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年踪迹十年心的伤感故事(共)
陈茂在搬家的时候,分配给侄女的工作是协助把书房的东西装箱打包。侄女今年刚满16岁,正是好奇贪玩的年纪,说是来帮忙,其实来凑热闹,顺便翻拣心仪的小什物放到自己的包里。
突然,侄女呼啸着过来:小舅舅,这个女生好漂亮,她是你同学吗?说着,将手中的照片反反复复端详起来。
陈茂好笑的打趣的说,“什么漂亮不漂亮啊,谁都没有我们家绒绒漂亮,对吧,绒绒。”
小侄女听出调侃的意味,不满意了,撅着嘴,继续追问:“舅舅,她是你同学吗?这照片应该没有被PS过吧,我敢肯定是你们班花”
陈茂懒懒的笑道,好,我看看我们班花长的什么样子。漫不经心的接过照片,眼角飘过,突然顿住。半饷,沙哑着问道:绒绒,你在哪里找到这照片的?小侄女鬼灵精怪,见陈茂神色异常,哈哈大笑:小舅舅喜欢人家哦,你们什么时候分手的呢?为什么分手呢?陈茂哭笑不得,只好拿出长辈的威仪,威逼利诱,并许下2个哈根达斯,终于换来一本同学录。
陈茂记得很清楚,大学毕业时,因为胆怯,实在没有勇气跟她告别,这本同学录传来传去,就是没有请她写。尽管他的座位永远是她右侧后方。通常他微微抬头,没有任何阻碍就可以看见她白瓷的侧面,粉嫩的耳珠,绒绒的鬓发。那绒绒的感觉,就像小猫一样,常常让他心神荡漾,浑然忘记今夕何夕。
曾经以为,那不过是年少青春的迷恋,却不料十年间,再无一人能让他那样心弛神迷,而他也不止一次猜测,如果当时他能勇敢地向她表白,会不会结局不一样,毕竟当年他们班,黄昏恋也成就了几对夫妻。但是,他摇摇头,她怎么会喜欢他呢,当年出臭事最多的就是他,通常惹的同学老师大笑不止,而这些臭事都她在旁边见证。
什么时候,这本同学录被她拿了去,贴了自己的照片,留下青春的印迹。她的字迹端庄秀气,他仿佛见到她认真的神情,如写作业一般,可是那明明不是作业,分明是一句:彼时白首为功名,离别心字已成灰。
第二篇:企业文化故事-十年
十年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今年是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陕北项目部一路走来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人生却是那么的漫长。记得前不久和我的师傅李信在聊天时,我兴奋的说道:“哎!师傅,我来项目部已经两年了!”可是师傅的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淡淡一笑,然后默默的对我说:“我们已经在这里十年了。”平淡的一句话却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似乎能在他的眼神里看到十年来的艰辛历程。看着眼前一望无际,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再想想共同奋斗在这里的老师傅们,不禁被他们的艰辛和辉煌感动。
有人说陕北项目部十年的发展象历史的长诗,艰辛与辉煌相伴。平凡与奉献相随。2004年9月,处理厂在陕北志丹县延长油矿永宁钻采公司承揽了双河联合站气体处理装置代运行项目。那时的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落后,气源供气压力不稳定,职工队伍人员紧张。但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的职工创造历史,面对种种困难,大家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战天斗地,成功解决了多项装置建设问题。仅用18天时间,就使建成一年多无法投产的装置实现了正常生产,并在3天后成功生产出合格液化气产品。在看到合格的产品化验单后,大家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记得有一次和我们的老钳工楚兴师傅聊天中,看到他仍然那天的成功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开发之初条件相当艰苦,为保证供气平稳,要到十几公里外各个供气站做好协调工作,每隔一到两天,需要进入山沟沟底对供气管线进行低点排污。夏天炎热无比,冬天难挡严寒,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每逢大风天气亦是黄沙漫天,环境艰苦,但是我们的将士毫无怨言,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克服难关,书写奇迹。2008年9月,又先期介入永宁钻采公司野山联合站气体处理装置建设,并成功承揽了代运行项目。如今的我们的厂区设备规范,管理有序,生活设施完备齐全,产量逐年升高,企业文化大力发展。但这些并没有让我们的职工停下书写历史的脚步,自2012年以来,项目部以基础工作为龙头,对每个生产环节对症下药,先后解决了野山联合站膨胀机改造,各供气站供气分离器安装以及新发电机投用等问题,在保证了气源平稳,供电正常后,终于在今年四月份,野山联合站正式开启了“双压缩机”运行模式并实现超产。以平均每天9.4吨的轻烃总产量继续创造着奇迹。
也许是岗位的局限注定了我们的工作平凡,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做出让人出人头地的成果,但是我们以自己的赤诚表达着自己对这个工作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执著。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价值。秉承着中原油田企业文化宗旨,陕北项目部的全体职工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的风采。我们头顶上没有耀眼光环,我们只是几十万石油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并将在这片黄土上迎接下一个十年!
第三篇:一证十年故事
阿柔是我本科时的同学,她来自农村,身材高挑,长发披肩,笑起来眼睛像弯月一般,那样美好的笑容,犹如午后的太阳晒入心房,让人感觉暖暖的。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起初和她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和她聊明星八卦时,她总是在我话音落下之后,先是使劲地点点头表示认同,然后用手捂着嘴再偷偷地追问:“可是……他到底是谁啊?”和她聊未来环游世界的梦想时,她总是羡慕地注视着、支持着,仿佛一个小女孩隔着橱窗看到一件昂贵的嫁衣,喜欢,却清晰地知道那不会属于她。她每每和我说起她家乡的一些事情,我也不是很能体会,只是觉得她在黄河边游泳捉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在我们刚相识的那段时间,她有时会着迷于都市的繁华,我也会偶尔向往乡间的恬静,但两人都隐约觉得对方的世界离自己好远。
终于有一天,阿柔目光坚定地对我说:“将来毕业了,我想去上海闯荡,我想当一名口译员。”我嘴巴张得很大,难以置信地问她:“真的假的?你知道口译有多难吗?而且你……竟然想去上海?”其实,当时我本来想问的是:你知道上海的生活费有多高吗?打拼有多难吗?竞争有多激烈吗?实现梦想的代价有多大吗……可是,我的问题并没有问完,并不敢问完,因为怕打击她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阿柔听了我的问题后,竟然非常爽朗地笑出声来:“我当然知道啦,但还是想尝试一下,要是不尝试,可能以后会后悔的。我现在就开始攒钱,攒3000块,毕业以后就去上海!”我心里为她发愁:一个农村女孩子只身一人去上海打拼,只带3000元,会不会坚持不到一个月就回家了?
后来的几年里,很少听到阿柔再提去上海的事了。我猜想,她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毕业后我一直在忙出国的事,很久都没有跟阿柔联系。有一天给她发短信询问近况,她很快就回复了,只是简短的几个字:“现在在上海啦!”看到这行字的时候,我怔住了……原来她不是随口说说的。
后来阿柔跟我说,毕业以后,她一直都很认真地生活,做过口译,给外企和出版社做过翻译,虽然时常觉得工作不尽如人意,但她始终朝着口译员的目标前行。她说她要把这个梦想当成像国家的“五年计划”一样不懈地经营下去。看到她的信息,我可以想象到她在打下这些字时脸上果敢坚毅的表情。那时我才发现,虽然名字里有个“柔”字,阿柔却从不曾是个柔弱的女子。相反,纵使背景平凡,起点较低,但她一直用毅力和耐性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在那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总是时不时看到阿柔的留言:“下个月就要考口译证书了,真是要紧张死了!”“唉,没有考过,不过没关系,半年以后再战!”“真是不好意思跟你说,我这次又没考过,不过我会再尝试一次的!”“又失败了,你说我是不是天生笨,可是我太想做口译员了,如果放弃的话以后我可能会后悔,只能再尝试一次了。”
最近一次和阿柔联系时,她已经获得高级口译证书,在上海一家外贸金融公司做口译员。虽然阿柔偶尔也会抱怨工作压力大、加班时间长、单位伙食差等,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声音里的坚定。阿柔在大学里许下的愿望,在她不停地尝试和近乎带傻气的坚持中,得到了完美的实现。从开始攒3000块到现在的高级口译员,阿柔整整花了10年时间。
在“闪职族”(换工作如照相)与“液态族”(时刻想辞职,而且这一刻想做A工作,下一刻想做B工作)悄然成风的现代职场,人们跳槽越来越频繁,从过去的5年一跳加速到现在的3年一跳甚至每年一跳。很多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甚至都很难熬过半年之痒。
我们似乎很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阅历不足”,这导致年纪尚轻的我们恨不得在30岁到来之前就行遍世界各地、干遍各行各业。于是,不同的工作我们换了一个又一个,仿佛通过频繁跳槽,幸运的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个任务较轻、升职较快、薪水较高的“金饭碗”。即便找不到这样的完美职业,可以和别人说自己有“丰富的职场经历”,仿佛也是一件能够慰藉自己空虚内心的事。可是,然后呢?我们想做的事越来越多,能做的事越来越少;焦虑感越来越多,踏实感越来越少。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像当年初入职场时那般懵懂无措。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独有的使命,要坚持将每个阶段的使命好好完成,然后再安然踏实地迈向下一个阶段。将简单的事做持久,并一直“在路上”!
第四篇:肖临骏观影:《同桌的你》,十年踪迹十年心
肖临骏观影:《同桌的你》,十年踪迹十年心 每年到毕业季,都有电影冠以“青春”、“爱情”和“理想”的主题上映。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让青涩的少年嘘唏不已。同年,江南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被改编为电影,再次让人感叹命运像看不见的游丝,只能任凭现实无情地牵扯并缠绕。2011年,文章主演的《失恋33天》、李亚鹏徐静蕾主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以及改编自畿米漫画本的《星空》,赚足了当代人的爱恨情愁。我却更加认同李小冉主演的《一夜未了情》所传递的人生价值观。2012年,《一九四二》和《泰囧》占了电影市场的票房主导地位,却同样有青春系列,像《青春期3》和姚宇导演的《毕业那年》等。“毕业”,是每个以“学生”都要经历的成长阵痛,无论在校期间幸运也好,苦涩也罢,在青涩的年华里,时间无法停留,青春期的孩子只能不顾一切的一步一步走向成熟。2013年是青春系列电影的滥觞,从《致青春》到《中国合伙人》,从《一座城池》到《小时代》,从《被偷走的那五年》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一路走来,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惊心若狂。青春,原本是人生最灿烂的年华,却始终是一个逃不过要以“迷茫”、“选择”、“无奈”为关键词的阶段。
2014年的毕业季,空气中和往年一样,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味道。伴随着淡淡忧伤的旋律,电影《同桌的你》如期上映。记得去年,看完《致青春》,我只能感叹一句“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青春,赵薇们的青春与90后这代人的青春多少都有了差异。”我只是有感于那句“是不是每个人终究都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的台词。是的,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于是,《同桌的你》再次上演着亦理想亦现实的剧情。
故事情节始于1993年。林一和周小栀并非“青梅竹马”,但他们在最青涩的年纪相遇了。中间被时代裹挟,夹杂着80后整整一代人的记忆:中学、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时的学生游行、高考、大学、军训、四级、非典、留学„„故事终结于2013年的盛夏。整整两个十年。
看完电影,心绪复杂万千,脑海中却始终只有“十年”两个字。十年,对于一生而言,究竟算不算漫长?二十四岁的我,人生刚刚起步,所以完全不能定论。但我知道,“十年”是个神奇的时间节点,足以改变太多人。所以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人,都喜欢用“十年”来作结。
白居易说:“昔我十年前,与君初相识”。十年后,却只能感叹“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元稹说:“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杜牧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刘禹锡说:“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黄庭坚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又说:“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陈与义说:“柱天动业须君了,借我茅斋看十年。”吴藻说:“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纳兰容若说:“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所以安意如说:“十年,足以用来怀念,也足以用来祭奠。”
十年总是给以无限感慨,如同人生驿站,十年无疑是一个大站。每次在KTV唱歌,陈奕迅的《十年》都是必点曲目。有些人,十年前并不相识,最终却在一起。有些人,十年前青梅竹马,最终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时候,邂逅只是偶然,缘分却是命中注定。
就像林一和周小栀,以2003年为时间节点,十年前,他们相遇并成为同桌。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十年后,她却穿上了别人的嫁衣。人,只能控制自己的心,却不能改变宿命的轨迹。“你可以简单将两个相爱人的分离归结为造化弄人、缘分交错,但本质上这就是个怯懦的借口。抽离出那些我们8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元素,高考、军训、四级考试、非典、留学,这个故事的根底上其实是一个女孩用最宝贵的青春、真情陪伴一个男孩漫长、不给力的成长。”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王一心发表在《南方周末》《24楼影院》栏目的影评《同桌的你:等不来的成长》中的一段话。作为一个屌丝男,我原本该站在男生的立场上为男生辩护或开脱。但回顾整个剧情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事实的确如此:前后两个十年的时间里,林一在每次面对重大抉择时,都选择了逃避或者保护自己。而两个十年间,周小栀一直在妥协,一直在努力维持她和林一的爱情,但林一却在每次面对选择与考验时,显得胆小而怯懦。所以,无论影评者怎么站在男性的立场上为林一辩白,都是苍白无力的开脱。
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都说女生是需要保护的,是弱者。但事实并不如此。“同龄男孩比女孩晚熟得多”,这是《那些年》告诉我们的定论。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男孩的心理年龄比同龄女孩至少小3岁。也就是说,一个25岁的男生,心理年龄相当于一个22岁的女孩。这已经学术界和社会公认的心理学常识。对于青春,十年太奢侈,太漫长了。人生短暂,即便能活100岁,十年也是一段宝贵的光阴。况且,女孩子最灿烂的年华,最宝贵的青春,就20——40岁,短短两个十年而已。而对于男性而言,20岁的你一无所有。30岁——50岁,却是男性最辉煌的20年。在彼此都20多岁的年纪里,“男性也不必然比女孩更勇敢、更无畏,相反在面临考验时可能更胆小、更怯懦。”
王一心在文章中说:“小栀对林一说,以后我就叫你‘哥哥’。当一个女孩把自己的男朋友叫“哥哥”的时候,这里面饱含多少不明就里的托付,信赖这个男人会在任何紧要关头给她兄长般的保护和依靠。那个时候的林一自然不会懂得。”
是的。林一太过幼稚,他真心不懂。中学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她打架。大学里,他为了他和老外比拼喝牛奶„„林一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给了她大男子汉应该付出的“保护”。但透过这层外衣,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林一这些细节,始终怀有一个目的:为了让周小栀始终做他的女朋友。但他却忘记了,周小栀明明可以上北大,她却为了他而选择放弃中国最好的大学,选择了厦大。周小栀的梦想是斯坦福,如果她放弃林一,选择上北大,她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留学理想。如果没有周小栀,也许,那个屌丝林一,连专科都成问题,又怎么能考上厦大,最终留美?林一从没有对周小栀为了他而放弃北大感到内疚或自责,他甚至以一句轻松的玩笑话,调侃周小栀没能力考上北大。究竟是谁,为谁付出的更多?林一在厦大见到她,居然没有感到惊奇,甚至没有深究,为什么周小栀没有考上北大。十年之后的2013年,似乎他都没有想过原因。
林一是自私的,更是懦弱的。每次在大是大非的选择面前,他都没有表现出男子汉该有的勇敢与担当。当周小栀把自己第一次交付给他而意外怀孕时,他六神无主,毫无主见,只是不知所措地问了一句:“我们该怎么办?”周小栀的心因此凉了一截,断然决定做人流。周小栀自己去非正规医院做人流,因堕胎而大出血,他甚至没有将她送回宿舍好好调养。他对周小栀父亲,只是装可怜地说了一句:“叔叔,对不起!”当周小栀父亲让他滚时,他更是放不下自己那可怜的“自尊”,他真的滚开了。此后再没有去医院看她一眼,甚至回到学校,还是周小栀主动去找他。周小栀问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会不会斩钉截铁地留下那个孩子?他再次选择了逃避,只是轻松地说了一句:“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说这句话时,他没有看到周小栀沉默背后的心酸与痛苦。周小栀比他勇敢,比他坚强太多。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多么希望,林一能有男子汉的主见和担当,坚决告诉她,无论多么现实多么残酷,多么艰难,他都会选择留下那个孩子。
林一在周小栀的鼓励下,一路青云直上,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在他即将赴美的时候,周小栀问他:“如果我不去美国,你还去不?”他毅然决然地回答:“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无论林一当时是真心这样想,还是只是为了安慰周小栀,反正周小栀当真了,她信任他。但最终的答案和现实的结果是:“我会去”,而且他的确去了,周小栀没有去。他说过,如果第二年周小栀还没去,他就会选择回国。但他不断没有选择回国,他还在美国,找到新的“未婚妻”。
《南方周末》作者王一心因此评论说:“一个女人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可以托付终身,不要看那些平日里温柔体贴的‘小好’,而要看涉及你切身利益时他的那些抉择,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大好’。”
是的。周小栀被习惯牵绊了,她陷进了爱里。原本怀有梦想的女孩,甘于平淡,智商瞬间降到了冰点。她爱林一,始终比林一爱她多了太多。非典期间,林一被隔离。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世并被送走,生死攸关之际,周小栀原谅了在“人流”事件中怯懦、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林一。她不顾一切,在深夜爬上高梯,用弱小的身躯里积蓄的满满的爱情的力量,敲碎了隔离室的窗户玻璃,坚决伸出自己的手,让林一跟她走„„
看到这一幕,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两段幻想的场景。2012年春节期间,我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初中时认识的一个学妹,在家乡的一个水库边游玩时不幸溺水而亡。那个女孩不仅是美女,更是才女。初中时当班长,她的班主任是我的语文老师,虽然低我一个级,但我们因共同的老师而认识。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没有任何消息。直到2012年春节,有同学告诉我说,她落水去世了,心中遽然,悲不能胜。后来逐渐了解事情的真相:在黑龙江上大学二年级的她,与高中同学相恋。由于两人是异地恋,所以只有寒暑假有机会在一起。回到云南,他们想珍惜短暂的春节时光。于是两人相约到一个水库边游玩,初四那天,男孩喜欢游泳,就在水库边下了水。但没过多久,男孩就痉挛,眼看着男孩要沉下去了。不会游泳的她,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想要抓住男孩。于是,不幸发生了。两人双双沉入水底,从此相伴永远。我后来一直想,如果落水的是女孩,而男孩不会游泳,他究竟敢不敢纵身一跃,至今我找不到答案。还有一个研究生室友不久前告诉我的故事:他说他有一个本科同学,同他们学校外院的女生谈恋爱。但双方的父母一直反对。眼看着毕业,就要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双方父母却坚决不松口。于是,两个人决定“殉情”,他们选择了在一个傍晚,双双跳进学校的湖里。女孩先跳了下去,但她不会游泳。男孩跟着也跳了下去,但他会游泳,最终又自己游上了岸。而女孩,却永远孤单离去。那天听到这个故事,我问室友说:“你那个同学该怎么承受良心的谴责,他这一生,会感到轻松吗?”他却告诉我,那个男孩上来后,嘻嘻哈哈,庆幸自己没有死。倏然之间,让我对人性有了另一番审视。
在恋爱关系里,同龄的两个人,到底谁在保护谁,谁在爱着谁?在《同桌的你》里:
“瘦弱娇小的小栀一直在庇护高大威猛的林一,考大学,过四级,留学,把他送上了一步步人生辉煌的阶梯。有时候,女人对男人的爱近乎母亲对幼子的爱,包容他所有的幼稚、怯弱、不担当,如贝蚌孕育珍珠,爱起来都是生疼生疼的。”
林一光鲜靓丽的生活是表面的,他的背后,有着截然相反的里子。他到美国的第二年,没有等到周小栀的到来。按照他最初的信誓旦旦,他应该如期归国来找她。但他没有回国,只是后来对周小栀说了一句:“我以为你已经不爱了。”一句“我以为”,掩盖了多少虚伪与怯懦?他在美国,他放弃了周小栀,并没有换来当初自己想象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他的那个“未婚妻”,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和别人云雨缠绵,不亦快哉。想必他的痛,并不比周小栀浅,但他对爱的理解,似乎有些肤浅。于是,他大度地选择离开,甚至不愿意探明“未婚妻”出轨的究竟。
前后两个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是以保护自己为第一位的,无论是和周小栀在一起的青涩岁月,还是在美国与未婚妻的交往。否则,在最后看到未婚妻背叛他时,如果他真的爱,又怎么可能不言不语地决绝离开?二十年,他得到的不过是一份真挚感情的破碎。甚至到最后,他还幻想着,要把周小栀抢回来。但是,周小栀对他的爱,却始终忘了自己,认了现实。
“一纸请柬,让两人十年重逢。感情,在两个人闪躲悲切的眼神中,清晰地存在。十年,小栀还爱着林一,林一也还爱着小栀,但是没有承担和归宿的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就算,爱,一百年、一万年不熄灭,对双方都没有意义,只能化作那句再也说不出别的话的‘你还好吗’。”
教堂里,小栀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新郎身旁等待新婚的誓言。林一想要抢回自己失去十年的女孩,可那只是一闪念,最后小栀那句迟疑的“我愿意”,将镜头拉回了现实。许多观众失望了,他们多么希望,林一的幻想,是真实的场景。他们多么希望,周小栀能一直挽着林一的手臂,跑向人生的未来。但最后一次,林一也只是在幻想,并没有付诸行动。他知道,自己在现实面前,毫无抗拒的能力。
她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纯爱,成就了林一改变人生状态、留美的愿望。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却失之交臂,他最终失去了她。她的确爱她,但她爱的那个林一,是想象中,或自己希望的那个有责任、能担当,有主见,不怯懦的林一,不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选择逃避的那个林一。
梦想太虚妄,没有多少人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在青涩的年纪里,生活中,到处都是林一。经常有人说,男人要经历过三段没有结果的失败的恋爱,才能最终走向成熟。我每次听见这句话,都觉得男人好自私好残忍。为了你的那点可怜的成熟,你要伤害三个人的真心和感情吗?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现实的磨练,找到其他的方式去磨练自己的心志,为什么一定要是失败的爱情?
现实中,也到处都是周小栀。她只有甘心情愿地用自己最美的年华,去陪伴和鼓励一个不能给自己未来,甚至不能担当责任的人,她甘心情愿伴着他成长,甚至最后成就了他的辉煌,但她不会出现在他的明天。因为青春有限,女孩子即便用十年,也注定等不来一个与你同龄的男孩真正的成长。你可以说,这是残酷的现实,你也可以说,这是命运的安排。生活中,总会有另一个人,适时地出现在周小栀的明天里。只是,十年似乎太长,林一你何必那么残忍,让人用十年的光景耗在你给不了的明天。周小栀你又何必那么执念,等待是件难熬的事情,何不转身,给自己一点光明,正如《致青春》的台词所言:
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第五篇:“辉煌六十年”故事稿
与巨人同行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霍口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徐若怡。能参加这“辉煌六十年”讲故事比赛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讲的是我们自己祖国的故事!所以首先我为美丽而富饶、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情的鞠躬。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我当然也不例外。这是在中国,在我的祖国举行的一次盛会。记得那天,我坐在电视机前激动外分。特别是当汶川大地震中的小英雄林浩入场时,我大叫一声:林浩,加油!把正在聚精会神观看电视节目的妈妈吓了一跳。
林浩是我的偶像,我怎能不激动!而且林浩和我一样都是班上的班长。老师给我们讲过林浩的故事。灾难降临时,班上的同学们正在上数学课,他们的教室虽然在二楼,可大家刚跑到二楼走廊上,就被从楼上裂缝中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鼓励她说: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唱的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从那天起,林浩就成了我的偶像。当时只有九岁的林浩那么镇定,那么勇敢。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他马上回去救废墟里的同学.他连续救了两个同学,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楼板垮塌,被埋在废墟里面„„他使劲挣扎,后来,老师把他拉了出来。
看到林浩出现在奥运会上,当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安排,不久前我看的一则采访,才知道奥运会上的设计是这样的:在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林浩牵着篮球明星姚明的手步入会场,他开心地挥着手。当姚明走到主席台的时候,把林浩举起来扛在肩上——“中国的一个巨人上面站着一个地震灾区的孩子,这孩子就是我们的下一代的代表,他们都是勇敢的,坚强的。多好的设计啊!是啊,六十年前的中国,还不能算是一个巨人,她曾经百孔千疮,曾经饱受欺凌,六十年前的硝烟,铸就了华夏民族的钢铁脊梁。走过六十年的坎坷岁月,不管是洪水雪灾旱灾,还是非典地震,都不能压垮中华民族的脊梁。姚明举起林浩,难道不是历经磨难的勇敢的中国人站在强大的祖国妈妈的肩上的象征吗?
勇敢的林浩,勇敢的中华民族!
无与伦比的奥运,无与伦比的中国!
最后忠心的祝祖国:越来越好!并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