其劳动力充裕、交通便利,又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原来开采煤炭、钢铁的地方,建立新的大型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等新企业,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通讯等各种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同时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也新建和迁入,这些中小企业技术精良、行业繁多、门类齐全。他们比传统大企业更具革新和创造性,也丰富了鲁尔区的新工业结构。(三)重视高科技发展、产学研结合 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鲁尔区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对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作用。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先后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各个大型公司都普遍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重视专业中等技术学校建设。目前鲁尔区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在欧盟及德国各级政府资金支持下,鲁尔区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 个技术中心。同时鲁尔区重视技术的市场化,建立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转化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 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尤其是那些资金不雄厚的中小企业,可以从这些转化中心获得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四)提供特殊优惠政策、注重资金投入

1981 年联邦政府专门就钢铁工业采取了四项拯救措施:(1)提供额外补贴;(2)改善钢铁企业的利润;(3)继续加强科研工作;(4)增加投资补贴。后来,联邦政府又采取了进一步资助的特殊措施。仅1983 年联邦政府提供资助30 多亿马克,北威州政府也拿出1.5 亿马克。对煤炭工业也加以税收优惠和补贴,对采煤工业的资助重点从煤炭开采转向资助煤炭的气化和液化。为保持社会稳定,政府规定:(1)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提供给企业5 万马克;(2)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资助。对50 岁以上的人,让他们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使其知识和技术能力得以发挥。对30 岁以下的年轻人,让他们接受培训,使他们在经济变革中发挥潜力适应转型要求。

(五)重视生态修复,改善投资环境

鲁尔区作为一个重工业基地,集中了大量钢铁、煤矿、炼焦、发电厂,企业各自为政,不顾环保排放废气、污水,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引起了州政府和开发协会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污染措施:(1)成立环境保护机构,从法律上作了严格规定;(2)在技术上采取严密措施,建立回收有害气体装置,在主要河流上建立完整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3)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鲁尔区建立大量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落户。每个园区都集中大量的服务性或高科技企业,设施齐全,环境宜人,发挥聚集效应。同时随着新企业的建立,鲁尔区采取措施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络:(1)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区水运优势,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2)新建几条高速公路;(3)改造现有交通线路,实现交通设备现代化。

三、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一)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明确描述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显著特征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代表了当今现代化的方向与水平,因此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完成传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与鲁尔区适应当时工业发展要求实行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一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既要符合传统工业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又要跟上现代化步伐;既要继续加强高加工化、重化工业建设,又必须注重信息化的加快发展,适度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关键,并把技术设备更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主要环节。产业重组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走创新之路,加速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化等方面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将制造业重组与信息服务业重组结合起来,提高制造业技术化,信息化水平。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在盘活存量的同时更要注意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增量。要创造条件培养一大批高级管理与服务人才,让他们学习信息,金融服务和管理技术,并完善各类服务业结构,使高级与中级服务人才配套,形成网络。要及早完成社会保障体系和再教育过程的建设,为产业重组中带来的“ 震荡”做好准备。要从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从压缩,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入手,通过改组,改制,改造,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统一规划,提高重悹产品臍点行业的缀发创新能力,在产业釭组严应形成联盟,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整合㈂(二)完善制度规茣建设,明确政府职能

东北老工会基地由于受计划经敎体制的影响,一亻国有企业还没有确立起市场主体地位,存在严重依赖政府的思想,市嘺竾캉意识薄弱,经营管理机制落吏。要走出现存困境,必须加强经济市场化建莾,途步形成和完善统一㐁完备的市场规则,加大制度规范建设力度。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和制度的改善,通过知识创新和制度建讞来突破发展䠼局的局限,因此,政府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努力和尹快朄建知识创新又应用体系,推动制度创新。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转型过程中,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制定法律规范,总体规划,同时,政府部门也建立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职能和技术创新、应用机制。成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组织管理的改进包括规则的创新,即制度创新。从目前来看,制度创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原有的计划经济制度对东北影响很深,限制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抑制了创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又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存、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东北老巤业基地第三䚧业的发塕,产业绑澄的丰富-术创新的加忣以及下岗工人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鲁射工业区匨整治中小企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覃作用〆这就要求在东北老工为基地改造中┿府部门要把现有制度改造成一个符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能够充刂发挥企业璄创业者秮极急、创造怇的制度。政府要努力为创业活动开拓广阄皆空뗴,建访良塽的蠞为规范原则和良好的法刦环境,完善多种形弎的投资、融资体系,疏递融资渠道,广泛吸纱国内外资漬参ฎ츜匇老工业基地改造。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适当提例必要物殊优惠政策特别是在觢决就业问题,再就业人员培训,社会保障措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知识管理战略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知识含量,实施知识管理。鲁尔工业区在其整治中也特别注意把握时代的发展特点,重视技术发展、应用。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 年的报告,1999年辽宁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六,其中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板块比较好,但创新的经济绩效相对落后。这就说明辽宁科技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较弱,企业创新产出能力低。1999 年吉林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其中知识创造能力最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差,创新的经济绩效尚可。这说明吉林的知识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技术链条的中间环节比较薄弱,知识管理落后,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佳。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企业应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组织内部网络,通过有效的收集,处理,传播,共享信息和知识,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数据库。要开拓知识信息源泉,充分运用互联网络等技术,建立专门从事收集,处理和传播各种知识信息的部门或机构,使知识信息的开发工作专门化,制度化。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种机会,激发每个学有所长的职工主动输出知识。知识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知识资本才能实现更大的增值。(四)改善投资环境,注重城市功能营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环境的改善首先依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老工业基地要特别注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等相关的物理基础设施,也包括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和社会咨询服务体系等非物理的基础设施。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技术建设的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

才能跟上现代化步伐,提高其竞争力。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整治中就加强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建设,改善了企业交通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基地产业战略性改组和城市功能转换相结合的过程,考虑改造项目要和城市化密切结合起来。如鲁尔工业区的整治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修复并修建大量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来吸引企业落户。在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商品集散中心——— 资源型工矿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市场中心。城市应具有多种能力,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向信息,金融服务业转移。工矿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向多功能的中心转化,而这种转化,又往往与原来的技术改造项目产生矛盾,在相关城市功能配套跟不上的情况下,企业的技术改造很难进行下去,工矿企业新技术改造一旦上马,再要跳出去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胡夫-费希尔发展模式

这一理论有胡夫和费希尔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成长研究》一文中提出。胡佛-费希尔发展模式指出:一个区域的发展通常经过下列五个阶段:

(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随着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区域投资及区域内的贸易极少。(2)乡村经济崛起经济阶段,形成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区域间贸易的产生生产活动的专业化。(3)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阶段,由粗放型的农作物生产改为集约型且专业性的农业生产。

(4)工业化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农业衰退,工业化出现,前期以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后期转为以重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以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等输出为。

2、罗斯托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1960)曾经提出了广泛用于描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模型,将趋于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传统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的非城市化时期;(2)起飞前阶段,此时贸易扩大、高级技术得到引进。

(3)起飞阶段,传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现代方法所取代,投资迅速增加,经济增长趋于自我调节。(4)趋成熟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兴起,城市社会形态波及农村社会,交通网络迅速发展。

(5)大生产高消费阶段,服务性行业和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普遍拥有汽车、房屋、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使这些家庭耐用品质量制造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

(6)第五阶段之后,个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防止污染,重建城市和美化乡村。1964年瑞斯曼根据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3个时期 罗斯托全球区域划分

按照罗斯托的模型,全球经济发展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演化的。在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高技术的生产活动到技术的成熟期。由于经济繁荣导致劳动力短缺,他们便开始扩散制造业分布到经济不发达地区来开发便宜、稳定且不熟练的劳动力市场。当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向经济部发达地区转移时,尽管在城镇集聚区的中心地区形成制造业为主的主导经济部门并构成经济起飞的条件,但其毗邻的地区人处于初级城市化水平阶段,从而使这一地区分化为经济繁荣的核心地区和毫无优势的外围地区两部分。当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必然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1)资源和资本的核心集聚使核心地区经济进一步繁荣,这个过程称为良性循环;(2)而外围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外移导致经济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并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3、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式

弗里德曼将上述经济现象描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他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区:(1)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变革发生地。(2)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3)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4)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寽经济发展起促迋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依据增长极核理论,弟里德曼总结了一套区域开叓模式。他认为,区域发展ﻏ历一下四个阶段:(¹)地方中心比较独立。没有城市等级体系L为工业发展之前的典型结构,每渀个城市铽独占一个小区域中心,形成幓衡静止状态。䀠

(2)区域核心城市的出现。这是工䨚户匝期的典型现象フ全国廏济则形成一个城市区,极化䝜用很强。(3)强有的区域副中忁城市出现。工䘚化趋与成熟时期。由于次级核形成,整䨪区域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区域,但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滴流作用。

(4)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形成。全区经济融为一体,区位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具成长潜力时期。

4、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方面,西方世界强烈的国际竞争,直接的和谁的工资增长压力以及消费市场包河等导致生产增长缓慢下降,使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进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中;另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赶超发达国家也力图通过适当的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马西(1979)接受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区域间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相对应的国际劳动分工。她将这种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力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指高度自动化现代企业中大量的低薪无技术的劳动力;第二部分为老工业区工作的部分稍有技术的劳动力。第三部分则指少数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高技术劳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成熟型的大公司开始再一次扩散标准化的手工生产单元但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仅仅将大公司的管理、财政、研究与开发部门保留在原先的大都市地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制造业分厂和市场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的“推拉作用”下,国际经济发展的结果业逐渐形成所谓“转移与分享”规律,及劳动密集型生产总是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转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移出生产区,有学者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术语来描述制造业由传统工业国的核心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边缘”转移的经济现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弹性生产方式在劳动力、原材料和公司内生产关系等方面更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和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结构重整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再加上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改善使得运输成本不再构成工业区位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成本都成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使得原有的国际性劳动分工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衰退的西方经济逐渐恢复元气;两一方面,依托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形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四位一体的企业战略联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总特征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几个技术变革中心,这些中心有复杂的专门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全球-地方垂直联系的商品生产和全球资本的供公司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大大促进了产品、市场、技术和经济的国际化。

依据以上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在区域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作用机制分析的同时,运用类比方法、探究区域发展所处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目标,选择切合实际的布局理论提供依据与模型。

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应围绕产业结构合理性这个中心展开,重点分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等问题。

(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具体地说,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社会消费。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就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说,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但是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使产品得以最终实现,同时又是生产的先导,为生产提供方向和动力。所以社会消费结构既检验着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又引导着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要的方向变动,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2.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组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煤铁组合势必导致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的组合可能形成以有色冶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然而,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铁矿或石油资源,如果储量大,质量好,则经济价值高,开发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大,就有可能形成以这两种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有些稀有金属或贵金属矿,尽管其经济价值很高,但其规模一般较小,开发后的产业关联度小,市场需求有限,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不会很大,在较小的区域内有可能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甚至主导产业,但在较大区域中,其地位一般不会高,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小。人文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影响上。劳动力充足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条件,而文化技术素质高的劳动力,则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产业,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

3.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或对新技术消化、吸收和推广运用水平较差的区域,生产领域拓展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慢,产业结构中原始的或传统的产业成份比例较大,并且多以自然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反,在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或新技术消化吸收和推广运用水平较好的区域,生产领域的拓展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快,产业结构中高精尖技术产业成份比例大,并且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4.基础与传统。区域原有产业结构基础和生产传统,对产业结构也有影响。区域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从过去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演化过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而且产业结构的演化或转变并非要对原有基础实行摒弃、清除,而是要对其进行逐步改良、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10 年、20 年甚至更长。因此,原有产业结构基础的影响不可忽视。同理,现状的产业结构对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存在影响。在某些区域,如果存在某种生产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极为深远。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商业流通、资金融通、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信息的传递等,都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劳动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地域分工体现着协作、竞争和利益,它们可以使前四种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或变弱。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备:①充分利用区域资源;②技术先进适用;③内部协调;④应变能力强;⑤经济效益高。所以,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这里所指的区域资源是广意的资源,它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自然资源等,即包括所有的生产要素。应重点分析已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同区域资源结构是否适应,地区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发挥?也就是说,在区域内各种发展经济的要素中,那些供给比较充分,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即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区域绝大多数产业部门是否已采用了较先进的适用技术?是否建立起了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从传统一般技术、适用新技术到高精尖技术的合理的产业技术结构?现状产业结构是否适应或符合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业演替趋势?现状产业结构下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如何?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重点是分析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的协调关系。这一方面要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否通过辐射影响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分析相关产业是否能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合,从而不但使整个区域经济高效率地运转,而且能支持主导专业化部门承担起更大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主要应分析现状产业结构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部系统因素的影响,并能迅速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输出能力;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适应环境,排除干扰。总之一句话,即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较容易适应不太重大的调整或转换。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主要分析下列两种情况即区域经济效益好的结果是否来自产业结构?反之,区域经济效益差的结果是否因为产业结构的原因?若属前者,则产业结构的效益好,若属后者,则效益差。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英国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拉克(L.G.Clark)通过对若干国家历史时期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变动的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这个结论被人们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个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系列中纵向分析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印证。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如果用A、B、C 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第一阶段,A 占首位,包括: ① A>C>B ② A>B>C 第二阶段,B 占首位,包括: ① B>A>C ② B>C>A 第三阶段,C 占首位,包括: ① C>A>B ② C>B>A 各国各地区的条件千差万别,受上述规律影响的程度也有区别,基本部门结构的变化呈复杂的形态,但总的趋势是相同的。上述研究虽是从就业结构上进行分析,但也揭示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产业结构演化发展的趋势研究同样有重大的意义。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的阶段理论中,用“主导部门序列”的改变来说明成长阶段之间的过渡,用旧主导部门的“减速趋势”和新主导部门采用新技术的“反减速斗争”来说明经济增长的过程。新的主导部门的出现就意味着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种新的区域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的成长和发展阶段的演替过程也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演化趋势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和经济成长阶段都有向高级演化的趋势。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不但要考察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趋势,更重要的还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下列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产业政策是国家从宏观角度调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它可能因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生态环境等因素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对于鼓励的部门将会给予优惠的政策,以扶持其发展,而对限制的部门将施以种种严厉的限制措施,以限制或收缩其发展。区域产业若符合产业政策,将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违背产业政策,其发展将受到限制,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政府如果对现时处于劣势,但从长远看很有发展潜力,且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采取扶持政策,则经过一段时期后,该产业就有可能发展为该区域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并且还可能成为区域新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从而改变区域产业结构。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产品推出后,经过一段时间,区内和国内市场就可能达到饱和。饱和后,这种产品可能出口到区外或国外,开拓外部市场。随着外部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产品的出口,出现了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这些资本和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力及其它资源相结合,在输入地区发展了这种产品,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外区这种产品由于成本低,又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区域或本国内市场,使得原来开发这种产品的区域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生产,而转向其它优势产品的生产。这时该区域原主导专业化部门或其产品在市场处于优势的寿命结束,新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就有可能产生,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使现在看来很有优势的技术先进的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被淘汰,从而改变区域原来产业结构,形成以新技术成果武装的新的优势部门为主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存在的。如化纤产品代替棉毛产品,石油化工代替煤化工,使许多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区域发展中的资源,有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数量有限的资源,有些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从长远看其数量是无限的资源。有限资源的枯竭将可能使以这些资源为原料或燃料的生产部门衰退;无限的资源虽然从长远看是无限的,但从一定的时间(如一年)内看其供应也是有限的,所以,以它为原、燃料的生产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是有限制的,而且它也有可能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供应上的困难,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关于自然资源量的评价。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光照、热量、水分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方能满足某一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矿产资源要达到一定的储量才具有开发价值,且不同数量的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重要程度不同。在评价中对于自然资源保证程度的考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其数量表示形式或方法不同。如水力资源用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实际蕴藏量表示,矿产资源用远景储量、探明储量、保有储量、近期可利用储量等表示,热量资源用单位面积年太阳辐射量和积温等表示,水资源用年均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量、总径流量等指标表示,等等。但无论采用何种表示方法,都要有利于反映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并有利于做横向的对比。在自然资源的评价中,通常采用绝对和相对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则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在评价时,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即筛选出开发规模大,开发后能产生重大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带动影响作用的几种资源。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如就煤炭和铁矿资源看,通过比较各省区在全国或大区中的比例,就很容易看出来,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两淮地区的煤炭资源则在煤炭资源相对较少的华东区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中、冀东和川西铁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储产比的比较,就会发现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资源潜力比两淮地区要大很多,川西的铁矿资源潜力也比辽中和冀北大。第三,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相对量指标通常用平均占有量等表示。如人均占有量、亩均占有量等。它对消费普遍而数量很大的自然资源的评价尤具意义,如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对于水资源,如果将地表径流量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比较,就会发现,有些地区尽管径流总量很大,但每亩耕地平均水量和人均水量却很小,反而有些径流总量很小的地区,这两个指标却很大。我国浙闽地区年径流总量仅及长江流域的20%,但平均每亩耕地和每人占有径流量却比长江流域分别高60%和12%。煤炭资源也有类似情况,宁夏煤炭储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不过4.5%,但由于该区人口少,消费量少,人均储量达到7800t,仅次于内蒙古、山西,居全国第三位。加之煤田所处位置与外运条件较好,煤种又为外地急需,从而成为该区优势所在;而四川煤炭储量绝对数并不算太少,有近70 亿吨,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储量不到70t,加之部分煤田由于位置偏僻或赋存条件复杂而难以开发,使得其煤炭输入量近年来有增无减。第四,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如从建立基础工业,尤其是原材料工业与能源工业的角度考虑,煤铁之间,铁与有色金属(主要是铜、铝等)之间,煤与石油之间储量比例,以及主要原料与辅助原料矿产资源间的比例关系等都是很重要的。据研究,要发展钢铁工业,一个区域之煤铁比至少应达到3∶1。要建立一个大型钢铁厂需铁矿10 亿吨、焦煤15 亿吨、动力煤4 亿吨、熔剂石灰石1.5 亿吨、白云石2000 万吨、耐火粘土2000~3000 万吨、菱铁矿2000万吨、锰矿500~1000 万吨。2.关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对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可为人们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才称得上为自然资源。而这一定的质量标准是由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所决定的,受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ᒌ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稀缻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对自然资源的館的评价也纔从以下这凡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浌上的合理性(串利甠资溑所仙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庤ﴉ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帺,并甸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寻一官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只有ᒌ栗,才能得出客观的切合实际的结论 如铁矿,垨40 年代以前,品位匨50%~60%以上的铁矿才月工业价值,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加强,品位在50%~耶0%以上的富铁矿资源大闏消耗减少,而同时钢铁产品的用量剧增,使得钢铁工业大量使用品位在30%左右的贫铁矿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目前世界上开发利用的铁矿石品位最低可以达到25%左右。铜矿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品位到低品位的过程。现我国开采利用的铜矿品位一般在0.8%~1.0%之间,1%以上的便属富矿。不同的自然资源,其构成质量的因素不同。矿产资源的质量一般由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矿物本身的物质结构等因素构成。如铁矿,我国平均品位在34%左右,绝大多数铁矿属贫矿。煤的质量用燃值(相当于品位)、灰分、硫分、磷分、挥发分含量、粘结度、块度、硬度等表示。土地资源的质量一般用平整度、光、热、水、肥等土地自然特性来表示,据此将土地资源划分成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不适宜等四级。森林资源质量的评价不但涉及到森林结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密度等)、林材的品种、材积级别、用途,还涉及到林子的生长情况。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评价应结合资源本身质量特征和一定生产部门的质量要求,确定反映自然资源质量特征和满足一定生产部门生产要求的质量指标,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3.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交通方便,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近,当地经济基础好,有城镇依托和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的自然资源,就有可能优先得到开发利用,且开发利用的成本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高;相反,交通不便,位置偏僻,且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距离远,当地经济基础差,既无城镇依托,又无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自然资源,其开发成本高,很难优先得到开发,即使进行开发,其资源的稀缺性也难以显示出来,利用极不充分,甚至浪费。如陕西省的渭北煤田和神府煤田,渭北煤田紧邻关中工业区,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早在宋代就已开发,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而神府煤田尽管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但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经济基础较差,其开发只在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并受铁路运力限制,规模难以迅速扩大,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在此体现不出来,每吨煤仅18 元人民币,浪费非常严重。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许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并且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上,利用、改造自然的方式和措施常常是以各种自然因素的相互制约性为依据的。如,对于农业来说,不仅要评价水分、热量、土壤等条件的分布,还要评价它们相互间在地域上或季节上的配合;对于工业,不仅要评价每种矿产资源的分布,还要评价它们相互间在地域上的配合,以及各种资源同地质、地震、水文等建厂条件的配合等。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区域该种生产发展的可能性、优势及主要制约因素。如,对我国东半壁水、土、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空间结合与农业生产布局条件的评价,就应包括以下内容:整个东半壁属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垦前为森林或森林草原带,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较高,但水、土、气时空组合差异较大。其中秦岭-淮河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可供一年二三熟,土壤偏酸,生物资源丰富,但丘陵山地比重大,耕地少,台风及洪涝灾害较多;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地形平坦开阔、耕地较多,但森林植被少、降水偏少且变率大,旱涝盐碱灾害多;黄土高原,热量条件较好,但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土层厚,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灾频繁,作物单产低;东北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降水适中,森林面积大,但气温偏低,生长期短,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的分析,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或保证程度。如辽宁本溪市,在市周围30km 的半径内埋藏有磁铁矿、煤(焦煤、瘦煤等)与粘土、石灰石等资源,为建立以钢铁、煤炭及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自然资源组合地域中,铁矿是主导资源,其余为辅助资源。铁矿储量巨大,还可供再建一个鞍山钢铁公司,所以为优势资源;煤炭资源显得不足,需从外地调入,并成为限制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为限制资源。

4.关于自然资源的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不仅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修建铁路向外输煤,也可以通过建电厂,用电网向外输电,还可以经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如石灰石、铝、铁矿等,发展建材、化工、炼铝、钢铁等生产。再如水利资源的利用,不仅在选择坝址、坝高等方面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且在确定水利工程的功能与作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上也有许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因此,在前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这里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并同时指出各种方案之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如对荒地资源的评价,不仅要提出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还应指出为了开发利用荒地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如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引进劳动力、改善交通等,以及这些条件要求达到怎样的程度。

5.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的评价。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如,关于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围绕灌溉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土地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正负效应分析,就应注意到这几个问题:①风沙滩地光热条件好,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且水质好,埋藏浅,若开发地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可在近期内取得优质高产的效果,并有助于增加陕北粮食供应,从而有利于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开发;②该地区降水量少(不足400mm),蒸发量大,为降水量的3~4 倍,风沙滩地地下水为长期降水下渗积累所形成,并在有些地方以泉水出露补给地表河流。如果开发地下水灌溉,有可能使地下水损失过大,地下水量减少,水位降低,首先使靠汲取地下水以生存的沙生植被旱死,导致沙生植被面积缩小,固沙作用减少,引起沙漠化。其次使靠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减少,从而使沿河以河水为水源的灌溉农田和城乡居民点用水受到影响。另外所开发之水浇地也会产生盐渍化。因此,该地灌溉农业的开发决策,必须在综合权衡经济、社会及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收益与损失的基础上作出。对资源开发之正负效应的评价必须持科学、客观的态度,既不要夸大正效应,也不应缩小负效应,既要估计最好的情况,也要估计一般和最差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下载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经验及启示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式及启示教育论文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基本准则是“双元性”:首先学习大学的理论,然后应用于实践。但是,对于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直到20世纪90年......

    德国警察管理及启示范文

    摘要:高度重视国际警务合作与交流,向多国派驻警察联络官,构想建立统一的欧洲警察培训基地,组织国际警察研讨活动,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警务工作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漫谈德国警察管......

    德国公务员培训特点及启示

    德国公务员培训特点及启示 章瑞莲在浙江省人事厅和省外事办公室的安排下,我们由浙江省继续教育协会组织的,由省人事厅丛荪林处长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3年10月26日至11......

    德国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5篇范文

    pood 德国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 郁建兴 任婉梦 德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非营利部门的国家之一。截至2011年,德国共有注册社团580298家,财团(基金会)18100余家,社会组织......

    中国九十年光辉历史及经验启示论文

    90年的光辉历程及 经验启示论文 学院:理 学 院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xxxx班姓名:李 振 江学号:200948xxxxxx 20115月13日 1 中国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经验启示 学院:......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德......

    日本温泉旅游开发经验的启示

    日本温泉旅游开发经验的启示 日期:2011-3-30 06:51 点击数:328 来源: [ 收藏 ] 温泉业是我国新兴的一种产业。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 温泉资源丰富, 温泉开发十分先进, 为我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