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淡生活杂文随笔
很久没有写文了。内心有千言万语,却没有机会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声音。
每天被焦虑、恐惧、压力吞噬,只能靠看电视剧和吃播来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即使是现在也无法完全的安然于当下,休息的日子太过珍贵,怕自己稍有不慎,就荒废了时光。
这些天经历了很多,工作上被领导批评,陷入极度自我怀疑之中;每天早起困到怀疑人生;每天上下班都是大汗淋漓的骑着我的二手自行车;在领导那背诵资料紧张得不行……也会遇到同样房贷20年的同事,以及自己转正和发工资时的开心。
在公司的这段日子,见了一个又一个的同事离职,而我只能尽力去坚持,虽然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为了自食其力我必须努力去适应生活,尽管工作能力不行,遭人白眼,尽管形单影只,我也理解,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奢求什么。
每天两点一线,回到家就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还像以前一样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有母亲操持家务,我饭后就是刷剧,和先生语音一会。
偶尔和朋友聚一次,大吐苦水,朋友说业余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那天散步到晚上十点多,突然觉得晚上的几个小时只要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
每个休息的周日我几乎都会坐城铁去先生那边,先生会在我挫败的时候鼓励我,会带我去吃好吃的,带我去医院看牙齿,陪我在炎热的夏季逛公园,也会因为我打扰他睡觉而大发雷霆。
有时候会甚至会怀念之前和他在上海的时光,那时我俩都是无业游民,天天在一起,会吵架也会有点滴的温暖,而现在我们分隔两地,矛盾少些了,也说不上好与坏。人就是这样矛盾,不好好珍惜当下,失去了又开始怀念过去。
这段时间狂爱看自制美食节目,精致的厨具和碗筷,让我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在一个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晚上,我在厨房切菜,油爆羊肉加上母亲做的花菜,这就是第二天的午餐,自家做的饭菜,卫生又营养。
五味杂陈,这就是我的生活。
第二篇:平淡的幸福杂文随笔
早起是微雨的正月天,窗外没有出现意想中的阳光,跨入新年的这几天里,每日艳阳高照,暖风轻抚,天气无端地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气氛。难得的假期,每天早上是被映上窗台的阳光唤醒的。
可是今早没有阳光,透过玻璃门向外望去,天色黑沉沉的,没有预想中的透亮。打开门站在阳台张望,地上湿漉漉的落了一层雨,伸手去接,感觉却并不明显。我想,这早春的雨,怕也如同早春的草是一样的,“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雨也是“微雨落身不觉湿”了。空气里隐隐有一股泥土的味道,略带一丝腥味儿。想来已经很久不曾落过雨,这正月十二的雨,只怕也是贵如油吧。
叫儿子起床,推开门的瞬间,看到他熟睡的样子,心里竟然有些不忍。但时间不等人,转眼就高二了,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开学的日子已所剩无几,假期作业要完成,新的课程需要预习,我再不忍心,能与现实抗衡吗?毕竟是有些无奈的,狠狠心,叫吧。
简单的吃过早餐,儿子坐在电脑桌前开始学习,我也拿出自己的教材和教案本,准备提前写几节教案。先打开手机算一下时间,安排一下进度。然后就看到学校的班主任群里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一封信,需要转发到家长群里。
举手之劳,手指动了几下,完成了工作。又觉得有点不放心,发了一段话,督促一下作业。瞬间就有几位家长及时回复过来,短短几分钟,手机就被“谢谢”“新年快乐”这类的话刷屏了。我的心里突然有些小感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我看来,我只付出了那么一点点,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收获的却有那么多。回复了家长们的问候,心里有点想念我的小兵们了。想到要不了几天就能见到他们,心里竟然还有些期盼。
一早上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中午做饭,吃完饭洗衣服,做家务,时间在我的手中快快地流过,却也带着我的某些快乐。看着落在纸上的几页字迹,整洁的屋子,检查儿子听写的单词,散发着金纺味儿的衣物,我的心里,充满了淡淡的喜悦。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变得平和,年轻时所有过的忧虑,急躁,惶恐,不安,对于生活的焦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都被时间的大手抚平。当我很认真的做着家务以及那些在年轻心浮气躁时所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干的事情时,我讶异于自己的改变,为自己暗暗点赞。是的,所有的经历都是收获,都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只有踏实认真的走着,生活着,你才有资格对于生活的苦与乐评头论足,也才有资格评价生活的幸福与否。
沐浴着淡淡的晚霞,我和老公决定出门散步。下了楼才发现,天气早已由阴转晴,早晨的雨已经不复存在,这雨恐怕也是试探人们,不愿打扰人们过年的好心情,点到为止。空气是真的干净,有淡淡的腊梅香。天也一反冬日里的阴霾,变得高远了,呈现淡淡的蓝色。
放眼望,天空一道蓝,一道白,因为有晚霞,云朵的白色里面透出微微的红色。想起著名的景德镇瓷器里,有一种颜色叫做“烟雨青”,说的应该就是此时此刻的天色了吧。
我们一出门,直直向南走,大约有二三里的距离,目的地就是潏河公园——绕着城南的一条河。这条河是从秦岭北麓的峪口发源来的,流经县城东南的杜曲川,属于“八水绕长安”其中的一条。前些年,因为有一个造纸厂的污水排入河道,记忆里,河水是非常脏的,离岸边很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最近几年,政府加大河道改造力度,硬是把原来的一条臭水河改造成了风景宜人的环城公园。依着河道,修建了新的河堤,顺着河水流向,建造了小湖泊,周围栽种桃树柳树槐树等风景树,还有一些小广场,一些健身器材。每到春夏秋季节,新修的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因为还在正月里,人们也许都还沉浸在年里而意犹未尽,公园里人并不多。偶尔经过我们身边的,是一身运动打扮的达人们,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多数的人们,这时还窝在家里,和亲人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吧。远处高楼上一盏盏通明的灯火,就是最好的证明。
潏河公园里,装扮一新,处处透出年味儿。树上悬挂着红灯笼,点缀着星星般的彩灯,一闪一闪的。我最喜欢的要数那种彩色的灯棒,光线从上到下变换,似乎在流动着。那明灭不定的灯光,让人不由自主想起童年,手挑着点着蜡烛的红灯笼,忽明忽暗,伴着一群伙伴悦耳的童声。曾经的那些美好的日子,都在童年的梦里,在回不去的光阴里。
在一棵大树下,面对着灯光,我愣了神。我终于知道我喜欢这个地方的原因了。
许是感觉到我掉了队,老公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呼唤我了。周围有三三两两寥落的人,从我身旁走过。
我加快步伐,跟上老公,牵起他的手,向着河道的另一边走去。那里,有更美的风景。
眼前是绚丽的灯光,拂过耳旁的是悦耳的歌声,伸出手去,触到陈年的柳枝,空气中,流淌着时节特有的温馨。立春已过,嫩柳夹堤,桃花拂面的春天已经在不远处蓄势待发。
我伸出双手,拥抱生活。
我知道,我所拥有的平淡的幸福,都是生活的馈赠。
第三篇:购买生活杂文随笔
其实“生活”究竟是什么,什么样才是有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看的电视剧结局,主角和他的朋友们高兴地围在一起转圈表达兴奋之情,我却被这个并非出自戏剧本身的目的的桥段所感动到了。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放肆地哭泣,或者放肆地大笑的人,这很正常,我知道。觉得异常的是,明明知道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面具,我也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固有角色,但是那么多个角色里面,就没有一个是这样随心所欲的。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人变成绵羊?
我以前很少更新这个日志,就算写也不会写具体的事情,喜欢纪录的是当下暧昧不明的心情。但是最近的自己,也开始写一些非常流于口语的句子了。虽然无趣,但对我而言,这也并不是一个应该警觉的信号。直至前几日朋友与我抱怨实习的重担,说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生--每天都是剪片,我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之后,逐渐地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了。虽然讽刺的是,工作之后才是我们正式开始塑造生活的时候,但是匆匆忙忙地寻觅伴侣,组建家庭,似乎与我们追求的安逸生活相去甚远。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呢?是每天回家时候的热饭,每晚定时的淋浴,睡觉前的视频娱乐,还是每天早上不想面对的闹铃?如果今天没有工作,可能就会在家里瘫一天,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反而觉得是最高的享受,是多日劳动后亲切的舒缓。
大学之后我就几乎没有更新过这里了。现在才意识到,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失去自己的生活。
生活变得乏味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可怕的是每天活着却没有设想过期待,过去不会向生活索要什么,但是还是小心翼翼地怀揣希望。如今则是光明正大地宣告,我放弃这些无谓的追求了。但是这些真的是无谓吗?与别人开始一段感情关系的同时,我也失去了我个人的生活了。开始这个专业的同时,我也放弃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付出如此重要的代价,是我在还没有开始这些之前不能察觉到的。当我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我觉得辛苦没关系,我可以不被改变,但是慢慢地,我做的决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而是出于“别人想要这样”或者“如果是他们的话应该会这样做”而考虑的。处事方式和性格都改变了很多,作为一个更好的工人而被改造了,知道怎样做大家可能会更满意,但是这个东西却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到头来它也不会有独特的魅力,只是一个“做得还行”的东西。你递交之前明明知道自己对于作品的评价了吧,但是你却还狠冷静地说服自己,只是时间仓促的原因呢。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抛弃了自己吧。
当我觉得对一件事情放下了的时候,绝不是因为真的放下了,而是自己暂时忘记了。如果允许自己的坏记忆持续腐烂,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事后再看回来的时候,我宁愿原地烧毁,而不是让它烂在心里。比如吃饭的时候提起过去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是很介意,但是却平和地带过了这个话题去,在饭桌上一晃而过的话题,现在却持续在心里生根。如果我更早地去到那个学校,是不是就会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更早地抛弃自己的生活?
还是说我也会有机会更早地开始自己的生活?
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动不动地静止了,并且已经维持这个状态好几年了。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家庭生活的延续,更不是高中生活的复制,所谓的自由不是逃避生活困难的借口,不是给予我们躲在被窝里面看视频的遮雨棚。每日重复的生活并不可怕,定时吃饭,定时睡觉甚至是令人称赞的自律行为,令人恐惧的是缺乏前进的理由,缺乏构成这重复的生活的动机,于是生活只能乏力地日复一日地重复,但是我们却将哪里都不会前进。静止在原地,无意识地度过时间的流逝。
为了打破这重复,也曾每日看书,每日听歌,每日画画,拍照,煮食。带来的快乐,并非一时三刻即可获得,需要长久的坚持。如果脱离了某个坏境太久,就很难重拾那种感觉,如果离开一个人太久,就难以回忆起相处的种种。驱使我去做这些的,并非是活得更好的使命感,只是为了迷茫不知所措的自己寻找突破的借口。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掩盖了自己的情绪,难以相信社交的通路就这样杯关闭了,只能逼迫自己与并不喜欢的人相处,不是没有试过与别人坦诚相待,只是要么落下别人能不停刺痛我的软肋,要么留下别人轻蔑的感情。
所以究竟什么是自己的生活,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日常的幸福?
真的需要不断地尝试才有答案呢。过分的蛮干和挑战,可能只是,过于忍让的代名词。
借用电视里面的比喻,当心受伤的时候,就盖好好为她包扎,而不是任凭它流血,自己却只会在旁边说没关系的,坚持下去。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痊愈,努力过上好的适合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如果不喜欢就做出改变吧。
第四篇:理解生活杂文随笔
原本已经看开,但有时仍会感到困惑茫然。身边有人交朋友好像特别容易,但我做不来,90%都只停留在认识过,7%停留过曾经很要好、很熟过。只有那么3%,真正的留了下来,这其中,还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会离开。
“人际关系”从小对我来说就是不易攻克的难题,而渐渐觉察到这件事情是在初中时。此后,我一只手数得过来的、为数不多的好友,都在某种程度上比我开朗,比我更容易亲近。并非说我是什么内向无法恣意的人,只是说,我对“关系”没有很大的追求欲望。两个月前,自己独自跑到青岛玩,在回程的飞机上和附近的大叔聊天,并没有什么违和感。尽管其中充满了别扭,但我告诉自己,要对不同的观点怀以宽容。因为我并不会因他人的几句话,而改变我所拥有的看法。
我也常会想,当我把一种关系定义为,或者说标以为“人际关系”的时候,这段关系是不是就已经要注定崩坏了。只是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代替,“朋友”这个词,实在难得。同样地,我从小就很少使用。“好朋友”这个词一说出来,只能表明我们关系非常非常要好,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从前的朋友,总是大家在一起久了,陪伴久了,不知不觉发展而来。现在的朋友,有时会追求心灵的共鸣。我又觉得自己表述地颇有问题。在读书、电影、音乐、仅有的爱好、共同的失望、相异的观点、莫名的信任等方面,因为相似或相异而被相互吸引,成了我定义中的“朋友”。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虚拟中的朋友。但后者,有时更加不靠谱一些。
我对人性一直保有悲观的态度。因为不相信。曾经也是相信的,但很多事实向我证明,大家都是说说而已。因此,习惯了不对人报以期待,哪怕怀有期待,也会对万一不好的结果没太大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避免失望的可能。感觉像是缩头乌龟一般。
好友大玮曾经说过我是熊猫,因为稀有。但我不觉得,我只是那个一走进人群便淹没在其中的普通人。
生活,真的好难理解。所有离开了学校的人都告诫我要珍惜校园生活,所有踏上了工作的人都会有时像我抱怨关系的恶心,所有那些笑着的人都曾问过我,你究竟在不开心些什么?
至少现在,我没有不开心的。很是平静,外面阳光很少,歌曲很舒缓,开题答辩通过了,尽管后续还有一堆的事情等待着要被一一完成。
原本只是想抱怨一下自己对人情的悲观,不知不觉牵扯到了很多,写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学着,慢慢理解,这样的生活吧。
第五篇:生活杂感杂文随笔
最近手机卡顿的厉害,时常亮起红灯,提示我若再不清理可能会造成程序故障或者干脆直接弹出几行醒目的大字:空间不足,微信无法使用。
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了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删几张无关紧要的照片,点下清理的按钮略微给手机瘦个身,就又够坚持一段时间的了。
每次清理系统都会提示我微信上有聊天产生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和文件,它智能到给我分条列项,有关键字,重点亦分明,唯恐我因误删而恼羞成怒给它一个差评。
望着那一万多张图片还有几百个别人录的我或我录的别人的小视频,往事涌上心头,真是又惊又喜,又忧又愁:
我总能说服自己,这些都是青春最珍贵的回忆,绝不能删。但是不删吧,手机不愿意,动辄要罢工的节奏。
可是那些所谓珍藏的声张或图文,平日里我从未刻意的找来翻看,甚至,我根本想到它们的存在,基本上处于一种不闻不问的状态。除非又一次手机因内存不足而卡死不得不进行清理时,它才会出现在眼前。
因为这些无意留存的东西,成长的轨迹清晰可见,又因它出现在清理的界面,显得楚楚可怜。
今天,我终于按下了删除键。一下子腾出4.5G内存的手机,运行的速度惊人的快,和以往相比,真是飞机和坦克一样的差异。
不能说我删除它时没有一点犹豫。
各个角度的自拍,长发的短发的直发的卷发的带妆的素颜的美的丑的,都有。走过的路,路边的风景。天南海北的春夏秋冬的,都有。和家人的朋友的甚至前男友的合影,也都有。
教过的那些可爱的小孩子,她们依然对着我的镜头雀跃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有长有短图文并茂的的段子,依然让我发笑;碗里碟里各式各样的的美食,隔着屏幕散发着香味……
这些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啊,我现在依然这么认为。每一个镜头都能让我想起当时当地和当时的心情。我该感激此类清理软件,能将我的记忆我的青春整理成一部史诗。
但是,我却不能一直过加法生活。那些所谓“美好的记忆”,拖慢我的手机运行速度不说,还时常让我在删存的纠结之间浪费了大量时间。为何不给自己的手机(大脑)瘦瘦身呢?
那些该留住的记忆,早已印刻在我的脑海,任凭岁月的风霜如何侵蚀也挥之不去不是吗?那些留不住的,青春,爱情,任凭我手中握有它残存的铁证,它也随时间消逝了不是吗?
删了,未必不是一种顺其自然,删了,反而和瘦过身的手机一样轻松畅快。
由此以来,柜子里那些每年都会买的价格不菲的、买回来却又从来不会穿的衣服和鞋帽,书架上连前言都读不下去还妄想以后会读的书,明天都收拾收拾,该送人的送人,该扔的扔。
我开始佩服起自己的机智来。若早些年就放下这记忆的重负,就不会允许青春逝去的伤痛变成皱纹肆意爬上我的额头,就不会允许爱而不得的遗憾趁虚而入舔舐我的伤口。
这些年来每到一处,每遇一人,都本着无比惜缘的心情,用心感受,苦心经营。到后来,还是成了一个过客,居无定所,那些想要认真留住的友情也终因对方的冷漠和我的失落而告终。
又想起本科毕业时办理托运的那满满五大包行李,我是怎样地将它们从六楼一包一包地喘着粗气拖到楼下,怎样将它们在家中一包包拆开重新整理、收纳。天呐,大学四年我都干了些什么?真是愚蠢至极。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愈发能够理解这一切皆为常态,并不再为此伤心难过。清理掉所有的存储垃圾和情绪垃圾之后,整个身体都变得轻盈。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但不堪其忧,亦不改其乐,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极简主义的生活吗?无惧年龄,面对未来,轻松上阵。愿万水千山走遍,八十岁依然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