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地十一首古体诗集
乾陵 感怀
乾陵形势宜远看,恰似睡美一奇观。
千年墓道留兵马,无字碑前心肃然。
头枕梁山灵秀地,脚蹬渭河天地宽。
则天李治真福气,此间造化信由天。
法门寺叹奇
举世向往法门寺,中华佛教有佛指。
地宫深处藏真迹,佛光一见逢盛世。
李唐诸帝迎佛骨,盛况空前天下知。
吾辈幸临亲目睹,此生心愿了然释。
观杨贵妃墓
一代才人灵秀貌,终归庸主绝情抛。
论思唐王朝中事,究与贵妃有何肇?
大敌压来无退策,竟寻脂粉横开刀。
可叹人世荣枯事,高处未曾尽逍遥。
游茂陵
汉武雄风墓堆山,甬道直接兴平关。
帝龙魂气早升驭,后人凭吊竟连连。
秦陵颂
气势雄伟压三秦,骊山龙脉镇御庭。
脚前渭河似明镜,千古一帝世人钦。
华山吟
势如刀痕险又奇,黛青透白雄峰立。
云遮雾罩西京道,四顾茫然徒叹邑。
延安记行
庆阳一过下川塬,百里林区沟茂然。
采油井架起落忙,直罗雄碑入云天。
落暮时分窥宝塔,灯火夜市到延安。
枣园秋雨圣地新,绿树森然流水潺。
杨家岭头人沸涌,凤凰山下红旗卷。
清凉一望心猿收,驱车直奔黄陵县。
西安怀古
华夏文明此有根,遗产长留两千年。
秦砖汉瓦随处在,盛唐佛塔矗云天。
始皇兵马惊世界,华清池水游人恋。
骊山捉蒋传奇话,天下奇迹在长安。
黄帝陵怀古
桥山势来如巨龙,莽莽苍苍沮水中。
上有高天灌盖之古木,下伏中原逐鹿之英魂。
松涛阵阵战马吼,旌旗猎猎剑戟红。
疆场弓月乱箭飞,蚩尤披靡败草中。
人世难逢开口笑,交战撕杀定乾坤。
轩辕英名留千古,举世仰目天地功。
人文初祖开太平,华夏一统祭祀同。
过秦岭
蜀道千年仍是难,钻山穿洞不见天。
飞车一路雨中行,雾锁奇峰罩心田!
下秦川
车过宝鸡地界宽,百里秦川笼暮烟。
三陕大秋游目翠,飞车一路润心田。
第二篇:文明礼仪歌谣十一首
文明礼仪歌谣一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歌谣二:校园美
教学区,真热闹。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文明礼仪歌谣九
有礼节,互尊重,礼貌待人好品行。
“您好”、“谢谢” 文明语言通情理。
坐立走,要端庄,举止文明有修养。
常洗澡,勤换衣,仪表文明好风纪。
同学间,邻里情,民族习惯要尊重。
见外宾,要大方,彬彬有礼树形象。
重礼节,讲礼仪,社会生活铺路基。文明礼仪歌谣三: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要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歌谣十一: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互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排五,礼貌诚信好相处。你拍六我拍六,行为规范要遵守。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爱要牢记。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语不离口。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文明礼仪歌谣八
排队集合静齐快,精神饱满做好操。立正肃立升国旗,齐唱国歌情绪高。课间准备要周到,专心听讲多动脑。博览群书增见识,认真作业按时交。读写姿势要记牢,做好眼操视力保。课间活动要文明,开开心心消疲劳。上下楼梯不乱跑,讲话轻声不乱叫。用餐文明增营养,爱惜粮食不乱倒。餐前餐后要洗手,个人卫生做得好。见到垃圾弯个腰,不让纸屑到处跑。言而有信讲实情,诚实谦虚不骄傲。交通安全最重要,时时刻刻要记牢。自己事情自己做,孝敬长辈讲实效。见到外宾有礼貌,知书达礼修养好。乘车记得礼和让,文明礼仪不忘掉。实小雏鹰有志气,明日腾飞看今朝。
文明礼仪歌谣十
懂文明,讲礼仪,全校师生同做起。升国旗,应敬礼,高唱国歌要肃立。待客人,要热情,举止文明衣得体。讲友善,懂宽容,明理诚信树新风。省资源,节水电,爱护公物永不变。学习中,讲情趣,不良场所我不去。生活中,懂规矩,态度和蔼人心聚。树校风,强校纪,儒雅文明记心里。望对方,面带笑,跟人说话有礼貌。孝父母,敬师长,尊老爱幼永不忘。同学间,互帮助,以诚相待益无数。有垃圾,不乱扔,共同营造好环境。爱清洁,讲卫生,争做文明小学生。学做人,讲礼貌,“礼仪之邦”人知晓。
文明礼仪歌谣五
少先队员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唱着童谣去学校,遇到老师先问好。同学相见说声早,礼仪常规最重要。进校要走人行道,不穿操场和跑道。上下楼梯不乱跑,遵守规则向右靠。看见纸屑弯弯腰,爱护环境莫忘了。上课听讲神不跑,积极发言勤思考。下课不追不打闹,文明玩耍就是好。同学不能大欺小,团结友爱校风好。校----风----好!
歌谣六:文明形象礼仪
升国旗,应敬礼,高唱国歌要肃立。遇外宾,要热情,举止文明衣得体。课余生活讲情趣,不良场所我不去。乘车购物讲秩序,文明用语记心里。公共场所语轻声,做个文明小学生。讲友善,懂宽容,明理诚信树新风。孝父母,敬师长,助人为乐讲真情。节水电,省资源,公共设施要爱护。垃圾废物不乱扔,共同营造好环境。行车走路守规则,看到红灯停一停。讲文明,遵礼仪,人人争做好儿童。好品行,一养成,终生得益受欢迎。歌谣七: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安安静静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抢,老人孩子照顾到。
下车时,不拥挤,耽误时间易摔跤。
讲文明,讲礼貌,开开心心上学校。
第三篇:最美踏青古诗词十一首
最美踏青古诗词十一首
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踏青游》 宋苏轼
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
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
今困天涯,何限旧情相恼。念摇落、玉京寒早。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仙梦杳。良宵又过了。楼台万家清晓。《春游》 宋王令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风枝绿未柔,日萼红先露。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旧闻黄公垆,颇枉壮士顾。予虽轻数子,自适偶同趣。起解身上衣,就贳青旗酤。独酌不待劝,兴至还自注。对物无所语,似若喧哗恶。虽无歌舞欢,幸可篇章赋。乾坤本闲暇,人物自纷遽。劳苦曷不乐,岁月失已屡。酒阑起四望,落日不可驻。饥马自知家,何须问归路。《春游》 宋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山城踏青》 宋陆游
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钱唐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四篇:喻善平诗作十一首
喻善平诗作十一首
一
98年5月,余下乡讲学,到螺湖边,码头空空如也。正在张望之际,天低云暗,阵雨骤至,淋湿了心情,以诗记之。
春风不管苦与乐,同是人间四月天。
五
2011年5月6日,吾在洪城诚信花园小区水
池边,观茉莉带露而开,忽忆此花原产印度,乃结句而咏之。莫说螺湖烟波美,余到湖边行路难。前往双溪无舟渡,欲回洪城雨潺潺。
二
2008年6月,拾古人句凑成一首藏头嵌名诗,赠夏梦梅同学,且蕴含其气质特点。
茉莉照水生娴静,随佛来华送清馨。带露略显三分媚,不嫁春风也精神。
六
2011年7月8日,吾在洪城红专路口,遇一
豪华婚车队载着豪宅模型缓缓驶过。观者中有人曰:“无房无车为裸婚。”又见几对寻常夫妇哀声叹气,因而心有动之,成一绝句。夏夜清凉何处寻? 梦醒时分听雨声。梅影弄窗挥不去,清风过后看流萤。
三
2009年10月,游射洪金华山下金湖,有赏心悦目之感。
清风明月嫁诗人,红尘男女耻裸婚。寒门父母车何在? 忍坐陋室俟天明。
千杆垂钓金湖秋,芦花飞满游人头。漫步湖堤惊眼处,青鲢一条下银钩。
四
2010年公历四月中旬之一日,在射洪太和镇机房街射洪教师进修校之校门口,适逢何凤翔老师带学生上山旅游,而蒲厚东老师却带生下乡为贫困生收麦之际,感慨系之,冲口而成。
凤翔领衔上帽山,厚东带队下麦田。
七
嫩寒时节上帽山,芙蓉花发满悠园。鸡冠抖擞清荫里,月季风流碧池边。霞女焕发三春脸,涛男爽吞六人餐。若有祥云升脚力,平安直达观音前。
八
虽有诗情到悠园,名花嘉木难入眼。麻将搓尽书生气,开心何必为这般?
九
2011年大年三十晚上。鞭炮声声,寒雨滴沥,余充耳不闻;央视春晩节目,余视若无睹。受范校长之托,余沉浸在《生存之书》、《生命之书》、《生活之书》的撰写之中,龙年钟声刚过,《三生之书》初稿完成,余有惨淡经营之后的轻松感。
十
服从学校安排,虽年近花甲也前往金华镇中分流招生,宣传动员两天后,身心极为疲惫。2012年2月23日从金华镇中归来,于县城城郊之“山水唐城茶楼”洗尘,感慨系之。
春招归来上茶庄,清茗滢滢洗苍黄。明年离岗学子陵,一杆风流钓涪江。
十一
2012年3月上旬,余回家办事,也在山青水秀中拾了一份闲情逸致。尤其在村头东张西望中,觅得几许春之灵感。
烟花三月春何望,纸鸢如梦入诗窗。鸽声量出碧空远,蜜蜂飞过菜花黄。
《三生》甫定自沉吟,胡桥村里雨纷纷。范君高意何时会,龙年钟敲又一春。
第五篇:一米一米地拍 每段画都像一首诗
一米一米地拍 每段画都像一首诗
本报讯 记者王素梅 王志东报道“太浩大,太气派了,这真是辽宁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喜事和盛事!”昨日上午,66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及展览活动。闻讯赶来的辽沈观众和书画爱好者排起了长龙,他们边看长卷边发出感慨。
本报制作的《新富春山居图》观展手册在现场免费赠送,许多观众拿着手册对照画卷找八大看点;更有热情的美术爱好者拿起摄像机、照相机、手机,一米一米地拍摄长卷的全部,并久久不愿离去。
下午,本报邀请《新富春山居图》的主笔、著名山水画大家宋雨桂为前来观展的美术爱好者进行艺术讲座,由于观众人数超出预订的3倍,讲座不得不由原定的多功能厅换到辽博大厅进行,讲座气氛火爆而热烈,会后宋雨桂先生还为手拿本报八连版《新富春山居图》特刊的观众签名留念。
此次展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书画家》杂志社、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省文化厅、省文联、辽宁日报社、辽宁广播电视台承办,省博物馆、省美术家协会、辽宁美术馆、辽沈晚报社协办。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闻世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福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世萍等领导和嘉宾及画家宋雨桂出席画展开幕式。《新富春山居图》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山水画大家宋雨桂主笔,台湾著名画家江明贤,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合绘;海峡两岸60位画家共同参与活动,温家宝总理亲自题写引首,已于9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新富春山居图》长66米、高60厘米,以丰富的色彩描绘杭州富春江上溯千岛湖、下接钱塘江的秀丽风光和人文景观,勾勒了富春江两岸的现代建筑、铁桥、公路、水坝、游艇、渔船等,呈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气势恢宏而又细致入微,章法严谨而又潇洒自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长卷展现了意境新、内容新、技法新、创作方式新等特点,讴歌了中华民族同根的文明,寄托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又为当代中国美术增添了一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佳作。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题跋中说,“新绘富春山居图合两岸尖端画家,冶中外崭新之技法,表河山之繁华富丽,异于前图之冷淡枯荣,逞一时之盛举,百代之瑰宝。”年近九旬的著名画家陈佩秋先生看了两个多小时画卷,在题跋中分别从用墨、表现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将新图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进行比较,认定此卷不输子久画卷。久居富春江畔的美术史大家王伯敏认为,“此图是当今高手畅怀合作,自非常之功,况又艺进乎与时代合拍,令人称绝”。台湾画家欧豪年洋洋洒洒挥写了700多字的跋文,称“艺术界亦多绘富春山水,大气磅礴,首推宋雨桂教授此卷。”众多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均对长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新富春山居图》长卷主笔宋雨桂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同时兼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美协主席、辽宁美术馆馆长等职务。由他主笔的这幅《新富春山居图》是辽宁美术界前所未有的精品力作。参与合作的台湾画家江明贤,则是20多年前第一个到大陆举办画展的台湾画家,是台湾中生代最负盛名的代表性水墨画家,有着“跨越海峡两岸艺坛使者”的美誉。参与共绘的画家王明明,是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当代中国画坛领军人物。
辽宁是文艺大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包括美术创作在内的辽宁文艺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团队中有3位辽宁画家,除主笔宋雨桂外,还有刘震力、黄洪涛两位画家,他们在创作中通力合作,展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增添了具有辽宁风格的浓情笔墨。
此次《新富春山居图》的展出,适逢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也是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此次展览必将激励辽宁广大文艺工作者,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创作,潜心耕耘,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多亏了观展手册:“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要点,自己也明白了”
“给我一份”、“给我两份,我和老头来的。”昨日上午,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辽博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本报编采人员手中免费赠送的1000多份《新富春山居图》观展手册,只用了半小时就被热情的观众“抢光”。
离开幕式还有半小时,辽博大厅240多个坐席已是满满的,两侧站立的观众也有两三百人,走过去都很困难。
最早来到辽博的是一位老者,他是凌晨3时从家里出来,5时许就在辽博前排队等候了。
82岁的铁西区居民陈景荣和老伴只有一个座,两人不得不轮换着坐。“我们早上7点半从家出来的”,陈景荣说,“我是书画爱好者,从你们报纸上第一篇《新富春山居图》的报道就开始关注。你们出的八连版上下卷,我买了4套,我都带着呢,我和老伴都带上面包香肠了,中午不回家,下午直接听讲座”。
观众中,《新富春山居图》观展手册几乎人手一份。一名带着6岁小孩的女士一边看展览,一边对照着本报的“八大看点”。“看点3是一图有四季。自冬雪皎洁开始、经春花烂漫、夏山苍翠,到秋光明净……”她给孩子读着。
她说,“多亏了观展手册,也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要点。自己也明白了,看山水画不是看它像不像,而是看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气势传达出怎样的神韵情绪和思想内涵”。
拍了两个多小时:“差不多是一米拍一张,每一段画,都像是一首诗”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拿着摄像机、照相机、手机,一米一米地拍摄长卷的全部。
下午1时许,和平区居民周易生抹着不断流下来的汗水说,全拍完了,用了两个多小时,拍摄了80多张片,“差不多是一米拍一张,有的地方因为观众太多了,都是中午人少时补拍的。”
他说,“这每一段山水画,都像是一首诗。你看,在山水画卷上描绘现代建筑、结婚场面、居民生活等现代内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宋老师将其处理得浑然一体,把虚写实,以实求虚。”
书画爱好者刘庄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秋风萧瑟,而新图则是春光明媚,“新卷与旧卷感觉上完全不同,只有生长在这个新时代才有这样的新气象啊。”
宋雨桂先生讲座:“黄公望是个要求进步的有为青年……”
原定下午2时,本报邀请宋雨桂先生为广大美术爱好者进行艺术讲座,还没到时间,辽博多功能厅内的240多张席位就已经爆满,还有400多位观众没有座。
虽然给本报打电话预订艺术讲座的观众只有200多人,但是好多参加完开幕式的观众中午留下来要听下午的讲座,致使现场观众人数超出预订的3倍,不得不由原定的辽博多功能厅换到辽博大厅进行。
讲座长达两个小时,气氛热烈。宋雨桂先生讲得深入浅出,语言幽默。他说,“黄公望是个要求进步的有为青年。本想以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但元朝那时候把人分了四等,由于汉人地位低下,直到中年,黄公望才被举荐做了个办理文案的小官,后来因为受别人牵连坐牢了……”
下午4时许,观众排起几十米的长队等待宋雨桂先生在本报八连版《新富春山居图》特刊上签名,签名结束时已经5时10分。
观展读者有创意:自制21米长“辽沈晚报版新富春山居图”
在签名现场,记者看到了利用本报八连版特刊制作的各种版本的《新富春山居图》。
读者老潘最有创意,他自制了21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我买了帆布、油布、硬纸片等材质,用浆糊、大力胶等装裱,都不理想。我想干脆花个几千元让装裱店干,谁知干不了,因为报纸跟宣纸不一样,装裱效果差很多。最后我自制了材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装裱完。”
集报人魏润生的创意很实用,他只用了两套报纸,正反面用透明胶,仅用了半天时间裱完,有18米长,“我在卷首留了白,那是请宋老签字的地方”。
本报评报员孙铁鹏说,八连版《新富春山居图》特刊他一下子买了12份,准备收藏。记者 王素梅 王志东
观展提示
《新富春山居图》展览时间:10月9日至15日。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一楼1号展厅。
昨日,66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及展览活动。一位观众用放大镜欣赏《新富春山居图》。还有不少观众拿着摄像机、照相机、手机拍摄长卷。本版图片由记者 潘恩战 摄
闻讯赶来的辽沈观众和书画爱好者排起了长龙,他们边看长卷边发出感慨。
本报邀请宋雨桂在博物馆大厅为观众做艺术讲座,现场观众人数超出预订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