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纪实故事
我听过一家杂志社总编在工作会上的讲话,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像读书人,缺乏基本的阅读热情。不读书不看报只上网的人能当好编辑吗?总编发火是有原因的:一个××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女孩子,模样看上去老成持重,平时表现得虚心好问。大家对她印象都不错,所以破例让她临时顶夜班编辑,看看清样。在一篇有关台湾局势的评论稿子上,这女孩子在“连战”、“宋楚瑜”名字下打了重重的红色问号,批注“建议在有关人名下面加上注释”;又在“个中三昧谁能解”旁火气十足地重重批注“这种拗口的句子以后不要再出现”……
值夜班的副总见到这篇被改得满天花的稿子,一开始脑门一凛:怎么?!都快发稿了,还有那么多问题?再仔细一看标注的那些话,那感觉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整个就是“我晕”,那女孩子早已下班回家了。
这副总亲自“救火”,连忙张罗着把那篇改坏的稿子又给改回来。第二天,副总把那女孩叫到办公室一阵猛训,问她:“你不知道的人名,就能断定读者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把布什、布莱尔也加上注释?你又凭什么断定‘个中三昧’是酸文假醋?”
那女孩不服气,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副总一句话把她顶了回去:“这不是角度问题!这有个客观标准的!”女孩又说:“这可能怪我过于谨慎了,其实这些人名我都知道……”副总当时就拍了桌子:“你还在找托辞?什么‘过于谨慎’?就是你的知识储备不足!你可以不做事,但是请你不要帮倒忙!”
“帮倒忙”一说出口,女孩子大概觉得副总侮辱了她,哭着跑了……这事被捅到社务会上,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半晌总编才说了一句:可怕!
中文系学生不知米兰·昆德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何许人也;外语系学生把I exist while I’m thinking翻译成“我思考,同时我存在”;历史系学生对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懵然不知……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我还找过那位北大历史系学生问了问究竟,想听一听理由。我希望他说出对这一类知识填空题的批评性意见,哪怕是能从他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你们知道一个黄仁宇,不错;你们的读书趣味很有意思。可你们知道我的优势在哪吗?我的优势是……”或者是:“惭愧,《万历十五年》我没读过;可是我能告诉你万历年间大约有哪些人物很出名,有张居正、戚继光、李贽等,我只是不愿意蒙……”
那是个清瘦的戴深度眼镜的男孩子,转动着眼睛,边说边搔着后脑勺:“我知道我考得不好——按理说题也并不难,可能……可能是我准备得不太充分吧?”
我倒抽了一口冷气:“难道你认为这一类题还要需要专门准备复习吗?”
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说辞有些不妥,又说:“其实……有好些填空内容,平时也听说过了的……可不知怎么回事,笔试的时候就记不得了……”
我问他:“你们同学也没有议论?老师也没说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从来没听说过吗?”
男孩眼睛避开了我的目光,很坦诚地说:“学业忙,不大看课外书……”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但你们总能根据学到的知识回答出万历年间有哪些著名人物吧?既然你知道这套题不是偏题、怪题,你大概不会不知道出题的用意,以你北大历史系专业的功底,随便写几个人名应该不成问题吧?”
男孩子低下头,点一点,又摇一摇,说:“明朝我不是很熟,我是专攻日本历史的……”
这时老董凑上来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一个本科生,奢谈什么‘专攻’?!你说明朝你不熟,那你说说哪朝你又熟了?戚继光、张居正这些人不是中学历史就应该学过的吗?”我连忙劝住了老董,那男孩挺不高兴地走了。
可能是我们做得过分了一点,人家落聘了,还把人家叫住一顿数落。被老董这么一抢白搅了局,我也没机会再问出什么。晚上我和他们聚在一起喝酒,席间有人谈起单位招聘“内部掌握”的“几要几不要”。有人笑言:这“×个不要”可不能传出去,当心“厕所里丢炸弹——激起公愤(粪)”。要是被有关人士知道了,模仿《河南人惹谁了》炮制出一篇《大学生惹谁了》,那咱杂志社的名声可要蒙受负面影响。又有人说,咱们杂志可是标榜“人文精神”的,可在招聘方面的条条框框,也忒不讲“人文精神”了。
什么叫“人文精神”?我觉得让一个读书人更像个读书人才是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当务之急。“读书人要像读书人”怎么理解?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最值得选择的生活,就是免于为生计劳碌的闲暇中自由地进行纯理性的沉思,沉思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亚里士多德实际上讲的是自由教育的本质问题。他老人家用了“沉思”这个词,提出:沉思的生活是最高尚、最值得去追求的。那么我就不能不说说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浮躁的教育了。我们很难看到有好学而多思的学生,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种催长素时代下张皇失措穷于应付的可怜孩子。
王小波杂文提到肖伯纳写的一件事:一个学子多年以后回到家,他父亲问他这些年在外面都学了什么技能?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到工匠活一一问过来,儿子都摇头,说:“我不曾学这些,但是我学到了更重要的本领,就是明辨是非。”话音刚落,他老爸抄起烧火棍子就把他给撵了出来,骂道:“小混蛋!你对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数学图画无一知晓,就敢说明辨了是非? ”从某些手持名牌大学文凭的莘莘学子脸上我分明就看到了“但我明辨是非”的神气。一位高校教师反复对她的学生讲:知识不仅是有用的,而且是美好的。这话说得恳切。
大学病相,从来都存在;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病例百出,令人大跌眼镜。对于那位据称是“代表新北大精神”的“怪杰”非凡才情掩盖下的抄袭,我不想再重复——他没有正眼看这个问题,看来他也不知道疼是怎么回事。文章抄袭这种事情,本是不难判断的事;抄了就是抄了,没抄就是没抄。可为什么还要振振有辞理直气壮呢?据说该才子抄袭评论家朱大可事泄后,悻悻然地回嘴:“没有缺点的苍蝇只是一只苍蝇,有缺点的战士还是战士。”朱大可也不跟他客气:“这人可能是一只有缺点的苍蝇吧!”
我听到这事,并没有太失望的反应——从上世纪80年代走过来的人这点傲气还是有的;对这种“一蟹不如一蟹”式的“人才辈出”,我只能撇撇嘴而已。本来无所谓“希望”,又哪来的失望?但是,另一种巨大的失望却朝我袭来,从几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学者——就是他的那些师友们对抄袭事件的反应来看,北大不仅仅是“病了”,而且病得很沉重。尤其是那里面有一两个一直被我崇仰为北大高标的教授,在这个时候为“才子”来“站场子”。学术公正、良知又到哪里去了?
如果说:这样的一类人能代表“北大精神”,那北大精神玩儿完去吧!
第二篇:我们在一起纪实故事
2008年的汶川地动山摇,顷刻间昔日的美丽山城化为一片废墟。地震中她曾经温馨的家庭轰然倒下,生活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当伤心与绝望要夺走她的生命之时,千里之外的一双手将她握住,手拉手,肩并肩,陪她走出地震的阴影。
那次平常的QQ添加,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相识。那时汶川地震过去了半年之久,然而地震带给她的伤痛却没有随着时光的消逝而减轻。地震仿佛如昨天一样,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随着我们相识的日子一天天累积,聊天记录的一页页增加,我逐渐走进了她的世界,了解了她的过去。他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将她和妈妈抛弃,从那以后她和妈妈过起了步履维艰的生活。但妈妈无私的爱,让她依旧过得十分温馨和幸福。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地震,将她平静的生活彻底打破。她的母亲在地震中离去,她无法接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曾几度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每次她的脑海中都闪现出妈妈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她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就算为了妈妈,她也要坚强地活着。
但是曾经开朗的她,却再也回不去了。她用枷锁将自己锁在了孤独的世界,拼命地学习。她没有朋友,只能将痛苦疯狂地撒泄在虚拟的世界,当我们相遇在虚拟世界时,她像抓住了一棵稻草,向我倾诉她的内心世界。她的内心逐渐被我打开,我们彼此走进了对方的世界。后来她成了我的姐姐。我成为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之后的每一天晚上,我们都在QQ上等待着对方的出现,互相诉说着当天的喜怒哀乐。地震的阴影渐渐地在她的内心褪去。姐姐在QQ上告诉我:“妈妈走了,但妈妈一直都在看着我,我不能让妈妈再为自己操心了。只有快乐地生活,才是对妈妈最好的惦念。”那一刻我真的很高兴,姐姐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时光在我们的聊天记录中走过,2009年的春节到了。虽然是春节,但姐姐已经没有团圆的家了。姐姐与十几名和她一样在地震中失去家的同学,要在学校中度过这个春节。除夕的夜晚,我们第一次在电脑上打开视频,姐姐那清秀的脸庞出现在我的眼前。不知聊了多久,新年的钟声在神州大地上敲响。大年初一到来的那一刻姐姐有些激动。姐姐说她有一个愿望,但一直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她说怕我拒绝。原来,他想借我的爸妈,她渴望以前家庭的温暖,感觉现在真的好无助。我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姐姐的请求,姐姐十分激动一个劲地向我说谢谢。
我将这件事的经过告诉了我的爸妈,爸妈的眼眶有些红红的,告诉我说:“上天赐给我们一个乖巧的女儿,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将这个消息告诉姐姐时,姐姐高兴得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地喊着:“我又有爸妈了,好开心啊!”就这样姐姐成了我们家的新成员,渐渐地坐在电脑前的我被爸妈取代。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姐姐无法与爸妈“相见”,爸妈便会在那不停地絮叨,那时候我真有些嫉妒,但更多的是高兴,因为姐姐有了爱她的爸妈。从那以后,姐姐过春节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而且爸妈每年都要去好几次四川看姐姐。每一次见面,爸妈总是拉着姐姐的手说这说那,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而站在旁边的我仿佛成了一个外人。每次爸妈总要给姐姐一笔生活费,但姐姐从来都不要,姐姐说:“你们给了我最无私的爱,这比什么都重要,这钱我不能拿。”爸妈拗不过姐姐,只得把钱收回,就这样4年的时光转眼间就过去了。
2012年的夏天姐姐参加了高考。高考那几天爸妈每天神经都很紧张。而在学校里的我也无法安心学习,每天都为姐姐提心吊胆。爸妈的手中捧着手机等待着姐姐的福音,4年的感情使她早已成为他们的亲生女儿了。每次福音传来,爸妈那颗紧张的心才可以稍稍地放松,但随着下一场考试的开始,爸妈的心弦又绷了起来。3天以后姐姐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走出了考场。爸妈悬着的心这才回到了地面,我也可以专心地学习了。
高考过后爸妈帮姐姐把户口迁到了山东,姐姐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山大的录取通知书。姐姐拿到通知书后,我们全家人跑到四川去接姐姐。离别前,姐姐跪在她妈妈的坟前说:“妈,你在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吗?女儿考上了大学,还有了和曾经一样温暖的家,女儿现在过得很快乐很幸福,你不用为女儿担心了,你在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女儿走了,女儿会经常回来看你的。”姐姐告别了她的妈妈,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回家的列车上,我们一家人紧紧地靠在一起,相互看着彼此。那一刻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未来的日子不管怎样,让我们一起,永不分离。
第三篇:不要提前去想象痛苦纪实故事
佛教经典《百喻经》,里面有个《渴见水喻》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大热天渴得要死,于是到处去找水。终于,他找到了一条大河,急忙跑上前去。然而,当他站在岸边,看见奔流不息的河水时,左思右想,竟然不敢喝了。旁人路过,见此情景,大惑不解问道:“你不是很渴吗?现在到了河边,为什么又不喝水呢?”此人认真答道:“我确实很想喝水,可是河水这么多,我想到一辈子都喝不完,所以一口都不敢喝。”路人大笑,觉得此人不可救药,懒得理他,转身去了。
这个人是不是很傻?先不用笑别人,不妨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也许你曾经很想学一门外语,但是想到有浩如烟海的单词要背,恐怕一辈子都背不完,于是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也许你买到一套心仪已久的书。却发现书太厚内容多得超乎想象,担心看不完,再也不敢去碰它,于是这套书在书柜里摆了十几年,一页都没翻开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过雄心壮志,在我们的脑子里,每天都会冒出无数个想法。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念头都在灵光一闪的刹那,又被自己掐灭了。梦想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要劝喻世人:如果你想修行佛法,就要趁早开始,不要因为担心自己受不了那么多戒律,就干脆一戒都不受,放弃修行。河水喝不光没关系,喝一口是一口,总比站在河边渴死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这种问题每个人会遇到。然而,佛经里只是阐述了一种现象,并未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见水不喝”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克服办法?
前美国海豹突击队马库斯,写过一本回忆录《孤独的幸存者》,里面详细记录了海豹突击队员的受训内容。可想而知,那种高强度的“地狱式”训练,考验的不光是体能极限。更是意志力承受极限。疼痛、寒冷和恐惧,时刻会把人逼到崩溃的边缘,对于受训队员来说,简直每天都是世界末日。因此,教官又制订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规则。训练场上挂着一口大钟,如果哪个学员觉得无法忍受,只要亲自去敲响这口钟,就表示自动放弃,随时可以收拾行李回家,绝不阻拦。即使人人都把敲钟视为奇耻大辱,钟声依然每天都会响起。
不久,马库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不是在训练过程中放弃的,而是晚上休息时跑去敲钟。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当天的训练任务,最艰难的时刻都挺过来了,为什么在最轻松的时候,反而决定放弃?经验丰富的教官解开了马库斯心中的谜团:“他们没有专心投入当天的训练,总是在担心明天能不能熬过去,情不自禁陷入到对未来的恐惧之中,越想越害怕,于是放弃了。”因此,教官会提醒留下的学员:“千万不要提前去想象痛苦!要忘记未来,只关注眼前,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就是成功。”道理并不深奥,但总有人做不到。
看到此处,我就想起佛经里那位愚兄,站在河边,就是不敢喝水。他想得太远,结果把自己吓坏了。在我们的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不要陷入对未来的恐惧中,把握当下,走出第一步,就是胜利。
第四篇: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四个老板点评: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2005年05月08日 16:22佚名
中国就业形势面临一个最严峻的危机,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通告栏里,近80%%的职位只针对有工作经验者,而求职者中却有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旗帜 鲜明——“应届生免谈!”应届毕业生到底怎么了?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学生可以选择不招,可大学生毕业了不能不就业。大学生被抛弃?本文为大学生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个案,力图揭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这一社会热点现象的因由……
【寻道篇】
口述人:马先生
职业背景:出版社社办刊物负责人
个人感言:一个跳板
4个应届毕业生中惟一的男生小杰是学新闻传播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文笔都相当有潜力,日常为人也较实在。在试用期里,他做事很勤恳,看得出是真心在学习,渴望提高。交待给他的工作任务,他总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业务上他也逐渐熟练起来,没有造成什么失误。对于这样的员工,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说真的,我还真为自己的眼光得意过。我想,这样的毕业生应该好好培养,要为杂志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但试用期满合同签好没过多久,一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很有礼貌地说想和我汇报一件事。他先回顾了来到杂志社以来学到的不少东西,得到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接着话锋一转,说考虑到这里的工作不太适合他,所以打算换一家单位。
我听了他的话,觉得有些突兀。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事情,想不出来会有这么一出。头些天我还在为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喜,是我对应届毕业生收用的惟一成果,怎么也没料到他会主动离职。
几个月下来,我们费心费力的招聘在应届毕业生这一块全军覆没了。这会儿再怎么挽留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他的心已经不在这儿了。我只能说对他的选
择表示理解。最后我让他写一个书面的辞职函,他说已经写好了。他是有备而来,我似冷水泼头。
按照社里的聘用合同规定,辞职者应提前一个月递交书面辞呈,按理此后的一个月他还应该在这里上班,他也做好了这个准备。但考虑到他找到一份满意的报社工作不容易,我很体谅他,所以让他把下期要发的稿件发完,就可以走了。
后来听报社的朋友说,他在那里兼职已几个月了,但一直进不去;后来经过努力,加上表现出色,报社领导终于把他接收下来。我明白了,我这里对他来说就是一块踏脚石、一个跳板、一个短暂的过渡。他的离开虽然对工作并没有大的冲击,但是作为用人者,我心里总是酸酸的。
再后来,我和一个朋友说到这个问题,他用很惊奇的口气对我说:“你真是落伍了,由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成为一些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主导思想,目前采取„先就业后择业‟方式的毕业生占了应届毕业生的80%以上。有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就业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占10%,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至于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现在的毕业生,一切都为自己考虑,哪还有什么信义观念,哪像以前你们那时候?时代不一样了。”一席话说得当时我在惊异之余竟无言以对。
要说我不论办杂志还是自己写东西,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少,可我总没能和自己的身边发生的事联系起来。以我们的年纪在社会思潮也是属于被推着走的了,看着领跑者的背影我心里不踏实,而他们跑得欢着呢!是啊,时代是不一样了。
【塑身篇】
口述人:郭先生
职业背景:房产置换公司总经理
个人感言:孤家寡人
我有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一般难得托我什么事。去年他突然热心了一把,一定要给我介绍个大学生来。
第二天,那孩子来报到了。挺高的个头,人看着也挺精神的,名叫晓东。问了一下他的基本情况,他说的跟朋友介绍的差不多。我问他在大学里有没有打过工。他说家里父母让他以学习为主,钱给得很充裕,不需要他去打工。看起来这是个有些娇生惯养的主。
我问完了他的情况,让他谈谈自己对新工作有些什么想法。他扫了一眼我的办公室和外面的员工办公室问我:“郭总,你这里就这么点大啊?不是说贵公
司是业内很有名的公司吗?”口气明显带着些顾虑和不满。
听到这话我有些不舒服,不过考虑到毕竟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这样的虚荣心,也还是耐心地跟他解释说这里是总部,只有老总、财务、行政和大宗房产等部门人员,其他人遍布在全市十几个门市里呢。只要他肯认真干,摸清这行里的门道,再加上肯动脑筋,将来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听了这话,晓东大概是有些明白了。于是我让他到人事部小姚那里报到。不一会儿,晓东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找我,连门都没敲就冲了进来,气哼哼地问:“郭总,为什么人事部让我做行政,工资只有1200!不是说工资有3000多吗?”
他这么没礼貌,我很有些不高兴。但考虑到老朋友的面子,他也还是第一天来,我又跟他解释半天:“别看我们是中小型公司,但是分配机制比大公司灵活得多。只要你勤奋努力,收入不会比那些大公司差。像我们现在的一线业务人员拿几千块钱的工资是常事,做得好一个月上万的也不少嘛。只不过一线业务员采用的是基本工资加提成的计酬方式。他们的基本工资是很少的,一个月只有500元底薪;其他的都是靠提成奖金,工作业绩越好提成越高,拿得肯定就多些。员工拿得多,说明他卖得也多,帮公司赚得也多啊。这不是皆大欢喜吗?你刚来,又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直接让你做一线,搞不好一个客户都拉不到,每个月只能领到基本工资,到时候你岂不是会意见更大?完全替你考虑,人事部才会安排你从行政做起。一来,行政的工作可以帮助你尽快熟悉各方面的情况;二来,工作相对轻松、稳定,基本工资也比较高。如果你自己能力强,在熟悉行业情况后,再去做业务也是可以的嘛!考虑到你的情况特殊一点,工资标准已经定得很高了。一般的行政人员工资只有800到1000元,也没有见谁来向我反映说定得不合理。”
听到我这样说,他想了半天,才勉勉强强回人事部去办理员工登记。其实,他不知道,我安排他做行政还有层意思,就是想把他留在我身边工作,这样能够直接看到他真实的表现——谁知这孩子的表现跟朋友当初说的相差得实在太远。
行政一般负责比较琐碎的事务,要求人员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同时能够在各部门之间起到协调作用。按道理讲,这些要求对于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说应该不成问题。这晓东说是计算机很好,还应聘过IT行业,可让他制作一个简单一点的规范表格都说不会,更别提编辑文件了。让他做点事情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整天一有空就打游戏。
这还不算,最可气的是他根本瞧不起别的同事,也不跟别人交流,自以为是,别人跟他打招呼他也爱理不理的,要么说起话来就特扎人。那天中午休息时间,大家一起聊天,同事白小姐嚷嚷着要减肥。大家通常的礼貌是说:“你又不胖。”晓东却上下打量了她一通,道:“对啊,你太胖了,有几斤啊?”白小姐霎时满脸通红,狠狠白了他一眼:“关你什么事啦!”办公室有一辆车,供大家出外办事时用。当然是否载你,要看司机高兴——司机都有点臭脾气,得捧着。晓东哪里懂这些,上班没几天,就吩咐:“下午我要出去一趟,我要用车。”完全用对“下人”的口气下命令。还用问吗?车当然是没有空的。渐渐地他在办公室里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谁都不想理他。他倒也不在乎,反正可以打游戏消磨时间。他就没想想,一个行政人员,所有同事都不买你的账了,你还怎么开展工作?
【觅才篇】
口述人:谢小姐
职业背景:珠宝公司行政与人力资源总监
个人感言:狂得可以
小周是学设计的,来我们公司应聘时也是刚从学校毕业。当时她想参加当年的一个国际性的大溪地黑珍珠首饰设计大赛,她看了前几年的获奖作品,认为自己能做得比那些获奖作品更好。
首饰设计得相当漂亮!我们老总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请会计做出经费预算,价格还算比较合适。老总就答应了她,条件是得让陈师傅跟她一起制作,遇到问题要她多请教。
谁知小周把人给得罪了。有一天陈师傅下来看,发现她首饰的一个部位的设计有问题,看着是好,却根本做不出来,就好心提醒,让她改改。小周没吭声。陈师傅刚一转身她就说什么陈师傅不过是个工头而已,懂什么叫艺术啊。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话,刚好陈师傅回来拿东西给听见了,当时脸就绿了。
我听到这些,也有点窝火,连我们老总对陈师傅都礼让三分,非常尊重。她有什么资格对陈师傅无礼?别看陈师傅只是个工人出身,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人家可是业内的一等一人才!把他请到了厂里担任我们的总工艺师,拿那么高的薪酬,靠的可是几十年的经验和手艺。一个刚出学校的小姑娘居然敢这么说他,也真狂得可以了!
我找到小周的时候,发现她正在处理的就是当初陈师傅给她圈出来说是有毛病的地方。这小姑娘一用力,不但把手里正在镶的一颗黑珍珠敲碎了,还把工具台上的另外一颗也挂花了,两颗一起报废。
小周当时有点发愣,我也吓了一跳。这两颗珠子可好几万块钱呢,这么一下就坏了,真是可惜!
第二天,我再次来到厂里。小周坐在沙发上哭,询问了李姐,才知道原委:小周昨天赌气,想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于是不顾公司的规定,悄悄把所有的材料带回了家。结果熬了一夜没解决问题不说,今早来上班时还在公交车上把东西给丢了。李姐粗估下来,里面的东西大约要值四五十万元呢!
小周这个祸真是闯大了!
最后还是会计部李姐提出了个法子:给小周签长期合同,每个月从她薪酬里扣一定的数额来偿还这笔债务。如果她自己有能力提前还清就更好,如果不能就一直扣,扣到偿还完本金为止,利息就算了。当时有个同事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开了句玩笑,说小周也算因祸得福,成了“终身员工”,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下岗的问题。
好在小周还算是个有志气的姑娘,经过这次打击后成熟了很多。她在后来的工作中表现非常好,整个人变得踏实细致了,在好几次大型的国际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已经是我们的主力设计师,在业界的口碑挺不错的。
【务理篇】
口述人:老冒
职业背景:企业营销咨询专家、著名刊物专栏作家
个人感言:斯文扫地
斯文扫地,这就是我在招聘过程中最突出的感受。
我就听过一次杂志社总编在工作会上的讲话,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像读书人,缺乏基本的阅读热情。不读书不看报只上网的人能当好编辑吗?杂志社订了这么多报纸刊物,油墨清香地拿进来,再油墨清香地拿出去,没有人有兴趣去翻一翻,这么下去怎么行?让编辑部主管一定要敲打好那些年轻编辑——特别是新编辑!想凭着一点儿机灵劲儿就干好编辑记者?想什么呢?
总编发火是有原因的:一个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女孩子,模样看上去老成持重,平时表现得虚心好问。大家对她印象都不错,所以破例让她临时顶夜班编辑,看看清样。在一篇有关台湾局势的评论稿子上,这女孩子在“连战”、“宋楚瑜”名字下打了重重的红色问号,批注“建议在有关人名下面加上注释”;又在“个中三昧谁能解”旁火气十足地重重批注“这种拗口的句子以后不要再出现”……
值夜班的副总见到这篇被改得满天花的稿子,一开始脑门一凛:怎么?!都快发稿了,还有那么多问题?再仔细一看标注的那些话,那感觉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整个就是“我晕”,那女孩子早已下班回家了。
这副总亲自“救火”,连忙张罗着把那篇改坏的稿子又给改回来。第二天,副总把那女孩叫到办公室一阵猛训,问她:“你不知道的人名,就能断定读者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把布什、布莱尔也加上注释?你又凭什么断定„个中三昧‟是酸文假醋?”
那女孩不服气,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副总一句话把她顶了回去:“这不是角度问题!这有个客观标准的!”女孩又说:“这可能怪我过于谨慎了,其实这些人名我都知道……”副总当时就拍了桌子:“你还在找托词?什么„过于谨慎‟?就是你的知识准备不足!你可以不做事,但是请你不要帮倒忙!”
“帮倒忙”一说出口,女孩子大概觉得副总侮辱了她,哭着跑了……这事被捅到社务会上,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半晌总编才说了一句:可怕!
第五篇:我们找过你纪实故事
黄昏时分,游击队试图袭击敌人的据点。
他们远远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距据点还很远,他们就被警惕的狙击手发现。狙击手连开两枪,他们失去两名队员。据点里的士兵随即扑出,甚至,从一棵树的后面,闪出一辆坚不可摧的装甲车。游击队匆匆撤退,却在撤退的途中,扔下一名队员。确切说是找不到他——有人见他腹部中弹,又有人见他肩部中弹,然后,便不见了。也许他死在草丛,也许他滚下山坡,也许他成了俘虏,正在接受治疗或者严刑拷打。总之,当游击队撤回驻地时,10个游击队员变成了9个。
然后,队长将6名队员分成两组,趁夜色再一次趟过小河,爬过山坡。当然不是试图再一次袭击敌人,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那名失踪的队员。
天亮前他们必须撤离驻地。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半个晚上。
凌晨时分,第一组撤回来,他们一无所获。
第二组随后撤回,他们不但一无所获,而且又失去一名队员。黑暗中他失足掉下山崖,一个锋利的石刃,将他的脖子切开。
时间急迫,他们甚至来不及悲伤。几个人将死去的队员埋葬,然后开始了迅速并且危险的撤离。他们走出不远,发现路边挣扎着一团黑影。黑影正是失踪的队员,身上至少有五处枪伤,一条腿血肉模糊——尽管气若游丝,可是他还活着。看到战友,他咧开嘴,笑笑,吐出一口血。我爬回来的,他说,在路上,我干掉了一匹狼。
队长匆匆安慰他几句,又扎了简单的担架,几个人轮流将他抬到村子。即使他还活着,可是没有人相信他能挺过来。可是几天以后,他竟然奇迹般地站起,又过了两个月,他再一次拿起枪,与他的队友们并肩作战。
有时候,队长会有事没事凑近他,说,我们找过你,六个人,分成两组……
我知道。他说,我一个人爬回来,躲进草丛,敌人在我面前晃过来晃过去……
我们真的找过你。队长说,找了大半夜,为此还牺牲了老耿……
我知道。他说,我的身体不停地冒着血泡,我想,我可能爬不动了……
我们找遍了山脚的石林……
我知道,可是我没有看见你们。我一个人在石林那里休息了一会儿,我的一条腿就像砸烂的鱼尾……
我们找遍了河边……
我知道,可是我没有看见你们,我在河边喝了点水……
可是我们真的找过你……
我相信。他抬头,看着队长,说,别说了。
每一次都是如此。队长向他表白,向他发誓,队员向他表白,向他发誓。可是似乎他对他们的话心存狐疑。后来战争结束,他和队长一起回到村子种田,队长仍然时常与他谈及此事。
我们找过你……
我知道。
我们真的找过你……
我真的知道。
嘴上这样说,然而他的表情,似乎坚信曾经的队长将他抛弃和欺骗。他让队长自责并且痛苦。
秋天的时候,一头野猪闯进山林,全村二十多个男人前去围堵。到最后,野猪虽被活捉,却不见于他。村人将大山翻了三遍,仍不见他。
他突然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三天以后,终于只剩下队长还在努力。
第四天,队长在一个废弃的陷阱里找到了他。他已经奄奄一息,胸口上插着一根尖尖的竹子。
我这就回村里喊人。队长说,你再挺一会儿。
真的不用,我马上就要死了。他抬起头,说,也许我早该死了,我没死,只因我在等你。我知道你会坚持到最后,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看到你,足够了。
别乱说,再挺一会儿……
我没乱说,我真的要死了。他喘息着,看着队长。我等你,只因我想对你说一句话——我相信你们找过我,真的相信。可是你们为什么总是怀疑我真的相信你们找过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