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及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阐释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明确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法制观念,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_政治试题。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国家组织与活动原则。
教学方法:讲解法和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国家机构
1、定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同国家的性质相适应。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机构在判定行为规范时、处理对内对外事物,必须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国家机构的性质必须与国家的性质一致,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本质。
3、设置:国家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职能决定。
(1)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实施的物质载体。
(2)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3)国家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国家机构设置变化的依据:国家性质的变化、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职能的重点的变化、国家职能实施方式的变化(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
4、体系:
(1)从纵向看: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2)从横向看: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①国家元首
含义: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称谓: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有国王、皇帝、沙皇、女王等的称谓;民主共和制 国家,国家元首有总统、主席等的称谓。
产生方式: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的是世袭制,即父传子,子传孙的继承制;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其中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职权:君主制国家,凡封建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国家集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于一身;议会君主制国家元首不掌握行政权,是形式上、礼仪上的国家元首;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凡总统都兼任行政首脑,并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是实质上的国家元首。这里所说的实质上的国家元首是指兼任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是指不兼行政首脑的国家元首,他不掌握实权。
②立法机关。
含义: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通常是指指议会或国会。
资本主义议会组织一般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两种情况;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采取一院制,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国家行政机关。
含义: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通常也称为政府。
行政机关产生的方式:有的由立法机关产生,比如议会制国家,由议会中的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有的由选举产生,比如总统制国家,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职权:行政机关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总管国家的大事。
④司法机关。
含义: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它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院,有的也包括检察院。
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保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司法机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作用非常大。
职责:法院主要审理各种诉讼案件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主要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及监督审判等活动。
组成与分类:一般国家法院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三级,也有的国家多一个最高法院,为四级;根据审理普通与特定案件之分又有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之分。专门法院是在特定部门或特定案件设立的法院。我国目前设立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等。
⑤暴力机关
含义:它是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门,包括国家的常备军、警察、监狱等暴力设施。
作用:是统治阶级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与利益。它是其它一切国家机关的强大后盾,离开它,一切国家机关都将失去作用。
5、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1)国家机构具有阶级性。
它既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治权力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又可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个阶级的利益。国家机构往往是由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组成,他们将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法律,用国家的名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国家机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
国家机构是由特定的职位和人员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要求国家机关各部门彼此互相配合。
(3)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
它有权制定、颁布、执行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并以国家暴力机关 为后盾,确保统治阶级贯彻实施自己的各项意图。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
(1)按类别分: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最高和地方人民法院、最高和地方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军事委员会。
(2)按层级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两大类
2、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板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监督权。即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决定权和最高任免权,以及应该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2)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公布法律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由国家主席颁布才能实施。
发布命令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外事权,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决定。
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选举产生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政治试题《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_政治试题》。
国务院作为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组织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方面的工作。
(4)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依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
各级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经济纠纷、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合法财产和其他各项合法权利,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
(5)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依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法律监督权,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法律监督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生产、工作、教学科研等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职权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
第一,法纪监督: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法律统一实施的重大案件行使监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犯罪或利用职务进行犯罪进行检察。
第二,侦查监督:对于公安机关侦察的案件进行审查,批准逮捕,决定是否起诉或免于起诉。
第三,提起公诉和审判监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派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第四,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工作实行监督。
(6)中央军事委员人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产生: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作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安全,防御外敌侵略和国内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填覆活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第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1)含义: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
①在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②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二:对人民负责原则
(1)原因:①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②一切国家机关与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2)要求:
①密切联系群众
②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三:依法治国原则
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其本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措施:(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2)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
①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为
②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干部队伍
③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针对练习:
1、国家机构从纵向看,它包括(D)
A.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机关 B.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关
C.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机关 D.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机关
2、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因此,它具有(C)
A.广泛的平等性 B.松散的组织性
C、鲜明的阶级性 D.历史的永恒性
3、我国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B)
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
D、防止腐败思想的泛滥(D)
4、美国的国家机构的设置是由
A、美国的联邦制国家结构决定的B、美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决定的C、美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美国的国家职能决定的>
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还要看到,一些已经脱贫的地区又出现“返贫”现象,灾年高达20%~30%。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据此,回答5~7题:
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体现了(C)
A.依法治国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6、“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的经济学依据是(B)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脱贫的地区又出现“返贫”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A.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B.脱贫与“返贫”的矛盾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
C.做好扶贫工作是抓住了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
第二篇: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及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阐释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明确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国家组织与活动原则。
教学方法:讲解法和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国家机构
1、定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同国家的性质相适应。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机构在判定行为规范时、处理对内对外事物,必须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国家机构的性质必须与国家的性质一致,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本质。
3、设置:国家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职能决定。
(1)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实施的物质载体。
(2)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3)国家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国家机构设置变化的依据:国家性质的变化、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职能的重点的变化、国家职能实施方式的变化(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
4、体系:
(1)从纵向看: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2)从横向看: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①国家元首
含义: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称谓: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有国王、皇帝、沙皇、女王等的称谓;民主共和制 国家,国家元首有总统、主席等的称谓。
产生方式: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的是世袭制,即父传子,子传孙的继承制;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其中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职权:君主制国家,凡封建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国家集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于一身;议会君主制国家元首不掌握行政权,是形式上、礼仪上的国家元首;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凡总统都兼任行政首脑,并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是实质上的国家元首。这里所说的实质上的国家元首是指兼任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是指不兼行政首脑的国家元首,他不掌握实权。
②立法机关。
含义: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通常是指指议会或国会。
资本主义议会组织一般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两种情况;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采取一院制,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③国家行政机关。
含义: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通常也称为政府。
行政机关产生的方式:有的由立法机关产生,比如议会制国家,由议会中的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有的由选举产生,比如总统制国家,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职权:行政机关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总管国家的大事。
④司法机关。
含义: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它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院,有的也包括检察院。
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保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司法机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作用非常大。
职责:法院主要审理各种诉讼案件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主要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及监督审判等活动。
组成与分类:一般国家法院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三级,也有的国家多一个最高法院,为四级;根据审理普通与特定案件之分又有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之分。专门法院是在特定部门或特定案件设立的法院。我国目前设立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等。
⑤暴力机关
含义:它是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门,包括国家的常备军、警察、监狱等暴力设施。
作用:是统治阶级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与利益。它是其它一切国家机关的强大后盾,离开它,一切国家机关都将失去作用。
5、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1)国家机构具有阶级性。
它既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治权力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又可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个阶级的利益。国家机构往往是由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组成,他们将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法律,用国家的名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国家机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
国家机构是由特定的职位和人员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要求国家机关各部门彼此互相配合。
(3)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
它有权制定、颁布、执行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并以国家暴力机关 为后盾,确保统治阶级贯彻实施自己的各项意图。
二、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
(1)按类别分: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最高和地方人民法院、最高和地方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军事委员会。
(2)按层级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两大类
2、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板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监督权。即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决定权和最高任免权,以及应该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2)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公布法律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由国家主席颁布才能实施。
发布命令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外事权,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决定。
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选举产生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国务院作为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组织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方面的工作。
(4)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依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
各级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经济纠纷、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合法财产和其他各项合法权利,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
(5)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依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法律监督权,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法律监督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生产、工作、教学科研等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职权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
第一,法纪监督: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法律统一实施的重大案件行使监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犯罪或利用职务进行犯罪进行检察。
第二,侦查监督:对于公安机关侦察的案件进行审查,批准逮捕,决定是否起诉或免于起诉。
第三,提起公诉和审判监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派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第四,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工作实行监督。
(6)中央军事委员人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产生: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作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安全,防御外敌侵略和国内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填覆活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第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1)含义: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
①在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②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二:对人民负责原则
(1)原因:①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②一切国家机关与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2)要求:
①密切联系群众
②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三:依法治国原则
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其本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措施:(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2)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
①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为
②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干部队伍
③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针对练习:
1、国家机构从纵向看,它包括(D)
A。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机关 B。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关
C。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机关 D.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机关
2、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因此,它具有(C)
A。广泛的平等性 B。松散的组织性
C、鲜明的阶级性 D。历史的永恒性
3、我国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B)
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
D、防止腐败思想的泛滥(D)
4、美国的国家机构的设置是由
A、美国的联邦制国家结构决定的B、美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决定的C、美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D、美国的国家职能决定的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还要看到,一些已经脱贫的地区又出现“返贫”现象,灾年高达20%~30%。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据此,回答5~7题:
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体现了(C)
A.依法治国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6、“要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的经济学依据是(B)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③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脱贫的地区又出现“返贫”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A.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B.脱贫与“返贫”的矛盾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
C.做好扶贫工作是抓住了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
D.必须高度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和飞跃
8、近2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28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780件,地方性法规达5300多件。这表明(B)
A。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B。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只要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D.在我国国家生活中已经实现了依法治国
9、材料1,近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城市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因不法企业的拖欠而拿不到工资,这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材料2:1982年国务院发面施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势在必行,所以国务院决定废止旧的收容遣送办法,颁布《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福利。
(1)请你结合政治常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
(2)这两则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答案:(1)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2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和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哲学启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然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要求人们的认识出要深化发展。客观实际不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出要不同,也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某地公安局积极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好单位”、“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民警”活动。他们以人民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不满意的问题入手,积极开展为民、便民、利民活动;围绕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全面开展警务活动,全面执行警务公开,实行“阳光执法工程”;把公正执法作为重点,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稳定会治安秩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1)“让人民满意”体现了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坚持什么原则?
(2)这一原则在争创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要点:(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2)①密切联系群众:可从“最关心”“最不满意” “最密切” “为民、便民、利民”体现。②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可从接受人民的监督公正执法、警务公开、“阳光工程”体现;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根本标准。
11、材料1:针对曾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落后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并将之作为今后10至15年的重要战略任务。
材料2:有人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除了要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加以思考外,要特别注重东北地域文化的复兴、民族精神的复兴。近代以来,东北工业生产的现代化使文化产业成为这个地区当时的一个主要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种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形成了工业文化和都市文化的基础。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与产业结构的整合链条像生物链一样互相依存,文化在决定了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产业的结构。
(1)材料1体现了什么政治常识道理?
(2)材料2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方式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中国共产党根据东北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发挥了其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②振兴东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提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的体现,也是我国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反映。振兴东北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东北在现代工业的进程当中,形成了与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工业文化及都市文化,以及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发扬东北地域文化、民族精神,能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篇:政治教案-我国的国家机构-教学教案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着重介绍了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第三框是第二框的延伸,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本课的引言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言说明本课与第一课的有机联系及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意义。
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要求,逐渐过渡,逐步具体化,最终归宿为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打好知识基础。关于第一节的重、难、热点解析
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一方面,从国家机构和国家性质的关系来说,国家机构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性质又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表现出来。
具体来说,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讲的是阶级性问题,即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国家机构的阶级性,超阶级的国家机构是不存在的。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决定了其全部国家机构都是剥削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其国家机构都是为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国家机构的活动又反映了国家性质。因为国家不是抽象物,是实体,除了军队、警察、监狱、法庭外,还有一套完善的国家机构是行使权力,可以说国家机构是国家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行使权力、实现统治的表现。
一方面,从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说,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家机构的职权与国家职能是一致的,国家机构是为了执行国家职能,实现阶级统治而建立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职权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承担者、是国家职能的物体载体。
第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机构相应地加以调整。
第三:国家机构除了国家职能决定外,还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2、准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本课重点。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1)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和集中是不可分割的,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才能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民主必须以集中为指导才能统一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实行民主集中制主要体现:首先,从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国的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
其次,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机关的关系来看,权力机关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再次,就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而言,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应着重把握怎样坚持该原则。
(3)依法治国原则
国家机关组织活动三原则都十分重要,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这里重点分析依法治国原则。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
第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依法治国崇尚的是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这里关键是弄清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人治是个人权威大于法律权威,是权大于法。而法治则是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权威大于个人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法大于权。
第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
第四:依法治国是实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③依法治国的要求
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是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因此,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度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第二:行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因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活、工作关系最为密切,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能否把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
第三: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司法机关的性质决定了严格执法是它的天职,是依法治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司法机关能否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也是能否实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标志。因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要求。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还必须加强法律监督工作。
第五: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④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管理国家。依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注意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
3、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四层含义:
第一,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离开法律讲独立审判。
第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审判权上是独立的,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既不是审判员独立审判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
第三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不排斥国家权力的合法干预。
第四,人民法院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不排斥党的领导。
4、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法纪监督。第二,侦查监督。第三,审判监督。第四,监所监督。
只有发挥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才能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的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5、国家主席(难点、易错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将国家主席理解为个人,将国家主席
第四篇:《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设计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
(2)识记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3)识记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4)理解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5)理解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和活动组织原则
(6)运用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织活动中的对人民负责原则原理 说明依法治国及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国家机构与国家性 质、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认清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本质
(3)理解并能坚持做到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做一个守法、护法公民
3、价值目标
(1)通过对依法治国原则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2)培养学生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准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三、教学难点:
1、我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
2、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
3、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4、国家主席(难点、易错点)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用电脑把第一课的主要内容显示一遍,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第一课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因为本课关于国家机构的知识是第一课有关国家基本理论知识的继续和拓展。
2、让学生准确回答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教师可以在黑板的副板书位置上写出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以 便学生加深印象。
3、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近一个月的政治课学习,知道了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担负着一系列对内对外职能,那么,国家要靠什么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对内、对外职能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课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给出两个材料:(打投影片或用电脑)
材料
1、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务院原有的40个部委减少到29个,并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
提出问题:为什么国务院要进行机构改革?
材料
2、生活中还有这样两件事情:
1、有一外地来京打工的女青年,骑车挡了一辆小卧车的路,司机下车后,不分青红皂白,将女青年打了一顿。司机还借口女工碰了他的汽车,向其索取钱财百元以上。后在众人劝说之下司机才罢手离去。女青年受了欺侮,围观者众说纷纭,有的说到他们单位去告他,有的说上电视台去找他,有的部应该找市长,有的说去法院告他。同学们知道打官司、告状找谁吗?
2、某农民出身的青年技术员,在乡里的技术推广站从事优良品种的研究工作,他经过几年的实验,又根据本乡的实际情况,赴京请教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拟定了全乡粮食生产宏观发展五年规划。回乡后,技术推广站的同事都给予充分肯定。但如何实施呢?有人说这种关系全乡经济发展的大事情,一定要找乡党委书记,有的说要找乡长,也有的说要 找乡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学们知道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由谁来决定吗?
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板书)
一、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板书)
前边我们复习了关于国家职能,即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实现阶级统治,实施对社会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这个物质载体就是国家机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家机构问题。
1、国家机构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2页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什么是国家机构?它包括哪些国家机构。
在学生看完第42页第1段后,总结: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
结合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国家机构的含义。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国家机构?如果学生答出是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就一定要问:是所有的阶级都能行使国家权力吗?要让学生完整答出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
(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板书)
从纵向看它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
从横向看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2页,第2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关系?
(3)国家行政机关。(板书)
行政管理一词是指一切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和活动,一般具有指挥与执行两层意思。而负责行政管理的机关就叫行政机关。如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机关,那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通常也称为政府。
行政机关产生的方式:有的由立法机关产生,比如议会制国家,由议会中的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有的由选举产生,比如总统制国家,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现代各行政机关及其首脑的称谓不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七国首脑会议参加者,各国的行政机关与首脑的称谓都有哪些?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行政机关的名称有内阁(这词源于法国,是国王单独会见侍从的私人房间或开秘密会议的小房间)、政府。首脑的称谓有首相、总理、总统。像英国叫首相、日本叫总理、法与美国总统。内阁成员有的大臣,有的叫部长。世界上也有的国家的行政机关叫部长会议,行政首脑叫主席,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行政首脑叫总理。
根据同学们的日常经验,你们考虑一下行政机关的职权都有哪些?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行政机关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总管国家的大事,所以国家最高行政首脑叫总理。
(4)司法机关。(板书)
对这个问题要从含义、作用、职责、组成与分类等方面来研究。
含义: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它是国家机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院,有的也包括检察院。
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保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司法机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作用非常大。
职责:法院主要审理各种诉讼案件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主要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及监督审判等活动。
组成与分类:一般国家法院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三级,也有的国家多一个最高法院,为四级;根据审理普通与特定案件之分又有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之分。专门法院是在特定部门或特定案件设立的法院。我国目前设立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等。
(5)暴力机关。(板书)
含义:它是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门,包括国家的常备军、警察、监狱等暴力设施。
作用:是统治阶级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与利益。它是其它一切国家机关的强大后盾,离开它,一切国家机关都将失去作用。
以上我们具体研究了国家机构的情况,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①国家机构具有阶级性。(板书)
它既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治权力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又可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个阶级的利益。国家机构往往是由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组成,他们将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法律,用国家的名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②国家机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板书)
国家机构是由特定的职位和人员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要求国家机关各部门彼此互相配合。
③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板书)
它有权制定、颁布、执行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并以国家暴力机关为后盾,确保统治阶级贯彻实施自己的各项意图。那么,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二、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其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可以举国务院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长江三峡工程与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的事例来说明。)
2、我国的国家主席就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我国实行集体元首制,我国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将国家主席理解为个人,将国家主席行使职权的行为理解为个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误解。从表面上看,国家主席是个人,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国家机构,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我国,国家主席并不是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不参与国家的行使工作,全国人大的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是国务院。
3、我国只有国务院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都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只负责贯彻执行全 国人民代表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的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
4、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四层含义:
第一,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离开法律讲独立审判。
第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审判权上是独立的,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既不是审判员独立审判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
第三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不排斥国家权力的合法干预。
第四,人民法院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不排斥党的领导。
5、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法纪监督。第二,侦查监督。第三,审判监督。第四,监所监督。
只有发挥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才能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的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6、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我国的武装力量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和民兵。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务院原有的40个部委减到29个,并力争经过3年左右时间,完成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分析如下:政府机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国家职能,按 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了,作为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机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为了保证其职能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关;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国家机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国家机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变化发展的。
板书如下:
课题: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按类别---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按层级---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二、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主席就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我国只有国务院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教学设计
学校:三十一中学 姓名:王霞
第五篇: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机构和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②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机构的设置会随着国家职能的改变而调整。
核心提示:可以用该原理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的调整等问题;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职能的体现而不是党的领导,但是我国国家机构要坚持党的领导。
2.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①国家主席不单独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职权: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①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的有关行政工作部分。②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同时领导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5)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等。
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①必要性: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②怎样做到: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①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4)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①必要性: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②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③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5)政府的权威:来源及树立
(1)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的权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2)政府权威的树立
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④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4.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民主意识)
(2)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公仆意识)
(3)依法治国原则(树立法治观念)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
⑤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时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