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异乡生活杂文随笔
我的大姊时常会问我,你的将来要怎么办?就一个人这样的走,你会好好的吗?
每次我的心都会痛起来,我不停地安慰自己——不痛,不痛!
这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条路我没有退路。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只知道,我的心也会痛,痛到我会在某一个夜晚不想回到住所,因为怕了,害怕了那种孤单的感觉!害怕房间的空荡荡。
在感情不得意后,我走了,简单地取了些行李,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在这里,有海,有风景,海风会吹散一切的哀愁,别问我将来的日子会怎么过?我一样地去上班,赚取薪水独立地生活,而且最近我打算去学插花,在生命里合适的时候,我想拥有自己的一家鲜花店,我还在学做小菜,做好了送给朋友品尝。
在天气很好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去看看风景,一个人走在山水里,那样的感觉很好,有时候也会约个同事一起!
再也没有为亲人不爱我而哭泣过,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合适的爱情而觉得此生虚度!最糟糕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生命反而变得平淡,偶尔的我也会孤独,在夜色里哭泣!可是那又如何,至少我比很多更不幸的女人幸运,至少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我不必勉强自己去爱,更不必敷衍。谁曾见过和不相爱的人在一起还能活得快乐的女人?!如果是这样,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人浪迹天涯……如果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的话……
我又养了一只兔子,这一次要是有谁,再敢偷走它,我定会掐死她。
夜色里,我拉上粉色的窗帘,将自己房门关好,透着窗户看外面的夜景,我不想出门,我大姊说,我是不适合夜行的人。
在温暖的灯光下,听一首好听的歌,翻读床头的书,趴在温软的被子里,我没有遗憾,我已经很知足了。不要问我将来该如何,这尘世间又有谁真的知道将来?决定过生死?四十年后我们都将归于尘与土……或者当下我们还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赢家,就该感恩上帝,不是吗?!
第二篇:我独自生活杂文随笔
我不太看新闻。虽然这样子有点活在自个儿世界的孤僻与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但是每回看新闻,总是会对于人生有著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的感叹。
这个世界并不是总是完美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过著阳光灿烂的生活。但是仍是有很多人很努力的在过好自己的日子,也许艰难点,也许困苦点,也许总有挫折,却仍是踏实欢乐的过著每一天。
每回有什麽重大的社会新闻发生时,也会跟著有许多相关于罹难者的相关讯息。有时看著那些点点滴滴,心裡头总是发酸。
很多事很难问为什麽,也给不出一个为什麽来。在突然之间心中的某个信念会有所动摇。世界上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而那些平时难以想像的事物,突然间展现在面前时,心裡头总是有所震动。
那是真切曾活著的生命,踏实勤劳著。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面对的难题,有人觉得温饱就是人生裡最大的满足,有些人则是有著更高的期许跟期待,有些人是没有办法去想明天的事,有的人是想今天都不知道该要怎麽过下去。
有些事终归还是属于个人。谁也无法帮忙太多。
人其实都会对他人的处境而有所同感。也都很希望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但很多事基本上是做不完的。
总会想起故事裡头那个在沙滩上将海星一隻隻丢回大海裡的孩子。虽然他说著救一隻是一隻,但一回头看见仍是满地挣扎著的海星,他会不会瞬间有种无力感。
我的脑子裡的理性与感性总时不时的在摇晃著。有些东西我可以很清楚的用理性看透彻,有些东西则是不由自主的就陷在那份情绪裡。
但也还好,这样子的情绪过个二三天自己就能好好的平复下来,可以再次回覆我的能量,许多事也许做了并无法改变现状,但也不能因为无法改变太多而不去行动。
第三篇:我在异乡抒情随笔
当我坐在拥挤的公车上,窗外的人流和车流不断向前奔腾,缓缓指引我忆起我的故乡。公车上各个年龄段的乘客,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总让我心酸,我的背井离乡与这苍苍白发相互映衬,彼此孤独。我想起故乡居住的人,想起我最亲近的爸妈。我想象着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的年轻又被岁月侵蚀了几分。我的双亲也曾貌美如花,也曾在他们的岁月里挥洒青春,也拥有过少年錦时。
当我逐渐长大,当我逐渐强大,羽翼开始丰盛,你们却开始老去,时间一点一点剥夺你们的韶华。[由整理]
耳机里的曲子,越来越缓慢,越来越伤感。城市的繁华,化成我寂寞的孤单。我的思念在拥挤的人群里愈显磅礴壮大,气势汹汹。
我转过头,望向远方。是谁说过,望向远方的人,定是在思念故乡。月未圆,是否因为未归家?我在异乡。
城市里的尘土掩盖住游人心里的情怀,漫长的等待也在一步步临近。心也变得坚硬,不再支离破碎。然而,再坚硬的心,也抵不住偶尔一个小影片或是一个话的冲击,那些关于家人的情话,总会倍感温暖。那些关于亲情的短片,总会狠狠打碎内心的防卫线。
还要走多远,才能走进森林深处。是不是我还只在外围苦苦观望。
还要走多远,才能到达你的身边,此后与你相伴左右,日暮赏昏,日出观霞。
憧憬未来,所以我只好风雨兼程。
佛山的夏季特别的长,长到我忘记秋天的味道,长到我怀念冬天的寒冷与风吹。
我在夏季的时候离开他们,当我再见到他们的时候,冬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离别的时候,我短袖短裤,再见面的时候我已经羊毛棉衣及肩,围着围巾,嘴里吐出寒天的热气。
广轻每个学期总是特别长。我在夏天离开,说好的,我们冬天再见。
祝愿安好。
我想起西藏门巴族的酒歌,“祝愿相聚,永不分离。如若分离,愿再相聚。”
第四篇:购买生活杂文随笔
其实“生活”究竟是什么,什么样才是有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看的电视剧结局,主角和他的朋友们高兴地围在一起转圈表达兴奋之情,我却被这个并非出自戏剧本身的目的的桥段所感动到了。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放肆地哭泣,或者放肆地大笑的人,这很正常,我知道。觉得异常的是,明明知道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面具,我也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固有角色,但是那么多个角色里面,就没有一个是这样随心所欲的。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人变成绵羊?
我以前很少更新这个日志,就算写也不会写具体的事情,喜欢纪录的是当下暧昧不明的心情。但是最近的自己,也开始写一些非常流于口语的句子了。虽然无趣,但对我而言,这也并不是一个应该警觉的信号。直至前几日朋友与我抱怨实习的重担,说她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生--每天都是剪片,我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之后,逐渐地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了。虽然讽刺的是,工作之后才是我们正式开始塑造生活的时候,但是匆匆忙忙地寻觅伴侣,组建家庭,似乎与我们追求的安逸生活相去甚远。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呢?是每天回家时候的热饭,每晚定时的淋浴,睡觉前的视频娱乐,还是每天早上不想面对的闹铃?如果今天没有工作,可能就会在家里瘫一天,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反而觉得是最高的享受,是多日劳动后亲切的舒缓。
大学之后我就几乎没有更新过这里了。现在才意识到,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失去自己的生活。
生活变得乏味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可怕的是每天活着却没有设想过期待,过去不会向生活索要什么,但是还是小心翼翼地怀揣希望。如今则是光明正大地宣告,我放弃这些无谓的追求了。但是这些真的是无谓吗?与别人开始一段感情关系的同时,我也失去了我个人的生活了。开始这个专业的同时,我也放弃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付出如此重要的代价,是我在还没有开始这些之前不能察觉到的。当我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我觉得辛苦没关系,我可以不被改变,但是慢慢地,我做的决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而是出于“别人想要这样”或者“如果是他们的话应该会这样做”而考虑的。处事方式和性格都改变了很多,作为一个更好的工人而被改造了,知道怎样做大家可能会更满意,但是这个东西却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到头来它也不会有独特的魅力,只是一个“做得还行”的东西。你递交之前明明知道自己对于作品的评价了吧,但是你却还狠冷静地说服自己,只是时间仓促的原因呢。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抛弃了自己吧。
当我觉得对一件事情放下了的时候,绝不是因为真的放下了,而是自己暂时忘记了。如果允许自己的坏记忆持续腐烂,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事后再看回来的时候,我宁愿原地烧毁,而不是让它烂在心里。比如吃饭的时候提起过去的事情,其实自己还是很介意,但是却平和地带过了这个话题去,在饭桌上一晃而过的话题,现在却持续在心里生根。如果我更早地去到那个学校,是不是就会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更早地抛弃自己的生活?
还是说我也会有机会更早地开始自己的生活?
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动不动地静止了,并且已经维持这个状态好几年了。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家庭生活的延续,更不是高中生活的复制,所谓的自由不是逃避生活困难的借口,不是给予我们躲在被窝里面看视频的遮雨棚。每日重复的生活并不可怕,定时吃饭,定时睡觉甚至是令人称赞的自律行为,令人恐惧的是缺乏前进的理由,缺乏构成这重复的生活的动机,于是生活只能乏力地日复一日地重复,但是我们却将哪里都不会前进。静止在原地,无意识地度过时间的流逝。
为了打破这重复,也曾每日看书,每日听歌,每日画画,拍照,煮食。带来的快乐,并非一时三刻即可获得,需要长久的坚持。如果脱离了某个坏境太久,就很难重拾那种感觉,如果离开一个人太久,就难以回忆起相处的种种。驱使我去做这些的,并非是活得更好的使命感,只是为了迷茫不知所措的自己寻找突破的借口。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掩盖了自己的情绪,难以相信社交的通路就这样杯关闭了,只能逼迫自己与并不喜欢的人相处,不是没有试过与别人坦诚相待,只是要么落下别人能不停刺痛我的软肋,要么留下别人轻蔑的感情。
所以究竟什么是自己的生活,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日常的幸福?
真的需要不断地尝试才有答案呢。过分的蛮干和挑战,可能只是,过于忍让的代名词。
借用电视里面的比喻,当心受伤的时候,就盖好好为她包扎,而不是任凭它流血,自己却只会在旁边说没关系的,坚持下去。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痊愈,努力过上好的适合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如果不喜欢就做出改变吧。
第五篇:理解生活杂文随笔
原本已经看开,但有时仍会感到困惑茫然。身边有人交朋友好像特别容易,但我做不来,90%都只停留在认识过,7%停留过曾经很要好、很熟过。只有那么3%,真正的留了下来,这其中,还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会离开。
“人际关系”从小对我来说就是不易攻克的难题,而渐渐觉察到这件事情是在初中时。此后,我一只手数得过来的、为数不多的好友,都在某种程度上比我开朗,比我更容易亲近。并非说我是什么内向无法恣意的人,只是说,我对“关系”没有很大的追求欲望。两个月前,自己独自跑到青岛玩,在回程的飞机上和附近的大叔聊天,并没有什么违和感。尽管其中充满了别扭,但我告诉自己,要对不同的观点怀以宽容。因为我并不会因他人的几句话,而改变我所拥有的看法。
我也常会想,当我把一种关系定义为,或者说标以为“人际关系”的时候,这段关系是不是就已经要注定崩坏了。只是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代替,“朋友”这个词,实在难得。同样地,我从小就很少使用。“好朋友”这个词一说出来,只能表明我们关系非常非常要好,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从前的朋友,总是大家在一起久了,陪伴久了,不知不觉发展而来。现在的朋友,有时会追求心灵的共鸣。我又觉得自己表述地颇有问题。在读书、电影、音乐、仅有的爱好、共同的失望、相异的观点、莫名的信任等方面,因为相似或相异而被相互吸引,成了我定义中的“朋友”。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虚拟中的朋友。但后者,有时更加不靠谱一些。
我对人性一直保有悲观的态度。因为不相信。曾经也是相信的,但很多事实向我证明,大家都是说说而已。因此,习惯了不对人报以期待,哪怕怀有期待,也会对万一不好的结果没太大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避免失望的可能。感觉像是缩头乌龟一般。
好友大玮曾经说过我是熊猫,因为稀有。但我不觉得,我只是那个一走进人群便淹没在其中的普通人。
生活,真的好难理解。所有离开了学校的人都告诫我要珍惜校园生活,所有踏上了工作的人都会有时像我抱怨关系的恶心,所有那些笑着的人都曾问过我,你究竟在不开心些什么?
至少现在,我没有不开心的。很是平静,外面阳光很少,歌曲很舒缓,开题答辩通过了,尽管后续还有一堆的事情等待着要被一一完成。
原本只是想抱怨一下自己对人情的悲观,不知不觉牵扯到了很多,写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学着,慢慢理解,这样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