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能自己跟我说吗教学反思
琪琪在我班是个比较特别的孩子。她性格非常内向,从小班到中班,我很少听到她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与别人交流。
一次,我发现她妈妈每次送她来幼儿园时,总是替她说一些她想说的话,比如盛豆浆时小盛点,早点儿来接,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因为这几句话正是琪琪最想说最需要说的话。应该鼓励琪琪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从而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迈粗“自己说”这关键的一步。于是,我与琪琪的妈妈商量说:“以后您还是让她自己说吧。”他妈妈说:“好。”我又对琪琪说:“琪琪,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就自己告诉我,老师特别愿意听你说话。”琪琪点点头。
第二天,琪琪妈妈很早就送琪琪来到幼儿园。这一次,妈妈示意:“你自己跟老师说:”琪琪慢慢走过来,捻着额衣服袖子小声对我说:“我中午不脱衬衣。”我点点头说:“好,琪琪说的话我记住了。琪琪能自己说,怎勇敢。”以后,我对琪琪自己提出的要求、愿望都非常注意倾听。并尽量满足她。一天早上,她对我说:“老师,我想当小旗手。”能够勇敢提出愿望并在全园面前展示自己,对于琪琪这样的小朋友是多么不容易呀!我非常高兴地满足了她的要求。这对她是个极大的鼓励。
一次上语言课,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发现琪琪先把手举起来又把手慢慢地缩了回去。我想:他一定是想回答。于是,我就叫了她。结果,他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虽然说的话很短,但声音很清楚。我和全班小朋友一起为琪琪鼓起掌来。琪琪脸上露出了腼腆的微笑。慢慢地,我发现那个总是孤独地坐在图书角一个人看书的琪琪,变成了经常在语言角讲故事的琪琪。她与小伙伴们一起高兴地讲着故事,不时还发出格格的笑声。琪琪逐渐树立了独自表达的自信。同时我还注意多给她创造一些机会,让她与小朋友交流。如让她在小组游戏中介绍自己玩的内容,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看书等。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一次表扬鼓励并不能使琪琪克服心理障碍,要想让琪琪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老师就应为她创造各种机会,多鼓励她,使她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二篇:能通过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301(能通过吗)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元、角、分”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发展到米、分米和厘米与小数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小数,如用小数表示温度,用小数表示体重;用小数表示时间等,通过拓展小数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更广泛的认识。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喜欢的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引入课题,这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创设姚明能否直接进教室来看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直观经验判断姚明不能直接进来。使学生明白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和大小,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后面的探索环节,没有充分体现出探索的意义,毕竟孩子这方面能力不够,也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在作业中发现孩子在小数换算方面运用不熟练,如1分米等于多少米,1角等于多少元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
301(寄书)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前一节课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推进与深入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满十进一和退位减法的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减的算理和算法。在教学中,任然用“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和“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来进行竖式的书写和计算教学。教材首先呈现的是给山区孩子寄书的问题情境。通过计算邮费的问题引入小数的进位加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已有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积极的探索本课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两种方法的差别,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逐步掌握进位加法的算理。本节课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列式并尝试解答,通过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是很显著的,但还是有些学生不善于探索,再加上只知一味的接受思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出现了理解困难,跟不上节奏。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篇:能追上小明吗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追上小明吗》教学反思
1、教师是教材的主导者和创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法是教学的主线。本节大胆地改变教材原有的编排模式,以教材的实际情景出发,将例题中的结论由“直现式”改为“发现式”,因为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以在例题的前半部分,只叙述事情的经过,后半部分问题的提出及解决的方法均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展开他们的想象空间。
2、本节采用了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老师灵活引导,先解决易解决的问题,先易后难,教师适时点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解答之后可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此时学生也能得到成功的喜悦。
3、这堂课教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结合的魅力。本节课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摆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立场上,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实践、探究、总结等活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数学课的课堂教学应该说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第四篇:你能证明它吗?
永登县苦水中学导学案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魏治泉审核人巨积伟
【学习课题】§1.1.3你能证明它们吗?
【学习目标】
学会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
【学习重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学习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已知:∠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
⑴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⑵BD,CE,DE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⑶证明以上的结论。
2、复习关于反证法的相关知识 练习: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我来探索:
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1-7(1),在△ABC中,∠ACB=90°,∠A=30°,则∠B=60°。
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1)(2)
图
1-7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如图1-8,在△ABC中,已知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
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 = 90°,∠A=30°,CD⊥AB于D.求证:BD=AB/4.图1-8
四、练习:
1、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试一试知:如图,点P,Q在BC
上,且BP=AP=AQ=QC=a,∠PAQ=60°,AH⊥BC于H.(1)求证:AB=AC;
(2)试在图中标出各个角的度数;
(3)求出图中各线段的长度,并说明理由.3、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你证明它。
⑴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平分这腰,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一腰上的高,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⑵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50°,腰长为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4.解答题:
如图1-5,在△ABC中,∠A=90°,∠B=15°,BD=CD,试探索AC与BD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四、学而不思则罔,课后反思:
第五篇:你能证明它吗?
苦水中学导学案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魏治泉审核人巨积伟
【学习课题】§1.1.2你能证明它们吗?
【学习目标】
学会证明等腰三角形中有关相等的线段及等角对等边,并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学习重点】
会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等角对等边”。
【学习难点】
区别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我来探索:
探索一:
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
1※
2、在上图的等腰三角形ABC中,⑴如果∠ABD= ∠ABC,∠ACE=3
111∠ACB,那么BD=CE吗?如果∠ABD= ∠ABC,∠ACE=∠ACB344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你能说明理由吗?
1⑵如果ADAC,AE=AB,那么BD=CE吗?如果AD=AC,AE
2231
=AB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你能说明理由吗?
3探究二:请证明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有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简称:等对等)已知:在△ABC中,∠B=∠C,证明:AB=AC,探究三: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B
C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假设不成立;
2、由假设推出;
3、错误,原命题正确。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
1、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AC、AB上,BD与CE相交于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⑴∠EBO=∠DCO,⑵∠BEO=∠CDO,⑶BE=CD,⑷OB=OC。上述四个条件,那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一种情形,并加以证明。
2、证明: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那么,这五个数中至
1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5.A
C
三、看我有多棒(1、2题各1分,3题6分,4题2分,共1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重合.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C、若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D、等腰三角形两角相等.2、在等腰△ABC中,∠A=90°,在底边BC上截取BD=AC,过D作DE⊥BC交AC于E点,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
3、如图在△ABC中,AB=AC,BE为角平分线,DE∥BC。求证:①BD=DE;②BD=CE;③CD平分∠ACB.4、已知:△ABC.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四、学而不思则罔,本节课我的反思:
D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