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有烦恼是真正的敌人美文摘抄
朋友聚会,刚一见面,人人都开始忙着大吐苦水。
A最近升了职,以前的同事变成下属,心里多多少少总有些不服,对她这个新领导便阳奉阴违,偶尔使使绊,背地里还擦亮眼睛准备看她出丑。而她经验尚缺,很多事情处理得并不圆满,还未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所以,心力交瘁,烦不胜烦。总害怕自己胜任不了这个职位,被人灰溜溜地赶下来,还要遭众人耻笑。于是,吃饭饭不香,睡觉不能眠,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焦虑和烦恼在空气里炸得噼里啪啦作响。
B终于恋爱了,这个大龄剩男,工作出色,有房有车,可就是情路坎坷,一直未找到携手一生的人。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主动追求他,给他做饭给他洗衣,还一起出去旅行。他对女孩慢慢上心,很想让她披上嫁衣,可是,心里总不踏实,她为什么主动靠近我?图我钱财还是有别的目的?思来想去,结婚的心慢慢淡了,烦恼却越来越深地笼罩,始终无法拨开云雾见日出,爱也渐渐成了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C要出书了,这个大才女,上学时文笔就很好,梦想成为当红作家。虽然后来做了一份与文字无关的工作,但工作之余,她会拿起笔,写下所思所想,然后投给报刊杂志。这些文字,有时候能顺利刊发,更多的时候则石沉大海,于是,她的心情也随着文章的命运起伏不定。不久前,她整理了书稿,交给出版社,可是一直没有回音,日复一日的期待中,烦恼便慢慢将她席卷,别说静下心写文章了,连看本书都能拿翻个。
D当老板了,从小就不安分的他,终于勇敢地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说再见,拿出这些年的积蓄,又向银行贷了款,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公司。凡事起步总是艰难,钱投进去了,盈利却迟迟看不到,公司能不能顺利发展,一切还是个未知数。他的烦恼便由此而生,如果公司倒闭了,损失那么多钱该怎么办啊?朋友如果中途撤资怎么办?或者,朋友会不会趁他不备把钱卷走?随便想一下,就能找出1000个烦恼的理由。
这些人的烦恼如此真切,怎能不引起共鸣?于是,烦恼成了唯一的交流主角,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
可是细想一下,这些烦恼,真的无解吗?A只要好好努力,假以时日,一定能胜任工作,想那么多没用的干吗?B别那么矫情,喜欢一个人,就好好享受在一起的快乐,脑子里别那么多“阴谋论”。C什么都别想,只管静下心来好好写自己的文章,总有一天,梦想能照进现实。D更不用思前想后,只要打起精神好好工作,就算不能把公司做大做强,起码尝试过。
本来简简单单的事,被人为地弄复杂了。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太急切,急着获得名利,急着得到情爱,急着实现梦想,目光看得太远,反而把眼前的风景给忽略了。
如果不加进这些烦恼,这些人的日子都应该充实而快乐,并且充满希望啊。水仙一样简单美好的日子,被烦恼一搅,就变成了千疮百孔的破抹布。现在你明白了?只有烦恼才是真正的敌人,干掉它,我们的生活就会云淡风轻、草绿花香。
第二篇:烦恼其实只有一个美文摘抄
偶尔看到一句话:“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不禁“扑哧”一声乐了。好像还真是这样。没吃饱时,烦恼就是一个字——饿。在饥肠辘辘时,还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吗?没有了。
不过,这个烦恼也是最好解决的,因为只要填饱肚子,那烦恼就跟着烟消云散了。而一旦肚子填饱了,一个烦恼没有了,更多的烦恼却接踵而至。饱暖思淫欲,没有了饥饿之虑,其他的欲望一个接一个从体内溜了出来,而这些欲望又未必能满足,于是使人又生出更多的烦恼。
这句话,稍稍改一下,也是成立的:“没钱时,只有一个烦恼;有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捉襟见肘的困难时刻,没钱的烦恼,还真烦恼,因为没钱,想办的事,办不了;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买的东西,买不了。可是,有钱了,就没有烦恼了吗?等到有钱了,才发现,烦恼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多了:有钱了,怕贼惦记;担心身体不好,没资本去消受这些钱;有钱就变坏,怕钱毁了孩子和家人;希望有更多的钱,则更烦恼。
细想想,这句话,还可以这样套用——“没车时,只有一个烦恼;有车了,就有无数个烦恼。”“没恋爱时,只有一个烦恼;恋爱了,结婚了,就有无数个烦恼。”“没升职时,只有一个烦恼;升职了,就有无数个烦恼。”……
当一无所有的时候,烦恼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无所有。而当有了“一”之后,就会生出无穷的欲望,于是,烦恼也成倍增加。从趋利避害的本性来讲,人们应该选择减少烦恼才对,可是,为什么单纯的只有一个烦恼的的人,偏偏要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跻身有钱、有车、有职位的更多的烦恼之中呢?
我觉得,真正的烦恼,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欲望本身。欲望没有错,一个没有欲望的人,是不会有所追求的;一个没有欲望的社会,是不会进步的。很多时候,欲望就是动力。而欲望掘造的一个深渊是,欲壑难填,唯有坠入这个深渊的人,才会永远不能满足,也难以摆脱各种烦恼的困扰。
所以,我们才有了另一个人生哲学:知足常乐。也才有了另一个为人处世的法则:舍得。生活其实很简单,唯不为欲望所困,才能不被烦恼所扰。
第三篇:感谢你的敌人美文摘抄
草原上的羊群因狼的存在而不断繁衍壮大。在现实生活中,要感谢你的敌人,你的进步和成熟是在与敌人的较量中逐步积累的。君不见,造物主从不让处处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的人成为栋梁,从不让没有困难、没有厄运的人成为伟人。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腹背受敌的则繁衍至今。大自然中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也得以体现。罗马帝国因没有了强大的对手而分崩离析,东方的强秦在统一不久就迅速覆灭,不能不说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敌人能激发你的生命冲动,敌人能使你沉闷死寂的生活荡出蓝莹莹的波纹。
没有敌人就没有人生的超越,没有敌人你的生命就会走向怠懈和没落。回顾走过的路就会惊奇地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的不是顺境和优裕,真正让你坚持到底的不是朋友和亲人,真正激励你、让你昂首阔步的不是金钱和荣誉,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打击、挫折或死神。
感谢你的敌人,是它们给你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春天。
第四篇: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美文摘抄
坏习惯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实际上,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压抑它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时,你不会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们、了解它们。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遍遍地刷新网页,同时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网页。
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令人烦躁和劳累的工作,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个人整天强迫自己完成这个义务,完成那个责任,那么,他就会发展出很多个与自己的主人格相敌对的次人格。从意识上看,这个人似乎很负责、很正常,但从潜意识上看,这个人的内心会有很多冲突。碰到这种人,心理咨询师就会尝试用“次人格整合法”对他进行治疗。这个方法的宗旨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它们当做朋友来接纳。
但多数人对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愤怒等情绪采取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比方说,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过你,要忘掉这种不好的感觉,对自己大喊几声“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行”等口号,用这种积极暗示压下内心那个无助而孤独的自己。这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会造成次人格与主人格的分裂。
次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了下去,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来一个大爆发。
第五篇:给敌人的瓜秧浇水美文摘抄
战国时,宋就在梁国一个边县当县令。有一天,负责治安的县尉气愤地报告说,楚国的士兵越界把辛苦种的瓜秧都弄死了,士兵们要求报复,也去把他们的瓜秧捣毁。
原来,这个县与楚国相邻,两国的边防士兵都种瓜,梁国人勤劳,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费力去浇灌,结果可想而知。楚国县令发现了这个问题,将士兵们一顿责骂,楚国士兵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把怨气都发泄在梁国士兵身上,说要不是他们把瓜种得这么好,我们怎么会挨骂呢?于是趁着夜黑风高,把梁国的瓜秧弄得乱七八糟,好多都因此枯死了。梁国士兵查觉此事,请求县尉让他们以牙还牙,把楚国的瓜秧也毁了。
宋就听了县尉的汇报,平静地说:“怎么能这样做呢?跟人结怨,是招致灾祸的根源。因为别人厌恶自己,就也厌恶别人,度量未免太狭小了!你们如果听从我的教导,就一定每夜派人偷偷地去浇灌楚国人的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国的士兵听从了宋就的劝导,经常利用晚上给楚国的瓜秧浇水。过了一段时间,楚国士兵发现自己瓜田的瓜长势越来越好,觉得很奇怪,就暗中观察,最终洞悉了这个秘密。他们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深为自己的臣民的所为感到惭愧,更为能有这样的友邻而感到自豪,于是“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从此,梁楚两国结成了亲密的联盟。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遭遇别人的不恭,此时最好的方法不是对等报复,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脚,而是像宋就所说的那样以德报怨,用温柔的爱心去对付冷酷的敌意。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付出温暖,就会收获更多的温暖;施以坚冰,只能得到加倍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