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经典名言

时间:2019-05-15 12:4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廷玉经典名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廷玉经典名言》。

第一篇:张廷玉经典名言

1、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2、幸灾不仁乘危不武。——张廷玉

3、“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张廷玉

4、富贵一时,名节千古。——张廷玉

5、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张廷玉

6、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张廷玉《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第二篇:竞选村主任自荐书张玉廷

张玉廷竞选村主任自荐书

尊敬的常渠村父老乡亲大家好!

讲正气 树新风 传递正能量

守法纪 讲道德 建设新常渠!

当我在婚礼现场听到婚礼主持人讲到“新郎新娘,请与爸爸妈妈面对而立双手握着爸爸妈妈的手,看看她们,两鬓斑白、长满皱纹的脸,布满老茧的手,她们还在为我们忙碌着”时刻我的泪泉水般涌了出来,是啊!看看吧!好好看看吧!他们赶上了一九四二、五八年、文化大革命„„是啊!我们老婆孩子热炕头时,他们呢!几十年的老铺盖,还暖和吗?他们是来到这个世上干啥来了“替我们受罪来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住楼房了,是他们这一代人把路给修好了,不要在等了,赶快尽尽孝心吧!不要到醒悟的时候,没有机会了,在外地上着班,突然接到族人打来电话,赶快回来吧„„

为了我们心能够安稳一些,良心能好过一些,兄弟姐妹们挑起我们的担子吧!担子很重、任务很艰巨,首先我们要有良心、爱心、热心、信心、恒心、决心去改变现状,只有我们共同奋斗,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我们就近工作才能做得到。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对我们村未来发展规划浅谈几个重点;百善孝为先、成事先做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居民环境等。

百善孝为先:

1、每年母亲节至父亲节时间段为“孝经传递活动节”。

2、评选孝道事迹,在村中重要位置公示事迹,对事迹发扬人奖励,并载入“常渠村志”,立后人学习之榜样。这是我们的责任。

成事先做人:

1、做人要以更高的标准自我约束。呼吁大家“日行一善、日进一步”每天要行善,每天要学习,能使我们村整体人品素质提高。

2、对影响力强、道德高尚者,发奖鼓励,并载入“常渠村志”让后人记住并效仿。这是我们的责任。

3、爱心传递,家是一个温暖又充满爱的地方,我们村也是一个大家庭。看到有人犯错我们要有爱心去提醒,并协助改正,看到别人犯错不去制止也是自己犯错,让大爱精神传递。这是我们的责任。

4、坚持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习总书记说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我们孩子的教育不能全部依靠老师们,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迫使我们提高道德素质。坚决杜绝违法、犯罪。

2、育才不能光看成绩,我们的孩子都要德才兼备,还要有理想,我们村未来需要他们。坚决杜绝未成年犯罪。

3、建立助学基金,四有青年、品学兼优学生、重点院校毕业后为我村做出贡献者由助学基金攻读。并载入“常渠村志”让学生学习。

4、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要有更高的素养,严格要求教师队伍,启用教师行为规范、并组织听课,庸人坚决辞退。教育者自身教育不够、误人子弟之师坚决杜绝出现,这是我们大家和老师共同的责任。评优秀教师,事迹公示于村中重点位置,并载入“常渠村志”后人尊仰。

经济繁荣昌盛

1、以酒为媒,扩大经济圈,建设原浆酒生产园区,成立原浆酒研发委员会,鼓励我们村酿酒技工共同研发原浆酒酿造技术并发扬光大。

2、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沿着酒祖大道种植高收益经济作物,无公害食品种植、养殖加工。

3、开发对仙古寨旅游,搞活死角闲置地皮,使宝地生金。原有老宅开发成名副其实的农庄小院,也是原生态旅游。

居住环境改善

1、鼓励我们住进生活综合化强的新型农村社区!

2、国家政策好,要对古寨以外危房进行修缮。实行安居乐业。

从群众来,深知群众呼声!到群众去,为群众排忧解难!

以人为本,事事明明白白!以酒为媒,使常渠经济腾飞!

我永远都不是最有实力的候选人,但我相信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大家!谢谢大家!

竞选人;张玉廷

2014年12月9日

第三篇:中药学(张廷模)讲稿

目录

目录....................................................................................................................................1 第一讲

绪言...........................................................................................................3 第二讲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9 第三讲

中药学的发展

(二).............................................................................14 第四讲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20 第五讲

中药材的储存.......................................................................................25 第六讲

中药的炮制:方法...............................................................................31 第七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37 第八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

(一)...................................................................42 第九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

(二)...................................................................46 第十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

(二)...................................................................53 第十一讲

中药的性能:归经

(二)...................................................................58 第十二讲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

(二)...........................................................63 第十三讲

中药的性能:毒性

(二)、小结.........................................................68 第十四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

(一).......................................................74 第十五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

(二).......................................................79 第十六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

(二).......................................................84 第十七讲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89 第十八讲

解表药的概述

发散风寒药概述...................................................96 第十九讲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

(一).....................................................102 第二十讲

发散风寒药:桂枝

(二)、紫苏、生姜...........................................108 第二十一讲

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113 第二十二讲

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 发散风热药概述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120 第二十三讲

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

(一).............126 第二十四讲

发散风热药:葛根

(二)、柴胡、升麻、淡豆豉

清热药概述.131 第二十五讲

清热泻火药概述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138 第二十六讲

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清热燥湿药概述.................................................................................................................142 第二十七讲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148 第二十八讲

清热解毒药概述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153 第二十九讲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160 第三十讲

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清热凉血药概述.................................................................................................................165 第三十一讲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171 第三十二讲

清虚热药概述

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177 第三十三讲

泻下药概述

攻下药概述

攻下药:大黄

(一).............182 第三十四讲

攻下药:大黄

(二)、芒硝...............................................................187

第三十五讲

攻下药:番泻叶、芦润下药概述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概述

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194 第三十六讲

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200 第三十七讲

祛风湿药概述

祛风湿散寒药概述.............................................205 第三十八讲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木瓜................................................................................................................................209 第三十九讲

祛风湿清热药概述.............................................................................215 第四十讲

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221 第四十一讲

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226 第四十二讲

利水渗湿药概述

利水退肿药概述...............................................232 第四十三讲

利水退肿药:薏苡仁

(二)利尿通淋药概述.........................237 第四十四讲

利湿退黄药概述

利湿退黄药:茵陈蒿、金钱草、虎杖.........243 第四十五讲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249 第四十六讲

温里药: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

行气药概述

行气药:橘皮.....................................................................................255 第四十七讲

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260 第四十八讲

行气药:薤白、柿蒂

消食药概述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266 第四十九讲

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 驱虫药概述

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272 第五十讲

驱虫药:鹤草芽、槟榔、雷丸、鹤虱、榧子 止血药概述

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血余炭.....................................................................279 第五十一讲

凉血止血药概述.................................................................................285 第五十二讲

化瘀止血药: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

温经止血药概述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

活血化瘀药概述 活血止痛药:川芎.................292 第五十三讲

活血止痛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299 第五十四讲

活血调经药概述 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304 第五十五讲

活血调经药:鸡血藤 活血疗伤药概述 活血疗伤药: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马钱子.................................................................................................311 破血消癥药概述

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311 第五十六讲

化痰药概述

化痰药:半夏.........................................................317 第五十七讲

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322 第五十八讲

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328 第五十九讲

止咳平喘药概述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333 第六十讲

止咳平喘药: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339 第六十一讲

安神药概述 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 2

........................................................................................................................................343 第六十二讲

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349 第六十三讲

平肝潜阳药概述

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珍珠母.....................354 第六十四讲

平肝潜阳药: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紫贝齿 息风止痉药概述 息风止痉药:羚羊角...........................................................................................359 第六十五讲

息风止痉药: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364 第六十六讲

开窍药概述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酥.369 第六十七讲

补虚药概述

补气药概述

补气药:人参

(一).................375 第六十八讲

补气药:人参

(二)、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381 第六十九讲

补气药: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388 第七十讲

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 补阳药概述

补阳药:鹿茸.......393 第七十一讲

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锁阳.........................................................................................................399 第七十二讲

补阳药:杜仲、续断、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核桃仁

补血药概述............................................................................................................................404 第七十三讲

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409 第七十四讲

补血药:阿胶、龙眼肉 补阴药概述

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玉竹................................................................................................................................415 第七十五讲

补阴药:麦冬、天冬、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420 收涩药概述

止汗药概述

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420 第七十六讲

止泻药概述 止泻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426 第七十七讲

固精缩尿止带药概述.........................................................................432 第七十八讲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概述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升药.................................................................................................................436 第七十九讲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442

第一讲

绪言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的老师,我的名字叫张廷模。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大约90个学时的时间(来)共同学习《中药学》。我们经常都听说在中医学当中,就是由理、法、方、药四个版块组成,那么这四者之间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由于学科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的“药”就是主要指的是《中药学》。作为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讲,对这四者之间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理法”这方面学得比较好,对“方药”缺乏很熟悉的了解,那么你诊断疾病虽然很正确,治法也很正确,但是这个“方药”针对性不强,那么临床的疗效(则)不好。那么反过来讲,只知道这个“方药”,对“理法”的部分掌握得不够,那么对疾病的诊断、对治法的确定,往往也是不很准确。所以理法方药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所以《中药学》和我们其他的中医类的学科一样,都是很重要的,那么大家都需要认真地学习。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主要是今后从事一些中药的现代研究,那么这个《中药学》这个知识是这个现代研究的基础,也是通过现代研究再回归到中药学的一个归宿。如果不很好的掌握《中药学》的一些知识,那么研究就背离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严格地讲就不是对中药进行研究,可能就是一般的植物药,或者所说的生药学的研究,所以这个对于中药学的专业来讲,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时间的关系,其他的我们不多讲。我们这一次讲课主要用的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的这个《中药学》,这

个《中药学》就是由我主编的,以这个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

现在就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一页,绪言部分。在这个绪言部分,主要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这三个术语的基本含义。

第一个是中药,什么(是)中药?那我们不管(是)学中医学的还是学中药学的,我们都要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中药?中药这个术语的出现,大概在清代的中后期,也就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国家传统用的这个药物统称为药。有时候也根据药物毒性的广义,广泛地存在毒性,所以也把这个药称为毒药,但这个比较少,在一般地情况下,都是简称叫做药。后来随着西方医药的传入,尤其是系统地传入以后,为了区别于西方这个医药(医学和药学)和我们传统的医学和药学(一词)区别,所以人们把西方传入的医学叫做西医,把西方传入的药学叫做西药,那么相对来讲,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这个医学就叫中医,中医学,那么传统使用的药物就叫做中药。虽然中药使用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怎样对中药下一个定义?就是什么叫中药?那么目前很少见到有人进行讨论。所以对中药这个概念的鉴定就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把中药的“中”理解为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就是中国的意思,就认为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那么这种说法它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个中药千百年以来,都是在我们国家的人们当中使用,它主要是出产在中国,这个是客观的事实。但是在这个中药当中,从古代开始一直就有外来药,它并不产在中国,比如说在中药当中的活血化瘀药当中的乳香、没药,它的原产地是在东非,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这样的一些国家为主产地,在汉代末期,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那么是由佛教把这两个药带到中国,当时不是作为药物使用,而是佛教作为一些宗教仪式使用的这种物质,或者把它作为香料这样子来使用,后来发现它是一个重要的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那么慢慢地就成为了中药,那么这两味药其实到现在我们中国也不出产,它的产地主要还是在东非这些国家。比如说西洋参,大家比较熟悉的西洋参,它主要是产在美国、加拿大这样的一些国家,我们国家过去不出产,也是近年来开始引种,象这样的情况在中药里面还比较多,也就是中药它虽然主要产在中国,但是不完全是中国出产的,也就是有外来的药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那么出产在中国的药物,它也未必是都作为中药使用,比如说现在常常用来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喜树碱,那么它来源于我们国家出产的紫杉或者喜树,从里面提取的这个有效成分,但是现在还没有作为中药使用,它也产在中国。所以中药主要产在中国,但不一定都产在中国,产于中国的药物它也不一定都作为中药使用。所以把中药称为产于中国的药,把“中”字作为地域性的概念来理解就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也不完全正确。再一种说法,中药就是中医使用的药物,这个(说法)在古代应该说完全正确,因为在古代就只有中医,当然他使用的药物都是中药,尤其是当代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从1959年开始,我们国家开设这个中医药院校,由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古代的这个中医完全的不一样,他除了学习中医、中药的整个理论和知识以外,也要用相当的这个时间来学习西医的一些理论或者西药的一些知识,所以在当代的这个中医师他可以使用西药。西医院校(也)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面也学过中医药的一些知识,所以在一些西医院的临床医生,他们在处方的时候,也常常使用中药,比如说一些中成药,那是经常使用的。所以在当代中药并不是中医使用的一种专利,尤其是我们现在除了中医、西医以外,还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的学生,那么是西医药和中医药的知识他(们)都有,所以两类的药物都在同时地使用。所以从当代的客观实际来讲,把这中药认为是中医使用的药物也有它的局限性。另外,目前还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中药是天然药,把中药和天然药物等同起来。所谓天然药物是和化学合成药物相对而言的。中药当然绝大多数是天然药物,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中药自古以来也不完全是天然药物,现在全世界都公认化学合成药的先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炼丹术,那么最早把炼丹术当中的一些合理的部分用于这个药物的生产,首先是中医中药,所以中药自古以来,除了使用大量的天然物品以外,并不排斥一些化学合成品。在古代主要是一些矿物药,比如说在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上,就记载了五毒之药,现代研究这个五毒之药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矿物药。那么目前在我们中药当中常常使用的,比如说铅丹、轻粉,这些都是属于化学合成药,中药里面从来不排斥它。所以它里面包含了一部分的化学药,它不完全是百分之百的天然药。另外,在西药当中,尽管现在是以化学合成的药物为主,但是有很多西药,根据《辞海》的鉴定,它也是属于天然药物的范畴。比如说最早的抗菌素青霉素,那么它是来源于植物的这个青霉菌当中提取,后来慢慢的再采用半合成,或者完全的人工合成的。另外,现代的一些生物制品,从分类来说,它也是属于这个天然药物的范畴,所以天然药和化学合成药不是区别中药 4

和西药本质属性的,那么两类药物当中,都使用天然药物和化学合成的药,只是主次不同而已,在中药当中主要使用的是天然药,少量的是化学合成品。在古代主要是矿物类的化学合成品,在当代比如说人工牛黄、人工合成的冰片,那么也发展到了植物药,甚至于动物药,也有化学合成的药物使用。另一方面,在西药当中,它显然是以化学合成药物为主,但是它也有少量的或者一部分的天然的药物,所以这种解释也没有揭示中药学的本质属性。什么叫做中药呢?我们一般认为就是我们教科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在教材的第一页的第四段,就所谓的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就是中药。这个药物不管它是天然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也不管它是出产在中国,或者出产在国外,当它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用中医药的理论来指导使用的时候,那么它就可以称为中药,如果它还没有用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和来指导使用,它不一定是中药,它可能是西药的一个原料药。另外,我们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除了中药以外,还有民族的医药,有些药物中医使用,民族医药也使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当中,它对这个药物的认识不同,可能它使用也有区别。比如说中药的一味药叫做诃子,那么中药是作为一种收涩药来使用,认为它能够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是用于久病体虚的咳嗽气喘,和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这样的一些病证,但是在藏药里面或者在蒙药里面,那么它把这个诃子称为百药之王,很多病当中都使用,认为它能够补虚强身,能够健胃,在这个不同的医学里面使用,它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又是中药,也是藏药,也是蒙药。又比如说麻黄,它以整个草质茎来入药的时候,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认识,它是辛温的,要给它定一个药性、药味,它是辛味的,属温性的,它主要是归肺和膀胱经的,它的功效是用于发散风寒、平喘止咳和利尿消肿,所以中医在临床上把它用于风寒感冒,或者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和水肿。那么按照这样的理论来认识麻黄,来使用麻黄,麻黄就是一个中药。如果是把麻黄作为一个原料来提取里面的生物碱,提取麻黄素,那么认为它是一个拟肾上腺素的药,是一个升压的药物,升高血压的药物,那么这样来使用,它就是一个把麻黄作为西药的原料,作为西药在使用。它物质是相同的,但是指导的理论不一样,在临床使用上也有区别。所以我们认为能够揭示中药这个术语的本质属性,什么叫中药?就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叫做中药。

我们在知道了中药以后,顺便再谈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草药,或者说中草药。关于草药出现在宋代,这个术语使用也是有八九百年的时间。在宋代这个中药是由国家专营,那么民间不得进行随便的这种交易,那么当时由国家专营的,在这个正规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那么它把它称为官药。相对于这个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有收载,那么就把它叫做草药。那么有的人说这个草有草粗的意思,比较粗糙,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高度,还不是很正规的这种中药,它是相对于这个比较正规的由国家专营的中药而言叫做草药。那么后来慢慢地就把一些中药书上没有收载,一些商业单位也不经营,主要是在民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和使用的一些药物,就把它叫做草药。其实中药和草药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草药往往是中药的重要的来源,中药从古代到现在,它的使用的品种不断地增加,从最早的中药著作的三百多味药,到现在的资源普查一万多种,不断地(在)发展,很多都是从草药里面慢慢的成为了这个中药。比如说中药里面很重要的、很名贵的一味药叫做三七,一个名贵的药物。在明代李时珍的时代,那个时候中药书还没有收载,一般的医生并不清楚,往往是在民间流传使用,所以当时这个三七也是一种草药,但是后来一旦发现了它的这个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或者止血功效以后,那么用中医的理论来整理,然后记载在中药书上以后,那么现在三七不但是一般的中药,而且是名贵的中药,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草药往往是中药数量发展的源泉,没有本质的区别。另外,草药在现代和当时的含义稍稍有一点变化,现在就说不管本草文献记没有记载,药书上有没有记载,就是说不太常用,一般的药物的经销部门不经营这样的药物都把它统称为叫草药。所以《神农本草经》上,两千年前的最早的中药著作,我们以后要讲,里面的很多药物,应该说是经典药,这个经典上收载的药物,很经典。比如说什么石龙芮(毛茛)或者这样的一些药,现在很多早就沦落为草药了。因为现在一般不太常用,药店不经营。所以这样子中药和草药就更没有很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中药和草药对立起来,其实它都应该统称为叫中药,那么这个就是第一点关于中药这个术语的含义,那么要同学们掌握的就是那一句话,什么叫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的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叫做中药。至于前面讲的其他的一些问题,是帮助大家对这个术语的一些理解,避免在见到的时候,就是出现一些不是很准确的一些解释,主要起这么一个作用,供大家参考。

第二个术语就是中药学。中药学就是在我们这个教科书的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中药学的解释。5

那就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就这样一句话,就是关于什么叫中药学,中药学是一门学科,也可以说是一个著作,比如说我们下面要讲的这本书,就是这个著作,那么这个著作和学科它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个学科的一些知识那它要通过《中药学》这本书作为载体,才能够进行交流。所以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门学科,也是一个专著。这个术语主要就记住这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大家要注意,在古代的中药学,那是包罗万象的,那么我们在它的含义里面,谈到的它的来源,比如说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什么品种?怎样采收、怎样加工炮制、怎样制剂?或者怎么样保管、贮藏?还有什么性能?有什么功效?临床怎么使用?它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不良反应?有没有毒性?等等这样的一些知识,都要全方位的研究,是综合性的,古代的这个中药学,那么是古的、是综合性的。现代由于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飞跃发展,那么各种学科相互的渗透、相互的结合,中药的分支学科就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分化,有专门研究中药它的品种来源的,比如说《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有专门这个鉴定药材真伪优劣的《中药鉴定学》,有专门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的《中药化学》,有研究中药炮制方法、炮制理论的《中药炮制学》,有研究中药制剂的《中药制剂学》,有研究中药药理毒理作用的《中药药理学》,甚至还有《中药养护学》,中药生产的、营销的,很多这样的一些分支学科的专著,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分化,而且不断深入地发展,所以这样子就产生了狭义的中药学。所以古代的中药学是广义的,是包罗万象的,凡是与中药有关的知识都是属于中药学研究的范畴。那么在当代的中药学,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这个《中药学》,相对来讲就是狭义的。那么它研究的主要是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一些常用中药的这个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这样的知识为主体的,所以现在这样的狭义的中药学逐步地就有改称临床中药学的这个趋势。所以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学科目录当中,那么中药学是作为一个一级学科,这个就是包罗万象的,包括我刚才讲的《药用植物学》或者《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等,这些都包括在里面。至于这样的中药,就一般所说的大中药学,就是一级学科的中药学,在学科目录当中。但是在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当中,又有一个中药学,那么这样子就容易产生一些混淆。所以近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时候,就把狭义的中药学改称叫做临床中药学。所以我们以后学习的现在这个中药学,可能就称为这个临床中药学了,现在正在主编的这个长学制,就是七年制,或者如果要开八年制,或者在中医院校里面还要开设一种四加五模式的这种学制教育。什么叫四加五呢?就是在以理科、工科为主的本科毕业生,就是四年制的本科毕业生当中,再招收一部分同学学中医,再学五年,前面他经过了理工科的学四年制的这个学制的学习,然后再用五年的时间来学习中医,这样子的这个模式叫做四加五。那么这样的模式使用,包括七年、八年、四加五这种模式使用的中药,现在基本上已经编(写)完,就叫做临床中药学。但是这个名称,目前也有一些争论,有的认为应该叫临床中药学,有的应该叫中药临床学,后者它有这么一个观点,就说你前面讲的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那么都是以中药在前面,《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那么你这里又来个《临床中药学》,和其他的就不一样,应该叫做这个中药临床学,当然究竟叫临床中药学更好一些,或者叫做中药临床学好一些?那么目前还是一个探索的阶段,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得到解决,但目前基本上是倾向于还是叫临床中药学。因为它是以中药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用药为核心内容的这样的一个分支学科,那就是我们要学的这样的一门课程,这个中药学,所以这个供大家参考。就是中药学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别,我们要学的是狭义的中药学。那么整个这个在中医药院校的高等教育当中的,中药学专业的同学学的很多课程实际上就是广义的中药学,这是第二个术语。

第三个术语,本草,就是什么叫做本草?这个本草这种称谓大致出现在汉代,汉代的初年就使用比较普遍。所以过去凡是介绍中药的专著,那么都称为本草,或者本草学,比如说我们后面要涉及到的《神农本草经》里面有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所以在古代这个药学专著一般把它叫做本草,或者叫做本草学。那么介绍这个收载中药知识的专著,为什么叫做本草呢?前人没有清楚地告诉后人,他为什么要把这个中药的专著叫做本草?所以后人有很多猜测。那么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蜀本草》的作者韩保升,那么就有这样的一句话,“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药中草类为最众也。”就他的意思就是中药当中,草类数目最多,也就是说中药它有植物药、有动物药、矿物药,但是其中的植物药占绝大多数,所以把它称为本草,就是有以草类、以植物类为主,或者为本的意思,那么尊崇这种说法的人占绝大多 6

数。但是也有的人认为,这个“本”应该作为一个动词来解释,比如说在这个《汉书·艺文志》给经方下定义的(时候),“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这个“本”它就是依据、研究,那么我们今后要学《内经》里面什么《本神》啊,这个“本”它都是作为动词解释,就是研究,或者依据这样的一类的意思,那么也有一部分人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比较少一些。在当代更有人提这个本草,那么就说古人可能命名的时候,那个思维是非常简单,草就是一般的草本,或者就(是)根,本就是指根,本草就是专门收载根根草草的这样的一些物品的一个专著,那它的依据,比如说什么针灸,什么推拿,那么推拿就是用手推一推,拈一拈,摸一摸,把它这门学科那么就叫做推拿学了,针灸用的是针、用的是灸,这种基本的方法,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当然这个可以说是一种观点吧!尽管有很多观点,但是以草为本的这种观点,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另外,有的人把这个本草和中药等同起来,认为本草和中药、药材、药物是同谓语,这个赞同的人比较少,这个在学术上还值得探讨,因为他们认为,比如说就是《新修本草》,那么里面这个本草实际上就是指的是药物,是药物的一个同谓语。那么刚才我举的韩保升的“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以草类为最重”,那么这里面的“直云本草”,那么这个本草它也是有药物的意思,这个比较牵强。但是现在在有的教材上,或者一些专著上有所反应,这个再值得进一步的商讨。我个人的观点,那么这个本草是指的这本书、这个专著,是这个著作、是这门学科,而不是指的中药,这个是不同的。再一种观点,就说中药(学)和本草有一定的区别,虽然都是指的专著,但是认为本草是古代的药书,中药学是现代的药书,因为现代在古代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比如说现代的中药学,有植物的来源,它有什么拉丁名,还有什么现代的一些研究等等,那么比古代的本草内容更加丰富,和现代一些科学知识更加紧密的结合,所以就认为本草是古代的药学。那么中药学是当代的这个药学,把它这个截然分开,其实这种截然分开也是有一定的问题,因为本草学本身就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都在发展,它并不是停滞不前,它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本草学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它都和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一些科学技术,在这个本草学里面,那么我们在当代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那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把两者对立起来,或者把它截然分开,依据是不充分的。另外有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没有把这两者分开的必要,就是上一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在全国编写了一本能够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中药学的大型的著作,这本著作的名称叫做《中华本草》,它就是当代最高水平的最全面的一本中药学,它都可以叫做本草,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中药学和本草没有去人为的区分古今的必要性。所以应该说本草就是中药学的古代称谓,或者说古人把中药学常常叫做本草,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区别,所以这个本草和中药学应该说是一回事。在绪言当中主要要大家就是了解这三个术语。

中药指的是中医治病的客观的物质,比如说人参,就是人参这个植物,它用根来入药,这一类的是中药。中药学和本草,或者也叫本草学,是指的这个学科,指的记载这个学科知识的一些专著。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这是绪言里面根据我们教科书要大家了解的,就是这三个名词术语。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在了解了中药、中药学以后,(再了解)中药学的教学的要求,我们在今后《中药学》学习的大约九十个学时的时间里面,那么我们主要要掌握《中药学》总论当中的性能,就是第四章,掌握性能和第五章当中的配伍和用药禁忌,在总论里面要掌握的就是第四章性能和第五章的第一节、第二节。另外在各论部分,那么我们这本书一共包括附药在内,有四百多味,将近五百味的药,那么我们在这个具体的药物当中,要掌握重要的,或者有代表性的,有些药物虽然不重要,但是它在某一类药当中,它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说峻下逐水药,那么现在一般临床很少用,因为它泻下非常峻猛,但是里面它代表了一类药物,里面可能有个别药物也属于这个掌握的药,那么这个要掌握的药大概有一百四十味药。请同学们注意,中药一般习惯上不说多少种,当然说多少种药并不错,就是说一百四十种要掌握,这个完全不错,但是传统习惯上更多的讲的是一百四十味药,这个我们后面要讲,因为它一味药往往不是一种植物,比如说植物药,它不只一种的来源,它只是不同的品种,但是它的性能、功效比较相似,它作为一味药使用,所以这是专业用语的一个习惯,大家应该了解。比如说我们今后开处方,这处方有五味药组成,那八珍汤有八味药组成,十全大补汤有十味药组成,这个更多的是讲的味,所以我们这里是要掌握一百四十味药物。那么这个一百四十味药物它又分属在不同的章节,这个章又是按主要的功效分类,所以每一章前面都有一个概述部分。在我们这个教科书上,这个概述部分就分了五个栏目,有五个标题,来进行介绍。一是含义;二是功效与主治;第三 7

是性能特点;四是配伍应用;第五是使用注意,这五个问题统称叫概述。在这个概述当中是讲的这一类药的共性的问题,那么掌握了概述,就掌握了这一类药的共性,就可以对学习这一个章节的药物起到一个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这样一个学习的效果,所以这个也是要求要掌握的。

掌握的药物,要求掌握就是它的功效、性能、应用,包括了一些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为什么要加上一个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呢?因为任何的中药的用法,主要都是汤剂口服,如果在用法里面写个煎服用多少?这个就不特殊。那么有有的使用注意,它是一类药,比如说清热药,它治疗热证的,那么对于寒证它不能用,寒证要注意不宜使用,那么这个就是在概述当中要掌握的共性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药物后面就不需要掌握了。所以我们就提只掌握特殊的使用注意,在同类药当中,其他相似的药物都没有这个要求,但是这味药有这方面的要求,这个就比较特殊。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消食药,消食药里面有山楂、有神曲、有麦芽、有谷芽等等几味药,那么麦芽下面有一个,这个授乳的妇女不能使用,那么其他的药都没有,在同类的药当中,对于这味药又要求了,那么这就是特殊的使用注意,那么这个就是都属于要掌握的。所以掌握的内容,那么在各论部分就是一个概述,概述当中尤其是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然后有一百四十味药物,要掌握它们的功效、性能、应用、一些特殊的用法、特殊的使用注意。

第二个层次就是熟悉,要求熟悉。熟悉在总论部分,就是第三章炮制,要熟悉炮制的目的和主要的炮制方法,另外要熟悉中药应用当中的中药的剂量和用法这方面的知识,就是第六章的第三节、第四节,在总论当中都属于熟悉的。那么在各论当中,就是要求熟悉九十味比较重要的药物。熟悉的药物和掌握的药物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呢?那么熟悉的药物不要求性能,只要求它的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那并不是说今后大家在临床用药的时候,熟悉的药就可以不管性能,同样的用药的时候,是要认识它的性能。我们现在这个中药因为学时有限,我们说通过掌握的药物作为这个样板,大家来了解中药的性能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它和功效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那么我们通过一百四十味药,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内在的联系,我们怎样去分析?怎么样去认定?我们只是说在今后在考试的时候,不考这个药(物)的性能,但实际上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同样的知道它们的性能,这主要是减轻在学习阶段的这个压力和减轻考试的时候,缩小一点范围,降低一点难度,这个主要是从教学这个方面来考虑的,并不是从应用的方面。另外,在了解的部分,一个就是刚才讲的绪论,这个作为常识性的了解,不然你学了中医、学了中药。什么叫中药、中药学、本草?你都不知道,这个要有个清楚的了解,作为一般了解。另外就是总论的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这个就作为本草的历史,也是作为常识性的了解,这个具体地了解我们讲那一章的时候再说。另外在这本书上,新增加了一章,中药的作用。这个中药的作用里面最重要的是中药的功效,那么中药的功效是中药基本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从古到今,都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内容,那么在中药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因为对中药的功效的研究没有高度重视,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我们现在的中药,今后要学习,是以功效为核心,学习具体的药物,所以这个中药功效的理论相当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的中药教科书,那么我们在这个高等中医药教育当中,从一版教材一直到现在的七版教材,都缺少这一部分,那么在这个教材当中,是首次从理论上提到了中药的功效问题,因为是第一次提出来,所以仅供参考,可能在以后的教材当中,要逐步加强这一块,所以这一次把它放在了了解的这个范围里边。另外,包括中药的品种、产地、采收、贮藏,这个作为临床医生来讲,这个他又不直接的参与这些工作,所以也作为常识性的了解。那么对于药学专业来讲,可能根本就不讲授,因为今后他有,比如说讲品种的有《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或者《中药鉴定学》,这样的一些课程来完成,所以这个总体来说也是作为一个了解。另外在各论当中,概述当中的含义,一般是了解,因为那个很简单,那么在具体的药物,也是了解九十味药,了解的药物和熟悉的药物比较,那么就是应用部分要求更低一些,只要求一个主治,它有什么功效?能够治什么病?那么通过前面的掌握药和熟悉药(的)学习,那么对于这个不太重要的了解药的应用,实际上你可以举一反三,通过学习,你自己可以深入下去。所以这个要求的时候就不要求这个应用了。所以总体的这门学科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这样分三级,掌握、熟悉、了解。那么掌握的也是考试的重点,那么每一次考试,包括《中药学》学习完了以后的课程考试,以及以后国家组织的各种考试,现在在考试大纲当中可能都明确地要求,考试的内容它占的分值,那么掌握的部分不少于百分之六十,所以也是我们讲授和大家学习记忆的重点。那么熟悉的一般在百分之三十的内容左右,了解的在百分之十左右。那么了解了考试的要 8

求,再来了解学习的三级要求,那么对大家学习过程当中(会)有一定的帮助。好,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二讲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中药学的发展

(一)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药学》的绪言部分,在绪言部分我们只要求大家对三个名词术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一就是中药,第二中药学,第三本草,我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对这三个概念已经基本上清楚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介绍《中药学》的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的前面是总论,现在介绍总论的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这一章在教学大纲里面是作为了解的,作一些常识性的了解。在这一章里面有两节,第一节是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这一节原则上是同学们自己看,这个就是作为参考的,一般不会考试,作为最基本最基本的了解。那么(如何)了解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呢?它是来源于我们祖先生活和生产的实践。这个就是通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个传说就反映出了,一个是来源于实践,而且这个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很多的坚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天还要遇七十毒,以身试药,慢慢地才发现了中药。而且发现了以后,知识的积累是从零星的、分散的、口耳相传,然后到比较集中,到文字记载。同学就了解这么一个初步的积累的过程。那么在这一章当中,重点在第二节,就是中药学的发展。在中药学的发展当中,主要要求(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那么了解到什么程度?就是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它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比如说《新修本草》,大家就了解它是唐代的,不要求具体到哪一年,只是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这个要求是很简单的。如果有作者的,作者是谁,能够把它对应,联系这个对应关系。那么有的本草是没有作者的,就不要求。一个是成书的大的历史时期,第二个是作者,第三主要的内容,第四主要的学术价值,尤其是主要的学术价值。每一个本草一般就是那么二三条有文献方面的价值,有实用方面的价值或者理论方面的价值。这一节的主要的内容就基本这样要求。下面我就具体的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第一秦汉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有时候简称《本经》或者《本草经》。那么这一本书具体成书在什么时候?在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我们的教科书最后认定它不晚于公元二世纪,就是在东汉的末年。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神农本草经》本身就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可能不是一个人,不是在一个时期形成的,但是它最早不会早于东汉的初年。因为在《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图书目录里面没有《神农本草经》,也就是说它不会早于《汉书艺文志》,不会早于东汉的初年。那么最晚呢,它不会晚于张仲景,因为在张仲景使用的很多常用的药物,比如说生姜、竹叶这一类,《神农本草经》没有收载,如果它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后成书,张仲景使用的药物,他肯定要全面的收载,所以他应该早于张仲景,那也就是在公元二世纪以前。所以初步的我们就说它是秦汉时期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本草。如果要进一步了解的话,它不晚于公元二世纪,就掌握到这样一个程度。那么《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谁?不知道。神农是假托的,正如《淮南子·修务训》上说的:当时“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人说”。就是说当时的社会风气,自己不能署自己的名,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必须假托传说当中的一个人物,那么这个《神农本草经》就是假托的古代的神农,这样子编的一个本草学的专著。所以这个作者,不要求。那么它的基本内容呢,《神农本草经》它分总论和各论,各论收载了365味药,按照毒性的大小或者按照补虚和祛邪,把它分为上、中、下三品,也就是分为三编。上品的药120种,这120种一般是没有毒的,当然是不是真正没有毒,是当时的分类的标准,比如说现在我们就发现里面有的是有毒的,但在当时是认为没有毒的,120种,认为可以长期服用,可以补虚的这个称为上品,也就是在上编。下品一般是有毒的,主要用于祛邪治病的125种。介于这两者之间,可能有毒,可能没有毒,既可以扶正,又

可以祛邪的120种,作为中品。整个书收载了365种药。当时的药物完全不止365种,因为是当时受道家和方士的影响,就是应周天之数,就是说地球绕太阳一圈,一年365天,每一天一味药,所以应周天之数,只收365味药,这就是《神农本草经》药物的总数的来历。只有这么多。那么另外就是相当于总论的部分称为序例,这个序例一共只有13条。

次序的序,例子的例,序例。《神农本草经》的序例一共有13条,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论部分。讲述的是《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东西,这个我们后面还要讲到,有13条序例。另外收载的药物是365种,这365味药就是把它分为上、中、下三卷或者上、中、下三品。那么它这个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是毒性的有无;另外一个,有的说是功效,是补虚或者祛邪,有的说是一种性能补泻,都有自己的道理。这个作为基本标准。那么一般把没有毒性的,长期服用对人体没有明显损伤的,一般是用于补虚的,把它列为上品,这个有120味。当然这120味是不是真正的都能补虚,是不是真正的都没有毒性,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他当时制定的标准是这样。没有毒性的,可以长期服用,不会伤人的,主要是用于补虚的,作为上品。下品一般是有毒的,不适合长期服用的,主要是用于祛邪治病的,驱除寒热邪气,祛癥积、郁积的,就是治病的,这125种作为下品。介于这二者之间,可能有毒可能没有毒,既可以用于补虚,也可以用于祛邪的一些药物120味,就把它列为中品。整个书的内容大概就这么一个情况。那么具体的药物,先是药名,药名下面有性味,性味下面有功效主治,这样的一些内容。它因为是写在木简上,所以内容是比较精炼,文字也比较少。《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对我们今天有什么价值呢,应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学术价值。第一个学术价值就是文献学方面的,就是我们在教科书上第五页的第二段的第三行谈到的,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既然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不但是研究当时药物情况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因为《神农本草经》的药物下面有很多疾病的名称,这个对于研究当时的医药情况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所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于研究秦汉或者秦汉以前的医药的情况,那是非常珍贵的。这就是文献学方面的价值。那么大家要注意理解这个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这样一句话,第一个是现存的或者说我国现存的,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历史上真正最早的。在《神农本草经》以前肯定还有更早的药学专著,这个现在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还能够发现一些这样的书的名称。比如说文献里面记载淳于意得到的《药论》,这个就是一部药学专著,这个是没有争论的,它早于《神农本草经》。但是这些书的内容是什么?一无所知,现在只知道书名,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在前面就加了一个修辞词。是现存最早而不是真正的最早,只是保存下来的本草文献当中,这是一点,注意。第二是药学专著,至于记载了中药,而且记载的中药品种不少的书,在《神农本草经》之前的也不少。比如我们刚才在讲中药知识的积累的时候谈到的《山海经》、《诗经》,甚至于《五十二病方》。尤其是《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药物二百多种,数量也很大。但是它不是药书,不是中药学的专著,也就是说它不是本草书,《五十病方》是一个方书。那么其余的呢,与医药无关的一些著作。所以我们是讲的药物学专著,所以要把这个基本的一些概念搞清楚。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医药的一些重要的资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这一段文字的第五行的后面,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就是《神农本草经》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或者中药学理论或者说本草学理论的基础。这个主要体现在《神农本草经》的序例里面,我们书上谈到了在这个序例里面,药物要注意它的采造时月,就是它的采收加工要注意,这个我们后面要讲,要注意它的时间性。真伪陈新,要注意它的品种是否正确,药品储藏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注意。尤其是中药基本理论就是我们后面第四章要学的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我们现在一般要讲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四气,第二个内容五味,第三个归经,第四个升降浮沉,第五个毒性,或者又叫有毒无毒,这样五个方面,主要的五个方面。但是在《神农本草经》都有中药最基本的性能理论,这(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这五个重要的理论,它当时提到了三种,一个提到了四气,药物有四气,而且《神农本草经》在每个药后面一般都标明了它的四气寒热温凉,当然没有凉性。寒性、温性,我们也是在讲四气的时候再说。标明了它的药性。药味,到底是酸的、苦的、辛的,这样的一些药物的味,四气五味。另外有没有毒性,因为它分类三品本身就是按照有毒无毒作为一个标准,所以毒性总结出来了。另外的两个理论呢,归经和升降浮沉,它也是从产生到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成为一种性能的理论,应该说成熟于金元时期,这个归经和升降浮沉。所以我们这里是初步奠定了,初步,因为它只是把主要的理论提到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对这一点也是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过去在有的考试当中,也考过这样的 10

这种多选题。比如说《神农本草经》确定的性能理论有以下哪些,就把五个方面的中药的性能的理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列出来,有的同学就不能正确的选。其实我们的书上讲得很清楚,那《神农本草经》提到的总结的性能理论是三个方面,就是气、味和毒性这三个方面。在我们书上也说得比较清楚。另外配伍法度,就是中药的配伍,《神农本草经》提到了有七情,这个我们在总论里面还要讲,就是说中药药与药之间配合起来用有七种情况。这七种情况可能是增加疗效,有的是降低疗效,有的是降低毒副作用,有的是增加毒副作用,这样一些。尽管当时的文字比较古朴,但是现在药的配伍还没有超越《神农本草经》所总结的那几种情况,药与药之间同用以后,要不就是增毒减毒,要不就是增效减效,或者说互不影响,这么几种关系。应该说《神农本草经》的概括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这么二千多年了,到现在就包括西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也不过如此,只不过它的表述的文字不同而已,但它内容的实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书上谈这个配伍的法度,也是总论里面今后要学的重要的内容。比如说还谈到了药物对剂型的选择,在《神农本草经》的序例里面就言简意赅的提到了药物有宜丸者,就是有的适合作丸剂;有宜酒渍者,有的药适合用酒来浸泡,酒渍,那个三点水一个责任的责;有适合于水渍者;有的适合于汤煮者,就是说作为煎剂,用水来煎煮;有的是兼宜的,有的是不适合作丸剂的,有的是不适合作酒渍的,有的是不适合作汤剂的。那么用现在的观点来说,这个就是药剂学当中,药物对剂型的选择。比如说有的药它的有效成分,如果它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酒精,溶于酒,那当然它既可以煎煮,做为汤剂,用水来作为溶媒;也可以泡酒,作为酒剂,用酒来作为溶媒;但是中药里面有很多的药它的有效成分不能溶于水,它是非水溶性的。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峻下逐水药当中的甘遂、大戟,或者以后要学的清热药当中的青黛,以后要学的琥珀等等,很多药。这些药的有效成分它不能溶于水,它不能作汤剂。所以《神农本草经》就提到了有的是不能水煎,对现在的制剂,包括我们临床医生在临床处方,都非常有指导价值。所以现在比如说我们中药一个处方,把这个复方要搞成一种中成药,那首先要分析它主要的有效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效的化学成分是哪一类的?是水溶的,醇溶的?或者怎么,来确定它提取的工艺,进行工艺的筛选。现在也是新药开发当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在《神农本草经》就提到了。但是《神农本草经》仅仅的提到的是药物的理化的性质对于剂型有选择。另外患者的病情,对剂型还有选择,这个病情的缓急轻重不一样,所以后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就加以了补充,还有这个要考虑病对剂型的选择。实质上这些在本草文献里面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们这里也是一个初步奠定,它是从一个侧面强调的药物这个部分多一些。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开处方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的遵守,希望同学们以后要搞清楚,有的药是不能作汤剂就不能作汤剂的,比如说清热解毒药的青黛,它就是不溶于水,有效成分,那作汤剂,那就是浪费了药。但是我们现在临床见到把青黛作为汤剂的煎煮的比比皆是,当然它有客观的原因。我们在介绍青黛的时候还要讲这个客观的原因。有的是亟待于解决的。另外在我们的中药教科书上,在我的印象当中,好像是从二版、三版教材就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七版教材,我们今后的开窍药当中有一味药叫做苏合香,苏合香后面不作汤剂,宜作丸散。苏合香是不能作散剂的,也不能作汤剂,因为它有效成分是非水溶性的,它不能作汤剂这是对的。苏合香可以作丸剂,也可以作酒剂,它能够很好地溶解在醇里面,但是它不能作散剂。但是在这教科书上呢,一直在二三十年内教科书互相抄,都是说宜作丸散。为什么苏合香不能作散剂?苏合香的药材是一个半流体状的药材,它是稀的、软的,就象那个冬天的蜂蜜,那当然比那个(蜜)还要成形一些。它没有办法粉碎,不可能干燥,那干燥它整个药性就失掉了。所以就包括教科书上讲的,写上的苏合香作散剂也是错误的,也是违背了要考虑药物对剂型的选择。但这一类的例子还是很多的,以后在具体的药物当中可能还可以给同学们举一些。象这样的一些内容,应该说都是中药的基本理论,这个基本理论最初就是由《神农本草经》开始奠定,所以我们说它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这个就是理论上的价值,对于我们中药学。第三点,就是这一段当中的倒数第三行的最后一句话到下面一行的一句话,《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就是经过了一二千年,《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一些药物它的功效主治现在还在用,仍然非常有效。我们今后学的这个教材,比如说解表药,我简单的数了一下,大概一共有27味解表药这第一章,这27味解表药当中好像只有七味药是后来的本草收载的,其中20味都出自《神农本草经》。那么从解表药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发现,《神农本草经》的药到现在也是我们临床的常用药,我们整个这个教材上我们要学的320味药左右,至少一半以上都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它的实用价值可见一斑。比如说《神农本草经》记载丹参,能够除烦满,胸中 11

满闷,心烦,在现代用丹参来治疗冠心病,当初就是根据这几个字。这样子慢慢发掘出来,现在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胸中烦闷、心绞痛这些(症)常用的。至于我们书上谈到的什么黄连治疗痢疾,麻黄平喘,茵陈蒿治疗黄疸,半夏的止呕,苦楝的驱蛔虫等等,我们今后通过具体药物的学习,这个就更多了,我们至少要学100多种《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所以《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就是一个文献价值,那就是最早的,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第二个就是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中药理论的基础;第三个就是实用价值,它收载的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有效。这个是书上的内容,我们就主要要求大家了解这样一些基本的内容。我补充一点,补充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就是关于《神农本草经》的版本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过去是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汉字,那个册字,一册书,二册书,那个四竖就是很多简,中间那一横就是把简串起来,那个叫韦,我们下面要谈到,那个用皮做的,所以那是一个象形字,册字。那不便于保存。所以《神农本草经》可能最晚在北宋初年,原书基本上就亡失了,见不到了,那么我们现在见到的《神农本草经》都是从南宋开始,南宋一个叫王炎的人开始,就从古书里面,古代的文献里面把《神农本草经》的资料收集起来,重新整理也就是一个辑复的过程。因为王炎的影响不大。明代卢复也开始辑复,当然也没有很大的影响。辑复很有成效的是清代,清代比如说顾观光、黄阖运、孙星衍有很多,但是比较好的就是孙星衍的。国外有日本的森立之(等),这些也有几本。现代,比如说曹元宇、王筠默等等,也有不少的学者进行辑复。由于他们各人占领的资料和角度或者学术观点或者辑复古代文献的水平,这些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内容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我们今后从事中药研究,要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原文,一般要注明是谁的,谁辑复的《神农本草经》,要说明它的作者或者版本,不然的话另外的人从另外的版本来翻怎么会不一样呢?或者不完全一样,就会出一些问题。所以这个是对使用《神农本草经》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神农本草经》由于当时的文字比较古朴,因为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文字也不能多,也非常精炼,也非常古朴,所以要正确的对待《神农本草经》上的一些比较古朴的文字。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比如说有一味药叫做莨菪,一种茄科植物,莨菪。另外有一味药叫做麻,就是大麻,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火麻仁的幼嫩的花絮或者果絮,这个来入药的时候,那么这样两味药下面,它《神农本草经》就有多食,见鬼。好像用多了,吃多了,要见鬼。过去常常有人就用这样的内容来批判或者批评中医中药,说它不科学,怎么见鬼之类的话都在中药书上出现。其实这个是非常珍贵的本草文献资料,它就是用了这两种药量大了以后的一种中毒的表现,是一种幻觉,产生了幻视。因为当时没有什么幻觉、幻视这一类的语言来描述,在当时古朴的用语的情况下,它只能说量用大了要令人见鬼,看见到了一些不实在的虚无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对两个药物毒性反映的最客观的一个纪录,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不但不应该谴责,我们还应该加以发掘,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研究。象这样的例子也是常常会有的,所以要正确对待里面的一些内容。第三点当然我们要承认它有不足的地方,有它的历史的局限性。因为《神农本草经》明显的受到了道家和方士的一些思想的影响,首先《神农本草经》为什么收药365,从现代的研究,到了东汉时期临床用的药物远远不止365味,为什么只收365味?这个就是受道家和方士思想的影响,那就是要应周天之术,什么周天之术呢?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要365天,每天一味药相应,只收365味药,以成周天之数,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局限性。另外由于受方士的影响,当时很多的矿物药,都认为能够补虚,对身体有好处,对它的毒性忽略了或者没有发现,造成了一些很消极的影响。所以《神农本草经》上品的第一味药是丹砂,就是朱砂,以后要学硫化汞就是有毒的一种矿物药,而当时在《神农本草经》把它认为是无毒的,而且排在上品之首,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形成的一些局限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它。这是关于秦汉时期和《神农本草经》的一些情况。

第二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代表性的著作,是《本草经集注》。有的在前面加上一个“神农”,没有的,原书就叫《本草经集注》,不是《神农本草经集注》。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只要求大家记住是南北朝时期就够了。那么具体在南北朝的什么年代,这就不需要记,哪一年就更不需要记了。它的作者就是我们书上在第五页的,这一段,三国两晋南北朝下面的第二段,陶弘景,作者是陶弘景。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一个人物,他不但是政治家,在佛教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一些研究,也是一个医药学家。《本草经集注》的基本内容,它收载的药物就再来一个周天之数,就是365味乘2就是730,这个很好记,两个周天之数。在序例部分,他把《神农本草经》的序例13条详细的加以注释,丰富了很多。而且增加了很多制药、炮制、配方、药材识别方面的一些内容,所以使序例的内容就更加的翔实更加的丰富。比如我刚才说的《神农本草 12

经》只强调了药物对剂型的选择,陶弘景觉得不够就加上了病证对剂型的选择。比如说病情比较急的,需要适合于汤剂;一些慢性病最好使用丸剂,这样的一些内容作了一些补充。尤其在药材的真伪鉴别,陶弘景非常有功劳。比如说苍术与白术,怎么区分?怎么样的来鉴别?当时有的人就用皮蛋蛋白部分拿来造假的琥珀,把它反复地煮反复地晒,最后有那种类似于金属光泽一样的亮亮的又象琥珀的颜色,实际上(是)假的。陶弘景就指出了怎么来鉴别它是假的?一煮,水一煮就变软了。另外比如说有的肉苁蓉,用松树嫩的尖来造假,他也有鉴别的一些方法。尤为可贵的在当时有两味矿物药,硝石与芒硝,一般认为,芒硝我们现在就是又叫水硝,它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钠;另外一个硝石又叫火硝,它的化学成分硝酸钾。从外观上很难鉴别,当时从名称和实物都常常发生混乱。陶弘景当时就指出怎么鉴别呢?强烧令紫焰起者,就是硝石。强烧就是用很高的温度来烧灼,能够发出紫色的火焰的。这个在当代的化学上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焰色反应,在中学的化学里面都要学。在当时陶弘景就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化学鉴别的一些技术,在世界的化学史上应该说都是值得抒一笔的。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象这样的内容就是在对于药材真伪的鉴别,补充了《神农本草经》的不足,有很大的实用性。整个《本草经集注》它有三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就包括整个《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在当时整个《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它是用红色的笔来抄写的,把它抄在简上或者丝绸或者纸上。就是朱书《本经》,用红色的,墨书《别录》,就是《名医别录》。从《神农本草经》形成以后,东汉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很多医药学家,就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内容,就是一些文献上说的“附经为说”,“附经”就是依附于《神农本草经》来发挥自己的观点,增补自己的内容。这些附经为说的内容,后来陶弘景把它整理出来就叫做《名医别录》。《名医别录》的内容就用黑色的笔来写,叫墨书《别录》,把它区分开来。我们今后如果翻阅这个《本草经集注》,现在的就是后世就是一个白的字,阴文,我们讲《证类》的时候再说,后面黑体字,夹在中间有很多小字,这个小字就是陶弘景的注释,所以他称为集注。加上雷公《药对》的内容,所以他整个这个书前面的所谓的朱书的部分,就是我们以后见到的《证类本草》的白的大字,因为它是那种阴文,就是我们那图章,把字的部分把它刻掉,把它印出来,那就是周围是黒的,那字显出来是白的,那种白的字那就是《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下面的是黒色的字体同样大的那就是《名医别录》的内容,夹在这两个部分当中的如果是讨论药物配伍的内容的,那属于雷公《药对》的,其余的内容全是陶弘景的。所以我们使用《本草经集注》,今后,不能都说是陶弘景曰怎么怎么,如果是他的阴文本身是《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应该是《神农本草经》云怎么怎么。它的黑体字就应该《名医别录》云怎么怎么,中间的有的是雷公《药对》云,有的是陶弘景云,不能全部的内容都加在陶弘景的头上。这是使用《本草经集注》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很多都出错的。《本草经集注》它的学术价值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我们书上谈到的,就是《本草经集注》这一段的第五行后面,各论部分首创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的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当然在我们中国按照自然属性来分类一些事物,历史非常悠久,最典型的自然属性分类就是我们的汉字。金属的就是金字旁,非金属的就是石字旁,草本植物就是草字头,木本植物就是木字旁,这个就是一个自然属性分类,源远流长。但把这个自然属性的分类的方法用到本草学上,首开先河是陶弘景。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一些大型的药学著作,因为它收的药很多,功效只有那么二三十种功效,那个就分类起来很困难,常常交叉。而且对于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药用植物学》,或者《药材学》或者《中药鉴定学》,等等,用自然属性分类有它的优势,所以现在一直沿用。所以这种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大型的本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唐代的我们要讲的《新修本草》,宋代的那几本大部头的,一直到《本草纲目》,甚至于到当代,都在沿用,当然也在不断地发展。首先采用这种方法归功于陶弘景,这是在分类上的一个成就。首创了按药物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第二点就是这一段的最后,确立了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我们书上在第二段的倒数第三行,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合理模式,为后世本草学家沿习使用。严格的讲《神农本草经》不能算一个综合性的本草,可能算一个临床药物手册,比较客观,比较准确。因为它主要介绍的就是药物的功效主治。因为中药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前面讲了。在总论部分,有本草学的历史,讲本草或中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没有,《本草经集注》一开始就讲了本草的发展概况,从上古一直写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总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各论对药物的记载有两大版块的内容,一个版块就是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怎么用这个药?另外就是对于药物本身的一些研究,或者一些描述。这个药物的形态,它的产地,怎么样去鉴别?这样的一些内容,《神农本草经》没有。对药材或者药物本身 13 的一些研究内容,这个呢《本草经集注》下了很大的功夫,增加了很多内容。后来的综合性的本草都按照这个体例的框架沿习使用。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三讲

中药学的发展

(二)关于中药学的发展呢,我们介绍了秦汉时期和三国二晋南北朝时期的简单情况,现在呢,介绍第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专著,就是《新修本草》,这个《新修本草》的成书的时间呢是在这个唐代的显庆四年,就是公元659年,但是要求大家记住的呢就是唐代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本草就够了。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呢,在古代的文献上有不同的提法,因为这本书的参加有二十三个人,在编撰的过程当中,二十三个人,那么最初领衔来主编的呢,就是一个皇亲国戚,长孙无忌,因为他当时叫英国公,所以这个《新修本草》呢,曾经又叫《英公本草》,它叫《英公本草》,那是因为最早由这个长孙无忌来领衔主编,后来因为这个长孙无忌因为谋反的问题,后来又由李勣再来主编,李勣呢就是在一些历史小说里面的徐世勣,因为唐代的开国的时候,他是有功之臣,所以黄帝封他跟黄帝一个姓,就姓李,那么就应该叫李世勣,因为李世民,皇帝有世字,不允许他再用世,所以他就成了李勣,徐世勣就变成了李勣,这两个人呢那么都是高官,都是领衔的人,实际上是没有参与真正的编撰,因为他不懂医药,那么究竟谁是这个编撰这个《新修本草》负责的人呢,是苏敬。所以我们中药界的人呢,一般把作者肯定的是苏敬,并没有提长孙无忌或者李勣,就是这个原因。由于在后来宋代有一个皇帝的父亲叫赵敬,不能用敬,所以曾经历史上,有的地方有的把他叫作苏恭,恭者敬也,恭恭敬敬两个字是同义的,所以我们今后见到作者苏恭的,也就是苏敬,都是《新修本草》的作者。这本书收载的药物呢,按照他的作者的自己的说法,它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加了114味药,《本草经集注》是730,那么730和114简单的相加呢,就是844。所以很多地方呢,我们就见到了《新修本草》的载药数是844,由于有一些药物的分条,比如说古代的术,《伤寒论》上的术,后来分为苍术、白术,芍药分成了赤芍、白芍,有的人统计呢,应该851种,近年来尚志钧先生在辑复《新修本草》的时候呢,他统计的是853,所以这些都应该是正确的。如果在考试当中出现了这几个数字,应该都对,象这样的内容呢,如果是老师就不应该出这类的题来填空了,填空,究竟填什么数字,而且没有考核的价值,象这一类,你记住了它是844、851、853,没有适用性,不值得考。所以说一下,它关于这个药数味上是不同,就是因为分调的原因所引起的,这些说法都可以。关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有两点,那么第一点呢,就是在这个教科书上,隋唐时期的第二段的第三行的第一句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官修本草,就是代表国家水平,由国家出面,这个《新修本草》最初是由皇帝下诏书,当时叫全国各地,当时全国就分了很多道,比现在的省还要大些,什么河东道就包括现在山西那一带;什么河南道。象四川就叫剑南道,剑南道就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现在的重庆甚至于陕西、甘肃的南边的一部分地区,都叫剑南道,各地这个道或者州,当时的这个行政划分,把当地产的药,采上实物标本,然后绘上图,送到京城里面去,最后由苏敬等二十多人,最后把它编撰出来,最后成为这个《新修本草》,所以它是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为,全国都参与,最后形成的,所以呢这个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所以把它叫作官修本草,也叫作《唐本草》,所以《新修本草》在有的地方也叫《唐本草》,唐王朝所编修的。在有的中药教材或有的中药专著上呢,对这个问题提的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我们在这个教科书上呢,回避了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两种说法应该并存,都不错,但是称为第一部官修本草呢,更准确,不会有争议,因为它是代表国家水平,由皇帝下诏书来(编修),这个是名符其实的官修,历史的第一次。如果把它称为第一部的药典,应该说有一点问题,在学术上会有一定的争论。那么什么叫药典,药典有两个本质的属性,本质的属性两点,第一点呢,它是由国家编修,代表国家当时的最高的药学水平,这是它的第一个特征,或者第一个本质属性。那么《新修本草》呢完全符合这一个特征,具有这个属性,它是由国家出面,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个《新修本草》编出来以后呢,就作为一个教科书,作为宫廷教育,必读的,甚至于日本、当时的朝鲜,都要把它作为一个必修课,尤其是日本,所以它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是符合的。第二个药典的本质特征,或者它的属性,就是对药品进行质量标准的规定,而且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它规定的质量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那么《新修本

草》在这个第二点来说,可能就不完全吻合。因为中国的社会,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这种法制,皇帝的话那就是法律,我们现在这个搞这个法制建设,推动这个民主政治的进程,所以都还不完善,那么当时呢要求这个《新修本草》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不现实。如果从这一点,从历史来看,不要求,那么它也可以成为一个《药典》,如果要要求用这一条来衡量,那么它就不具有这样的属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所以在编这个教材的时候呢,就把它改了,这就是改的这个意图。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在现行的教科书上,有的书上说是第一部官修本草,有的书说是世界的第一部药典,我想这两个都是正确的,如果在各种考试当中都应该算正确的答案,都不应该哪一个算错误的。所以这个《药典》这个第二个属性呢,我们现在,也就是在最近几十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慢慢在才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主要规定药品的质量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呢,就说这个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都是一个我们努力的方向。因为这中药材的质量的标准建立,这个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很大,要求很高,真正在我们的中药里面,质量标准比较完善的,在我们《药典》收载的药物品种里面不是很多的。当然一版比一版多,我们在完善这个质量标准方面,最近几年来抓得很紧,作了很多工作,也作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在这个药典的体例上呢,也是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药典一部,收载中药的部分,把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它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都写在药典的正文里面,很多人就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药品的标准。这一部分能不能作为标准?这部分不能作为标准,比如这个麻黄,写到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它的功能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量三到六克。那么如果说有一本书,或者把麻黄的味就写辛苦,少掉了一个微字,它就违反了标准,那就不符合标准,那首先这个标准它本身标不标准?那么麻黄现在写的是宣肺平喘,如果我写它平喘止咳,那么平喘止咳就不标准,就不对,这个会带来许多的负面问题,尤其是它的用量,用量三到六克,用七克违没违规?用八克违没违规?现在这个医疗纠纷,日见增多,有的就把药典对中药剂量的规定,作为医疗纠纷,打官司的一个依据,药典都说用六克,你用八克,所以我吃了你的药,有不良反应,你要给我赔偿,就出现了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医生知母开了十五克的知母,药典是六到十克,就以最后赔偿了一万块人民币,打官司,所以为了这个事情呢,我向药典委员会多次反应,这个应该采取世界的药典的惯例,药典的正文只收载质量标准,至于这个药有什么功效,中药有什么性能,该怎么用,另外编一本临床用药须知,就不是国家的法典,就是指导你用药的参考,那么就避免了很多这种纠纷,据说下一版药典会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大家是谈到了这个药典这个有法律的约束力的问题,那么真正的约束的是标准部分,我们现在的关于这个性能、功能主治部分它未必是标准。这个也是供大家今后使用药典的时候,注意的一个问题,这是它的第一个价值。

那么第二个价值呢,就是我们书上讲的图文对照的先例,开创了图文对照的先例,就是这一段的第五行的后面,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这个《新修本草》在编的时候,全国各地送了很多绘的药图,包括对植物或者动物的图和它药材的图,最后到了京城里面,专门找绘画技巧很好的人,每一味药都画了图,按照《新修本草》孔志约的序,“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就是说是彩色的,而且色彩很鲜艳,很艳丽。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具备了这个药物的形态特征,而且就是画得很好,就是技巧很高。整个药图是25卷,对这个图呢,又有文字说明,就叫作图经,图经是对图的文字说明,有七卷,整个《新修本草》的正文是二十卷,目录是两卷,图和图经的量远远超过了正文。对本草学绘图有什么好处,因为在中药里面,这个药材的真伪,《神农本草经》就提出来,一直是困扰中药的一个难题。因为这个中药,在全国各地,有混乱的情况,为了澄清这个混乱的品种,前人想了很多的方法,如果单靠文字说明,在古代很不现实,一个古代写在竹简上,写在丝绸上,这个容量有限,不可能很细致的描述,就是允许细致的描述,也很困难,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同学,在中学里面,你们老师经常叫你们写说明文,那说明文,如果我要叫你说明一种疏菜,比如说说明波菜、白菜,你用文字单纯给我描写出来,你不写它是什么名称,让另外的人一看,很难使你写的文章一看知道它是白菜或者波菜,但是如果旁边有一幅彩图,可能用很少的文字,一看这个就是我们当地的什么,这个对于解决这个中药的品种混乱,应该是事半功倍的一个捷径,非常好。这种方法呢,我们《新修本草》最先普遍的采用,所以这个对于中药学以后的发展,以后很多书都有图,都有图,就这样子开始的,它有利于这个混乱品种的澄清,保证中药正确的使用,这个就是《新修本草》的学术价值,主要就是这两点。

《新修本草》,当时主要是写在丝绸上的,现在它的图经和彩图,完全都亡佚了,一点不知道它的内容,基本不知道,现在保留下来的,是正文和目录,这个正文的目录,也是现代的人,从古代的文献当中,把它辑复出来的,我们现在见到的主要是尚志钧先生辑的《新修本草》,那么古代的呢,这个和《本草经集注》一样,都只有些残卷,在日本有一些,当时在日本传过去的一些手抄本,保留了一些,那我们国内的一些残卷呢,主要现在都在国外,比如有的在法国的巴黎图书馆,有的在英国的皇家博物馆,有的在这个德国的普路士学院等等,象这个《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国内残存的原貌的留下来的文物不多了,都是辑复出来的,而且没有图,也没有图经,这是关于这个《新修本草》的问题。

第四宋金元时期,宋金元这两个时期由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把它合并在一起来介绍,在宋代,在宋代的早期,当时由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再加上一些儒臣的参与,因为受当时皇帝赵匡胤的影响,他本身就比较喜好医药,而且国家也成立了医书的专门校订的这样的一个机构,再加上当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大部头书的编辑、出版,所以宋代大部头的书籍出现很多,那么在本草学方面呢,在宋代的初年,就有《开宝本草》,《开宝本草》刚刚编好过后发现有些问题,重加修订,所以有《开宝重定本草》,然后有《嘉祐本草》,然后和《嘉祐本草》配套的《本草图经》,或者叫《图经本草》,一个相当于《新修本草》正文的部分,一部分(《图经本草》)相当于药图和图经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这四个本草都是官修本草,《开宝本草》、《开宝重定本草》、《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都是官修本草。但是在宋代,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还不是这些官修的本草,而是一个私人的著述,个人编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就叫《证类本草》,我们一般讲的这个《证类本草》,因为它吸收了宋代初年那些官修本草成功的经验,又补充了很多新的内容,它又把《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分开的把它合二为一,合在一起,便于查阅,就有很多的好处,所以它的影响,超过了宋代初年这些官修本草,所以我们要求大家了解的,在宋代就是这个《证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成书的年代呢,笼统就记一个宋代,它主要在北宋年间,它的作者呢,就是唐慎微,唐慎微是一个四川人,由他编撰的,这个就是这个本草。这个本草收载的药的数量,在不同的文献上呢,说法也不一样,有的说1558种,有的说1774种,有的说1748种,这个是它的版本不同,因为《证类本草》成书以后,他个人没有能力出版,要雕刻大量的木版来印刷,他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所以后来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的药的数量不一样,比较早的《大观本草》,大观年间出的《证类本草》,1558种,可能这个比较接近于作者最初成书的数量,后来的1700多种呢,是有所增加,但是都可以,我们知道它是因为版本不同而造成的这样的一种情况。《证类本草》,它既有文字,也有药图,每一个药下面,还有好几幅图,不同地方送来的图,这个药图主要是《本草图经》里面保留下来的居多,900多幅图保存下来,是很有研究价值,尤其对于药材的考证,都是很重要的。今后这个《证类本草》呢,是一定要翻阅的,不管中医或者中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为这是古代保存下来原貌,保存下来的第一部本草,在这之前的本草,都是亡佚了的,都是后人从文献里面辑复的,这个《证类本草》呢,是原样保存到现在,影印本就是当时的状况,所以是很难得的,很珍贵的医药文献的资料。但是《证类本草》,在这个本草文献里面的体例,又是最为复杂的,所以要很好的查阅《证类本草》呢,首先就要把前面它的序例当中的体例,17条,要好好的阅读,因为它为了节省文字,有很多它是用符号来表示的,比如说我前面讲《本草经集注》的时候谈的,比如说《神农本草经》的文字,它就是用的阴文,印刷版的时候,把字刻掉,印出来的时候是白的,白的就知道那是《神农本草经》的,如果说《名医别录》的,它是把周围的刻掉,把字保留下来,印出来,象图章一样,是黑的。另外呢,唐慎微自己加的,就象一个书名号的那种平的,那种所谓的黑盖子,凡是有黑盖子的内容,就是唐慎微加的,它并没有说唐慎微曰怎么怎么,他就是用那么一个符号,所谓的那种盖子。另外前人比如说《新修本草》的,《嘉祐本草》的、《开宝本草》的,《图经本草》的,它有什么今按,今注,这个新按、新注,他用不同的简单的两个字来表示,以前哪一个主要本草的内容,他是把宋代以前的很多的本草,他都把它分解,保留在这个《证类本草》里面了,它的体例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引用《证类本草》的时候呢,也是不能说都是唐慎微云怎么怎么,而且要分出来,在里面,哪些部分是归谁的,引的时候谁说的,怎么、怎么,引至唐慎微的《证类本草》,这样子呢,才比较公正,比较客观,不能完全说是唐慎微的东西。在《证类本草》里面,唐慎微自己的有黑盖子的内容不多,所以这个是使用《证类本草》尤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这个《证类本草》的学术价值,主要也有两点。第一点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文献价值,也就是我们书上第七页,第三段的第三行后面,尤其可贵的是唐氏转引用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而这些原书其后大都已亡佚,全凭该书摘录而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所以这个《证类本草》最高的是文献价值,李时珍,对唐慎微的评价,也在于此,李时珍有这样几句话:“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能够垂之千古,(而)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就是宋以前的大量的本草文献,包括很多的方剂书,能够保存下来,能够流传到今,没有亡佚,全靠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我们前面讲的《神农本草经》,有很多辑本,不管是谁的辑本,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基本上主要的资料,都来源于《证类本草》,这个是占主体的,在《证类本草》以外的资料不多的,当然有一些,《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当然还有,比如说《图经本草》啊,还有什么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譬如说《吴普本草》这些,基本上都是靠这本书,把它辑复出来,还有一些方书,如果说没有唐慎微的功劳,那么宋代以前的很多的资料,我们就见不到了。所以说这个《证类本草》,对后世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保留的文献,这是文献学方面的价值。那么另外一个学术价值就比较次要一点,就是这个我们书上第三段的第二行,药后附了单方三千余首,在本草学当中,开创了大量附方的先例,过去的本草书里面,全本书最多有时候可能见得到、提到一个方啊,这种大量的引方,首先开始于唐慎微。因为中药的应用,主要是使用复方,所以很多中药的知识,是与复方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现在的中药学,要讲某一个药,有什么样的特征,临床上怎么应用,都要说什么方,它怎么怎么用的,都要用方来印证,这是我们研究中药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那么在这个《证类本草》当中呢,就已经附列了3000多个方剂,开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它的两个学术价值,这是关于《证类本草》。

第五个明朝时期,就是在明代。那么明代呢,本草学很多,可能有两三百种,当然最有价值的呢,那就是《本草纲目》。这个《本草纲目》呢,大家同学们非常熟悉,也不过多的介绍,那么我们这个简单的要求呢,第一《本草纲目》的成书年代是明代,那么这个作者呢李时珍,这个不讲,大家都应该知道。如果说考试《本草纲目》的作者出错误那当然不可原谅了,这是不可原谅的一个错误,那这个《本草纲目》的规模呢,它载的药呢是1892种,1892种,它分了60类,主要是按照自然属性的分类,当然这个自然属性的分类呢,就比陶弘景的分类呢,就先进了很多。所以这个《本草纲目》,不管从它的规模,它的体例,都把整个本草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接下来,在很多这个地方都有介绍,那么我们这个书上呢要求大家简单的掌握两点,对于《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第一点呢,就是在第八页的第二行,就是《本草纲目》,该书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这个《本草纲目》呢,把古代的八百多种文献,经过了整理,而且(到)民间去收集,加上自己李时珍本人的实践,花费了他毕生的精力,整个写书的时间用了27年的时间,以后还修改完善,所以不管它的规模之大,内容之广,体例之新,见地之高,都是光前裕后的,光前裕后的。都是以前没有办法相比的,今天呢,都有很好的启示,所以它主要就是概括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学的成绩,基本上都可以在《本草纲目》里面反应出来,这是它的一个成就。第二个成就就是下面谈到的是最后一句这一段的,第八页第一段最后一句,被国外的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据说这一句话是达尔文讲的,《本草纲目》是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因为李时珍他从编这个《本草纲目》开始,他定的基点就不完全泥拘于本草著作。它是“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他就是把它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很多知识都把它收录在里面了,所以它的成就不仅仅是对医药方面的,药学的、医学的,而且在其它的自然科学,在语言文字,这些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都有突出的贡献,这方面的例子呢,要举是举不胜举,我举一些小小的一些例子。比如说李时珍这个《本草纲目》分类的排列,他就提到了这个“由微至巨、由贱至贵”,那么就是体现了一个发展、进化这么一个观点,据说对这个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所以达尔文才评价《本草纲目》是个百科全书,李时珍他这个自然属性的分类,分类的时候,他把很多现在看来同科属的药放在一起,比如把川芎、当归、白芷、蛇床子,这些药,为什么放在一起呢?李时珍说它的花似蛇床子,花象蛇床子的花,那么现在就是伞形科的那个伞形花序,另外呢比如说这个甘遂、大戟,续随子,这些放在一起,为什么放在一起呢?李时珍讲它的茎叶有白汁,把它的茎叶用指甲把它折断的时候呢,有白的液体流出来,而且这些植物呢,结的果实,一个果实里面有三枚种子,一果里面三子、三子,这个也是大戟科的典型特征。现代植物分类学上都要要求的,他把它放在一起,这个也跟植物分类学的,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说从这个文字训诂的这方面,今后我们在利水渗湿药当中,要讲一个药,叫作石韦,伟大的伟不要人字旁的石韦的韦,我们现 17

在的很多中医、中药书,这个韦都加了一个草字头,加了草字头,是一个错别字,画蛇添足。那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他就有一个释名来解释为什么,就说这种石韦,这种蕨类植物呢,它蔓生石上,它最喜欢长在这个野外的石头上面,在森林里面,其叶如韦(皮),它的叶片呢,象韦一样。什么是韦?那么就是经过了加工的皮革,所以就是生革熟韦,没有加工的就称为革,加了工的叫韦,我刚才讲了这个“册”字,中间的一横,就是一个韦,就是加工了的皮革,把它穿起来,所以有一个成语叫韦编三绝,就形容古人读书很用功,反反复复地读了书,原因书是写在木简上或者竹简上,中间有一个牛皮筋把它串上,那个都反复的磨断了,韦编三绝,反复的多次都磨断了,那就是韦,加了工的皮革。那么这个石韦呢,李时珍短短的几个字,八个字,一个描述了它的生态环境,它喜欢长在这个阴暗潮湿的森林的石头上,这个植物的叶片呢,比较柔韧,好象那个加了工的皮革,我们穿的皮衣一样的那种感觉,我们现在在植物学里面要描述,石韦这一类的叶的叶片的时候,要呈革质,都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所以坚韧不拔的这个成语,那个韧字,一个呢就是韦字旁加一个刃字,再一个就是革字旁加一个刃字,这个是异体字,同音同义的,是通用的,这两个字,都是(与)韦和革(有)这种关系。这个石韦的命名呢,它就是抓住了这个叶片的质地的特征,所以称为石韦,那么加了草字头呢,就是芦苇的苇了,古人分的很细,芦苇的三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在芦苇的笋子的阶段,叶片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竹笋的时候,就叫蒹葭,《诗经》里面的“蒹葭苍苍、白雾为霜”。那就是芦苇嫩的时候,那么芦苇叶片长出来了,没有开花,就称芦苇为芦,开了花以后就叫苇,就用草字头的这个苇,苇者,伟也,就大也,长大了,所以芦苇,那么这个呢和石韦的韦不是一个字,这个字的训诂,《本草纲目》写得清清楚的,而且研究非常准确,非常有研究,但是我们(在)李时珍以后这么多年了,现在我们很多医生,甚至包括教科书,这个韦字写错的人不少,如果认真地钻研《本草纲目》有非常丰富的这方面的内容。另外补充说明一点,就是关于《本草纲目》在使用的时候,一些应当注意的(事项)。第一个要注意《本草纲目》的版本,《本草纲目》最先出版,是在1593年,就李时珍刚过世的时候,当时刊刻快成的时候,李时珍“忽值数尽”,去世了,没有完全看到它刊刻发行,1593年,这个称为金陵版。1663年,再一次刊刻出版,在江西,叫作江西版,江西版和这个金陵版呢,只有一点区别,就是在金陵版,没有他的儿子李建元的这个《进本草纲目疏》,江西版呢就加了李建元的《进本草纲目疏》,就只有这一点区别,这两个版本呢,都反映了《本草纲目》的原貌。金陵版,最早,但是现在存世的不多,据说只有四五部,四到五部,包括在国外的,在国内大概只有三到四部,有的还不很完整。比较常见一点的,是江西版,尤其在七十年代,在70年代,上个世纪70年代,有北京大学的刘衡如先生校点的《本草纲目》,那就是以江西版为底本进行校点的,所以我们今后要用呢,那个就是比较好的一个版本,又经过了近人的校订,又是用的是江西版。后来呢有钱氏版,和合肥张绍棠的张氏版,这个钱氏版,把《本草纲目》的图,改绘了几百幅,好象是五

(八)百多幅。后来的张绍棠的合肥版呢,又把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绘的很精美的一些药图,又把它移植到《本草纲目》里面,看来这个图很好看,但是严重的失真,因为《本草纲目》的图呢,是李时珍的另一个儿子,李建木绘的,李建木不是专门的绘画的人,可能绘画的技术呢不是很好,所以看来不是很美观,但是它是李时珍认可了的,本人认可的,所以后来改绘了的,那就严重失真了。比如我们现在使用品种比较混乱的这个威灵仙吧,在李时珍的那个金陵版,或江西版,都是一个须根状的,叶是轮生的一个小草本,据现代的植物学家讲,应该是玄参科婆婆纳属的一种小的草本植物,但是到了这个合肥版的时候,张绍棠就把《植物图实名考》里面毛茛科的一种植物,把它移植到了这个威灵仙的下面,所以我们现在用的威灵仙就是这个毛茛科的植物,所以现代的威灵仙,是不是威、是不是灵,是不是仙,不见得了,临床医生都有体会,可能与品种会有一定的关系,象这一类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就是说注意《本草纲目》,注明它的版本。第二点呢,《本草纲目》凡是引用前人的资料,如果说有文献的,能够查到一定用原著,不要通过《本草纲目》来转引。比如说《本草纲目》引《神农本草经》,引《新修本草》,或者引其它什么人的,因为李时珍,在编《本草纲目》的时候,它经过了再加工,他把有的相类似的内容,把它揉和在一起,比如说有的文献上八、九十个字的内容,他可以把它压缩到了一二十个字,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原文了,就不能说原文,你可以说引自《本草纲目》什么什么地方都可以,《本草纲目》又是引哪些地方的,因为《本草纲目》尽管李时珍花了毕生的精力,毕竟是个人,那么有潜力意识的地方,加上一些资料有限,有的呢也有主观的改动。比如说在《本草纲目》里面有一味药,是一个安神药,这个本来在下面有一个主治呢是这个眠中出汗,就是入睡了以后,盗汗的意思。眠中出汗,最 18

后因为过去的那种书可能是木刻版,有些笔画印不显,汗字那个干的上面的一横就没有了。那么就是一个眠中出汁。李时珍呢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干脆把眠字改为眼字,眼中出汁,好象就是眼泪,流泪,见风流泪,实际这个就和原来的本义就相去甚远了。象这类的例子,在《本草纲目》上还是能举出比较多的,那一定要查对原文,毕竟有千虑一失的地方,这是关于《本草纲目》。

第六呢就是清朝时期。整个清代这个两百多年,近三百的时间呢,严格讲没有出过一部真正的大部头的综合性的本草,这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在清朝的中前期,经济啊各方面还是比较发展的,有名的康乾盛世,要编撰一个大部头的综合性的本草,以它编撰四库全书的这个实力来看,或者搞《医宗金鉴》这个实力来看呢,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在清代的中前期呢,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因为《本草纲目》刚刚问世,《本草纲目》(在)十七世纪初,才开始刊刻发行,到清王朝的建立,就这么二、三十年的时间,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本草纲目》的传播、普及,需要相当一个时间过程,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面,《本草纲目》还没有来得及普及和传播。如果在清代的中前期,要超过《本草纲目》的规模和水平,几乎是不可能,没有那个必要性,所以在中前期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大部头的本草专著,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这是我在写《中华本草·本草史》的时候,我对清代本草下的一个结论,中前期为什么它应该出,为什么没有出,我分析了这个历史原因,在清朝中前期,本草书很多,是什么呢,很多多是在于传播《本草纲目》的学术思想,叫作《本草纲目》的后续著作,有的就是把《本草纲目》里的某一个问题,把它收集起来,比如说把《本草纲目》的附方收集起来,就叫《本草万方征集》,把《本草纲目》的释名的部分收集起来,那么就叫作《本草释名》。有的就把《本草纲目》的某一个部分,比如说《本草纲目》最有学术价值的,就是它的正误和发挥,正误和发挥这两个部分,那么有的把这收集起来,加上自己的观点,清代前期的很多本草,《本草汇》、什么《本草洞诠》、什么《本草求真》,《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等这样几十部,都是属《本草纲目》的后续著作,这占了清代中前期很高的比例,另外一个呢就是受这个考据的影响,清代形成了很多类似于《神农本草经》辑复的,包括《神农本草经》,以及学术思想的发挥的,比如《神农本草经读》,《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这个这一类的,《本草崇源》等等,这是一类,这是发挥这个经典的,发挥《神农本草经》的,另外呢,清代初年,由于人口的增多,从业人员的增加,需要大量的启蒙的读物,所以这个便读类的,歌括类的本草书到清朝有一百多、两百种,这个就是一些中医药的从业人员的启蒙书,也非常多,这个在中前期,所以就没有出现大部头的。到了后期急需有大部头的,中医药有很大的发展,本草学有了很多需要充实的地方,但是清政府已经无能为力,已经顾不上了,所以清代没有一个官修本草,在民间也没有出现大型的。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所以相对来讲呢,那么一个综合性本草呢就是《本草纲目拾遗》,真正《本草纲目拾遗》其实是一个薄薄的一个小本,就是那么三、四十万字,而且这个体例呢也不是很规范,翻阅不是很方便的,比较杂乱的,但是这个对清代的综合性本草来说呢,不得不谈到,所以谈到这个清代有代表性的书呢,就是《本草纲目拾遗》。大家要注意《本草纲目拾遗》,我们前面在唐代有个《本草拾遗》,这两本书不同,《本草拾遗》是对《新修本草》进行增补,《本草纲目拾遗》是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进行增补,这个不能混为一谈的。它的作者呢就是清代的赵学敏,赵学敏书上有,这个书的最大的学术价值呢,就从它的书名就知道,对于《本草纲目》,作了重要的订正和补充。前面我谈了《本草纲目》虽然把本草学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峰,但是千虑一失,也有一些失误的地方,比如《本草纲目》里面认为铅丹(粉)是没有毒的,马钱子是没有毒的,实际上铅丹(粉)、马钱子,都是毒性很大的药,《本草纲目拾遗》,就给它作了纠正。比如说铅丹,赵学敏,就说铅丹有毒,中毒的表现是什么,怎么解救,还写的比较详细,象这样子,对《本草纲目》进行增补和订正的,在《本草纲目拾遗》里面,好象有三十多条,三十多条这都是一些很珍贵的资料。另外清代出现了一大批这个过去没有收载的草药,在《本草纲目拾遗》里面,都增加进去了,这些草药呢,在临床上现在用以治胆结石的金钱草,就是《本草纲目拾遗》增加的,这些都是比较重要。所以重要的本草呢,就是前面这个六种,是古代的,那么这个近代的呢,我们书上还有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个原则上同学们自己看,因为这些内容呢,大家都比较熟了,一看就能懂,在民国时期呢一个是中药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从这个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对一些药物进行药理学的研究,然后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到现在,延续下来,这个也是我们现在中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开始了现代研究。另外中药正规的教材,在民国时候开始出现,比较规范的,为我们现在的教材,也提供了一些范例。这个都相对次要一些。比较重要的呢,19

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中药的大型的词典,《中国药学大词典》,就(是)陈存仁先生主编的,1935年出版,内容非常丰富,但是里面错误的内容也不少,这个是在民国时期很有名的一个中药的著作,现在也可以参考。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中药学方面,尤其中药专著就太多了,几千种。那么我们需要了解的呢,一个是《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这个是国家的法典,所以今后不管是从事临床,那么写处方的时候,凡是《药典》有的,必须以《药典》的名称作为正名,必须遵守,因为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比如说中药过去有一个药叫刺蒺藜,历来就叫刺蒺藜作为正名,现在《药典》把刺字删掉了,所以我们这个教材呢,也相应的改变,好象这个教材呢还没来得及,正名也应该叫蒺藜。过去的白豆蔻,现在《药典》叫豆蔻。那么白字今后写处方的时候也不要,不管它这个改是不是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典,一旦定下来,我们要遵照执行,那么你不同意,可以提意见,如果药典委员会觉得那个白豆蔻白字不应该去掉,它加上去以后又改过来,但是要遵重药典的权威性,我们在使用正名的时候,就不能随心所欲地随便使用的其它一些名称,我们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就用《药典》里面的收载的一些品种,尤其是一些正品,这样子呢最后才能够得到承认,如果不是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那么你还要证明它是一个药,要证明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所以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最后才能够达到相同的这个研究的效果。所以对于这个《药典》,要注意遵守,不管中医、中药。大型的参考书呢,一个是70年代有这个江苏新医学院编的《中药大词典》,它收集了很多中药的文献资料,把它汇集在一起,对于这前二、三十年中药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这个基础上,近年又出版了这个《中华本草》,《中华本草》,在《中药大词典》的基础上呢,加了总论部分的内容,比如说一些基本理论,《中药大词典》里面没有。《中药大词典》是5757种药,《中华本草》是八千多种药,内容更加丰富,对于我们查阅中药的一些资料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主要的著作呢,就是这样一些内容。另外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些重要的一些历史事实,也可以给予一些关注,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这个第五页的最后倒数第二行,这个炮制论,这是在中药学里面第一次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开始分化了中药学,从大中药学开始有二级学科,在隋唐时期的《本草拾遗》,我刚才讲不要和《本草纲目拾遗》混淆,这里面提出了这个把药物分为十类,就是后来的十剂,但是我们过去有的资料上呢,这个十剂说是出于徐之才,这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造成的一个错误,后来沿用了,其实提出十剂是陈藏器,后来是宋徽宗赵佶,才把十类改为十剂。这个是经过考证了的,所以今后看到十剂的出处,应该是唐代的陈藏器,而不是南北朝时候的徐之才,象这一类的本草事实比较重要的,大家作一些常识性的了解。所以我们第一章呢,我们就介绍这样的一些内容。

第四讲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大家翻在教材的第12页,总论的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因为中药一般都是以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所以药材的品种的来源、产地、采集和贮存就是影响中药疗效很重要的因素,自古以来,医药界对此都高度的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我们《中药学》的教材当中历来都有,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这些内容今后还有专门的一些专业课程,要学习很多的内容,深入地学习,所以对于中药专业的同学来说,我们在临床中药学当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原则上就可以不了解,以后会有机会全面地学习。对于中医专业的同学来讲,以后就没有专门这方面的课程来介绍,要成为一个很好的临床医生,对于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也要有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所以在我们第二章就对这方面的内容作一些简单地介绍,但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一章(从)总体来讲是作为了解的,就是比较次要,主要是同学们自己学习,在其他的中药教材当中,可能重点讲的是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就是中药的产地和采集这两个部分。这次教科书上增加了中药材的品种和贮藏,这两个方面更是供大家参考的,可能就基本上不属于考核的内容,没有考试点,在产地和采集当中,要求比较低,大家看了以后,可能会在有的考试当中会涉及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我讲到第二或者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把主要考点可以作一个稍微详细一点的介绍。

下面我们介绍这一章的第一节就是第一个问题,中药材的品种。因为刚才讲到了中药它主要是用的植物、动物或者矿物的一些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就涉及一个它的品种来源的问题。因为中药古代在我们国家广阔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都在同时地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它每一个地方,它可以根据这种植物或者动物的不同 的特征,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命名。中药它的品种是非常多的,而命名的方式相对来说非常简单,要么从它比如说植物的形态特征、或者它的生长特点、或者它的颜色气味、或者它的某些方面的作用、或者说医疗的、或者其他方面的作用等等,和众多的品种相比,命名的方式就显得比较简单,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中药材当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自古以来非常严重。所谓同名异物,就是同一个品种的植物或者动物,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对它有不同的称谓,它命名的角度不一样,就叫做同物异名。同一种药物,同一种药材,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一些食品,比如说有的地方把旋花科的这种番薯,有的叫做红薯,有的叫红苕,有的地方叫地瓜,实际上它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植物的品种,这种就是一种同物异名现象。我们教科书上在第二段里面以麦冬(作为例子),过去在本草文献里面叫做麦门冬,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最近把门字去掉了,所以叫麦冬,药作为例子,举了三国时候的《吴普本草》收载的它的不同的名称,因为这种植物它是常绿的,冬天也有绿叶,所以又有忍冬,忍凌、不死药,主要它就是从角度来命名的,因为它的叶片象疏菜里面韭菜的叶子,那种细长型的,在秦汉以前,比如说在秦的地区,就是甘肃这一带,把它叫做乌韭,楚就是湖南这一带叫做马韭,象浙江一带把它叫做羊韭,齐叫爱韭,或者叫禹韭,此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名称,这种现象在中药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利水渗湿药当中的有虎杖药,虎杖的来历就是因为这种蓼科植物的茎上有那种虎皮上的那种斑纹,那种花的斑纹,它的茎的粗细好象手杖那样的大小,所以可以叫做虎杖。同样的这种命名的角度,有的地方就把它叫做大虫杖,因为虎又叫大虫,比如说《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把虎称为大虫,因为它的滋味是苦的,有的又叫苦杖,因为它的茎上有这种斑纹,所以有的把它叫做斑杖,它的味是酸的,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酸杖,根据酸味,除了酸杖以外,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酸桶笋,竹笋的笋,酸桶笋,有的叫做酸杆,就是它的茎有酸味的,有的把它叫做酸通,由于它在某些功效方面,有类似于我们今后要学的凉血止血药当中的地榆,它可以治疗烧烫伤、可以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证,虎杖对于烧伤、烫伤也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土地榆,因为地榆是比较经典的药材,它和地榆有相似的地方,把它叫土地榆这样子来称呼;因为它清热解毒,可以治疗蛇(咬)伤,所以有的地方把它叫做蛇总管,或者叫大叶蛇总管;又因为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大活血,能够活利血脉、通利血脉,有的把它叫做活血丹;它在清热方面又类似于黄连,有的又把它叫做野黄连。所以就在《中药大辞典》这本书上,不完全地统计,象虎杖就有将近40个别名。比如说同样的角度,它有花纹,可以象作手杖的那种竹的茎一样,所以有的又把它叫做花斑竹。过去我到过一个医院的一个门诊的药房,而且是个相当级别的,是一个市级医院的药房,我看到它中药的装药的抽屉,怎么左边有一个花斑竹的名称,右边有一个虎杖的名称,一过看来两个抽屉装的是同一种药,结果问他们配方的人员,他们在医药公司去买药的时候,写的如果是花斑竹,药回来放在一个地方,装的时候装到左边的抽屉里面,如果是写的虎杖,就放在右边抽屉里面,根据医生开什么名称,就这样对号入坐的从不同的地方来配方,其实是同一种药材,因为别名,引起了用药上出现的这种问题,就是同物异名的现象。在《本草纲目》里面,李时珍在总论里面就总结了一物二名、一物三名、一物四名和一物五名,当然还有更多名称的,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在命名过程当中,它从某一个特征,很多植物都具有,它对不同品种的植物,可能后来命名是相同的,同一种名称实际上是不同的植物,也就是不同的药,或者不同的药物,或者药材,这种情况叫同名异物。名称相同,但是物质完全不一样。象我刚才讲的《中药大辞典》,里面被称为过山龙的就有二十三种不同的植物,称为土黄连的也有二十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当然它们的功效主治都完全不一样,所以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在中药当中,长期以来就存在着这种同名异物或者同物异名的情况,经常引起用药的混乱。

另外在我们本草文献当中,药物的名称随着历史时代的不同,很多品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说名称相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用的是不同的药材。比如我们书上在最后这一段,第12页最后一段,就提到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常用的解表药荆芥,如果你要查阅文献的时候,在古代的文献可能就没有荆芥,正名里面比如说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的正名就叫做假苏。香附,在古代的文献里面,它也不叫香附,叫做莎草根,一个草字头,一个沙粒的沙,不叫(莎)[sha]草根,读[suo],莎草根。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些,在查阅古代文献的时候很不方便。另外,在文献当中,名称相同而药材又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书上举的木通,木通在唐宋时期,现在考证就是用的木通科的一种藤本植物的茎,现在一般把这种木通叫做白木通,这种木通不知什么原因现在没有成为主流的商品?只在一些局部的地方使用,现在用的木通,有的地方是用的是毛 21

茛科的川木通,有的地方用的是马兜铃科的关木通,近年来由于关木通对肾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对关木通的使用作出了限制,所以名称和实物的关系不搞清楚的话,有的时候就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另外木通在医药文献当中,最早它不叫木通,比如说我们学《伤寒论》有个当归四逆汤,里面有通草,但是通草不是我们现在的通草,而古代的通草就是我们现代的木通,象这样的一些关系,药材名称的一些变化,就是在常用药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我们书上还提到了青木香,青木香在古代实际上是指的优质的木香,因为古代的木香是从国外进口的,是一个外来的药,它主要通过广州口岸进口,以广州作为一个集散地,所以叫做广木香,后来因为国内引种了,主要引种在云南的丽江地区,所以叫云木香,所以云木香、广木香就是古代的木香,这种木香如果质量比较好的,它是那种乌黑色的,或者那种黑褐色的,颜色比较深,所以在古方里面就把这种优质的木香就叫做青木香,我们今后学习很有名的一些古方,比如说象苏合香丸,这样的一些方里面,现在在一些方剂书上,仍然是青木香,青木香实际上是指的就是要用木香,而且是比较优质的,但是后来青木香是指一种马兜铃科的一种植物的根,它和木香从性能功效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现在开处方的时候,仍然把苏合香丸里面写上青木香,药房配方的时候可能就会给马兜铃科马兜铃的根,可能就会造成用药上的错误,就收不到应有的临床疗效,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临床的时候,虽然我们不专门研究中药材的品种,但是对这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常用的药物,要注意它名称的变化和名词之间的关系。

另外,昨天也提到了,我们中药它的剂量的单位不是种,一般不称为种。称种,一种中药、两种中药并不错误,但是习惯上称为一味中药、两味中药。为什么称味呢?当时就讲,因为我们很多同一个中药的名称,它不只一种药材的来源,尤其是植物药,有的来源还很多,比如说我们常用的一个药,今后在清热解毒药当中要学的贯众,据过去的文献介绍,它大概来源于六个不同的科,大概有三十多种不同的蕨类植物,都作为贯众使用,现在在八五期间,国家资助对贯众的品种来源进行研究,它来源的这种植物的科远远不只六个科,而且种也不只三十个种,可能有一百种左右的蕨类植物,那是非常的复杂,比如说贯众过去认为有驱绦虫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只有一种,其他的作用都非常不明显,对于具体问题我们介绍到具体的药物的时候再说,根据目前对我们的教科书进行统计,六版、七版统编的中药学教材,多基原的中药,有将近三分之一,就是我们常用药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中药它来源不只一个品种,这些来源不同品种的中药当中,有的来源它的植物的近缘关系相差很远,科属完全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性能、功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说我刚才讲的木通,白木通它来源于木通科,川木通来源于毛茛科,关木通来源于马兜铃科,应该说功效性能有明显地不同,比如说毒性,关木通对肾功能的损伤就很明显,其他的两种木通就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相对用药比较安全一些。就是近缘关系很近的,比如说麻黄,一般的中药教材或者药典收了三个品种,中麻黄、木贼麻黄、草麻黄,但是木贼麻黄含的有效成分它主要是挥发油和生物碱,含量明显要高,所以质量要好一些,就是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如果知道这些情况,肯定对临床疗效会更好,尤其我们在进行科研或者新药的开发、研究的时候,我们使用的药物是哪一个品种,我们首先要确定,首先要找中药鉴定的专家或者老师,把品种确定下来,过去有过这样的教训。比如说我知道有一个医院的医生,他要研制一个新药,用了一个叫做红藤的药,我们现在的红藤它的正品就是豆科植物,一种藤本的,是大血藤,但是有的地方用的红藤是一种小的草本植物,小草本,结果他就写上红藤的名称,把药材买回来研究,结果都到了研究的中途,才知道品种出了问题,所以前期工作不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科研的经费,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研究的目的,这样的例子也是时常都会发生。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提醒我们在座的同学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虽然我们不去鉴定,我们不能鉴定药材的品种,但是要把药材的品种来源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加以注意,在我们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当中,逐步积累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这是第一节,简单就谈这样一些内容。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正如我们前面所讲,中药材主要是来源于植物,或者动物,植物类的最多,所以叫做本草,我们在讲本草的时候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植物的居多。我们都知道植物或者动物它的生长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说某一个地方,它的生态环境只适合于某一种植物的生长,这种植物可能就在这个地方出产。比如说我们中药当中比较名贵的冬虫夏草,但它不完全是植物,它是植物和动物的一种复合体,但是这种植物或者动物,它只产在我们国家西部高原的海拔三千多公尺的这样一个小范围内,比如说四川的西部,西藏、云南,或者青海的少数的地区,在其他地区,它生态环境不适合于这种药材的生 22

长,所以植物就有很强的地域性。动物也是如此。有的动物象北极熊,它只能够生长在北极圈内,其他的就很难生存。我们中药当中使用的一些动物药,也有类似的情况。至于矿物药有没有地域性呢?也应该有,因为矿物在形成的时候,矿物它里面的主要的化学成分,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它形成的时候,它的主要的成分含量特别高,而且掺杂的杂质或者特别是(有的)有害的杂质非常少,或者没有,这样的矿物药也因为地域造成了优劣之分,那么(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有害的杂质含量少的,这个药材就比较好,相反、反之,这个药材可能就不好,或者根本不能够作为药材使用,比如说常用的矿物药石膏,一般认为湖北的应城石膏是比较好,它不但硫酸钙结晶水的这种成分含量高,更主要的是里面含的所谓的杂质的其他的矿物,比如说它的砷的含量、铝的含量就非常非常低,其他地方有的同样的纤维石膏,它含这类有害的矿物的杂质就很高,可能作为石膏来使用就不妥当。所以中药材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当然以植物的地域性最为突出,当然动物也比较明显,矿物药实际上也有,所以我们首先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要有这么一个概念,中药材有很突出的地域性。有些药材,比如说植物药,全国各地都分布,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它里面的内在成分是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说我们今后在清热药当中学的青蒿,现在发现它因光照和温度(不同)里面含的青蒿素的含量有明显不同,在南方,在气候比较炎热、温度比较高的地方,青蒿素的含量就明显地偏高,纬度比较高的北方,或者气温比较低的,含量就要低一些,质量当然就要差一些。比如说中药用的肉桂,一种温里药,温里助阳的药,最好的是产在越南,越南一般产的肉桂它里面含的桂皮醛这种主要的有效成分,现在测定可以超过百分之六,至少在百分之六以上。但是把这种越南的这种肉桂的品种引种到我们国内来,哪怕是比较南方的,比如说象广西这样子适合于肉桂生长的一个地方,桂皮醛的含量也只有百分之二点几,相差将近二倍多到三倍,质量是有区别的,所以中药材的地域性是中药当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要强调了它的产地,历代的本草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们书上还举了陶弘景或者陈嘉谟的《本草蒙荃》,在这方面对我们中医中药人员的告诫,比如说《本草蒙荃》提到了药材,因为“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同一个品种产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药效不同的,力量大小是悬殊的,《千金方》也说了用药必依州土,要强调产地,这个是大家要建立的一个概念。

在这个部分当中,大家要重点了解的就是一个术语。这个术语就是第13页第二段,第二段第一行后面的引号引的这四个字“道地药材”。所以我们看见很多药店,在他中药配方的部分,都有写上什么道地药材这样的一些匾、牌,如果学了中药以后,有人问我们什么叫道地药材?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回答。简单地讲,什么叫道地药材呢?就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的优质药材,就叫道地药材。这个药材,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它只在某一个地方生长的质量好、疗效高,同一个品种,在其他地方去栽培,尽管它还是植物的品种,但是它的内在的质量很差,所以疗效也就不高。比如说川芎,今后的活血化瘀药,从唐宋以来,就认为四川,尤其是四川现在的都江堰地区这一带,是它的道地产区,这个道地产区的川芎一般质量认为很好,就把都江堰地区的川芎引种到甘肃,形状都发生了变化,四川产的川芎是一种不规则的团块状,甘肃种的成一种直根状,气味也比较淡,就(是)说甘肃那个地方可能不是很适合川芎的生长繁殖,所以它质量就要差一些。所以简单地讲,道地药材就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的优质药材;详细地讲,就是我们书上刚才那句话以后的部分,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地域性,因其品种优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或养殖及加工的方法合理,生产相对集中,而产量比较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把它叫做道地药材。这个就是对刚才我们那句话加以了一定的说明,具有明显地域性的优质药材,所以它具有明显的地域要求。为什么在这个地域里面生产的药材的质量比较好呢?因为它的品种可靠,它是一个优良的品种,经过了长期的栽培,或者变化形成的品种。而且地方生态环境适合于这种植物的生长,在当地有长期栽种、栽培的经验,比如说川芎在当地,从宋代就形成了道地药材,当地在栽培(方面)有一套特殊的方法,因为川芎过去在古代是有性繁殖,用它的种子,川芎它的根茎很小,而且有时候就是成直根状,到宋代四川当地的药农发现了无性繁殖,用它的茎的节来进行繁殖,这无性繁殖的就比有性繁殖的质量好,而且茎过冬要求比较低的温度,所以当地它有一个青城山,海拔高一点,比较凉爽,而且要把这个茎要从产地放在了山上去过冬,到了种的时候再把它拿下来栽种,避免品种的退化,所以他积累了很多的栽培、田间管理,甚至于加工的一些经验,而且它的产量相对集中,所以(数量)很大,影响也很宽,就形成了这种道地药材,就是我们要求大家对道地药材这个术语,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这样一个认识,道地药材这种说法最早是见于在戏剧里面,在《牡丹亭》里面,应该说在药 23

材里面肯定比这个时间早,为什么要称为道地药材呢?因为早在汉代开始,把一些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行政区域就称为道,尤其是到了唐代,唐代最早把全国分为十个道,比如说昨天我讲的四川那一块就叫剑南道,到山西那些叫河东道,一共十个道,后来慢慢的十三个道、十五个道,比现在的省管辖的范围还要宽一些,这个道可能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地就是产地,尤其是《新修本草》的编写,要求每一个道要把当地的产的一些药材要绘上图,还要采集实物的标本,把药材送到京城里面,可能慢慢地就形成了,比如说剑南道,哪些药材是比较有名的?比如说川贝母、川芎、附子等等,可能逐步地就形成了道地药材概念,当然具体的形成的时间可能不是很清楚,反正历史是比较悠久的,估计与唐代《新修本草》编写当时的行政区域以道为主,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可能还可以上朔到汉代少数民族聚集地以道来称谓、来划分。当然这些都还缺乏直接的证据。

在这一个问题里面的考核点,那可能在有的考试当中,就会对临床医生涉及到一些常用药材它的道地产区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刚才说的川芎,它的道地产区在什么地方?可能这个大家就要下一点功夫,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在14页的第一段,举例地谈了一些,比如说第2行,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川贝母,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的地黄、山药、牛膝,甘肃的当归,山东的阿胶,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广东的砂仁,广西的肉桂,江苏的薄荷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品种。我们在学总论的时候,也就是学这一节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记多少记多少?因为以后在讲具体药的时候,这些重点的道地药材,我们在药材的概述的时候还要提到,那个时候大家再可以重复来记忆,可以加深,而且以后在我们这里举的这些品种的基础上,可能还要扩大一些。比如以后讲,江苏的茅山的苍术,浙江于潜的白术等等,我们总论里面并没有举到,但是也是相对比较重要一点的一些,可能道地药材在我们书上涉及的品种可能还是有几十种,我们慢慢地记忆,大家今后如果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对上号,象川芎、川贝母的这个很简单,它本身前面就有一个川字,比如说有的没有,那么这个就需要记忆,因为我们在处方的时候,有时候是强调用道地药材可以保证临床疗效。

然后在这一部分再讲一个问题供大家参考,就是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正确对待道地药材。第一,就要充分重视或者高度重视,因为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用药实践当中自然形成的,它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对于道地药材它不存在品种的混乱,而且药材的质量是可靠的,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我们就要充分的发展,道地产区尽可能多的生产道地药材,来保护临床对道地药材的需要,这是第一个意思,要高度重视,或者充分重视。第二,道地药材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道地产区,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我们中药当中比较名贵的三七,在明代的时候,它的道地产区在广西的田州,或者田阳,就是现在的百色地区,所以又叫做田七,说明广西是道地产区,因为广西的产的三七产量不是很大,而且当时当地广西的西部地区土质不是很好,比较贫瘠的土地,后来发现云南它的生态环境同样的适合于三七的生长,所以后来云南大量地引种,而且它的土质也比较好,所以产量也比较大,后来居上,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听说的都是云南三

七、滇三七,是一个新的道地产区,后来居上的一种产区,类似这种情况在其他药物当中也有。比如说人参,最早的人参,是产在山西五台山一带,所以在古代本草里面还有“上党人参”的说法,就在山西的五台山一带,由于山西五台山一带的森林的破坏,植被的破坏,因为当地大量的砍伐,因为古代的很多建都,离山西都不远,比如说西安、洛阳这样的地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所以到了明代初年,山西地方的人参就基本上见不到了,后来完全绝迹了,后来发现在纬度比较相同的东北地区吉林,同一个品种,所以古书上谈的上党人参,上党是道地产区,而现在是东北,东北人参、吉林人参,这个是我们国内的道地产区,它都是发生了变化的,所以它的道地产区是可以改变的,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有可以改变这样一个原因,所以有的道地药材在道地产区到目前根本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对植物药来说,需要异地的引种,对于动物的药来说,需要人工的驯养或者驯化来繁殖,但是这种异地的引种,或者人工对动物药的驯养,要注意科学性,要以保证临床疗效为主要目的。现在有的地方引种的砂仁,没有砂仁那样子一个辛辣芳香的气味,出现了苦甜的味道;有的地方引种的人参,个头很大,但是内在的质量很差,这些都是因为引种的时候没有注意它的科学性,所以也是不行的。你不注意科学性,就不能保证质量,不能保证质量就不能保证疗效,那就不能保存道地药材的优势。

所以在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这一个部分,就是三个问题,一个就是认识中药材有地域性;第二个就是什 24

么叫道地药材?主要的道地药材有哪一些?第三个,怎样正确地对待中药当中的道地药材?重点是在第二个问题,可能在考试当中会涉及到一些重要道地药材的产地的问题。

第三节,中药材的采集。这一节里面主要是讲的植物药的采集,因为植物药它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它在生长周期的某一个阶段,它(的)入药部位可能质量最好,也就是它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我们就要在那个时候及时地采收,主要就谈的(是)这样一个精神。我们书上分成全草类、叶类、花类、果实、或者种子、根或根茎、树皮或根皮这样六个方面,讲了它的一般的规律,大家自己看一下,初步掌握一般的规律。比如说全草一般应该是在花前期,或者刚刚开花,也就是在植物生长的全盛时期,最繁茂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质量比较好一些;叶类,也是大致在这个时候,和采全草的时间基本上一样;花类,是根据需要在开花的时候依次采集,有的花类的药材只能用花蕾,已经开放了的花冠,质量就会明显降低,就要在花蕾的时候及时采收,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凉血止血药槐花,实际上它只能用花蕾,已经开放了,它疗效就很不明显,质量就很差;果实或者种子,种子一般要成熟,果实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的要成熟了采收,有些接近成熟了采收,有的要比较幼嫩的时候采收,这是关于果实类的;根和根茎的,一个是早春,一个是晚秋,就是我们书上说的,古人说的,“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春天在早春的时候,它还没有发芽,也就是没有消耗它地下部分的养分,秋后它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也不再消耗了,它的主要的养分,或者它主要的有效成分,都贮藏在地下站,所以这个时候根或者根茎、或者块根这一类,质量相对就好一些;树皮,一般是在四到六月,就是春末夏初,容易剥皮,这个时候质量也比较好,这都是讲的一般的规律,但是每一类药材有一些特殊的,比如说叶类的,比如说桑叶,冬天的质量就好一些,而且它又不和养蚕发生矛盾,夏天是养蚕的季节,很多桑叶需要用来养蚕,作为蚕的一种饲料,到了冬天,不再养蚕了,而且质量好,这个就是一些特殊性,比如说叶类;全草也有,我们书上举的茵陈蒿,过去的书上就认为要幼嫩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好象老了以后就不好,但是现在研究有不同的发现,我们讲茵陈蒿的时候再说;果实类也是有(这样),比如说诃子成熟了,或者接近成熟了,就是中药的诃子,比较嫩的时候采下来它就是藏青果,两种不同的药,它的性能功效有所区别;比如说树皮类的,肉桂也是树皮,它就不在春末夏初,它一般也就在十月份,在秋后时候它容易剥皮,而且质量好,所以这些特殊性我们可以适当地了解。前面主要是讲的植物类的药物的采收,其实动物药,它也有一个生长周期,它也有一定的采收规律,只不过这个规律它没有植物药这么明显,一大类的一大类。它是某一种动物药,需要在什么时候,比如说阿胶用的驴皮,冬天皮比较厚,质量比较好;鹿茸它一般在春天,没有角化,没有骨质化,那个时候才能作为鹿茸用;桑螵蛸就是螳螂的卵鞘,它在产卵的时候,卵还没孵化成幼虫的时候,及时地采收。那就根据不同的动物药的品种,它有具体的要求,这一些我们都不详细地介绍。当然矿物药的采收比较随意一些,因为它埋藏在地下,可能质量一直都是恒定的,不容易变化,所以什么时候采收都可以。这里面如果说涉及到考点,那可能就是植物类的不同的入药部位,这些类型。它主要的原则是什么?如果有时候碰到一些特殊的,采收那就是比较难的一些问题了,当然对于临床医生作适当地要求,也有一定的意义。至于说这些特殊的采收,有的可能我们在讲具体药物的时候还会涉及到,比如说天麻、冬麻和春麻的问题,三七,春三七和冬三七的问题,采收的时间不同,对它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我们等以后相应的时候把它补充起来。好了,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五讲

中药材的储存

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

下面我们继续介绍第二章的第四节,中药材的储存。因为中药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所以不可能都用新鲜的。因为新鲜的它受出产的季节或者出产地区的限制。所以一般都要采收了以后,要干燥,对植物药或者动物药来说,干燥了都需要有储存的这么一个要求。所以在储存的过程当中,对中药材的质量会有明显的影响,由于储存过程当中的比如说鼠害,或者其他的一些昆虫或者微生物的破坏,另外就是说温度、湿度,光照等等,都会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所以中药材在储存的过程当中就象我们教科书上所谈到的很容易出现虫蛀、霉变、变色或者走油,这些往往都是造成了它的质量的改变或者质量的降低。这些内容可以看一下书上,这个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有的时候药材的储藏过程当中,外观没有变化,但是它的内在质量降低了,对于绝大多数的药材来说,都会发生。比如说芳香的药材,芳香的药材在中药材里面品种也不少。为什么会芳香呢?它一般都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这个挥发性的芳香油随着储存的时间越长,它挥发得越多,它的含量就越少。比如说我们今后开窍药当中的石菖蒲,这个芳香的药,有人测定过它的这个挥发油的损耗,好像储存一年基本上就可以损耗将近50%,所以就明显的影响它的质量。这个是对于芳香类的药,大家容易理解。比如说有的芳香的药把它捣碎了,比如说我们的砂仁、白蔻、肉桂、丁香,把它捣碎了放在药的抽屉里面,可能刚刚捣碎的时候,那个香味非常浓烈,有的时候过个十天半个月,可能那种气味就非常淡了。这种现象,比如说我们在家里面,这个就是在烹饪当中我们都会知道,比如说有的香料五香粉或者花椒粉,刚刚新鲜把它捣碎的,那很远的地方都能够闻到一种清香的,如果放一段时间,哪怕是在密闭的玻璃瓶里面放,那个气味也会越来越淡,那味道越来越差,也就是它里面的挥发油的成分减少了。很多芳香的药挥发油就是重要的一个有效的部位,它当然不是单一的成分,现在习惯上把这一大类成分称为有效的部位,这个部位常常是很重要的。有的不芳香的药,比如说有的药物现在含这种苷类的从化学上来讲,就是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甘甜、甘苦的甘,过去称为甙,一个游弋的弋下面一个甘,现在规范为苷类的药。凡是含苷类的药,它同时都含有能够让这种苷类水解的一种酶类,么如果说在储存的过程当中,空气当中的湿度偏大,这些药材都会吸湿,吸湿以后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酶类都会造成苷类化学成分的水解,使它的含量降低,降低它的临床疗效。比如说以后我们要学中药当中名贵的人参,人参就有两大类,一大类就是挖起来清洁了以后就直接晒干,这叫生晒参;另一类要经过蒸煮,然后它变成了一种带有淡淡的红色的称为红参,经过了高温处理的。生晒参是直接挖起来,阳光晒干,没有经过高温处理。除了它药效有区别,我们今后要讲以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生晒的人参不利于储藏,红参相对来说有利于储藏。因为生晒参没有经过加热的处理,没有破坏掉它相应的酶,人参的主要成分就是人参的皂苷,在储存的过程当中,这个酶会造成人参皂苷的水解,使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降低,所以它保存的时间就不应该很久,而且要注意储藏的方法。红参因为它经过了蒸或者煮,加热的时候这个酶一般就失掉了活性,这样的红参可能就有利于储藏。它不容易造成人参的皂苷的成分的水解。不芳香的药也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总体说来,绝大多数中药都是随着储藏时间(的不同)质量会受到影响,要么是变质,甚至于产生有害的成分;最好的情况就是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使质量降低了。但是在《中药学》当中,在这一节里面提到了,18页,第三段和第四段,就是在本草文献里面,前人对少数的一些药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就认为这一类的药物要用比较陈久的,要多储藏一段时间,所以最早提出来的就是六味药,就是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后来有些补充,这个前人没有讲,为什么这些药要用比较陈久的,也是储藏一段时间以后的,没有讲充分的理由。当然也有人简单说,比如说去掉它的燥烈,或者毒烈之性,使它的燥性或者烈性降低。这里面比如说狼毒、麻黄有一定的毒性;吴茱萸、麻黄、半夏、橘皮这些有一定的燥性,就认为这方面有所缓和。现在也有人对其中的一些品种进行过一些研究,比如说研究的结果,半夏放置了以后好像祛痰止咳的作用有所增强的倾向,有增强止咳祛痰的这种倾向性。这个橘皮,有的人认为橘皮里面最有效的那是里面含的橙皮苷,是主要的有效成分,而这个橙皮苷它不容易挥发掉,比较稳定,它里面含的芳香性的容易挥发的挥发油往往不是主要的有效成分,放了一段时间以后,非有效成分的这类芳香成分挥发掉一部分,使有效的橙皮苷一类的成分的相对量含量有所增高,用这样的研究来解释这个陈皮储藏的原因。有的还谈到比如槐花放置了久一些以后,它里面的芸香苷可以转化成鞣质,有利于它的止血。都是从一定的角度,初步解释了这些药物它储藏一定时间的道理。但是这并不充分,这些道理。当然我们不能认为这些药放得越久越好,前人说的这些药宜陈,陈到什么时候,现在没有定论,所以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大家。如果同学们问我,陈皮,橘皮又叫陈皮,要陈到什么时候,采收下来,一个月算陈呢,二个月、一个季度、半年、一年、二年,这个都没有准确的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什么药不是放得越久越好,不象那个老窑酒,那放上百年,有的老窑,那个质量都非常好。可能药物不会这个样子,不是,可能有一个时间限度,这个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就是刚才那些回答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比如说槐花,用陈久的鞣质的含量还高了,但是如果槐花用来清肝火,现在发现清肝火相当于现在把它用来比如说降血压或者降低血管的脆性,保护血管,用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的治疗药。这个槐花,它需要的不是鞣质,而是芸香苷,它的含量降低,把它作为清肝火或者降血压使用,反而不好了。所以这个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可能它放久对某些作用有好处,可能对某些作用也不一定有好处。橘皮,不是有效的这种挥发 26

成分高一点,你马上就用,那有什么害处呢?没有什么害处。所以这个并不能完美的解释,陈皮需要用陈久的,所以这些药是不是需要用陈久的,我们都是在今后希望同学们加以关注,如果有条件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一些研究。这一节的问题也是其他教科书上到目前为止没有的,也是为了引起临床医生的一些关注,所以我们作了一个补充,原则上也作为参考。只是对有的药物要用陈久的这种说法自古以来,从《本草经集注》到目前为止都有,我们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大家可以作为这一节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来对待。这一章,也就是第二章的内容我们就用前面的这一点时间作了简单的介绍。我刚才已经说了,总体来说这一章都是作为了解,第一节和第四节严格来讲是参考,就是说今后完全不会考查大家,不管什么考试,因为其他的统编教材里面没有这些内容。第二节、第三节虽然作为了解,有这个考核的知识点,我们在讲的过程当中给大家已经提到了。把重点就放在有考核点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翻过来,翻到20页,没有标页码的20页,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下面在教科书上有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算是这一章的概述。概述在这三段文字当中大家主要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炮制的含义,就是什么叫炮制?因为炮制是中药当中特有的一种制药方法,所以这个需要大家了解。在教科书上来说就是第一段文字,就是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之前,根据临床用药的目的以及储存、配方或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尽量满足医疗需要,这些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这个说得比较详细。简言之就是简单的讲,就是第一句话,什么叫炮制?炮制就是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之前的各种加工处理方法。就是把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串在一起,中间那些目的把它省掉,都可以。什么叫炮制?炮制就是在中药材制备成各种制剂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方法,统称为炮制。因为中药使用的是原生药,在制成制剂以前,最常见的制剂就是制成汤剂,把这个药拿回家里面,放在药罐里面煎熬来服用,这个也是一种制剂。现在卖的中成药它有很多的剂型,什么丸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等,那是在药厂里面生产的,在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在提取它的有效的成分以前,这都是制剂以前,这些药很多都要经过一些特殊的加工处理,自古以来都非常强调这个加工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炮制。所以大家要求的就是了解它的含义,重点就是这样一句话。另外顺便就了解第二段,第二段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炮制的不同称谓,这个作为一个常识性的了解。最早的炮制就是我们书上第二段的第一个用的炮炙,第一个炮就是火字旁一个包,这个就是古代把食物用东西包上,放在火里面去烧,这个称为炮;第二个炙上面那个实际上就是一个肉,比如说我们现在心肝脾肺肾,左边那个偏旁实际上不是一个月字,月并列二横,这个它不是二横,其实过去这个叫做肉部,它写得不规范,把它斜写下面一个火,它的意思就是把肉放在火上来烤,烧烤。所以前面的一个炮,就是把食品放在火里面去烧,后面一个炙就是把肉放在火上去烤,所以它与最初的用火来烧烤食物有关,古代用的以这个术语为多。比如说我们在《本草史》里面,就中药学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说第一个分支学科,雷敩编了一个《炮炙论》,它就是介绍中药炮制的一个专著,也是中药最早出现的一个二级学科,他用的书名就是用的这个炮炙。后面修事或者修治在以后的本草文献里面,也是指炮制的意思。比如在清代有一本书就叫《修事指南》,他是把《本草纲目》有关炮制的内容,把它全部集中起来再加上他本人的一些观点,这是张仲岩的一个著作,就是清代的《修事指南》,就用的是修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他的每一味药下面分了很多栏目来介绍,其中有一项就是修治,就是第三个。所以在古代,炮炙、修事、修治和我们这里这个炮制,应该是同谓语,可以互相代替,互相使用的。也就是说古代炮制有不同的用语,它可称为炮炙,可以称为修事或者称为修治。但是在当代,这些术语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就是这种炮制方法的总称,就用我们这一章这个标题这个炮和这个制造的制,这个炮,炮制,用这个作为总称。我们书上第二段的第一个,刚才说的这个炮,这个上面一个肉,下面一个火这个炙,现在一般用于用火来加工炮制药物的这种方法,因为它两个字都有火,我们后面讲炮制方法的时候有火制或者水火共制,凡是与火有关的火制法和水火共制法,一般常常用这个炮炙。这个修事或修治呢,往往是一些不用火来加工处理的一些炮制方法,比如有的药要洗一洗,要淘一淘,有的要把皮刮掉,有的要把里面的心挖掉,有的要捣碎,有的要把它切片等等,这样的一些方法往往叫做修事或者修治。就是说把用火与不用火来炮制把它分了一下,但是这个没有法定的规定,也没有权威的这种一定要这样用,这是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到目前也是在当代,这个术语就产生了这么细微的一个变化。我们在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以注意,因为这些词汇它有一定的时代性,这个时代发展了,它使用在改变,我们必须承认它,承认这 27

个现实。这个第三段就是讲这个炮制的重要性,历代高度重视,这个炮制而且要适中,太过了不行,不炮制也不行。这个都是供大家参考,所以在整个这个概述部分,就是我刚才讲的,就要求掌握这个术语的问题。在这一章下面分了二节,第一节是炮制的目的,第二节炮制的方法,这二节当中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上,昨天我讲了都是属于要求熟悉的,就是第二个要求的层次,大家要基本上把它掌握,比掌握的要求稍低一点。为什么呢?因为炮制的目的比较简单,就几条,容易记。炮制的方法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不需要自己操作。中药炮制学对于药学专业、对于中药专业的同学它是一门专业科,本身它就要学100多个学时,不但要学理论,而且还要学实践,他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门课程。所以对于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一点内容根本就不够。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一些重要的炮制方法又必须熟悉,因为在开处方的时候你要告诉药房,这个药你需要怎样的药,需要生的?需要什么样的炮制品?比如说大黄这味药,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你就要写明,用生大黄,不写就是(用)生大黄,另外常常有用酒炒的,用蒸熟了的,有炒焦了的,有炒炭了的,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你要写酒大黄或者熟大黄,焦大黄或者(什么),这样子注明。药房再根据你医生的要求来进行配方,你不知道炮制的方法,处方的时候书写处方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一些常用的主要的重要的炮制方法,临床医生应该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总的这一章的内容就属于熟悉要求级别的。

中药的炮制有多方面的目的,我们书上把它概括到六个方面,其实还可以概括其他的一些,但主要是这六个方面。对于具体的药物来讲,某一个药物用一种方法来炮制,它的目的往往不是单一的,往往它有多方面的目的。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一种矿物药叫做磁石,磁铁石,四氧化三铁,那非常坚硬,它的炮制方法就要用淬的方法,因为磁铁矿非常坚硬,配方的时候很不方便,如果临时配方,比如说某一个处方里面要30克的磁石,这个磁石一大块,几公斤,要把它敲碎,耽误时间,有的医院的药房非常繁忙,临时敲碎的时候异常困难。把它淬了以后它就比较酥松,比较松脆,容易打碎,为配方提供了一种方便。这个也是一种目的,但是它还有另外的目的,那淬的时候往往要用醋来淬,它就可以增强它的一些疗效,它可以使它的化学成分发生一些改变,我们以后要讲。它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在淬的时候它和醋会发生一些反应,生成一些醋酸铁,醋酸铁的水溶性就要比四氧化三铁要好得多。它在水当中的溶解性就增强,对疗效就有所帮助。它就有第二个目的,有的药材可能还有第三、第四个目的,我们这里是为了大家便于学习。所以把这些炮制的目的把它一一的孤立起来,我们在这里只是简单的知道,中药炮制主要有这样方面的一些目的。还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过去的一些中药书上,尤其是在中药的一些启蒙的读物上,常常有一些歌诀,很容易背诵。在炮制的时候往往要加一些辅料,辅助的一些物品和药一起炮制,在那些歌诀的药书上那些辅料的炮制的作用都很单一,比如说我们书上在炮制的目的第二行就讲的,古人就提出了酒炙升提,姜炙发散,这个就是《本草蒙筌》它作为歌诀形式当中我摘的两句,他把它看成比如说姜,酒加到药物里面炒了,能够使它的升提这个性质增强,往往把它看成是单一的。其实辅料相同,对于不同药材往往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它的目的不一样。比如说酒来讲,大黄用酒来炒,可能会增强了它的升提性质,降低了它的苦寒沉降的性质;比如说对于川芎,可能增强的是活血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它可能与升提还有一定的区别。而我们今后学涌吐药要用常山来炒,常山来炒它并不是让它升提,是让常山的引起呕吐的这种毒副反应降低,它不但不是升提,可能还使常山的升提作用减弱了、减缓了。不可能是单一的,这个辅料。对于姜同样的道理,醋(也是)。所以我们今后见到的那一类的炮制的有关歌诀的时候,要从前人那种比较局限的思维方法当中跳出来。也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观点,某一味药物用什么方法炮制,它可能有多方面的目的,可能有一种目的是最主要的,但是还有很多比较次要的其他的目的。炮制的时候加的辅料,这种辅料发挥的作用对药物造成的影响,前人认为比较单一,实际上它是比较多样。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中药的炮制。我们在这个总论的第三章,中药的炮制只是从理论上来把炮制的一些基本理论初步的了解,在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有很多药物都需要炮制,一些重要的药物的炮制,它怎样炮制,用什么方法?用这种方法炮制了的药物临床上有什么意义?结合到我们前面总论的内容,要把它融合在一起来加深理解,要能够解决今后各论当中的学习具体药物当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孤立的学习中药炮制这一章,要和各论紧密结合起来,和具体的药物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中药炮制对于临床医生要求的最低的这样的一些知识点。下面我就把第一节炮制的目的分别作简单的介绍,炮制的目的我们这书上概括为下面这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28

这个是炮制最重要的目的,第一重要的目的。我们在第二节里面要学很多炮制的方法,这些炮制的方法可以说几乎都与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有关。在第二节也会提到,炮制会加很多辅料,这些加辅料来炮制药物的目的也基本上都是第一个目的,为了增效的,简单说就是增效,两个字,增强临床的疗效。疗效为什么增强了?因为它的药物的作用增强了,疗效才会提高。比如说我们很多中药材,都需要切片,当然切片它可以方便配方。比如说茯苓(今后要讲)很大,有的几公斤、十多公斤,配方的时候不方便,把茯苓切成薄片,那切成薄片不但是为了配方,为了美观,更重要的一个目的还是为了增效。为什么呢?因为茯苓常常作为汤剂,切片以后可以让茯苓和水更充分的接触,它的有效成分才能很好的溶出,溶解在药汤里面,才能够发挥茯苓的医疗作用。有人作过试验,就是说茯苓,把它切成1厘米的立方体,就是长宽高都是一厘米的立方体,把它放在水里面去煎煮,煎煮1小时后用刀切开,它的中心部分仍然是干的。就是说经过了一个小时的煎煮,这个1公分见方的茯苓的里面,水分还没有进去,水分没有进去,里面的有效成分当然不可以通过水的这种对流这样子交换,使有效成分到外面的药汤当中。如果我们把茯苓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可能煎半个小时就煎得很透了。所以有的药切片,比如刚才说的磁铁石,磁石,要把它捣碎,也是为了让它充分的和溶媒接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这个就是最常见的。我们后面讲很多药物,比如说有的要加蜂蜜炒,有的要加姜炒,有的加酒炒,一般来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增效。我们书上也举了一些例子,这个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还会有更多的例子来补充。所以同学们可以初步的看一下书上的例子,现在记不住不要紧,但是第一肯定要记住,它是为了增效,这个目的非常重要。我们书上在第二段,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第二段,就是我刚才说的含有甙类的现在叫做苷类,它容易水解以后降低它的成分,如果经过加热的炮制方法,比如说炒、蒸,刚才说的红参经过了蒸这样的方法,它有利于保存,这个就使它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稳定,这些都是为了增效的。它能够保持,实际上不减弱,也可以说是属于增效的范畴,所以我们单独提了一行,它和增加有所区别。它是使它保持不变,不容易丢失。这是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简单的讲为了便于记忆,就是减毒。第一是增效,第二是减毒。但它的实际内容不但是减毒,还有消除或者降低副作用。这里就涉及到毒性作用和副作用的问题,这个我们今后要讲,毒性作用实际上这种毒性就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性,对人体的组织器官对脏腑的功能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损伤,一般都比较严重。副作用,是在药物使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需要的一些反应,这个叫做副作用。比如说我们今后使用大黄,大黄有清热的作用,又有泻下的作用,如果把大黄作为清热药来使用,那有的人里热比较重,可以用大黄来清热泻火,或者清热解毒,但是这种患者他并没有便秘,大便是正常的,在使用大黄清热的同时,他可能会造成一些比较轻微的腹泻,这种轻微的腹泻是不为患者所需要的,它是由大黄的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但又不为治疗目的所需要,这个就叫做副作用。一般它比较轻微,往往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停药以后都会消除。后面会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它是两个方面,从广义来讲,这个都可以说是不良反应,或者统称叫做毒副反应。减毒实际上是减低的毒副反应,是保证这个用药的安全。另外要注意这里用了两个并列的词组,降低或者消除,为什么要这样子用并列,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中药当中,有的药物有明显的毒性,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化痰止咳的半夏或者天南星,就是天南星科的两种植物,它们都有比较强的毒性,这种毒性主要就是对口腔咽喉造成很强的刺激,一种辛辣刺激。如果我们有生活经验的同学就会知道天南星科的植物在食物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一种叫做艿芋的,有的地方叫芋头。也是天南星科的植物,用的也是它的块根,这个毒性也是对口腔咽喉这些粘膜造成很重的刺激。我们烹饪的时候就要把它这个毒性降低,药物炮制同样的道理。另外一种天南星的植物就是那种蒟蒻,有的地方叫魔芋,它很类似于天南星的,毒性和天南星不相上下,与口腔接触了也是刺激性很强,有的接触了手,手的皮肤就要发红发肿发麻,有的很难受,有的甚至于起水泡,它们的毒性其实都是同一类的。我们要学的中药半夏、天南星,我们为了用药的安全,就要把它的毒性进行处理,经研究发现我们食用比如说艿芋或者蒟蒻的时候,这都是很好的保健食品,这个毒性成分它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是一种苛辣性成分,经过高热的煎煮,让它完全破坏,就是让毒性完全消除,使这个毒性的成分完全破坏,它的毒性就完全消除了,就非常安全。中药的天南星和半夏产生毒性的化学成分,现在研究与它的疗效与它的作用之间还没有关系,它不是有效成分所产生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完全把它消除,把这个毒性成分消除,使它不发生毒性的反应。但是另外有的毒药就不一样,比如说泻下药当中有一味药叫巴豆,巴豆的毒性成分就是里面含的巴豆油,29

巴豆油既是巴豆产生毒性的毒性成分,又是巴豆产生泻下的治疗所需要的,或者说有效的成分。如果象巴豆这样的,你把里面的巴豆油全部去掉,让它不含一点巴豆油,那当然它毒性消除了,没有了,但是如果要把巴豆作为一个泻下的药物,它又不会收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象这种情况,就是说它的毒性成分和有效的成分不能分开,甚至完全是一体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适当的降低,降到一定的范围来保证用药的安全。所以为什么我们这里要用一个降低或者消除,有的是应该全部消除的,有的是不应该消除只能部分降低的。所以这个巴豆炮制,过去一些研究,因为巴豆里面含的脂肪油一般可能都含到百分之四五十,或者更多一点,至少降低了以后一般保证要在含到百分之二十以内,十五到二十这样一个范围就比较好,如果完全更低了,那就不能作为泻下通便这样一个功效来使用。这就是把这个标题为什么这样子来表述,跟大家作了一个说明。至于中药里面毒性的药很多,不同的毒性的药它采用的炮制方法不同,这个在各论当中我们再来一一的介绍。另外关于副作用的问题,这个就是更加普遍。因为中药它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每一味中药它有很多种功效,它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有一种功效的中药非常少见,少则二三种,多则四五种、五六种功效,一味中药。但是众多的功效对于某一个患者来说,不可能完全都是有用的,有的功效可能对于某一个患者它是不需要的。不比如说今后我们要学的第一味药,麻黄,麻黄前面就有两大功效。一个是发汗解表的功效,服用了以后那让人出汗来祛除表邪治疗表证;另外还有平喘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疗咳喘证。如果是因为外感风寒,又没有汗,表实无汗,又有咳嗽气喘,麻黄它可以通过它发散风寒,发汗解表来驱散在体表的风寒邪气,又可以通过它的止咳平喘的作用来缓解由于风寒外感引起的咳嗽气喘这个症状,两个功效同时发挥,相辅相成,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喘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一个药物,非常重要。但是在临床上,有的咳喘患者它不是风寒引起的,而且由于肺热壅盛所引起的这一类的患者,往往有的还要出汗,而且汗还偏多,有汗出。麻黄又是温性的药,又有发汗的作用,麻黄的发汗作用对于已经有汗的这种喘咳,加重出汗,更加伤津液,不利。它的温性对肺热也是不利的,有矛盾。这个时候,麻黄的温性和发汗的作用可能就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我们通过炮制,比如说我们今后要讲麻黄发汗可能主要是它里面的挥发油,我们把麻黄用蜂蜜来炮制,蜜炙麻黄,降低了它的挥发油,它不但蜂蜜增加了止咳平喘的作用,发汗的作用也降低了,它又变得更加温和,对于肺热喘咳蜜炙的麻黄就比生的麻黄更加安全,更能够适合临床的应用。这个就是属于降低的是副作用,这个情况可能一般的药物都会存在,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理解。

第三,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其更加适应病情或扩大临床应用。药物的性能我们在下面第五章里面要介绍,比如说这个药是寒性的,是温性的,是作用于什么部位的等等,这些内容属于中药的性能。我们后面讲这个性能就是对药物功效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概括功效的基本特征的,用于概括功效基本特征的一种中药的理论。功效我们后面在下一章也要讲,就是中药对于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治疗和保健作用叫做功效,性能和功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从功效当中产生了性能,性能是比较笼统,它不是具体的作用;功效它是具体的作用,它是产生性能的基础。我们通过后面两章的学习,回过头来可能才比较清楚。改变了以后,有的药物它原来对某一个患者不是很适合的,它也能适合;有的是原来不能应用的范围,它也可以使用。比如说我刚才以麻黄为例,讲了麻黄它最适合的是风寒引起的咳喘,如果是肺热引起的咳喘,它对这个病情适应性不是很强。我们用蜂蜜来炮制了以后,它的温散的性质降低了,对于肺热的喘咳它可能就更加适应一些。适应病情其他的药也可以有这方面的情况。另外一个扩大应用范围,扩大应用范围呢严格的讲很多是变成另外的一种药了,从一味药变成另一味药。比如说我们在解表药以后要学荆芥,荆芥主要是治疗表证的一个药物,生用的时候它主要是祛风解表。把这个荆芥炒成荆芥炭,炒焦了以后制炭使用,它这个祛风解表的作用就基本上不存在了,或者很不明显了,它主要就成为一个收敛止血药,它主要就用于出血证。荆芥和荆芥炭它仅仅是通过一种炮制的方法,它的功效改变了。生的荆芥是祛风解表为主的,荆芥炭是以收敛止血为主的,两个功效明显不同,功效不同当然相应的功效的基本特征就不一样,所以性能也发生了改变。荆芥我们今后要学,生的它的性能是辛温的,而荆芥炭它的性能是苦涩平的,有涩味,有苦味,药性是比较平和的。比如说我们以后学的生地和熟地,生首乌和制首乌等等,都属于这种扩大应用范围,严格的讲这种扩大应用范围有的是从一味药变为了另外一味药了。所以我们今后学的生地黄在清热凉血药,而熟地黄在补血药,仅仅是一个是直接采挖起来晒干的生品,另外一个就是经过了久蒸久晒,或者加了一定的辅料炮制以后,经过炮制处理就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中药炮制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前面的三点,后面的三点相对来说就要 30

次要一些,但是也相当重要。

第四点是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注意这里谈的是性状,这里(指前面)谈的是性能,性能是中药的基本理论,它是描述功效的基本特征的;性状是药物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一些物理特征,比如说它是红的,是黑的,是青的,是香的,是臭的,改变了药材的某些性状。改变了性状有什么用呢?便于储存或者制剂。便于储存,比如说我刚才讲中药一般很多鲜品作用都很好,但是不可能都用鲜品,因为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都要干燥,把鲜的变成干的,就要改变它的性状。但是有的药物很难干燥,比如我们今后清热解毒药当中要学一种药叫马齿苋,马齿苋它的茎和叶都是肉质的,非常嫩,里面的水分很多,要直接把它晒干,是晒不干的。把这个马齿苋新鲜的放在开水里面去烫一下,马上把它滤起来晒干,这个我们今后要学,就是炮制方法当中的dan法,把它dan一下,这个就容易干燥。这个改变的也是性状,它便于保存,便于制剂。比如刚才的磁铁石,磁石很硬,比如说你要粉碎,要制成散剂,或者丸剂,它不容易把它加工成粉末状,经过了醋淬以后它就比较松脆,就容易制成粉末,它就容易制剂,这一点容易理解。

第五点是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称量的准确。因为我们中药里面不管是植物药、动物药甚至是矿物药,不是我们采收起来的,所有的整个植物或者动物或者一大块的矿物它都可以直接入药,它有的是非药用的部分,那比如说枳壳就是一个柑桔类的果实,那用的是它的果壳,里面有果瓤,果瓤它是非药用的部分,我们就要把里面的果瓤把它清除干净,剩下的完全是属于果皮的,这样就比较纯净,里面的果肉它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比如说都称10克枳壳,如果有瓤的瓤可能就占掉了1克、2克,实际上药用部分只有8克,这样子就称量不准确。目前有的地方有的药材的质量很差,有的不法的为了谋取暴利的一些药材的经营者就有意地在药材里面添加一些杂质在里面,现在据我知道有些市场上,比如说有种动物药叫全虫的,有的就里面加很多的盐,它为了就是说避免它腐烂,当然加工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盐,少量的,用的时候把它去掉。有的就过多的比如说把1斤的全虫加一二公斤的盐在里面,其实它大部分都是盐了,比如说你开3克的全虫,可能就只有1克是全虫,2克都是食盐。现在更有甚者在产区,产区怎么呢,把这个活的全虫三四天不给它喂吃的,让它非常饥饿,然后他要卖的时候要把它在开水里面烫死之前,然后在一个池子里面(放入)那个很稀的水泥浆,把它搅拌起,把这个虫放在里面它很饥饿的状态就大量地吃水泥浆,所以现在有的市场上买的全虫肚里面全是水泥块,那里面肯定是不能作为药材使用。象这样其实一种违法的行为,很恶劣的行为,这是有意的添加了一些杂质。(炮制也可以)保证质量,称量也会准确。另外有的药很苦,或者有的很臭,患者难以服用,比如有的臭的药加一点酒来炒,加一点醋来炒,它的臭味不那么臭了,味道不那么苦了,容易服用,所以这个也是容易理解。我们炮制的目的就六个方面,以前面三点为主,增效、减毒、扩大它的使用范围。休息。

第六讲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作用

下面讲第22页,中药炮制的第二节,炮制的方法。炮制的方法前面讲过,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药学专业的一个基本功,他们在中药炮制学里面专门有这方面的实验要操作。对于医学专业的同学来讲炮制方法就对这些常用的一些方法作为一个名词术语能够进行解释,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了。

在这一节当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药的炮制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几十种方法。目前一般把它分为了五类,就是我们书上的:

一、修治,二、水制,三、火制,四、水火共制,五、还有一个其他制法。其他制法不要求,所以我们这里屏幕上没有打出来五。但是这种分类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我刚才在讲炮制的含义的时候就已经讲,这个修治呢,凡是不用火的现在都可以(包括)。那么这个水制一般是用水来处理,它也属于修治范围,所以有的又认为这两个可以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修治,然后水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当然其他又可以分成很多方法。所以这个分类是人为的,是相对的,就作为常识性了解。作为一个临床医师,常见的炮制方法我们作为一个名词术语来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第一,水制当中要了解一个水飞,就是我们书上水制的第二段。因为水制的方法非常多,凡是用水,低温的水来处理都叫水制,或者有的是其他液体,不是一般的水,也属于水制的范畴。我们书上讲淋、洗、泡、润、漂等等,还有其他的,但那些都很简单。其

中比较特殊的,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或者没有听说过的就是这个水飞,这个要要求。火制法当中的四种:炒、炙、煅、煨,这个要要求。然后水火共制当中的淬和,一共来说,要求大家了解的名词术语就是七种,因为水制里面有一个水飞。关于水飞,大家知道什么叫水飞,它怎么操作?水飞简单的讲就是在水当中来加工很细的药材粉末的一种炮制方法。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个药要能够在水当中粉碎,所以一般的植物药和动物药,在水当中它都有吸湿性,都要吸水。在水当中那个韧性反而增加,可能它不可能在水当中粉碎。所以能够在水当中进行粉碎的是矿物药,但矿物药也不是所有的矿物药都能够水飞。我们对矿物药不熟悉,但是对矿物类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可能有的应该是很熟悉,比如说一个生活必需品食盐,盐,这个也可以说是一个矿物药,那能不能水飞?当然就不能水飞。因为它的水溶性很强,溶解度很大,在水里面就完全溶解了,还没有让你把它研磨细的时候已经就不见了。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芒硝,为什么前人把它叫做硝?就是因为前人没有溶解度,溶解这样的一些概念,或者这样的一些语言,就是说它放在水里面就不见了。那个芒硝我们今后要讲,因为它的结晶体有锋芒,这是它的形状,晶体的形状。硝呢就是它的水溶性很好,遇水则消,它也是不能够水飞的。所以能够水飞的矿物药要非水溶性的,在水里面不溶解的,这是一个前提,主要是矿物药。有的动物药它类似于矿物,主要是一些海产动物的贝壳,象我们今后要学的牡蛎、石决明、珍珠母这样的一些。其实它(们)主要的成分就是碳酸钙,和很多矿物没有两样,它虽然来源于动物,但它的理化性质和很多矿物是一样的,所以它也可以进行水飞。我们书上是说的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或贝壳类的药材置于水中,一般的方法是把这个矿物药,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或者动物的贝壳把它敲碎,碎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加少量的水,在那个乳钵里面用力地研磨。研磨得比较细的时候再加比较多的水来搅拌,来搅匀。搅拌的时候它很细的粉末就悬浮在上面,然后把上面悬浮有药粉的药液把它倾倒出来。由于它不溶于水,慢慢的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它里面的矿物的细粉就沉淀在容器的底部,然后把上面的水,这个清液把它倾掉,把它倒掉,然后把下面剩下的很细的矿物药晒干。能够悬浮在水当中的粉末一般都非常的细,剩下来的再研磨,再加水,经过很多次,把主要的药材都变成很细的粉末。这样得到的药粉一个是很细,就便于制剂。另外有些动物的贝壳或者矿物药里面还含有一些水溶性的非药用的一些成分,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比如说今后外用药当中的雄黄,雄黄主要是硫化砷,往往里面就有氧化砷,氧化砷就是砒霜,如果在水飞雄黄的时候,氧化砷,就是砒霜,在水里面它能够溶解掉绝大多数,这样子就使毒性降低。所以有的有毒的成分还可以在这里面把它除掉。比如我们刚才讲石膏,湖北应城的石膏里面,比如说有的也含有害的其他的矿物的成分很少,有的里面除了铅还含砷,主要也是指的氧化砷。在水飞的过程当中,它也会溶解掉,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使它更加纯净,也更加安全。还有如果是干的粉碎呢,粉尘容易飞扬,人体吸入以后对身体也有危害,尤其是在大工业生产的时候,所以这个水飞它有多方面的意义:一个是便于加工(成)很细的粉末,便于制剂,有利于除掉矿物药或者动物贝壳里面一些水溶性的一些有害的或者无效的成分,也避免粉尘的飞扬,造成人体吸入以后对人体的损伤。那么在传统药房里面是用的小的乳钵,人工的,那比较慢,那产量不高。现在工业化生产是用的一种球磨机,也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能够环保,避免粉尘的飞散。水制当中就认认真真的体会一下这个水飞这一种炮制方法。

第二类就是我们要讲的火制,火制当中第一个炒,这个炒呢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们一日三餐都要有蔬菜,蔬菜很多都要炒了以后来吃,所以炒是烹饪当中一个基本的方法。那么中药当中的炒和烹饪当中的炒是一脉相承的,基本的操作方法是一样,就是把药物放在锅里面加热不断地翻动,让它炒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方法就叫做炒。就是把药物置于锅内,直接的翻炒。在中药炮制当中的炒又分两大类,一大类叫做清炒,清洁的清。所谓清炒呢就是把药材直接放在锅里面,不加任何辅料直接地炒,这种方法叫做清炒。清炒根据火候的不同又有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种方法。一般的药材炒到表面微微带黄色的时候为度,这种就称为炒黄。炒到药材的表面焦黑,但是里面还是有原来药材的颜色,这种就叫做炒焦。炒炭呢就是让它基本上都炭化,但是里面可能还要存性,就是还有一点原来的那种颜色或者气味的时候。这是三种不同的程度,根据药材的不同需要掌握不同的火候,那么哪些药材需要炒黄,哪些需要炒炭,哪些需要炒焦,今后会涉及很多的药物。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荆芥,一般就是炒炭。当然这个炭也不是完全炭化,所以有的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写焦荆芥,实际上它是介于焦和炭之间的,这个就是一个例子。比如说炒焦栀子,栀子这个药把它的果皮炒得开始焦了,但是里面还没有变化的时候就称为焦栀子。不加辅料的炒叫做清炒。另外一种炒呢叫做辅料炒,就是 32

不但要加药物,把它放在锅里面,把药物放在锅里面,而且要加其他药物以外的一些原料,这些原料呢统称为叫辅料。我们书上加的辅料比如说有沙,有土,有米,有麦麸,有海蛤粉、滑石粉等等,这样一些矿物或者动物类的粉末。加这些的目的主要是使这些辅料温度很高,药物放在里面去了,就能够使这个比较高的温度达到炮制的要求。比如说我们今后活血化瘀药当中一种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种动物的一种角质的甲壳,如果温度低了,它就达不到炮制的要求,那么一般是把沙放在锅里面,把沙的温度炒得很高,然后把穿山甲放在里面,它就膨胀,然后就变成那种金黄色,蜷曲成一种圆球状,所以就叫甲珠,或者叫做山甲珠。这种用沙来炒的方法民间比如说我们有的炒花生、炒胡豆,先都是把沙炒得很烫的时候放在里面,这个就相当于中药的沙炒。那么土炒,米炒呢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大家应当注意到了,辅料炒的辅料,沙、土、大米、麦麸、海蛤粉、滑石粉等等它都是固体的,所以辅料炒的辅料都是加的固体辅料。当然固体辅料除了是使它保持很高的温度,达到炮制的要求,有的辅料本身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说用土炒可能会增加一些药物的止泻效果,和中止泻,或者和中止呕。有的加米来炒,可能能增强和胃这样的一些作用,也不完全排除它增效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在辅料炒当中要次要一些。辅料的增效是次要的,增加它的温度,达到炮制的要求这个是最主要的。

第二个方法叫炙,炙也是把药放在锅里面,也要加辅料。但是加的辅料和辅料炒不同,它加的是液体辅料,不是固体辅料。我们书上说以液体辅料拌炒药物叫做炙,它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在锅里面炒,加进去的辅料是液体。我们书上的蜂蜜,蜂蜜当然在冬天它可能有一定的形状,不是液体,但是放到锅里面去了以后,受热了以后它是液体状的。酒、醋、姜汁、盐水、童便这样的一些都是液体。这里需要说明,盐可以作为固体辅料来拌炒药物,也可以把它化成盐水,用来炙药物,所以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到。就看它是以固体状态和药材接触还是以液体状态让它进入药材,它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炮制方法。这些液体的辅料本身就是药物,比如说蜂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都是传统的中药,它本身就有一定的药效作用,就是它有自己的功效,它和被炒的药物之间往往主要是产生一种协同增效的作用,它就是炮制目的的第一点。当然也有少数在于降低毒性或者不良反应,比如我们说的常山用酒来炒,减轻它的呕吐的作用。关于炙需要说明两点,第一点,今后在写处方的时候凡是用蜂蜜来拌炒的药物,很多医生把这个辅料的名称省掉,只写这个炮制的方法炙,比如说炙麻黄、炙百部、或者炙冬花,都是指的蜂蜜炙,加的是蜂蜜。所以今后见到了只写一个炙字,没有写明辅料名称的,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蜂蜜。那么其他的液体辅料呢,往往在处方的时候要写清楚辅料的名称。比如说开处方厚朴,下面要写个姜汁炙,或者姜厚朴。实际上用的姜汁拌炒,用姜汁来炙,都要把这个名称(写上)。川芎用酒炙,酒炙川芎,或者酒川芎,酒炒川芎。炙有时候也可以称为炒,但是这个辅料是液体的。所以这个在有的考试当中,有的老师故意增加那种干扰性,比如说就写一个酒炒川芎,它用的炮制方法是什么?不能说炒法,你要说是炙法,因为它加的是液体辅料。它和炒的定义不完全相同。虽然它有炒的过程,但是它完全符合炙的定义,所以这个要注意。有的甚至于写盐杜仲,实际上是用的盐水,加到杜仲里面拌炒,那不是炒法,那是炙法。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在书写的时候,或者在考试当中要把炒和炙区别开来。一个是固体辅料,一个是液体辅料,这是要说明的一点。第二点呢,就是关于炙法的归类。我们这个教材,中药学当中一直把它放在了火制当中,但严格的讲,炙应该是水火共制。因为它加的辅料本身就是液体状,它不但有炒的用火,也有辅料的水,所以它的归类呢就有一定的问题。所以现在在编的一个临床中药学的教材,我们已经把炙法放在了水火共制里,这样可能更加严谨一些。当然这个放在火炙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它主要是用火,但只是说在归属的时候看准不准确的问题。这个是说明一点,可能以后见到了可能就是在水火共制,这个完全可以,而且应该。

第三个,煅,煅呢,我们书上就分了两种方法,一个直接煅,一个间接煅。那么直接煅呢,就是把矿物药或者把动物的骨骼或者甲壳放在炉火上直接地煅烧,直接放在火上烧,这种叫做直接煅。这种煅又叫明煅,就是光明的明,就是把它暴露在空气当中,没有用容器把它装上,直接放在火上。比如说我们把磁铁石或者牡蛎就放在炭火上,让它煅烧,这种叫做直接煅,也叫做明煅。这样煅的目的是很多的,有的是去掉里面的一些有机成分,比如说有些土类的药材,土类的药材可能里面有些有机物,煅烧了以后,比如说炉甘石这一类,它可能让它破坏掉。另外呢也可能让它的化学成分改变,比如说(含)碳酸钙的一些动物的贝壳等,煅烧了以后成了氧化钙,就更容易粉碎,而且药效作用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它的目的也是多方面的。另 33

外一种煅叫做间接煅,间接煅就是要把药材放在一个容器当中,甚至于要把容器密闭起来,所以这种煅我们书上煅的第三行又叫焖煅,一个火字旁一个烦闷的闷,焖煅,又叫做间接煅。间接煅呢就是药材间接地加热,不直接地和火接触。有一些植物药直接煅的时候它完全成了灰烬,就没有药用的价值。比如说中药当中的血余炭、棕榈炭,就采用的是间接煅的方法。棕榈呢,大家知道棕榈树用它的叶柄或者它的叶鞘纤维,把它清洗干净以后放在一个容器当中,晒干了以后,把这个容器密闭,不让它氧化,不让它成为灰烬。同样的道理,血余炭,血余就是人的头发,发为血之余,把这个头发清洗干净以后呢晾干,然后放到密闭的容器当中,隔绝氧气的情况下,让它成炭,就是血余炭,棕榈炭,能够成为一个止血的药物。没有煅炭的时候它没有明显的止血效果,煅炭以后就有了止血的作用,它的性能功效都改变了。这个就是关于煅。

第四个是煨,煨就是用湿润的纸或者湿润的面粉把药物包裹起,放在火里面去烧。过去因为燃料是用的柴,比如说做饭的时候用柴或者一般的草类,它有很多的火灰,放在了火灰里面那样子煨出来的效果更好。但是现在可能就没有用柴来做燃料,只有一些偏远的山区(烧柴),所以煨这种方法现在就和传统有些区别。但它也可以用湿润的面粉或者纸包着,比如说就在一般的火炉上面烧,甚至于煤气上面烧,也可以达到相似的目的。把外面的包裹物烧焦了以后,里面的药物已经达到了煨制的这样一个目的。我们今后要煨的药,比如说葛根、生姜、木香,或者肉豆寇,煨的目的根据药物不同不完全相同,但是很多是降低它的刺激性,有利于止泻。比如说葛根、肉豆寇和木香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水火共制,第四,第一个是淬,淬来源于这种煅铸,工业上的煅铸淬火,一回事。先把药物烧红,其实经过了明煅的阶段,然后把明煅了的矿物药或者动物的甲壳、骨骼马上放在冷的液体当中去,让它马上受冷,收缩,它就崩解,产生很多裂口,破碎了,就便于把它捣碎,便于制剂。其实淬就是两个过程,煅了以后放在冷的液体当中。如果液体是醋,就叫用醋淬。其他的液体就有相应的名称,但用得最多的是用醋来淬。比如刚才讲的磁铁石,放在火上烧红了,马上放在醋里面,磁铁石就很容易捣碎,裂成很多小块,很多裂纹,它的四氧化三铁就变成了醋酸铁,溶解性增加,所以它的作用也增强。这是前面讲的,这是关于淬的(内容),主要是矿物药。动物药的贝壳也可以淬,但是比较少,比如说龟甲,鳖甲也可以,但它主要不是为了粉碎,它主要是为了增强它的作用。

第二个是,呢在中药书上包括我们现在的书上都是水字旁,但是经过考证应该是火字旁的,这是中药学当中一个特殊的字,一般的工具书上都查不到。所以可能以后这个字逐步要改为火字旁,现在炮制学已经改了,中药学马上也会改过来。因为在古代的字词书上三点水这个不读[dan],它用在其他地方,所以应该是火字旁的字。我们把它说明一下,更正一下。这个是在大量的沸水当中,就是开水当中放少量的药物,马上把它滤起来。这个比如刚才说的马齿苋,一下它容易干燥。有的象桃仁、杏仁呢,了以后它容易去皮,去掉非药用的部分,这个我们书上都写得很清楚,大家知道这个字。这个和在烹饪当中,有的地方比如说把菠菜一下,然后拌来吃,也是同样的方法,(用)比较多的开水。但有的地方就是说把这个淖一下,三点水一个功效卓著的卓,那是在烹饪里面,中药炮制里面不这样讲。有的说在水里面汆一下,这个就是一个入字底下一个水字,入水,氽。那也是在水里面很快的捞起,把它滤起来,但那些都是在烹饪学里面使用,在中药里面就用字。

其他的方法自己看一下,我们都不做要求。要求的这七种炮制方法,就是我们今后临床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因为需要写明,比如说我们开朱砂,往往要写一个水飞;大黄比如说要写一个焦大黄,或者酒炙大黄,这些都是能够用得上的,要能够作为名词术语能够解释。这个中药炮制的总论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因为先已经说了,以后在具体的药物还要联系到这个炮制的目的、炮制的方法,大家来逐步加深,一定会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节的内容我们就介绍完了。

我们下面就介绍第四章,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呢是我们有中药学教材以来第一次增加的一章,在现行的其他中药教材上没有这样一章,所以这一章就基于这样一个现状,我们把它作为参考,不作为考核的内容。但是这一章呢有一些问题对学好中药学也至关重要,所以我简单的也加以一些说明。这一章里面也是分了两节,第一节是中药的基本作用。这一节主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后学习中药的时候,每一个药下面都有功效这样一个栏目,而没有作用这个栏目。但是如果我们是学西药,西药学,它的一些药学往往是写的作用。中药为什么不用作用而用功效?前边主要就说明这样的一个原因。昨天讲本草学的发展 34

概况的时候说过,古代的本草象《本草纲目》是比较典型的,它都是作为一个百科全书的来编篡,没有完全局限在一个药学专著。那么我们中药不管是植物药,动物药,或者矿物药,它作为一种物质,除了医疗作用以外,它还有其他的非医疗的作用。这些非医疗的作用古代的本草文献当中也加以收载,比如《神农本草经》,比如说什么药它能使铁变为铜,实际讲的是一种镀的,在面上镀铜的一种方法,它现在属于这种冶金上的一种工艺,它也有这方面的作用,它不属于医疗的作用。有的中药古代也种植,种植干什么?作为染料,它对纺织品进行染色。比如说茜草、大青叶等等都是这样,在古代的本草也有详细的记载,它有非医疗的作用。那么在医疗作用当中,它有对人体的作用,也有非人体作用。其他动物在古代也把它混在一起。其他由于种属的不同,人和动物的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常山,人服用了以后就有严重的恶心呕吐,我们刚才讲常山用酒来炒,就是为了降低它的涌吐的作用。但是少量的常山对牛、或者羊这类反刍类的动物来服用,那么就不能说是涌吐了。在兽医,中兽医上面利用常山对于牛这类作什么用呢,作为健胃药,促进它的反刍,有利于食物的咀嚼,又帮助它消化吸收,作为一个健胃药来使用。这些作用不是中药学要讨论的,所以在古代的本草它是包罗万象的。所以中药的作用有医疗的作用,有非医疗的作用。在医疗的作用里面,就是对于人体而言,它有毒性作用,有副作用,那么毒性作用、副作用是作用的一个部分,它不属于中药的功效的范畴。所以为了更好地区别有利的治疗的作用和不利的不良的一些作用,在中药里面它是分得很清楚的,利和害。我们要研究的是利,有害的呢,是在使用注意当中加以讨论,提醒临床医生加以注意。所以在中药学当中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一个术语,就叫做功效。功效呢是中药作用的一个部分,它和作用还不能完全相等。其实它非常有道理,所以我们首先就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在中药的作用当中为什么要用功效而不用作用。然后呢我们在26页的最后一段提到了一个中药的基本作用,为什么要保留这个问题呢?这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在的中药教材,每一版的中药教材在讨论中药的性能之前,都提到了中药的基本作用。为了和其他的教材保持这个内容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在这里面也简单的谈了中药的基本作用。因为中药的功效是很多的,具体功效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功效高度概括起来它都可以,就是我们书上这一段当中说的,要么是祛邪,要么是扶正,要么是调整脏腑的功能,就是这个倒数第三行,26页的第一节的倒数第三行后面,高度的概括起来,中药的很多作用它不外乎是祛除病邪,或扶助正气,或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盛衰,使机体恢复或重建阴平阳秘的状态。所以中药的基本功效高度概括起来就是祛邪扶正和调整脏腑功能。因为人体的病理变化要么是外邪引起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能够针对六淫的中药,比如说解表的、散寒的、清热的、解暑的,那么就是祛邪的;要么针对人体正气的虚衰,那么就是补虚药。有的人体的病理变化表现出来的病证,又没有明显的邪气,又没有明显的正气亏虚,比如说有的睡眠不好,失眠,很难用祛邪或者扶正来(治疗),那么我们就把它概括为脏腑功能的失调,这个是很次要的。实际这个脏腑失调严格讲与祛邪扶正都有一定的联系,只不过历来的中药学上都是这样讲,我们就把它保持一致性。这个其实对于这一章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同学们学了以后要知道,中药的基本作用就是这么三点:祛邪、扶正和调理脏腑的功能。

下面来重点的讲一下第二节,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应该是中药与生俱来的,它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它本身就有一定的医疗作用。但是人们对这些医疗作用的认识是缓慢的,在中药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反应出来就是这样。尽管我们本草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早期的本草学没有明确的提出药物的功效这样一个概念,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往往是功效和主治混杂在一起。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明清的很多本草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状况。功效和主治的概念的区别是不清楚的,它在记载药物的时候有的是功效,有的是主治,我们今后去查《神农本草经》或者其他的中药著作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比如说麻黄,它能够发汗,是一个功效,后面呢,伤寒寒热,那就是主治,那个治癥瘕积聚那就是一个主治。有的药里面比如说有补虚,又有咳逆上气,麻黄也有咳逆上气,那咳逆上气是一个主治。所以古代的本草它记载的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功效和主治混言杂书,纠杂在一起。所以这样的本草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没有可读性,一会是功效,一会是主治,包罗万象的在一起。所以清代初年的本草学家汪昴在编《本草备要》的时候,在他序的里面第一条,就是说最能使人如睡如寐者莫过于读本草,就是这个中药书翻开就使人睡觉,为什么呢?没有可读性。为什么没有可读性呢?条理不清楚。条理最不清楚的就是功效、主治混杂在一起,这个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严重的影响了中药学的发展,影响了它的进程。那么在中药学或者本草学当中,首先有了把功效和主治区别 35

开来这个意图的第一人应该是明末的贾九如,它做了一本本草叫做《药品化义》,变化的化,意义的义,《药品化义》。《药品化义》这本书里面它都有一个栏目叫做力,力量的力。力下面记载的内容完全是功效,比如说槐花,力这项就是凉血,主治后面比如说才是什么吐鼽,咳嗽有血,它把功效和主治分得很清楚了,但是它没有使用功效这个术语,但是有了把功效和主治明确的区别开来,最成功的、最早的是《药品化义》,然后经过了清代的发展,功效和主治就明确的区别开来。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专门对功效来进行专题讲座,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值得学习。就是我们在现代对于药物的具体功效一般都很清楚,比如说人参能够补气,大黄能够泻下,麻黄能够解表。但是对功效理论从总体上来进行探讨,目前还很少有人来触及这一块的理论。功效的理论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对中药学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我们在教材里面就增加了功效的这样一个(内容),其实这个是为了引起注意。以后这一部分的内容还要不断地充实,要发展,成为中药基本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下面第一个关于功效的含义。关于功效的含义,第一个问题。功效的含义呢,在我们的书上,就是在27页的第二段,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功效就是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简单的说,什么叫功效?功效就是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所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有些问题需要说明。第一个,我们现在认识的中药的功效,也就是我们今后要学的这些药物的功效,是在传统的给药途径下认识的功效。传统的给药途径主要是汤剂口服,和一些药物的局部外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功效。如果把中药改为其他给药途径,比如说改成注射,它还有没有原来的功效?它和原来的功效是不是一样?比如说芒硝能泻下,芒硝经过静脉注射能不能泻下?不能泻下。所以我们现在中药有了新的剂型,这种新的剂型在古代是没有的,它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功效。比如说我们发现了枳实能够升高血压,能够治疗休克;天花粉能够用于孕中期,孕妇的中期引产。但是这些功效必须用注射的途径给药,口服是没有这样的功效的。这是我们研究中药,尤其是现在剂型发展以后必须注意的。我们传统的功效是在传统的给药途径下总结出来的。新的给药途径不一定会相同,这个不能划等号,这是要注意的一点。要注意的第二点呢,中药的功效是直接的治疗作用或者保健作用,不能把间接的作为独立的功效。我们现在在很多中医药文献当中把一些间接的作用列为功效,这个在清代一个本草学家叫做黄宫绣,他在《本草求真》里面就提出了批评,就是药物的功效有的人“隔二隔三,以为附会”,把隔二隔三的间接效果附会的作为一种功效。比如说比较典型的,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厚朴这味药,一般的教科书上行气、燥湿、去积、平喘。去积就不是一个直接作用,它就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功效,它不是功效,它不是直接的治疗作用。它去什么积,如果去气积,它应该是行气消积,行气才是直接作用,才是功效。如果它治疗的是湿积,那么它燥湿去积,治疗的是水湿停滞,燥湿才是直接作用,去积是个间接效果。间接效果不能独立的称为一个功效。如果治疗的是饮食积滞,厚朴在治疗饮食积滞的方当中它发挥的基本作用是行气消胀,仍然是去的气积,它不能够消食积。象这类的把间接作用作为功效,这个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我们今后要注意,要直接的作用,不是间接的。第二,这个功效是单味药的作用,不是复方的。复方的作用和单味药经常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我们现在的很多中药,把复方的作用等同于单味药的功效。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很多中药书上,讲桂枝能够发汗解肌,这个解肌不是桂枝单味药的功效。到我们讲桂枝的时候还要讲,问题很多,因为解肌本身就是一个随意性很大的一个术语。从张仲景开始一直到陶节庵,或者以后明清一些温病学家,它们的解肌每个人的内涵不一样。张仲景有桂枝汤的解肌,陶弘景有麻黄疗伤寒为解肌第一要药。陶弘景的解肌就是发汗,张元素有张元素的解肌,李时珍有李时珍的解肌,陶节庵有陶节庵的解肌。有的人把石膏也称为解肌,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这个在中药的文献里面解肌是一个随意性很大的。但是对于桂枝来说这个解肌是复方的作用,而不是单味药的(作用)。因为在《伤寒论》当中有这样一条经文:“桂枝本为解肌(就是说桂枝汤有解肌的作用),其人恶寒发热而无汗者不可与之也”,他讲的是桂枝汤,如果说对于恶寒发热而无汗的不适合用,那么张仲景的解肌是指的桂枝汤的复方的作用,而不是桂枝单味药的作用,这个解肌就相当于调和营卫,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所以我们教材上桂枝里面写个发汗解肌,是混淆了复方和单味药的功效,混淆了。有的书上(说)柴胡是一个和解退热(的药),和解是小柴胡汤的功效,单味柴胡并不能和解,小柴胡汤才能和解,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些例子。淡豆豉的除烦,解表药,淡豆豉的除烦,什么鹤虱的能够去绦虫,象这些全都是复方的作用。我们讲到具体的药的时候,36

我们能够举出很多例子,把复方的功效混同于单味药,其实不是单味药的功效,这个是存在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所以在功效的含意下面除了记住那一句话以外,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另外这个功效的分类有治疗的功效和保健的功效,但是我们目前要学的基本上都是治疗的功效。但是中药保健是一个优势,由于理论的限制,没有办法总结出保健的功效,所以就给现在的药政管理出了一个难题。要么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在国家取消了保健药,因为是基本理论的局限造成的,所以中药保健功效的研究和总结是中药学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七讲

中药的性能:概述

现在请大家翻在教材的第29页,总论的第五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介绍的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所以是总论当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章,所以这一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里面的内容都是属于掌握的内容,所以应当好好地学习。中药的性能这一章,前面有一个概述,后面分了五节,讨论了中药五个方面比较主要的性能。我们首先就学习中药性能下面的概述部分,就是29页到30页。在概述部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中药性能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中药性能的含义也就是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在我们书上,书上有三段文字,还是有比较多的内容,但是高度地概括起来,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呢?实际上只有两句话,大家对这两句话好好地理解和记忆。第一句话就是第三段的第一句,前人常将药物的性能称为偏性,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然后第二句话就是第一大段的第9行的后边,中药的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就这样两句话,所以把它联系起来讲就是,如果有人问什么叫中药的性能?你就可以回答中药的性能就是中药的偏性,实际上中药的性能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这样两句话就够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要深刻地理解,然后才能把它记得住。因为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这种平衡的状态,人体的脏腑之间也是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如果说这种相对的平衡被破坏了,就成为一种病理改变。所以根据中医学的观点,人体的病理改变,或者说病证的发生,都是因为阴阳或者气血、脏腑出现了偏盛偏衰的这种现象。既然出现了这种偏象,用药物来治疗,就是利用药物的偏象,来纠正人体机体的这种偏象,使它重新恢复了原来或者重建了这种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的这种状态,这种病证就得到治疗。所以根据中医这样的认识,药物的作用就是以偏纠偏,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机体阴阳气血或脏腑所发生的偏盛偏衰,所以就把药物的性能就称为药物的偏性。那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中药的性能是根据中医的理论对中药作用的一些基本特点,把它进行高度地概括而产生的药性理论。为什么这样子讲呢?因为中药的具体功效是很多的,有的功效完全不一样,但是利用中医的理论,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概括这些功效的它的特征,可能它们会有相同的特征。比如说我们书上在第一段里面举到了,比如说发散风热的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清泄里热的药,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热泻火这样的一些清热作用,治疗的是里热证;滋阴药,或者叫补阴药,它的基本功效是补阴,但是它治疗是阴虚证。根据中医理论,风热表证如果用寒热来分,它属于热证的;当然里热证就更是一个热证了;阴虚证是阴虚生内热,它是一种虚热证,它本质也属于热证的范畴。前面我们讲的发散风热药、清泄里热药、滋阴降火的药,它们都能够治疗中医所说的与热有关的一些病证,把它的药性就可以总结起来,都具有寒性,能够针对一些热邪或者热象,从寒热的角度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功效,它们就有相同的特性,所以寒热就是性能的一个基本内容。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比如说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止咳的药、平喘的药,就是使上逆的肺气肃降,它有降肺气的作用,从升降的这个观点来说,它是向下的,是下降的;呕吐,是胃气上逆,用了止呕的药,它是使上逆的胃气下降,它也是一个作用是下降的;人体的肝阳上亢,就是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那阳气亢逆于上,这个病理改变也是向上的,平肝潜阳的药能够使亢逆于上的阳气向下,从升降的观点这个角度来总结,平肝潜阳的药也是一种下降的这样一个作用的趋势,所以尽管止咳药、平喘药、止呕药或者平肝潜阳药,它们这些功效完全不相同,但是用升降这种理论来概括,它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特点或者特征,那就是向下的,指这个作用趋势。象这样的一些情况,它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就产生了中医的这种性能。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大概就介绍这样一个内容,结合到书上并不难理解。

在中药性能这部分有两点(要)补充,就是帮助大家理解,但是供参考的。补充的第一点,就是在有的中药文献当中或者教材当中,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可不可以把中药的性能叫做药性呢?完全可以。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药性这个术语在中药当中,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它这个含义有的时候非常局限,有的时候非常宽广,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概之,所以就非常不固定。比如说我在讲总论那个本草史的时候谈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序例当中就提到了药物对剂型有选择,《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就是“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它在这个地方的药性,“药性有宜丸者,有宜散者”,可以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丸剂,有的适合于作散剂,有的适合于作水煎剂,有的适合于作酒剂,显然这个地方的药性指的就是这个药材的,用我们现在自然科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它的水溶性,或者醇溶性,这个药性指的是理化特性、理化特征,这个就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的药性。以后,比如说在《本草经集注》里面,提到了“药性所主”,就是这个药能够治什么病证?这个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在《本草经集注》当中的药性就相当于功效主治。我们经常说的某个药,比如说干姜的药性是温性的,黄连的药性是寒性的,这个药性实际上就是指的寒热之性,它没有指其他的,这个都是比较局限的。另外在有时候这个药性就无所不指,凡是中药有关的一些理论它都可以叫做药性。从什么地方可以见得呢?比如说古代有的本草,比如说有的叫《药性论》,那么《药性论》收载的药物,是从这个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或者药物的功效主治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论,都包括在里面。当代高晓山先生还编了一个《中药药性论》,那个药性论里面谈到了中药有很多很多的药性,凡是中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就包括功效在内,也是药性,那么这个药性的含义就非常宽广,那我们在明清时期,有的启蒙的中药读物就叫药性赋,比如说署名李东垣的药性赋,它就是(有)温性赋、平性赋、热性赋、寒性赋,它这里指的药性就是那个寒热之性,所以本身药性这个词在中药里面没有确定性,所以你把中药性能这一章叫做中药的药性,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并不错,但是由于这个术语的不规范,在使用的时候,对同学可能经常就造成认识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上面讲的有的地方的药性仅仅是指寒热,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是指的我们这里讲的性能,有的地方的药性又无所不容,有的地方就指的刚才讲的理化性质,水溶性、纯溶性这些。为了避免用语上的分歧,尽量地规范用语,所以这一章中药的性能,还是不要叫药性为好,当然这是一个建议。

要补充说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中药的性能的“性能”二字,应该说出现很早,根据辞书的解释,“性”是指的性质特征、特性;“能”指的是功能,就相当于功效,所以物体的功能、物体的性能,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说什么物体的性能就包括了它的性质和功能,所以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讲,我们书上的第二段它是指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它的本义。但是中药的性能这个词用在《中药学》当中,从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它就成了一个专用术语,在《中药学》当中,我们凡是学过中药的都知道,什么叫中药的性能?它指的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这样一些内容,它并没有包括中药功效的那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在《中药学》当中,所谓的性能,已经发生了这个词的内涵的缩小,它没有原义那么宽广,它只包括了性质、特征,没有再包括功能。由于中药的教材有很广的影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培养的中医药的人员都是用这种教材,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性能的含义是什么?实际上也就是中药的性能,这个性能二字已经约定俗成,指的就是中药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就是我们下面讲的那些内容,就没有再包括中药功效的那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教材上,中药的功效在前面,专门有一章进行介绍。我在这里再补充说明一点,这个功能又叫做功效,这两个是同谓语。因为功效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没有专项到有专项来介绍中药的功效,比如说我们的教科书,每一味药下面都有它的功效是什么什么?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这个术语并不规范,所以从清代末年,尤其是在明国年间,中药的功效有的称为功效,有的称为功能,有的称为效用,有的称为作用,有的称为效能等等,大概有十来个不同的这种用语。到了上一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中医药的高等教育开始,有了比较规范的《中药学》教材以后,在教材当中就把它规范为叫做功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分歧,什么分歧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的系统把它称为功能,但是以教科书为主的这个系统把它称为功效,同样介绍的一个事物,用不同的术语,应该说这个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功能和功效,还应该有人来统一,我个人的观点,用功效比功能好,使用功效。因为中药的功效,功是作用,效是效果、疗效。比如说某个药物可以清热消肿,某个药物可以活血止痛,活血或者清热是它的功,消肿或者止痛是它的效,功能仅仅就是前面的作用的部分,没有体现它的效果的部 38

分,所以我个人的观点主张就是把它规范在功效这个术语,这样子就更好一些。当然这是一个希望,同学们知道目前有这么一个现状。过去的用语很多,现在虽然减少了,但是还有两种不同的称谓,两种不同的称谓当中,似乎功效比功能要更好一些,这个大家都可以思考。学术上的东西不一定某一个人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所以今后大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我们麻黄,它是功能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而在《中药学》里面是功效,它能够发汗解表、能够宣肺平喘,指的是相同的内容,但是前面用的术语是不一样的。这是关于中药性能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性能的含义,所以要求同学们掌握的也就是那两句话,我最先提到的,后面补充说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帮助大家理解和思考的。

第二个问题,概述当中的中药性能的内容。中药的性能,自从有了全国统编教材以来,在这一章里面,一般就是象我们这个教材一样分为五节,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归经;第四节,升降浮沉;第五节,有毒无毒,或者有的把它称为毒性。第三节、第四节有的可能交换,比如说把归经有的放在第三节,有的把升降浮沉放在第三节,但不管怎么讲,在中药的性能这一章里面,主要就介绍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这么五个方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错觉,很多人就以为中药的性能只有这五个方面。其实不然,中药的性能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五个方面,所以我们书上在30页第二段,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大家一定注意,有个“主要”二字,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主要”它不是完全,我们在学习本草文献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文献当中还发现,比如说有的时候提到补泻,某一个药的药性是偏于补的,有的是偏于泻的;有的药性比较滋润、比较滋腻,有的比较温燥,或者有燥性,那么(就有)润燥;有的药物善走,有的善守,那么就有走守;有的药物比较峻猛,有的比较缓和,那么就有猛缓;有的药物主动,它的作用偏于动,有的作用偏于静,比如说我们以后学习当归和熟地,都是补血药,当归补血偏于动,熟地补血偏于静,又有动静,还有什么刚柔等等,大概在文献当中,如果我们要仔细地把它搜集起来,可能有十多、二十种,这些都是属于中药性能的范畴。在这一些中药的性能当中,中药的润燥非常常见,就是在我们学的教科书里面,以后还常常要碰到,某一个药比如说能润肠、能够润肺,能够润肤,它的药性是偏于柔润的、偏于濡润的、偏于润养的;有的药物它容易伤津液、容易伤津血,它的药性是偏燥的,很多药(物)的使用注意当中都要谈到这一类的药,或者这一味药偏于温燥,偏于辛燥,那么要注意伤津的、津血不足的要慎用。所以很多地方都碰到了润燥这样的一个性能,实际上它也是相当重要的。其余的比如说补泻、走守、猛缓、动静、刚柔等等,有一些就是太广,比如说补泻,中药的药,整个药不是补虚的,就是祛邪的,都可以补泻两分,就比较太笼统一些。有一些可能就是只有部分药,没有普遍性。比如说什么猛缓、动静这些不多,而且有些性能之间互相包容,互相交叉,比如说动静和走守,动和走就是互相交叉,所以由于种种的原因,对于这些比较次要的性能就不太重视,但是在过去的中药书当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这些也是中药的性能,所以就给大家学习中药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为了大家对中药的性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我们在教科书上就提到了主次之分,主要的是前面那五个方面,后面的相对要次要一些,次要当中比如说象润燥也是比较主要,主要的五个方面其实有的也比较次要,比如说象升降浮沉,在当代的《中药学》当中,我们讲升降浮沉的时候还要讲,就已经显得不是象古代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药物的后面都只有性味归经,或者毒性,没有哪一个药在性味归经里面再加上它是升浮的,或者沉降的,就说明它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就包括五味,现在的五味和古代相比,对于临床指导用药来说,那么它的指导价值也在不断地下降,这个也是在讲五味的时候,我们要说它的下降的原因。所以在这一段,就是30页的这一段,我们主要就让大家了解中药的性能的内容,主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前人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性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药物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呢?因为上午我讲功效的时候提到了,在《中药学》当中,一开始对功效的认识并不清楚、并不完善,所以最早在本草学记载药物的时候,更多的是记载它的主治。比如说在《神农本草经》当中,能够主咳逆上气的药,估计有三十多味,就是它能够治疗咳嗽、能够治疗气喘。但是通过什么样的功效来达到治疗咳嗽气喘呢?没有功效,当时。从我们现在看来,比如说五味子,可能是收敛肺气来达到了止咳平喘的,比如说杏仁可能是苦降了肺气达到了止咳平喘,麻黄可能主要是它辛散,通过它的宣肺作用,象《神农本草经》谈到人参这些药,也能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气虚了,通过它补肺气的作用,象麦冬这些(药),《神农本草经》也主咳逆上气,可能是肺阴虚,用来补肺阴,肺阴得到了滋润,肺得到了肺阴的滋润,咳嗽气喘缓解了。有的药可能是通过祛痰,祛痰以后达到了止咳平喘的,因为古代没有功效,39

只有主治,临床这些药物能够用于咳嗽气喘,在不明确它的功效的情况下,就要用更多的性能,就是来说明这个药物的特征。这个特征越多,它的个性就越鲜明,在临床上运用的时候,选择药物的时候就更加准确。一个不太恰当地例子,比如说我要来跟大家介绍《中药学》,如果我没有跟大家讲课之前,你们的辅导老师,就说《中药学》是一个姓张的老师,只有一个信息,就相当于只有一个性能,可能我跟你们在一起,你也不知道我就是要讲中药的,然后再总结其他方面,比如说是一个男性的老师,年龄有六十岁,然后在讲他的身高172公分,然后有一点偏胖,或者他的口音,或者行为举止、肤色,或者什么头形、什么脸形等等,这样子可能你们马上就说可能就是跟我们讲中药的张老师了,在过去用中药就是这样情况,知道它可以用于咳嗽,这个药可以用于气喘,但是在不知道功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量的性能的介绍,使它的个性特征把它突现出来,这样子在临床选药的时候,就非常的准确了,后来功效越来越发展,当然有的性能的指导价值就有所下降,所以功效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用药更加主要的选药的依据。所以性能它为什么这么多的内容?有主有次就是这样来的。

在30页的第三段,就是另外一个内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上午提到的性能和性状的区别。要学好中药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学好五味理论,这样的一些理论,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中药的性能和性状。中药的性能就是我们前面刚讲的,就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等,它是用来概括中药功效或者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主要是功效,因为性能里面有一个毒性,毒性它不是功效,但是我们现在一直把它放在性能里边,所以我们说它是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毒性也是一种作用,毒性作用,如果把毒性把它单独地分离出来,那么性能就是概括中药功效的特征的一个基本理论,有这样一个区别,所以我们书上用的是对中药作用的一个概括,这个性能是从前面我们就知道这样的一些内容,它首先观察的对象是人体。怎样的人体呢?是服用了药物的人体,病人或者说患者服用了药物以后,它要产生一系列的这种(生理病理)变化,然后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加以概括,逐步地就产生了性能。比如说我们有的人,比如说皮肤红肿疼痛,那就(是)一般说的长了疮疡,中医认为是有热毒了。比如说我们用了黄连,这个症状减轻了,服用了药物,对这个有热毒的病证,它有减轻,那可能黄连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它的药性可能就是偏寒的,所以它是通过用了药的这种患者、这种人体产生的一些变化,或者说产生的一些效应,把它这样子总结概括起来,产生的这个中药的基本理论叫做性能。什么指性状呢?性状就是我们书上在最后一段的第四行所说的形状、颜色、气臭、滋味、质地(它的轻重、疏密、软硬、坚脆、干润等等),这些内容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比如说我们直接把黄连放在手上,把地黄放在手上,或者我们用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来观察,它观察的对象是药材本身,它观察的是这个药材的一些物理特征。我们用感觉器官来摸一下,它是润的,是湿的,或者干的,是比较光滑的,或者比较粗糙的,感觉器官可以,用嗅觉器官,用鼻来闻一下,它是香的,或者臭的?有没有什么气味?用口来尝一下它是酸的,是甜的;用眼视觉器官来看一下,它的颜色是红的、是黄的、是白的、是青的?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中药的性能,是我们中药的基本理论,是在临床我们认识药物、选择药物、使用药物的重要的一个依据;性状,现在主要是用于《中药鉴定学》,鉴定药材的时候,要对药材进行一个它的性状的描述,主要用于《中药鉴定学》。但是在古代,往往把性能和性状混在一起,尤其是从宋代开始,当时为了探讨一些药物产生疗效的一些基础,为什么这个药物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当时就从它的一些外观特征,就是主要是通过性状,比如说丹参能够治疗心烦不安,心是主血脉的,血脉是红的,在五行当中,丹参是红的,红(是)入心的,就用这个,因为丹参色红入心来解释这个丹参,它为什么作用于心经?就用这种颜色、气味、质地,就形成了一整套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我们就把这种解释的原理就称为法象药理学,方法的法,象征的象,这种法象药理学开始于宋代,盛行于金元,那明清也有,普遍地采用,到今天也有很多的影响。法象药理学在当时来说,人们为了探讨药物奏效的原理,这种思维的方式是可贵的,经过这样子的解释,对于帮助理解、记忆一些药物的作用,或者记住一些药材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说象玄参是黑的,它的黑色来帮助记忆,有的比如刚才讲的丹参,能够入心,比如说它能够清心除烦,记忆这些功效,把它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是有积极的意义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又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个药材的这些物理的外观,就是前人说的法象,法象就是自然特征,和它的作用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前人看到的是一些个别的现象,比如说丹参入心,是红的,并不是所有红的药,都能够入心,有的红色的药它并不入心,而有的 40

入心的药并不是红色的,所以这是部分药物的一种,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在当时作为一种药理解释是可以的,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这个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就是把中药的这个说理,解释它作用的机理引入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这样一个途径,如果什么解释得通,就用什么各取所需,那就是徐灵胎所说的,清代的一个医药学家,徐灵胎解释药理的时候,以“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等等,什么样的方法你能够讲得通,你就用什么来联系,其实就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方法,这样子不好,并不能真正揭示中药奏效的原理,其实这一点前人已经认识到了,前人认识到了,尤其是要把性状和性能区别开来。我上午讲那个明末的本草学家贾九如他编那个《药品化义》,《药品化义》里面他就认为对药物的学习、研究要从八个方面来认识,这八个方面一个是体,身体的体,这个体就是药材的轻重,是滋润或者干燥这些内容,就是体;另外就是色,它是红的呢?白的呢?它的颜色;另外气,是香的呢?臭的呢?真实地用嗅觉器官嗅来的气;味,是酸的呢?甜的?苦的?体、色、气、味。这四个方面贾九如说它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也就是说药材的体色气味是与生俱来的,是它客观存在的,这个就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属于中药性状的范畴。另外四个方面,一个是形,形态的形,贾九如的形就是指的药物的阴阳,它属于五行当中金木水火土的哪一行?(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它;另外,性,它是指用寒热温凉,它属于什么药性?能,就是它的升降浮沉,这样一些内容;力,它就是宣通补泄,敛散这些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这四个方面,形、性、能、力,贾九如就说,“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格物”就是研究事物道理的时候,医人就是医生,在研究药物的时候,这个是推测出来的,就属于性能的部分,它是通过人体服用了药物,医生用中医的理论对患者的变化加以分析、概括。所以是“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前者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所以在明代,其实在本草学里面,把药物的性状和性能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当时把性状用于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是情有可原的,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在今天就不应该过分提倡,但是在我们现代的《中药学》里面,经常还有所反应,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经常能看到滑石为什么利尿,滑能利窍,滑石用手去触摸的时候,它的体是滑腻的,所以它就能够利尿通淋,这个就是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反应。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中药里面,安神药还有一个重镇安神,好象有的药物安神是因为它很重,是不是因为重就一定能安神呢?其实我后面讲安神药的时候要讲,我们原来的五版教材安神药没有分节,那么六版教材安神药分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应该说这是一个退步,不是一个进步,是重新把已经摒弃了的法象药理又重新把它加以强调,而且按照这样的分,安神药还有其他的问题不能解决,讲具体的药的时候再说。这里我就是对法象药理学给大家简单地的说一下,今后如果见到,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用药物的性状特征为主来解释药物奏效的原理,前人把药材的自然特征叫做法象,用法象来解释药理叫做法象药理学。这个药理二字是中医药当中本草学当中固有的,这个药理二字的最早出现在北宋,北宋的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当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非常喜欢医药,他专门写了一个《圣济经》,《圣济经》里面一共有十篇,八、九、十,十篇,第十篇就叫药理篇,就是介绍法象药理的一些思想,所以这个药理本身是中药里面固有的一个术语,就是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奏效的原理。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我们不能因为法象药理学不是非常的有科学性,我们就现在完全的否定它。前人用法象药理学来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他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首先是疗效肯定的基础上,首先肯定疗效,它有了疗效,再想办法用什么自然特征来解释,我们不能否认法象药理,就把疗效都加以否定。比如说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清代的徐灵胎在解释续断的时候,他认为它是青(色)的,象人的筋,又是一个主根长在地里面,象人的筋骨,所以它能够强健人体的筋骨,前面很多解释都是法象药理学,但它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呢?它有一个前提,因为续断能够补肝肾、健筋骨,在这个基点上再来说明它为什么补肝肾、健筋骨?我们不能否认它因为青的,象人的筋这些把它否定了,把它能够补肝肾、健筋骨都一起否定,这个就不对了。所以这个是正确对待法象药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要肯定它的基本功效,这个是从实践当中来的、从临床当中来的,应该是可靠的,至于说理的一些方式,我们值得探讨,值得商榷。在今天我们要用其他的方法来研究药物奏效的机理,不能停留在法象药理学这个水平上,这个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休息一下。

第八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

(一)继续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开始介绍中药性能的第一节,四气。四气下面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四气的含义,第二个四气的确定,第三个四气的临床意义。中药的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性能,历代的医家对这种性能高度的重视,比如说陶弘景为什么要搞《本草经集注》,他提出来就是因为当时《神农本草经》的寒热舛错,就是当时一些药物的药性记载不准确或者发生了错误,这是他要重新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释或者进行另外加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且他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就明确的提出了药物的甘苦之味可略,就是可以忽略,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容易知道,当然容易知道的是急性中毒,其实慢性中毒也未必容易知道,但他当时认为易知;惟冷热须明,就是药物最主要的要明白它的药性,所以他把这个药性——中药的四气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以后比如说明代的李中梓,这个本草学家也是说,用药的时候“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就小小的一调羹就会“覆水难收”。“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都是强调了四气的重要性。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不管是本草还是中药,那么在记载药物的时候,首先就要记载药物的药性,就是它的四气,它是寒性的、凉性的、温性的、热性的?所以它是性能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了性能的第一位,应该是最重要的性能。第一个,四气的含义,就什么叫四气?或者什么叫中药的四气?在我们书上,就是从30页到31页,基本上都是讲的这个问题。它主要有这样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们书上的第一句话,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这是一层意思。也就是说四气就是药物的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是它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四气当中,寒性和凉性实际上是属于同一种性质,寒性甚于凉性,就是一般说的寒甚于凉,或者凉次于寒,它是同一种药性;温性和热性又是另外一类相同的药性,热性甚于温性,温性反过来讲次于热性。所以实际上药物的四性就是寒热两分。前人为了更细的区分药物的药性,觉得四气还不够,寒热温凉,所以又加入了什么大热、大温、微温、大寒、微寒这样的一些概念,所以在具体的药物后面我们见到的呢并不是只有寒热温凉,可能有的记载的是大热性或者大温,微寒或者微温等等,这样子就不此这四个等级了,为了更进一步的区分药物药性的区别,前人又引入了不同的概念,这个是第二层意思,就是讲义上的第二段。那么第三层意思按照阴阳学说来分,药性里面温热是属阳性的,寒凉是属阴性的,这个很简单,学了中医学基础,知道阴阳学说怎么来分阴阳,这第三层意思。第四层意思,在实际当中有的药物的寒热并不明显,所以这一部分药物自古以来就把它标为平性,所以从古到今有的药物都是平性。中药四气的含义就这四层意思。第一层它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第二寒和凉只是程度的差异,是属于同一类的药性,温和热也是程度的差异,是另一类的药性,前人为了更加细致的区别这个药性的层次或者等级,还引入了大热、大寒、微寒、微温这样的一些概念,如果要按照阴阳的属性来分的话,温热的是属阳性的,寒凉的是属阴性的;除此以外有的药物寒热的倾向不明显,习惯上标以平性。中药四气的含义就这么一点内容,如果作为问答题,就答这么四点那么就可能是满分了;如果是一个名词术语解释,最简单的就是第一层意思,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在第一个问题里面有两个问题作为补充,供大家参考,这个也是今后学习中药药性或者四气很有帮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四性和四气的问题,因为我们前面讲了四气又叫做四性,寒热温凉可以称为性,也可以称为气。从本草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四气是《神农本草经》提出来的,《神农本草经》在序例当中就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那么一开始就把药物的寒热,就称为四气了,这种习惯一直到了宋代,北宋的时候有一个本草学家叫做寇宗奭,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义》就是我们书上第一段的第四行,宋代的《本草衍义》它的作者是寇宗奭,他就提出来气应该是香臭之气,就是我们嗅觉器官能够闻到的,寒热温凉是药物的性,如果把它称为气可能要产生一些误解或者混乱,所以他就建议把这个“气”字改成“性”字,应该把“四气”改为“四性”。当然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但是由于《神农本草经》是一个经典,这个自古以来崇古尊经的思想,一直是很盛行,要把经典的东西去改变是非常困难,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虽然肯定了寇宗奭的建议是很对的,但是李时珍又考虑到因为四气是《神农本草经》提出来的,就说沿习使用已久,“姑从旧尔”,那么我们还是沿用四气吧,不去改动它了。李时珍就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所以这样子一来就没有人再去计较到底它应该叫四气或者应该叫四性,所以这个四气和四性就一直并行使用,你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有的书上第一节叫做四性,有的叫做四气,我们这个仍然是保持《神农本草经》的把它叫

做四气。从表面来看就是一字之差,四气和四性,但是它没有这么简单。那前人为什么把寒热温凉称为四气?在古人当中没有很明确的解释,但是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说明,比如说明代的李中梓,就说为什么前人要把寒热温凉称为四气呢?他就说因为是前人以四时之气为喻,比喻的喻,以四时之气为喻。我们都知道四时之气就是春夏秋冬的气候,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冬天是寒冷,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好像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就象四季的气候一样有寒热温凉这样的影响。所以李中梓的观点,他是认为古人把它称为四气呢,是以四时之气为喻,是受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的影响,而引用到药学理论当中,这个确实有他的道理。因为天人相应这些观点在中医学里面也是很重要的,这理论不能不受到影响。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这个气就是哲学当中的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所以在《内经》当中,经常气味并称,这个气味就是指的食物当中或药物当中的精微物质,那么对食物来讲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营养成分,药物来说就现在的有效成分,古人把它称为精微之气,这种精微之气它通过气味表现出来。所以这个气,把寒热温凉用气来表示就说它有它的物质基础,是它的一些有效的药物的一些成分所表现出来的对人体有这样的寒热温凉不同的影响,这个思想比如说宋徽宗写的《圣济经》,就明显的有这种思想,《圣济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物生之初”,就是世界的万物,在这个地方我们把它理解为药物,“物生之初”就是药物形成的初始阶段。“物生之初,气基形立”,气(是)气味的气,药有了气这种物质为基础,气作为一种物质基础,然后不同的药材才有它的形状特征,才有它的性状的特征或者叫气基形立,而后性味出焉,因为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能形成这种药物,有了这个药物就有不同的形状,有了不同形状的又有它不同的物质基础,然后才产生不同的性味。所以他就进一步的阐发这个性味和气味有什么关系呢?在《圣济经》里面(又说)“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在这个地方就把气味作为精微物质,作为产生药性或者药味的一种客观物质,所以“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这个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和物质基础的关系。因为它有不同的气味,就产生不同的性味,前面的这个气味是从精微物质的角度来讲的,是组成药物的;后面这个性味呢,是从药理,就是我们中药性能的内容的四性五味,这个四性五味,因为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它才产生,所以它就有“气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气味之末”。“审剂之初”,如果我们研究药物、研究方剂,“专性味而失气体之求,是未尽阴阳之道者也”。他说如果我们研究药物只是注重了它的外在的功能,没有搞清它产生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研究任务没有完成。“审剂之初”,就是研究药物,专性味,那么只注重外在的这种功能表现,专于性味而失气体之求,不去研究它内在的这种气味、这种精微物质,“是未尽阴阳之道者也”,我们的研究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这个在当时这位皇帝的思想应该说见地是很高的。现在我们中药研究目前都非常强调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不能光知道中药有什么作用。麻黄能发汗,它发汗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麻黄能够平喘,平喘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那个麻黄能够发汗,能够平喘,它有辛温的这个性能,按照宋徽宗来讲,那就是它的性味,就是一个外在的表现。那么产生这外在表现一定有内在的气味,一定有它相应的客观的精微的物质存在。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怎样?当然在当时不可能搞清楚,就是我们今天要搞清楚也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说中药的四气和四性,一字之差,其实有很深刻的原因。其实宋徽宗在这方面的阐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现在我们也应该从这方面来加以注意,这是我要补充给大家参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四气和四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思考。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说与三气说的问题,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说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人们就把这种观点叫做四气说,寒热温凉四气。但是到了唐代有人就提出药物只有三气,哪三气呢?寒温平,寒性、温性、平性,只有这三种药性,只有这三气。由于《神农本草经》是经典,所以说这个四气学说从古到今没有改易,好像是不刊之言,不能改动的。所以唐代提出三气的人,默默无闻,没有人去注意他。其实我们今天仔细的想,三气说比四气说更科学,更客观。那么《神农本草经》的四气说,寒热温凉本质上是二气说,就是药性两分,就是寒热两分,这个产生就是来源于阴阳学说,两分法。只把它分为这样相对的两类。但是《神农本草经》本身在365味药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药是平性,我过去统计过《神农本草经》的平性药,我们现在不说它的平性标定是不是准确,我们就以他当时定的平性,大概超过了140味药,三分之一还要多,三分其一而有余。这个《神农本草经》里面没有凉性药,尽管它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本经》里面本身没有凉性,而且有大量的平性。从古到今任何一个中药著作里面收载的药物,平性药都几乎占了三分之一。那么否定平性或者不承认平性这是不行的,就连《神农本草经》的作者自己也是充分注意了平性药的存在。肯定平性药的存在,解决药物药性的分歧很有好处,我后面还要专门讲这个问 43

题。所以比如说提到的这个药性赋,那里面就有平性赋,平性赋的药也比寒性赋的药药味还要多,也是大量的。所以说明平性药的客观存在,必须肯定。然后我们从分类的方法,这个科学的分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分类学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做子项不相容原则。就是说我们分的类的互相不能够包容。子项不相容原则,子项,儿子的子,子项不相容,就是一个事物比如说我们在坐的以性别来分,那么男性和女性这个就是科学的分类,这个男性、女性这个就是子项,按性别来分,是不能相容的。那么我们如果又用性别,又用年龄,这个相容了,同时就有两个标准了,这个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那么这个寒热温凉呢,其实寒和凉,温和热是互相包容的。从分类学的方法来讲它就不科学。那么要从分类的方法来说,这个三性的分类很科学,第一级分类药物的药性,寒性、平性、温性,寒性里面再进行二级分类,大寒、微寒或者凉性,温性里面再分大热、热性、微温。这个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进行一级分类,然后进行二级分类,所以这个从科学的分类来说,三性学说也是正确的。所以这个四气是不是应当改三气的问题当然没有人提出来,我也是曾经想把教材改为三气的,因为这个也是慢慢来吧,一步不要到位,所以我现在编那个长学制教材里面,把这个三气说作为参考资料给予充分肯定,起一个过渡,可能到了某一天,大家都承认有道理,那么我们中药性能的第一节就叫三气了,就不叫四气了,或者叫三性。所以第一个问题四气的含义,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其实很少,就那么几句话,所以就不多说了。那么参考的这个问题,大家以后学习提高的时候可能会很有帮助。

第二个问题,四气的确定。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本草书或者中药书上每个药后面的寒性、温性、平性是怎么来的?前人是怎么定的?主要就讲这么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药性的确定,当然它和其他性能一样,都是要通过用药以后,就是这个患者首先要服药,服药以后要看这个患者的寒热的病理现象有什么改变,从这个病理改变当中来逐步把它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个总结的过程就是我们书上四气的确定当中的第二段,这个是核心的内容。尤其是从第二行开始,四气的确定是在患者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者症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那么怎样得以认识呢?就是后面,即是说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治疗热证的就属于寒凉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寒证的就是温热药。当然中间举了一些例子,这个例子我们可记可不记,今后学了以后,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以后学的几百味药当中,首先大家这里要记住,首先记住这几句话,就是中药的药性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的疾病相对而言的,它是从药物的治疗效应当中概括出来的,怎样概括?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能够减轻或者消除热证的一般是寒凉的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一般是温热药。这个是药物确定的主要的依据。光记住这几句话行不行呢?不行,当然首先要记住,更重要的我们是在今后学习各论的时候,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各论的药物的学习当中去。如果说我们学习某一个药它能够治疗热证,那肯定它就是属于寒凉的,它的药性就应该是寒性或者凉性;如果某一个药它能够治疗或减轻寒证,那么它就应该是温性或者热性的药,要注意用到具体的(药物中)。那么对于具体的药物,我们现在是不是要让患者把这些药物都吃进去,然后再看它的变化对寒证、热证是不是有影响,然后我们再来记这个药性呢?不是。因为前人通过了千百年的实践,已经经过无数次的观察,他们已经对药物的药性有一些标定下来了,已经标定下来了。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去死记硬背某一个药是温性的、是热性的、是寒性的、凉性的,这个背不了,我也背不了。如果你们要问我某一个药书上写的是什么,我不一定(回答得出来)。但是我有方法能够知道它,我有方法能够推断它。有什么方法呢?记它的功效,从功效来分析、来推断。所以这个教材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三小段,在今后我们要学的药物当中,清热药、发散风热药、攻下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血药、补阴药,因为这些药都是治疗热证的,能够减轻或者治疗热证,所以都是寒凉药,都是比较典型的(寒性药);另外峻下药、平肝潜阳药,它有减轻热证的这种倾向,所以它一般多数是偏于寒凉的;那么反过来说,这个温里药、发散风寒药、温经止血药、补阳药这些都能够减轻或者治疗寒证,它都是温热的,比较典型的(温热药);祛风湿药、化湿药、行气药、开窍药以及补气药,多数是有利于改变寒证的,所以它多数是偏于温性的。我们就看这个药物的功效,因为我们今后学习药物首先就要记住它的功效。我们在看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如果说有这方面的功效,那么我们就能够推导出,就能分析出它的药性,根本用不着去死记硬背。比如说麻黄它能发散风寒,那么发散风寒呢,它治疗的风寒感冒,它治疗的是寒证,它肯定能够减轻寒证,减轻或者治疗,那肯定麻黄是一个偏于温热的药物。它的药性是偏于温热性的。就是诸如此类的,今后我们在学具体的药物的时候,都要告诉大家,到时一章一章的,每 44

一个章节它的药性的倾向性是什么,这样子大家记就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这样子(推)出来有没有问题呢?有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比如说你不知道它是热性或者大热?你不知道它是温或者微温?这个不要紧,后面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药物就是说一些寒性很强的药或者说热性很强的药,在中药里面是不多的,这个极性很强的,我们这个要把它记住。比如说附子、干姜、肉桂,这个热性很强,不能认为它是一般的温性药。比如说什么黄连、黄芩这些寒性是比较强的药。那么其余有的药一般的这种温或者微温,这个区别不区别它,意义不是很大。或者寒和微寒,有的绝大多数意义也不是很大,背也背不了。那么为什么(意义)不是很大呢?我后面要讲,就是供大家参考的一些问题,就是书上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就是简单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在本草学当中,很多药物确定的药性有分歧,所以就告诉大家,药性在记述当中的这种分歧的现象和原因。因为前人对药物要标定一个药性,最早的初衷是定性的,它偏寒或者偏热,这种两分法,是为了定性。那么后来把它改为了四性,温热寒凉,又有大热、大温、大寒、微寒、微温,这个已经把定性的一个问题,把它转化成了一个定量的一个理论。中药的药性能不能定量?没有客观标准就不能定量,定不了量。它不是考体温,比如说三十七度四以下,或者怎么,至少三十七度四到多少这个(是)低热,或者三十八度五以上这个(是)高热,这个能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药物的寒热温凉,温到什么程度叫热,它次到什么程度叫微温,谁也讲不清楚,参照物不同结论就不一样,所以在本草学上记载不一样。如果说我们要去死记硬背的话,用处并不大。我举两个例子,一个石膏,这个石膏呢有的人认为石膏能够治疗温热病当中的气分热证,当然气分阶段是温热病的极盛时期,那么它是一种大热证,能够治疗大热证的药当然就应该是大寒,所以对石膏就标了一个大寒,但是有的人就反对,比如说张锡纯,张锡纯就说《神农本草经》里说石膏产妇都可以用,那产妇一般不适合大寒的药物,产妇能够用的药一定不是大寒,一定是微寒,而且他还举例子,石膏的用量很大,大寒的药能够用很大(量)吗?有的在一个方当中石膏用半斤,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影响,那么大寒的药用这么大的用量肯定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张锡纯就认为石膏是微寒的药。那么有的人就采取折衷,你们不要争了,可能也不是大寒,可能也不是微寒,干脆就写一个寒字吧。所以石膏在本草文献当中有标大寒的,有标寒性的,有标微寒的,这个争论我想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谁是谁非。当然如果从中药药性确定的依据,可能标寒或者大寒是比较妥当的,因为标微寒是从不良反应,它不是主要依据,不是确定药性的主要依据。当然有时候可以把不良反应作为一个依据,但是那是不得以而为之,主要的依据是治疗效应,而不是不良反应,所以应该是寒或者大寒比较妥当。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解表药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调味品当中的生姜,经常调味都要用到的生姜,一个是唇形科植物的紫苏,在很多文献尤其古代,一直到当代的教材当中,比如说五版教材、四版教材这些都是这样,生姜标的什么?生姜标的微温;紫苏标的什么?(紫苏)标的温。我们稍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紫苏也是一个调味品,肯定生姜的温性超过了紫苏。但为什么长期在本草学当中生姜是微温,而紫苏是温性呢?因为它的参照物不一样。在生姜这个参照物里面有干姜有炮姜,因为干姜一般是标的热性,它的温热性质最强,我们今后要学,温里药,热性。在把干姜炒成炭以后,它的热性有所缓和,那么一般标温性,生姜的温热性质又不及炮姜,所以相对于炮姜来说,生姜就是微温了。干姜是热性,炮姜是温性,生姜自然就是微温,这个层次就很清楚了。在姜这个家族里面,它们互相之间这个比较是非常清楚的,是非常合理的。但是紫苏它有紫苏叶和紫苏梗,一个是叶片,一个是它的茎,一般在本草学上它的茎叫做紫苏梗,苏梗标的是微温,紫苏叶的温性比紫苏梗的温性要强一点,所以就相对于紫苏梗而言,它就是温性了。如果我们把紫苏标成微温,那么紫苏梗肯定就是微微温,没有这个标的方法。纵向这样子比是成立的,是合理的,但横向把紫苏和生姜再一比,那就显然是不合理。那现在所以我们教材把生姜和紫苏都改为温性,但生姜的温性和紫苏的温性显然是不能完全相等。所以清代的程钟龄就说这个药的温有温煦之温,有温热的温。就是温是不同的,那么温煦之温呢,象春天的阳光人人可近,一般都能接受,非常温和的;那么温热之温,开封解冻不可以轻试,那么就是说比较明显的温热性质了。所以同样标温,实际上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非得要去死死的背住我们教材上某个药是温,某个药是微温,这个花了很多功夫,没有实用的价值,把一些最主要的,比如说同一类药当中比如说发散风寒药,哪一个是最温的?哪一个是最不温?那么我们把两头的典型抓住,中间的一大块我们就不管它了,都是比较温的,这样子记忆起来就非常方便。用不着每一个都是具体的去背,而且古代的本草上药性的标定出现了分歧,除了这个原因,不容易定量,不能客观的定量,除这以外,还有就是刚才已经提到了,45

就是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比如说刚才讲的石膏,我说的大寒,它是以治疗效应来标定,张锡纯的微寒是以副作用,那么以副作用为依据的和以治疗效应(为依据)的当然就不一样这种情况完全有。所以在中药里面,除了典型的温热药和寒凉药,从古到今基本上没有分歧,比如说干姜、肉桂自古以来都认为是热性的药,黄连、黄芩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寒性的药。尤其是有些微温微寒的,那么这个分歧就特别多了。就是因为不能客观定量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另外中药的药性,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下,由人来定的。那么定了以后,不是一成不变,因为药物的功效和应用它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下就被人们认识,那么后来逐步的发现这个药物它的功效应用有所变化了,有的是因为品种变化,有的是品种没有变化,而功效应用变了,那么把前人(定)的一些它的药性作了一些修正,那是应该的,那应该是本草学或者我们当今的中药学的一个任务,必须进行修正。如果把这个药性看成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反科学的,不科学的。而且古人经常就在修订,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发散风热药的第一味药薄荷,它最早记载在《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当时薄荷主要是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它能够治疗寒证,用于寒证,所以当时就给它定了一个温性。所以在《新修本草》,宋代的本草里面薄荷都是温性的。到了金元以后才发现它治疗风热表证,或者温热病的卫分证用得多,那么把温性才改为了凉性,就把它作了相应的修正。这种相应(的修正)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对药物,对薄荷这个药物认识的深化。但是我们现在有些人就以某一个经典为标准,好像那个上面说的就不能改变。对某一个药改变了,有的人就觉得不理解,比如说《神农本草经》的人参,定的是微寒。到了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把它改为温性,陈修园就大发脾气,就说《本经》都说人参是微寒的,这《本草纲目》要说微温的,岂有此理,要把《本草纲目》烧了而后快,一把火把它烧了,这样的书不应该要。那么他就是以《神农本草经》作为一个不变的标准。其实人参从微寒改温性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它有一个背景在里面,《神农本草经》当时用的人参基本上是生晒参,生晒参的药性应该是平性的或者平而偏寒,到了明代很多人参是用的红参了,古代没有红参,红参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有的一种规格,所以这个偏温了,这个应该说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我们就不能象陈修园那样,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横加指责。所以现在我们的中药,经常对一些药性都要进行修订。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教材上很多清热解毒药,什么土茯苓或者这一类标的平性,平性怎么清热?所以把它改为寒性或者微寒,至少应该改为微寒吧。那么就是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实际上它都在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发明,什么发明?它个人的见解,对过去的本草进行修正。那么我们今天专门从事中药的研究,对某些中药的药性进行修正,那就是说我们的功劳也应该说是最有成绩的部分,而不应该横加指责。所以说中药的药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根据历史的发展,根据它临床应用的这种改变,它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比如说还有一个药,威灵仙,历来是温性,现在我们的教材上也是温性,我在讲《本草纲目》的时候说过,当时的威灵仙是玄参科的一种植物,现在用的毛莨科的这种威灵仙,近年来临床有很多报导,而且是单味药,单味药用来治什么?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治疗急性胆囊炎,治疗就是中医所说的湿热,肝胆的湿热,治疗湿热淋证,尿路感染,而且是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难道这样的药还能认为它是温性吗?所以现在的威灵仙还温不温?那么我们在临床当中还应该值得关注。所以关于这个药性的问题,我就作这样一点补充,当然需要的补充的内容还有,如果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再继续的学习,比如说在研究生阶段,在要深造的时候。比如说中药的一物二气的问题,中药可以一味药有两种味,有两个归经。可不可以一种药有两种气、两种药性?完全可以。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大家的知识现在还没有积累那么多,我们以后再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就讲到这儿吧。

第九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

(二)五味

(一)好吧,我们现在继续昨天的内容,昨天介绍了中药的四气,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四气这部分我们介绍了第一个问题——四气的含义,那么四气的含义同学们根据教科书上的叙述是不难理解的,很容易掌握。但是我们作了一些补充的内容,帮助大家今后深入研究的时候作为一种思考。比如说我们提到了四气和四性的区别问题,它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且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气的)本源和它的外象的问题。那么称四气它更多的是强调的药性的物质基础,四性它是从物质基础的外在功能的表现来表述的,所以

它(们)应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应该说用四性比用四气更加准确一些,当然是一个建议。另外我们还谈到了三气说和四气说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就开始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但实际上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平性药,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神农本草经》认为是五气说,实际上后人把它更发展了,什么大热、大寒、微寒、微温,什么八气说、九气说等等都有。这样子就把就是本身属于一个定性的一个药性理论区别药物的寒热之性,那么后来就成了有定量的这么一个意思。那本身这个定量很困难所以就造成了在药性确定的时候历代产生了一些分歧,但这种分歧往往是那些寒热偏向不是很明显的药物,那么这一些药物的药性如果我们不是很准确,对临床的影响不是太大的。极性很强的一些大寒大热的药,自古以来是没有分歧的,所以这个很容易掌握。另外三气说和四气说,我们认为三气说更符合客观实际,另外从科学的分类方法来讲,三气说也更加科学。尽管过去由于崇古尊经的思想,三气说虽然在唐代就有人提出来,但是一直没受到重视,在今天仍然还有把它加以发展的必要。这是我们在第一个问题当中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一些拓展自己思维的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的确定,是这一节里面的重点。那我们不但要从理论上掌握中药四气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在确定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药物在临床上如果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或者能够减轻寒性病证的,它一般属于温热的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热性病证的它一般就属于寒凉的药。不但要掌握这么一个基本理论和确定药性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要把这个理论和原则用于我们以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指导具体药物,对它的药性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它的这个药性,所以原则上不需要死记硬背,那我们在学习具体章节或具体药物的时候,给大家讲清楚这个分析和记忆的方法,那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这一节当中的重点。那么下面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四性的临床意义或者说四气的临床意义。简单的讲这个临床意义就是一句话,就是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种治疗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就这么一句话。因为中医在临床辨证的时候,我们前面学过了《中医诊断学》其中就有八纲辨证,那么八纲辨证当中就要求我们对临床的病证首先要分清寒热,所以分清寒热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或者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分清了这个病性的寒热以后,就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者《神农本草经》里说的:“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要用寒凉的药去治疗温热性的病证,用温热性的药去治疗寒性的病证。我们只是从辨证这个基础理论把它掌握了,能够分清这个病证的寒热,但是临床用药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药物的寒热要和病证的寒热相对应。所以我们学习药物的四性或者四气这个理论,就是掌握具体药物的寒热性质,有利于临床根据不同疾病的寒热性质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那么这个对药物来讲,比如说有寒热性质的邪气,那么它首先寒性的药就可以驱逐温热的邪气,消除温热的邪气,那么温热的药可以针对寒邪,它同样的可以使这个机体的寒热的病理改变得到减轻或者治疗。在有的文献上就是说中药的四气还要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其实四气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说到最终还是一个影响寒热。因为我们在《中医学基础》里面学过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那么这个阴阳的偏胜偏衰最终都是造成机体有寒热的病理变化。那么使用寒热药性的药物也是在于针对这个寒热的邪气,或者寒热的病理变化就是寒热的一些症状。至于说寒热杂错的一些病证那么就可以用寒、热的药物配伍在一起,起到寒热并用的这样一个效果。所以简单地讲,四气的临床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为中医临床治病的时候,要落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治疗原则提供药理学的基础或者药物学的基础,使理法方药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前面的内容就是我们这个性能当中的第一节,四气。

现在开始我们介绍第二节,32页,第二节,五味。中药性能当中的五味,可以说是最早形成的最古老的一种性能。因为这个五味最早是来源于说明饮食的食物的真实滋味,或者在烹饪食物当中应当注意味的调和,使它更加可口。所以它来源于烹饪或者来源于说明食物的真实滋味。那么作为一个药性理论来讲,五味也比其他的药性可能更容易感知,正如清代的医药学家徐灵胎所说的“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药物进入口腔,我们的味觉器官马上就能够感知,那么就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五味的理论。那么其他的药性,要入腹,这个入腹就(是进入)腹腔,进入腹内,首先就是患者要服用以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药物的效应,然后根据中医理论再来深化,才能产生其他的性能的理论。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五味的理论形成更早,当然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比如说在一些先秦的文献,《吕氏春秋》、《周礼》、《黄帝内经》等等,都有大量有关五味理论的一些论述,而且这个内容当然比其他药性或者性能理论的论述也要多。所以这个五味 47 的理论呢是性能里面形成比较早的,历史很悠久的一种性能的理论。那么在五味这一节当中,我们也是要讲下面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也是很简单,把它高度概括起来应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书上五味下面的第一行,“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这是五味的本义就是五种真实滋味。这五种真实滋味指的是辛甘苦酸咸。那么第二句话就是第二段的前面的第一句话,“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于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泻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所以把这两个部分把它揉和在一起,就是两句话,什么叫五味?五味本来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滋味,但是性能当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些作用主要是在补泻散敛这样一些方面的作用。我们学了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就会更加清楚。那么现在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就是不管真实滋味或者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实际上不止五种。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谈到的,除了辛甘苦酸咸,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从来没有把它称为六味或者七味,一直称为五味。但是在一般的本草文献上,尤其是在当代,就是说因为这个辛甘苦酸咸这五种味是最主要的味,是最基本的味,所以称为五味。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前人不一定这样认识,前人往往把淡味认为是味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味。比如说在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或者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这样很多文献里面都有,他认为土的味就是淡味,淡是土的本味,土是万物所生的基础,生长的基础,其他的味都是从淡味这样子派生出来的。所以在那些文献当中认为最基本的味最重要的味产生其他味的基础是淡味,他认为淡味最重要。不是象我们今天认为它是很次要的一个味,所以前人认识和现在不一样。在烹饪当中往往把咸味可能看得很重,所以很多有名的厨师就说一咸抵百鲜,好像咸味是各种味的基础,食品烹饪调和要非常美味的话,咸味是最根本最根本的味,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哪些味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味,是并不统一的。当然我们现在的一些中药书上说,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味,并没有错误,这样子当然也能够从一定的角度,一定的侧面来解释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要把它称为五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五行学说非常的盛行,是哲学思想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学说。我们在学《中医学基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当中受五行学说的影响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要翻汉语的成语词典,那以五字开头的这个词条非常多,什么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等等,什么五音不全,那么这个“五”,声音不一定这个音阶就是五种,颜色也不一定就是五种,那是人为的为了把这些理论纳入五行学说里面,人为的把它定为五种。同样的道理,五味的理论也是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和这个五行学说相合拍只能提出五个最主要的味,所以这个才是(我认为是),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而一直把它称为五味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把这个五味的理论完全融入到五行学说当中。不止五味,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所以前人想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可能从隋唐时期就开始有人来讨论,那么后来呢,慢慢地从生活的实践当中受到生活常识的一些启示,最终好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和依据。比如说对于这个淡味,前人在这个生活实践当中发现有一些甜的食物,比如说我们吃甘蔗,或者什么高梁、玉米的一些的茎,嚼的时候有的是很甜的,尤其是开始入口的时候甜味很浓烈,但是慢慢地嚼,甜味就越来越弱一些,到后来就淡而无味了。那么可能就根据这样一些生活的常识,淡味就认为是甘味的余味,剩余下来的,所以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味。所以前人就认为淡味甘之余味,而且应该附于甘,所以这个淡味的问题就解决了,就认为它不主要了,不重要了。另外这个涩味,认为是酸的变味,所以它也不能独立存在,就也附于酸。那么这个可能也是从生活经验当中,比如说有些品种比较优良的一些水果它是甘酸可口的,如果它变质了以后,比较差的时候,就是带明显的涩味,所以它是酸之变味。前人就用这样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解决了不止五味的问题。但这个我们后面可以发现,其实淡味和甘味不但是我们口尝的感觉这个真实滋味,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有联系但不一样。更重要的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酸味和涩味同样不仅仅是味觉器官感知的一种差异,更重要作为一个性能的理论,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这种把七种味归并为五味,称为五味理论完全是人为的结果,而且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产生的。这是在五味的含义当中,我就简单的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这一节当中比较次要的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学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它那两句话,能够表述,什么是五味。这两句话因为它都有很深刻的内涵,我们在介绍以后的内容当中还要反复提到,它不仅仅是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标示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个是学好五味理论的一个基础。在这个五味的含义这一部分的最后有 48

一行文字,就是以上的五味当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这个从《黄帝内经》开始就这样子规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有这样的一些内容。今后大家学《内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就这样子把它固定下来,但是当时并没有说明,它为什么这些味应该属阳,另外一些味又属阴。当然当时也提到过,比如说辛甘发散,酸苦涌泄,为什么发散是阳,涌泄的应该是阴?这个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后来也有一些人作过一些猜测,或者一些分析。比如说他把各种味分开来讲,那么辛后面我们要讲它代表的是行,或者散,从这个作用的特征来说,它可以偏为阳性。那么甘它主要是补虚,补虚是一个助长、增加,它也可能从这个阴阳的分类里面也有可能属阳,有的有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淡味是属阳呢?有的讲淡味结合到现在认识它的作用,它渗利的是小便,作用在前阴,前阴和后阴相对而言,那么这个小便和大便,前阴和后阴也有阴阳之分。另外李东垣还曾经说过,泄实际上是小汗,轻微的发汗,他把它叫渗泄,那当然是另外一种学说了。不管怎么讲,这些讨论都是一家之言,我们认为这个仅仅在五味,把它纳入阴阳学说当中的一个人为的归类,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探讨它这样子划分的一些理由。实际上它在临床的实用价值并不大,我们只是了解,前人有这样区分它们阴阳属性的这么一个归类,我认为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问题,那在我们初学阶段用不着了解,如果以后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进行一些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它真正的收效或者它的实用指导的价值可能不一定有很大。那么第二部分,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五味所标示的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它主要的是标示的功效的性质和特征。但是现在在有的文献上,一般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称为五味所标示的作用,或者五味所具有的作用。这个我认为是不够准确,因为任何一个性能的理论,包括五味的理论,它本身不是具体的作用,不是具体的功效,它们都是从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当中抽象出来的,它是高于功效一个层次的一个药性理论。所以我们后面要讲的辛甘酸苦咸这些味,它不是直接标示的具体作用、具体的功效,而仅仅是只能反映功效或者作用的某一些特征性,要把性能和功效这两个层次明确的区别开来。一个是具体的作用、功效,这个性能是对功效的一种抽象、一种概括,所以它不是代表的具体作用,它也不能标示具体的功效,只能反映作用或者功效的某些特征性。所以我们这一部分的标题,第二就是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刚才讲的所标示的功效的某些性质和特征。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五味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是学了以后同学们要把每一种味所代表的作用的特征或者代表的作用的性质记住,因为我们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就要用这样一些理论去分析我们学习的药物的药味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一些意义。所以只有记住了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对于药味这一部分才能够真正的学好。下面就把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书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对同学们来讲,主要就是一个记忆的问题。那么下面第一谈的是辛,辛就是指的辛味。辛味代表的药物怎样的特性呢?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辛能散、能行。就是说这个辛味在五味理论当中,它标示药物的作用具有行和散这样的性质和这样的特征。那么反过来讲,也就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如果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它那个功效能够发挥行和散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原则上就可以给它标定一个辛味,就可以认为这样的药物具有辛味。当然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内经》当中就有辛能行,辛行。因为当时就发现了能行的一些药物确实是辛辣或者芳香(的),这个辛如果从真实的滋味来讲,一个是从味觉器官这种辛辣感,比如说我们吃生姜、胡椒,这种滋味、辣味,辛辣,其实也包括了我们与嗅觉器官相关的芳香、辛香之气,那么最早认为这个能行、能散。那么散主要就是发散,发散就相当于我们后面的解表,从《神农本草经》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用来解表的药,比如说紫苏、桂枝、生姜、羌活、防风,象生姜辛辣大家都知道了,紫苏或者羌活、桂枝都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当时实际上和它们的性状特征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这个地方的散就是指的发散,主要指的发散表邪,所以一般解表的药往往有辛味,或者说都可以定辛味。就是我们今后学习解表药,如果有的药里面没有辛味,如果我们考试回答的时候,我们加上了一个辛味或者我们把它写成了(辛),比如说现在的桑叶或者说菊花,有的书上没有辛,如果我们把桑叶、菊花,它(们)是解表药,我们在写味的时候写了一个辛字,这个不应该算错误。因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么你给它定一个辛味何尝不可呢。因为解表药的第一味药麻黄,在《神农本草经》,大家去翻就是苦味,没有辛味的,其实麻黄本身也没有很明显的芳香气味,当然要说一点气味也没有,什么药可以说都有一点气味。后来因为麻黄发散作用很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后代的本草才给麻黄在苦味前面加上了一个辛味,对它的药味作一个补充。本身这个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把五味和四气一样不能看成是一个僵死的,49

某一个人某一个著名的本草书已经定了,好像就不能够改动它。那么我们根据发展,根据我们对药物的认识,作一些修改,作一些补充,本身这个是《中药学》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辛能散,散主要指的就是发散表邪,就是解表药一般应该有辛味。能行,这个行就是行气、行血。那么我们今后学的行气药、活血药,这个行气药、活血药和解表药一样,其实绝大多数本身也是芳香的。比如说行气药当中的柑桔类的,橘皮、青皮、香椽、佛手、枳实、枳壳,那么我们大家都吃过柑桔类的一些水果,它的果皮或者果实有比较浓的芳香的气味。另外什么沉香、木香、乌药等等行气药都是很香的。那么活血化瘀药,同样里面比如郁金、姜黄、川芎这些也有,实际上也是香的。所以一般对行气药和活血化瘀的药都可以加以辛味,来标示它们的能行的这样一个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同时我们书上还谈到了,自古以来对于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芳香类的药物除了前面我们谈的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在我们今后要学的化湿药、温里药这样的药当中,或者开窍药,主要这三章很多都是芳香的药。比如开窍药当中的麝香、冰片、苏合香,化湿药当中的藿香、砂仁、豆蔻,温里药当中的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这一类,它们都有一定芳香的气味。实际上这些药物它本身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类似于行和散的,还有一个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它也有向外散风邪,也使凝聚的一些寒湿邪气能够通行、能够消散。化湿药它也是使凝结于中焦的湿浊或者水湿能够散,能够行散。那么温里(药)它使寒邪能够消散。开窍药它使闭阻于清窍的邪气能够开通。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一类的开窍的作用、散寒的作用、祛风湿的作用、化湿的作用,也有行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所以那一些章节的药物,不管从滋味来讲,从气味来讲,还是从它们的作用的实质特征来讲,都可以标辛味。所以我们以后学习这样的一些章节的时候,这些章节的药物主要也是辛味的。所以对于辛能行、能散,大家应当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凡是中药当中,它的功效具有能行、能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的,一般都可以给它定一个辛味。当然定辛味的这些药物可能绝大多数本身是芳香或者辛辣的,如果有的并没有芳香之气或辛辣之味,加上一个辛味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反过来理解,就是说辛能行、能散。就是说我们以后学习药当中凡是看到药的味里面有辛的,我们就认为它都能行、都能散,不能这样理解。只能理解它功效里面它这个作用的性质、特征如果有能行能散的它可以定辛味,不能认为凡是有辛味的药都能够行或者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后面要讲,在具体药当中,它有的药是真实滋味,那真实滋味往往与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如果它完全是代表的真实的气味,它不一定能行、能散。所以对后面的任何一种味都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具有这样的性质特征的药就可以定这种味,并不是有这样(滋)味的药都有这样的性质,都有这样的作用特征。这是学好五味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二个甘,能补、能缓、能和。这当中最主要的是甘能补,补是指的补虚。就是说凡是具有补虚作用的药一般都可以用甘味来标示。这个补虚我们以后要讲,就包括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除了气血阴阳的补虚药以外,我们在功效里面见到比如说健脾,生津、润燥这样的一些功效呢,包括什么温阳、助阳,它都属于补虚的范畴。温阳、助阳、健脾、生津、润燥都属于补虚的范畴。那么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往往也可以给它标定一个甘味。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尤其是清热泻火药里面的,比如说知母、芦根、天花粉这样的一些药,它能够生津止渴,这个生津应该是补虚的范畴。所以那些药物除了其他的主要的味往往还有甘味。所以甘能补,就是说甘味代表这个药物具有补虚的作用,属于补的范畴。那么反过来说,凡是功效里面有补虚的这一类的功效,它都可以给它定一个甘味。这个补虚它有很多种具体的功效,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那么至于甘能缓,这个缓,一个是缓急止痛,中医认为一些内脏或者经脉的疼痛可能属于一种拘挛状态,挛急性的疼痛。那么有一部分的甘味的药、甜味明显的药,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甘草、蜂蜜、饴糖,对这一类的疼痛症都有明显的缓和的这样的一个治疗的效果,所以根据这样的医疗实践那么就认为甘能缓。另外一个就是缓和药性,那么有的药物的药性比较峻猛,为了让它变得缓和一点,比如说大黄的泻下,我们如果嫌它太峻猛了,我们加一点甘草;比如说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这一类也比较峻猛,常常要配伍大枣这样的一些甘味的药。这个缓就包括了缓和药性,让一些比较峻猛的药,不那么峻猛,这个也是缓的意思。但是这个甘能缓所代表的药物实际上它都是补虚的药,所以它都包含到甘能补里面,比如说刚才讲的大枣、饴糖、甘草,都在今后的补气药里面。再一个甘能和,甘能和,可能把文献里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能够和味。药都有一些不良的滋味,不好吃,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一些小孩喂药的时候加一点糖,有的甜的药,比如说我们在有的药里面加一点甘草、加一点蜂蜜,整个药的滋味变得比较好一些。能够 50

第四篇:郭廷玉2011年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

优良作风”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龙城区科协主席——郭廷玉

按照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的安排部署,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按照上级要求,这次民主生活会统一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为主题,主要任务是对今年以来的工作和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分析查摆领导班子及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同时,这次民主生活会也为我们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鼓劲加压提供了机会,对我们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区领导对我们今天的会议非常关心,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主任王信同志亲临指导我们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区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班子成员向王信主任和胡慧军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下面,我对自己年初已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作以简单汇报,并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欢迎各位同志能够给予批评帮助,我将以积极诚恳的态度虚心接受,认真加以整改。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年初以来,本人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能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纪律,维护人民权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工作作 1

风,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我校各项工作及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确保科协各项工作能够在紧张有序中顺利开展。在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十七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及全会工作报告,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特别是认真学习了陈铁新同志在市九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区七届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了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到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和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及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和换届工作纪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我本人结合自己年初以来的实际工作,对照学习,认真查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缺乏主动学习精神,虽然能够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但在自学上不够自觉,工作闲时就多学点,工作一忙时就放松了学习,特别是对理论的系统学习上,没有长期的规划,想起学点什么就学点什么,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由于学的不够好,不够深入,导致思想解放程度和工作创新精神缺乏,尤其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制度规定及应报告的个人有关事项等规定学习和认识都不到位,工作中还是遵循着过去的方式方法,没有

组织有关部门过深地研究和探索,总是怕搞偏了,总是看看上边怎么要求的,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领导作用发挥的不够深入,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就问题谈问题较多,创新性工作较少,特别是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能静下心来,深入到群众中去研究探讨。平日处理具体工作时与主管领导交流的多,与具体工作人员和其他领导沟通的较少,也没能更多地深入到群众中,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总认为下次不忙时再说。可工作一忙起来,就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各种会议以及工作应酬沟通上。

三是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得到提高,党员干部在职工群众心中的形象得到改变,工作作风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上,大多放手给副主席,注重开了多少会,下发了多少文件,提出多少要求,而忽视了具体工作的指导。

四是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和加强党性修养还不够深入。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本人认为自己信念还不够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做的还不到位,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还不够深入,实际工作自觉践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还不到位。

五是在对待个人进退留转上未能保持完全平和心态。在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方面没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始终利用法律、纪律、道德三把“利剑”来清洗自己的“官欲”、“权欲”、“名欲”,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班子换届,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服从组织安排。但认真比对,深入进行自我剖析,总感觉在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方面心态上还未能达到完全的平常坦然。

六是在廉洁自律上,存在要求不严现象。按照要求,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自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时刻注意言行举止,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己虽然能够坚持原则,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接待上级领导和横向沟通上,有时感觉过于苛刻有伤感情或碍于面子,出现过超标准接待问题,现在看来这些现象都是对自己要求不严的表现。

二、问题剖析

认真分析自身建设上之所以存在必须解决问题的原因,一是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二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三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碍于面子的心理可以说是党性原则要求不严的反映,更应注重小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杜绝问题的产

生。

三、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加以整改。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要以本次民主生活会召开为契机,转变作风,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纪律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的同时,带领科协的同志们一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和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工作中,要实事求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符合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难度再大也要努力办;违背群众意愿的事要坚决抵制,做到廉洁刚正、秉公办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三是求真务实,强化作风建设。对上级做出的各项决策,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联动机制,狠抓落实,抓出成效,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检查指导和调研,积极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普工作方式,不断转变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身体力行,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树立“可亲”的公仆形象,提高专业素质,树立“可信”的公正形象,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可敬”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做到政治坚强、精通业务,坚

持原则、清正廉洁。

五是廉洁自律,从严要求自己。身为科协主要负责人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制度要求,勤政廉政,慎用权、用好权,严格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行为,不搞特殊化,不办人情事,不搞权钱交易,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政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党员干部树立勤政廉政的领导形象。

以上是我的分析检查和整改措施,可能在好多方面谈的还不够深刻、不够具体,恳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2011年11月1日

第五篇:看《小兵张嘎》张廷悦

看《小兵张嘎》观后感

水电学校五一班张 廷 悦

头上歪戴着一顶草帽,手里拿着一把木枪,上身穿着一件白褂子,他爱游泳,能爬树,喜欢摔跤,有时还咬人…….他就是《小兵张嘎》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嘎子。他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拥有一把真真正正的手枪,好去打日本鬼子,为奶奶报仇。他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小英雄。

嘎子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聪明机智、灵活勇敢,可在那时他没有条件上学。他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度过了衣食无忧的快乐童年,在奶奶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他很爱他的奶奶。但在一次鬼子的突然袭击中,奶奶为了保护老钟叔惨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他为了替奶奶报仇,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上八路军。在部队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而把自己当小孩对待,他刻苦训练,每次都认真完成任务。部队让嘎子感到了温暖,也让他养成了坚强、乐观、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性格。他最后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为打败日本鬼子,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看完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文明、富强的时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流血的残酷。我们有充满活力的校园,我们有许多快乐的伙伴,有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更有整日为我们操劳的父母。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磨练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看嘎子,对比自己,我要向嘎子学习,在学习上

遇到困难,不应退缩,要勇敢面对和克服学习中的每一个难点。一定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长大报效祖国。

看着电影《小兵张嘎》,我们回放了那段历史,认识了聪明机智、刻苦认真的嘎子。闭上眼睛,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平安和谐、繁荣富强。

下载张廷玉经典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廷玉经典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3中药学(张廷模)讲稿

    中药学 张廷模 主讲 目录 目录 ................................................................. 1 第一讲 绪言 ........................................................

    实习总结——张廷(共5篇)

    实习总结从2012年8月到现在已经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我在太重的工作生活中,慢慢的完成了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名企业职工的过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遇到的师傅们和同事们都给......

    张玉清和父亲

    山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事迹简介-----记灵丘孝女张玉清 灵丘孝女带瘫父出嫁 十二岁砖窑做苦工养家 张玉清和父亲 一个“80后”女子,用瘦弱的双肩和坚韧的性格为我们诠释了大孝......

    张玉柱事迹

    1最美教师----滋泥泉子教师张玉柱 冰场上的追梦者 张玉柱,男,汉族,现年36岁,现任阜康市滋泥泉子学校体育教师、学校速度滑冰教练员、昌吉州速滑教练。 自1999年担任我校速滑队......

    张霞玉工作总结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张霞玉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深感教小学英语之难、之累。因此,我严格教学策略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

    张玉英总结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三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

    张卓玉读后感

    张卓玉读后感高丽平传统的教学模式我用一句话概括:班级授课制,这句话是国际都流行的一句话,班级授课制在西方国家三百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一百年的历史,我们国家在历史上不是班级......

    张玉蓉 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中畦小学张玉蓉假期,学区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