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妈妈学会玩微信后杂文随笔(本站推荐)
你的爸妈会玩微信吗?
也许大部分的你都会说会;
也许还有那么几个你会说不会。
而我是今年春节在家临要返程时才交妈妈玩微信的。
妈妈不玩微信的那些“理由”
家里是农村的,网络的普及总是慢了那么些的,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妈妈最初对网络的认识来自于街坊邻居的闲谈,哪里哪里出现网络诈骗了,谁谁谁网上交友人失踪了。。。
后来大家对网络的了解多了之后,妈妈原先的这种看法消失了。她又听说了网络需要大量的流量,流量太贵,担心自己不懂会用超流量。
再后来,妈妈说智能手机一般比较大,做家务或者干农活不方便携带。。
妈妈不用微信的理由总是很多很多。
妈妈终于肯接受学习微信
爸妈在农村老家,我和哥哥都在外地,照顾总是顾不上,一忙联系就更少了。有一次妈妈打电话说是家里的党组织要我的证件照片,因为当时自己工作比较忙,情绪也比较烦躁,还对爸妈语气急了,说他们不会用网络不会用微信多么的麻烦,效率很低等等。
之后哥哥把自己多余的手机留给了妈妈,给妈妈办了一张副卡,告诉妈妈放心用,不用担心话费和流量的使用,“强迫性”的让妈妈来使用。
妈妈玩微信后
从认识微信图标,到添加好友,发语音,手写字,发表情,发图片,抢红包,发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等,一点一点耐心的讲解,每天复习两三遍,演示两三遍,等我和哥哥都离家后妈妈还真的学会了。
也许是因为妈妈微信好友的简单性,也许是妈妈对微信使用的新鲜感,发现妈妈对微信消息的提醒反应那叫一个快,回复消息非常及时,抢红包比我都快,看到这样变化的妈妈,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来源网络
我是属于遇事还算淡定,从小不恋家的人,在外这么多年最初是因为不想让爸妈担心,所以很多事基本上不会跟妈妈说,不像其他的女儿都是妈妈的小棉袄,时常撒撒娇,大大小小的事都爱和妈妈聊聊。后来也习惯了,有时候一个月打上一次电话,现在基本上是一周或者十天左右。妈妈使用微信后,我在闲暇时间也会和妈妈发个微信关心下,增加了感情的交流。妈妈偶尔开个视频,看看我在外地他乡的生活环境,他们也放心了。
后来想想,其实父母不是不想学习新鲜东西,只是接触少,没有人耐心去教。父母年纪一天天变老,我们需要像小时候父母教我们说话写字时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如果你的父母还不会用微信,那你也行动起来给教下吧!
如果你的父母已经会玩微信了,那你就享受这份简单便捷的幸福吧!
第二篇:妈妈杂文随笔
无法修饰的一双手,
布满了皱纹和老茧,曾几何时,它也是柔润光滑。
妈妈,这是你留给我最深的记忆。
儿时的夏夜,它为摇起蒲扇,驱走蚊虫,带来凉爽。
躺在你身旁,抚摸着我的头,让我感到踏实。
为了撑起这个家,日夜的劳作,熬白了青丝。
皱纹悄悄爬上了你的额头,你毫无怨言。
妈妈,离开了那么久,你在那里可安好?
你最疼爱的小女儿想你啦,想念你的怀抱,想念你做的饭,想念你的微笑,想念你的责备。
每次听到妈妈这个称呼,忍不住思念的泪水,妈妈,女儿想你!
第三篇:妈妈的微信
六十多岁的妈妈时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可能是在想过去的事情,也可能是孩子们都大了,不再绕着她转,一种安静的失落,一种闲暇的孤单。一家人都拿着手机,看新闻、聊天、玩游戏、玩微信,用手机做着各种现代人“时髦”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时而皱眉,时而开怀,时而跟大家分享一些趣事。没有人会注意到妈妈,她不懂,她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手机能对大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可以足不出户阅尽天下事;她也不问,因为她没文化,小学都没毕业怎敢触碰那么“高级”的东西。她只是静静地躲在角落里,看着我们这群疯子不言不语,电视开着,但没人陪她观看使她更加落寞。妈妈年轻时,标准的美人,加之勤劳淳朴、心灵手巧,深得全家和邻居们的喜欢,爸爸主外,妈妈就把家里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孝敬老人,照顾孩子,那个时候虽不富裕,但她整天忙碌而充实,笑容时常挂在脸上,透着暖暖的幸福。如今衣食无忧、子女成人,没有什么需要她去操心安排,也没有什么活可干,乐享天伦,她却反而没有太多的轻松和快乐。以前回家还凑到一块聊聊家常,说说笑话,自从智能手机的诞生,在一起的人反而成了最遥远最陌生的,亲情被网络屏蔽了。前段时间妈妈到我们家来住了几天,一个晚上吃完饭,女儿拿着手机玩游戏,我也在浏览微信朋友圈,妈妈仍在孤独的看电视,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教妈妈使用微信。于是我说:“妈,我教你上微信吧!”妈妈有点诧异,用种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我冲她扬扬手机表示她没听错。“不行不行,我可学不会”,她连忙摆手道。我告诉她其实很简单,女儿也在一旁帮着我劝她,并不由分说抢过姥姥的手机要强行给她下载微信。妈妈没有说什么,她突然变得很安静,静静地等着女儿给她把微信装到手机上,之后,又申请了账号,让她取个昵称,妈妈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们取吧,我不会”。我说“那先随便取个名吧,先教会你怎么用,想好了再改就行。”一切就绪,我先给她加了我和女儿两个好友,然后告诉她在什么状态下怎么怎么登录,怎么发消息,来了消息会有什么样的提示等等,妈妈像一个小学生似的认真的听着看着,对这种“新鲜事物”充满了期待。为了让她尽快熟悉,女儿特地跑到卧室跟她“演练”,她打字慢,我们就教她用语音。一晚上的时间,终于把基础的操作方法都学会了。那天晚上,妈妈很兴奋,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划着手机屏幕,她终于也加入到微信大军之中,60多岁的老太太也“潮”了起来。接下来几天,我们又教了她一些别的功能,比如发朋友圈什么的,妈妈似乎格外充实,也难掩心中喜悦,她弄懂了很多原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比如原来某个千里之外的朋友在哪玩、干什么,发了朋友圈我们看见了就会议论谁谁又在干啥了,妈妈就实在想不通我们是咋知道的,现在都慢慢懂了,有了共同的话题,她也能融入到我们中间了。妈妈回自己家之后,听弟媳说还经常跟她讨教,说妈妈也开朗了许多,变得爱说话了,而且她的微信也开始变化,先是改了名字,又加了头像,然后还学着发照片、转朋友圈什么的,一天晚上,我听到视频呼叫,拿起手机一看,居然是妈妈,我忍不住笑了,接通之后看着电话那头的她笨拙的举着手机,左摇右晃想对准镜头,却始终只露出半边脸,但仍旧掩饰不住兴奋,说她学会视频通话了,我连忙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又聊了些家常,她才很高兴的挂断了。之后的几天,表妹给我打电话,说妈妈加上了表妹的微信,还鼓动着小姨上微信,以方便她们姐妹之间的联系;再后来我看着她还经常在朋友圈给别人发个评论、点个赞什么的,呵呵,使用的频率比我都高。除夕晚上,弟媳打电话说妈妈她居然和她们一块在摇红包,很开心、很激动,虽然摇到的数额不是很大,但对她来说足以在老姐妹中炫耀半天了。我突然很后悔,爸爸去世已经多年,我们虽然都很孝敬妈妈,但却很少真正关心她,工作的原因也很少陪在她身边,而且我们往往把她当成老人,觉得她跟不上时代,感觉年轻人玩的东西都跟她无缘,谁也没有真正打开她内心孤独的世界,现在才发现,我们只有把她当朋友看待,跟关心孩子一样去关心她,才能真正走近她,让她感觉温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顺,小小的微信,带来如此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后,我定要让她更加融入我们的世界,我要带她去旅游、去看电影,要放弃跟朋友胡吃海喝的机会陪她去吃大餐,尽我孝心,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女儿。“三八节”到了,我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节日快乐,问一声妈妈辛苦了!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第四篇:又是微信二三事杂文随笔
去取快递,找不到取件码的短信,于是给顺丰大哥打了个电话。
你好,我是XXX的,那天你给我投的快递没有找到取件码。
“哦,哦,现在都没有取件码的”
那,怎么取呢?
“你用微信扫一下就可以取了”
微信?我没有啊
“我是说,你用你的微信对着那箱子的二维码扫一下就开了,不用取件码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是说,我没有微信,这可怎么取啊?
“啊?你深圳的年轻人怎么会没有微信?”
我没有微信不行吗?
“我不是这意思,我只是好奇,怎么会还有人不用微信”
此处省略一百字。
对不起啊,我真没有,这快递该如何取啊?
“你...我...你看那箱子上有没有他们公司的电话,你打过去问问,可好?”
谢谢你啊,我找一下。
有一天,估计没微信连家门都开不了。简直就是迫害。
第五篇:妈妈的口福杂文随笔
临近清明,陪爸妈回老家扫墓,回来后,妈妈总是叨念姥姥生前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姥姥做的豆面条汤。
妈妈回忆:在她小时候,每当清明过后,正值春耕大忙时节,为不误农时,会请些帮工,那些帮工因为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饭量特别大,再加上一家大小总有二十多口,每天的午饭便是家里头等大事。早晨家里的男人和帮工们下地耕种,姥姥便开始准备午饭。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个灶台,灶台上有一口大锅,姥姥的午饭就围绕着这口大锅展开。她先用大锅烙出一摞直径约莫一米大的烙饼;备好一盆黄酱,再洗出一捆刚从地里刨来的小葱;大锅烧热,葱花炝锅炖两盆菠菜豆腐,主食和菜就算做好了。接下来,姥姥会用一个大号的搪瓷盆搅一盆豆面糊(豆面也是自家磨盘撵得的),然后烧上一锅开水,静等下地的帮工们进门。
等到日头正中,下地的男人们进门洗手擦脸的功夫,姥姥把盛有面糊的盆放到锅台上,一只手顺着盆沿五指岔开,另一只手将面盆倾斜,面糊顺着五根手指流下,连续不断地流到滚开的锅里,一盆面糊瞬间变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撒上菠菜碎,盐和一小勺香油,一锅原汁原味的豆面条新鲜出锅。
妈妈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吸一下将要流出的口水,好像那味道诱发了她嘴里全部的味蕾。然后叹口气:“几十年过去了,想起那味道,仍然会口有余香。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有去学,你姥姥的这道美味算是失传了。”
听了妈妈的叨念,我自告奋勇要满足妈妈的心愿。
妈妈对我的承诺深表质疑:“你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做的出来?”
我信誓旦旦表示:“毛主席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您就擎好吧!”
夸下海口,回到家马上进行实物演练,首先用研磨机把红豆和绿豆磨成粉末,然后加少许盐,和一小盆面糊,待水烧开后,按照妈妈的描述,将面糊顺着手指流入锅中,一锅清水立刻变成浓稠的面糊,首战告负。继续进行第二次实验,由于面糊过稠,无法顺着手指流下,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俗话说“试不过三”,总结前两次失败的原因,调整面糊的加水量,并加以变通,在面糊中添加了少量淀粉搅匀,当面糊再次顺着手指流到滚开的水中,借着淀粉的黏性,马上凝结成一根根淡灰色、还泛着浅绿的面条,试验成功。盛上一碗,那豆香气直入心脾,爽滑劲道的面条在胃里暖暖的,满口泛着豆香,难怪妈妈几十年都会念念不忘。
记下整个的操作步骤和用料剂量,去给妈妈现场操作,让妈妈重温一下儿时的快乐。妈妈凑在厨房,专注地看着她女儿帅气地操作,乐得合不拢嘴。虽没有姥姥的大手笔,但是动作还是模仿得有几分神似。
一碗香气十足的豆面条新鲜上桌。姥姥遗传的美味,加上女儿的手艺,成就了妈妈的口福。
看着妈妈吃着面条,脸上溢满的笑容,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子欲养,而亲还在,是天下儿女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