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5 12:2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第一篇: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乡土美术就应该是指乡土中的美术成分,不论是广义的乡土美术还是狭义的乡土美术都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但是把乡土美术内容融入教学体系院校的并不多见。乡土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丰富教学内涵。广西虽然有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被转化为教学素材的并不多。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可以尝试把乡土美术引入教学体系之中,在2.5阶段进行适当的课程设置,完善相应的教学理念,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乡土美术特色的师范美术师资。

关键词:乡土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乡土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是指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包括这一地方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等。美术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广义的美术则凡与造型和色彩有关的因素都可以是美术的范畴,而狭义的美术则是指绘画、雕塑、装饰设计等。可见,乡土美术一词包含了社会学与文化学的综合含义,是一个看似简很单实则很复杂的一个复合型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乡土美术就应该是指乡土中的美术成分,比如民间绘画,民间图案装饰,民族服装,民间雕刻等等,这类乡土素材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某一乡土族群的精神特征和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认知方式,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蕴含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因此有很高的综合学术价值。广义上说,乡土美术则是指乡土中的美术成分,而美术成分则不仅仅只包括以上所说的内容,也包括了乡土文化中含有造型和色彩的一切因素,例如砍柴用的刀,耕田用的犁,甚至遮风避雨用的斗笠蓑衣等等,也包括一定的造型因素,这些造型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活经验而得到的最合适的造型,同样蕴含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同样有很高的综合学术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二

乡土美术虽然有很高的综合价值,但是在众多的美术专业院校教学大纲中,把乡土美术内容融入教学体系的并不多见,除非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学大纲。198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中等师范教育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有乡土美术教育的相关要求①,根据这一大纲编写的中等师范教育美术教材也有相关的教学内容②,但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逐步升格,相关课程没有受到重视,乡土美术教育在提升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融入高师或者小教本科的课程内容,也没有融入美术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而是淡出了教学体系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然而,教育部的历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都有关于乡土美术的相关教学内容,各省区自己编写的美术教材都会把本省区的乡土美术内容编入教材,而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理所当然应该重视乡土美术的教育。高等教育中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这样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系统传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横向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学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认识乡土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于有着很高的综合价值的乡土美术,作为高校美术师范专业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把相关内容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中。

乡土美术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很综合的,除了具有知识上的意义,还具有很综合的德育、美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乡土美术教育首先是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由热爱家乡而热爱国家以及文化传统。有了对家乡的爱,就会有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才有建设家乡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族群文化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深刻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族群和谐。

2、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传统文化很多是通过口口相传得以保存的,而它们大量存在于民间,有的已经融入民间的乡土文化中,体现在乡土美术上,通过学习乡土美术,更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根源上了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成分的内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及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传承文化传统的责任意识。

3、有利于丰富教学内涵。

高校的美术教育以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授课的基本范畴,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着自身的逻辑和系统,但是这并不等于乡土美术素材与其他专业的教学内容相违背,而恰恰相反,它们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是并行不悖的,在专业上也是平行的,在技术上则相对边缘,因为乡土美术的技法特点比较丰富,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所有的美术类技法都可能被乡土美术所使用,因此,把乡土美术内容引入课堂,其实是引入一种文化内涵,也使教学更贴近艺术的真实本身。

广西的乡土美术资源分布较广,按材料分可分为布料类,有少数民族服装、刺绣等,纸张类,有剪纸、年画等,木材类有建筑、乐器、劳动工具等,金属类有银饰、铜鼓等。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主要是客家人的宗祠寺庙美术,客家戏曲美术,瑶族服饰美术等;南部则是渔业文化美术,壮族建筑美术,壮族服饰美术,京族服饰美术,陶器美术等;西部是“那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壮族美术比较集中的地区,壮锦、绣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壮族服饰、建筑等等都是很典型的乡土美术;北部则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的民族自身的美术特点已经不够明显;例如毛南族、么老族、彝族,而苗族、侗族自身的民族美术特征很明显,苗族的服饰美术更像是一座美术宝库,其中包含了剪纸和刺绣的各种技法,而苗绣更是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特种刺绣之一;侗族的建筑美术则一枝独秀,风雨桥和钟鼓楼是民族建筑中的奇葩。瑶族多个分支服饰美术也很有特点,铜鼓也是一个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术内容的乡土美术素材,而近年所开发的与壮、苗、瑶族相关的盘古文化也有相当的美术成分。

广西虽然有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被转化为教学素材的并不多。国家教育部已经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采取了取消升学考试等等措施以促进教学科目的平衡发展,但是各地区为了工作考核而以考分为排名依据,这也间接维系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格局,为了追求排名靠前,各校也只能狠抓考试科目,美术学科也就保持了低人一等的副科身份,美术课程不能得到保障,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素材难以纳入教学系统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相当数量的学校在乡土美术教育方面的认识不够,执行教学大纲的力度有限,制度不够严格。各学校都在考核或者升学的压力下不断给学生学习考试科目,而图音体不例如考试科目,重视的程度有待加强。

2、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质提高,很多从事一线美术教育的教师缺乏对乡土美术的深刻认识,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由于乡土美术在高等美术师范专业的专业设置中相对空缺,造成很多美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应有的乡土美术知识,即使对于自己家乡的乡土美术也认识有限,甚至产生认为乡土美术是不屑一顾的雕虫小技的想法,在教学中没有处理乡土美术素材的能力。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主动引入乡土美术内容,或者排斥乡土美术内容的现状。

3、不少学校意识到乡土美术作为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大力挖掘,深入开发,但是迫于师资和投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因本地的乡土美术资源难以引入课堂,另一方面又因为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而不愿投入,形成了二者的恶性循环。

以上现实说明,要把广西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资源传化成教学资源,除了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乡土美术才能的教师队伍。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美术专业,把乡土美术素材引入课堂,不仅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还十分紧迫的。

目前,就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而言,还没有比较全面的乡土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哪个高校把系统的乡土美术作为必修课程之一来设置。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广西乃至全国部分省区培养美术教师的重任,在提倡素质教育为主要精神的新课改观念下,我们的教学也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引入乡土美术不仅有利于丰富“一专多能”的基本培养目标,也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乡土美术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使之融入教学体系中。

把乡土美术素材引入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则是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型美术教师,这些教师能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乡土美术,在教学中有能力积极主动自主使用乡土美术素材;在课程设置上,按照美术教学的一般习惯,应该以材料作为分类原则,设置布工、纸工、木工、金工等课程,每类课程还可以设置平面内容和立体内容,如平面布工、立体布工、平面纸工、立体纸工、平面金工、立体金工等等;在教学内容上,以广西的乡土美术素材为主,兼顾其他生源省份的典型乡土美术素材,例如山东的民间年画,湖南的湘绣等等。在教学原则上,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开设实践类课程使学生掌握乡土美术的制作原理,同时结合艺术理论课程或者其他文化课程,进行乡土美术理论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乡土美术的文化内涵。

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设计专业均可引入乡土美术内容。在1.5+2.5课程设置中,可以把乡土素材放在2.5课程中,2.5课程共5个学期,除了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创作和毕业答辩外,其他学期都可以安排一定的乡土美术素材③。设计专业则可以至始至终融入乡土美术素材,具体建议如下:

1、少数民族服装作为相对专业的类别,可以安排到设计专业的课程中,设置“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课程,让学生系统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基本原理,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2、油画、国画专业第五学期的工艺制作课程就应该安排相应的乡土美术教材,各专业都应该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剪纸和年画比较接近版画专业内容,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4、壮锦、绣球、银饰、铜鼓等最富有广西特色的内容则应该作为专业必修课,让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了解,掌握制作原理和文化内涵。

5、配备专门的专业教室进行乡土美术实践,在不大量增加教学成本的前提下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壮族服饰、苗族服饰、绣球、壮锦、侗族建筑模型等。

6、完善艺术实践的内容,把乡土美术素材作为艺术实践的硬性指标来完成。

7、调整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增加乡土美术原理和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学生提高对乡土美术的认识。

乡土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成分,其综合的文化价值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拓展,真正乡土美术素材融入教学体系,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搜集整理,使之系统化、序列化。我们期待乡土美术的相关内容恰当地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对教学体系形成很好的完善和补充,实现有的课程体系能培养出具有乡土美术特色的师范美术师资。

参考文献:

[1]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编写组,《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15)

[2]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编写组,《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5(42——48,45——49,43——49)

[3]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学大纲,(内部资料)

第二篇:(邱芹芹)小学美术乡土文化特色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美术乡土文化特色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精神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农村小学由于条件有限,美术课在材料和工具上等准备工作上很难完成。因此,我觉得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积极挖掘当地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优势,克服美术教学中的难题,创设乡土文化特色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采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一、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物进行特色美术教学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学习,是引发孩子们创作激情的好途径。

每当春夏秋冬,乡村的田野里有不同的景色变化时,是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机。春天,农村的田野春意盎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孩子把美丽的春天带回学校,装扮教室,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丽。还可让孩子们采摘些自己喜爱的鲜花和青青的柳条,随手编个花篮;或者带领孩子到附近的田野中捉几只小虫,观察它们如何嬉戏玩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为学生描绘春天提供直观的素材。瓜果溢香的夏季,可让孩子将家里栽种的各种小瓜果和蔬菜带到课堂,发挥想象力,用蔬果混搭把它们设计成一个个小小的作品。在这种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想象丰富、创意叠出。一个个小作品就在一边动手一边叙述中诞生。

二、充分利用本土作物进行特色美术教学 农村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是美术创作的绝好素材。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广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寻找适宜的材料进行制作,动手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东西,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上学期,我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做过几次美术课外活动,在研究有趣的种子活动中,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各种种子:有黄豆、扁豆、蚕豆、青豆、白云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当这么多的种子聚集在一起时,孩子们可兴奋了。从孩子们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已被激发,我趁机用课件展示用各式种子拼贴成的美丽手工作品,在学生发出一声声赞叹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课堂上,我又现场演示拼贴画,用一颗颗金黄的玉米种子拼贴成一朵朵梅花形状,形态各异的干树枝可用做梅花树枝,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其中,拼一拼、贴一贴,体验当中的乐趣。当欣喜地欣赏着独特的艺术作品时,我便布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玩一玩、贴一贴,然后课堂内教师再指导修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便展现在孩子面前。

丰富的农作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他们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了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增强了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同时孩子在与农作物的对话过程中不断拓展思路,他们把田野里的稻草、高粱秆、玉米皮等扎成不同的造型挂在教室的墙上,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孩子们已深深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能够快乐的在创造的领域自由地飞翔。

三、充分利用“垃圾”资源进行特色美术教学

我们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可再利用资源,就可以引导、擦亮学生的另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从身边发现美、创造美,利用被丢弃的物品把它变成艺术品,他们会发现其实艺术是无所不在。就如在手工课《多功能汽车的制作》中,我让学生收集喝完的矿泉水瓶、果奶瓶,家里用完的物品包装盒等,通过引导教学,简单的示范、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就开始剪、折、贴……创作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功能车,通过粘贴,又利用平日收集的各式废弃“零件”进行加工。课室里呈现出一部部精致的多功能汽车,真的令人赞叹!

总之,利用特色课发扬乡土美术文化,对学生进行乡土特色的艺术教育应成为农村美术课的一种特色,也是教学活动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动脑筋,用爱心唤醒和鼓舞学生对生活、对美的感受,用心浇灌希望,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和谐地健康成长,为农村美术教育铺设多种途径,乡土美术教育就一定会绽出美丽的奇葩。

第三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变论文

摘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1874年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直到现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直以特殊师范教育为主。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在终身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化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为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师范教育;教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殊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殊教育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受教育人数逐年递增,对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特殊师范教育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中等特殊师范、大专和本科学历层次的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格局逐步形成。特殊师范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也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基于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模式。

二、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及面临的时代困境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我国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部分普通师范学校的特殊班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各类特殊学校、特殊班担任教师或负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辅导工作,这种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能使学生较快进入临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长于设计并完成单科课堂教学,具有学科教学能力。然而,该模式虽然注重了特教师资的方法能力,但培养出的师资教育教学理论广度不足,教育观念、教育判断力及把握完整、系统的教学活动能力有限。

(二)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五年制专科.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三年制专科,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

五年制专科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为特殊学校培养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能胜任盲、聋、智障等特殊学校教育教学的教师。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五年制专科的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学校生源越来越差.培养出来的师资学历层次低.学生就业困难。三年制专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按未来教育对象的障碍类型划分.培养有重点倾向的特殊教育师资,使他们既要具有关于特殊教育的理念与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需要的知识技能.又要具有从事特殊学生培养的各种关键能力。三年制的师资培养模式提高了生源素质,缩短了培养周期。可以培养较多的高素质的特教师资。但是,该模式也有其不足:三年的时间里,学生既要了解普通教育的知识原理,又要掌握某一类儿童教育的方法、知识、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学习如此多的内容,难以真正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三)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的招收对象仍然是高中毕业生。但生源素质优于专科,其学制为四年。该模式是在综合性大学设特教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特教系培养高等学历的特教师资,是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

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的师资具有较强的教育心理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一定特殊教育观.较能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方向感、判断力较佳。然而,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师资虽然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学科课程准备,他们无法有针对性地胜任特殊教育学校的任何一门学科教学。另外。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毕业生的临床实践不足.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需较长时间。因此,各国都在探索进行改革,积极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特殊师范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的特殊教育发展状况.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其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伴随人类教育的进步,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涌现了大量的新的现代特殊教育理念。诸如“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一体化教育”、“个别教育计划”、“融合教育”等等。第二,特殊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特殊儿童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盲、聋、智力障碍.而是扩展到各种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自闭症、多动症、言语和语言问题等等。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技术、教学传媒和教学手段的采用.使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学手段面临种种诘难和严峻挑战。特殊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提出了数量上的要求还包括更高的素质要求:要有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有积极应对教育对象扩大、教学手段变化和各项改革措施的素质,有主动关注特殊教育前沿研究成果、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和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意识和能力。这些要求使得传统的特殊师范教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是从具体的操作系统,还是在观念层面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现时代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需要一种新的模式。即教师教育。

三、基于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197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35届国际教育会议上,英国的詹姆士·彼得提出了“师资培训三段法”的设想。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师的初步训练、终身教育,与此相应,教师教育则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一个是个人教育环节,即个人所受的中等及高等教育;二是教师初步训练环节,即在个人教育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直至成为合格教师:三是在职继续教育环节,这是前两个环节的补充和继续.它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这样,教师的职前培训——人职教育——职后进修三个阶段便连成了一个整体。将教师的教育过程视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生教育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而且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也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充分体现。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一次性、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变为了连续性、终身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职前教育不是全部,而是起点和基础。教师教育不仅要有好的起点和基础,也要有不断发展的未来,要用职后教育深化职前教育。在我国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问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第一次埘“教师教育”给予了相对完整的诠释:“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其中,也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两者是同义,是指教师内在专业性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发展,也包括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发展.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通过专门培养培训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师德、知识、技能与能力及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养.从而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或者优秀教师,并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变革而持续发展的过程。一名成熟的教师需要长期的专业培养和练习.通常要经过三个时期:一是职前学习期,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二是初职时期,约2至3年,在学校中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实践锻炼,逐渐融人教师的角色;三是成熟阶段.约需要3至5年,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逐渐熟练地把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教师。这种规定已经充分展示了特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特殊教师教育一体化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特殊师范教育的职前终结性不同,它把职前教育、人职教育和在职教育融合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使之构成特殊教师的终身教育历程和职业生涯发展进程。

四、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设想

(一)职前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国外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是大学与学区合作伙伴的建构模式,该模式目的在于提高新教师的各种技能、能力,更好地适应班级教学。这种计划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专业发展学校,有专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培养教师的新型方式。

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探索采用了非定向师资培养模式(例如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这种模式是指由综合性大学的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专业为特殊教育培养师资。该模式的优点是能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判断力和教学方向感。缺点是临床实践不足,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因此,各国都在探索,进行改革,积极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或开办临床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定向与非定向特教师资培养模式走向融合是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

(二)职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模式。

1.校本培训模式。该模式是一种有效、经济、灵活的教师职后教育方式.是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可让受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老教师或者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学会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既不受规定课程教材的影响,又能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让受训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交互式培训模式。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辖区内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运用等方面做得较为优秀的特殊学校承担对辖区其他特殊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受训教师在轻松的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长处,学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让示范校能从中吸取好的建议.把示范校的榜样作用发挥得更好。交互式模式的运用.可使培训与受训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

3.研究型培训模式。特教教师的培养要注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特殊学校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却缺乏相应的教育研究能力.因此。在教科研培训中,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所收获的成果、教育热点问题等确定课题进行研究.通过不断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特殊学校教师的教育和科研能力。

4.短期培训模式。各种短训(速成)班应是培训师资的重要途径。高、中等特师设有的特殊教师培训中心、师资培训部可举办各种形式、期限的提高班、特殊班或领导干部培训班,分别对转岗、新上岗(未接受特殊教育培训)的特殊学校教师、教师骨干或领导干部开办培训班。此外.特殊学校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当地的普教育的教师进修、夜大、函授、业余教育、由群众组织或其它机构等(如残疾人联合会等)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学习班、研讨班等形式接受培训。

5.远程培训模式。对特殊教师的职后培养还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的模式。远程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大量的信息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它通过实时与非实时的授课系统、课后辅导、答题、作业、自测等,让受训的特殊学校教师.能打破时空限制.及时接受最新的、丰富的特教信息和知识,在特殊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和丰富的地区之间能相互联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种职业,又是自己的一种生活历程和生命存在.既是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成长是个终身的过程,是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要求通过职前教育为其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更要求通过职后的不断学习和教育来促进专业的发展。从终身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出发,终身化的特殊教师教育面临着“三个转变”.即从阶段性的师范教育向终身化的教师教育的转变;从职前职后分离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向终身化的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变:从职前职后脱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向终身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转变。凶此,特殊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与特殊教育机构要加强伙伴关系,共同落实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特殊教育实践工作者也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理论品格,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中心学校

在多年的学习、实践、探索、尝试、总结、完善中,我总结出了自己的美术教学模式。

一、激趣乐画

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欣赏、感受生活中的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学画的兴趣。

在上课开始我常根据所学课型的特点,用2--3分钟的视频、动画、图片、故事、实物、范画等手段来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足铺垫。

二、探究画法

学生在激趣导入之后,已经有了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所以,这时我首先会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的方法来探讨本课的绘画方法,然后,我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再进行一步步的示范讲解,讲解时要注意精简适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的绘画方法,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实践创画

学生经过前两个步骤的引导、学习,已经掌握了本课绘画的技巧和方法,早已跃跃欲试,想要用自己从观察、学习中发现的方法去实践创作了。这时为学生布置创作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去完成自己的作业创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回辅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创作,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赏画评画

在课程结束前用1--5分钟来欣赏学生的作品,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展开不同形式的评价、使学生通过欣赏、互评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五、课外延伸

即根据课程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如绘画、剪纸、拓印等方式让学生领悟美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第五篇:金融特色课程教育模式探究

我校的财商教育,起源于2003年学校举行的第一届模拟商品交易会,并开始探索校本的金融特色课程,该课程2012年通过广州市高中特色课程次重点立项。十多年来,学校由最初只有几个摊位的纯粹试验性的活动,发展成为一门以充实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具有丰富的理论课程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程,影响力辐射周边,深受同行及社会认可的综合性特色课程。我校金融理财特色课程基于学校的“至真文化”建设,以“博物博学,求真育人”为课程理念,通过“尚真、求真、行真”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生培育成为“至真”之人。具体来说,尚真就是通过透视现实生活中各类真实的金融现象,让学生明白金融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求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等形式去学习和体会各种金融理财方式,探求金融真知,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商和综合素质;行真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和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努力维护国家健康的金融秩序,正确理财,点亮自己的财智人生。我校金融特色课程的课程安排与实施、实施的成效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如下。

一、课程安排与实施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两大类,每学年两类课程的课时加起来超过二十个课时。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调整,目前理论课程主要由《个人财务策划》《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外汇》《保险》《期货》《货币》等子课程组成。理论课程由我校政治老师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邀请一些大学的专家、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上课。上课所用的教材一开始主要是以我校政治老师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理财金钥匙》和《金融透视》为主。2015年8月,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广州市教育局穗教基教(2015)49号文中明确指出,2015年秋季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等36所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我校是越秀区唯一一所高中试点,并且配备专用教材《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读本》。这本专用教材对于补充我校校本课程教材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的理论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校本教材和专用教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上课的形式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有讲座、看视频、游戏、知识抢答、案例分析、辩论赛、理财小测试等。每一次的理论课程,学生都是在一个自由活泼、欢声笑语的课堂中获取知识。

理论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财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用的,但这并不是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希望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发掘合适的实践基地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实践活动,现在的实践基地包括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有商品交易会、理财大赛、金融社活动、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等。

1.商品交易会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商品交易会以来,我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是我校的一项品牌活动,2009年底曾被市教研室作为示范项目组织全市观摩活动。该活动由学校政治科组主办,它把经济、金融知识延伸到课堂外,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的平台,突显了我校的“三自”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也贯彻了特色课程“博物博学,求真育人”的课程理念。

商品交易会活动整个流程都是模拟真实的经营场景:各参展商在参展前必须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参与投标,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展摊位投标竞拍,将迎春花市的招标模式引进校园,增加商交会的趣味性和现实感;商品交易会活动现场又设有消费者协会接受现场举报,以及对参展商进行评比和表彰,活动后也会开展问卷调查反馈,为下一届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对于商品交易会这一项活动,师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度高,近几年展出的摊位均多达80个,师生同乐探索商品交易的乐趣。商品交易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以致用的平台。

2.理财大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中学生的金融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生涯规划意识,我校政治科与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联手,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金融理财规划比赛。

比赛共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学生亲临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参观,接受理财知识培训,第二阶段学生利用暑假分小组制作理财规划个案,第三阶段暑假结束后进行学生理财规划个案评选并进行决赛展示。理财大赛的决赛我们邀请了花旗银行的五位专业理财师和我校政治科组长张洪海教师和负责金融特色课程的杨平平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以保证评选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两届的比赛评审们都认为参赛同学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心思和创意,并能够把重要的理财概念灵活运用到理财规划上。同学们对策划理财规划时各种考虑因素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投资工具的认识和运用,也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届理财大赛期间,适逢广州市率先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课试点,我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本次决赛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及《南方都市报》记者均到现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3.金融社活动

(2)与中华财经联盟定期邀请华师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ci课程。子课程主要包括:走进企业的世界;o2o商务模式的发展前景;华为的崛起;华为小米价格战;价格歧视;央行降息等课程,从全方位为高中生打造个性化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也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每次都获益良多。

(3)金融社花市挑战赛。为提高金融社成员的交流、交易、财务管理等能力,也根据广州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校金融社每年春节前会举行金融社花市挑战赛。即广州春节花市前,由金融社成员自由组团,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主报名参加广州市迎春花市活动。花市活动的销售方案、经费预算、融资方案、销售过程由各小组自行制定。评比标准主要是通过在花市中销售商品获取的利润来判断。

4.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从2015学年开始,由营业部团委牵头,海印支行和庙前直街支行组织实施,诚邀个人金融业务部、结算与电子银行部及其他相关部室协办,在我校首次开展2016“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以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为载体,以普及中学生银行业务知识、提高中学生银行业务办理生活技能、提升中学生财商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理财大讲堂、银行实地参观、银行业务体验及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1)理财大讲堂活动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模块,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开展亲子讲堂和教职员工讲堂两个专题讲座。

(2)银行实地参观是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参观钱币、银行设备、银行卡等实物展览、银行业务区域,以真人演示银行业务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理财知识,树立理财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财富。

(3)银行业务体验活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各类银行业务的熟悉,以预约办理业务的模式,通过家长陪同学生到指定网点办理银行业务,让学生掌握办理银行业务的基本常识,让学生树立自主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理财能力。

(4)组织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已参加银行实地参观和业务体验学习的学生,以“我的理财故事”“我的‘利是’,我做主”“巧用零花钱”“我的财富梦想”“财智人生,由我做主”“我的理财计划书”等为主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真实的个人理财故事,参加“财智人生,由我做主”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征文比赛。

二、金融特色课程实施效果

1.从学生成长来看: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金融特色课程以来,我们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等有利资源,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金融理财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提高了财商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参加高中政治小论文比赛的时候写的金融理财方面的小论文均获得市区的奖项。许多学生上大学以后也成为自己所在高校金融社团的骨干,如2011届毕业生张?o,上大学后担任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社团主席;2012届毕业生郑颖思,上大学后担任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社外联部长。许多大学读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也主动回学校给师弟师妹们讲课。很多同学在写学习金融特色课程的成长感悟中也表示现在与家长的交流又多了一个话题,对知识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知识确实是包罗万象的,除了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这些高中的必修课程之外,其实还有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

2.从教师成长来看:教学是双向的,学生成长的同时,老师们也在成长。金融特色课程的开设让很多教师更深刻地领会了新课程的理念,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金融特色课程的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禁锢,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填鸭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在金融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关系。2012年,我校政治科老师申报了越秀区科信局的课题《高中政治活动课程特色研究》,其中商品交易会、金融社活动、理财大赛、商赛等金融特色课程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课题研究人员是政治科组的一线教师,有着亲历的直接经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都在五年以上,本课题研究至今发表获奖论文十几篇。目前本课题正在进行结题申报中。

三、金融特色课程的社会影响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至今已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2014年5月31日《信息时报》a09版报道:《今年广州中小学教育改革提速,市十六中校长杨霞解读该校办学经验与探索――以特色课程推动教学创新》对外展示了我校金融特色课程的风采。此后《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2015年10月23日,“普汇金融知识平台――中小学金融知识教育服务专业委员会”入驻我校,对我校的金融理财特色课进行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11月4日下午,半岛电视台驻京分社也对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进行了采访和拍摄。每年4月举行的商品交易会现在不仅成为全校师生的一大盛会,也成为许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的热点,更是周边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好机会,如10中、13中、40中等兄弟学校,甚至华南区最高学府中山大学的学生每年都会来我校参观商品交易会,并借鉴我校的经验回到自己的学校举办相似的活动。香港大学有个课题研究小组也是以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目前,我校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的实践基地。

未来国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国际的较量将从硝烟战场转移到金融货币这个无硝烟的战场,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养的、懂经济的、有创新能力的通才和专才,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深化。2015年,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目前,财商教育在国内的中小学教育中??未普及甚至是空白,在一些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一些学校从开展素质教育的角度,自主地、自发地、探索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如理财活动,模拟商品交易会活动„„没有体系,没有教材,凭着学校各自对这方面的理解,在社团活动或兴趣班或特色课程里开展,自由发展。而我校在这方面算是走在了广州市的前列。既然比其他学校起步得早,我们就希望能够一直引领下去。因此,我们会不断探究更加行之有效的金融特色课程教育模式,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认识、管理、创造财富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未来社会。

下载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美术特色师资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学生境外就业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摘 要:高职院校在围绕国内经济发展挖掘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还需进一步突破学生就业的定势思维,创新就业模式,积极进军国际劳动力市场,开拓高职学生境外就业新路径。关键......

    安阳市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安阳市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刘建华 张 利 张玉鹏 李星亮 尚云龙 董 燕 (安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一、前 言 上一世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英语基础教育有了飞速的......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论文(5篇)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现代教育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对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论文大全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王冀豫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切入点,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自身特色......

    论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清源镇中心校六合小学 农村虽然有不少学生拥有美术天赋,但往往因为所在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得不到正常的美术教育,一些农村薄弱小学......

    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pood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谢定 生龙筱刚 [摘要]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特有的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职教师资培......

    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师德教育论文

    摘要:师德教育是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职教师资作为独立的职业群体,在培养过程中应参照师范生的教育模式,加强师德教育。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