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第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一、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他们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背离。现如今,体育教学也纳入到中考以及高考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师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教授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顺利的通过考试,为了让学生获取更高的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学生的体育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提升。[1]

2.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这一问题,由于中考以及高考主要是考跑步、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所以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也就是围绕这些运动项目展开的,但是这些项目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许多学生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指导就直接参与到实践训练之中,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因为动作不正确或者不规范而容易在体育锻炼中受伤,继而影响他们的体育水平的提升。[2]

3.学校的基础设施较差

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来予以辅助,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但是我国一些中学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一些体育锻炼器械,缺乏相应的锻炼场地,而且由于学校的学生较多,设施较少,所以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需求,这样就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开展。

4.体育的地位较低

虽然我国中考以及高考将体育考试纳入其中,但是由于分值较少,所以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更加的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中学体育的不够重视,这样就导致学校、家长乃至学生自己对体育不够重视,导致这门学科的地位较低。在许多学校,尤其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更加明显,存在着体育课时较少,体育课被其他课占据的现象。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就很难得到提升。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对策

1.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意义,认识到体育教学不能够仅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在篮球比赛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拥有强烈的获胜欲望,所以一旦他们陷入被动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受对手的影响,继而变得恼羞成怒,会变得不够理智。那么教师就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平静的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境,进而去改变这一困境。总之,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以便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就能使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

2.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全面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要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而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对于学生的自身特长,教师要加强培养,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融入到对教学内容之中。如,跑步要跳远等都被列入到中考或者高考的体育考试之中,所以许多教师都会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教师要抛弃传统枯燥单一的训练方法,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这些项目的训练之中。[3]

3.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基础设施是其开展的基础,如果缺乏基础设施建设,那么体育教学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现如今,我国仍然有一些中学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他们甚至没有一块篮球场,更不用说一些体育锻炼的小器械,在这种背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广大中学加強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足球场地、篮球场地的建设,篮球、羽毛球等训练器械的提供等等,使广大学生能够接受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从而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但要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学生能够接受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锻炼。如此,就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生.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6,03:167.[2]薛积瑞.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6,22:200-201.[3]彭晓晖.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2,10:151.

第二篇: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通过礼仪、道德的教育来提升个人品质以及国家的文明和谐发展。目前礼仪教育是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并从礼仪教育方式、内容、家庭和学校教育重视等方面探寻提升高职校礼仪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校;礼仪教育;对策;研究

论语中“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的名句,将礼仪教育对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剖析的淋淋尽致。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礼仪教育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职业能力,以及促进校园文明和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而言仍存在着众多问题。那么目前高职礼仪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又如何提高其礼仪教育的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致力研究的重点。

一、高职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对于礼仪教育重视不足就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内在品质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只是作为公共课程开展教育,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层层主体都未将礼仪教育提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这不仅表现在礼仪教育课时较少,每周也就一两节课,并且很多学校采用大班上课方式,过多的学生也让老师力不从心,从而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2、高职礼仪教育的师资匮乏、教材单一高职礼仪教育的师资匮乏是目前礼仪教育确缺失的一大问题,大部分老师并非专业出身,而是有相似专业甚至德育、体育老师兼任。没有专业的培训,仅仅是通过一两本书的自学而走上讲台的礼仪老师显然是有点黔驴技穷,无法真正胜任礼仪教育的重任。另外,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素材大多采用自己编写或者过于注重形式的教材为主,编写随意性大,缺乏权威性,这样的教材让学生对于礼仪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3、高职礼仪教育形式单

一、内容不深入高职礼仪教育并非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打领带、穿西装,以及各种坐姿、站姿、蹲姿等表面形式的内容,而是要深入到学生的礼仪习惯、人文素质乃至思想品德的教育领域。礼仪教育的形式单一,仅仅重视课堂的理论授课;礼仪教育内容肤浅,仅仅强调服装穿着、礼仪规则的讲解。礼仪教育形式的单

一、内容的肤浅和枯燥,弱化了学生杜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并且也加大了学生对于礼仪教育学习的难度,不利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和进行。

二、提升高职礼仪教育的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院礼仪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礼仪教育的质量,因此对于高职礼仪教育改革,采相应的措施提升礼仪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1、家校合作,转变理念高职礼仪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观念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不求不再仅仅是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家庭要重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孩子透沟通交流,互助互爱以良好大家庭氛围进礼仪教育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礼仪教育的主体要明白礼仪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重要影响,不断深化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2、提升教育礼仪素养,转变教师角色针对礼仪教师专业知识缺乏问题,应该加强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良好的礼仪素养是礼仪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着装、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礼仪素养往往成为学生“上行下效”的模仿对象,是礼仪教育成败的关键。另外,分阶段实施教师礼仪素养的培训,通过办公室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具备丰富的礼仪教育素养。并且通过教师礼仪比赛、教师风采展示等多种活动,彰显榜样力量,促进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和塑造。

3、礼仪教学课程改革礼仪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外在的穿着、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礼仪规范,还要重视学生内在的品德修养,外在礼仪形式是内在品德素养的外在表现。将西方礼仪与中国儒道内修相结合,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更能对学生产生持久性的教育效果。另外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形式要摆脱枯燥的课堂理论说教形式,通过开展各类礼仪实践活动、礼仪比赛、礼仪形象展示等是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刻感受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礼仪知识,提升礼仪素养。并且礼仪教育要与专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如对于护士、空乘服务、酒店服务、旅游服务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4、大力营造校园礼仪氛围充满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和气息,可以使礼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校园礼仪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的礼仪知识竞赛、学生礼仪风采展示以及各类活动礼仪接待等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切实感受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建立完善的礼仪考核规则,无论是对于学生礼仪规范和行为的考核纳入三好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以及优秀毕业生等标准当中,还是对于教师礼仪行文、文明用语等方面的考核,让师生相互评定,对等公平合理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结语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如果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人格、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无疑是失败的。高职院下礼仪教育过程中,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礼仪教育方式、礼仪教育内容、礼仪氛围和习惯的形成等方面加强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形象气质和品德素质,使学生能够成功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芳,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05.[2]张雪梅,浅析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3]吴蕴慧,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3(36).[4]耿娜,高职生礼仪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示范大学,2010.04.

第三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前言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互动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成为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许多教师曾试图改变这些不良状况,并为此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但又往往矫枉过正,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看,这是怱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而造成的,它使体育课堂教学要么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抗战和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要么使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混乱,气氛过于活跃,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厌学,使得本应深受学生垚爱的体育课变的枯燥无味。就因为这样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更全面的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从而遵循教学规律,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实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一、浅谈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一)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成为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许多教师曾试图改变这些不良状况,并为此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但又往往是矫枉过正,采取了“放羊式”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而造成的。它使体育课堂教学要么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要么使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混乱,气氛过于活跃,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使得本应该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人们从这种“以教为中心”中看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和被动性无止境地延伸,又从“以学为中心”中看到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冷漠和学生主动性的放任自流。教学中的两个极端,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更全面地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从而遵循教学规律,努力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1、理论依据基本依据:“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是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本依据:“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练(自主选择、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

2、特点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练和独立

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厂由于该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所以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该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教学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3)其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和谐发展;(4)其教学程序和方法是问题情境、自主研究、自主学练、交流反馈、启发导学、强化训练、迁移应用;

(5)其教学要素包括语言、场地器材、价值、人际关系;(6)评价方式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1]。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课型教学结构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的程序。

1、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包括创建学习情境,整理学练旧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明确学练内容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保证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最佳效果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阶梯性。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实际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引导他们以高度的注意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例如:在初中双手胸前投篮的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假如我们改变双手胸前传球的出手角度,传球的弧度,并且瞄准一个标志会是怎样的呢?此问题的展出,学生会带着疑问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尝试性学练或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问这是自主探究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该模式的核心。此环节是对我国传统的“开而俘达”启发学生自学策略的正确运用和进一步发展,可以真正使教师从“演员”、“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导演”、“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找出规律,而不是给真理、给规律,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举措。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学练目标和上一环节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新学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不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主动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此时体脑并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发能力,提高素质。仍以双手胸前投篮为例,把在高弧度传球的基础上,瞄准篮圈的动作展示出来,那么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技术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提出,假如出手角度小,弧度低,单凭手臂用力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而再提炼出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技术要领。此时,学生也就弄清了类似的传球、投篮课四肢协调用力,正确把握球的出手角度、飞行路线等问题。显然,这比有些教师照课本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3、反馈交流,启发导学,解疑释难这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多维人际互动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小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人际互动过程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互动是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交流、反馈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自学练的情况,采取的方法有提问、示范、讨论、点拨导学、检测、信息反馈等多维互动的方式[2]。这样能让学生充分显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讲解示范更有针对性,特别是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在技巧的综合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单个动作后,再让学生进行组合动作的练习,再根据不同方式的组合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创编出多种组合的动作

范例。这样做,既摸清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的情况,又用新创编的动作组合训练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自主学练的能力。

4、强化训练,总结巩固,迁移应用这是强调该模式的整体效益的关键环节,是对前三个环节的评价、发展和升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学练目标,设计一些能兼顾到全体学生学情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练,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同时在学练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例如,在障碍跑教学过程中,学完了单个跨越障碍的方法后,让每个学练小组利用单个障碍组合,看全班—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排列,然后再全班进行学练实践,哪些组合最合理。

(四)运用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自主探究性学习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把握。总的要求注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身心为基础,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具体实施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和学练要求,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2、该模式是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应用。所以,适应于各种课型。

3、实践时对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可作灵活调整。可略去某个程序;可合并相关程序;可调换程序的顺序;可在某堂课中某个或几个程序重复出现。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渗透学法的准备,使教法和学法同步进行。

2、要树立教是为了学和以学定教的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课堂教学要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做到教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法的指导;学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教法的实现,使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

4、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讲解技术动作时,要注意提醒学法,启发学生科学观察和积极思考。该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此,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是有效实施该模式的重要条件。

二、自主探究学习在体育课中的探究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1、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前提,以主动地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体育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健康教学理念。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看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养成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动手观察中探究,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

特体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而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就缺少不得这种气氛。要获得这种氛围的手段之一,便是在形式上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首先教师打破传统的整队编组,应让学生自由组合,兴趣组合,使学生产生一种“自由感”,从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同时,老师可提供了许多器材,让学生自己去熟悉、研究,并应用,这样可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并引发自主探究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空间,以缩短师生间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群体空间,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3、在思维上拓展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在思维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新课适当导入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练习的方法。这样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区别动作的利弊。最后教师给学生组织一个研究探讨的空间,让学生讨论每组的动作,及出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目标下那个动作最佳?此时,把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天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活跃、开放的状态,思维的不断碰撞形成“思想风暴”,迸发出各种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的模式不仅要在形式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还应在思维上给予他们自由想象的权利。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度转化为一个自主探究者。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真正成为活动前的策划者,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疑难处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要搭建一架无形的“梯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登攀中拾级而上。因此教师在思维上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理解,这样就变“吸收—存储—再现”为“探究—鼓励—创新”。

(三)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长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在今天更需要我们极力改变学习方式,而探究即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

1、引导发现感悟,注重尝试性。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许多问题的发现,不仅使课堂处处闪烁探究、创新的火花,更使学生进人到深层次的学习探索阶段。在课中,做完一个动作后,多问学生“有什么感受?还有新的想法吗?”让学生阐述内心真切的感受。正因为重视了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才会产生标新立异,具有时代气息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尝试、自悟、自问、自解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尝试性探究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内驱力。

2、鼓励参与合作,追求探究性。⑴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学生,乐于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

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⑵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权力,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出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动作;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⑶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安排练习次序,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报告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教练员”(纠正小组同学的错误,正确示范动作)、“形象大使”(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如练习时能否相互提醒、做动作时能否相互帮助)等,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做到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竞争夺标的氛围。⑷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在探究过程中满足了研究的需要,体验到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学会了怎样合作。为了减少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梯度,课堂上利用教材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更多的在课外搞好人际关系,创设愉悦的合作氛围。为此要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3、激活变通思维,培养独创性。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练习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注 释注释[1],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第2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注释[2],王建军,《体育教学》第19页参考文献

1、张武升著的《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张涵主编:《美学大观》,河南人民出版社

3、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方东树:《昭味詹言》

5、《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6、张建祥的《浅谈体育课的兴趣》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

7、《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后 记体育教学需要从社会生活需求中寻找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体育教师在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自主探究学习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运用。重过程而非重结果的目标

定位,需要在评价中予以体现,真正做到“六个重视”,即: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②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③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④重视方法和技能;⑤重视交流与合作;⑥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教师的引导指点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以不断的发展。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主动的输入必要的有序的与探究目标直接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运用,就能对探究的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感到经过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愉快,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特别感谢导师教授的指导,同时也感谢微机室主任王继勇等同仁的大力协助。

第四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其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冲击下,以及我国社会道德观念的弱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偏向,我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出现了一些让人忧虑的变化,和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也给我国现阶段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教育对策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进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采取新的举措,才能适应改革变化的新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未成年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切实的成效,这里我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和加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工作。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专家认为:“一个学生,智育不好,很有可能是一件废品;德育不好,必将是一件危险品。”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如果有德无才,不能成就事业,但是有才无德,虽然有能力和才干,却因自私自利,缺乏美德的规范,有的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做出祸国殃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首要环节,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做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对加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未成年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一项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中学生当中不同程度的滋生;绝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数中学生心理素质差,一遇到挫折就委靡不振如此种种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协调,着实令人担忧。以上存在问题,追根溯源,总的来说,是由于目前三个方面:即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子女、学生、青少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各方面还存在种种弊端和误区造成的。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中学班集体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课改又已启动,到目前已有三个年头。新的课程要求,新的教材法,新的情况的出现,这无疑给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新的要求。而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仍然基本上是沿袭应试教育下的模式,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新的突破,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德育与智育的位置摆得不正。

由于多年来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许多教师甚至一些学校领导都这样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和巩固率,特别是近几

年受“普九”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倍受到冷落。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的事。平时,口头上喊德育是首位,实际上是时有时无,有的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有这样的不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是不足为奇的,只要不违法犯罪,只要把科学文化学好了,考上高中,大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简单化、求全化的偏向,而缺乏深入、细致、艰苦、持久的方法。

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么板着一张脸,把学生恨恨批评一顿,骂得学生狗血淋头、晕头转向,要么就是召集学生开一、二个会,听听报告、读读报纸,弄得学生不知所云,昏昏欲睡。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则采取一罚了之:罚写检讨、罚搞卫生、罚跑圈子、罚背书、抄单词,罚得学生怨声四起,逃之夭夭。有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则强令“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搞“干一个律”,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层次性、具体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着“三多”、“三少”。

即课堂灌输多、启发引导少、大道理讲得多、联系学生实际少,集体训导多,个别耐心辅导少。如个别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大错误、还是小毛病,动辄板起验孔,进行“训斥”批评,甚至习惯用“批评教育、警告、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来处分学生,使受批评处分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遗留很多隐患。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墨守成规,只求稳定、不求创新,“改革、发展、稳定”可以说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而“稳定压倒一切”自然就摆到了首要位置。“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心中的“杠杆”。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凭的是经验,靠的是感觉,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

针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探索新思路,使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德育,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中学班集体工作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

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建设。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明确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的发展。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时期特别强调班主任要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鲜明个性、自主、自立的人来对待,做到尊重他们的利益,尊重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信任是尊重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一定要信任学生,坚信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和集体荣誉感。师生之间强调民主与平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人格是平等的、尊严是平等的、权利是平等的,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和忽视任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主题教育。新时期班主任利用班、团(队)活动,集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一是利用节日、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以及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特殊的日子,举行各种庆祝或纪念活动,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发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二是精心组织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要丰富未成年人节假日参观、旅行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三是通过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和身边的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走访先烈遗迹、参观各种展室等,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4、继续做好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班主任要把班级教育同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建家校联系的新渠道来协助家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贯彻“新守则”和“新规范”

《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2004年秋季开学之后,全国中小学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同时教育部修订并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新守则”、“新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一是把规范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作为小学的重点。以小学生守则为例,以前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现在改成“努力学习,勤思好问”,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素质和能力。又如,新中学生守则第九条规定,“自尊自爱,克服困难和挫折,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针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可能对中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塑造中小学生的坚强性格、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反映了时代和进步的要求。时代进步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规定,“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新规范中删去了“敢于斗争”,只保留“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与现代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以及帮助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的思路显然是格格不入的。结合新“守则”、新“规范”的实施,班主任也要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要求,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三)关心特殊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特殊家庭一般指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和流动人口家庭。特殊家庭中的家长由于没有精力和财力培养自己的子女,因而他们的孩子不同程度上存在自卑、孤独和封闭的心理。据调查,未成年犯罪主要存在于3种家庭,其中有35%的在押犯是由于父母离异,17.7%的在押犯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26.9%的在押犯的父母曾被拘留、劳教判刑及治安处罚。这些孩子由于心理上受到极大创伤,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致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逐渐形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最终成为“问题孩子”。对此,一方面国家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惩罚侵犯学生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1、尊重和了解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爱的弥补。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关爱特殊家庭的学生,了解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应慎重、理智地看待其家庭实际,主动和这些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籍和友谊,弥补他们缺乏的爱。

2、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特长,尝试成功的体验。特殊家庭的学生一般比其他学生受到的压抑大,班主任要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让特殊家庭儿童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使他们体验成功。班主任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或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信心。

3、宽容、理解他们,循循善诱地消除其身上的缺点和不良影响。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对表现出一定“毛病”的特殊家庭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宽容、理解他们,要捕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发,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树立信心,要循循善诱地以理智的方式指导他们,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对流动和“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一不歧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二要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的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们谈话和沟通。

(四)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坚决杜绝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让学生明确这些坏习惯都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摧残人的身体,损害人的寿命,千万不要染上这些恶习,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的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入校园。

(五)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着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发挥班、团(队)组织的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实践活动育人。要吸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要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深入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班主任要按着实践育人的要求,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以培养学生诚信为目标,开展“知诚信,讲诚信”、“迈好人生第一步”等主题班会和“成人仪式宣言”、“青年志愿者服务”、“学生小主人”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民族精神、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要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富有趣味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通过精心组织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以及参观、瞻仰、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看电影、观摩艺术表演、参观教育场馆、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快乐成长。

总之,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把未成年人德育问题当成一件最大的民心工程来办,我们要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培养和关注下,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努力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

参考文献:

1.李百诊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2.吴秋芬著:《班级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黄正平著:《专业化视野中的小学班主任》,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陈瑞瑞著:《德育与班主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郭瞻予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谢世腰,王力著:《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五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

摘要: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调查访问、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分析了中学生中长跑的主要心理障碍:厌倦、恐惧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轻视、爱美心理;骄傲自满等心理。再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学体育长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情绪和性格类型倾向以及意志品质状况的调查结果

我们将事先印好的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和意志问卷,按问卷的实施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分别对研究对象相隔 4~5个月之后,进行重测检验,并随机性地对部分受试者及其周围同伴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提高问卷的可信度。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把情绪分为稳定型,中间型和不稳定型三种;把性格分为内向型,中间型和外向型三种;根据年龄常模计算问卷得分并转化为标准分,然后根据标准分判定情绪及性格类型。意志问卷按性质分为六种类型、五种状况:即劣、差、及格、良好、优秀。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研究对象的情绪类型中,男生不稳定型占 28.68 %,女生不稳定型占28.30 %。在实际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绪不稳定者,对待中长跑学习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易怒、忧郁。尤其在中长跑考试的前夜,往往因多虑而睡眠不好,情绪反应强

烈,严重影响了中长跑的练习和测试成绩。这种不良的反应,无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和有害的。从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性格类型中,男生性格内向型占 14.72 %,女生性格内向型占 16.98 %。性格内向不爱活动,对中长跑学习抱有消极、机械、被动的态度和缺乏持之以恒等,严重影响中长跑的学习和自主锻炼。

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出研究对象的意志品质状况不佳,实际考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表现出怕苦怕累,一点点困难也无法克服,有甚者在课中假装身体不舒服,而逃避中长跑,这种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更为严重。

(二)中学生中长跑出现上述心里障碍的成因

1.认识和发展障碍。刚进中学,学生对体育知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运动锻炼凭直接兴趣参与以后虽然逐年有体育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但由于广大体育教师忽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正确动机的培养,所以,学生的认识较盲目,他们不懂得中长跑对其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对意志品质的锤炼作用,亦不了解中长跑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一般的自我处理跑动中的难受感,特别是极点时的艰难感受易形成条件反射,造成极强的心理负效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依赖性强,意志品质差,也制约了学生对中长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往往仅凭外界的压力(老师的压力体质测验升学考试等)进行锻炼,内心极不情愿。

2.对动作技术结构不够重视。由于受上课时间因素所影响,部分老师一开始只重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而忽视了动作结构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如果错误动作一旦定形,不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发挥最大运动潜能,延长运动寿命,创造成绩非常不利,而且由于青少年的骨骼承受的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年人,骨骼容易造成变形,甚至畸形。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对中长跑的技术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学中,由于练习的内容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贫乏,动作示范不够规范、正确,没有吸引力。另外,练习手段的重复雷同,运动负荷波动大,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恐惧心理。

4.忽视放松运。大部分老师都知道运动过后应做放松运动及放松运动对运动成绩提高所起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放松运动。做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通过放松活动使身体各系统由剧烈的活动状态独步过度到安静状态,减轻疲劳,促进恢复过程。剧烈运动后,如果不做好放松活动就停下来,容易造成暂时性脑贫血而产生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晕倒(休克)现象。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肌肉失去弹性,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必要的锻炼技巧教学时要讲清楚中长跑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充分理解中长跑的实用价值,定能树立长久的动机,并能积极地进行中长跑锻炼。在中长跑的练习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的“极点”现象,容易使意志品质本来就薄弱的中学生产生动摇,甚至退却心理因此,在练习前,教师必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极点是跑动中正常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各器官不适应的表现,是运动系统内脏器官的需氧量与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极点产生时,要继续坚持,同时减慢跑速,加强呼吸特别是深呼气,继而出现“第二次呼吸”,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深长,动作重归于轻松,不适感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也必须教会学生放松摆臂呼吸节奏体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质对中长跑水平的巨大影响及其反作用等知识,使学生树立中长跑不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毅力精神品质的锤炼。

(二)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概念。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即第一次上中长跑课时,应该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要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进行。特别强调动作结构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动作结构,当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及时给予提醒纠正,直至形成正确动作定形。

(三)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奋的心态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树立良好心态,使他们的体能在学习和训练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渐适应大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下载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研究是在课内外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对职业职校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这一特点,并在教......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施论文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也开始不断提高,当前体育锻炼的理念正不断深入人心,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最终目标。为此,本文......

    温州市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体育

    JILIN SPORT UNIVERSITY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题 目:温州市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届 班: 专 业: 专 项: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职称:吉林体育学院教务处制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体育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现状调查表明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

    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村学校信息教育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凸显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的作用,大数据、互联网已成为创新驱动发......

    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初探论文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加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素......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新课改实施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新课改实施调查报告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影响。本文作者最近对体育教学新课改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资......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索论文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由于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