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中语言美的论文
如果一个西席不注意自己的穿着梳妆,穿着得过于恣意、寒伧甚或邋遢,就会给人一种穷酸迂腐、愚昧傻愣的形象,从而削弱西席的权威、神圣感和感召力。门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会失笑、恶心甚而生出作贱老师的开顽笑。门生一旦形成对老师的反感、下游,就会失去对老师的兴趣和信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反地,如果一个老师太甚看重穿着梳妆,总是穿金戴银、寻求新奇、奇特、浮夸、吐露等所谓时髦的衣饰发型,又会被以为轻浮而不端庄、浮浅而无内在、油头粉面、满身铜臭,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同时有可能在门生中造成一种不良的导向。可见作为一个西席来说,太甚注意自己的穿着梳妆与穿着太甚恣意都是不妥当的。
真相上,西席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一个特别的群体,他担负着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因此,他的职业特决定了他的衣饰必须质地考究,款式规矩,搭配自然,清洁整洁。也只有这样的衣饰,才是西席得体的衣饰,才不会掩损西席作为“太阳底下最鲜丽的职业”毫光,才不会贬损西席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心胸。端庄慎重、调和雅致、大方得体的衣饰可以表现出西席良好的精神面目,从而塑造了西席良好的职业形象、民众形象,这自己即是一种美的创造,一种美的享受。门生在对这一美的欣赏中孕育发生愉悦的情绪,进而孕育发生浓重的兴趣,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特别是门生在对西席衣饰的审美历程中,有可能把老师奉为模范、偶像举行崇敬、模仿,从而给门生一种健康良好的衣饰导向,这是有声教学语言所难于到达的效果。由此可见,西席的衣饰不光是一种自我形象的私人包装,也是一种职业形象的民众艺术,它不光关连到教学的效果,也关连到门生的审美。因此,作为一名西席,我们肯定要珍视自己的衣饰艺术品位,用好自己的衣饰语言,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本免费结业论文来自-
虽然,这里只因此西席衣饰为例,坐井观天,从而说明无声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另外,无声的教学语言还有西席的眼光语、微笑语、姿态语和手势语等体态语言。一样平常地说,自然亲昵的眼光、柔和静雅的微笑、大方得体的姿态,简明有力的手势都与调和雅致的衣饰语一样,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肯定要高度珍视无声教学语言的作用并艺术地运用无声教学语言。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论文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因此,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式。通过审美的教育,既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又能使他们具有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美育一直受到冷落,尽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由于人们美育意识淡薄,往往只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忽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有现实意义的。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妙的语言来表现。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论是研究诗词的构思美,还是分析散文的意境美,都是要经过对语言美的分析才能完成。有的作品句式灵活,变化多端,这些都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琢磨,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高尔基说过:“文学是借助语言来雕塑描写的艺术。”语言是美的核心,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要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得以闪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孙犁的《荷花淀》,作者为景物连用四个“白”:“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的世界”、“洁白的小褂”,反复渲染,一幅幽静高远,色彩优美的夜景呈现在面前。作者用“白”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受,寄托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感情。体味作者苦心经营的关键词语,可使学生领略作者用字的匠心。
《荷塘月色》一文语言细腻,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文中的叠词运用精巧传神,给人以美感,堪称一绝,如文中的开头和结尾,作者不愿打破一个“静”字,用“悄悄”出门,“轻轻”回来。这两个叠词巧妙地融进了作者的深沉的心情,与全文的意境、情调也和谐统一。月色下的荷塘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田田”的像“亭亭”舞女裙的叶子。这一连三个叠词,展现了荷塘的“曲线”美和叶子的丰盛美姿。
接着,朦胧月下,微风善解人意,送来“缕缕”荷香。这一“缕缕”不仅写出荷香的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更写出了沁人心脾的温馨。叶美,花美,当然离不开“脉脉”的流水,这一“脉脉”传神之笔,赋予了水的姿和情。它不仅写出了流水的文静之态,更绘出了流水饱含情思之韵。全篇课文像这样的叠词,共有二十处之多,它使文章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学中如能抓住一些关键性叠词分析,拨动学生美的心弦,启示他们情思萌发,从而也就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读者的美感,是因为经过文字的刺激,能观此思彼。这个“思”就是想象、联想,通过想象能使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现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描写,往往要涉及到景物的形、声、色,因此,教学时就需要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展开联想,使脑中图景清晰起来,立体起来,把书中的无我之境想象成有我之境,使外物与内情融合,从而引发审美情感。
如《风景谈》中的“沙漠驼铃”就是一幅要求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方面去直接感受美的画面。画面的开头是:“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寂静”、“热空气作哄哄的火响”,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的是:死寂、干渴、燥热,使人感受到的是肌体的疲惫和虚弱。然而作者笔锋一转:驼队出现了“柔美的铃声”,压倒了“哄哄的火响”,“惺红的大旗”战胜了“柔弱的目光”。驼队的出现带来了生的希望,昂然高步的骆驼队的方阵出现,使人感到无比的壮美。这时不由得使人感到:“是人点缀了自然”,“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这样的感受你能说不是对人性美的一种认识?
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观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美的力量在于他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的揭露,读者只有深入到审美对象的内里才能产生与作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所以,不把审美感提高到理性的高度,就不能使学生产生深沉稳定的审美情感。
《风景谈》中“石洞雨景”、“花园情侣”、“桃林茶社”、这三幅画面是作者匠心独运,以景衬人,借景发挥的点睛之笔。其中“花园情侣”与“石洞雨景”是组对比的画面。教学时要求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辨别“美”与“丑”。结论是前者景美、衣美、人平庸,而后者是景丑、衣丑、精神美,联系现实生活,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今天,不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美吗?
当今的社会,培养怎样素质的人才能跟时代同步前进?应该首先是对人的意志、品质、情操的培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虽然写的是他人他事,只要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同样能收到育人的效果。
法国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名著,他们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当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这艺术殿堂漫游时,就要挖掘教材中能体现美感的语言文字,调动种种教学手段来感受教材中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善、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一定的美学知识,就不能进行审美教育。不论是词藻优美的散文,还是感情丰富的诗歌,离开了美的欣赏,偏离了情感教育,只抓住了一些字、词、句而游离于宏观分析之外,那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求教师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去拨动学生美的心弦,使他们感受到美就在平凡中,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使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第三篇: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音乐的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的语言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若在音乐中没有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语言,正因为语言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而语言是健康人具有的本能,在诸多因素上与音乐相通。为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来。我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用语的合理使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要准确精炼
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尤其要做到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音乐课有时间的限制,要把音乐知识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用语就必须准确精炼。要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和创造。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习兴趣,到把他们带领到音乐的海洋之中,都应富于逻辑,引人入胜。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具有吸引力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炼的词汇作引导。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并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保持连贯统一,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的环节转换,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效果。
二、生动形象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对于低年级段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照本宣读,局只是为了上音乐课而上音乐课的话,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真正快速有效地帮助掌握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如:唱歌时气息的运用可以说:在清晨当你闻到花儿发出的清香时,你情不自禁地走近她并深深的呼吸时的那种享受的感觉。又如歌唱时的面部表情的讲解时:同学们你们打喷嚏时的动作就是最美的歌唱表情。如乐器:讲解竖笛,葫芦丝等吹奏乐器时的口风运用,可以让同学们回忆吹蜡烛时摇晃而不灭的感觉,那么他们在吹奏时就不会把一口气一下全部吹完,从而造成刺耳的怪音;或者手里拿着一张薄纸用气轻轻吹纸飘动时所运用得气息„„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形象、越生动,所列举的例子越贴切,学生就越容易理解,这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纯专业术语,要实用得多。但不代表不用专业术语只要做到适时而用因“才”而用即可。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引发他们的想象、联想。如:在欣赏歌曲《野蜂飞舞》前,教师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你看:现在正在进行划龙船比赛。瞧,选手们划得多带劲,一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江面上的几条龙船正你争我赶的向我们划来。”教师运用这样的描绘性语言,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引发了同学的联想还贯穿了一节节气知识。
三、优美韵律
高山流水、雅韵起伏。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节奏、节拍、曲调、速度、强弱等等音乐内容的完美结合,才富音乐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的审美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如: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声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有感情的讲述让学生理解及吸收;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变换,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幼儿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及求知欲。
四、肢体语言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优美激情的声音之外,还应有与之配合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行为意向的一种无声语言。它的特点之一是无声,特点之二是运动。看似无声的肢体语言却像情感的大力士,能深刻地表现很多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和小学生音乐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对小学音乐教育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进行了实践和探究,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运用肢体语言对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能力与发展音乐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作用:
1、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运用点头、拍手、晃身、唱歌、跳舞等肢体语言形式来学习音乐是一种有价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在没有掌握言、咏、歌等多种方法时候,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就是他们运用最多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歌曲《歌声与微笑》时,我将孙悦演唱的《幸福快车》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让学生听赏,学生先是被动感活泼的旋律,动人心弦,引人深思的唱词感染。我趁热打铁、随乐舞动,学生们从试听感官中接受到了我传递的信息,表现的跃跃欲试。在这个基础上我安排二遍听赏,让学生们跟唱并跟着我舞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孩子们的表情喜悦、放松,简单的律动让孩子们的身心走进了音乐,有了这个铺垫,我开始了《歌声与微笑》的歌曲教学,这节课出奇的顺利,学生们也从音乐中体味到什么是幸福,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怎样用歌声把内心的幸福和快乐通过歌声传递给别人。
2、运用肢体语言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如果说音乐课堂教学是一所房子,那肢体语言就好比是这所房子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就可以了解房子的内部。肢体语言的创设不是单纯化为了表演而表演,它可以为音乐提供素材,进行感情的表现。如在鉴赏音乐时,首先,可以体验作品所含的情感,对作品的情感情绪作出判断。例如:欢乐、悲伤、雄壮、愤怒、柔美等,因为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表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例如:在教唱二年级歌曲《春天来了》这首歌时,就可采用表情律动来让孩子们体验春天来了的活泼的情绪。孩子们唱歌总是不能一下子进入歌曲的情绪,老师便对孩子们说:人们高兴时有什么表情和动作?,孩子们又跳、又笑好不开心,老师紧接话题:那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大家的回答当然是高兴!,老师说:那你们应该怎样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看到孩子们创新的肢体语言把歌曲的意境表现的贴切入微,老师继续深入,下面就该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春天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和伴奏带里的歌声一样的完美,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3、运用肢体语言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载体,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的同时,可以积极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与创新的关系是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的。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又以想象为基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运用肢体语言的途径,实施想象,创新教育,创设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音乐之美在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各人听来,所获得的音乐形象各不相同。所以学
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去感悟音乐,同时培养肢体语言协调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和能力。例如: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内容,既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又能清晰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律动中,从多个侧面感受音乐。学生要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造性地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贯穿于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就像美妙的音乐作品一样,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和心灵的愉悦。它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情感,使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统一。综观现在的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在教学观念、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体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原则。但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有的老师却不太重视,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音乐教师,在花精力气研究教学的同时,一定别忘了对教学语言的研究、对各段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了解并寻找措施。若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那么,音乐教学就一定会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从而使每位同学都善于乐形成终身学习、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第四篇:歌词中的语言美
歌词中的语言美
歌词中的语言就像诗,凝练、丰富、富有感染力,有些甚至押韵,虽不及诗意蕴深刻,发人深省,却也别致精炼,通俗易懂。喜欢邓丽君甜美的嗓音,亦喜欢她那些清纯自然的歌曲,在现在这个充满妖冶做作的社会中,很难再找到一些富有古典情怀的歌手。陶醉在邓丽君悠扬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邓丽君歌曲中的歌词美。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娓娓如诉的轻柔女声,带我进入一个离别愁绪的场景。五字一句,整齐押韵,凝练通俗,琅琅上口,想记不住都不行。“停唱阳关叠,重擎白玉杯,殷勤频致语,牢牢抚君怀,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这首《何日君再来》的歌词,就像一首简单的古诗,充盈着古典意蕴,恍如隔世,回到了柳三变笔下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离别总使人伤感,配上邓丽君百转千回的嗓音,便留下了无数听者掩卷而思的长叹息。“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朦胧的月色下,夜来香静静地展现它的美,听着这样的歌词,我好像会静静地睡去,闭上眼睛,脑海中只剩下那幅唯美的画面,充满幻想,15度的嘴角上扬不禁在脸上轻漾,空灵的意境原来这般美好。古典是
一种意境,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气质,只有邓丽君才能将古典阐释得如此完美,歌者轻唱,花的香气花的倩影,如潺潺流水般细细涌来,顿觉芬芳四溢,不禁陷入那一片柔绵馨香的花影中......“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乐府诗经过改造,又变成了琅琅上口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中美好而又简单的情感,给我震撼,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却令人印象深刻,臵身歌词的意境中,我仿佛在荻花飞舞中感受到了秋霜的迷离,远方美妙的歌声如轻花飞扬,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中渐渐远去......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听着古典怀旧的歌,突然心静了很多,委婉道来的歌词,清亮如泉,闪出盈盈的水光,潺潺流入我的心底,瞬间激起令人惊羡的花朵,馥郁芬芳。“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笑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美妙的歌词和着悠扬的旋律,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邓丽君歌曲中的歌词虽然简单精炼,却又很有意境,有的整齐凝练,具有古典韵味;有的朦胧唯美,充满幻想;有的朴实自然,给人亲切的感觉。总之,歌曲中的歌词充满
了各种美,须待我们细细去品味。
第五篇: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论中学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郑州市第106中学 许书珍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更是主要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让自己的语言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每一个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每一种方法的成功都与语言密不可分。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该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不能期望教材像一本畅销读物或者野史轶闻一样使学生兴趣盎然。”①(《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第35页)也就是说,“历史教材不能引导学生对于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于历史问题的直接兴趣。”②(《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第35页)这就对历史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语言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很难调动起来。
《百家讲坛》栏目蜚声海内外,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观众,一批专家学者更是通过《百家讲坛》红遍大江南北,像易中天教授、纪连海老师等,他们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历史讲的引人入胜,引发了人们的三国热、清史热,躲在历史帷幕后面的历史人物正是通过纪连海激情的语言、通过易中天风趣的讲述走进人们的视野。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一家之言品三国。在易中天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韩信这小子是个待业青年”,“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周郎就是周帅哥”这样通俗的说法,这些通俗的语言让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一下子站到了现代人的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易中天等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扎实的专业研究,也得益于他们向受众传达语言的方式,得益于他们的语言魅力。这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以极大的启发,我们也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一、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用现代人最易接受的语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中,这种方法随处可见。如关于空城计,他用了诸葛亮坐在城楼唱卡拉ok,打开城门开party这样的说法。他通俗的解释四两拨千斤,平民化现代化的语言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让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古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与现代人有太大的差距,这也导致许多人看不懂从而也不愿看历史著作,历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当代人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自己精彩的语言,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古老的历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一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讲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时,涉及到两个概念,即“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我原以为对于高一学生这两个概念已经不用多做解释了,但在测验时发现很多学生选择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因此也就无法正确选择。于是我就给他们进行通俗的解释,让他们明白所谓“商品输出”说白了就是卖东西给我们,像洋烟、洋火、洋碱、洋布、洋纱等等就属于列强对我们进行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就是列强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有多种方式,如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修铁路,采矿等。这样一解释,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二、吟诗赋词,用诗词歌赋让语言灵动优美、意境深远。
诗言志,歌抒情。从《诗经》开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大量的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诗歌。把这些诗歌运用到教学中去,无疑会为自己的语言增添一抹亮色。“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语写尽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豪迈气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出了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惨状。“大江东去,浪淘尽,三国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我们展开一幅大气磅礴的三国画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既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写照,又是对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的讽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对清朝政治黑暗环境压抑的抗议和呐喊„„在教学中,娴熟的引用诗词歌赋,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中感悟文史不分家,文化底蕴有助于历史学习,历史学习有助于理解文学的时代背景。
这里吟诗不是卖弄,而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给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为讲授的内容画龙点睛。例如,毛泽东是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书法家、思想家,有什么语言能比得上引用他自己的作品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呢?在评述毛泽东时,我们就可以引用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从中领略他的万丈豪情。大革命时期,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1925年)“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国共十年对峙,“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1928年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长征途中,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他指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东欧一些国家发生动荡,毛泽东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三、用对联工整语言,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情趣性 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它字面上对称,构思上独具匠心,音韵和谐,创造了如詩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上去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入木三分。如“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该联上联的“一个人”指民主战士闻一多,下联中的“一个人”指蒋介石,这副字同而义不同的回文字联,别具一格的表达了人们对民主的渴望,对独裁的抗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时人作对联曰:“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日本侵华时期,国人做对联一副:“感时溅泪,恨别惊心。”把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空出“花”、“鸟”两字,无字胜有字,表达了中国人对日本侵略造成国已不国的愤懑控诉。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指出:“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战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这里,毛泽东借用中山之言、国人之口,指出国共合作的基础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是对文革时期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历史写照。“借新帐还旧账帐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把对联引进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课堂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已发表于《中学政史地》2007年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