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的论文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也加入WTO和各种区域经济体以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这些举措在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企业为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定将会在企业的发展中更加重视对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战略管理、法律保护等领域的建设,内部审计也将随之发展。
我国国有企业相比较私营企业或者大型的上市公司,有着诸多优势,如融资优势、技术支持优势等。因此,推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领跑者的重任自然也落到了国有企业的身上,其内部审计工作将会在我国内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也体现着内部审计的总体发展趋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
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
(一)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独立性
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并明确说明,有管理权限的董事会或者类似的机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和非盈利组织的理事会,最高管理层则是总经理或与总经理级别相当的人员。
西方国家较多的是利用建立审计委员会机制:审计委员会一般是由企业的董事会进行选举成立的并成为董事会的分会之一,由董事会来进行管理,这就保证了企业的内审机构不受企业其他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或制约,能够保证进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此外,通过对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报中相关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部控制监督主体的沪市756家公司中,有755家公司明确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王玉兰、简燕林,2012)。可见,审计委员会的模式在我国可以适用,并且将逐渐成为主流态势。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审计委员会模式,国家可以给予一些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企业自发主动进行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建设。
(二)积极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
作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Turnbull Repor(t特恩布尔报告)指出,之前认为的企业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内容是对企业会计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复核的这种看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企业和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内部审计师将更多地集中精力于“确证和建议”,这一建议的提出也赋予企业内部审计更加丰富和有价的内涵,并在当时成为促进推动英国内部审计进步发展的积极力量,也为内部审计师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Turnbull Report的这一建议也正好和IIA提出发展增值型审计的想法相契合。让内部审计师关注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这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现在提倡的将外部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的这一概念引入到内部审计中,即发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企业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计划是要将其与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相联系,内部审计师要认真切实分析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并以此为导向,从而使内部审计的计划以及工作可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相协调。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也应积极提倡增值型审计的理念,界定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不能限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做到让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自主、自由地参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来实现内部审计自身价值的增值,并逐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让内部审计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全程监督与控制,应当扩展到事中、事前,提出针对企业情况的预防措施,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效率,增加国有企业的价值,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培养
探讨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出,西方国家非常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与完善也常常是不遗余力。据统计,西方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人数一般都是能大到公司员工总数的有5%之多,除却在人数上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工作展开的规模大之外,人力资源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是也相当谨慎,十分看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将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才的后备军来进行培养。有抽样调查显示美国500 强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每年都要接受较长时间的集中培训,都要完成40 小时的后续教育(秦荣生,2009)。可见,西方国家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其的培养。
因此,针对我们国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借鉴西方国家的培养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其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能做到精神上的独立,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审计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二是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注重其专业素质,同时通过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做到将内部审计领域的优秀人才吸引到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中,壮大企业内部审计的力量和专业水平;三是制定详细具体的培训考核机制,定期对内部审计机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后续教育,并且不仅仅限于财会、审计知识,还应有相应的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和风险控制等,让其知识储备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并进行相关的考核,采取考核通过可提高待遇等措施激励内部审计人员,从而保证并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四)创建注重内部审计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笔精神财富,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中所形成和创造出的,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理念或者文化传统,它也影响着公司制度、员工的日常行为及心理等,因此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套非正式的规则,相比较硬性要求,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软性、柔和的内部控制的方式(隋敏,王竹泉,2010)。企业通过企业文化这一途径将企业的基本理念、发展要求潜移默化地传输给企业员工,从而能形成企业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而以这种途径,远比开会说教传输的方式更有效,员工将企业文化牢记于心,并对其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可以在工作中激发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创建内部审计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通过建设强调内部审计的企业文化,用以人为本的形式来宣传,并且不仅仅限于文本、口号,而是要深入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从而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的合作度与信任感,进一步挖掘和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力和能量。
参考文献:
[1]黄光阳。2010: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N].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5期:484-488
[2]李方全,辛岩,杨明。2011: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浅析[J].商业经济,第20期:96-97
[3]马俊红。2010:对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第9期:109-110
[4]秦荣生。2009: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当代财经,第10期:110-115
第二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有限公司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四)负责对内控及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
(五)负责对重大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六)负责对外部审计机构的选聘、管理及评价;
(七)承办公司部署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总。分析报告直接为企业负责人及董事会服务。
5.审计报告。审计项目组在采纳相关意见基础上,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类别分别上报企业负责人、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董事会及集团主管部门。
6.审计决定。对违法违规及造成资产损失等行为做出审计处理决定或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处理决定及审计意见书经主管领导、企业负责人或董事会审批后下发,要求被审计单位认真执行。
7.后续审计。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8.审计档案。审计机构对已办结审计项目,按规定建档并移交。
(三)审计工作总结。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总结上报主管领导、企业负责人、集团公司审计部。
第三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总则
1.1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以增加价值、促进公司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通过内部审计师建立的执业工作机构促进专业技能并发挥其优点。
1.3 凡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接受内部审计监督。2 目标与范围
2.1 内部审计工作是在本公司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协助公司领导成员有效的履行职责,完成公司经营目标。
2.2 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应包括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合适程度和有效性及其在完成指定的责任过程中的工作效果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2.2.1 内部审计应审查财务和经营资料的可靠程度和完整性。
2.2.2 审查公司用于保证完成经营目标而制定的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所建立的系统,并且应确定是否遵守。
2.2.3 审查保护资产的方法,核实资产是否真实存在。
2.2.4 评价使用资源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2.2.5 审查经营或项目以确保其成果与所确定的目标相一致,并确定经营或项目是否按计划进行。
2.3 对全资、控股子公司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每年进行一次,半年进行监督检查)。
2.4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对中层干部(正职)进行离任审计。
2.5 对与境内外经济组织举办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审计;对投入资金、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审计。
2.6 对公司直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制承包指标审计(以审计结果为考核依据)。
共3页第1页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3.1 职责
3.1.1 制定内部审计职责及工作计划。
3.1.2 提出审计政策和程序,指导审计工作。
3.1.3 制定审计方案,选择和开发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力资源。
3.1.4 负责协调内部和外部审计工作。
3.1.5 制定审计质量保证程序,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
3.2 权限
3.2.1 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3.2.2 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3.2.3 参加有关会议。
3.2.4 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3.2.5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公司领导同意,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3.2.6 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经公司领导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3.2.7 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3.2.8 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员,提出处理的建议,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审计机构反映。
3.2.9 对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经济效益承包指标提出审计鉴证,承包奖按审计结果兑现。
3.3 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审计的活动没有批准权力,不承担责任。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4.1 根据上级部署和公司具体情况,拟订审计项目计划,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4.2 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三天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
4.3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改进的建议。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后,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意见
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等工作。
4.4 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对拒不执行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审计机构应向公司分管领导报告并提出处理、处置意见。
4.5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正式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十天内向审计部提出书面意见,由审计部门报告公司分管领导。在领导未作出处理意见之前,必须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4.6 审计部门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由内审人员负责。其他部门如需借阅审计档案,应经内审负责人批准;审计档案的公告必须经过公司领导、法律顾问的批准。
审计档案的保管年限为十年。审计机构和人员
5.1 公司设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5.2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内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评和聘任,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5.3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拘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5.4 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实行内审回避制度。凡有内审人员直接参与被内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必须回避对该单位所进行的内审工作。
5.5 企业建立特约内审员网络。由审计机构具体组织、指导开展网络活动。特邀内审人员按照本制度规定在审计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附则
6.1 本制度由公司审计部门负责解释。
6.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审计独立性
一、独立性原则——灵魂(CPA核心特征)
1.独立原则的含义
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这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第二层,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即在他人看来是独立的。第三层,独立原则在强调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求他独立于外部其他机构和组织。具体来说包括:注册会计师“对所发表的意见负责”;注册会计师应依法办事,独立自主,不依附于其他机构和组织,也不受其干扰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无须经任何部门审定和批准。
2.独立原则的要点
(1)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职业精神,这是注册会计师本身应具备的。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又称为“形体独立性”、“外在独立性”或“表面独立性”,是从非注册会计师的外界人士来看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教材中列举的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
利害关系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形式上独立的根基,形式上的独立是注册会计师对外传递的“信号”,使得公众能够评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重要保证。
(2)独立性是客观、公正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正因如此,注册会计师又被称为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又被称为独立审计。
(3)注册会计师审计表现出双向独立性的特征,既独立于委托人,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3.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事项
为了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不得承接其委托的审计或其他签证业务;执行审计或其他签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下列利害关系,应当向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声明,并实行回避:
(1)曾在委托单位任职,离职后未满两年的;
(2)持有委托单位股票、债券或在委托单位有其他经济利益的;
(3)与委托单位的负责人和主管人员、董事或委托事项的当事人有近亲关系的(直系三代以内的);
(4)担任委托单位常年会计顾问或代为办理会计事项的;
(5)其他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事项。
另外,事务所与委托单位存在除业务收费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关系时,也应实行回避。
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因素包括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
二、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因素外界压力等。
1.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与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
②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
③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
④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
⑤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
⑥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2.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
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②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
③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
3.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关联关系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②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③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④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
4.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外在压力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会受到解聘威胁;
②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
③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
三、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的运用
贷款和担保
1.事务所从银行或类似机构等鉴证客户取得贷款,或由鉴证客户作为事务所的贷款担保人
(1)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前提是:按照正常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进行,而且贷款对于事务所和鉴证客户都不够重大
(2)会对独立性产生经济利益威胁。前提是:贷款对于事务所和鉴证客户都是重大的防范措施:采取防范措施将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威胁降至可接受水平;请事务所以外的其他CPA复核已做的工作
2.鉴证小组成员或其直系亲属从银行或类似机构等鉴证客户取得贷款,或由鉴证客户作为他们的贷款担保人
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前提是:按照正常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进行,如房屋抵押贷款、银行透支、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余额等
上市公司特别规定
事务所不得为上市公司同时提供编制会计报表和审计服务。事务
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不得担任鉴证客户的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经理以及其他关键管理职务。
目前,我国不允许事务所为同一家上市公司提供资产评估和审计服务,提供其他服务尚未受到限制。但事务所为上市公司代编会计报表,或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员工成为鉴证客户的高级管理人员,所产生的自我评价威胁、经济利益威胁就会非常重大,以至于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所以实质上是受到限制的。
第五篇:企业内部经济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机构是集团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置和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设计包括设置内部审计网络框架、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及内容、配备和管理内部审计人员等方面。
企业集团的不同组织结构
中国企业集团与其核心企业关系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集团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集团决策机构与核心企业决策机构合一;二是企业集团与其核心企业之间表现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关系代写会计论文,组织结构上实行“两套班子、两块牌子”,集团决策机构与核心企业决策机构分设。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组织结构具体构成如下:核心企业的有关职能处室就是集团本部的职能部门,核心企业的厂长(或总经理)就是集团的董事长,集团本部仅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设置少量的、与集团业务有关的协调部门。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仪征化纤集团等都采用了此种类型的组织模式。
“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组织结构也称为总部集权型。集团与其核心企业各设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机构,分别从事整个集团和核心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各自拥有自己的牌子。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正是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下文就分别以这两种组织形式为基础展开讨论。
内部审计框架的设置
(一)“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集团考虑到集权制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应该建立如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网络框架。
第一层次: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观点,企业组织中的决策、经营和监督“三权”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作为企业集团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应该隶属于企业集团总部的监事会,而不是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因为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是负责整个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该机构存在的基础在于对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监督,若将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董事会的领导之下,该机构产生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此,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设置于集团监事会的领导之下比较合理。
第二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股东大会下设立监事会,对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同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股东大会和集团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提供报告。
第三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基层法人企业总经理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基层法人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提交审计报告。
第四层次:在各基层法人企业总经理下设立审计部,对其下属的分公司或事业部经理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向各位总经理和各自的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
在上述的内部审计组织网络框架中,各层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接受本层委托方和上层内部审计组织的领导。如果内部审计组织只受本层委托方的领导,就会不利于将整个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不利于发挥其整体效应,也不利于各层内部审计组织之间信息的沟通;如果内部审计组织只受上层内部审计组织的领导,那么内部审计署存在的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双重领导的形式。
(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集团,设置内部审计网络框架的原理与前述相同。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如下的内部审计网络框架。
第一层次: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
对于这种组织结构,集团总部的职能部门就是核心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因此,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就是在核心企业(或集团公司)的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该机构属核心企业的监事会领导。
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的设置方式和职能与前述基本相同。
从总体来看,上述内部审计组织网络体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三权分离”的要求,并且体现了前面所述的内部审计组织建立的原则,应该能够适合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合理确定审计的内容
内部审计的范围: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会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就一般范围而言,一个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主要包括有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经济合同审计、建设投资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电算数据信息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审计要有重点、分层次: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核心企业业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对核心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包括上述的所有内容。
紧密层企业业紧密层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包括以上的范围,但是由于其在企业集团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企业集团总部的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对其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可以适当的窄一些。
半紧密层企业业根据半紧密层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润及分配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松散层企业业松散层企业与核心企业只有互惠性的协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此,对这一类企业仅仅只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协议合同审计。审计的范围比较窄,内容比较单一。
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
人员结构: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构:
一是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构。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高级、中级和初级审计人员的配套和合理的比例。对于集团总部的审计总协调机构,应有高、中、初级审计人员的全面合理配比,对于审计部,则可只配中、初级人员即可。
二是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集团总部的审计总协调机构要尽可能做到“四师”配套,即由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人员组成。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署部门可主要由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组成,并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律师兼职人员或临时聘请他们参加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学习经营管理、技术和法律知识。
三是人员的年龄结构。要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员和富有革新精神的青年审计人员合理结合,取长补短,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任免权限:人事任免权的设置要从客观上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超然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质量。从前面所述的内部审计组织的网络以及企业集团的特点看,集团总部的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的人员应由监事会负责任免。但集团总部的内部审计总协调结构不可能对基层法人企业的监事会实行完全的人事任免权,因为基层法人企业是独立的法人企业。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可以派出一定比例的人员进入基层法人企业的监事会,这样既保证了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对基层法人企业的监事会领导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又保证了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监事会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对审计部应当有直接的人事任免权。