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第一篇: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摘要:

该研究通过阐明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概念,明确会计监管的要素,比较分析其他政府部门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和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异同。进而,从平衡电力市场关系、输配电企业的垄断性、石油天然气准则等方面阐明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最后依据我国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输配电企业 电力监管 会计监管

文章通过阐明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进行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现存问题,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给出完善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相关理论概述

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以规制经济学、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

1.1规制经济学理论

我国的输配电通过物理电网进行,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一段电路,一般由一家输配电企业建设。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需要进行会计监管,以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价格管制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两方面。政府通过实行限制新企业进入的政策法规,以保证行业的独家垄断地位,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管制企业定价,保证资源配置效率,防止垄断企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2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管理论

所谓会计监管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从会计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法律法规,并据此管理、监督、指导、控制会计活动。我国的输配电企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会计监管非常必要。具体的会计监管内容分为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与会计监管的实施。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是预先制定规范会计活动的法律法规制度,如会计行为道德规范、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等。会计监管制度的实施是根据监管制度管理、检查、控制会计活动。

1.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至上理念的挑战,该理论认为经济性的管制并非是为特定产业或企业的利益,而是为了社会福利的增加,是为社会公共利益考虑的。依据该理论,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不仅提高企业自身效率,还能从整个市场利益相关者视角考虑,增进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电力市场由电力市场投资者、电力输配电企业、电力用户等构成了利益相关共同体。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关键在于对输配电成本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

2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必要性分析

2.1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内涵

会计监管包括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者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监管可分为经济性监管与社会性监管两类,经济性监管是在信息不对称或自然垄断的领域,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价格、服务、进入、退出、产品质量、财务会计等加以监管;社会性监管是从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出发,管理限制特定经济活动的实施。电力会计监管的构成要素包括电力会计监管的主体、客体、目标、内容、依据等。

2.2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本研究从输配电企业的自然垄断性、我国石油天然气准则、电力市场相关者利益的平衡这3个方面详细说明对输电配电企业的监管必要性。

2.2.1输配电企业的垄断性在输电领域中,需要电压很高、电力输送量大的输电线路构成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力需求点的配电网上。该领域的沉没成本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在配电领域中,由输送量较低、电压较低的配电线路构成配电网,将电能由输电网分配到千家万户的电力用户处。配电领域存在较大的固定成本沉没性,以及明显的密度经济效益。输电网和配电网将发电厂与分散的电力用户连接起来。

2.2.2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示范作用石油天然气行业与电力输配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技术经济垄断性特征。两者具有沉没成本大、资产专用性强、成本劣加性等垄断性行业特征,其生产经营过程都充当连接生产者与用户的网络型产业。我国颁布的《第27号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对该行业的会计监管做出相关规定,有利于天然气石油的价格形成。

2.2.3平衡电力市场的相关者利益电力市场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电力用户、电力市场投资者、输配电企业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电力市场的投资者目标是获取高的投资收益;输配电企业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电力用户的利益是寻求合理电力价格。电力会计监管有利于平衡上述三者间的利益。通过电力会计监管,促使价格主管部门合理制定电价,提高输配电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电力用户角度来看,会计监管制定合理电价,利于优质电力产品的获得;从电力投资者角度出发,合理的输配电价格,有利于电力投资取得期望收益。

3完善电力会计监管的建议

针对于我国的电力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对完善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要明确电力监督委员会的会计监管职能

在《电力法》和《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电力会计监管职能。明确电监会的会计监管职能与法律地位,需要完善与修改《电力法》,补充新形势下新的法律内容;再根据完善后的《电力法》,进一步完善《电力监管条例》中的会计监管内容;另外还有明确其他法律与《条例》上的交叉内容。我国的电监会职责明确、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将为电力行业的稳定高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2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电力会计的监管制度,面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与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种种问题,建立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制度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建立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要正确处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与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关系;其次,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应分开核算成本费用和输配系统的资产;最后,应站在监管角度制定电力监管的会计制度。面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中的现存问题,我们应当加强电力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制定,构建合理的电力会计监管制度,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桂芳.关于我国产业监管体系再造问题的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2005.[2]张文泉,方彬.管制理论与电力监管[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26.

第二篇: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规范不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措施等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管

一、中小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中小企业中,会计无证上岗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企业中,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此外,他们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几乎停顿。更为严重的是,中小企业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普遍存在着“任人唯亲”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小企业的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二)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未能真正地发挥

实行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和保证会计行为合理、合法的重要保证。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有些中小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甚至将是否会做假账作为能否被录用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制定了几项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从未认真执行。尤其是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企业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四)对会计人员监督的错误认识

人们对会计监督存在两种极端观念。一种认为会计监督就是管、卡、压,处处充满着对会计工作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态度;另一种认为会计纯粹是为企业“老板”服务的,“老板”要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存在什么监督不监督的问题。所以实际上,会计人员往往会被牵向 企业中实际权力较大的一方,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力度。因此,会计监督能否步入良性循环,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敢不敢监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被监督的态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如何造就一个被监督者能主动接受和欢迎会计监督的氛围,显然是强化会计监督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审计手段落后,审计方式过于传统、僵化。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六)机构设置不规范,缺乏内部监督制度

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员较少,根本不设会计机构。有一些单位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但考虑到费用开支问题,仍不按规定设岗。如只设一个会计人员,该会计人员既当会计又当出纳,既管钱又管物,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在中小企业岗位设置上,本应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但有些中小企业岗位人员的安排却恰好违背了这一点,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出纳人员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收入、费用及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七)核算混乱,会计数据失真

中小企业由于不按规范操作,必然会带来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企业账户设置很不规范。有些企业只设一本账簿,类似流水账;有些企业滥用会计科目进行简化核算;也有的企业以表代账,不设账簿,不做记账凭证。另一方面,会计数据失真。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实现短期效益,不愿让会计人员规范操作,该摊销的费用不摊销,该预提的费用不预提,使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得不到彻底的落实,出现人为调节企业经营成果的做法,影响国家的宏观管理,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使中小企业的壮大受到严重的限制。

(八)财务会计制度得不到落实,偷漏税现象严重

从税务部门的纳税检查中发现,无论从问题发生的大小或税款查补的多少来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都比大中型企业高,原因是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制度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领导集权现象比较严重,会计人员无法真正行使自己的职权,由于受雇的原因,只能听任领导,再加上会计人员流动性大,责任心的作用自然受到影响,从而又滋长了领导的集权作风。另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低,不了解会计制度,有关政策掌握不够,错用和乱用政策的现象经常发生,从而也加重了企业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如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财政部公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些都是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举措,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战略决策。这些法律力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改善了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了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单

一、创新能力不足和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型企业促进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将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应该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及时地补充、完善并颁布其他有利于促进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会计控制

1、恰当的岗位设置。为达到会计监督的目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采用集中核算的会计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有关的会计核算工作。一般可设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兼稽核、出纳三个岗位。

2、严密的凭证制度。设计合适的凭证的格式及传递程序。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改变那种发生经济业务后却不记账的做法,要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填制凭证,无论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在入账之前必须经过认真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业务入账的正确性及合法性。

3、合理的会计记录程序。为使中小企业的会计控制顺利进行,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以及管理人员数量、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记录程序,包括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

4、严格的日常核对制度。建立并严格实施相关会计记录的日常核对制度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内容。日常的核对制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等。日常核对制度对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正确,保证中小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项工作往往有利于发现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 的许多问题。

(二)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内部稽核制度是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才能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才能使各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而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监督的内容实施再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上,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应分别独立,同时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会计监督的内容实施再监督,才能严肃财经纪律,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经营实现良性循环。所以,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制度,保证经济活动的真实完整,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运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在国家监督中,各级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型企业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一旦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其次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具体来讲应依据有关法规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对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坚决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情节严重的要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责令其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型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

(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会计人员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才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继续提高,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最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的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中小企业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参考文献:

1、齐美华,全胜.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J].冶金财会,2003(8).2、郭娟,田志威,张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之我见[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3).3、陈丽文.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探索[J].审计与理财,2004(5).4、张淑华,朱锦仙.谈如何对中小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3).5、陆建军.重视中小企业会计规范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11).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

1衡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

近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它作为遏制土地抛荒、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不断改进农机服务方式,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县农机化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安邦、利民等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

(1)政府对农机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自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等农机工作指标列入全县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并逐年提高考核记分比重,对水稻机插秧、农机购置补贴还单独签订责任状、单独考核及奖罚,从而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齐抓共管的良好农机发展氛围,促进了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2015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5.39万kW,比2009年增长45%。2015年,全县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共2.57万hm2(38.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全县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综合机械化率达57%,其中机耕率95%,机插率20%,机收率85%,机械植保、机械转运、机械烘干等技术也已逐步推广。

(2)严格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确保惠农资金安全。2004年以来,衡阳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609万元,约占全市总资金的五分之一,补贴农机具43269台套,3.3万余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受益,拉动农民群众投入2亿元。为确保农机补贴资金安全和作用发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农办、财政、农机、纠风、工商、减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共完成补贴资金1516.676万元,受益农户3697户,农机购置补贴申报额、资金结算额均居全市第一。

(3)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扎实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一是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获得快速突破。近几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把它作为遏制土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重视、部门联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资金促动等多种方式,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积极做好集中育秧、大户带动、办点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发展成效明显,2015年全县完成早、中稻机插秧面积共2.57万hm2(38.5万亩),机插秧面积比四年前增长了五倍多。二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大力发展稻稻油机械化种植模式,项目带动、行政推动、培训促动、宣传发动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认真抓好农业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建设以西渡、岘山两个镇19个村为主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片,积极开展机具选型配套、宣传演示,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机械作业试验,搞好人员技术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培植等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新增油菜种植面积0.67万hm2(10万亩),达4.67万hm2(70万亩),新增各类油菜机械600余台套,全县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0%,其中机耕达90%、机播达50%,新增油菜机械作业面积1万hm2(15万余亩)。

(4)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近年来,衡阳县大力扶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县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实施意见》,对达到要求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个奖励5万元。县政府利用粮食生产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插秧机等新式农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对机插秧示范作业服务实行作业补贴,对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实行免费供种。去年县财政还补贴建设育秧工厂和育秧大棚,县财政承担建设费用60%。在政策扶持和农机农业部门的服务支持下,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协会等新型社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与发展壮大,从2009年底全县第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起,目前全县正式注册农机合作社达到40家,较为典型的有安邦农机合作社、梅花农机合作社等,安邦农机合作社共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1062台套,组建农机合作社,通过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全县承租耕地经营1346.67hm2(2.02万亩),订单式经营1066.67hm2(1.6万亩),委托代管经营2133.33hm2(3.2万亩),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水稻生产耕种收,人工作业每亩410元(耕作120元/亩、插秧140元/亩、收割150元/亩),机械化作业每亩280元(机耕80元/亩、机插100元/亩、机收100元/亩),比人工作业降低成本130元/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械作业中,除去油料、机械折旧、人工工资等成本,净赚150元/亩,不但发展壮大了自身,而且促进了全县双季稻生产。目前,全县农机产业服务已经延伸到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机流通、制造、维修、农机服务协调发展,农机流通、维修、服务合作组织和农机制造产业体系齐全,年内新发展农机合作社13家,新增农机4S综合服务中心1家,新增农机经营、维修网点4家。

(5)农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有所增强。全县农机公共服务系统现有在编人员245人(县局92人,乡镇站153人),乡镇农机站25个。近几年以来,县农机部门通过理论教学比赛、业务考试、扎实开展农机基层服务体系培训等多种形式锤炼农机干部队伍,为抓好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等公益服务打下了基础。五年来,共举办机插育秧、农机维修、农机驾驶等技术培训50期,培训学员3188人。开展科技下乡服务100多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为全县农机科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衡阳县农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衡阳县农机发展速度快,农机装备增长多,但是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械较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效低价机具较多、先进高效机具少。目前统计全县的13.4万台套农机具中,耕整机、水泵、喷雾器、机动脱粒机等小型农机具占机具总量的九成左右,农机装备整体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2)农机发展相关设施和技术薄弱。主要表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田间机耕道建设薄弱,现有农田自然分布落差大,影响大中型农机开展机械作业;农机库棚建设滞后,多数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机露天停放,机械使用寿命缩短;机埠建设严重滞后,据统计,7.5kW以上的638座机埠中,因年久失修的机埠327座,其中完全失去灌溉功能的152座、需扩容改造的175座。机埠建设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多数村、组集体无力承担,加上机埠管理责任不明、管理缺位,机埠检修维护不及时,导致旱灾发生时机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农用柴油价格由2006年的3.7元/升涨至目前的7.34元/升,油价高涨使农机作业利润大幅缩水;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种植模式和农民购机以满足自用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使农机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大中型高效农业机械发展。技术方面,适应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高效农业机械仍然较少,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仍然难以解决。

(3)农机管理部门所处地位与农机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不相配。农机部门长期职能弱、社会地位低。而作为行业管理的各级农机部门,通过扎实的管理视窗聚焦服务工作推动了农业机械爆发式增长,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县粮、棉、油等农业生产任务完成,承担着全县10多万名农民机手、13万台套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每年1000多万元农机购机补贴惠农资金的落实等等,农机部门功不可没。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机部门职能并没有增强,反而在每一次改革当中被边缘化,在2015年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县农机局由一级政府事业局变为县农业局下属的二级事业局,乡镇农机站并入农业服务中心,有的站甚至没有安排分管农机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对农机工作开展造成了影响和制约,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发生率有所上升,农机经营作业过程中假劣产品坑农、价格欺诈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有所抬头等。

3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机具报废更新制度。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机具强制报废制度,使超过使用年限的农机及时报废。二是出台农机具报废更新补贴。国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参考汽车和家电报废回收补贴的做法,对农机具报废实行补贴。三是严格农机产品准入机制,对低效、落后农业机械产品实施严格的淘汰机制,对低效产品不予农机购置补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型农机具发展。四是加强对农机报废工作的监管力度,赋予农机部门上道路监督检查等必要的行政执法权,促进农机报废工作有效落实。

(2)完善出台农机作业补贴相关政策。一是进一步改进完善农机作业燃油补贴机制。2009年1月1日燃油税改革实施后,国家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包含在农资综合补贴当中,按耕地面积分摊到土地承包人,而实际从事农机作业的机手和一些土地转包耕作者没有获得燃油补贴,没有真正体现农机燃油补贴弥补农机作业成本的政策初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发展农机的热情。建议改革农机燃油补贴发放机制,参照公交车、出租车燃油补贴发放的做法,直接将补贴发放给作业农机手。二是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等农作物生产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给予补贴,促进水稻等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发展。

(3)加大对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安排农田机耕道建设项目资金,加快机耕道建设;加大机埠建设投入和管理,向上级争取立项资金支持、建立机埠建设奖扶机制,加快机埠建设步伐,明确农机部门为机埠管建部门,加强对机埠的管理与维护;对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农机场库棚建设,在用地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加快农田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进度;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土地流转大户发展农机的政策扶持力度,秉承农民自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与农机新产品研制的紧密配合,攻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性难题,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篇:园林施工管理现状与建议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就园林施工的管理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目前园林施工管理的现状予以了简要的接受,而后就前期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及成本监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明确施工责任、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管理体系、创新管理制度等具体的施工管理建议,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以促进园林施工管理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现状;建议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筑领域也取得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而作为园林工程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此方面目前无论是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是行业标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的趋于完善,同时加之各类技术性的创新工作以及新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园林施工管理也越来越科学化。尽管如此,在目前的园林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却也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因素,特别是园林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所需进行的改革创新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范围。据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就目前园林施工的管理现状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进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园林施工管理现状

第一,质量意识不强。在目前的一些园林企业中有时为了追工期、赶进度,相关的施工人员未能够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较易引发各类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质量控制不足。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所需用到的材料数量较多,一些园林企业未建立起必要的监管机制,从而使得大量的劣质材料进入到了施工现场,造成了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哈有一些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较小的影响,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水平较低,对于一些施工项目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第三,质量监管落后。尽管我国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在近年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然而一些具体的制度措施却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还有一部分企业利用政策的监管漏洞,做出了一些违规操作,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的工程监理工作也未能够对施工管理问题作出及时的纠正。

2园林施工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当中首先应当依据工程设计标准,对整体工程的费用投资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给予工程的开工建设在施工场地、材料、机械、人员等方面做好准备。其次依据施工工期的具体标准来明确对材料、机械、人员等各方面的安排,合理规划好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作业能够有序、高效开展。

3园林施工进度控制

在对园林施工的进度采取控制手段时,可通过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控制监管体系,整体工程的每一项具体施工项目负责人、规划者、调度者、作业安排者以及班组长均可纳入到该进度控制监管体系当中。从而促使各项施工任务均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员,以期达到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保障整体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定规划顺利实施。

4园林施工成本监管

园林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是基于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相关要求前提之下,并针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支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经由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等具体手段方法来达到预先设定的成本目标,同时还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成本监管主要是借助于对施工方案的合理化制定、对各项施工要素(人员、材料、设备等)的科学管理,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成本作为园林施工过程中各类支出费用的总和。其报所含的内涵十分宽泛,能够始终存在于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整体过程,以及相关的数个方面,如:园林工程在中标、签约直至具体的施工准备、进度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并且还囊括了后期的养护监管,每一环节都有成本管理的身影。

5园林施工管理建议

5.1明确施工责任

在园林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施工责任负责制,从而促使整体的施工质量监管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最终促使整体施工质量的水平及效益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提升。在实际的施工监管过程当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施工项目的责任予以明确,且落实到人,加强对质量问题的日常监管,创新管理与施工的方式方法,明确掌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做到整体把握实际施工进度,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风险降至最低。采取第一责任人制度,促使施工管理的效益能够得以增强,加强施工安全的监管效果。施工企业应当针对具体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做好安全性、综合性的管理培训,同时将权责明细化,以保障施工安全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

5.2提升人员素质

在对大量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后,其研究结果均表明人为安全意识的缺乏,以及不当的操作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要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具体可采取安全宣讲、张贴标语、会议总结等方式,来促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能够得以有效的提升。定期开展相关的安全质量培训活动,对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操作规范等予以详细的介绍,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性的不当操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

5.3加强安全监管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较为常见性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自于周边的环境因素。因此,在实施安全监管之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从整体层面来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并予以及时性的解决处理,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环节把控来建立起安全监管体系,增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效果。

5.4完善管理体系

在开展园林工程施工作业之时,监督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将会对最终工程的完成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而,针对不同的施工时期,应当依据总包方与分包方层次技术的差异性,来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技术管理体系,促使其能够被各个参与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所接受。对传统的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创新发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实践促发展。所有参与园林工程建设的单位,要保障技术管理人员的完备性,同时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在施工的准备、进行与竣工等各阶段要能够依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各方面人才,使得全体施工人员局能够建立起质量、安全责任理念。

5.5创新管理制度

要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确保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性,重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此外还应当不断的完善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责任人负责机制,使得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此外针对一些违法、违规的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严厉的惩处力度,以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使得园林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能够得以全面提升。

6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近些年来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园林工程施工作业的要求性也越来越高,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施工现场监管,针对所出现的施工问题要能够及时的发现,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此外,园林企业还应当增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采取创新性的管理策略,提升现场监管的水平,最终推动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志华,贾秀珍.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9).

[2]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

[3]汤桂红.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5).

[4]舒伶俐.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

第五篇:餐饮业发展监管现状与建议

广安区地处“川东门户”,位于华蓥山中段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下游,全区幅原面积1536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100万,年流动人口近500万,是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故里,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不断增长,餐饮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11月底,全区共有餐饮经营生产单位2580家;其中有固定经营场所的 2420家;经营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的大型餐饮单位30家;A级餐饮单位5家,B级餐饮单位15家,C级餐饮单位2400家;餐饮业从业人员达到16000余人。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其他第三产业产值近20亿元,上交税收近1亿元,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广安区凌云路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一条街,广安市味觉元素清油火锅店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店。成功打造正元新辰餐饮一条街、清溪路餐饮一条街、环溪一路风情啤酒一条街、玉兔路餐饮一条街等餐饮特色街区,均悦大饭店、蜀园、渔家敖、城南辣百度等大型企业高档消费场所,小平故居牌坊新村清丽园、天赐园等25家星级农家乐。

二、餐饮服务监管现状

近年来,广安区药监局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狠抓餐饮食品安全,全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群众得健康,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一)落实责任措施,监管触角实现全面覆盖。

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更加重视,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在食品监管上的责任,有效弥补了我局监督触角不足的问题。继续推行食品网格化管理工作,采取“四定”,即:领导定片、股长定组、干部定点、排查定期,成立了七个片区监管组,各自对负责片区的食品监管工作负全责。深入推进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确保村有食品安全信息员、镇有食品安全监督员、店有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安办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发挥好了信息员、监督员及管理员的作用。

(二)强化宣传培训,安全意识实现全面普及。

我局结合法律宣传六进、3.15消费者权益日、禁毒宣传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深入社区、乡镇、企业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做到了周周有宣传,月月有行动。通过举行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宣传培训班、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发送安全温馨提示短信、发放夏季餐饮消费安全提示、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提示、文明餐桌行动、安全用药常识宣传资料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相对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三)深化执法监管,安全水平实现全面提高。

一是抓源头:严把餐饮服务企业市场准入关,实行许可前置介入工作法,主动到现场给企业提建议和帮助店堂规划,确保施工一步达标,避免了返工浪费现象;二是除隐患:各片组坚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实行领导带队、股长牵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监管一线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三是防重头:确定监管重点区域(学校周边、车站附近、夜市)、重点品种(凉菜、饮品)和重点时段(节假日、中高考),严格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食品市场,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四是推示范:在成功创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县)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示范创建,放大示范效应,成功打造均悦酒店、紫云阁、御厨中餐厅等27家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五是来处罚:自2011年以来,对80家餐饮企业无证经营、制售过期变质食品、使用“三无产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共处罚款近60万元。

(四)加强民生保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广安是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故里,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特殊,每年海内外旅客众多,各级领导检查、视察和各类重大会议、重大活动较多,为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广安区药监局严格按照《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工作要求,认真执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驻点监管,对食品加工制作重点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实现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零”事故。集中人员对小平故居周边农家乐进行整治,督促100家农家乐对店堂厨房进行了改造,为创建五A级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广大游客食品安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实行投诉举报快捷处理制度,接报后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举报人,做到当事人和举报人满意率均达100%。

(五)餐饮食品上档升级,创建示范成效明显。

以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为重点,巩固开展文明餐桌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等创建活动成果,发动广大餐饮服务企业,从文明餐桌的细

节入手,切实做到:节俭用餐——不剩饭剩菜,吃多少点多少;安全用餐——不用地沟油,不用变质食品;卫生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在2012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的成果上,继续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食品管理员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不断提升全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安广安、文明广安、和谐广安”。同

时,为促进“文明餐桌行动”进一步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力,对“文明餐桌行动”中成效显著的10家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单位”和20名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服务之星”进行了表彰。

三、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广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广安的餐饮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餐饮业类型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没有明确的餐饮业市场发展和网点布局规划,各餐饮服务诚信体系没有有效建立,市场基本处于自发调节和盲目发展的状态,网点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强,布局也不尽合理,不仅自身食品安全隐患多,还造成了其它难以解决的问题,反回来又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比方说居民区的环保排污问题,旅游餐、农家乐低起点进入迅猛发展问题。同时违法成本低下也造成了一些企业自律意识的丧失,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没有行业协会在餐饮安全管理方面发挥推动和自律作用,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同时广安餐饮缺少自己的品牌,特色菜品不特、特色街区不特等问题比较突出,很难让消费者吃了后就能记住,吃了后还想吃。同时,随着人工工资、原材料、房租、能耗、税收等经营成本的增加,加之今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商务宴请、政府接待的减少,目前广安的餐饮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大型餐饮的营业额较2011年减少了近30%。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发展规模普遍偏小,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一是受行业准入条件影响,餐饮业户多规模小。该行业是市场经济状况下进入门槛最低,政策放得最宽,社会人群自由参与随意进出的行业。火爆的餐饮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诱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盲目的加入到其中。从小吃快餐、大众宴席到家庭市场,从低、中档的饭店餐馆到高档的星级酒店,无所不包,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小型餐馆饭店。因其经营面积小,设备设施简陋,经营成本低而遍布全区大街小巷;二是受经济利益影响,经营设施不达标。多数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愿意增加设施投入,尤其是对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大部分单位就食品加工的环境、设施、设备和条件普遍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多数只注重厅堂,不注重厨房再者小型餐馆普遍地处偏僻,经营随意性大,业主变更频繁,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从业人员素质低,规范经营难度大。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薄。餐饮从业人员85%都来自城乡居民、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食品安全知识、餐饮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及餐饮业相关标准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个人卫生习惯差;二是受经济因素制约、规范化经营差。60%的餐饮单位生产条件简陋,工艺简单、卫生设施达不到分级管理要求,形不成规模,许多经营单位地处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厂商制售不洁、过期、霉变、变质食品时有发生。从业人员以资金紧缺,要生存吃饭为由,擅自开业经营,导致制度执行不严格,自身的管理不到位、风险控制不落实、甚至阻挠监管等等,这些都为食品安全带来许多新问题,增加了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

原料采购制度执行不力,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一是餐饮业原料有效监管难度较大。餐饮业是食品链条的终端环节,餐饮业原料来自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生产流通领域的一些问题会随着原料带入消费领域。餐饮原料来源渠道多、品种繁,不易监控。当前,环境和工业污染、非法人为添加、假冒伪劣原料等因素都要对流入餐饮食品原料的品质构成威胁;二是餐饮业自身的防范和免疫能力并不强。对餐饮原料普通缺乏足够的辨识和认知能力,对原料市场的依赖性强,“市场上有什么,就只能买什么”的思想占主导位子;三是餐饮业主对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力。例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制度,也是目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品质的管理手段,但目前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虽然我区在几年前就在餐饮业强制推行这一制度,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只是记流水帐,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索证登记,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调查发现,提供的票据少有正规票据和检验报告单,可追塑性不强,不能有效保证原料品质。目前约有80%餐饮单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追朔率只有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营者没有按规定执行这项制度,只是应付检查;二是由于原料可追溯性不强增加监管和执法难度,影响对餐饮原料检查执法效果;三是采购市场情况复杂,生产者没有很好地执行批次检验制度,不能按规定提供检验报告,中间商不守法经营,不提供正规票据,给假劣和质量缺陷原料进入餐饮业提供了机会。目前餐饮业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

社会公众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一是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操作不规范,加大了违法违规行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漠,食品从业人员操作随意,餐厨垃圾不及时清理,操作间管理混乱;食品管理人员欠缺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知识缺乏,对食品从业人员要求不严格,安全操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甚至有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现象;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差、识别风险弱,助长违法违规行为。另方面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多数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必然将经济实惠、价格便宜作为选择餐馆的首选条件,大多数只注重厅堂外表的富丽堂皇,食品卫生状况放在其次或根本就没考虑,没有任何食品安全意识,这样就助长了无证或卫生不合格餐饮者的违法违规行为,使一些违法经营户有了生存的土壤,严重制约了安全水平的提升,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也增加了监督者的责任和压力。

监管力量达不到工作需求,经费保障严重不足。餐饮行业从数量上看是点多面广、数量大,行业人员众多,面对庞大的监管对象,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和问题是执法监督人员数量严重缺乏。广安区食药监管局目前仅有13名执法人员从事餐饮执法,要保障全区100万余人和500万流动人口的饮食安全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执法监管工作只能频于应付各种专项检查和举报投诉的查处。目前的人手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监督工作的需要,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可能会造成监督盲点、死角的产生和缺位监督的情况发生;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餐饮这项工作带有技术性、经验性。做好这项工作除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之外,更重要的需要有一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知识以及食品工业知识。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如突发事件、新、扩、改建的现场技术指导等具体问题,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的,而广安区严重缺乏这样的技术人才;监管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工作经费紧缺,与工作任务要求不匹配。工作经费从垂管期间的年人均1.5万元,下降到地方管理的2000元,而另一方面又新增3000多家的餐饮服务、化妆品、保健食品市场监管和食品专项整治任务。监管经费的不足致使监管工作步履维艰,长此以往必然形成监管盲区和漏洞,给广大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餐饮服务监督抽样专项经费匮乏。2013年省市下达餐饮服务食品抽验任务50批次,快检260批。规定监督抽样经费由地方财政负责,而地方财政未将抽验经费列入预算,必将影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抽验工作开展;三是购置执法专用装备无专项资金。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未从卫生划转任何配套资产和执法装备。全系统执法车、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办案设备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几点建议

餐饮业食品安全涉及面广、工作基础差、难度大,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结合上述问题和监管现状,依法现在法律法规,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和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构建监管网络平台。

按照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在政府主导和协调下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行风险责任制度,建立信息通道和网络平台。一个点发现问题,带动一个面甚至立体式的追查,形成监管的聚合效应。除了横向联动,还要建立健全纵向的三级网络。通过在镇、村聘请协管员,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监管。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动态,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隐患,实行预警的干预控制,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打击、早控制,从而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优化整合资源,科学运用职能,推行综合执法,加大惩治力度。

结合餐饮业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对现在的人员、设备重新优化整合,实行许可和执法分离,利用许可把好入门关,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日常的受理、审查和人员培训工作、用行政执法来打击惩治违法行为,监督和维护规范制度的执行,把有限的人员从繁多的工种中解放出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许可和执法的水平能力和办事效率。

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以快速有效的强化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促进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餐饮业问题突出的特殊时期,加大对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是工作突破口,是开展规范化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打击力度,就不能有效地推行的各种规范,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和困难。所以,建立一支过得硬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加大惩治力度是关键。

(三)分级分类科学许可,严格准入条件。

行政许可是《食品安全法》里规定的重要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标准相对小餐馆太高,有的甚至无法改进到最低要求,降低门槛就造成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机械地严格按现有规范来把关又大量的无证经营,取缔会造成种种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底层人员的民生问题。仔细研究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框架内分级分类制定不同的许可前置条件,按HACCP的理念,重点对各级各类餐馆里的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危险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针对控制点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经营规模的经营品种的双重控制,可以按照申报的规模品种核查经营条件,也可以按其经营条件反过来核准其经营规模和品种。鼓励现在经营差的小餐馆从多品种向单一品种转变,集中现有的条件加以改进,把单品种的经营搞规范。在这样在不放松原则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可的灵活性,经过几年的工作,各种不同层次的餐馆都能达到相对而言规范,从而有效的打破制约目前工作的瓶颈。同时分级分类制定各项规范也适用到执法中,同样可以直到很好效果,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

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开展HACCP的认证工作,充分现有的能力和手段,开展餐饮业早期风险的预评价,经营中期开展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实现各项的风险的数据化,从而真正实现科学监管。

(四)针对特殊餐饮单位和特殊环节制定特别规定。

针对一些特殊餐馆,比如兼营餐饮的单位、农村小餐馆、路边店、餐饮摊贩、单一的饮品店,可以考虑制定特别的管理规定,对于一些季节性强的品种经营单位可以考虑核发临时许可证。建议在有关规章和法律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加以界定,作出特别规定,以期达到既能满足群众需要、又可保证饮食安全的目的。另外,上级有关部门也可考虑授权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地方许可标准,发放“小餐馆餐饮服务许可证”,纳入专项管理。

对于食品原料采购这一特殊环节,除了采购索证以外,对特殊品种实行备案管理工作,对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的重点品种可以考虑定点招标采购,从而解决目前餐饮自身认知能力弱,无法堵住问题原料的难题。

(五)分类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培训可以有效转变餐饮业的经营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工艺并提高技能;加深与监管对象的理解,提高部门威信和形象。对象包括社会公众、系统内部和管理相对人,要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监督环境;二是要加强监管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准确掌握餐饮服务监管法定职责,提高各级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要监督、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和相关行业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

(六)依靠技术手段,促进有效监管。

现有的各种科技辅助检验手段、各项食品的标准是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广运用,从而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餐饮服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投入,增强检验能力和保障水平,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和流行病学要求,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抽检,及时了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现状,研究分析评估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堵住上游有毒有害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价,从而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

(七)成立行业协会,发扬群众监督,健全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

加强监管工作同时,要指导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同时要鼓励投诉举报,建立群众监督体系,从而形成部门监督、行业自律和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信用体系。为所有餐馆单位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将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接受处罚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群众反映,对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进行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并根据信用情况确定监管的重点和方式。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一些有一定影响的餐饮单位参加社会活动,提升餐饮单位的形象。通过各种方式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八)政府扶持投入,打造特色街区,不断注入餐饮业竞争活力。

政府统一规划,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由开发商按照餐饮服务经营的条件修建,然后进行出售或招租等方式打造餐饮特色街。成立协会,由协会组织行业专业人员,不断挖掘和研发广安本地特色的菜品。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减免部分困难企业的税收,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下载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建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目录 摘 要„„„„„„„„„„„„„„„„„„„„„„„„„„„„„„„„„„1 关键词 „„„„„„„„„„„„„„„„„„„„„„„„......

    浅议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问题(★)

    浅议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问题时间:2011-04-21 15:24:21来源:数学小论文作者:秩名论文导读:我国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会)于2002年12月由国务院设立,并于2003年开始运作。电监会拥有......

    网络广告现状以及监管建议(共5篇)

    网络广告现状以及监管建议 对于网络广告这一概念,国内外学界、业界都有不同的阐述。我国著名网络传播学者匡文波提出的定义是:“网络广告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体放松、传播的商业......

    农村市场现状与监管思考

    农村市场现状与监管思考 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当今的农......

    农民收入现状与建议

    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建议 XXX (XXX学院,XXX级,XXX,XXXX) 摘要:本文是针对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关键词:我省 农民收入 现状与建议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与建议论文

    1宜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宜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近几年,随着上级部门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县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宜川县县及时抓住中省市实施的农村......

    浅谈农村初中生语文基础薄弱现状与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农村初中语文基础薄弱的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的方式,调查了农村中学语文基础薄弱的原因。发现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教师的教存在问题,学生的学存在误区......

    企业境外林业投资现状分析与建议论文

    摘要:通过对我国企业境外林业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我国企业对外林业投资的若干特点,以及林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主要问题。从政策、财税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